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9周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导学案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负数 P2—3页例1、例2 【学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学习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体验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预习案(1)游戏感知负数: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减5分,平局计0分。
将每次的分数计在计分表上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甲分乙 (2) 听信息, 独立思考, 选择喜欢的方式, 把听到信息准确、简介旳表示出来 ?甲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学校四年级转來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
?小明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汇报:你是怎样记录的,指明学生汇报并展示其记录。
探究案1、相反意义的量1思考:刚才老师所说旳信息中的量都具有什么共同点,(明确具有相反意义旳量旳特征:(1) 有两个量(2) 有相反的意义) 思考:实际生活中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设计意图:应用学生已有旳生活经验,明确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即相反意义的两种量)2、正数和负数思考: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出示学生记录信息的方法,交流统一意见:用“,”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
学生自学课本第3页内容,认识负数,明确负数的读写。
3、进一步了解负数思考: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探究:温度计上显示:零下16?用____表示。
零上16?用___表示。
质疑:0摄氏度是不是表示什么温度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存入2000可以表示为:____.支出500可以表示为:____.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展示:,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负数的读写(先交流再由学生展示)(1)读出下面各数:2 ,3 ,9 ,206 ,2.18 ,12(2)写出下面各数:负八 ____.负二点六____.正七分之一____.负四点六____. 5、小结:(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___表示。
最新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数学导学案doc资料
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
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
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难点: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预习导学】
(一)轻松热身。
1、说出意思相反的话。
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预习导学】 (一)轻松热身。 1、说说什么是负数? 2、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 8 5.6 +0.9
3 —
4
2
+
0
5
— 82
正数: (
)
负数: (
)
3 、 如 果 +20% 表 示 增 加 20% , 那 么 — 6% 表 示
)意义的量。
比较 +16 ℃与(
)16 ℃(填 、 或= )
2、自学例 2:观察图中的银行存折。
( 1)存入的钱用(
)表示,支出钱数前用(
)表示。存入和
支出是一组反义词,是两种(
)的量。
(2)图中“ 2000 ”表示(
),读作(
)。
“— 500 ”表示(
),读作(
)。
3、认识负数。
5
(1)像— 16 、— 500 、— 、— 0.4、、、这样的数叫做(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 2 摄氏度下降了 7 摄氏度,这天
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自主学习。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9周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3号第三章复习比例的应用(1)【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却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自主学习】要求: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有关正反比例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反比例:2.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4)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的盐和海水重量。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
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驶75千米【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先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表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以装订600本。
如果每天少用5页,可以装订多少本?2、工厂今年第一季度节约用煤960吨,照这样计算,今年一共可以节约煤多少吨?如果每吨煤280元,今年节约的煤值多少元?(先用比例方法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求第二个问题。
)3.用同样砖铺地,如果铺15平方米要用165块,如果铺50平方米要多用多少块砖?【巩固提高】1、比例尺=( )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2、 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0.032米=( )厘米 350000厘米=( )千米3.5千米=()厘米 1千米=( )米=( )厘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3.化简下面各比。
2013-2014学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9周导学案
2013-2014学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9周导学案课题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课型练习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和应用能力。
重、难点提高综合解题和应用能力学法指导归纳法、练习法学习内容学案导案预期效果及备注一、铺垫复习二、填空三、判断:四、选择五、学以致用:课堂小结达标测评教学反思课题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课型练习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和应用能力。
重、难点提高综合解题和应用能力学法指导归纳法、练习法学习内容学案导案预期效果及备注一、复习导入二、基本练习口答圆柱特征、圆锥体的特征?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60立方厘米,比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大( )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 )。
圆锥的体积多2/3.(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口答并指名板书计算公式指名板演,并说出计算依据三、深化练习的体积比是4:3,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比是5:2,求圆柱的高与圆锥高的最简整数比?2、一个圆柱形的木棒,底面直径6厘米,高12厘米,在地面上滚动一周后前进了多少米?压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0分米, 分成4个相等的圆柱体. 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分米.截后每段圆柱体积是多少?4、把一个底面直径为8分米,高3分米的圆柱形钢材,熔成一个直径为12分米的圆锥形,能熔多高?5、将一个高8分米的圆柱体割拼成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的近似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独立完成,集体纠正相互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生说出解答思路后独立完成。
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感受。
课堂小结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达标测评1、判断: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圆柱的底面直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它的侧面积不变.( )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2/3.( )选择2、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A.高一定相等B.侧面积一定相等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3、将一个高8分米的圆柱体割拼成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的近似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4、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0分米, 分成4个相等的圆柱体. 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分米.截后每段圆柱体积是多少?教学反思课题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第1课时课型复习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的意义,能正确地使用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最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二、自主探究1.感知负数。
(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①-3℃表示,3℃表示;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2)0℃表示什么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1)2000.00表示。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我的想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一分类吗?3.做一做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第一单元负数第二课时直线上的负数【学习目标】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填一填。
(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2)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 比和比例(精编).doc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一、数与代数
第9课时比和比例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会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2. 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比例
意义
各部分
名称
基本性质
2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也可用字母表示,便于比较、区别。
正比例:=k(一定)反比例:=k(一定)
二、专项训练
1.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1)96∶24
(2)2
3
:
4
9
2.小结: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后项互质的两个整数。
当然也可以把比写成分数,但不要写成整数或小数。
三、课堂达标
四、课外拓展
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20平方米要320块,如果铺42平方米,要用多少块方砖?。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9周导学案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3号第三章复习比例的应用(1)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却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自主学习】要求: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有关正反比例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反比例:2.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4)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的盐和海水重量。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
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驶75千米【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先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表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以装订600本。
如果每天少用5页,可以装订多少本?2、工厂今年第一季度节约用煤960吨,照这样计算,今年一共可以节约煤多少吨?如果每吨煤280元,今年节约的煤值多少元?(先用比例方法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求第二个问题。
)3.用同样砖铺地,如果铺15平方米要用165块,如果铺50平方米要多用多少块砖?【巩固提高】1、比例尺=( )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2、 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0.032米=( )厘米 350000厘米=( )千米3.5千米=()厘米 1千米=( )米=( )厘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3.化简下面各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全套共59课时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二、自主探究1.感知负数。
(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①-3℃表示,3℃表示;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2)0℃表示什么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1)2000.00表示。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我的想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一分类吗?3.做一做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第一单元负数第二课时直线上的负数【学习目标】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填一填。
(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2)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六下数学教案第九周
课题
练习四(二)
第2课时
单位
芦屯镇中心小学
教者
郑莉
班级
6.4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2、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判断实例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用图表示成正、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及教具
课件
教学流程
2、通过“测一测”“问一问”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综合利用方向与位置,长度单位,常见平面图形,对称,比例尺等知识,体验绘制校园平面图的过程。
3、把教材第56页的表格补全。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中分别画出三只小猫的轮廓。
汇报点评:
1、按组展示方格纸中天天,晶晶,欢欢的轮廓。
2、大家是怎样画的?
3、哪只小猫和乐乐最像?为什么?
(小结:数对中的两个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得到的新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似。)
2、汇报
A、根据表格中的表示每只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在方格中描出各数对表示的点。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及教具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合作交流:
1、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并说出它和比的区别。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9周教案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谁能以这个正方形为例来具体说一说怎样画出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试说。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并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得。指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难点
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教法
质疑与引导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
方格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教法
质疑与引导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课件出示)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探究新知。
2、交流评议。
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3、总结发现。
教学过程(续):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三、应用练习。
1、观察判断。
(1)选择。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第1篇】预设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检查:拿出自制的圆柱,分别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2、复习:点名说说圆柱两底的关系,圆柱高的条数和关系以及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样的图形。
3、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⑴摸一摸自制圆柱体的侧面,谈一谈自己感觉到什么。
⑵想一想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能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
(你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吗?)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求出圆柱的侧积吗?⑶剪一剪自制圆柱,汇报交流结果。
⑷说一说:圆柱体的侧面可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什么?它的侧面积正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乘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⑸算一算: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同学自己自作,交流结果。
小结: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方法是什么?⑹做一做:课本76页例1及77页的第一题。
2、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⑴自读课本: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⑵练一练:(小黑板出示)⑶小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三、巩固练习,灵活运用1、自学课本,书77页例3。
⑴分小组讨论;⑵学生反馈。
2、问:要知道圆柱形的物体的侧面积,要求哪些面的总面积?3、只列式不计算。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9课时 比和比例》精品导学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一、数与代数
第9课时比和比例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会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2. 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自主完成下表:
比比例
意义
各部分
名称
基本性质
2.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可用字母表示。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也可用字母表示,便于比较、区别。
正比例:=k(一定)反比例:=k(一定)
二、专项训练
1.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1)96∶24
(2)23 :49
2.小结: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后项互质的两个整数。
当然也可以把比写成分数,但不要写成整数或小数。
三、课堂达标
四、课外拓展
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20平方米要320块,如果铺42平方米,要用多少块方砖?
学生励志寄语:
人生,想要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就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只有一个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オ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处于低谷不颓废,過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
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的生活态度和格调。
以成熟,豁达,自信,睿智处世做事。
就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的天地。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三、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圆柱的表面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预习学案: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导学案:(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二)共同探究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2、教学补充例题(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表格教学设计培训讲学
仅供学习与参考学习目标1、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难点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教法引导启发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预习复习旧知1、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③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我的问题:合作探究自主探究(1)观察教材第5页例3。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4)同桌合作游戏:你走我说。
举例:如果小明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5)引导观察:在直线上从0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往左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展示交流检测反馈1、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我的收获本节课我学会了:自我评价:优秀()良好()一般()我参与我快乐一、判断。
课外拓展延伸我自信我成长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我自信我成长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仅供学习与参考学习目标 1、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2、会用已学的圆柱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用圆柱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用圆柱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引导启发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 预 习1.把圆柱体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 )。
2. 原来圆柱的体积( )切拼后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 我的问题: 合 作 探 究下图的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数据是从杯子里面测量得到的。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1线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第一单元 负数 课题:认识负数【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预习导学】(一)轻松热身。
1、说出意思相反的话。
①向前走200米( ) ②电梯上升15层( ) ③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 )。
④零上10摄式度( )。
(二)自主学习。
1、自学例1:(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①“。
”表示度,“C ”表示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和水混合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摄氏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②零上和零下是一对反义词,零上温度用“+”表示,“+”是正号,读作“正”。
零下温度用“-"表示,“—"是负号,读作负.③教室内的温度零上16℃,比0摄氏度的温度还要( ),记作( ),读作( )。
雪地里的温度是零下16℃,比0摄氏度的温度还要( ),记作( ),读作(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9课时 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9课时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能够系统清晰地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正确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2.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用你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吧!
我的问题:。
二、专项训练
1.计算下面个图形的体积。
2.解决问题。
三、课堂达标
1.填空。
你可以采用画图,列表格
等不同方法哦!整理过程中你
有什么问题吗?记录下来吧!
计算中用到了哪些知识?说说
你的思路!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如果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18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2)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削去的部分是圆锥体的( )%.
2.同学们用彩纸制作了20个圆柱形灯罩,每个灯罩高35cm,底面圆的周长是47.1cm 。
至少需要用多少彩纸?
想一想是要求圆柱的什么呀?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高是2.5m。
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计算时要注意单位哦!
4.一块蜂窝煤大约需要用煤多少立方分
米?(得数保留整数)
四、课外拓展
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前轮每分钟转动10周,每分钟前进多少米?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3号第三章复习比例的应用(1)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却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自主学习】要求: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有关正反比例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反比例:2.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4)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的盐和海水重量。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
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驶75千米【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先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表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以装订600本。
如果每天少用5页,可以装订多少本?2、工厂今年第一季度节约用煤960吨,照这样计算,今年一共可以节约煤多少吨?如果每吨煤280元,今年节约的煤值多少元?(先用比例方法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求第二个问题。
)3.用同样砖铺地,如果铺15平方米要用165块,如果铺50平方米要多用多少块砖?【巩固提高】1、比例尺=( )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2、 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0.032米=( )厘米 350000厘米=( )千米3.5千米=()厘米 1千米=( )米=( )厘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3.化简下面各比。
12 :8 10厘米:100厘米2米:140厘米 3米:15千米 16厘米:90千米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1)一种课外书,购买的本书和总价()比例。
①成正②成反③不成(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比例。
①成正②成反③不成(3)实际宽度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比例。
①成正②成反③不成(4)圆的直径和圆的面积()比例。
①成正②成反③不成(5)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比例。
①成正②成反③不成(6)一根线截成同样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比例。
①成正②成反③不成5、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下列各题。
(1)一个炼油厂从500吨原油,照这样计算1000吨原油可以提炼多少吨汽油?(2)有一件工作如果派10人去做,12小时完成任务,如果想要在一天内完成全部任务,则需要多少人完成?(3)500千克的海水中含盐25千克,120吨海水中含盐多少吨?(4)一本故事书小华5天看了45页,照这样计算,她读完全书198页需要多少天?总结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4号第三章复习比例的应用(2)---比例尺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2、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会根据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自主学习】要求: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有关比例尺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填空。
(1)比例尺是()与()的比。
(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厘米,也就是()千米。
(3)在一幅地图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表示36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4)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比的前项是()的比。
(5)50厘米:20千米=():()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精密仪器图纸的比例尺是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
(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l:50千米。
( )(3)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lO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l:20000。
( )(4)一张图纸的比例尺是20:l,量得零件图上长度是10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应该是0.5厘米。
( )【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先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表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在此地图上量得两个城市的距离是20厘米,这两个城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2、在比例尺是1:200的平面图中,长方形客厅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该客厅长和宽的实际距离各是多少?3、在1:5000000的地图上,成都到昆明的铁路线长22厘米,成都到昆明的铁路实际长多少千米?【巩固提高】1、应用题(1)甲乙两地相距10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3.5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一个零件的长是3毫米,它在地图上的长是18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3)工厂厂房长150米、宽90米,在一张工厂平面图上用50厘米的线段表示厂房的长,该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4)一块机械手表中的一个小齿轮的直径是8毫米;把它画在图纸上是7.2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5)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2000千米的平面图,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6)在一张圆明园的平面图上,长是10厘米,圆明园的实际长是1250米,宽是800米。
所取的比例尺是多少?该平面图中天安门的宽是多少?(7)一座综合教学楼地基长7米,宽32米,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设计图上,长和宽各应该画多少厘米?总结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5号第三章复习比例的应用(3)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哪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
【自主学习】要求: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有关正反比例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说明原因。
(1)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2)装配一批电视机,每天装配台数和所需的天数。
(3)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4)水池的容积一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间。
(5)房间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
(6)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7)在一定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时间和加工零件数。
(8)在一定时间里,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零件的个数。
2.判断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先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表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要在一个城市的某个路口建造一个花园(如右图)。
夏明的爸爸是设计人员,他回家让夏明帮助算一下这个花园的实际占地面积。
(比例尺1:500)夏明这样算:25×20=500(平方厘米)500÷5001=250000(平方厘米)=25(平方米)夏明的爸爸一看就说算错了,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请你出正确的计算方法。
2、在一张比例尺是1001的楼房图纸上,量得楼房的长是6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1,这座楼房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请你分别量出下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求出它们的实际面积。
(比例尺是l:600。
)25厘米【巩固提高】1.说一说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存在什么关系:并写出关系式。
(1)一部书稿的总字数一定,每页的字数和页数。
(2)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和高。
(3)芝麻的出油率一定,芝麻的重量和磨出油的重量。
2.解比例。
(1) 46.3=5x (2) x 4.0=9.05 (3) 21:x=34:0.4(4) 41:81=x :101 (5)x :57=2:3.5 (6) 40:5=24:x3.先填空,再用比例解答下面应用题。
(1)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15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几小时可以行驶400千米?题中几种量的关系式是( ),成( )关系。
(2)一批货物,原计划每天运出18吨,84天运完。
实际每天运出21吨,这批货物多少天能运完?题中几种量的关系式是( ),成( )关系。
(3)服装厂要生产一批西服,原计划每天生产240套,30天完成任务。
实际25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题中几种量的关系式是( ),成( )关系。
4.用比例方法解答下面各题。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
甲、乙两地之间距离多少千米?(2)某炼油厂计划炼油160吨,27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炼油是计划的89,实际完成任务要多少天?5.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3: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8:7,那么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多少?总结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36号 第三章 复习比例的应用(4)编制教师: 审核领导: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别:【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比例关系,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哪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
【自主学习】要求: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有关正反比例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填空。
(1)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图上l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厘米,也就是( )千米。
(2)在一幅地图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表示36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
(3) 这是( )比例尺,它表示图上( )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 )千米。
(4)将线段比例尺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1.填空。
(1)如果用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那么正比例关系式是( )。
(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千克数与总价是两种( )的量,这两种量与单价的关系是( ),因为( )一定,所以( )与( )成( )比例。
(3)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填空。
单价=( ) 数量=( ) 总价=( )(4)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系填空。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先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表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