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02(2)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三、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1、合作、讨论法学习历史。
2、幻灯片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2分钟)北京的中心有一处名闻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故宫)它的原名叫什么?(紫禁城)它的用途是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第二步:学习新课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略讲)1、满洲的兴起(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出示《明朝疆域图》)(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2、清朝的建立建立时间:1636年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都城:盛京3、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1115年女真金完颜阿骨打1616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皇太极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设立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指导学生观看两组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的文字说明。
一组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另一组图片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文字说明指出了这几组建筑物的用途。
在学生观看阅读的时候,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上述建筑不同布局的意图。
(主要反映出皇帝与臣下的关系,沈阳故宫建筑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说明王公大臣对皇帝的牵制作用;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突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在学生对上述内容认识后,引导学生讨论军机处的设立对于君主集权的作用问题。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夏庄中学张光强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清军入关的含义和满族入主中原的史实,知道清朝的建立时间和都城。
知道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等机构的功能和文字狱的强化。
(2)了解文字狱与君主专制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理解军机处设立和大兴文字狱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君主集权在清朝从制度上,思想上都得到了极端强化。
(2)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遏制了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措施。
难点:认识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
三、课内探究(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现今荧屏上的国产古装剧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场景》和《不同朝代官员上朝礼仪变化图》说明: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大臣地位不断下降,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引导学生回忆明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课题《君主集权的强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一板块:清朝的建立教师介绍我国历史上共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元朝和清朝)展示《明朝疆域图》引出明朝时在中国东北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女真。
从女真的强大到入主中原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位重要人物。
展示表格一。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表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回答表格内容后,教师点拨:清朝于1636年建立,都城在盛京。
1644年,清军入关前,明朝已被推翻。
第二板块: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过渡:清朝建立后,统治者是如何加强皇权的?展示表格二。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表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两大措施影响的关键词。
学生及时巩固记忆。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可联系军机大臣的职责来思考)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要求人人都要发言。
教师及时对交流的过程进行指导。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word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word教案课程目标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要紧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把握满族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阻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阻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明白得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截了当阻碍到社会进展的道理。
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它少数民族首领比较,培养学生评判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收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猎取信息,同时进行资源整合。
2、展现探究题,启发学生摸索。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4、分组讨论,课堂小辩论。
5、教师评判,起到鼓舞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伙儿庭的成员,为祖国的历史进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
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表现。
大兴文字狱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进展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
清朝初期的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说明当时君主的权力有限;而雍正建立军机处的目的和作用,说明君主集权的加强;文字狱的显现,说明清朝是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来强化君主集权制度。
本课的难点是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操纵,不利于社会的进展。
一组学生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扯皮、巩固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另一组学生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大臣的惟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
这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阻碍,而且能够起到锤炼学生思维及概括能力的作用。
课前预备师:收集资料,分配学生任务,排练短剧,辅导辩论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预备小故事、历史短剧,辩论教学过程导入:由一位去过北京旅行的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参观故宫的经历,展现一些照片,由此引出对清朝的爱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君主集权的强化○本课分析《君主集权的强化》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单元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本课既承接第15课“明朝君主集权的加强”,又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本课分为两目内容。
第一目: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主要介绍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活动,从而引出君主集权的强化这一主要内容。
第二目: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材首先叙述清初的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说明了当时君主的权力有限。
然后介绍雍正建立军机处的目的和作用,说明君主集权的加强;最后叙述、分析了文字狱的出现及其影响,说明清朝统治者主要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来强化君主集权制度。
本课重点讲述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国内矛盾,利用正常的手段已不能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因此统治者采取了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一方面巩固了统治,但同时也使得自秦朝以来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政治体制日趋僵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从而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和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学生在初一上学期已经学习过了,而且前面刚刚学习了明朝的相关知识,对这一时期的特征有了大致的了解。
大部分初一学生已经能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同时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方法。
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表现独立的倾向,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这对于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但同时,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容易以偏概全,所以仍然需要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加以正确的引导。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的基本史实;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学案新人教版课标要求:了解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努尔哈赤的业绩、清朝的建立、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能力目标: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文字狱”的影响等,培养初步运用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学习重点: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时间回转,你回到了三百多年前的中国大地,有幸成为一名史官,你怀着一颗忠诚的心,用心记录历史。
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雍正: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材料一:清朝初年,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皇帝也无权更改。
(1)假如你是皇帝,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材料二:雍正六年,正式设立了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军机处成为全国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
军机处的裁决权完全在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皇上旨意。
乾隆五十七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明令撤销。
(2)假如你是雍正帝,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3)说一说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目的。
(4)军机处的设立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清代某文人,一日正在窗前读书,一阵微风吹过,将书吹翻过几页,这位文人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谁知,被人告知官府,无意之间招来大祸,官府以蔑视清王朝罪将其斩首,这就是典型的文字狱。
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学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请你联系材料,谈谈解放思想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哪些促进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四、知识建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立本课的知识框架,并掌握基础知识。
五、省学检测1.努尔哈赤的事迹包括①统一女真各部②改女真为满洲③建立后金④设军机处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③④2.军机处创设于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3.军机大臣的职责是A.裁决军国大事 B.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旨意C. 领导地方官吏 D.掌管六部4.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B.树立清朝统治者的权威C.加强中央专制集权D.迫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5.下列关于文字狱的说法,错误的是A.文字狱是从清朝开始出现的B.清朝的文字狱规模大,次数多C.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D.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六、课外探究搜集中国历代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根据你的视角整理这些资料,编写历史小论文《文字狱浅说》。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新人教版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评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学生收集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且进行资源整合。
(2)展示探究题,启发学生思考。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4)分组讨论。
(5)教师评价,起到激励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课前预习题:知识梳理(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满洲的兴起(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2)____建立后金(1616年)2.清朝的建立建立时间:___年开国皇帝:____都城:____ 3.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设立军机处(____时设立)2.文字狱目的:________。
危害:(1)________________。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课前教室内播放《康熙王朝》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2、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后提出问题:知不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康熙王朝》)康熙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清朝)讲到清朝,很多同学已经对这个朝代有所理解,那请同学来谈一下对这个朝代的初步印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十七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精品教案
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教学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近年来描写清朝的电影、电视剧不少,其中有创作更有“戏说”。
请同学们说说清朝给你留下的最基本的印象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回到大清朝去体验、感受、评价它的政治体制。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㈠.阅读教材,第一标题“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完成学案。
1.________年,________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后迁都沈阳,改称________。
2.努尔哈赤死后,________继承汗位,________年,他改国号为_______,________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㈡.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君主集权的强化”完成学案。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________。
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统治者实行________,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皇帝在位时期最为盛行。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个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和成吉思汗。
努尔哈赤同他们的共同之处有: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争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学生展示有关文字狱的有关例子。
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清朝君权加强的原因、文字狱产生的危害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㈠填空题:1、清朝实行“文字狱”的目的是()。
2018-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内容标准:了解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与弊。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主要事迹(2)设立军机处的原因、目的、皇帝、职责、影响(3)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危害。
【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满洲的兴起:(1)明朝后期,女真族杰出首领统一了女真各部。
(2)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
(3)努尔哈赤起兵攻打明朝,迁都,改称盛京。
2、清朝的建立:(1)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
(2)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
3、迁都北京:(1)年(顺治帝时),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2)清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设立军机处(1)原因:由满洲贵族组成的,权力凌驾于皇帝之上。
(2)目的:为了加强。
(3)设立: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组成。
(4)职责:完全凭皇帝裁决,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5)影响:标志着我国的进一步强化。
2、大兴文字狱:(1)目的:为加强君主专制,从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时期:三朝最盛。
(3)危害:①造成了,摧残了人才。
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是清初特设的权力机构,军国大政都需交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诸王大臣会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材料二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该机构)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材料三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
因为书中用南明年号……康熙帝十分震怒,下旨将戴名世凌迟处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满清功臣家作奴仆。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初年怎样的君权统治状况?(2)材料二中该机构的名称是什么?是哪一位皇帝设立的?依据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该项机构的职责是什么?(3)该机构设立后,清朝中央政权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材料三反映了清朝时期实行的什么政策?清朝统治者为什么实行这样的政策?这对后世造成怎样的影响?(5)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种局面?【知识拓展】1、有人认为,“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名师测控】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新人教版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导入:北京的中心有一处名闻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故宫)它的原名叫什么?(紫禁城)它的用途是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自主学习】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女真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
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________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
________年,他自立为汗,国号_______,史称_________。
后迁都_________,改成________。
2、_______改女真族名为满洲,_______年,他在_______称帝,改国号为______。
他就是________。
_________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的制度,设置________和______,但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置________________,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的设立,标志着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强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师:同学们请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由谁创立的?后来哪几个皇帝又继续加强中央集权?生1:秦始皇生2:汉武帝;明太祖;明成祖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是被后世沿用。
他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开拓了秦朝辽阔的疆域版图,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帝国,他因此被称为千古一帝。
教师: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杰出的帝王,他实行推恩令,成功地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从而开创了汉朝的大一统局面。
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师: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还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以监视臣民。
思想上把科举制发展为八股取士,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而明成祖朱棣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建立特务机构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明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明朝锦衣卫印明朝科举考试看榜图那么,明朝是被哪个朝代取代的?它又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来了解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如何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的。
从而导入新课,展示课题。
总体构思:本节课共两个部分,一是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主要让学生通过掌握两个人物的事迹来掌握;本课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要通过图片材料使学生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掌握。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教师:满族的前身是谁?明朝时居住在我国哪一地区?归哪一机构管辖?学生:女真族、东北地区、奴儿干都司教师:女真溯源:隋唐——黑水靺鞨宋明——女真清朝——满族多媒体展示努尔哈赤像【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为努尔哈赤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教师点拨介绍人物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01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掌握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2.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梳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2.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方法】讲述法、例示法、归纳法、讨论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图是清朝军机处内景,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思想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讲授新课: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满洲的兴起满洲原名女真。
他们最早居住在我国哪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当时杰出的首领是谁?请同学们看课本内容回答这些问题。
教师归纳:女真溯源:黑水靺鞨——女真——满洲(隋唐——北宋——明清)根据课本提供的内容以及同学们积累的知识,大家归纳说说:努尔哈赤为满洲的兴起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反抗明朝压迫、迁都沈阳。
思考: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何共同之处?阿保机、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共同之处:统一本民族各部。
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 新人教版
强君主专制,严密控制思想,大兴,最严重的三朝是 、、。
(五)探究新课:
1、你能说说清朝是怎样建立的吗?
2、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3、请你联系秦、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专制措施,谈谈文字狱的影响和危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现象?哪几位皇帝时最为严重?
(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造成了什么危害?
教师投影图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
教师巡视检查
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出示图片
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学生各抒己见
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组长组织学生汇报,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认真看书后,说出清初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
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析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动手设计表格
完成填图练习
(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
(三)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满洲原名女真。他们最早居住在我国哪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当时杰出的首领是谁?
努尔哈赤为满洲的兴起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皇太极有哪些主要功绩?
清采取了哪些强化君权的措施?
(四)检测: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等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外因入手,并指导学生较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02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三、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1、合作、讨论法学习历史。
2、幻灯片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2分钟)北京的中心有一处名闻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故宫)它的原名叫什么?(紫禁城)它的用途是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第二步:学习新课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略讲)1、满洲的兴起(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出示《明朝疆域图》)(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2、清朝的建立建立时间:1636年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都城:盛京3、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1115年女真金完颜阿骨打1616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皇太极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设立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指导学生观看两组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的文字说明。
一组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另一组图片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文字说明指出了这几组建筑物的用途。
在学生观看阅读的时候,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上述建筑不同布局的意图。
(主要反映出皇帝与臣下的关系,沈阳故宫建筑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说明王公大臣对皇帝的牵制作用;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突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在学生对上述内容认识后,引导学生讨论军机处的设立对于君主集权的作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师:同学们请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由谁创立的?后来哪几个皇帝又继续加强中央集权?生1:秦始皇生2:汉武帝;明太祖;明成祖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是被后世沿用。
他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开拓了秦朝辽阔的疆域版图,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帝国,他因此被称为千古一帝。
教师: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杰出的帝王,他实行推恩令,成功地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从而开创了汉朝的大一统局面。
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师: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还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以监视臣民。
思想上把科举制发展为八股取士,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而明成祖朱棣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建立特务机构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明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明朝锦衣卫印明朝科举考试看榜图那么,明朝是被哪个朝代取代的?它又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来了解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如何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的。
从而导入新课,展示课题。
总体构思:本节课共两个部分,一是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主要让学生通过掌握两个人物的事迹来掌握;本课重点是君主集权的强化,要通过图片材料使学生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掌握。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教师:满族的前身是谁?明朝时居住在我国哪一地区?归哪一机构管辖?学生:女真族、东北地区、奴儿干都司教师:女真溯源:隋唐——黑水靺鞨宋明——女真清朝——满族多媒体展示努尔哈赤像【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为努尔哈赤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教师点拨介绍人物的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出:努尔哈赤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他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建立后金,攻打明朝,迁都沈阳并改名为盛京。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读图对人物加深印象。
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一般包括姓名、时代、主要贡献、简单评价等,为介绍后面的人物做好铺垫。
教师总结: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过程中,创建了八旗制度,创制满文,对满族初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皇太极是清朝帝国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努尔哈赤以武力打天下,却了收买人心。
皇太极继承了女真人的剽悍,又借用了汉人的文化和谋略,是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提出问题】宋元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 努尔哈赤和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经过回忆回答:契丹——阿保机;党项——元昊;女真——阿骨打;蒙古——铁木真。
经过讨论后学生能回答出他们的共同之处:统一本民族,建立政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少说民族也曾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理解我国当今实行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教师总结: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所以我们不能像古代的汉人那样歧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媒体展示皇太极像【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依据前面介绍努尔哈赤的方法,向大家皇太极。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前面介绍努尔哈赤的范例,明确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继承汗位后,发展生产、改革内政,重用汉人,继续攻打明朝,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针对本课特点采取了范例教学,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教师叙述:皇太极是清朝帝国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努尔哈赤以武力打天下,却没有注意笼络人心。
皇太极既继承了女真人的剽悍,又借用了汉人的文化和谋略,是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提出问题】结合本课导言内容和课本三段正文及最后一段楷体字思考:清朝为什么能够入主中原?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讨论能回答出:明末政治腐朽,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吴三桂降清;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军队战斗力强;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鼓舞了士气。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清朝之所以能够入住中原并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要全面,认识到清朝的建立不是偶然的。
并进一步认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教师过渡:清军入关后,统治的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统治者本身又是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而当时各地还出现了一些“反清复明”的运动。
因此,清朝建立之初,政局是很不稳定的。
那么,怎样才能实行有效地统治,维护自己的统治就是摆在当时清朝统治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立【提出问题】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如何?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看课本很容易回答出:沿用明朝官制设内阁和六部,同时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清初的官制设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清朝统治者加强君的必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能够回答出: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它不仅使内阁形同虚设,最主要的是它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认识到清朝官制的设置,限制了皇权,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加强君权。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清朝的皇帝,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自己的权力,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看了课本后能够很轻松地回答出:设立军机处。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清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所做的努力,把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沈阳故宫、乾清宫、军机处图片和沈阳故宫的材料沈阳故宫乾清宫材料一沈阳故宫是清初的皇宫,在国内现存的皇宫建筑中,规模仅次于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由东路、中路和西路三个部分组成,东路的主要建筑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
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殿前的甬道两旁,各排列五座亭子式的建筑,称为“十王亭”,是清朝王公大臣议政的地方。
图片展示的是大政殿和十王亭的建筑群体。
材料二乾清门的西边是军机处,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始设军机房,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
历时170余年。
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军机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清朝规定,其它人员不得靠近军机处,皇帝与军机大臣议事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旁。
宫内人路过军机处时,都是快步走过。
军机处【提出问题】1.沈阳故宫和乾清宫在建筑布局和设置上反映出什么问题?2.从材料看,军机处设立的目的和地位各是什么?军机大臣与议政王大臣的权力有何不同?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对于第一问,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图片和讨论后,能回答出沈阳故宫皇帝和大臣的地位都很重要。
而乾清宫中,皇帝高高在上地坐着,大臣则是跪在下面的,从中可以看出皇权的加强。
关于第二问,学生通过看课本,经过讨论后,能够很容易地回答:目的是西北用兵,及时处理军报。
地位:是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比较大,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讨论。
一经决定连皇帝都不能改变。
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军机处设立后,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从而加强了皇权。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对比,观察两座建筑布局的不同,理解为何要设置军机处,增强趣味性。
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在沈阳故宫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时,皇帝坐在中间的大政殿里,处于中心位置;议事大臣还能坐在甬道两边的“十王亭”里,位置也很重要。
因此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
在北京的乾清宫、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时,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在地上了。
因此,乾清宫与军机处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
这反映了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军机处的办事效率很高。
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
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材料二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提出问题】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观点一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观点二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以谈话的方式,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军机处的设立,一方面,军国事务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和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样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扼杀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这是军机处的弊端。
但是,军机处的设立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它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设计意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事件的评价关系到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也关系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历史事件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评价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事物时,要本着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原则,不能过于片面或偏激,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