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法——巴黎万神庙,柏林宫廷剧院,军功庙
•
国会大厦,雄师凯旋门,大英博物馆
• 巴黎万神庙 • 它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结构空前地轻。墙薄、柱子细。穹顶是泥的,内径20米,中央有圆洞,可以见到第二
层上画的粉彩画。穹顶顶端采光亭的最高点高83米。 • 万神庙西面柱廊有六颗19米高的柱子,上面顶戴着山花,下面没有基座层,只有十一步台阶。它直接采用
获得多大好处。
• b、早期的资本累积,使下层人民有憎恨工业,回避现实的心态 。 • c、 封建贵族痛恨资产阶级革命,留恋传统文化,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产生一种怀旧的思潮。 • d、革命中获利最大的资产阶级,有一部分是从贵族转化而来,在国际竞争中也希望强调本国的文
化传统,从而培养民族信心。 • 这些复杂的社会意识,在艺术和建筑上产生了浪漫主义的思潮——复兴中世纪的文化
• ②1775~1781,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The United State诞生
• ③1789~179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晚最彻底-资产阶级共和国)
•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业工场阶级向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度。
•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C上半叶,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 工场手工业,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 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C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古罗马庙宇正面的构图。 • 它的形体很简洁,几何性明确,力求把哥特式建筑结构的轻快同希腊建筑的明净和庄严结合起来,这种想
法,明显地是启蒙主义的。
美国国会大厦 用白色砂岩和大理石建成的国会大厦是首都华盛顿的象征。它坐落在市中心一个25.3米的 高地上,高地因此被称为国会山。中央主楼那高高的圆顶,是华盛顿最壮丽的景观之一。大厦总高度87.65 米。主楼中央的圆形大厅宏敞宽阔,金碧辉煌,可容二三千人。
18-19世纪欧洲建筑和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复习提要)
新艺术运动
• 反机械革命,反维多利亚风格,热衷传统 反机械革命,反维多利亚风格, 工艺,效仿自然, 工艺,效仿自然,追求自然形态与个性化 表现的国际化设计运动。 表现的国际化设计运动。
新的建筑流派 新的建筑流派
• 古典复兴: 古典复兴:
– 内部框架结构,外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古典 内部框架结构,外部不同时代、 建筑风格混用。 建筑风格混用。
欧美各国18- 世纪的建筑 欧美各国 -19世纪的建筑
复古思潮为建筑风格提供了古典复兴、 复古思潮为建筑风格提供了古典复兴、 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形态。 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形态。
一、古典复兴
采用古希腊和古主义又称哥特复兴,主要表现为 回避现实、憎恨城市、向往田园、 回避现实、憎恨城市、向往田园、提倡道 崇尚传统。 德、崇尚传统。建筑表现为哥特复兴并带 有异国情调,影响范围较小。 有异国情调,影响范围较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世纪末- 世纪初 世纪末 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促使探索 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建筑形式。 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建筑形式。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产生了高层和超 高层建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高层建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技术和材料基础: 技术和材料基础: 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应用 新的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陆续出现 各种大跨度建筑和壳体结构相继产生 新型建材不断投入使用 建筑设备快速发展 施工技术提高、 施工技术提高、进度加快 代表作: 代表作:纽约帝国大厦
• 表 现 派:
– 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主观感受和思想情绪 用奇特、 – 代表作: 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代表作:
• 未 来 派:
【外国建筑史】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考点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启蒙运动)第二节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水晶宫,英国哥特复兴)第三节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生铁,混凝土)第四节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未出考点现)名词解释折衷主义水晶宫英国哥特复兴:启蒙运动填空题生铁技术产生于什么年代,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于什么中下叶巴黎歌剧院建造时间陆吉耶长老是什么时期的建筑理论家考点背诵名词解释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19世纪中叶以法国为典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19世纪的巴黎美术血学院是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20世纪前后由于“新建筑”运动而逐渐衰落。
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上样式上的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1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成各种样式,所以也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常沉醉于对“纯形式”美的追求。
但是它在总体形态上并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范畴,因此在建筑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任然没有得到解决。
代表为巴黎歌剧院,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巴黎的圣心教堂。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思潮,在建筑上得到一定的反应。
产生的原因既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和大工业的生产情绪,又夹杂有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
它在要求发扬个性解放,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以前者古典主义抗衡。
浪漫主义共分为两个阶段,18世纪的下半叶的,主要出现在英国,又称为先浪漫主义。
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对于工艺美术运动产生影响,同时还表现为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甚至在园林中出现东方建筑小品。
第二阶段以哥特建筑为主,又称哥特复兴。
建筑不仅用于教堂,并出现在学校,车站,住宅等。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复习重点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第1讲 工业革命前设计
第二章 手工艺设计阶段
概述要点:
手工艺设计阶段由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经过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前。 。
(新石器时代开始萌芽)
特点:
•
设计产品大都是功能简单的生活用品,依靠手工劳
动,小作坊的生产单位,有丰富的个性和特征。
•
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使设计者对产品和使用
者都很了解,并有高度的责任心,产生许多优秀的
中国设计史主要分析古代工艺美术史 “穷国出口资源,富国出口设计”
我国的现代设计改革开放后开始发展,历史短,了解、借鉴西 方现代设计的理念、风格、潮流,对功能主义、国际主义、民族 特色的认识。
(现状)把传统的建筑、图案、符号与现代形式相加,对西方简 单理 解,不理解隐藏在这些形式后的观念、思想和长期的文化沉 淀。
4、新艺术运动——欧美各国——1890~1910 ——代表人物:吉马德、戈地
5、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897~1933——代表人物:霍夫曼
6、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1907~1934 ——代表人物:穆特休斯、贝伦斯
7、风格派——荷兰——1917~1931——代表人物:里特维尔德
8、构成派——前苏联——1917~1928——代表人物:马里维奇、塔特林
3.
用蛋黄混合油漆作画(填泊拉)
4.
兽腿,四足一致
5.
线条比较僵直
古埃及壁画中的家具工场
古希腊的设计
古希腊、罗马 欧洲的古典文化,两千多年的历史
希腊家具, 古埃及的继续,形式上有飞跃,从 科学的力学角度范
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是 一种称为克里斯姆斯 (Klismos)的靠椅线条极其 优美,从力学角度上来说是 很科学的,从舒适的角度上 来讲也是很优秀的
建筑是怎么来的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耸入云的尖顶和细长的窗户而著名;文艺复兴式则强调对称、和谐和比例;巴 洛克式则以其夸张的装饰和独特的曲线著称。
进入工业革命时期,随着钢铁、水泥等新型材料的出现,以及建筑技术的革新,现代建筑开始崛 起。以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为代表,这些建筑成为了象征新时代的标志。
“每一座建筑都有它的故事,它们或源于历史,或承载着人们的期望和梦 想。”
“建筑是人类的第三层皮肤,它既保护我们免受风雨侵袭,又展示了我们的 个性和文化。”
“建筑不仅仅是实用工具,更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风格和质量。”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和期望都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建筑对 于人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结语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建筑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读者通过阅读这本 书能够更加了解建筑的期望。作者还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身边的建筑,从而 培养对建筑的热爱和欣赏。
《建筑是怎么来的》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合理且引人入胜。通过精美的插图、 生动的文字和有趣的故事,作者成功地将建筑的起源、发展、建造过程和未来趋 势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们阅读,也值得所有对建筑感兴趣的读 者反复翻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还可以从中 感受到建筑的美丽和魅力。
这本书的文字内容也非常丰富。它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建筑的发展历 程、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文字,我了解到了建筑的演变 过程,也认识到了建筑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同时,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著名 的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让我对这些杰出的建筑师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敬意。
这本书还注重细节的描绘。它不仅介绍了建筑的外在美,还了建筑的内在细 节。例如,在介绍古罗马建筑时,书中详细介绍了罗马人如何运用力学原理建造 出屹立不倒的建筑;在介绍现代建筑时,书中则详细介绍了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革 新以及这些新技术如何影响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这些细节让我对建筑有了更全面 的了解,也让我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_上篇、中篇
Type your text here
15
二、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主要内容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主要集中在室内、首饰、家 具、陶瓷、纺织品、壁纸、书籍装帧和其他生 活用品的设计方面。
Type your text here
16
搁板餐桌,菲利普·韦布
Type your text here
17
扶手椅,菲利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影响、贡献和 局限
第一节: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 产品设计面临的困境 ●设计与制造分离 ●社会上层享用精美的手工艺品 ●平民使用廉价、粗劣的工艺品 二、设计立场的转变 ●特弗雷德·森培尔 ●约翰·拉斯金
Type your text here
博览会的成功召开,为此后欧美众国的国际展览奠定了组织结 构基础,更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揭开了历史序幕,成为划分新、 旧两个设计时代的分水岭。
Type your text here
9
1. 展馆
首届万国博览会的展馆通体透明, 宽敞明亮,被誉为“水晶宫”。 “水晶宫”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 代表,它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工业 革命成果的展示品。
14
第二节: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发展
一、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兴起 19世纪中后期,以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不 满当时机械化产品的粗糙、简陋,本着真正的工艺产品应该既 实用又美观的设计思想,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的手工产品 标准。 1. 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2. 莫里斯公司 3. 其他行会组织
20
双圣灵报喜图,达德沃斯万 圣教堂,伯恩-琼斯
圣女领报,格洛斯特郡万圣教 堂,彩绘玻璃,威廉·莫里斯 和布朗等
Type your text here
21
第三节: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影响、贡献和局限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PPT——上篇、中篇
Type your text here
40
分离派大楼,奥布里奇
670型躺椅, 霍夫曼
Type your text here
41
吻,克里姆特
第三节: 德意志工业同盟
一、 德意志工业同盟
1. 成立 1907年10月6日,德意志工业同盟在慕尼黑宣告成立,标志着 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该组织由艺术家、建筑师、商人 及社会公众人士共同组成。其目的为:连接工业化和设计之 间的断裂,找寻出一种更严谨的形式,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 性的设计语言来取代“青年风格”的自然主义形式。
目录
下篇 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1945年—21 世纪初)
第一章 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与美国的现代 设计 第二章 德国战后的现代设计 第三章 英国的现代设计 第四章 日本的现代设计 第五章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第六章 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 第七章 波普设计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设计
上篇 现代设计的启蒙时期 (工业革命—20世纪初)
44
第四节: 芝加哥学派与弗兰克·赖特的设计实践
一、 芝加哥学派的诞生 1. 诞生 1871年,一场毁灭性的的大火使芝加哥的大部分房屋遭遇 损毁。当地政府为了更好、更快地重建灾后城市,从全国 各地招募了大批建筑师参与城市的中心、住宅和街道的设 计工作。这批负责灾后重建工作的建筑师,被人们称为 “芝加哥学派”。
29
Tropon巧克力工厂 招贴,凡·德·维 尔德,1898
第三节: 德国的“青年风格”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被称为“青年风 格”,这个名称源于 1896 年由艺术 评论家尤利斯·迈尔·格拉斐在慕 尼黑创办的周刊《青年》。慕尼黑 也是德国新艺术运动最蓬勃发展的
地区。
德国《青年》杂志封 面,奥托·埃克曼
1 工业革命初期欧洲的建筑[1]
(近代)(现代)一、新材料和新技术英国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1、初期生铁结构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
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的铁结构屋顶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萨尔福特棉纺厂的七层生产车间,是生铁梁柱和承重墙的混合结构,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工字形的断面。
•世界上第一座全部用生铁浇铸的桥,由于新颖的技术和材料,吸引了无数人来做为艺术品参观,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
•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大厦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巴黎改建•自1853年起,法国赛纳区行政长官欧思曼执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城市建设政策,在巴黎市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程。
其目的是解决城市功能结构和人口增加由于急剧变化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对帝国首都进行景观装点外;其政治目的还在于从市中心区迫迁贫民无产阶级,改善巴黎贵族与上层阶级的居住环境。
•巴黎的干道规划为十字形加环形路,以香榭丽舍大道为东西主轴。
其中对称的中轴线道路布局以及纪念性碑柱或塑像的装饰性广场丰富了巴黎的城市面貌。
道路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都有一定的比例规定,屋顶坡度也有定制。
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壮丽的市中心之一。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巴黎改建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这在当时是首创。
它适应了因城市结构的改变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它也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
但巴黎改建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对国内和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也未能解决。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新协和村•欧文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
06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水晶宫”共用去铁柱3300根,铁梁2300根,玻璃9.3万平方米, 从1850年8月到1851年5月,总共施工不到九个月时间。1852-1854年, 水晶宫被移至肯特郡的塞登哈姆,重新组装时,将中央通廊部分原来的 阶梯形改为筒性拱顶,与原来纵向拱顶一起组成了交叉拱顶的外形。 1936年,整个建筑毁于火灾。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 的建筑
第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 的施工方法不断出现,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 阔的前途。使建筑的高度和跨度突破了传统的局限, 在平面与空间设计上也比过去自由多了,这些突破 必然要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1889年以前,人类所造的建筑 物的高度从来没有达到 200米,埃 菲尔铁塔把人工建造物的高度一举 推进到300米,是近代建筑工程史上 的一项重大成就.它表明了19世纪 后期结构科学和施工技术的长足进 步.铁塔的出现预示着采用金属结 构将会大大增加建筑的高度.铁塔 建成时有许多人认为它破坏了巴黎 的城市天际线而表示反对,但现在 埃菲尔铁塔的宏伟形象已经成为巴 黎的象征。
初期生铁结构:
Ironbridge——英国第一座生铁 桥(1775~1779,设计人: Abraham Darby)
这座铁桥跨度为30.5米的铁桥,共 Nhomakorabea3条铸铁拱肋,是仿造木制桥 制造的,现在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保存,专供旅客观赏。
工业革命的建筑
工业革命的建筑时代背景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
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
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
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思想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初期生铁结构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古代建筑中就已开始,而大量的应用,特别是以钢铁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则始于近代。
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 )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
在房屋建筑上,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建造的铁结构屋顶(设计人:Victor Louis )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曼彻斯特的萨尔福特棉纺厂(设计人:Watt and Boulton )的七层生产车间,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工字形的断面。
现代建筑史: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3、德国的新艺术运动
德国新艺术运动称为青年风格派 代表人:贝伦斯 代表作:路德维希展览馆
4、奥地利的新建筑探索
维也纳学派:
代表人:瓦格纳 代表作: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分离派:
同传统决裂,与学院派分离 代表人:奥别列、霍夫曼
强调动感和速度(无实际作品)
风格派与构成派:
热衷于几何型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代表作:荷兰乌德勒支地方住宅
思考题:(对新建筑的探索)
功能主义建筑解决了什么问题? 博览会建筑产生于哪个年代?代表作有哪些? 工业革命对城市建设有何影响? 新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 工艺美术运动发生于何年代? 主要代表作和建筑风格是什么? 新艺术运动发生于什么年代? 各国的特点?代表作有哪些? 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和构成派的主要特点? 现代建筑派的主要贡献? 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谁的作品? 主要风格是什么? 芝加哥学派有何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代表作有哪些? 现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技术前提是什么?
五、博览会建筑
英国国际博览会的水晶宫 法国国际博览会的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
水 晶 宫
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机械馆
法 国 巴 黎 国 际 博 览 会 机 械 馆
第二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
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由于生产急剧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建筑摆脱 了旧技术和形式的限制,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 土的广泛应用,促使探索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 的新建筑形式。 德、法、英、美等国最具有代表性。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几年间,房荒严重,建 筑活动兴旺,传统建筑受到挑战。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产生了高层和超高层建 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外国建筑史重点
外国建筑史重点第一章: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基本内容1、资产阶段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2、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进行的规划探索。
规划思想: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
3、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功能提出建筑的新类型。
建筑分析:铁结构与装配化建造对传统建筑的冲击,新结构、新材料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矛盾,对古典建筑形式的简化。
4、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建筑分析:复古思潮在建筑中的体现。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空前的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居住条件日益恶化道路交通拥挤堵塞旧城进行改造规划要求规划有预见性预留城市发展空间巴黎改建、新协和村、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方格城市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为建筑空间的自由化、合理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引起了建筑形式的变化二、城市规划探索巴黎改建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巴黎规划与改建概况:1853年,奥斯曼,三个目的:○装点帝国首都;○拓宽道路,疏导城市交通;○从市中心迁出贫民,改善贵族的居住条件与环境。
规划内容:○以“大十字”及两条环路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的交通骨架;○将市中心分散为若干个区中心;○改善市政建设:1)自来水——供应量增大;2)照明汽灯——供应量增大;3)开办出租马车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出租车先驱。
3、实施状况:三个未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以星形广场为核心12条放射状大道香榭丽舍始于卢浮宫正门前的协和广场,止于矗立在星型广场中心的凯旋门前。
位于卢浮宫与凯旋门连心中轴线上。
是一条集高雅及繁华,浪漫与流行于一身的世界著名的道路。
“田园城市”(gardencity)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规划模式。
缘由: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概念:“田园城市”,即为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个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民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第一章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2)当时的考古学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 量出土,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建筑类型:
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 纪念性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
另外,为了采光的需要,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配合应用,在十九世纪建筑 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巴黎旧王宫的奥尔良廊(1829-1831,P.Fontaine)、 第一座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巴黎植物园的温室(1833, Rouhault),而最著名的则是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
布赖顿英国皇家别墅
4、概况
(1)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 中心。法国大革命前的巴黎万神庙这样的古典建筑,拿破仑时代的雄 师凯旋门、马德兰教堂等都是古罗马建筑式样的翻版。
(2)英国、德国:以希腊复兴建筑形式为主,典型实例为爱丁堡中 学、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等,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以雅典卫城的 山门为蓝本),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阿尔塔斯博物馆也都是 复兴希腊建筑形式的;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 现有城市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现有城市
“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以交通干线(公路、铁路)作为城市布局的主 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 这样
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 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世界现代设计史
第一节 德国工 业联盟
第二节 俄国构 成主义
第三节 荷兰风 格派
第二章 现第代二设章计 画面运构动成
第四节 国立包 豪斯设 计学校
第五节 装饰艺 术运动
第六节 流线型设计
根据物理学原理,流线型的造型可以减少风的 阻力,加快物体在运动时的速度。流线型是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飞机和汽车制造中空气动力学 研究和风洞试验的成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流线型设计被用在交通工具的设计上,以此提 高交通工具的速度。随后,流线型被广泛地用 在许多产品的造型中,用来象征对未来的信心, 体现工业时代的技术美感。
第一章 工业革命 和现代设 计史的开
端
第一节 工业革命 和工艺美 术运动
第二节 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后,一 种新的风格开始在欧洲流行,这种与人们实际 生活相关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 (Art Nouveau)。这是一种代表着时代的新 风格和新形势,在形式上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 运动的直接影响,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 纪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 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以及对工业新 材料的运用,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 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了体现出时代特色的 艺术形式。
第一节 德国工 业联盟
第二章 现第代二设章计 画面运构动成
第二节 俄国构 成主义
第三节 荷兰风 格派
第四节 国立包 豪斯设 计学校
第六节 流线型 设计
第五节 装饰艺术
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一词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 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 历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幸存下来的 资产阶级掀起了室内装饰盒家用产品的豪华 风格,在巴黎出现了一股具有活力和追求优 越生活方式的设计潮流。在巴黎大百货公司 的要求下,保守的法国艺术家组织和当时一 些重要的工艺家和设计师决定举办一次展览, 名为“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学生姓名:梁谦 学 号:1907120103 班 级:工设2班 指导老师;黄智宇
基本内容
一、时代背景 二、主要理论与流派 三、主要理论家与建筑师
霍华德 (1850——1928) 古斯塔夫.埃菲尔 (1832——1923) 四、主要建筑
雄狮凯旋门、伦敦水晶宫、埃菲尔铁塔、 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
欧洲建筑风 格-古典复兴 建筑[2] ,18世纪60 年代到19世 纪流行于欧 美一些国家。
工 业 革 命
古典复兴建筑最明 显的特征是扬弃中 世纪时期的哥特式 建筑风格,而在宗 教和世俗建筑上重 新采用古希腊罗马 时期的柱式构图要 素。
工 业 革 命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工 业 革 命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ticism)
折衷主义又写为折中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 个明确把自己的哲学称作折衷主义的是亚历山大 里亚人波大谟。 折衷主义(eclecticism),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 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 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 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1、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新材料和新技术 初期生铁结构 钢铁框架架构
时代背景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 了现代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 工业革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爆发了工业革 命,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从轻工业发展到了 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 步入了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 种矛盾与变化,这个时期孕育了很多建筑的新风格, 同时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设计史---工艺美术运动
2、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
通过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一个模样,没有古代工匠 们个人风格和技巧存在的余地,产品的艺术风格亦无人 关心,这时,评价设计优劣的唯一标准是利益,是如何 省工、省料、省钱,没有人关心产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3、新的能源、动力也带来新材料的运用 传统的木、铁,被各种优质钢和轻金属所代替,建筑业 也把砖石置于一旁,开始了钢筋水泥构架的时代。 总之,机器生产的普及为设计带来的技术环境是:人们 有可能利用比手工业时期更为强有力的动力和机械来达 到自己的设计目的,因而也产生了更大的自由。
德累塞 日用品
(5)染织品设计 莫里斯手法:自然主义 使用天然染料、常用植物花卉纹样
壁纸设计
莫顿· 阿比手法:地毯、挂毯采用 植物枝条、缠枝花纹饰,构图四方 连续布局、色彩优雅朴实。
(6)平面设计 受莫里斯影响,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在英美 及欧洲各国得以发展。 特征:哥特复古、古旧 设计大众化、社会化 代表:比亚兹莱(1872-1898)《沙乐美》插图
格 里 那 维
一、机器生产与设计的技术环境
能源和动力一直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支点,18世纪以前,人们主要依 靠大自然赐给的能源作用生产的动力,如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 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自从吉米· 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一个新的动力 出现了——机器,它除了为矿井抽水之外,还被发明家史蒂文森用来 制成火车头,把运输的速度和负载量提高了上千倍,又曾经被富尔顿 安装在船上,使水上运输的速度大增,纺织业、冶炼业、机械制造业 都大量采用蒸汽机为动力,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帕克斯顿擅长用钢铁和玻璃来建造温室。他采用装配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 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水晶宫”总面积为60万平方英尺;建筑物总长度达到563 m (1851ft),用以象征1851年建造;宽度为124.4 m,共有5跨,以2.44 m为一单位(因为 当时玻璃长度为1.22 m,用此尺寸作为模数)。其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体,并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尔美术馆、利物浦议院、耶鲁大学法尔南厅等。
美国:1850-1880年间“生铁时代”建造的大量商店、仓库和政府大厦。 特点:这种生铁结构的建筑,在立面上以生铁梁柱纤细的比例代替了
古典建筑沉重稳定的印象,但还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羁绊。
在新结构技术的条件下,建筑在层数和高度上都出现了巨大的突破, 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保 险公司大厦(1883-1885),共十层,它的外形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比例。
霍华德,E.
(Ebenezer Howard ,1850~1928) 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于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规划思
想。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① 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他认为此举是
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② 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 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
新材料和新技术
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
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 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正是应用
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
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 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
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
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 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城市四周为农业
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所有的土地归
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 ;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 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 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 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伦敦铁桥峡
建于1779年的英国大铁桥是一个拱形结构,跨度 一百英尺,高52英尺,宽18英尺,全部用铁浇铸, 有好几百吨重.
钢铁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最初在美国得到发展, 主要特点: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外墙不再担负承重的使命,从而 使外墙立面得到了解放。 代表作: 法国:1858--1868年建造的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是初期生铁框架 形式的代表。英国: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伦敦老火车站、米兰埃曼
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
,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则是模仿意大 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
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及其内部
巴黎歌剧院及其内部
巴黎圣心教堂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 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特点: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 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
4、概况
(1)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 中心。法国大革命前的巴黎万神庙这样的古典建筑,拿破仑时代的雄
狮凯旋门、马德兰教堂等都是古罗马建筑式样的翻版。
(2)英国、德国:以希腊复兴建筑形式为主,典型实例为爱丁堡中 学、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等,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以雅典卫城的
评价: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
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代表作: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 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 大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 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
山门为蓝本),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阿尔塔斯博物馆也都是
复兴希腊建筑形式的; (3) 美国:独立以前,建筑造型为“殖民时期风格”。独立以后,
美国资产阶级借助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来表现民主、自由、光荣
和独立,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美国国会大厦(仿照巴黎万神庙, 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希腊建筑形式在美国的纪念性建筑和
公共建筑中也比较流行,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即为一例。
美国林肯纪念堂
巴特农神庙
巴黎雄狮凯旋门 巴黎万神庙
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大英博物馆
美国国会大厦
美国国会大厦
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 的一种建筑风格。 特点: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 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 美。
兴起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
的要求。在 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 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
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
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流行地域: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 艺术和建筑的中心 。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
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800年的3%上升到1900年的13.6%。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 马塔在1882年提出. 伊·
现有城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城市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以交通干线(公路、铁路)作为城市布局的主 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 这样 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 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城市发展可以沿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 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 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 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带形城市理论影响深远,同其他布局结构形式结合应用,取长补短。几 十年来,世界各国不少城市汲取带形城市的优点,在城市规划中部分地 或加以修正地运用。
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这 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水晶宫”是 20世纪现代 建筑的先声, 是指向未来 的一个标志。 在整座建筑 中,只用了 铁、木、玻 璃三种材料,
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 束,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 毕。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 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 制单元构件。
初期生铁结构
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 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 —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
在房屋建筑上,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建造的铁结构 屋顶(设计人:Victor Louis)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曼彻斯特的萨尔福特棉 纺厂(设计人:Watt and Boulton)的七层生产车间,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 了工字形的断面。
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发展过程: (1)十八世纪60年代~十九世纪30年代 ,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2)十九世纪30~70年代,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 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
筑。
代表作: 英国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 、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和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建筑类型: 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 流行范围: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较广,而在法国、意大利则不太流行 美国步欧洲建筑的后尘,浪漫主义建筑一度流行,尤其是在大学和教堂 等建筑中。耶鲁大学的老校舍就带有欧洲中世纪城堡式的哥特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产业革命后的城市化
产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城市人口高速度增加。 1851年,英国居住在各大城市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5%。 美国在1790~1890年的100年中,城镇数目由24个激增至1348个,城 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5.1%上升到35.1%。
,它的法学院和校图书馆则是典型的哥特复兴建筑。
英国议会大厦 伦敦圣吉尔斯教堂
英国议会大厦
耶鲁大学
德 国 科 隆 大 教 堂
德国新天鹅堡
3、主要理论家及建筑师
霍华德,E.(E. Howard ) (1850~1928) 古斯塔夫· 埃菲尔(G. Eiffel)( 1832~1923)
工业革命
时期建筑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 (欧洲、美国)
1、时代背景 2、主要理论与流派 3、主要理论家与建筑师
霍华德 古斯塔夫· 埃菲尔 (1850~1928) (1832~1923)
4、主要建筑
雄师凯旋门、伦敦水晶宫、埃菲尔铁塔 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