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兄弟朋友篇(蔡礼旭)
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兄弟朋友篇目录第十五讲兄弟关系———兄友弟恭 (3)第十六讲朋友关系———朋友有信 (9)第十七讲朋友关系———交友的学问(一) (14)第十八讲朋友关系———交友的学问(二) (202)第十五讲兄弟关系———兄友弟恭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刚刚提到了"长幼有序",就是"兄友弟恭",举了一些我们古代圣贤人的例子,可以感受到圣贤人的兄弟之情非常的深厚,可以为了兄弟舍掉生命,更何况是其它的财物、其他的东西,都能够为了兄弟之情而懂得谦让,懂得放下的功夫,所以这值得我们好好来效法。
有一首提到叙述兄弟之情的一个诗词,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一段诗词很有味道,这一段提到了"兄弟连枝各自荣",我们看第一句,"兄弟连枝各自荣",兄弟是同气连枝,都是同一对父母所生,所以就好象一棵大树一样长出来很多的枝干,各自发展,各自能够延伸出来,能够枝繁叶茂。
"些些言语莫伤情",就是兄弟之间的言语应该和睦一点,不要太冲,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当而起了冲突。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当中最容易起冲突的是什么?就是言语,所以忍耐的功夫要从哪里开始忍?慎言,谨言开始做到,所以"些些言语莫伤情"。
当兄弟之间有很冲的言语出来的时候,只要有一方能够退一步,能忍一时,就会风平浪静。
当你能忍得下来,等对方情绪比较缓和下来的时候,他会想到我的态度不恰当,所以转而会生起一个愧疚之心,这样整个关系就不会破裂,甚至于他会因为你时时能忍能让,兄弟之间会对你产生一种佩服恭敬之心,所以要以德服人,要以德来服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三、四十岁以后,这个感觉就会很强烈了,每次相见可能一年见不到两、三次,每一次一见好象皱纹多一条,或者白头发多几根出来,所以岁月催人老,所以要珍惜兄弟相处友爱的机会。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共41集)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共41集)
细讲弟子规01 细讲弟子规02
细讲弟子规03 细讲弟子规04
细讲弟子规05
细讲弟子规06 细讲弟子规07 细讲弟子规08 细讲弟子规09
细讲弟子规10
细讲弟子规11 细讲弟子规12 细讲弟子规13 细讲弟子规14
细讲弟子规15
细讲弟子规16 细讲弟子规17 细讲弟子规18 细讲弟子规19
细讲弟子规20
细讲弟子规21 细讲弟子规22 细讲弟子规23 细讲弟子规24
细讲弟子规25
细讲弟子规26 细讲弟子规27 细讲弟子规28 细讲弟子规29
细讲弟子规30
细讲弟子规31 细讲弟子规32 细讲弟子规33 细讲弟子规34
细讲弟子规35
细讲弟子规36 细讲弟子规37
细讲弟子规38 细讲弟子规39 细讲弟子规40
细讲弟子规41。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弟子规》含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动画风格、深入浅出的儒家精髓,能够让我们提升道德修养。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们这里这一次的讲座叫“幸福人生讲座”。
诸位朋友,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如何让人生幸福?我们人生走了几十年,你觉得幸福吗?很多朋友笑了,笑是有幸福的感觉。
您常常在睡觉当中有没有睡到笑醒的?有。
有没有朋友说说看,你睡到笑醒是什么原因?能不能让这些欢喜在你的人生当中愈来愈多?我们假如这样去经营人生,就会愈来愈幸福。
哪些事情让你一想到就会觉得很欢喜、很快乐?有没有哪位朋友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幸福的感觉?怎么都没有了?好东西要让好朋友分享,当我们把好东西让好朋友分享,你有没有幸福的感觉?施比受更有福。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朋友下午来听过课程,一定有人已经把你最好的朋友带过来,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当我们把最好的朋友带过来,让他在这一节课当中能够得到一生重要的观念,你的内心会觉得怎么样?很欢喜。
假如刚好这节课,他都知道如何把孩子教好,让孩子懂得孝道,他获得这个观念,然后他的孩子真正懂得孝,你这个朋友半夜睡觉都会笑醒。
你不只把自己的幸福自己享,还给别人享。
所以诸位朋友,我们去回想一下,你人生所有让你幸福的感觉,其实都是你下对了抉择,所谓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诸位朋友,你的人生曾经下对哪些抉择?人生时时刻刻都在下抉择,现在有没有在下抉择?假如现在在底下说:今天好累,我打个瞌睡好了。
那抉择打瞌睡跟认真听课造成的效果截然不同。
俗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前面跟后面都是抉择。
“男怕入错行”,所以要抉择对什么?行业;“女怕嫁错郎”,要抉择对什么?择偶。
其实这两个有一个共同的关系,就是你要看人看得很准。
比方说你抉择这个行业,选对了行业,还要跟对了主管,他才会提拔你,他才会成就你。
所以,看人的能力重不重要?很重要!女怕嫁错郎,嫁错老公会不会幸福?很困难。
《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
《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首先先自我介绍,我姓「」,礼貌的「礼」,旭日东升的「旭」,礼旭。
小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要有长辈到我们家里来,我一定会主动的去跟他问好,不管那时候我是身在何处,一听到长辈的声音,第一个反应,先放下手边工作赶快去问长辈好。
假如是阿姨来了就「阿姨好」,假如是叔叔来了就「叔叔好」,从小就养成这一个习惯。
诸位家长,这个习惯重不重要?重要。
养成以后,刚好我在大学时代,有一次坐电梯,有一位长辈跟我母亲的年纪差不多,一进电梯,刚好是我先进,她后进,我说:「你好,请问上几楼?」诸位朋友,你会这么问的举手?你在坐电梯,后面来的你会问他:「请问上几楼」。
这个问候重不重要?重要。
我们好象觉得人生有很多很重要的事,但是不一定在做,有没有这个感觉?那怎么会这样?为什么重要的事没有排在前面来做?所以这个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是在这点点滴滴当中慢慢拉远的。
所以当这个问候的语,在每一个人的口中都不出来的时候,这个社会慢慢走向什么?冷漠。
所以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所以当我们在看到社会人情愈来愈淡薄的时候,我们要回想,我们自己是不是很懂得主动关怀别人,很懂得尽一分人情味。
所以社会的整个风气,绝对是每一个人的影响,所以中国话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所以所有的社会状况、社会风气都是每一个人形成的。
所以当社会风气要好,绝对不是去怪别人,而是首先怎么样?从我们开始做起。
诸位朋友,下一次我们坐电梯的时候,后面进来的人,我们都懂得先问他什么?「请问你上几楼?」所以假如今天大家回去都做了,今天高雄市的整个气氛会不会不一样?突然会有很多人觉得说,这个世界很温暖,都会露出灿烂的微笑。
所以我问了她以后,她也很亲切,刚好跟我上的楼层是一样的。
因为是长辈,我又主动跟她问好,自我介绍,我说:「你好,我叫礼旭」,她说:「你好,我叫丈母娘」。
她跟我母亲年纪差不多,后来聊起来,她女儿跟我是同一届的高中同学,都是雄中的同学。
52-116-0037_zh_CN细讲弟子规文字版。37集。
『过不规,道两亏』。假如该规劝的时候不规劝,那我们就失去,比方说当朋友、或者当先生、或者当儿子的本分就没有尽到。所以这个何时规劝,我们也要抓对时机,还要有正确的方式态度,这我们之前也已经很深入来研究过,在这里我就不再多说。那当我们都可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很祥和的风气,又能「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一个团体假如能够非常的和睦、和谐,这个团体一定会非常兴旺。所以我们处众当中必要以和为贵,然后在该规劝的时候再抓住机会,要「扬善於公堂,规过於私室」,也要顾及他人的面子。我们接下来看下一句经文,一起把它读一遍:
所以什么是情?什么是智?有真情者必有真智,有真智者必有真情,情智不二才是真情真智。所以明明是一个真实的真心,把它讲得那么多,让我们都不知道往哪一条线拉上去。所以卢叔叔他每一个礼拜再怎么忙,他都坚持礼拜天一定陪家里的人吃饭。请问是情商还是智商?对!因为对妻子儿女有真感情、有真理智,他才能够排除万难来经营他的家庭。所以我们学习圣贤的这一些道理,这一些做人的态度,才叫真情、真义、真智来过一生。诸位朋友,你觉得我情商好还是智商好?所以我们不要再,还是「依法不依人」,好好的跟著《弟子规》、跟著四书学习,不要再钻到这些专有名词去,会跳不出来。「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有这一分理智去体谅别人的感受,就不会强加於人。
我记得杨老师有一次包了一个小红包给我,上面写著:蔡老师,你辛苦了。我看了以后,当场眼泪都掉下来。因为这一生能够有这么幸运,能够走向中国文化的推广这一条路,也是杨老师成就的。而在这一路上,虽然她没有在我的身旁,但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点点滴滴给我提携照顾。假如没有杨老师狠心把我放在海口,我就没有这种历练的机会。而且因为老师已经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她运筹帷幄,把很多的前期发展的愿景都规划好,我只是做一个教学的工作而已。而往后的这个安排,杨老师也是处处替我们这些晚辈著想。所以我们能够就是跟随这一些善知识学习,这些恩德要念念不忘。那回报这一些长者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依教奉行。所以我送卢叔叔礼物,他可能也不缺,最重要的他能够看到我们这些晚辈,能够听从他的教诲去立身行道,将是带给他最大的安慰。所以我们要时时念父母之恩,时时念师长之恩,时时要念几千年来我们的圣贤之恩。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14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四集)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早上提到了,要劝诫别人有个先决条件,一定要先赢得对方的信任。
假如信任不足,可能你劝他的时候,他会误解你,你是不是看他不顺眼?是不是在毁谤他?所以要先有信任。
如何能够赢得亲友的信任?这个信任绝对不是凭空而来,必须透过我们真心的关怀、付出才会建立信任。
也有些朋友很热心,喜欢帮助别人,但是很多朋友看到他会赶快跑,觉得说他很烦人、很罗嗦。
然后会跟他说:拜托你,你不要再照顾我了。
有没有这样子的人?有!做得要死,却给人家嫌得要死,有这种人,因为他的关怀跟付出没有针对别人的需要。
所以,我们要善於观察他人的需要,然后去付出,自然而然能够赢得信任,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我们说的话他就很能够接受。
我们来看一下,比方说在父子关系当中,当你的父亲对你非常的信任。
他可能有好几个儿子,特别相信某一个人的话,应该就是这个孩子最让他放心,最孝顺他,所以已经赢得了父亲的信任。
因为也常常在父亲需要的时候,他都会尽心尽力去尽他的为人子的本分。
再来,在君臣关系上,上司最需要什么?最需要我们去帮他承担一些工作。
我们都能够默默的做,而且每次做都能够让他放心,所以也是针对他的需要去付出,他就很信任我们。
再来,夫妇关系也是,比方说太太在家里把家里整理好,然后又把孩子教育好,让先生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自然而然很信任这个太太,那太太所讲的话自然就有分量。
媳妇嫁到夫家去,什么时候可以进谏?什么时候可以劝诫夫君,甚至於是夫君家里的亲友?能不能嫁过去第一天就开始,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能不能这样?假如一过去就指指点点,这里要改进,那里要改进,那会有什么后果?一定会让夫家的人对我们很排斥,因为才刚嫁过去,还没有建立深厚的信任。
所以我们要随顺人情,要善体别人的感受。
卢叔叔曾经跟我说过,到一个新的环境一定要多看,看什么?看别人的需要在哪,去付出;多听,听听看,听出别人的需要,有时候也会听出一些忌讳,别人不愿意提到的,我们就先避开,要听出需要、听出忌讳;多看、多听,少讲、少出意见。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文稿)(12)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二集)2005/3/8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118-12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我第一年教书的时候,也让学生读《弟子规》,当我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内心都会非常感动,因为学生可以早我们十多年就接受到圣贤的教诲。
记得我体会到《弟子规》的重要性,就拿了书,从家里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去找我一个结拜的大哥,因为他的女儿一个小学二年级,一个小学四年级。
一到了台中之后,我跟他坐在一个餐厅里面,还不等吃饭,我已经开始一句一句念给他听,讲给他听。
比方说「父母呼,应勿缓」,孩子的恭敬心养成之后,对一生至关重要,假如没养成恭敬心,后患无穷。
就这样一句一句把它的影响性跟重要性,跟我的结拜大哥做说明。
刚好讲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内心觉得很伤感,所以就哭起来。
结果我的大哥被我吓了一跳,他也没说话,后来我情绪比较平和下来,他就对我说:我听大学教授讲课,也没有人讲成你这个样子。
我就跟他做了一下解释,是因为我刚刚念到一半,突然感受到我这一生,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没有老师教我这个?假如从小就有老师把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教给我,我的人生会少走很多的弯路、冤枉路。
其实一个人走了冤枉路,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体力,但是在走这个冤枉路的过程当中,不知道言语、行为又犯了多少过失,又伤了多少爱护我们的人的心。
而这个伤害这些爱我们人的心,能不能再挽回?很难!所以觉得非常遗憾。
因为人生有这样的遗憾,绝对不愿意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学生再有这样的遗憾,所以常常我听著学生在读诵的时候,也会非常感动。
诸位同修,让遗憾就到我们为止,不要让下一代再有同样的遗憾。
【亲有过。
谏使更。
】我们刚刚提到了父子之间如何劝诫,君臣、还有夫妇,接下来第四伦,兄弟的劝诫。
兄弟也是相当的密切、亲密,所以当兄弟有过失,我们也要尽心尽力来规劝,当然规劝的态度方法就很重要。
刚刚我们讲的这些古今的事例,最重要的也是从他们的表演当中,学到个中的本事。
关于幸福-蔡礼旭老师清华讲座
开启幸福仁爱的大门(第一集)主讲:蔡礼旭老师时间:2005年11月23日地点:清华大学蔡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主持人:蔡老师好!在蔡老师讲课之前,我们准备了小小的问题想请教您:每当讲起传统文化,大家都感觉非常遥远,那我们应该怎样擦亮双眼,去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去感受我们身边的幸福呢?蔡老师:这要去体悟「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两字,道德一定要运用到生活中去,绝对不是谈玄说妙。
「道」是「伦常大道」,包含五种伦常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当然现在的「君臣」应该从它的本质广义地理解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接下来是「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兄友弟恭」);最后一个关系是「朋友有信」(有信义)。
整个传统文化都涵摄在这「五伦」之中。
主持人:蔡老师跟我们讲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又该怎么运用传统文化的大义和精髓来帮助我们找到幸福的感觉呢?蔡老师:这个“幸福”是一种心境,我们可能会觉得幸福应该是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的事,其实不然。
假如我们不能够在今天过得幸福,你怎么能指望十年以后会幸福?因为十年后的人生都是从眼前的每一步踏过的,只有当下能幸福,明天才能幸福,才能保证十年以后会幸福。
刚刚我进来时遇到一位叶同学,就向她请问化妆室在哪里?她帮我带到了化妆室;等我出来的时候,看到她还站在那里。
她对一个新来的客人如此地恭谨、如此地用心,在这个当下我的内心有没有幸福的感觉?有呀!人家处处尊重你,你的内心自然会有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来。
后来走进这个会场时,看到了那么多同学在分工合作成就这一场演讲,相信他们的心中都存着一个愿望,希望这场演讲能办好,让所有听讲的人因为这一演讲而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朝向幸福人生去走。
这样他们会觉得辛苦没有白费,他们就活在了“助人为快乐之本”当中。
所以幸福不是向外去求的,幸福是从你内在的存心得到的。
那天我吃水饺,结果这个水饺包的样子蛮有艺术的,这时我们感受到什么?假如包得不好,你心想“怎么技术这么差还包”,你的心境幸福不幸福?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个朋友包不好饺子还那么用心包给我们吃”,这时候你吃那个水饺的感觉一样不一样?再有,假如你不鼓励他包,他的技术怎么会越来越好?进而你的善意还是在成就一个人的能力。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文字版
蔡礼旭老师讲《弟子规》开篇即提纲挈领地讲“有余力,则学文”,这便是做学问的态度和目标——当用有限的生命,在有生之年多学圣贤教诲。
《弟子规》第一篇“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即讲在家中长辈叫唤时,应一听到就回答,不要过久。
“事虽小,勿擅为”,即讲任何事情,纵然很小,也不要自己擅自主张,而必须先向父母请教。
“亲所好,力为具”即讲对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尽力去准备。
蔡礼旭老师又从生活细节处举例说明如何落实“入则孝”。
《弟子规》第二篇“出则弟”中的“兄道友,弟道恭”,讲做兄长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恭敬兄长。
这里包含着古人对和睦兄弟关系的重视。
蔡礼旭老师又从日常的称呼和请教问题处,讲如何落实“出则弟”。
蔡礼旭老师在讲《弟子规》时特别重视实践,讲求落实。
例如他讲“事勿忙,忙多错”时便举出自己孩子的例子,说明在做事匆忙时便容易出错,因此做事情不能不假思索地匆忙完成。
蔡礼旭老师在讲《弟子规》时还特别重视礼仪教育。
例如他讲“步从容,立端正”时便举例说,一个人走路时步履从容,就会显得很有威仪;一个人站立时能保持端正的姿势,就会显得很有精神。
以上是蔡礼旭老师讲解《弟子规》的部分内容。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视频。
52-116-0031_zh_CN弟子规文字版31集。
我们提到这个信的问题,会想到在商场上要不要守信?要。但是也有说法:无奸不成商。所以在目前这个时代似是而非的观念太多,我们确确实实要会判断。比方有一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谁讲的?找不出来了。请问他为什么讲这句话?太自私了,很可能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这样的态度不好!所以我们要考虑到一个言语会带给他人错误的观念,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行。所以当我们不确定我们的话是正确的,绝对不能乱传,「知未的,勿轻传」。
讲话的声调,『勿急疾,勿模糊』。之前《弟子规》的部分也讲到很多有关讲话的态度跟方法,还有哪几句?「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所以声调要适中,不可以太大声,不可以太小声。还有「问起对,视勿移」,所以在对别人讲话的时候眼睛要看对方以示尊重。所以这些小细节,你花点功夫去注意、去训练,等他三个礼拜、四个礼拜,自然而然就循规蹈矩。所以我们有一个小女孩,她满内向的,但是我们都会让这些孩子来训练。后来过了几个月,这个比较内向的小女孩去参加演讲比赛也得奖,所以她的母亲也很欢喜。那假如你的孩子比较不敢讲话,你也可以在家里自己办,爸爸先来示范一下,让儿子跟你一起来训练,他一定会做得很欢喜。小孩子要你也做他也做,他都会很服气。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见人善,即思齐』。所以我们看到善的事情,要主动去学习,甚至於主动去帮忙。那什么是善?也需要我们去判断。诸位朋友,什么才算是善?利益他人,这个很好的答案。再来还有没有?所以我们人常常也要有一个善的准则,你才好判断。那我们这几天学习也有一个善的标准,叫什么?叫《弟子规》,就是一个标准。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你都可以体会得到都不离《弟子规》的教诲。
所以袒护的这一边,他久了以后也会思考,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真正为他好绝对不是一味的袒护。往往你这么一说,因为他已经跟主管也相处一段时间了,他可能又会回归回来说:对!对!我以前有一些事劝他,他也没听。后来我们可能进一步跟他讲:因为你常能够指出他的缺点,慢慢他自己印证以后,他会对你愈来愈信任。所以该劝的,绝对不能因为一次、二次主管不听,你就不劝。「日久见人心」,他慢慢还是能够转化过来。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2
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认识《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集)2005/2/27台湾高雄六和净宗学会档名:52-117-02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来听课,确实非常欢喜。
孔老夫子告诉我们,求学问有三个法宝:第一个「好学近乎知」,第二个「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所以,我们能够好学来学习,离智慧就愈来愈近。
人生只要有智慧,你就可以处理非常多的事情,让它往圆满的方向去走。
「力行近乎仁」,学问你一定要拿来,比方说夫子教我们「凡是人,皆须爱」,而当你真正去关怀别人的时候,你才会了解到他有哪一些需要,你在做的当中,你的那种慈悲、仁慈的心就慢慢扩展开来。
所以学问要去力行的时候,你才能够提升你的心境,扩大你的心量。
因为我在大陆讲学的时候,刚好有一次在杭州讲学,刚好第三天讲完,中午吃完饭,我就刚好从餐厅走出来,有一位长者八十岁,他刚好是在他修学的地方听经,不是在我们上课的现场,而是透过转播看到。
他看了、听了以后,他觉得这些课程对现在的人很重要。
所以他就从他在修学的地方走到我们上课的地点,刚好看我走出来,突然长者双膝就跪下去了。
我在那个当下反应也很快,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是打羽球校队,羽毛球那个球速很快,我们马上要扑过去怎么样?救球,所以当下那个反射动作就出来,所以我双脚这么一滑,刚好把他扶住。
我说:「老人家我们站起来讲,不要这样子」。
结果老人家就说:「你要答应我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你一定要到我的故乡,新疆乌鲁木齐讲课」。
一位长者八十岁了,他的孩子在大学里面任教。
诸位朋友,他为什么要请我们这些老师去讲课?他的人生还缺什么?有没有?有没有缺?没有缺。
我们去新疆讲课讲给谁听?讲给当地的人听。
所以他那个祈求为谁?为大众。
他说新疆绝对听不到这些圣哲人的教诲,所以邀请我们一定要去讲。
所以其实这位长者的这样的行为已经深深的教育了我们这些老师,更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因为长者阅历这么多,他一定了解到,假如这些做人的道理没有真正让下一代来学习,那下一代的社会将是怎么样?很难去想象。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06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六集)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进入《弟子规》,我们把「总叙」念了一遍,我们翻到六十页,《弟子规.总叙》。
我们也提到了,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子而已,而是我们每一位愿意学习圣贤教诲的学生,都称为弟子。
「规」是规范,我们遵守这样的规范,就能够让自己的德业日渐提升。
【弟子规。
圣人训。
】这是圣贤人的教诲,而这句教诲是从孔夫子的教诲当中撷取出来,我们在《论语》里面有看到这句,在《论语.学而第一》里面就有。
【首孝弟。
】这个『首』也就是提到做人的根本在哪?在孝道跟弟,友爱兄弟,尊敬长辈。
『孝弟』,「弟」里面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恭敬之心,对长者的恭敬。
而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跟敬当中不断的提升,不断的流露出来。
其实一个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诸位朋友,有没有觉得:有这么夸张吗?其实「大道至简」,很深奥的道理,其实都是很根本、很简单的。
我们回想一下历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哪一个朝代历史最悠久,国运最昌盛?周朝。
多少年?八百年。
请问为什么周朝可以延续八百年?凭的是什么?孝跟弟。
我们只读了「周朝八百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也常常看到,别人的子子孙孙为什么这么优秀?只看到结果,对自己没大帮助,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
周朝它开国是周文王、周武王,而周文王的父亲叫太王。
太王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是泰伯,老二是仲雍,老三是王季,王季生了周文王,周文王又生了周武王、周公。
当初太王刚好看到他的孙子周文王诞生的时候,觉得周文王有帝王之相,有圣主之相。
但是他的父亲排第几?排老三。
结果他的大伯泰伯看到了父亲看到孙子脸上的喜悦,他了解到他的父亲想把王位传给谁?王季,希望往后能传到这位孙子的手上。
泰伯很善体父亲的心境,所以他不声不响趁著要去帮父亲采药的这个理由,就跟他的二弟仲雍相约,两个人就上山去了,去了以后就没有再回来。
幸福人生讲座 蔡礼旭老师主讲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1)集诸位学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诸位学友一起来研讨[如何让人生能幸福],我们这是[幸福人生讲座]。
首先我先自我介绍,我姓蔡,礼貌的礼,旭日东升的旭,蔡礼旭。
我小时候有一个习惯,后来才知道这个习惯也挺好,就是只要有长辈来到我们家,我只要听到他的声音,不管我是在何处,我一定先放下我手边的工作,到这位长辈面前跟他问好,我说叔叔好,阿姨好。
诸位学友,当我这么一鞠躬下去,抬起头来,长辈的表情非常高兴,摸摸我的头说,你这个孩子真乖,我也很满意,因为他肯定我,我也很高兴,我就走了。
所以当一个孩子在做有德行的事,他在力行圣贤教诲,圣贤教诲我们要当一个有礼貌的人,当他真正鞠下躬去的时候,事实上他的内心会很欢喜,因为人本来就有好善好德之心。
所以我从小这个习惯就养成,后来也因为这个习惯得到非常大的益处。
有一次刚好我在上电梯的时候,有一位女士跟我母亲的年纪差不多,我先进电梯,后来她也进来,我就会问她说,[这位女士,请问您上几楼?]诸位朋友,您坐电梯会这么问的举手。
好,谢谢。
假如你进电梯的时候,有一个人跟你微笑说,[请问你上几楼?]诸位朋友,你的感受怎么样?很舒服,可能那一天心情都很好。
所以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这个礼貌不得不教。
所以我常常跟我们学生讲,还有跟学生的家长讲,我说[学礼貌重要,还是考九十八分到一百分重要?]问:是学礼貌重要,是学一生正确的态度观念重要,还是把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重要?哪一个重要?答:学礼貌重要。
都觉得礼貌重要。
问:请问现在的家长,在做前者的工作,还中在做后者的工作?答:后者。
为什么?明明口头上都觉得做人做事重要,但是实际上遇到孩子的时候,都还是只逼他的功课。
问: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答:望子成龙。
那分数一好了,就望子成龙了吗?分数一好之后,他人生就幸福美满了吗?所以很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都需要我们用智能去判断,才可能判断正确。
《细讲弟子规》 17集 轻财谨言化解怨忿,长幼有序进退有礼
细讲弟子规第十七集轻财谨言化解怨忿,长幼有序进退有礼蔡礼旭老师主讲2005年02月诸位朋友,大家好!诸位朋友,我们刚刚提到明太祖送给郑濂两颗大水梨,假如你是郑濂你会怎么处理?一起煮了,是不是?给这位朋友掌声鼓励。
您可能是知道水梨煮起来对喉咙不错!郑濂跟您的做法差不多。
他拿了两个大水缸,一边放一个,把这个水梨给它打碎,让这个汁渗在水缸里面。
处理完之后说:来,一个人喝一碗。
平等,人心都很平,觉得真公平!虽然跟郑濂的血脉不是那么亲,他愈觉得这个长者值得尊敬。
后来明太祖又问他:你怎么管理这一千个人?你到底是用什么方法?结果郑濂就回答四个字,他说「不听妇言」。
诸位女同胞,不要看了这句话就说「我不想听,我要走了」,不要依文解义,任何一句话都有它时代上的意义。
因为我们要了解,古代的女人比较没有机会读圣贤书籍,所以她没有去领受到圣贤人那种心胸,难免会比较自私一点。
只要一自私,为自己的孩子多留一些,就会造成其它人的怨言。
所以,怨之所生就在自私。
当整个家族里面,很多的细胞都开始在那里争夺的时候,整个一千个人就散了。
但是我们现在的女性都有读书,言语就比较不会自私自利。
也很有可能男生他比较自私,比较只为自己着想,假如是这样的男人,那他的性格也比较像妇言。
所以,这句话你要广义去了解,就是在家庭当中绝对不能斤斤计较,一定会造成纷争;人家能维持千人,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为什么想争,为什么?他觉得好像争到了就是他的。
所以下一句就给了我们很重要,如何让兄弟、让家庭能够和乐相处的方法。
下一句叫:【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古代有个孩子叫孔融,他才五岁,当在分梨的时候,他就把那个比较大的让给谁?哥哥,让给哥哥吃。
其实这样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可能干的家活比哥哥还少。
现在我们都说平等平等,要跟孩子平等,这句话对不对?这句话看你怎么解!应该在人格当中平等,你很尊重他是一个个体,而不是附属在你身上。
但是因为他还小,请问他的人生经验跟你平不平等?不平等,对!他的人生智慧跟你不平等,你要引导他,你要教导他,所以要有长幼尊卑,他对你才生得起恭敬心;假如都跟你平起平坐,那他怎么对你恭敬?所以这个平等我们要看清楚。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文稿)(09)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九集)2005/3/8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118-09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了天堂跟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有个朋友他刚好有机缘遇到小天使,小天使就跟他说,我带你去看天堂跟地狱,你首先要看什么?这位朋友就说,那我先看地狱。
到了地狱,刚好在用午餐,有一排长长的桌子,两排的人对坐在桌子前,筷子都是一公尺长,桌上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
当喊开动,所有的人拿起一公尺的长筷子,拼命夹食物,一夹就要往自己的嘴巴塞。
结果因为筷子太长,还没有夹回来,就已经在中途打起架来,筷子撞在一起,食物掉满地。
掉了以后,还互相谩骂对方:都是你害的!都是你害的!结果那个气氛非常的不好,他看不下去了,说:算了算了!我去看天堂!小天使带他去天堂,一看,桌子还是那张长桌子,还是坐了两排的人,还是那些菜,筷子还是一样一公尺长,他就很纳闷。
结果一喊开动,所有的人菜夹起来,先给对方吃,一夹起来:来,给你!来,给你!结果有一个人人缘不错,一下子三、四个人同时夹给他,他说:等一下,等一下,我快要噎著了!所以人缘很重要。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当人念念都为对方著想,我们就生活在天堂之中;当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互相竞争,互相计较,那就生活在地狱之中。
有一次我到海口的乡下去演讲,刚好也讲到这个故事,后来因为晚上还有一堂要对他们当地的老师上课。
吃晚饭的时候,镇长跟副镇长就接待我们一起吃,在吃饭的过程,镇长跟副镇长就拼命给我们这些老师夹菜。
我们中心的老师就说:我们来到天堂了!也是很好的一个回忆。
所以,我们要把家庭经营成天堂的气氛,这样家庭里面的人才能长命百岁;假如家里面的气氛是像地狱,会怎么样?那就变成癌症的高危险群。
所以,家庭气氛有赖每个分子去经营、去付出。
我在杨老师家住了七个月,在这段时间之内,虽然我没有结婚,但是也从他们夫妻相处,学到了一些很好的经验。
杨老师一进门,或者她先生一进门,绝对会向屋里面的人先打招呼:我回来了!屋里面的人不管在忙些什么,一定会先放下手边的工作,然后出来迎接:欢迎你回来!你们家有这样做的举手?你今天回去说:我回来了!你先生正在看报纸,看看你,你可不能气馁,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免费下载】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01
细讲《弟子规》 蔡礼旭主讲 (第一集) 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们这里这一次的讲座叫「幸福人生讲座」。
诸位朋友,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如何让人生幸福?我们人生走了几十年,你觉得幸福吗?很多朋友笑了,笑是有幸福的感觉。
您常常在睡觉当中有没有睡到笑醒的?有。
有没有朋友说说看,你睡到笑醒是什么原因?能不能让这些欢喜在你的人生当中愈来愈多?我们假如这样去经营人生,就会愈来愈幸福。
哪些事情让你一想到就会觉得很欢喜、很快乐?有没有哪位朋友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幸福的感觉?怎么都没有了?好东西要让好朋友分享,当我们把好东西让好朋友分享,你有没有幸福的感觉?施比受更有福。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朋友下午来听过课程,一定有人已经把你最好的朋友带过来,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当我们把最好的朋友带过来,让他在这一节课当中能够得到一生重要的观念,你的内心会觉得怎么样?很欢喜。
假如刚好这节课,他都知道如何把孩子教好,让孩子懂得孝道,他获得这个观念,然后他的孩子真正懂得孝,你这个朋友半夜睡觉都会笑醒。
你不只把自己的幸福自己享,还给别人享。
所以诸位朋友,我们去回想一下,你人生所有让你幸福的感觉,其实都是你下对了抉择,所谓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诸位朋友,你的人生曾经下对哪些抉择?人生时时刻刻都在下抉择,现在有没有在下抉择?假如现在在底下说:今天好累,我打个瞌睡好了。
那抉择打瞌睡跟认真听课造成的效果截然不同。
俗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前面跟后面都是抉择。
「男怕入错行」,所以要抉择对什么?行业;「女怕嫁错郎」,要抉择对什么?择偶。
其实这两个有一个共同的关系,就是你要看人看得很准。
比方说你抉择这个行业,选对了行业,还要跟对了主管,他才会提拔你,他才会成就你。
所以,看人的能力重不重要?很重要!女怕嫁错郎,嫁错老公会不会幸福?很困难。
假如跟对了上司,你的事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进而你的家庭也会很安定。
所以要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文稿)(10)
《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集)2005/3/8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118-10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亲所恶。
谨为去。
】坏的习惯要赶快剔除掉,孩子也不要让他形成坏习惯,不然就很难改。
有三个犯人同一天被关入监狱当中,这个典狱长很仁慈,就对他们说:你们这三年都要在这里度过,你们有什么愿望,假如我做得到我可以帮你们。
第一个是美国人,他马上,连想都没有想,他就说:给我一包烟。
第二个是义大利人,义大利人给人的感觉怎么样?很浪漫,讲得这么好听,是很好色;我们要求其实质,不要被这些言语蒙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第三个是犹太人,他已经犯错了,他深深给这个典狱长一鞠躬,他说:我已经错了,不能一错再错,可不可以给我一支通往外面的电话?典狱长也答应他了。
三年以后,监狱的门打开了,美国人冲了出来,他口里喊著:火柴呢?火柴呢?我的火柴呢?他三年来在想什么?因为他只要了烟,没有要到火柴,所以他三年就在那里发愁,没有火柴怎么办?三年的时光耗掉了。
所以诸位同修,一个人的坏习惯会耗掉多少金钱,耗掉多少时光,还有耗掉父母、还有爱我们的人对我们的期许跟爱护,都会浪费掉。
第二个是义大利人,门打开了,人还没有走出来,突然听到几个小孩的声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三年他又生了一、二个孩子出来。
我们就问学生,美国人比较惨,还是义大利人比较惨?诸位同修,谁比较惨?义大利人。
学生虽然才小学,他也很清楚,他说义大利人惨,因为义大利人出来之后,除了要照顾自己的生计,还要照顾小孩。
请问他有没有能力照顾?因为他在做任何事以前,没有责任心,不知道做了以后的后果。
所以我们藉这个机会也跟这些学生讲,你找对象一定要找有责任感的,不能找那个做了不负责任的。
我就点了一个男同学起来,这个男同学平常做事不负责,作业也没写,我马上跟他说:你不可以结婚!他就愣在那里。
我说:你连自己都负责不了、都照顾不了,你假如再去结婚,又会害了对方,还会害了下一代,所以你一定要能够自己负责任才可以结婚,有没有听到?我这段话他会记多久?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我是讲给他听,事实上讲给谁听?讲给全班,给女同学了解到,找对象第一个要件是什么?要有责任心。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11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一集)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们早上讲到《弟子规》:【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这一句经文。
『亲所好』,我们在早上也提到了,父母所爱好的东西,子女会起而效法。
当父母所爱好的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生,孩子他也会立志往这个方向走;假如父母所追求的是虚华的人生,那孩子可能就会耳濡目染受影响。
我们常说人生要追求富贵,什么是真正的富贵?我们为人父母、为人长者要清楚认知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
什么是富?这个答案假如问中学生,他会怎么答?很有钱叫富。
他的答案为什么这么标准?谁给他的影响?你再问他,什么叫贵?他会答什么?当官当得很大叫贵。
我们要引导孩子,富绝对不是钱很多叫富。
比方说他今天假如不知足,纵使钱给他再多他也不会觉得快乐跟满足;一个人真正知足,他内心常常觉得很充裕,知足者才能够常乐。
所以真正的富在知足。
不知道诸位朋友身旁有没有很有钱的人,他们有没有觉得他很够了?有很多就更想要再增加,因为人的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所谓「欲是深渊」,这个深渊踏下去不见底。
所以我们不要追求虚华的人生,应该是追求真实,知足才是真正的富。
而当我们这样引导孩子,他这一生懂得知足,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才不会崇尚虚华。
什么是贵?一般孩子说官做得很大叫贵。
其实当当官的他拿到这个权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哪件事?当他有机会当人民的领导人,当员工的领导人,他绝对不是拿著这个权位去压迫别人,甚至於为自己谋福利。
假如是这样的长官跟领导人,等他下台以后会有什么结果?所有的人都很唾弃他。
所以贵,我们要求其真正的意义,「人敬则贵」,当每个人看到你都心生欢喜,都打从心里尊敬你、佩服你,那才是实在的贵。
当我们有机会可以当公司、当政府的领导者,我们应该要提起的不是权势,应该提起的是本分。
为人领导者应该更重要的,比方说是一个企业的老板,我们应当时时念著如何带领员工走向更好的生活。
不只是在经济面要带领员工,在精神面我们也要跟员工一起成长,当你有这个定位的时候,相信你的员工会很尊敬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集) 2005/2/21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0030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講到: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 假如我們能夠在家庭經營一個很好的談話風氣,那家庭氣氛就會很好。
那我們假如是一個團體,一個企業的負責人也要常常口吐蓮花,讓所有的同仁在談話當中,都可以如沐春風,可以互相鼓勵、互相肯定。
我們要帶動這樣的談話風氣。
那假如是一個團體領導人,是一個政府領導人,他談話的時候都是對別人的漫罵,挖人家的隱私,都是這些攻訐的言詞,雖然逞了一時之快,那流弊、往後不好的影響確實很難估算。
因為小孩子沒有好壞判斷能力,看到領導人都這麼說話,那我也應該可以。
所以後面的後果就很難收拾。
俗話說「公門好修行」,因為處在公門影響的面都很大,一言可以興邦,一言會喪邦。
所以我們當領導者不得不在言語當中,要多加謹慎、多加考量。
只要我們有這個態度,相信也可以在言語當中,帶動社會的良好風氣。
『奸巧語』。
這個「奸」是欺騙、是機巧。
那為什麼要用奸跟巧?就是為了把自己的言語過錯,自己沒有守信用的過失掩蓋起來。
所以孩子他假如用奸巧語,他就有可能是在撒謊。
能撒謊的孩子聰不聰明?不聰明還撒不出謊。
有一個初中生,因為跟同學常常攀比,所以都喜歡買貴的東西,母親不讓他買。
有一天說要配名牌眼鏡,他媽媽不肯,說:你本來就有一副了,還配?媽媽不給他配,他就自己去,去了一會兒回來了,配好了,然後跟他媽媽說:去付錢!聰不聰明?他可以不用帶一兵一卒,不用帶什麼錢,就可以講得讓對方相信他媽媽會來付錢。
所以很多家長,小孩子反應很好,他都說:好聰明!我很怕聽到小孩子好聰明,小孩要的是樸實、是忠厚。
現在的小孩聰明都用到哪?用到撒謊,用到達到他的目的。
比方說,有個小女孩跟她父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有好幾家冰店。
她走在第一家冰店就稍微腳步放緩,就跟她父親說:天氣怎麼這麼熱。
她父親還沒反應過來,走到第二家,小女孩說:這個時候有一支冰吃多好!走到最後一家,小女孩就說:這是最後一家。
聰明都用到哪去?都沒用到聖賢教誨上去,都用到達到她的目的。
所以重利輕義,當孩子的思惟都是自私自利,他的成長過程一點一滴道義都會慢慢消退掉。
所以孩子的聰明是用在當孝子,當好學生,當好公民,那才是用對了地方。
很多小孩在耍小聰明,大人還笑呵呵。
這樣對不對?不對。
所以孩子撒謊有幾種可能我們要擅於觀察。
當孩子初犯,我們要慎於開始,要很謹慎。
所以孩子很可能因為要貪圖利益,撒謊,貪圖利益。
有一個孩子回來跟他爸爸要兩塊人民幣,結果他父親順手拿了一張兩塊錢的錢幣給他。
他說:爸爸,我不要一張,我要兩張一塊的。
他爸爸很納悶,就是兩塊錢,怎麼還要分成這樣?他就跟爸爸說:爸爸,我只要拿一次錢去訓導處就可以得十分,所以你給我一張兩塊的,我只能得十分;你給我兩張一塊的,我可以拿去說我撿到的,我可以得二十分。
他爸爸聽了怎麼樣?我兒子怎麼這麼聰明。
結果又去講給一個教育官員聽,這教育官員全身起雞皮疙瘩。
這個父親也夠沒有教育敏感度,還覺得他很聰明。
孩子已經公然撒謊。
所以現在家長還覺得會撒謊是本事,那可就麻煩。
所以這是一種情況。
現在學校比方說有募捐的活動,我們也要適時引導小孩正確的觀念。
有一次學校推出這種貧困救助,有一個孩子要捐款。
他媽媽就問他要捐多少,孩子想一想七塊兩毛錢。
多不多?不多。
但是那是他全部的積蓄他把它捐出來,自己捐。
結果其他的同學都是爸爸媽媽捐,都是三百,都是五百。
結果這個孩子的心怎麼樣?我才捐七塊二,都沒有人看到他的真心。
結果這個捐五百、捐一千的,五百可以帶一朵小紅花,一千塊可以點一支蠟燭。
所以很有可能我們本來是要辦善事,在這個辦的過程當中,讓孩子學到什麼?可能虛榮心都加進去了,而且又不是拿自己的錢,是拿家長的錢來顧什麼?不只是小孩要面子,很有可能誰也要?父母。
其中有一個家長,她馬上就捐了幾千塊,結果學校發個小紅花給她戴,她沒戴。
她說善心都是自己願意做的,又不是要出去炫耀表揚,還頒獎狀。
所以這一位母親也很有敏感度。
假如她就這樣大搖大擺戴著那一朵大紅花去,那她又怎麼樣教育她的孩子行善不欲人知,行善是我們每個人的本分。
所以教育所產生的效果,為人父母者,為人老師者,要細細去推敲才行,不然會染上這種虛名,就不好。
孩子撒謊很有可能覺得好玩,一開始給你騙一下,你也笑一笑,他也笑一笑。
那他就覺得怎麼樣?很有意思。
你看很多綜藝節目在玩弄別人,大家哈哈大笑,所以孩子覺得欺騙別人很好玩,這都是誤導。
所以我們也非常熟悉一個故事,叫狼來了。
這個故事你講給幼兒園孩子聽就很有效果。
你就告訴他,這個孩子他守著一群小羊,結果他自己覺得很無聊,就大喊:狼來了!狼來了!所有的村民都非常樸實,也很願意幫助別人,統統都來要幫他把狼趕走。
結果一看一隻狼也沒有。
他看別人忙成這樣,自己還在那裡哈哈大笑。
結果後來村民都回去了。
第二次他又開玩笑,又欺騙別人,第二次沒來那麼多人,不過也來了不少。
又看又是他開人家的玩笑,所以村民又回去。
第三次狼真的怎麼樣?來了。
那時候他大喊狼來了,狼來了。
有沒有人來?沒人來。
小朋友,沒人來以後會怎麼樣?羊會怎麼樣?他會怎麼樣?吃了不要講,讓小孩自己去想,好恐怖,記憶深刻。
所以小孩假如因為好玩撒謊,一定要適時的制止,不能再犯。
第三個小孩有可能因為逞能而說謊,還有掩過飾非、父母影響,我們要適時去觀察。
逞能,因為他要炫耀,所以就把話講得很誇張。
你注意去聽看看,有些八、九歲,十歲的孩子會攀比,我們家有什麼?有電腦,有數位數碼相機。
這就愈說愈誇張,我們當老師的要謹慎,適時去制止。
在宋朝的時候有一位名臣叫司馬光。
有一次,他跟他姐姐在比剝核桃,結果都剝得很慢。
他們家的僕人就跟他說,你用熱水燙一燙就很好剝。
司馬光去拿熱水來燙,剛好他的姐姐離開一段時間又回來,看他剝得好順,就說:弟弟,你怎麼這麼厲害,誰教你的?司馬光說,我自己學會的。
結果剛好他父親走過去,假如你是父親你會怎麼做?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不經意就把這個忘記了。
那可能一開始撒謊,往後就怎麼樣?有一就有二。
因為他逞能沒被發現,他還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就麻煩。
所以他父親當場就跟他說:有多少本事就說多少話,不是自己剝的絕對不能誇大。
所以由於父親在他第一次犯錯就給予嚴厲的指責,這是正確的教誨。
後來司馬光一生非常坦坦蕩蕩,所以他也曾經講過「平生所為之事,無有不可語人者」。
這是結果,我們也要看到原因,是因為什麼?父母正確、適時的指導,絕非偶然。
這是逞能的情況。
下一個掩過飾非。
很多孩子一犯錯,他會有一點緊張,一緊張,可能就怕被大人發現。
所以有一次有一個孩子把衣架子弄壞了,其實衣架子弄壞好不好修?一弄就回來了。
但是他們不懂,就很緊張,怕被處罰。
所以就跟旁邊的同學說,不要告訴老師,結果剛好老師就在旁邊,馬上就過來,他嚇一跳。
孩子都還小,只要你適時的教導他,他馬上觀念就轉過來。
後來老師馬上跟他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所以弄壞衣架不嚴重,不告訴老師才嚴重,你以後就贏不了老師對你的信任。
所以錯了就要承認,「過能改,歸於無」。
然後就接著跟他說,你犯的錯改過來,而且又能學到如何把一個東西再把它修好。
這老師也很有耐性,陪他一起把它弄好。
所以這個機會點我們掌握好,孩子可能就此能建立正確的態度。
所以當孩子在掩過飾非,我們也要仔細去觀察,不能讓他養成習慣就麻煩。
最後,父母的影響。
有一片電影叫手機,手機裡面有統計一個數字,說一個成人一天講的謊話有多少?有二十五次,二十五次謊。
所以大人在一天當中講這麼多次謊,那小孩潛移默化。
比方說,這個媽媽在接電話,兒子也在,爸爸也在。
電話接起來:我先生不在。
那小孩說:爸爸在,怎麼會不在?小孩都聽矇了。
所以小孩在的地方絕對不可以撒謊,小孩不在的地方也不能撒謊。
所以我們之前也有提到一個觀察,要學會拒絕。
你不學會拒絕,人家就不知道你為人的分寸,你生活的原則。
只要你該拒絕的拒絕,你的朋友就會順著你的原則跟你交往,何必在那裡遮遮掩掩?累死自己,後來還被人誤會,說你怎麼可以不守信?或者怎麼可以躲我?那就把本來很單純的事情搞得怎麼樣?挺複雜的。
這是「奸巧語」,我們要注意孩子撒謊的情況。
『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言語行為當中能守信,這已經奠定孩子往後在社會會有很好的發展。
我們有一個朋友,小時候看到別人在吃冰棒,忍不住那個誘惑就去偷了爸爸一點點錢,跑去買雪糕吃。
他爸爸眼睛也很厲害,看到了,馬上跟著他後面一瞧究竟。
結果他買好,正準備大快朵頤,抬起頭來看到誰?看到他爸爸,直發抖。
他爸爸話也沒說,把他帶到家裡,吊起來,狠狠的修理一頓。
注意聽「一頓」,以後還有沒有?沒有。
第一次讓他記住了,終身不忘。
打到他經過那個放錢的地方都會發抖,不敢再輕舉妄動。
後來他長大,到其他的地區去工作,也離家裡有一段距離,都是住在老闆家裡的宿舍。
所以那時候他住在宿舍裡,早上起來也會幫忙打掃,在這個打掃的過程,突然發現地上有一百塊、兩百塊,他就把它撿起來,就拿給老闆娘。
過一陣子,奇怪怎麼變三百塊、五百塊?他又把它撿起來拿給老闆娘。
他說曾經最高還有超過上千塊。
後來他在這一家公司工作,他的學歷不高,但是老闆都把很好的機會,進修的管道,都讓他破例參加。
很多都是大學生才可以去,但是老闆都讓他去。
在這個公司服務了很多年,也表現很好。
後來自己要出去開店,也跟他老闆辭行。
老闆就請他吃飯,給他餞行。
後來吃完了,他就跟老闆說:我有一件事想要請教一下。
他說:你們家為什麼常常可以撿到錢?老闆就笑了。
他說:你一個外人住到我們家來,我怎麼知道你的品行如何?所以那些錢是故意放的。
所以一個人的德行假如不好,很有可能在某一個點上就把一個好的機會斷送掉了。
所以信用跟一個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所以「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我們一起把它念一遍: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閒管。
】 第一句『見未真,勿輕言』。
當我們還沒有看到事實真相,只是聽別人片面之詞,絕對不可以把這個話再傳出去。
這是一個很重要謹慎的態度。
假如你沒有確定,它可能是謠言,那你這麼又一傳出去,自己就變成幫凶。
所以團體要以和為貴,絕對不可再惹是非,這個共識很重要。
所以團體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攻訐,而不是漫罵。
所以古代對於言語很謹慎,因為往往亂之所生,言語就好像那個階梯一樣,一句一句讒言慢慢就製造了動亂。
所以「君聽臣當誅」,當國君的假如聽了讒言,臣子就要遭殃了。
「父聽子當決」,父親假如聽了後母的讒言,聽了別人的讒言,可能他的孩子都遭殃,骨肉之情都有可能會決裂。
夫妻聽讒言,「夫妻聽之離,朋友聽之疏」。
朋友假如聽進讒言,慢慢就會疏離,夫妻可能就會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