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刘宏林(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制图教研室450052)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
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
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H50,H25,H10,H5,H2和H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50,L25,L10,L5,L2和L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用“0”补足,X50,X25,X10,X5。
X2和X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号的计算结果比例尺旧图幅编号图幅代码值比例尺代码所用公式行代码(H)列代码(L)所求新编号1∶50万I-45-C 3 B (1) 002 001I45B0020012. 已知新图号求其对应的旧图幅编号(1) 1∶50万~1∶10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的计算1∶50万,1∶25万和1∶10万地形图的旧图幅编号的计算如表2所示。
GB/T 20257.1-2007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图式

设在土堆卜.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3表示。
七1. 2测角精度为I'或10"小三角点和同等精度的其他控制点。
设在土堆上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3表示。
4.1.3利用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的控制点。
一、二、三级导线点均用此符号表示。设在土堆上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符号3表示。
排碱、排水的沟渠应加注“排”字。
沟渠两边的堤岸用堤或加间岸表示。沟渠与堤、堑的配合参见附录只。
灌溉渠系的源头,抬商水道并有抽水设备的渠首用符号乂衣示。
4.2.7沟渠通过高地或山隘处经人丁开挖形成两侧坡面很陡的地段。
坡度大于70。的用陡坎符号表示。沟堑比高大于2 111的应标注比高。
4.2.8干甲地区引用地下水及雪水,并有竖井与之相通的地下喑渠。图上竖井位肾实测表示。废坎儿井加注“废”字。
2^ 4^ 2土质和梢被符号,根据其:排列的形式可分成三种情况:
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经济林等;
卜)敗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小草丘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的疏密或位笠表示符号.如疏林、零星树木等。表示符号时应注意显示其分布特征。
整列式排列一般按图式表示的间隔配背符号,而积较大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卜‘,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不表示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用烟囱、水塔等独立地物作测量控制点时,当地物依比例尺用轮廓图形表示时,且在轮廓图形内能容纳控制点符号时,可在图形内真实位置上绘出控制点符号,不表示相应的地物符号,但需注出控
制点点名(或点号)以及地物名称,如;当地物不能依比例尺表示时,图上除表示相应的地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第3部分 地形图编绘规范》GB.

GB/T 12343.3-200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简介
本标准替代GB 14512-1993
本标准规定了相位式和脉冲式光电测距仪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仪器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光电测距仪(包括全站仪测距部分及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设计、生产试验和检验。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09-02-06
实施日期: 2009-06-01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地形图基本要求
5地形图要素综合与表示的基本要求
6编绘技术方法及要求
7准备工作
8地形图要素的综合与处理
9地形图制作。
GB/T 20257.1-2007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图式

各种数卞说明,除特别说明外,凡为“大于”者含数字本身〈如大于3爪,含3⑴小于”者不含数宇本身。芥种符号等级说明中的“以丨:”和“以下”,其含意与匕述相同。
4.3.55丨8符号表示与配合的示例见附珙8。
3地形图分幅和颜色
3.1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注:配置是指所使用的符号为说明性符号,不具有定位意义。在地物分布范II内敝列或整列式布列符号,用于表示面状地物的类別。
2.5符号使用方法与要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1图式中除特殊标注外,一般实线表示建筑物、构筑物的外轮廊与地面的交线〔除桥梁、坝、水闸、架空筲线外八虛线表示地下部分或架空部分在地而上的投影.点线表示地类范围线、地物分界线,
相同地物毗连成群分布,其范围用地类界表示,在其范围内适中位8配肾不依比例尺符号,如露天设济等。
2.5.3两地物相重叠或立体交叉时,按投影原则下层被上足遮盖的部分断开,上层保持完整。
1.5^ 4各种符号尺寸是按地形图内容为屮等密度的图幅规定的。为了使地形阁淸晰易读,除允许符号交叉和结合表示者外,各符号之间的间隔(包括轮廊线与所配置的不依比例尺符号之间的间隔〉一般不成小于0.3出…。如果某些地区地物的密度过大.图上不能容纳时,允许将符弓的尺寸略为缩小(缩小率不大于…或移动次要地物符号。双线及示的线状地物其符号相距很近时,可采用共线衣尕。
2.5.5实地I:有些建筑物、构筑物,图式屮未规定符号,又不便0:!类表禾者,可表示该物体的轮廓图形或范田,并加注说明。地物轮廓图形线用15111^实线表示,地物分布范闱线、地类界线用地类界符号表不。
1.5^ 6本图式中土质和植被符号栏中,以点线框者,指示应以地类界符5衣示实地范围线:以实线框者,指示小'表示范围线,只在范田内配货符号。
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50万地形图编号
1:25万地形图编号
3、地形图编号的应用
已知某点的经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纬 度,计算图幅编号。
(1)计算1:100万图幅编号
[]:表示取整
a
40
a:1:100万图幅所在纬
1 度带的字符所对应的 数字码
1 1 3°5 0′ 3 9°5 0′
1 1 4°2 0′
3 9°2 0′
1:100万地形图分幅采用国际标准,每幅的经 差为6°,纬差为4°,但在纬度60°~76° 之间经差为12°,纬差为4°;在纬度 76°~88°之间经差为24°,纬差为4°。 我国纬度都在60°以内。
各比例尺地形图经纬差、行列数、图幅数关系比较
现行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关系表
比例尺
1: 1: 1: 100 50 25万 万万
38o
J50
002001
002002
36o o
117 o
120o
40o
001001 001002 001003 001004 39o
002001 002002 002003 002004
38o
J50
பைடு நூலகம்
003001 003002 003003 003004
37o 004001 004002 004003 004004
b:1:100万图幅所在经
b
60
度带3的1数字码
举例:已知某点位于北纬39°22′30″,东经 114°33′45″,求该点所在1:100万图幅上 的编号。
a
40
1
b
60
3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

在标准修订过程中 , 课题组多次召开 图式标准修订
讨 论会 , 整合收集的资料 , 协 调 各 比例 尺 之 间要 素
的关 系 , 于2 0 1 3年 4月形 成标 准征 求 意见稿 。在 收
到反馈意见后 , 根据各单位 ( 或个人 ) 的具体意见逐
条进 行分 析 、 处理 、 总结 , 形成标 准送审稿 , 于2 0 1 4 年 7月提 交送 审 , 通过标 准 审查会 审查 。
更新等 国家Βιβλιοθήκη 绘 工程 项 目, 涵 盖 了管理 、 科研 、 教
学、 生产 及 质 检 等 单 位 有 关 的 内、 外业 技术 人员 。
面的一系列标准都 已形成 完善 的标准体 系 , 其 中, 地形 图 图式 系 列 标 准 是 测 绘 及 相 关 行 业 应 用 最 广
泛 的标 准 , 有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 直 接 影 响 到地 形 图成果 的成 图效 果与 质量 。
利水 电 、 中 国科 学 院 、 地 图 出版 等部 门 , 以及 海 岛 礁 测 图、 西部 1 : 5 0 0 0 0无 图区测 图及 1 : 5 0 0 0 0数据 库
。
自2 0世 纪 5 0年 代 我 国第 一 幅地 形 图 生 产 以
来, 纸 质 地形 图作 为 一 种 形 象 直 观 、 方 便 使 用 与 携 带 的测 绘 成 果 , 在 社 会 各 个 领 域 的 应 用 都 十 分 广 泛 。随着 测 绘 生 产 多 年 的 积 累 , 地 形 图在 数 据 获 取、 数 据处 理 、 成果生产 、 成果规范 、 检 查 验 收 等 方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等高距知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等高距知识
地表面的形态是很复杂的,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态是由它的相对高度、地面坡度以及所处的地势所决定的,它们是影响等高距的主要因素。
从等高距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地图比例尺和图上等高线间的最小距离简称等高线间距确定之后,地面坡度是决定等高距的主要因素,当然等高距的大小也受到地面高度所制约。
h=M*S*tanα/1000
式中:
M—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S—等高线间的最小间距;
α—地面坡度。
等高距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两种因素:图面清晰度和地貌表示的详细度。
对选择等高距来说,图面清晰度指地图上等高线最小间距对图面载负的影响程度。
地貌表示详细度指单位高差内等高线所通过的数量对地貌表示的影响程度。
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统一体。
所以选择分区适宜的等高距的实质是选择详细度和图面清晰度的最佳结和。
常见比比例尺、等高距和DEM分辨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础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和实地面积

覆盖全国范围的图幅总数
现有测绘成果图幅数
测绘完成进度
1:5万
24பைடு நூலகம்91
19333
80%
1:10万
7176
7176
100%
1:25万
819
819
100%
1:50万
257
257
100%
1:100万
77
77
100%
1:5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尚未完成。不过未能测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地区,而处于中部和东部的非边疆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地形图的全覆盖。
比例尺
1:5千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
图幅(cm)
40*40
60*60
50*50
50*50
50*50
60*60
60*60
60*60
实地面积(km2)
4
36
156.25
625
2500
22500
90000
360000
根据上述七种比例尺的地图每个图幅能表达的实地范围大小的不同,能够覆盖全中国的所有地形图图幅的数量对于不同比例尺的基本地形图是不一样的。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从1:5万开始,每种比例尺能够覆盖全国范围的图幅数和现在已测得的基础地理数据的图幅数见下表[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用[1]、[2]…[16]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如:J50C001004。
每幅1:25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1°30′,纬差1°。
1:10万地形图(1)用途: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1)用途:主要用于较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F045004。
每幅1:2.5万地形图经差7′30″,纬差5′。
1:1万地形图(1)用途: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程参考面。
(3)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40cm。
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2000,10.0—21.0;1:1000,10.5—21.5;1:500,10.50—21.75。
带状或小面积测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表达要素
图廓间要素
图廓外要素
图廓内要素
图廓外要素包括:图幅名、图幅号、邻接图幅示意图、比例尺、坡度表、三北方向指示、制图单位、制图时 间、图例等。
图幅号释义
图幅号为十位代码。表示该图幅的比例尺、表达的区域范围等信息。例如:H49C
其中第一位是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该图幅范围所属的1:100万图幅的纬度范围。从赤道开始,每4个纬度用一 个字母表示。0-4°N对应的字母是A,4-8°N对应的字母是B……依此类推,则上面举例中的H表示这个图幅所在 的1:100万图幅的纬度范围是28-32°N。
第八至十位为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图幅在其所在1:100万的图幅中所在的分幅列数。
全中国图幅总数量
根据上述七种比例尺的地图每个图幅能表达的实地范围大小的不同,能够覆盖全中国的所有地形图图幅的数 量对于不同比例尺的基本地形图是不一样的。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从1:5万开始,每种比例 尺能够覆盖全国范围的图幅数和已测得的基础地理数据的图幅数见下表 。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地形图
01 基本概念
03 分幅方法
目录
02 地图投影 04 图幅号释义
目录
05 全中国图幅总数量
07 保密与数据获取
06 表达要素
中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测量规范、图式和比例尺系统测绘或编绘的全要素地图,也可 简称“国家基本地形图”“基础地形图”“普通地图”等。
保密与数据获取
待完善。
谢谢观看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1:100万采用国际1:1000000地图分幅标准。
每幅1:1000000地形图范围是经差6°,纬差4°;纬度66°~76°之间经差12°,纬差4°;纬度76°~88°之间纬经差24°,纬差4°(在我国没有纬度60°以上的需要合幅图幅)
1:1000000地图编号采用国际1:1000000地图编号标准。
从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列,依次编号A、B、... 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列,以1-60表示,如海南所在1:100万图在第5行,第49列,其编号为E49 ;北京为J50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行2列,按经差3°纬差2°分成四幅1:50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行4列,按经差1°30′纬差1°分成16幅1:25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2行12列,按经差30′纬差20′分成144幅1:10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4行24列,按经差15′纬差10′分成576幅1:5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8行48列,按经差7′30″纬差5′分成2304幅1:2.5万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按经差3′45″纬差2′30″分成9216幅1:1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92行192列,按经差1′52″纬差1′15″分成36864幅1:5000地形图。
地图学地形图PPT课件

2.2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分幅是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其图廓线 圈定的范围成为单独图幅。图幅之间沿图廓线相 互拼接。
通常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分幅形式。
2.2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1) 矩形分幅与编号
按一定大小(36cmX46cm)的矩形进行分幅, 并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编号。
46cm
36cm 1
5)鞍部 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部位。 等高线由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组成。
窄短鞍部
窄长鞍部
平宽鞍部
综
合 地 貌 形 态 及 其 等 高 线 形 状
典
型 地 貌 及 其 等 高 线 形 状
§5 地形图量测
5.1 确定点的高程
1)当待定点处在等高线上时,则该等高线的高
程即该点的高程。
2)如待定点不处在等高线上时,则需要通过量
测求得。
AE=4MM,AB=12MM
A
130
E
B
AB高差为5米
则按比例得:
125
4 12
=
X 5
X=1.66M
E=130M-1.66M=128.34M
5.2 长度量测
1)直线长度 比规法、直尺法
2)曲线长度 (1) 两脚规法 (2) 曲线计法(机械、电子)
5.3面积量测
1)方格法
方格数乘以比例尺的平方。 2)求积仪法(机械、电子)
§3 地形图符号
我国地形图的符号由国家测绘部门统一制定, 称为图式。
1958年图式
1988年图式
3.1 地形图图式符号
3.2 地形图符号的定位原则
1)依比例符号的定位 符号的轮廓即为物体的轮廓,在图上的位置即为真实位置。
2)半依比例符号的定位
国家标准比例尺地形图说明.

国家标准比例尺地形图说明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和1:1万;普通地图按比例尺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于100万(小比例尺),10万到100万(中比例尺),大于10万(大比例尺)。
1:100万地形图1:100万地形图覆盖范围示意图1:100万地形图,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是国家各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地形要素的平台,可以作为各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经济布局、生产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和管理用图或工作底图,也可作为国防建设用图,也可作为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和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1:100万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
如:J—50,10—50。
1:50万地形图1:50万地形图覆盖范围示意图1:50万地形图,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是国家各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地形要素的平台,可以作为各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省域经济布局、生产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和管理用图或工作底图,也可作为国防建设用图,也可作为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和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1:5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前用A、Б、В、Г或甲、乙、丙、丁表示,70年代起用拉丁字母A、B、C、D表示。
第四章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gis

§3 地图的分幅编号 ❖ 地图分幅编号的意义 ❖ 地图分幅 ❖ 地图编号 ❖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一、地图分幅编号的意义
定义
➢ 按一定幅面大小将某种比例尺地图所包含范围内的图幅划 分成许多幅地图,并编注其序号的做法,称为地图分幅编 号
作用
➢ 测制地图的需要 ➢ 印刷地图的需要 ➢ 管理和发行的需要 ➢ 用图的需要 ➢ 分幅可扩大地图的比例尺,便于更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要
图幅大小(cm2)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4
( km2 )
一张1:5000图幅
1
包括本图幅的数目
1
0.25 0.0625
4
16
64
(一)矩形分幅
类型
➢ 拼接—相邻图幅有共同的图廓线,可按公共边拼接起来 ➢ 不拼接—图幅之间没有公共边,每个图幅均有其制图主区
(一)矩形分幅
➢ 1:50万军事上提供战区基本情况和用于战略部署,工程建 设上用于大范围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还可作为相 应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工作底图
1:100万小比例尺地形图
➢ 用于宏观上了解国家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基本情况,及进一 步制定自然条件改造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
➢ 既是编制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也是用作小比例 尺专题地图的工作底图
1:10万地形图基础上,按纬差2′30″,经差3′45″划分。 结果: 8行,8列,64幅。 编号: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编号为(1)~(64),
加在1:10万图号后面。 图号: J—50—5—(5)。
J-50-5-(5)
J-50-5
(1) (2) (3) (4) (5) (6) (7) (8)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我国把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规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这种地形图有严密的大地控制基础,采用统一投影、统一分幅编号,根据国家颁布的测绘规范和图式测制的。
图上全面反映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随着比例尺的不同,其内容与精度也有区别,从而它的功用也就各异。
一般说,1∶1万到1∶10万大比例尺地形图,其内容可以表示出:作为方位物的突出地物,如工厂烟囱、古塔、塔形建筑物、纪念碑、城楼、革命烈士陵园、文化古迹、独立树等;对于水系及其附属建筑物,能根据比例尺所允许的完备程度详尽地显示出来;对于居民地不但基本上能全部表示出来,而且还能表示出居民人口数或户数以及行政意义;道路网能按比例尺允许的完备程度加以表示;地貌按规定的等高距显示;土质植被能表示出沼泽、林地、灌木丛、耕地、草地、沙地等;政区界线能表示出国界、省(区)界、县界,必要时也可以表示到公社或乡界。
由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内容详尽,可用于各项建筑的设计,进行各种勘测,规划与研究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等。
此外,它还是编绘较小比例尺地图的主要资料。
中比例尺地形图是指小于1∶10万到大于1∶100万比例尺范围内的地形图。
它们可以表达出不同地区的水系类型和形态特征、河网密度对比、主支流关系、河流的弯曲程度、湖泊分布、水利建设的成就以及水系和其他要素的关系;海岸类型和海岸地貌的基本形态也能显示出来;对于居民地,能正确表示出其位置、外部轮廓的基本特征、行政意义、居民地分布特点、密度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对于道路,不仅能表示出铁路、公路和其他道路类型,而且也能表示出道路的等级、质量、道路网的密度、结构特征以及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对于境界线,可以正确的表示出国界、省(区)界,必要时可以表示到县界;对于地貌,则能显示出各类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能保持地貌结构线、特征点位置的正确,至于等高距,则随比例尺不同而有变化,如1∶25万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50米,1∶50万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100米;对于植被,能反映出森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矮林、幼林、苗圃等的种类和分布范围;对于独立地物则能表示出三角点和具有方位意义及革命历史意义的独立物,对于具有经济和科学意义的地物,如发电站、变电所、油库、矿井、水文站、气象站等也能表示出来。
第9章 地形图及其应用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

一、投影和分带
〈一〉投影 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即高斯——克吕格投影。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 等角圆锥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于19世纪20 年代拟定, 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于1912年对投影公式 加以补充,故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
5) 同一条经线上,长度变形随纬度降低增大,赤道处 变形最大。
该投影后的经纬网图形可看出以下 三条规律:
(1)中央经线和赤道为垂直相交的 直线,也是经纬网图形的对称轴。
(2)经线为对称并凹向于中央经线 的曲线,纬线为对称并凸向于赤道的 曲线,经纬线投影后正交,没有角度 变形。
(3)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 余经线的长度略大于球面实际长度, 离中央经线东西两侧愈远,其变形愈 大。(在赤道上,经差为±3°,长 度变为1.38%)。
2.中比例尺地形图
1:25万——1:50万。精度低于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作
为总体规划用图,也可作为编制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底图,军
事上可作为高级司令部组织战役,战略计划时用图。3.小 Nhomakorabea例尺地形图
小于1:100万。精度低于大、中比例尺。特点是综合程大。
用途:概括地表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称为“一览图”,作
(二)分带
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 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6°分带法: 从格林威治0°经线(本初子午线),自西向东按经差每6°为 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依次编号为1——60。我国位于东经72°—— 136°之间,共包括11个投影带,即13——23带。
国家地形图的分幅和编规则

我国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1、地形图的分幅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准,按照相同的经差和纬差定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在纬度0°-60°之间的图幅,图幅大小按经差6°,纬差4°分幅;在60°-76°之间的图幅,其经差为12°,纬差为4°;在76°-80°之间图幅的经差为24°,纬差为4°,所以在纬度0°-60°之间各幅百万分之一地图都是经差6°,纬差4°分幅的;每幅百万分之一内各级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划分,按规定的相应经纬差进行,其中,1:50万、1:20万、1:10万三种比例尺地形图,以百万分之一地图为基础直接划分;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形图划分四幅1:5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纬差2°;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为36幅1:2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1°,纬差40′;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144幅1:1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0’,纬差20’; 每幅大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则以1:10万图为基础进行逐级划分,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四幅1:5万地形图;一幅1:5万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万地形图;在1:10万图的基础上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一幅1:1万地形图又划分为4幅1:5000地形图,见表1-1;表1-1: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大小及其图幅间的数量关系;比例尺纬度经度图幅数1:100 6度 4度 1 经差6°,维差4°1:50 3度 2度 4 1 1:100划分为了4幅1:50;毎幅经差3°,纬差2°1:20 1度 40分 36 9 1 1:100划分为了36幅1:20,1:50划分为9幅1:20万;毎幅经差1°,纬差40′1:10 30分 20分 144 36 4 11:5 15分 10分 576 144 16 4 1 1:100划分为576幅1:5,1:50划分为144:1:5;1:20划分为16幅1:5,依次推...1:分 5分 2304 576 64 16 4 11:1 3分45秒分 9216 2304 256 64 16 42、分幅编号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地形图编号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行列法,即把每幅图所在一定范围内的行数和列数组成一个号码;1:100万地图的编号该种地形图的编号为全球统一分幅编号;列数:由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为一列,直到南北88°南北纬88°至南北两极地区,采用极方位投影单独成图,将南北半球各划分为22列,分别用拉丁字母A、B、C、D……V表示;行数:从经度180°起向东每隔6°为一行,绕地球一周共有60行,分别以数字1、2、3、4……60表示;由于南北两半球的经度相同,规定在南半球的图号前加一个S,北半球的图号前不加任何符号;一般来讲,把列数的字母写在前,行数的数字写在后,中间用一条短线连接;例如北京所在的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号为J-50如图14所示;由于地球的经线向两极收敛,随着纬度的增加,同是6°的经差但其纬线弧长已逐渐缩小,因此规定在纬度60°-76°间的图幅采用双幅合并经差为12°,纬差为4°;在纬度76°-88°间的图幅采用四幅合并经差为24°,纬差为4°;这些合并图幅的编号,列数不变,行数无论包含两个或四个并列写在其后;例如北纬80°-84°,西经48°-72°的一幅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编号应为U-19、20、21、22图1;图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北半球2.2 1:50万、1:20万、1:10万地形图的编号一幅1:100万地图划分四幅1:50万地图,分别用甲、乙、丙、丁表示,其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乙;一幅1:100万地图划36幅1:20万地图,分别用带括号的数字1-36表示,其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28;一幅1:100万地图划分144幅1:10万地图,分别用数字1-144表示,其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32;2.3 1:5万、1:万、1:1万地形图的编号这些大比例尺地图都以1:10万地图为基础以1:1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基础,将一幅1:10万地图划分四幅1:5万地图,分别用甲、乙、丙、丁表示,其编号是在1:1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32-甲;再将一幅1:5万地图划分四幅1:万地形图,分别用1、2、3、4表示,其编号是在1:5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32-甲-1;1:1万地形图的编号,是以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分别以带括号的1—64表示,其编号是在1:10万图号后加上1:1万地图的序号,如J-50-32-10;一幅1:1万地形图划分为4幅1:5000地形图,分别用小写拉丁字母a、b、c、d表示,其编号是在1:1万图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32-10-a;。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
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
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H50,H25,H10,H5,H2和H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50,L25,L10,L5,L2和L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用“0”补足,X50,X25,X10,X5。
X2和X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2. 已知新图号求其对应的旧图幅编号(1) 1∶50万~1∶10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的计算1∶50万,1∶25万和1∶10万地形图的旧图幅编号的计算如表2所示。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简介.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2007简介
本部分代替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现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
---第4部分:1∶250000 1∶500000 1∶1000000地形图图式。
本部分为GB/T20257的第1部分。
GB/T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自然和人工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和注记的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图幅整饰规格,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7-10-17
实施日期:2007-12-01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符号使用的一般规定
3 地形图分幅和颜色
4 符号与注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z]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中,大于等于50万的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Kruger),又叫横轴墨卡托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小于50万的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割园锥投影,又叫兰勃特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我国的GIS系统中应该采用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系统。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和1:1万;普通地图按比例尺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于100万(小比例尺),10万到100万(中比例尺),大于10万(大比例尺)。
1:100万地形图
(1)用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
如:J—50,10—50。
1:50万地形图
(1)用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90年代起: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1:100万图幅编号后加上1:50万的代号和行列号,如:J47B001002。
一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
1:25万地形图
(1)用途: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区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概况,主要供各部门在较大范围内作总体的区域规划、查勘计划、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地理调查。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用[1]、[2]…[16]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如:J50C001004。
每幅1:25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1°30′,纬差1°。
1:10万地形图
(1)用途: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为基础,将每个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12行12列,共144幅1:10万地形图,用1~144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0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如:J50D012004。
每幅1:1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为30′,纬差20′。
1:5万地形图
(1)用途: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的基本用图,这种比例尺地形图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4行24列,共576幅1:5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其内1: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图幅行列号,即为1: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E017016。
每幅1:5万地形图经差为15′,纬差10′。
1:2.5万地形图
(1)用途:主要用于较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F045004。
每幅1:2.5万地形图经差7′30″,纬差5′。
1:1万地形图
(1)用途: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
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1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G093004。
每幅1:1万地形图经差3′45″,纬差2′30″。
1:5000地形图
(1)用途:1:5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可供各部门勘察、规划、设计,科研等使用,也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2)投影:1:5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192行192列,共36864幅1:5000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行列号,即为1:5000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H093093。
每幅1:5000地形图的范围是经差1′52.5″、纬差1′1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
(1)用途: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精确研究、评价地形,可供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使用。
(2)投影: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计算平面直角坐标。
当对控制网有特殊要求时,采用任意经线作为中央子午线的独立坐标系统,投影面亦为当地的高程参考面。
(3)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40cm。
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2000,10.0—21.0;1:1000,10.5—21.5;1:500,10.50—21.75。
带状或小面积测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
总结:不同比例尺大小,相同的屏幕显示大小看到的范围不同,比例尺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
关于地形图的投影,除了最小比例尺1:100万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其他基本全部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小于等于1:2.5万的采用6°分带,其余的是3°分带。
最新的分幅标准都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然后再细分的,编码方式都是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相应的比例尺代字,再加上行列号。
B——1:50万地形图比例尺代字
C——1:25万地形图比例尺代字D——1:10万地形图比例尺代字E——1:5万地形图比例尺代字F——1:2.5万地形图比例尺代字G——1:1万地形图比例尺代字H——1:5000万地形图比例尺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