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伤寒论·厥阴病篇》之腹诊
李可老中医:疑难重症首重腹诊
李可老中医:疑难重症首重腹诊
李老在诊断危重疾病和与腹部有关的疾病时非常重视腹诊。他说:“腹诊是确定虚实、寒热、表里和病位的关键。”他认为,一般来讲,有压痛者,属实,喜按者,属虚。痞满而无压痛者,属气滞;剑突下小范围内有压痛者,为痰实;整个胃脘有压痛者,属胃中实滞不化;按胃脘而咳喘加剧者,属脾胃寒痰凝结;左胁下有压痛者,属肝寒;右胁下有压痛者,多实热或痰实;脐一旁疼痛而按之疼痛不剧者,为肝郁络瘀或肝郁寒滞;脐部疼痛,按之不剧烈者,属脾肾虚寒;脐部疼痛,时轻时重,或窜痛者,属蛔虫。小腹胀而不痛者,属下焦气滞,或在膀胱,或在大肠,或属肝肾;胀而有压痛者,多属气滞血瘀,或寒凝气结。少腹一侧或两侧疼痛者属肝,其中压痛者,多属气血瘀滞,或寒凝血滞;无压痛者属气滞。整个腹部均剧烈疼痛拒按多属痈、结胸、脏结,若疼痛不剧烈而按之较硬者,属水或瘀血凝结。此外,痛彻心胸者,属心脾;痛彻胁下者,属肝胆;痛彻腰部者,属肾。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李老强调,腹部为脾、胃、肝、肾等所居之所,是气血升降的枢纽所在,气不升降,非病则死,故危重疾病必须诊腹。他说:“患者李某,患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5天,医以西药与中药清瘟败毒饮加减及安宫牛黄丸治之不效。细察其上腹硬痛,予大承气汤加减,一剂神清热退而解。又如:一休克患者,前用大剂独参汤与西药配合,血压一直不见上升,及至按其胃脘有压痛,予枳实、厚朴、二丑、人参而愈。事实证明,若不诊腹则不知虚实,不知表里,治之必然无效。所以危重疾病必须按腹。”
李老强调,腹诊时应注意八点:
厥阴病:辨厥热胜复证
厥阴病:辨厥热胜复证
辨厥热胜复证。
我们在讲厥阴病概说的时候,曾经提到一段话,“厥阴病,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相火爆发,阳有余便是火”,于是乎就出现了“阳复太过”的一些热证;我们也提到了当厥阴阳气的恢复,如果是时进时退的话,那就出现了“厥热胜复证”,或者叫做“厥热进退证”,阳气恢复占优势,也就是说相火爆发占优势,病人就出现了发热,阳气衰退,病人又出现了厥冷和下利,因为什么呢?阳气衰退的话,阴寒邪气就占了优势,所以病人又出现了厥冷和下利,我们下面讲的这些条文就是以厥冷、下利和发热天数的多少来鉴别这个病人是阳气恢复占优势呢?还是阳气衰退占优势?以此来判断他的预后。
看原文331 条: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这个条文我们应当这样读,“伤寒,先厥而利者”,这是寒邪胜,阳气退的表现,所以有厥而下利;“后发热”,后来出现了发热,见到发热以后,手脚就不凉了,这和少阴病阴盛格阳是不同的,这个发热是厥阴阳气恢复,阳热占优势,所以见到发热他手脚就不凉了,手脚不凉了,这种虚寒下利必自止,“见厥复利”,见厥,那是阳气退,阳气一退,虚寒下利又出现了,这条就提示了仲景将要用厥利和发热之间时间的长短的比较,来谈阳气的进和退的问题。
下面看336 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天数是相等的,“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到第六天手脚不发凉,那提示了这个阳气的恢复占优势,阳复保持住了,阳气的恢复保持住了,这个病就可以自己好了,“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厥冷没有超过五天,而这个发热,阳气恢复呢,保持了五天以上,所以这个病就好了。
《伤寒论》腹诊大全(实用)
《伤寒论》腹诊大全(实用)
日本汉方的腹诊术,最早是受我国医学影响而出现的。主要分为“难经派”与“伤寒派”。“难经派”腹诊由针术医家提倡,以《内经》、《难经》为理论根据,重视诊察胸腹间动气,将腹部分区与五脏相配。“伤寒派”腹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理论指导,将腹诊所得证候与仲景原文对比,决定选方用药。在长期的发展中,日臻完善,形成了具有日本汉方医学特点的诊断技术。
(1)腹诊的目的
腹诊的最大目的是测知虚实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而腹力,包括腹肌的弹力、厚度、加压的抵抗感、皮下脂肪等综合情况是反映虚实的重要指征。如腹壁厚、肌肉发达、富有弹性的为有腹力,多见于实证。相反,腹壁软,腹肌弹力弱为没有腹力,多属虚证。
(2)腹证的临床意义
[1]心下痞硬,指心下部憋闷,有抵抗感,多见于阳证,如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病,用泻心汤类或柴胡剂;若素来胃肠虚弱见腹胀、时腹痛,误用下剂而致的心下痞硬者则为阴证,用人参汤类。
[2]心下痞、心下痞满,指有心下部憋闷感而没有压痛,抵抗等他觉症状,常在心下部有振水音,为虚证,适于用四君子、六君子及人参汤等。
[3]心下软,心下部软而无抵抗,多见于虚证病人,偶见于实证者。
[4]胸胁苦满,指从胸到两胁严重的胀感并伴有抵抗和压痛。按体质的虚实及胸胁苦满的强弱,分别使用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四逆散、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5]胁下痞硬、胁下硬满,指肋骨弓下部的痞硬,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也应柴胡剂。
[6]心下支结,指腹直肌在上腹部分的肌紧张状态,是柴胡桂枝汤、四逆散的证。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部冲逆。
③心中疼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④食则吐蛔:进食时吐出蛔虫。
【译文】
厥阴上热下寒症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饮水,气逆上冲心胸,胃脘部灼热疼痛,腹中虽饥饿,但又不想进食,倘若进食就会出现呕吐或吐出蛔虫。若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腹泻不止。
【评析】
本条讲厥阴病上热下寒症提纲。
厥阴病是邪正交争的相持阶段,就其生理来说,厥阴为三阴之尽,盖阴之初尽,即阳之初生,且与少阳为表里,禀风木而内寄相火,下连寒水,为乙癸同源,是其本;下接君火,成子母相应,是其标。可见,其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寒热俱备的经脏,所以厥阴病也大多寒热错杂。然而它的症候,尽管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型:一是厥与热交替发作,乃阴阳胜复,正邪消长的表现;二是上热下寒,因病邪深入,阴阳错乱,失却了正常的调节所致。
【原文】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译文】
厥阴中风的病,脉见到微浮,这是好转的征兆;如果未见到脉浮,这是病还没有好转。
【评析】
本条讲从脉象推断厥阴中风的预后。
“辨脉法”里有“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的记载。意思是说,凡阴病见到阳脉,为阴消阳长,正气渐复而病邪有向外之机,故知为可生。凡阳病见到阴脉,为阳退阴进,正气衰微而邪机向内,所以断为死候。厥阴病见到微浮的脉象,正是阴病见到阳脉,象征阳渐来复,阴渐消退,所以知为欲愈;如不见微浮的脉象,则是阴邪尚盛,阳气未复,当然不是愈候了。
帮你总结:伤寒腹诊全罗列!(图文解说版)
帮你总结:伤寒腹诊全罗列!(图文解说版)
我们把《伤寒论》条文里与腹诊相关条文归纳出来,希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腹诊。
腹诊部位
1、【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2、【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3、【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4、【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5、【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6、【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7、【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8、【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9、【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10、【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12、【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证:胸满肋痛
(肋弓下,自觉堵塞感,或他觉心下抵抗和痛,八成出现右侧,二成出现左侧)。
13、【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论》厥阴病病机分析(转帖)
《伤寒论》厥阴病病机分析(转帖)
转华夏中医论坛:
柴桂方应的日志.
厥阴病的研究始于岐黄,形成于张仲景,但是厥阴病的建立,却给后世医家带来了不解之难题。虽然历代医家把厥阴病总结为心包与肝的脏腑发生病变,但是理解起来与张仲景的论述不相符。本人参考历代医家对厥阴病的理解,在伤寒论的整体认识上,得出与历代不同的认识,今提出以供参考。
理解厥阴病病机,必须辨明心包的定位与功能特点,才能明白其中的内涵。不能根据《内经》中提到的“神昏谵语,舌卷囊缩”死死抓住不放,应在分析心包与肝的生理基础上推论其病机。才能进一步理解厥阴病。厥阴主肝与心包为共识,但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理解,则有必要进一步阐述。
在伤寒论一书中,张仲景曾提到“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但是这句话都知道,但是真正深入来理解则不是很容易,假如营卫明白,但是这里的脉是如何来理解?所以有必要从《内经》与《难经》以及张仲景的言论中来共同阐述。
1·心包
关于心包,历来以及很少提及,对其理解也不过是认为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更很少有学者深入研究心包的生理病理。温病学家再结合内经理论上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舌卷囊缩”等症称之为“热入心包”,因此,心包理论形而上学的成为一种疾病的代名词,有其名而无其用。
在伤寒论一书中,脏腑功能为宏观作用的表现,不能单指某一部位而定为何病。理解心包,必须区分心包与心的定位关系,才能全面认识心包的生理病理以及功能特点。张仲景虽未专门论述,但是通过对内经与伤寒论的学习,可以看出张仲景已把心包与心分别来理解应用。
心主阳,主血,主神明主阳者,《素问·禁刺论》说“心布于
王宁元伤寒派腹诊之三:脐旁小腹压痛
王宁元伤寒派腹诊之三:脐旁小腹压痛
伤寒派腹诊
导读:小编做了一个小归纳,列举了几个临证中常见的腹诊,归纳内容包括:
一、腹诊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相关条文举例;
二、关于腹诊的诸家描述;
三、腹诊的临床案例。
整理粗糙,望您在阅读时,多提意见,多交流。
1
腹诊压痛条文举例
一、《伤寒论》腹诊压痛条文举例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
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便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二、《金匮要略》腹诊压痛条文举例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王琦:中医腹诊
王琦:中医腹诊
腹诊是通过诊察患者胸腹部的病变证象,以判断内在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诊断方法。
通过腹诊不仅可借以诊断特异性疾病,辨别证候,审察病机之所属,判断病位之所在,病性之寒热虚实,病因之气滞、血瘀、水饮,而且还可指导立法论治,选方遣药,并可据此以观测疗效,判断其预后转归。
兹仅举以下特点,以示其临床运用。
一、据腹证,活用经方
腹诊所得的胸腹部自觉症状或他觉征象,诸如胀、痛、满、悸、痞、硬、急、结等,皆可谓之腹证。病有主证,方有主治,方证相对即是仲景学说之一大特点。考《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近三百方,皆条列其相应主治证候,而其中腹证往往具有特殊的辨证意义。如伤寒误下,“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因此,分析证候之主次,把握作为主证的腹证,有是证,用是方,常可取得满意效果。
《伤寒论》中柴胡剂主治之证,多有胸胁苦满之类的腹证。据此,以胸胁苦满作为使用柴胡剂的标准之一。我们在临床上根据这一原则,把握枢机不利、胆气不和的病机,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病证,不论外感内伤,总以胸胁苦满为眼目。
同理,病少腹急结,或硬满疼痛,或有包块固定不移者,多是胞宫、膀胱等腑及其经脉之瘀血,可选用活血化瘀之剂,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等,随其证情轻重缓急,及伴见证不同,而分别取舍。
再如心下痞,或微硬微痛,病变性质为寒热错杂者,宜用辛开苦降之法,可选用半夏、生姜、甘草诸泻心汤。
若心下逆满,痞胀动悸,或小便不利,或脐下悸者,乃水饮为患,当于利水中求法,选方固多,而用苓桂者十之八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旨在说明腹证作为主证时,与治法之间当有规律可循。
《伤寒论》腹痛浅析——陶春晖
《伤寒论》腹痛浅析——陶春晖
腹痛这一症状在《伤寒论》中的出现频率极高,遍及全篇。同时腹痛也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伤寒论》中腹痛之病势缓急、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治法亦随之有异,对于后世治疗本症有较大指导意义。本文从《伤寒论》全篇范围内对腹痛进行辨析,其中将腹痛界定为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症,以别于胃脘痛(心下痛),现分述如下。 1 太阳病篇太阳病篇是《伤寒论》中证候类型最丰富,条文论述最多的一篇,有关腹痛的条文也相应较多。其腹痛有实有虚,以实证居多。实证者以瘀血、热、寒、水饮等病因有关;虚证多是气血不足,阴液亏虚,或兼有实邪而发为腹痛。蓄血证中见到“少腹急结”(106条)、“少腹硬满”(124条)、“少腹硬”(125条)、“少腹满”(126条),虽未明言腹痛,验之临床多有腹痛,究其病机乃邪热与瘀血互结于下焦,阻滞经脉,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正如成无己所言:“若但少腹硬满而痛,小便自利者,蓄血证也。”其腹痛发病较急,小腹拘急疼痛或硬痛,
疼痛较剧,痛苦不可名状,夜间尤甚,并见如狂发狂,或喜忘,小
便自利,舌青紫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微、沉结或涩。根据病情酌情选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或抵当丸治疗,功能活血化瘀,通下瘀热或破血逐瘀。瘀血得下,邪热得去,气机得畅则腹痛自止。大陷胸汤证之典型证候本为胸膈疼痛,硬满
拒按,乃因“结胸热实”、“水结在胸胁也”。137条为结胸之重证,病势急迫,病变范围广,临床表现重,不再局限于胸膈,而“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并有类似阳明腑实证之表现,如日晡所小有潮热,不大便,烦渴,舌燥,脉沉紧等。其腹痛正是水热互结严重,气机不通,阳明之腑受累所致。治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水热得去,气机得畅,结滞乃散,则腹痛自止。173条乃寒热错杂之证,热邪在上,寒邪在下而见“腹中痛,欲呕吐”。腹痛是作为本条的主要症状之一,乃寒阻脾经,脾络不和,不通则痛。《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腹中痛者,胃中有寒邪内攻也。”程知曰:“阴邪在腹,则阳不得入而和阴,为腹痛。”其腹痛因寒而发,病势为急,是为冷痛,得暖则舒,得寒则剧,并见呕吐、口渴,或下利,纳差等,治用黄连汤。该方实为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全方共奏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之功。其止腹痛机理在于调和脾胃,宣通阴阳,恢复气机正常升降之功能,通则不痛而腹痛自止。29条所论为伤寒误治后发生变证,阴阳转化的过程及仲景应对之措施。其中的芍药甘草汤是针对阴液不足,脚挛急而设。芍药酸苦微寒,养营益血;炙甘草甘温,缓急补虚。二物相合,酸甘化阴,能滋阴养血,以缓解筋肉挛急。论中虽未言芍药甘草汤能治疗腹痛,然《医学心悟》谓“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尤其针对肝木乘脾之腹痛。其腹痛绵绵不休,按之则舒,或见腹中挛急不舒或脚挛急,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等。盖因芍药酸收,敛阴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法(二)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法(二)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怎么来归类确定什么是太阳病,什么是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呢?
这就是伤寒辨证法的提纲条文,今天我们学习六大类型的提纲条文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
对于伤寒论中的脉诊,我只要求大家目前练习掌握: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实脉(有力),虚脉(无力),这个大家在自己身上练习,找亲人练习,掌握自己的平时脉象状态,感觉脉在指下的变化运行。一旦得外感了,再一比较,就清楚明白了。
至于伤寒论中的脉象,大家学习条文时去练习体会即可,最重要的是掌握住浮沉迟数虚实这六个基础脉。
而药物性味,则以神农本草经为标准,本经上没有而伤寒中有的药物,则再从名医别录中学习,再没有的则可看唐本草和中华本草。
下面进入太阳病提纲条文的学习。
师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即表阳证的提纲。
条文中讲一个脉象,一个主要症状,一个主观感觉。
临床上,符合此三者,表现为阳性,即可定义为太阳病。
这就很明显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太阳经发病有可能表现成这样,督脉发病难道不可以这样,其它经脉,脏腑有病变难道不可以表现为这样?
那些死守太阳病就是太阳经病的人,要多想想为什么?是不是自己太固步自封了?
脉浮---这是太阳病的主脉。表示病位在表,也可表示有热。
左右手脉,以桡骨为关,向掌心去,为寸,向肘关节去,为尺。具体的,大家请百度一下,有诊脉的图片可参考。
浮脉,就是手指轻轻放在寸关尺上,寸部就能感觉到脉动。
我们得外感时,最先浮的部位就是寸位,特别是左寸。这是诊脉时的位置,虎口要向上,保持脉道畅通。
浅议《伤寒论》关于厥阴病的认识和见解
第3 3 7条指 出 : “ 凡厥 者 , 阴
蛔 虫 闻食 臭 出 , 其 人 常 自吐 蛔 。蛔 厥 者 , 乌梅丸主之。 又 主久 利 。乌梅 丸有 两 个作 用 , 一个 是 治 厥 阴病 的 寒
阳气不 相顺 接便 为 厥 。厥 者 , 手 足 逆冷 是 也 。 ” 这 是用
映, 亦 可说 是疾 病过 程 中的一 种变化 和 表现 : 一般 是 阴
阴尽 而 阳生 , 表 明 一 个 轮 回 的结 束 , 一 个 新 的 轮 回 的
开始 。
1 厥 阴病 的性质
气 胜则 厥逆 , 阳气 复 则发 热 。 第3 2 6条说 : 厥 阴之 为 病 , 本 条 以厥热 之先 后 , 阴 阳之胜 复 , 作 为判 断厥 阴病 之预后 。伤寒 先 厥 指 先 厥 利 , 此 乃 阴 气 内盛 , 阳气 衰 微, 故 其病 为进 。后 发 热 , 则 标 志 阳气 来 复 , 阴寒 消 退 之象 。若利 止 又 见 四肢 厥 逆 , 这 时阳复不及 , 阴 寒 复
2 厥 阴 病 证 治 的 特 点
止, 出现脾 肾阳虚 , 下元 不 固的病 理表 现 。以乌 梅丸 治 之, 药证 相 合 , 当为 上乘 之治 。
本 条 反映 了厥 阴病 阴 阳胜复 , 寒热 错杂 的特 点 , 此 条 做为 厥 阴病 的提 纲实属 仲 景对厥 阴病思 维构 架 的集
伤寒论腹诊——精选推荐
精选留⾔写留⾔
郭⽌觀伤寒腹诊在中国⼏近失传,⽽在⽇本却发扬光⼤,王⽼师翻译⽇本汉⽅医家的著作并介绍给中国读者,真是功德⽆量!
6谢谢您的关注与⿎励
2作者窦宝(DouBao)太棒了,衷⼼感谢
腹部诊察也是部分医家采⽤的⽅法,见于内科妇科针灸等。但伤寒派腹诊则是源于仲景发展于汉⽅的相对系统的⽅法,是经⽅医学的⼀部分,也可以更确切地说,是⽅证对应的⼀部分,只有这个的思维范围内腹诊才具有活⼒和灵性,否则腹诊腹证仅仅是⼀些呆板的体征⽽已。从此处着眼,各地的伤寒派腹诊⼤同⼩异。
2作者
⼣颜谢谢王⽼师的付出,我是去年南京国际经⽅学院培训第⼀次接触到腹诊,听了您的课程对我临床治疗帮助⾮常的⼤,感谢您
1精通腹诊,提⾼疗效。
1作者鲲鹏有配图,很直观,为王宁元⽼师点赞 1
复活腹诊,还原仲景
作者
吕振雷读完伤寒论讲本后⼜读三⼗年,对⼤塚先⽣⾮常敬佩,不知王⽼师后⾯有整理出版其他著作的计划吗?
1同感,⼤塚先⽣值得后学们敬重。其他汉⽅著作在翻译,谢谢关注。
作者医者谢谢王⽼师发这么好的⽂章。请教下王⽼师,汉⽅腹诊现在是不是折衷派是主流。
1
谢谢关注。⽬前以伤寒派腹诊为主流。
作者⼤象期待⽼师的译著
作者
刘⽼师⼗分喜欢这些资料。谢谢精⼼编辑翻译
紫光 什么时候出版啊?
谢谢您的关注,出版程序⽐较复杂,会需要⼀些时间。
作者
紫光 为什么不要恢复中医本论
作者
经⽅腹诊腹证只是经⽅腹诊腹证
紫光
好东西,如果能⽤中医本论解释就更好了
作者
千万不要
黎明
腹诊对⽅剂的辨别选⽤有⾮常⼤的作⽤,谢谢王⽼师
作者
是的,在经⽅⽅证对应的思维范围内,腹诊腹证与⽅剂之间有惊⼈的契合性。
《伤寒论》腹诊
《伤寒论》腹诊
腹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腹部的望、闻、切等方法,取得一系列的客观征象,亦称腹证或腹候(以下均称腹候)。每个腹候具有特定的中医辨证意义,从而为诊断提供了依据,并指导治疗。腹诊的内容在《内经》、《难经》中就有许多记载,至《伤寒杂病论》,腹诊内容大为丰富,且与辨证论治密切结合,在中医腹诊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节腹诊的基本原理
胸腹部是人体重要脏器的居所,如《灵枢·胀论》说:“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夫胸腹,脏腑之郭也。”“有诸内必形诸外”,五脏六腑在发生疾病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而反映到体表,故《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从仲景诊腹描述的腹候看,包括腹腔、盆腔脏器,有肝、脾、胰、胃、胆、大肠、小肠、肾、输尿管、膀胱、子宫及附件等脏腑的症状和体征,而且从临床诊察可知不少心肺疾患在腹部也有症状和体征出现,因此诊腹部可了解五脏六腑的病变。
仲景腹诊中多次提到的腹满、腹胀等腹候,除了可以是患者的自觉症状外,客观体征上是指腹部的膨胀及皮肉(腹壁)的鼓张,即张力。有腹满、腹胀的病人,腹部按压时可感到抵抗增强。腹部的阻抗是由整个腹壁的紧张度、腹腔充实感、内脏的阻抗所显示的内脏-体壁反射合在一起构成的。而腹壁的紧张度直接反映了腹壁皮内层、腹肌层的阻抗,同时亦受内脏的阻抗和腹腔充实感的影响,因此能显示生理病理的情况。腹诊时虽在腹壁体表按压,但可以从腹壁的张力来了解腹部的生理、病理表现,而腹壁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身的紧张度,因此可通过腹诊来了解全身的生理病理状况。
伤寒论腹诊丨心下痞、心下痞鞕(yìng)
伤寒论腹诊丨心下痞、心下痞鞕(yìng)
心下痞即心下部(胃院部)闷塞不舒,为一种自觉症,而触之其心下部较软弱,抵抗亦较弱,此相对如石鞕之状而言,其属实证者居多。如同伴全腹无力软弱者,当属虚证。若按之如鞕状者则为痞鞕征,属实,或为虚中夹实之证。心下痞及痞鞕之腹征,病因病机有多种不同,宜参以脉症论治。
如无形热邪聚于心下所之热痞,《伤寒论》曰:“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热痞兼表阳虚者,《伤寒论》曰:“心下痞,而腹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水气内停,障碍气机升降,亦可致心下痞。《伤寒论》又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至于结胸所见之痞鞕,多心下疼痛较剧,按之鞕,甚或按其心下至小腹皆如鞕状,拒按,乃水与热结于心下而成;而心下部按之疼痛未至石鞕者,则是热邪与痰结于心下所致,又称小结胸证。亦有寒饮结于胸胁心下所致结胸痞鞕者,但此胸腹部扪之无灼热而觉有不温感。《伤寒论》曰:“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又曰;“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
另外,又有痞鞕由水饮停聚于胸胁,以致胸阳被遏,气机壅滞而成者,此多兼胸腹膨满,而按之有水声。《伤寒论》曰:“……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胃虚痰阻所致心下痞鞕者,“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伤寒》经方浅议
内蒙古 中医药
《 伤寒》 经方浅议
杜 镭 李 晓杰 郝新 洁
关键词 : 伤寒 论 ; 经方 ; 临床 运 用
中图分 类号 : 22 R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6 07 (0 Oo— l2 0 10— 9 92 1 )2 0 1—2
经 方不但 以卓 越 的功效 流 传 于世 ,而 且一 直 指导 着 临床 , 为 厥 之证 , 有 肢冷 脉 微 , “ 上撞 心 , 中疼 热 ” 上热 证和 “ 亦 以 气 心 的 下 的下寒证 互 看 , 更要 注 意显 而易 见 的“ 吐蛔 ” 一症 , 此为 临床上 解决 了许多 疑难 问题 。 虽然 疾病 复 杂多 变 , 型种 类繁 多 , 之 利不 止” 证 与脏 临证 当细辨之 。 但是只要病机吻合 , 辨证论治 , 方药对症 , 不论是常见病 , 还是疑 厥 阴脏 寒吐蛔 而厥 , 厥 的独 阴无 阳相 悖 , 难杂病 , 收效 。 文就 伤寒 论 几个 经典 方 剂进行 发微 , 经 均可 本 以期 临床应 用乌梅 丸 。 当以气 机 的升 降失 调 为依据 , 机特点 其病 方更 广阔 的临床应 用 。 必 以寒 热错 杂 的虚证 肢厥 为见 证 , 证方 可用 之 。因乌梅 丸寒热 临 1 乌梅 丸 互 用 能和其 阴 阳 , 并进 能调 其升 降 , 苦辛 补泻兼 施能 固其虚 实。 故 厥 阴主方 乌 梅丸 , 泄 木 安土 之 法 , 中君药 乌 梅 酸敛 肝 泻 用之则 显其 效 , 有 其 风, 佐苦辛甘之黄连 , 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 , 可以升降胃气 , 调 2 半 夏泻 心汤 六 经有 少 阳小柴 胡 枢机 之剂 ,三 焦则 有泻 心类 方枢 机之剂 。 和 中焦 。 以参归 补 虚安 中 , 体构 成 泄 风 木之 有 余 , 中土之 不 总 安 足 。使风 木得静 , 中土得 安 , 胃得 和 。则扶 土抑 木 , 到源 流并 半夏泻 心汤 则是 三焦 枢 机之 剂 中 的要 剂 。半 夏泻 心汤 由半夏 , 脾 达 二 治, 治已防变之效果 , 确有“ 见肝之病 , 知肝传脾 , 当先实脾” 之意。 黄( 黄连。黄苓) 人参 , 干姜 , 灸草 , 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半夏为 此 乃泄肝 安 胃一 大法 也 。 梅丸 的应 用 木土不 和是 治验 的 主要类 君, 乌 和胃降逆止呕。 二黄苦寒泄热, 干姜半夏辛温散寒 , 寒热并用, 型, 以肝脾 不和 , 胃不 和为 主 。辨证 要 紧扣 肝 风 同夹寒 热 , 虚 辛开苦降 , 肝 乘 佐参草枣补益脾胃, 共达到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 因 内扰脾 胃 , 疗勿 忘重 用 酸 收 和调 理寒 热 比例 , 治 此乃 临证 取效 的 其配 伍精 当 , 专 力宏 , 效 临床 上 多用 于 各种 消 化 系统 等疾 病 的治 关键。 乌梅 丸本来 是治 疗蛔 虫症 、 物 既有 酸甘化 阴配 伍 , 药 又有辛 疗 。 应用 其方 时重 点掌握 寒 热虚 实 四点上 。①虚 : 在 脾气虚 , 胃阳 甘 温 阳、 酸苦泄 热 、 辛 顺其 升 降等 方 法 。这可 谓寒 热并 用 , 苦 刚柔 弱 , 乏力 , 见 便溏 , 泻 。 实 : 机 升降失 常见 胃脘 痞满 , 泄 ② 气 腹胀 。 ③ 共 济 , 血兼顾 , 正祛 邪集 于一 身 。 气 扶 寒 : 阳不 足见 恶食 生冷 , 腹痛 冷痛 。 热 : 胃运纳不健 , 胃 脘 ④ 脾 食积 在 治疗 消化 系 统疾 病 , 如 慢 性 胃炎 、 例 胃溃 疡 、 胃黏 膜脱 垂 、 化热 上蒸 见 口舌 生 疮 , 口干 口苦 , 红 苔黄 , 等 。凡见 以上 四 舌 脉数 胃肠神 经官 能症 、 性胆 囊 炎等 疾病 时 , 果病 程 绵长 , 体 消 点 即可大 胆使 用半 夏泻 心汤 。 慢 如 有形 瘦 、 郁 闷、 精神 体倦 乏力 、 四肢发 凉 、 烦 口苦 、 心 食欲 差 、 头晕 耳 鸣 、 用药 加减 情况 : 辨寒 热 。 ①先 伤寒 论上 以规定 了剂量 , 在具体 恶心 呕 吐等症 状 时 , 以抓 住 其 阴 阳错 杂 的病 机 , 乌梅 丸加 吴 应 用 时 , 拘泥 , 临床病 例 的寒热 多少 是不 同的 。 可 用 不必 加 如果 是热 多 茱萸 、 瓦楞 子 、 煅 橘络 等 治 疗 , 对 病 症 的寒 热 虚实 俱 存 、 下 寒 少 , 连 用量 宜 大 , 姜夏 参 草 用量 要适 当减少 , 之 , 来针 上 则苓 而 反 则后 内外 均病等 具体 情况 。 疗 高血 压病 , 些 老年病 人 , 治 对一 如果长 期 者加量 , 减量 。 关 于痞 。 前者 ② 半夏 泻心 汤对 胃动力 是双相 调节作 精神 紧张 、 多愁善 感 , 了常见 的 头晕 耳 鸣症 状外 , 出 现颜 面潮 用 , 者 , 除 还 不足 增强 之 , 张力 过高 , 又可 缓 和之 。如腹胀 较 重者 , 它 可 红、 口干 、 红 的上热症 状 , 舌 以及 四肢 发凉 、 寒 、 畏 脉沉 迟等 下寒 症 适 量 加 一点 辛 香 行 气 , 醒脾 胃气 的药 物 , 丁香 , 如 木香 , 厚朴 , 砂 状 , 者互 相交错 , 时可 用 乌梅 丸 , 干 姜 、 椒 , 用吴 茱 仁 。 关于 甘草 , 的作 用 。甘草 , 两 此 去掉 川 而加 ③ 大枣 大枣 , 为甘味 入脾 胃 , 般认 能 萸 、 姜 , 吴 茱萸 汤 ( 生 取 由吴 茱 萸 、 参 、 姜 、 枣组 成 ) 意 , 人 生 大 之 治 补虚 和 胃。有壅滞 之 弊 , 似于 心下 痞 不宜 , 以用量 偏小 , 错 所 这是 疗 胃中虚寒 , 满 闷 , 足 逆冷 。如 果 失 眠多 梦 , 取 肉桂代 替 误 的。草枣 在半 夏泻 心汤 中除 了能发 挥补 脾 和 胃的作用 , 另 胸膈 手 则 还有 桂枝 , 泰丸 ( 用交 由黄 连 、 肉桂组 成 ) 意 , 通心 肾 , 疗失 眠 。 之 交 治 治 方 面重要 的作 用 。那就 是 “ 和诸 药 ” 即调和 药剂 , 减弱药 汤 的苦 疗 窦性心 动过缓 , 导阻 滞等 心率 缓 慢 症状 时 , 病 程长 , 传 如果 有精 味 , 胃能 受药 , 者能 受药 。 草枣 用量不 可太小 。半夏泻 心 使 使患 故 神忧郁、 头晕、 闷、 胸 头面烘热 、 出汗 口苦等上热症状 , 又有四肢厥 汤是 一剂作 用 于 中焦 , 通 上下 两焦 之 枢机 之剂 。消化 系疾病 日 疏 冷 、 寒等 心 阳虚 的症 状 , 时 可用 乌 梅 丸 , 生地 、 畏 此 加 白芍 、 珀 、 久 , 热错 杂者 十之 八九 , 味 简单 , 琥 寒 虽药 但效宏 。不可 小视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茯 神等药 物 , 以清心 安神 , 血 化瘀 。心 力 衰竭 的治 疗 , 活 如果 出现 3 柴胡 桂枝 干姜汤 阴阳错杂 的征 象 , 如 出现精 神 抑郁 、 例 头晕 、 红盗 汗 、 颧 心悸 、 少 尿 从方 药组成 看 , 证 属半 表半 里 的上 热下 寒证 。从病 位分 本方 水肿、 畏寒 等 症状 时 , 以 用乌 梅 丸 、 脉饮 ( 可 生 由人 参 、 冬 、 味 析 , 方 属半表 半里 阴症 , 六 经提 纲看 从 临床治 验看 , 皆属 麦 五 本 从 本方 子 组成 )再加 鹿角 霜 、 蚧 等药 物 , 方 中川 椒 改为 椒 目, , 蛤 将原 以增 厥 阴病 范 畴 , 因此 此 方 多归 属 为厥 阴 病类 方 中, 临床应 用 以条 文 强 利水 功效 。 年期 综合 征 , 躁 、 更 有烦 头晕 、 心悸 、 心烦 热 、 五 便溏 、 所 述症状 运用 本方 , 泛应 用 于 胃肠道 , 冒, 炎 , 广 感 肝 冠心病 , 内分 畏 寒 肢冷 等寒 热错 杂 的 表 现时 , 可 以选用 乌 梅 丸 , 够调 理 阴 泌 , 病 , 性 肾病 , 列腺 炎 等 。 也 能 妇科 慢 前 阳 , 益气血 , 到异病 同治 的效 果 。 补 达 应 用指 征 : 本方 属 于 治疗 柴 胡 体 质 的寒热 错 杂剂 , 时 的 ① 这 乌梅丸是 仲 景治厥 阴病厥 热 胜 复 , 热错 杂 之 主方 。盖厥 阴 “ 是指 肝胆 郁 热 ,寒 ” 指脾脏 的虚寒 。 以临床 即可见 口苦 , 寒 热” “ 是 所 为 阴尽 阳生 之脏 , 阳气 不 复时则 热 。 阴气 内盛 时则厥 , 发热厥 逆 口干 , 故 口中粘 腻 或 口臭 等 热象 , 又可 见肠 鸣或便 秘 或便 溏 或腹 胀 是厥 阴病 的特点 之 一 , 因此 , 乌 梅 丸 必见 寒 热错 杂 的虚证 肢 等太 阴脾 虚的寒 象 。 溏 , 于大便 次数 增多 , 物时更甚 。便 投用 便 见 食冷 厥 。辨肢厥 一证 , 梅丸应 用 关键 。 床所 见 , 热虚 实均 可引 秘需 与 阳明病 的便秘 相 区别 , 大便 多 E未解 , 腹 中无所苦 , 是乌 临 寒 虽 t 但 舌 起肢厥, 而肢厥一证的机理, 根据《 灵枢 ・ 逆顺肥瘦》 篇所说:手之 苔未 见 黄厚 或 燥干 之 象 , 胀需 与 用厚 朴 的半 夏 厚朴 汤 , “ 腹 厚朴 生 虽胀 却 觉饥 而 不影 响 进食 , 而有 失 胀 三 阴 , 脏走 手 ; 之 三 阳 , 手 走 头 ; 之三 阳 , 头 走足 ; 从 手 从 足 从 足之 姜半 夏 甘草 人 参汤 相 区别 , 三 阴 , 走腹 ” 从足 。可 见 , 阳十 二经 脉 均在 四肢末 端交 接 , “ 阴 若 阴 气 , 胀并 不 因失 气 而 明显缓 解 。 腹诊 , 软 , 部有振 水音 , 腹 ② 腹 心下 阳相贯 , 环无 端 ” 阴 阳气相 顺 接 , 四 肢温 和 ; “ 阳气 不相 脐旁 或脐 下或脐 上有 悸 动 。③ 与半 夏泻 心汤 同属 于寒 热错杂 剂 , 如 , 则 若 阴 顺接 , 厥 。 者 , 足 逆冷 者是 也 ” 景用 心 良苦 , 乌梅 半夏 泻 心 汤 以呕 , 便为 厥
《伤寒论》中之腹诊
《伤寒论》中之腹诊
一.腹诊的范围界定
腹诊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观察胸腹部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而尤以切诊为其重点。
就其诊察范围而言,腹诊并不局限于腹部,而同时包括胸部,即凡身体躯干部之前侧,皆属腹诊诊察之范畴。故有关腹诊的症象,常统称为胸腹症象。
据《伤寒论》所述,其腹诊所涉部位,主要包括胸、胸下、心下、胸胁、胁下、腹、脐、少腹等。
胸胁部位,包括前胸与两侧胁部,其位对应于胸廓肋骨所包之处,内含心肺肝胆,又为三焦分部。
心下部位,剑突下之中上腹部,即鸠尾至中脘部位,横膈、脾胃、肝胆、肠道,是其四维也。更确切地讲,其体表定位当为: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锁骨中线与肋弓缘交叉点而形成的一等边三角形区域。其有言“胸下”者,实亦心下之部也。
大腹部位,相当于两肋下缘连线至两髂上缘连线之间所属分部,以脐为其中心,为脾胃之居处。
少腹部位,仲景所论是概言小腹部位,即两髂上缘连线以下至盆腔前缘以上部位,膀胱、小肠、胞宫等寄寓其中,肾肝冲任诸脉循行其地。
以上是概论其分部也,若细析之,则有脐周、胁下、胁里等具体部位,是由整体而及局部、由局部而推整体者,医者应予灵活看待,不宜拘泥其辞。
二.腹证的主要表现
腹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症状与体征两类,大要包括胀满、疼痛、濡硬、动悸、肿块等。属自觉症状者,问询乃知;属他觉体征者,望切乃得。是故胸腹症象之诊察,仍不离四诊手段。
胸胁症象,每见胸满、胸中窒、胸中痛、胸胁苦满、胁下痞硬、胸胁下满、胁下痛等。其病机多与气血失和相关,常为邪实之外象。
而心动悸者,则多属正虚之外象。在胸胁症象中,胸胁苦满一症,是其典型。研究者认为,此“满”者,非胀满之义,乃闷也。所谓胸胁苦满,即苦于胸胁烦闷,是患者的主观症状。医者若切按其位,则但增烦闷之苦,并无特殊形象可得。而日本汉医界有认为胸胁苦满是他觉体征者,即医者手指自肋缘下向胸腔方向推压,而病者自觉胸胁烦闷而痛。亦有研究者认为,胸胁苦满应是自觉症状和他觉体征之结合,若只有自觉症状而无他觉体征者,为假性胸胁苦满;若二者兼而有之者,属真性胸胁苦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研读
浅谈《伤寒论・厥阴病篇》之腹诊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业勤 杨爱华
关键词 伤寒论 厥阴病 腹诊
《伤寒论》一书内容宏丰,义理蕴深。本文拟就该书厥阴病篇中有关腹诊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正于同道。
1 厥阴病的病机特点与腹诊内容
56条,论及腹诊方面的内容达39条。如心中疼热、蛔厥腹痛、少腹满、腹濡、心下满而烦等等。厥阴病腹诊的论述贯穿了厥热胜复这一条主线,而手足逆冷不失为厥阴病的主要标志。厥阴病的病机与腹诊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11 厥热胜复:论中326条(本文引用《伤寒论》条文编码,均依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下同):“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35条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成无己说:“邪传厥阴,则热深也。”厥阴为阴之尽,风木之气极易生阳助火,消烁阴津,津虚火旺,脏燥无液,求救于水,则为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火生于木,肝气通于心,肝火易扰心火,使厥热更显复杂危笃;木喜攻土,胃虚求食,而邪热复不能消谷,则饥不欲食,或食入即吐;厥深热深,胃家重伤,而邪热下注,则下之利不止,若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此时腹诊以胀痛为急,热利以绞痛、掣痛为主,利后痛减。112 上热下寒: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之属,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邪热上逆,上热则撞心,热灼于上,则心中疼热,下寒则饥不欲食,为阴寒在胃。若勉强进食,亦不能纳,食必与蛔俱出。此因下部虚寒,蛔闻食臭而出。359条云:“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食入口即吐,是因阴寒格阳,拒食不纳,上热误下,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吐逆不止。若汤水不得入口,胃热气逆为病机矛盾的主要方面;若寒格甚,兼以腹痛下利清谷等,则辛热开格为要务。此时的腹诊特点是热搏于上,心下热痛,拒按,腹皮拘急;冷甚于下,肠寒下利清谷,腹皮濡软,喜按喜温。113 里寒外热:370条云:“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厥阴病里寒则下利清谷,腹部冷痛,得温则舒,汗出而厥。此外热是假热,乃真阳外竭之表现。372条云:“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下利腹胀满,为脾阳衰微,不能运化水谷。此类腹胀满的特点是,胀满时减,复如故,即胀满有减轻之时,属虚证,故喜按。而实证胀满则无有减轻之时,胀满盛实则大便秘结,兼有腹痛拒按。若通过治疗,厥阴寒去则胀满自消,清便自调。
2 厥阴病腹诊部位
211 虚里:位于左乳下三寸,心尖搏动处,按之应手而动,动而有节,和缓从容,一呼一吸时间内是4~5动,则为宗气满于胸中,说明阴阳平衡,寒热和调。厥阴病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此时腹诊浅按即得,厥热逆甚,其动应衣。如某些心肌炎的中后期有此症状,多为宗气外泄,邪热扰心。
212 胸膈:338条云:“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
・
5
8
1
・
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厥阴病在胸膈时常为蛔窜上逆,出现突发性、钻顶样疼痛,痛时苦不欲生,痛后好如常人。伴有呕吐黄苦水或吐蛔,为胃肠虚寒,腹诊时,膈内柔软,可有深按痛。若病延时日,膈中拒痛痞塞甚,则为胆火横窜,伏邪盘踞,湿热蕴膈。355条云:“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由于痰涎阻塞,胸中阳气不布,上腹按之胀闷不适,为有形邪踞,可吐可下,一鼓荡平。
213 胁肋:两胁为肝之分野,肝病须按两胁。339条云:“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厥阴病,阳热内郁,厥热俱显,发热寒颤,胸胁满痛加剧,呕吐频作,严重时可伴有便血,如胆道感染继发胆道出血,为热厥俱深,病情重笃。
214 心下:心下指脘腹部,厥阴病位若在心下,可见厥而心下悸,如356条云:“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后治其厥。否则水渍入胃,易发利下之病。这里心下悸指心下(胃)惕惕然跳动,腹诊时以手按脘有饱满感,重按濡软,无明显按痛,病人自觉脘腹部鼓动不安。论中还述及“心下满”(355条),“胃中寒冷”(380条)等,均指胃脘部自觉胀满,腹诊时按之疼痛,推之漉漉作响,摇晃时有振水声等症。多属痰涎壅阻不化,中焦运化不畅所致,如胃炎、幽门梗阻等病。
215 腹中:厥阴病在腹中,论中记载颇详,如腹部按之柔软的“腹濡”(347条),腹中冷痛之“其人内有久寒”(352条),腹内寒盛拘急疼痛之“内拘急”(353条),因阳虚阴寒内盛致“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之自利证(358条),因误汗而中阳虚乏,中焦之气失其健运之“汗出必胀满”(364条),因脾阳衰微不能化物之“下利腹胀满”(372条),以及“伤寒,哕而腹满”(381条)等。虚寒证腹诊时喜温喜按,胀满时盛时减,下利胀满则剧。若邪实内结,胃气不降,腹部疼痛拒按,时可触及肠中累累燥屎。厥阴病于腹中部之腹诊,还应注意手法轻柔,先按健部,后及病所,体会局部寒热,有无结块,有无动气筑筑,肠中转气声等。
216 小腹:含少腹。340条云:“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厥阴病下焦阳虚,寒邪聚结于小腹,小腹按痛,胀大,腹皮缺乏弹力,有轻度紧急感。“热利下重者”(371条),邪滞下焦,肛门坠重,大便粘液,兼有赤白,为热迫大肠,秽浊郁滞不通,《内经》谓之“肠遉”。
3 厥证之腹诊
“凡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阴病厥者,手足逆冷是病在外部的主要症状,其腹中病变有寒、热、虚、实之分。
311 热厥之腹诊:热深邪伏,阳不外达,腹皮灼热、紧急、干燥,腹中按痛明显,拒按,用两手护之,痛楚作皱眉状,深按腹里,可触及累累串珠样燥粪(如单纯性肠梗阻、疼痛性休克),或可触及胁下肿块(如胆囊积脓,或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中毒性休克),或腹如板块样,剧烈疼痛,手不可近,肠鸣音消失(如胃穿孔、中毒性休克),或腹痛如刀割样,呈带状样疼痛,连及后背,腹胀大如鼓(如坏死性胰腺炎、中毒性休克)。邪热郁伏愈深,四肢厥逆愈甚,腹证属危急;热郁较轻,则逆冷亦轻,腹证属轻缓。
312 寒厥之腹诊:寒邪凝敛,不温四肢,腹皮拘挛急迫,隐痛不已,手足厥冷(如急性肠炎失水);或腹皮寒冷,摸之手凉彻骨,脐周拘急痛,直至少腹。按之腹部弦急,闻及漉漉声(如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或于脐旁少腹按之有块应手,里急不舒,连及外阴,局部有痉挛痛,此属冷结关元,为寒疝症瘕。若小腹隐痛,月经不调,经量如注,挟有血块,色黯,多为血虚寒厥,如子宫肌瘤等。
313 水厥之腹诊:胃中停水,阳不外达,心下悸动,胃脘胀满,按之有抗力,小腹按之窒塞而板硬,腹内漉漉有声,呕吐水液后脘腹得舒,短气背寒肢冷,小便不利,多为幽门梗阻等症。
・
6
8
1
・・浙江中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