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者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知加工特征_郑希付

合集下载

《网瘾的危害》PPT课件

《网瘾的危害》PPT课件

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道德自律,容易在
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人
性恶的一面也可能会因为没有道德的约束而
得到充分的宣泄,这就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
罪的道路。同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
乏一些色情、暴力信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
容易也受到不良的诱导,最终可能误入歧途
值观的形成。
精选课件
17
六、网瘾危害案例
精选课件触目惊心,警钟长鸣1!8
网游男陈荣宥23小时玩网游引发心脏
病暴毙网吧
精选课件
19
精选课件
20
夫妇沉迷网游舍不得给孩子买奶粉,
导致孩子死亡。
精选课件
21
养网恋女友捅母亲40余刀致死
精选课件
22
网吧门事件真相:18岁青年网吧猝死家属堵门烧香
• 18岁的韩 冬冬悄然 走了,在 他前日凌 晨猝死的 网吧外。
比上升了100%,在其他类型的未成年人犯 非常随意!
罪案件稳中有降的情况下,网络引发的未成 一失足,成千古恨!
年人犯罪案件却大幅上升。
精选课件
15
• (四)、影响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
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
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
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同时,网络
精当选课场件暴毙》
4
• “网瘾”六大征兆
• 沉迷网络,每天上网超过8小时以上。且越来越长,无法自控 、特别是晚上,常至深夜;
• 行为反常,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不仅会有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 、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逃学、废寝忘食、不与人交往,对人
冷漠、暴躁、关机后急躁不安;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成瘾症状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成瘾症状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成瘾症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便利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网络成瘾之中。

网络成瘾,是指人们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无法自控的状态,对个人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社交媒体使用、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等几个方面,分析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成瘾症状,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社交媒体使用成瘾症状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交流、获取信息和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然而,一些人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过度,出现了成瘾症状。

这些症状主要包括:1. 过度关注社交媒体:成瘾者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关注社交媒体,无法抵抗查看消息和更新状态的冲动,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

2. 抑制兴趣多样性:成瘾者过度依赖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和娱乐,导致对其他兴趣爱好的追求减少,使得生活单调乏味。

3. 忽视现实人际关系:成瘾者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而忽视了身边的亲友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疏远和孤独感的增加。

二、网络游戏成瘾症状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吸引了众多玩家。

然而,一些人对网络游戏的沉迷无法自拔,出现了成瘾的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1. 过度沉迷游戏:成瘾者忽视时间和身心疲惫,长时间沉迷于游戏之中,难以自拔。

2. 减少日常生活和社交时间:成瘾者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游戏,导致日常生活的规律化和社交圈的缩小。

3. 忽视学业和职业:成瘾者为了追求游戏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荒废了学业和职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和未来。

三、虚拟现实技术成瘾症状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娱乐和体验,但也带来了潜在的成瘾风险。

虚拟现实技术成瘾的主要症状包括:1. 频繁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成瘾者沉迷于虚拟现实的世界,频繁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无法摆脱对虚拟体验的依赖。

2. 分不清现实和虚拟:成瘾者长时间处于虚拟现实中,分不清现实和虚拟,导致对现实生活的忽视。

3. 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成瘾者对虚拟现实的体验感到过于强烈,导致对现实世界的興趣减退,无法融入现实社会。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的情感信息选择特征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的情感信息选择特征
8 . )msv. 4 6 1±7 . )ms P<0 0 】 T e p too ia nen ta oe cn sr a o g rrat n t O3 s( 9 . 23 , . 5 . a lgc itre d lse tu esh d ln e ec o i h h l i me wh nte o e e a v moin r sta r n r d lse t P <0 0 . ttee wa o s nf a t e y fr d n g t e e t a wod n od ay a oec ns( h m i ol h i . 5) Bu r sn i i cn h g i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 0 2年
第2 6卷
第 8期
6 31

心理 卫生 评估 ・
病 理 性 互 联 网使 用 青 少 年 的 情 感 信 息 选 择 特 征
吴 文 丽 郑 希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 1 (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 治 学院,心理 咨询 与健康 教 育 中心, 广 州 5 04 。华 南师 范大 学心理 应 用研 究 中心,广 州
z o 0 31 Ch n h u 51 6 , i a Co rs o d n a t o : WU n L , o wu@ ¥ U . d . n rep n ig u h r We - ip wl C te u c
【 s at bet e oepoetecaat s c f mo o fr t nsl t ni p t lg a i e c Abt c】O jci :T x l hrc r t s t ni oma o e c o a oo i l n r t r v r h e i oe i n i i ei n h c ta

认知干扰还是情绪干扰_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内隐心理特点比较

认知干扰还是情绪干扰_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内隐心理特点比较
目前对PIU对象的内隐心理特点的研究使用的 也是这两个方法。该研究中,使用了两种STROOP 范式——情绪STROOP范式和认知STROOP范式, 分析PIU对象内隐心理特点,确定PIU大学生存在 的是认知干扰还是情绪干扰,或者两种干扰都存在, 其研究结果将为PIU对象的心理干预方法的确定提 供重要理论依据,同时,这种干扰指标一方面可以作 为检测PIU的指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PIU的治 疗指标。
遥最佟纛:郑番传,E-mail:zhengxf@semi。edu。en
万方数据
8期
郑希付:认知干扰还是情绪干扰: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内隐心理特点比较
921
此55%的上网成瘾者会出现婚姻问题旧o;网络成瘾 还导致学习问题和睡眠问题,大部分老师认为网络 对学习没有帮助,成瘾对学业有极大的负面作 用p J。43%的大学生辍学都与网络有关系[1 01。网 络成瘾最直接的后果是成瘾者的睡眠不足,而且长 时间在线,他们还容易出现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 nel syndrome)。网络成瘾后,其人格也会发生明显 的变化,如情绪暴躁、自卑无助,甚至撒谎欺骗等。 1.3 PIU的理论
距离约为60cm。眼睛基本平视屏幕中央。实验指 导语为:下嚣将给你呈现一些红色或蕊色的词语,请 你肴清楚词语的颜色后尽快作出按键反应。如果词 语是“红色”按“1”键,如果词语是“蓝色”按“2”键。 每个谣语均有两种颜色鹃墨现橇会,嚣种性质的呈 现顺序随机,每个词语出现2次,计算平均值。计算 机自动记录从词语出现到被试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 阀隧及按键的逆误。实验分2单元完成,第一单元 提供阏联关联帮中性词语,宠成该组实验后,休息5 分钟,然后进行第二单元的实验,提供情绪关联词语 和中性词语。在正式实验之前,让被试练习几次,如 果被试熟悉实验程序,舞始霆式实验。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过度使用也导致了一些人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网络成瘾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成瘾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对网络成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因、表现及应对方法。

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特征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瘾,是指个体长时间不可自拔地沉浸于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控地使用互联网,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

网络成瘾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频繁使用互联网、沉溺于虚拟世界、忽视现实生活、失去时间感、社交退缩等。

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1. 心理因素网络成瘾与个体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一些具有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的人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通过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

2.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也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爆炸让人们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寻找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情感满足和认同感。

3. 生物因素有研究表明,个体的基因与大脑化学物质可能影响其对互联网上刺激性内容的反应,从而增加网络成瘾的风险。

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1. 时间观念混乱网络成瘾者常常失去时间观念,长时间沉浸于网络世界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

2. 社交障碍频繁使用互联网导致网络成瘾者在现实社交中变得羞怯、自闭,丧失面对他人交流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学业或工作受损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无法保持专注和持久注意力,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秩序。

4. 生理健康问题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引发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问题,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应对网络成瘾的方法1. 自我意识提升建立正确的互联网使用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克服不合理的虚拟需求。

2. 塑造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注重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并合理规划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

3. 社会支持亲友间相互监督、支持和鼓励,在家庭、学校或社区建立健康、平等、和谐和谦虚奖励的制度。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情绪_认知需要的模型构建_吴文丽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情绪_认知需要的模型构建_吴文丽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情绪、认知需要的模型构建吴文丽1 刘伟志2 郑希付 1 殷华西3(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510631)(2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3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州,511370)摘 要 通过对10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情绪、认知需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发现:消极情绪对网络成瘾有显著而直接的正向作用,消极情绪对网络成瘾具有最强的预测力;认知需要对网络成瘾有显著而直接的负向作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均可通过认知需要间接地影响网络成瘾;男女生的情绪、认知需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认知需要 网络成瘾1 引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的心理与行为。

与互联网交互作用的消极结果———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 se ,P IU ,又被称为网络成瘾),日益显露出来并成为广泛关注的网络现象。

研究表明认知需要影响互联网使用。

认知需要反映了个体在思考问题和信息加工中的不同倾向。

认知需要(Need fo r Cognition ,NFC )是指人们是否愿意从事周密的思考以及能否从深入的思考中获得享受,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1]。

T uten 研究表明,认知需要可以预测网络使用[2]。

Hamburger 等研究结果表明,高认知需要者将互联网作为信息提供者;低认知需要者更喜欢能够互动的网址[3]。

M artin 等认为相对于低认知需要个体来说,高认知需要个体对复杂的言语与简单的视觉要素构成的网址持更为赞同的态度[4]。

Li 和Brow ne 研究表明,认知需要对集中注意、控制感和好奇心有积极的影响[5]。

Henning 和Vorderer 认为认知需要越低看电视的时间就越长,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心理逃避体现的[6]。

不同认知需要的个体可能有不同的互联网使用行为。

了解不同认知需要个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

中学生网络依赖的代际差异及其心理特征分析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的网络依赖问题也逐渐明显。

在不同的代际中,中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和心理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代际差异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代际差异1. 80后代际80后中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一代,他们是从网络的起步阶段开始依赖网络的。

他们对网络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沉迷于游戏。

由于网络游戏的出现,80后中学生开始迷上游戏,有的甚至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2)依赖网络信息。

网络给80后中学生带来了广阔的信息渠道,他们对于网络中的各种资讯、消息都非常关注,从而形成了对网络信息的依赖。

(3)社交网络依赖。

80后中学生多数生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缺乏家庭亲密关系,因此更多地在网络中寻求好友,寻找同龄人的交流,从而形成了对社交网络的依赖。

90后中学生是“互联网原生代”,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网络的依赖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交网络的强烈依赖。

90后中学生更加热衷于社交网络,他们更容易形成虚拟社交网络,寻求自我认同和认可。

(2)游戏依赖加强。

90后中学生对于游戏的依赖程度比80后更强,网络游戏已经成为90后中学生的日常休闲活动。

(3)信息依赖增强。

90后中学生具有更广泛的信息需求,网络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快捷。

二、心理特征1. 孤僻网络依赖的中学生通常孤僻,喜欢独自一个人呆在房间里。

对于与人交流、社交活动等都缺乏兴趣,与周围的人缺乏沟通交流。

2. 缺乏自信网络依赖的中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

他们希望通过网络获得自我认可和确认。

3. 抑郁倾向网络依赖的中学生常常处于抑郁的状态,他们缺乏自信和自尊心,也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4. 脆弱性网络依赖的中学生往往精神脆弱,难以承受生活的种种压力和挫折,面对挫折时往往放弃希望,产生消极情绪。

总之,中学生网络依赖存在代际差异和心理特征差异,不同的依赖程度和心理特征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010 华师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_李翔宇

2010 华师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_李翔宇

李翔宇 郑希付: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
2 研究方法
2. 1 被试 取广东省 4 所大学及大专的大学生2188 名,平
均年龄为 18. 3 岁,其中男生1287人,女生 901 人;大 一新生为1572 人,其 余 为 大 二 学 生。本 实 验 筛 选 出 PIU 被试 27 人,最后得到有效 PIU 被试 23 人,其中 男生 12 人,女生 11 人 ;另在 PIU 组的同校找匹配 对照组被试 38 人,其中男生 23 人,女生 15 人。
词组一共有 108 个。其中图词一致、不一致词 组各 54 个。图词一致词组又分为积极词组、中性词 组、消极词组各 18 个;图词不一致词组分为积极词 组、中性词组、消极词组各 18 个。而图词不一致词 组又可分为图词意义相反和图词中性 - 情绪词各 27 个。
许多研究者都试图通过一些理论来解释 PIU 的 心理作用机制。
Young(2004) 提出了 ACE 模型,其中 A、C 和 E 分 别 指 “ 匿 名 性 ”( Anonymity) 、“ 便 利 性 ” ( convenience) 和“逃避现实”( Escape) 。该模型认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SH050) . 通讯作者:郑希付,Email:zhengxf@ scnu. edu. cn
为了使被试筛选更加严谨,PIU 对象需要满足 以下条件:他们的 APIUS 结果需要大于 3. 15 分;个 体和社会关系访问均反应上网较多,平均每天上网 超过 6 小时,影响其正常生活的。 2. 2 实验材料
本研究使用情绪图词 Stroop 范式,所以选用 72 个情绪词( 分别为积极情绪关联词和消极情绪关联 词) 、36 个中性词语及对应图片。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启示_付祉云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启示_付祉云

2.987*
三年级>一年级 * 四年级>一年级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积极重评 灾难化 责备他人
别高校中各随机抽取一所, 然后按文科、 理科、 工科在各高校按年级随机抽样。 发放问卷 1082 份,有效问卷 884 份,有效率 81.70%。
采用 Nadia Garnefski,Vivian Kraaij,Philip Spinhoven(2002)编 制 ,由 魏 义 梅 (2007)翻 译 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CERQ)中文版,该问卷用来测量人们对于消极事件的情绪的认 知应对策略(与行为方面的应对策略相区别),既可用于测量个体的一般情绪认知应对的风 格,也可以测量个体在经历了某个特殊事件后的情绪认知应对策略。 国内研究证明原量表的 翻译版在中国大学生中有其适用性(朱兆熊,2007)。
152
13.37
3.22
251
7.39
2.88
266
7.66
3.04
214
8.24
2.88
152
8.40
2.98
251
7.72
2.31
266
8.97
2.60
214
9.20
2.54
152
9.44
2.65
F值
பைடு நூலகம்
多重比较
2.722* 一年级>三年级 **
5.406*
三年级>一年级 ** 四年级>一年级 ** 三年级>二年级 * 四年级>二年级 *
· 24 ·
于其他学生。 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自责 接受 沉溺
责备他人 注:* 表示 P<0.05

网络成瘾者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的持续注意任务事件相关电位与治

网络成瘾者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的持续注意任务事件相关电位与治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s y c h i a t r y ,t h e T h i r d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o f J i a n g m e n , J i a n g m e n 5 2 9 0 0 0 , C h i n a C i v i l A f f a i r s B u r e a uM e n t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 5 1 0 4 3 0 G u a n g z h o u , C h i n a T h e M e n t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 5 1 0 3 7 0 G u a n g z h o u ,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S O N GL a i - y u n , E- m a i l : s l y 1 3 8 1 9 4 2 3 3 7 6 @1 6 3 . c o m
2 3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s t u d y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r i a np o t e n t i a l e v o k e db y d i f f e r e n t e m o t i o nf a c e s d u r i n g s u s t a i n e da t t e n t i o n t a s k s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i n t e r n e t a d d i c t i o nd i s o r d e r ( I A D )b e t w e e n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 t h et r e a t m e n t ,a n dt oa n a l y z e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w i t h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e c t .Me t h o d s 3 8p a t i e n t s m e t w i t ht h e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t i cc r i t e r i af o r I n t e r n e t a d d i c t i o nf o r m u l a t e d( I A Dg r o u p )b e f o r e a n d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3 8h e a l t h y v o l u n t e e r s m a t c h e dw i t hs e x ,a g e a n de d u c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e r e a s k e dt o f u l f i l l t h e a s s i g n m e n t ,a n g e r , s a d n e s s , f e a r a n dr e l a t i v ep o r t a l w o u l db e e nr e c o r d e d . T h e nt h eN 1 7 0p o t e n t i a l s a f t e r t h e yw e r ep r e s e n t e dw i t h4f a c e s o f j o y

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与网络使用、情感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与网络使用、情感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与网络使用、情感幸福感的关系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8()5
【摘要】目的建构网络功能使用、情感幸福感与网络成瘾相关问题的关系模型。

方法以103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互联网功能使用调查问卷》、《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为工具进行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结果宣泄功能对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有着直接的正向作用;求知功能对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有着直接的负向作用;宣泄功能和求知功能通过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间接地影响着消极情感。

结论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与网络功能使用、情感幸福感的关系得到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利支持。

【总页数】4页(P492-495)
【作者】吴文丽;郑希付;殷华西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4.2
【相关文献】
1.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体验、网络成瘾关系
3.中职生网络成瘾与自尊、信赖他人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基于
SPSS 11.0软件的中职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分析4.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5.大学生网络受欺凌与网络欺凌的关系:手机成瘾与父母情感温暖的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依赖和沉迷。

这种沉迷程度已经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并且对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成瘾心理学的分析,探讨网络成瘾行为的特征、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网络成瘾的定义和表现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对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强烈愿望和无法控制的行为,导致个体生活和工作功能受到损害,并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

具体表现为:时间过度投入:成瘾者在网络上花费过多时间,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社交、学习、工作等活动。

情感依赖:成瘾者对于网络提供的虚拟社交环境产生情感依赖,无法摆脱。

剩余时间浪费:成瘾者经常在不必要的时间里使用网络,浪费了原本可以用于其他事情的时间。

连锁反应:网络成瘾导致其他方面问题,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恶化等。

网络成瘾心理学原因分析1. 心理需求满足网络可以满足人们某些心理需求,如获得关注、满足好奇心、获得认同等。

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受到限制或压抑,而网络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场所满足这些需求。

2. 其他心理问题某些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隐患,如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

网络成瘾往往是这些问题的一个表现形式,并且通过网络来寻求逃避和安慰。

3. 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环境不和谐、同伴之间存在差异等,都可能为个体产生网络成瘾提供土壤。

有些人由于缺乏社交技能或社交经验而更倾向于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寻求安慰和满足。

网络成瘾心理学解决方案1. 意识建立与调整成瘾者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改变。

他们应该认识到过度使用网络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并寻找其他途径来满足内心需求。

2. 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瘾者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并使之更加平衡。

培养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爱好,多参与现实生活中有意义和积极向上的活动,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而有意义的连接。

3. 社会支持与帮助家人、朋友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可以给予成瘾者支持和帮助。

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

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

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
郑希付
【期刊名称】《心理学报》
【年(卷),期】2003(35)3
【摘要】探讨了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启动效应。

选取大学生被试 2 4 0名 ,将其分成 4组 ,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 ,实验组分别施加愉快、悲伤和恐惧情绪刺激 ,控制组施加中性刺激 ,然后检测 4个组的情绪变化情况。

结果发现 ,通过图片产生的情绪启动效应是明显的 ,实验组的情绪强度都超过控制组 ,尤其是愉快情绪和悲伤情绪 ,与控制组差异显著。

研究还发现了情绪启动效果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趋势 ,消极情绪 (悲伤情绪和恐惧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 ,强度锐减 ,在 3分钟内基本恢复正常 ;但是 ,在短时间内 (5分钟 ) ,积极情绪 (愉快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了增长的趋势 ,这种趋势可能是由于人的心理促进作用造成的。

【总页数】6页(P352-357)
【关键词】情绪启动;时间效应;情绪模式
【作者】郑希付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6
【相关文献】
1.不同启动水平对情绪性图片的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 [J], 郑丽;马帆;窦刚;李林;郭秀艳
2.网络表情符号、卡通表情图片和汉语双字词的情绪启动效应探究 [J], 黄琼
3.基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不同呈现时间下冲突加工对情绪的影响 [J], 应亮;周强;
4.基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不同呈现时间下冲突加工对情绪的影响 [J], 应亮; 周强
5.不同情绪模式图片的和词语刺激启动的时间效应 [J], 郑希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网络成瘾认知行为疗法研究综述3页word文档

大学生网络成瘾认知行为疗法研究综述3页word文档

大学生网络成瘾认知行为疗法研究总结Summary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ResearchLI Na(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Shanxi 030024)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direct beneficiari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victims of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media.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long-term addicted to the virtual network prone to Internet addiction. The paper combed the genesis,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compiled research result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and looked forward to more result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网络技术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它给我们生活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也带给我们一些负面影响。

所以,网络不当使用会催生出网络成瘾现象。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网络成瘾”。

①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而采取有效干预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身体发展,还可以提高其认知能力。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自我认知特点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自我认知特点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 椭圆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 椭圆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1 椭圆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1的全部内容。

§1椭__圆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错误!椭圆的定义设计游戏时,要考虑游戏的公平性.某电视台少儿节目欲设计如下游戏.规则是:参赛选手站在椭圆的一个焦点处,快速跑到随机出现在椭圆上的某一点处,然后再跑向另一个焦点,用时少者获胜.考验选手的反应能力与速度.问题1:参赛选手要从椭圆的一焦点跑向椭圆上随机一点再跑向椭圆的另一焦点,每个参赛选手所跑的路程相同吗?提示:相同.问题2:这种游戏设计的原理是什么?提示:椭圆的定义.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定值.问题3:在游戏中,选手所跑的路程能否等于两焦点间的距离?为什么?提示:不能.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一定大于两焦点间的距离.椭圆的定义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集合叫作椭圆焦点两个定点F1,F2叫作椭圆的焦点焦距两焦点F1,F2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集合语言P={M||MF1|+|MF2|=2a,2a>|F1F2|}椭圆的标准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2,0),C(0,2),D(0,-2).问题1:若动点P满足|PA|+|PB|=6,则P点的轨迹方程是什么?提示:错误!+错误!=1.问题2:若动点P满足|PC|+|PD|=6,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什么?提示:错误!+错误!=1。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_陈侠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_陈侠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3):355~359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陈侠黄希庭白纲(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重庆 400715)摘要网络成瘾指一种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其概念与药物成瘾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目前还缺乏编制精良、应用广泛的测量工具。

多数研究采用调查的方法,严格的实验研究很少。

一些研究者提出理论模型从心理层面对其进行解释,其中具代表性的有:Young提出的ACE模型,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以及Grohol的阶段模型,分别探讨了网络依赖的发生与网络的致瘾特征,网络用户的个体特质以及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症,病态网络使用。

分类号B849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限制(如:身份、职业、地位等),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其身心健康。

这种现象最先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1]或“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2]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3]。

Young的研究[1]发现过度的网络使用对用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损害身体健康、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学业成绩下降及影响正常工作。

她的另一项研究[4]发现,网络使用依赖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

Kraut等的研究[5]发现过多的网络使用导致用户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他们的后继研究[6]还发现更多的网络使用对性格外向者或有较多社会支持者产生积极影响,而对性格内向者或缺乏社会支持者产生消极影响。

Joinson[7]提出用去抑制(disinhibition)来解释人们在网络空间与真实生活之间行为方式的差异。

认知干扰还是情绪干扰: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内隐心理特点比较

认知干扰还是情绪干扰: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内隐心理特点比较

认知干扰还是情绪干扰: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内隐心理特点比较郑希付【期刊名称】《心理学报》【年(卷),期】2008(40)8【摘要】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Use,PIU)大学生是否存在认知和情绪干扰。

实验大学生671人,使用传统的STROOP范式和修正的情绪STROOP范式进行实验。

结果发现,PIU被试和高成瘾组被试对网络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比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长,差异显著,但是中等组和低分组则在网络关联词语和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上则没有显著差异。

PIU大学生和高成瘾组大学生在网络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比中等组大学生和低分组大学生长,差异显著,但是在中性词语方面则差异不显著。

大学生被试对情绪关联的反应时间比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长,表现出了典型的情绪STROOP效应。

PIU被试和高成瘾倾向大学生在情绪关联词语上的反应时间都比其他两组成瘾倾向不明显的大学生反应时间长,差异显著,但是在中性词语上的反应时间差异不明显。

PIU大学生和高成瘾倾向的大学生有对情绪关联词语有更加突出的的反应延迟特点,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干扰。

【总页数】7页(P920-926)【关键词】认知干扰;情绪干扰;PIU大学生【作者】郑希付【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G250.7【相关文献】1.基于带内频谱感知的认知网络累加干扰模型分析 [J], 孙培培;杨震;田峰2.运动技能内隐认知抗干扰性与抗应激性的试验研究 [J], 范文杰3.情绪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 [J], 姜瑜4.情绪干扰和语义干扰下的启动效应\r——基于武夷学院大学生情感与认知两者的关系研究 [J], 范碧玉5.认知MIMO干扰网络中基于子空间跟踪的低复杂度干扰对齐算法 [J], 王宏; 李涛柱; 孟剑勇; 朱世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焦虑水平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焦虑水平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焦虑水平的调查研究
茄学萍;糟艳丽
【期刊名称】《河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21)6
【摘要】为了对IAD者的有效心理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方法指导,采用纸笔测验对在校100名较喜好上网的大学生进行网络成瘾诊断测验及焦虑症自测并用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发现:(1)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焦虑水平上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它在性别和焦虑水平上的交互作用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2)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认知方式在焦虑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和焦虑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且影响其成瘾的因素也主要集中于行为和认知两维度上.
【总页数】5页(P60-64)
【作者】茄学萍;糟艳丽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4
【相关文献】
1.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研究 [J], 王太海;郭双
2.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体育缺失现状调查研究 [J], 王伯金
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及上网目的的调查研究 [J], 王艳明;王盈盈
4.珠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研究 [J], 邓伟
5.大学生网络成瘾的SCL-90调查研究及辨证分析 [J], 胡霜;张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新特征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新特征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指青少年过度使用互联网、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中的活动,以至于无法自控和摆脱的一种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大量信息和各种娱乐活动,网络成瘾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将介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新特征及应对策略。

1.社交媒体成瘾:社交媒体成为青少年最常用的网络应用之一,他们在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分享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朋友互动。

社交媒体成瘾的表现包括频繁查看或更新社交媒体,对点赞和评论有强烈的追求感。

2.综合游戏成瘾:包括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这些游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可玩性,会使青少年沉迷其中。

过度游戏有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力减弱或沉默寡言等问题。

3.信息过载成瘾:青少年容易被虚假信息和大量内容所困扰,他们渴望各种新鲜事物和知识,经常不断地刷新新闻资讯、视频网站等。

应对策略:1.家庭教育:家长应对青少年进行良好的网络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

建立明确的使用规定,限制他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并与他们一同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以保证学业和其他活动的平衡。

2.培养兴趣爱好:青少年沉迷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实的课余生活。

家长和学校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各种体育、文化、社交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分散他们对网络的注意力。

3.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家庭沟通,时常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网络使用情况及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在家庭环境中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

4.学校宣传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与习惯的教育,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调节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与家长配合,监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只有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教育和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 , 研究表明 , 该量表有比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雷 雳, 2006)。本次测试的 系数为 0 . 64 。通过测试, 筛查出的高于 3 . 15 分的成瘾者 31 名, 最高得分为 3 . 56 , 最低分得 3 . 16 , 其平均得分为 3 . 18 。被试的 平均年龄为 19 . 33, 标准差为 0 . 98 , 男生 24 人, 女 生 7 人。对照组的形成这样完成 , 根据成瘾组的特 点, 针对其他非成瘾样本 , 在对应的年级和性别中随 机抽取, 最后获得非成瘾大学生 31 人为对照组, 平 均得分为 2 . 13 分, 平 均年 龄为 19 . 28 , 标 准差 为 1 . 03 , 男生 24 人 , 女生 7 人。男女比例和年龄均无 显著差异。 2 . 2 实验材料 2 . 2 . 1 字词图片及其确定 实验材料是由双字词 的词首和词尾组成的图片, 见图 1 。
图 1 实验材料示例
一个词首对应三个词尾 , 组成三个双字词词语, 但是词语的性质为积极、 消极和中性, 实验情况下, 三个词尾的位置摆放是随机的。词性的判断是通过 让 30 个大学生进行甄别完成 , 剔除不一致的词语, 最后确定的词语图片 60 个, 组成 60 张图片, 图片呈 现的时候 , 词尾的顺序随机。 实验范式是根据 Stroop 原理由我们自己设计的 一个新的程序 , 该实验范式, 一方面通过让被试做出 单选的方式, 研究被试选择时的认知加工倾向是否 受到了组成词语的意义的影响, 如果受到意义的影 响, 其选择应该有很大的区别 , 根据这种选择确定被 试的认知加工特点。此外,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记录 其反应时间, 将意义范式和反应时范式巧妙地结合 起来。 2 . 2 . 2 情绪启动图片及其确定 情绪启动图片使 用性别因素影响最小的儿童图片 , 图片分两类, 一类 是积极情绪 (愉快 ) 图片 , 一类是消极情绪 ( 悲伤 ) 图 片, 图片为前期研究验证的图片, 研究认为该图片认 为有良好的启动效果 ( 郑希付, 2003) , 位置的摆放 如图 2 所示。 60 个字词图片各分 3 种呈现形式, 一是无情绪 启动词语图片 , 二是愉快情绪启动的词语图片, 三是 悲伤启动的 词语情绪图片, 这样的 图片共 180 张。
图 2 情绪启动图片
3 研究结果
3 . 1 成瘾者的比例 网络成瘾者 31 人, 成瘾的比例 6 . 8 % , 其中男 生占 77 . 4 % , 女生占 22 . 6 % 。其他的研究发现, 网 络成瘾 的 比 例 为 6% ~ 14 % ( Chou , 2000 ; Young , 2004 ; Brenner , 1997) , 该研究的结果与其 他研究结 果一致。 3 . 2 网络成瘾者和对照组的词语选择类型比较 62 名被试对 180 张图片的反应次数为 10852 , 有效率为 97 . 24 % 。所有被试对积极词语的选择次 数为 7091 次, 成瘾组被试对积极词语的选择次数为 3384 次, 对照组对积极词语的选择次数为 3707 次。 所有被试对中性词语的选择次数为 2292 次, 其中成 瘾组被试的选择次数为 1152次 , 对照组为 1140 次。 所有被试对消极词语的选择次数为 1469 次, 其中成 瘾组为 909 次, 对照组为 560次。 被试总体上对积极词语的选择占 65 . 34 %, 中 性词语占 21 . 1 % , 消极词语占 13 . 5 % , 三者差异显 著。成瘾组对积极、 中性、 消极词语的选择比例分别 为 63 . 36 % , 21 . 23 % 和 16 . 75 % , 差异显著; 对照组 对三 类 词语 的 选择 比例 分 别为 68 . 32 % , 21 %和 10 . 32 % , 差异显著。
63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究发现 , 心理疾病患者如社交恐惧症和早期创伤者 都在症状和创伤关联词语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认知加 工特点 ( Boris , 2001 ; M otta , 1997) 。使用 STROOP 范 式对网络成瘾者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 发现成瘾 被试对网络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长, 表现出了突出 的认知加工特点 , 同时在情绪关联词语上也同样表 现出了比正常 组突出的 延迟倾向 ( W illiam s, 1996 ; 郑希付 , 2008) 。 关于 STROOP 范式的认知加工推断, 基于这样 的假设 : 如果被试在对特定意义的词语的反应上表 现出了延迟的特点, 说明被试更多地对这一信息进 行了加工, 如果这个词语是疾病关联词语 , 说明被试 对疾病本身更加敏感 , 如果是情绪词语, 说明被试进 行了 突 出 的 情 绪 表 征 ( M c K enna , 1995 ; R iem ann, 1995 ; 王智, 2008)。但是 这些研究 只是说明 , 网络 成瘾者存在认知干扰和情绪干扰, 并没有指出这些 干扰是什么 , 有什么特点。因此 , 很多研究者开始关 注后者 , 并尝试进行研究 , 有研究表明, 网络成瘾者 在编码上存在负性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 网络成瘾 者较非成瘾者具有更多的负性编码, 存在负性编码 倾向 (雷雳, 2006)。 传统的研究范式主要根据反应的延迟推断这种 认知加工的存在 , 如对特定信息的反应延迟, 基本推 测为被试对特定信息进行了加工, 是加工导致的延 迟。而且, 其反应方式主要是对单一刺激的颜色反 应。如果同时出现不同的选择 , 不同的选择又有完 全不同的意义, 被试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 被试 的选择的倾向和反应时间如何 , 被试的选择是否受 到意义的影响? 此外 , 很多研究都发现, 情绪的变化 影响认知选择, 如果启动被试的情绪 , 他们的认知选 择特点是否因此变化呢?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 的研究。此外, 对网络成瘾行为的认知加工的研究 除了 STROOP范式和 I AT 范式外, 有人还用了信息 的判断和再认方式 (王智 , 2008) 。前者的指标是反 应时间 , 后者的指标是反应信息的数量, 能否将两个 指标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的实验方法研究网络成瘾者 的认知加工特点呢? 我们的这个研究主要对这些问 题作出回答。
心理学报 2009, V o l 41, N o 7, 630- 638 A cta Psychologica S in ica
DO I : 10. 3724 /SP. J . 1041. 2009. 00630
网络成瘾者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知加工特征
郑希付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 广州 510631)
*


取在校大 学生 454 人 , 通 过 青少 年病 理性互 联网 使用量 表 ( A do lescent P atho log ica l In ternet U se Scale ,
API US) , 筛查出网络成瘾者 31 名为实验 组 , 随机抽取样本中 其他非成瘾 大学生 31 人为 对照组。使 用词首 - 词尾 对应三重意义组合图片 60 个为实验材料 , 用人物图 片为情 绪启动 刺激 , 研究 被试在不 同情绪 状态下 的认知 选择 , 记录被试选择词组性质 和反应时间。研究发现 , 所有被试对积极词语的选择最 多 , 对 消极词语的 选择最少 , 表现出 趋乐避苦 的认知选择倾向 ; 成瘾组被试对积极词语的选择 比对照组 少 , 但是 对消极词 语选择 比对照 组多。悲伤 启动情况下 , 成瘾组被试对积极词语的选择比对照组 少 , 但是对 消极词 语的选择 则比对 照组多。成 瘾组被 试对积 极信息的选择速度比对照组慢 , 但是对中性信息和消 极信息 的选择 速度则 比对照 组快。愉快 情绪启 动下 , 成瘾组 被试的反应时间比对照 组短 , 在悲伤情绪启动下 , 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 长。悲伤情绪 启动下 , 成瘾组被 试对积极词语的反应时间比对照 组慢 , 但是对消极词语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快。 这些研究结 果对网络 成瘾的治疗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分类号 网络成瘾 ; 认知加工 ; 大 学生 B849; B842
1 前言
网络成瘾 ( Internet Add iction), 又称网络成瘾障 碍 ( Internet Addiction D iso rder , I AD) ( H a l,l 2001), 病 理性 网络 使用 ( patho lo g ica l com pu lsive In ternet us age) ( Y oung, 1999) 。其发病 率在 6 % ~ 14 % 之间 ( Chou , 2000 ; Young , 2004 ; Brenner , 1997) 是目前在 青少年中颇受关注的心理障碍。 关 于 网络 成瘾 的 因素 的 研究 , Young 提 出了 ACE 理论, 从网络本身的特点分析了成瘾原因, 认 为网 络 的 匿 名 性 ( Anonym ity ) 、 便 利 性 ( Conven ience)和逃避性 ( E scape) 是 成瘾的关键环境因素。 Ar m strong( 2000) 认为, 个体本身的失败是成瘾的内 因 , 认为成瘾者至少在 5 个领域的一个方面存在压 力或者失败 , 这 5 个领域是社会 ( soc ial) 、 职业 ( vo ca tio na l) 、 教育 ( educational)、 财政 ( financ ia l) 和身体 ( physica l)。 计算机的普及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 为什 么在所有的计算机的使用者中 , 只有很少数的人成
收稿日期 : 2008 11 1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07BS H 050) 。 通讯作者 : 郑希付 , E - m ai:l zh engx@ f scnu . edu. cn , 电话 : 020- 85211447
630
7期
郑希付 等 : 网络成瘾者 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知加工特征
2 研究方法
2 . 1 取样 取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 454 人 , 使用雷雳编写 的 青 少 年 病理 性 互 联网 使 用 量表 ( Ado lescent P atho lo g ical Internet U se Sca le , AP I U S) 对被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