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回顾_李华
醉美之乡走进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醉美之乡走进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一直以来都以茶文化和白酒文化而闻名于世。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葡萄酒产业迅猛发展,逐渐走进了世界的视野。
本文将带您了解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并见证中国作为一个醉美之乡的崛起。
第一章葡萄酒文化的渊源在中国古代,葡萄酒并不为人所熟知。
直到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葡萄酒逐渐进入了中国市场。
最早的葡萄酒进口到中国,是从欧洲进口的佳佳酒。
当时,这种酒被富有洋文化的人们所追捧,成为高品质生活的象征。
第二章中国葡萄酒的起步阶段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开始尝试自己生产葡萄酒。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决定在河北省张北县进行大规模的葡萄种植,以及酿酒产业的发展。
这标志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起步阶段。
然而,起初的尝试并不顺利。
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中国葡萄酒的品质较差,无法与国际上的优质酒款相媲美。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反而激励了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
第三章技术的进步与质量的提升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葡萄酒产业经历了一次技术革新。
国家加大了对葡萄酒产业的支持力度,引进了国外的葡萄酒生产技术和酿造设备。
这使得中国葡萄酒生产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而改善了葡萄酒的质量。
除了技术的进步,中国葡萄酒产业还注重品牌的建设。
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得中国葡萄酒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
第四章中国葡萄酒的国际化之路中国葡萄酒产业在努力提升自身的同时,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参加国际葡萄酒展会和举办品鉴活动,中国葡萄酒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同时,中国还注重与国外优质葡萄酒产区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引进国外的品种和技术,结合中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生产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优质葡萄酒。
这种合作模式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第五章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醉美之乡走进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程不仅是辉煌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果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果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华;杨阳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
【年(卷),期】2016(0)9
【摘要】与所有农业产品一样,果酒应该是自然产品。
尽量避免所有的污染物和添加物。
只有保障原料的质量和风格,在酿造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在必要时进行适宜的质量控制处理,才能获得独具风格的优质果酒。
果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十六个字:突出风格,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果酒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李华;杨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电力产业发展问题分析——评《新型城镇化下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电力产业为例》
2.创新果酒营销新模式扛鼎果酒产业发展
3.果酒产业探路者:葡萄酒产业发展之借鉴
4.山东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战略——《山东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书评
5.四川省果桑与桑葚果酒产业调研报告(2)——四川省桑葚果酒产业发展状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葡萄酒生产的系统问题
葡萄—葡萄酒生产的系统问题
李华
【期刊名称】《酿酒》
【年(卷),期】1989(000)006
【摘要】目前,我国的葡萄和葡萄洒生产发展很快,出现了喜人的势头。
在这种形势下,我认为有必要建立葡萄—葡萄酒生产的系统观点,解决我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中的问题,否则,不仅会给国家和生产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阻碍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顺利发展。
通常所说的葡萄—葡萄酒生产系统,实际上应该包括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在我国又分属农业和工业,它们都能独自经营,但又相互联系。
【总页数】4页(P4-7)
【作者】李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4.5
【相关文献】
1.葡萄及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绿色环保利用的研究进展 [J], 隋明;张凤英;张崇军;李俊儒
2.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及法国葡萄酒生产简介 [J], 刘中尉;王小兵;过国南
3.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各类葡萄酒生产工艺有何不同 [J],
4.中国葡萄酒生产状况及发展思考--从栽培角度看我国葡萄酒生产 [J], 李绍华;王
利军;范培格;杨美容
5.适宜'法国野'葡萄的葡萄酒生产类型探究 [J], 邵建辉;孟飞帅;王淼;朱怡凡;白忠彬;马春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回顾_李华
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历程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历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之一,自古就有种植葡萄和酿造酒的传统。
然而,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现代发展却相对较晚。
本文将回顾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历程,从起步阶段到初步建立品牌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中国政府为了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饮食文化,开始重视葡萄酒的生产和推广。
中国政府引进了葡萄酒种植和酿造技术,并鼓励国内企业开展相关生产。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和市场认知度低,中国的葡萄酒产量和品质都不高。
市场上的消费者对中国葡萄酒缺乏了解,主要依赖进口葡萄酒。
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葡萄酒市场进入发展阶段。
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国际葡萄酒品牌,并与外资企业合作建立生产基地。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技术转让和品牌建设。
通过与国际知名葡萄酒企业的合作,中国葡萄酒行业得以学习先进的酿造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这些合作也为中国葡萄酒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了消费者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然而,这一阶段的市场增长相对有限,大部分消费者仍然更倾向于进口葡萄酒。
21世纪初至2010年代,中国葡萄酒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中国政府将葡萄酒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在政策和财政支持下,中国的葡萄酒行业迅速崛起。
一方面,中国开始积极推动国内葡萄酒品牌的发展,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逐渐提升了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也逐渐意识到国内葡萄酒的质量和口感逐渐提高,开始更多地选择购买中国葡萄酒。
此外,中国的中产阶级逐渐壮大,他们对葡萄酒的需求也大幅增长。
这一阶段,中国葡萄酒市场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葡萄酒企业和品牌,有些甚至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了重要奖项。
进入2020年代,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处于调整和升级的阶段。
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一方面,中国的葡萄酒企业加大了对品质和技术的投入,逐渐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华山论剑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第五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侧记
华山论剑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第五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
侧记
易黎
【期刊名称】《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李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与展望国际著名葡萄与葡萄酒学家,中国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的奠基者李华教授认为,我国现代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晚,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以建立的三大体系和葡萄酒学院为支撑,我国符合国际标准的葡萄酒不仅从无到有,而且迅速成为国际葡萄酒生产大国.2010年葡萄酒产量为108.88万吨.十一五期间,中国葡萄酒年均增长达30.6%.2011年9月23日,第五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正式拉开帷幕,当天下午的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上可谓大腕云集,名家荟萃,来自海内外的各路葡萄酒专家交流新技术,研究新课题,探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易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节一会"让烟台走向世界舞台——第二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和第十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在烟台成功举办
2.首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及第九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即将开幕
3.金秋的烟台果蔬美酒齐飘香——记首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暨第九
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4.弘扬品牌传承文化共谋合作醉爱烟台——第三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侧记5.华山论剑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第五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侧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酒产业30年发展回顾
从1978年到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30年,也是中国葡萄酒快速发展的30年。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葡萄酒市场,中国已与世界葡萄酒融为一体。
1 葡萄面积与葡萄酒产量的变化1.1 葡萄面积及产量变化1978年,全国葡萄酒产量为5.81万t ,但基本上是半汁酒,若折算成全汁酒,产量仅为2.77万t 。
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07年,葡萄酒产量达到66.5万t ,增长了23倍。
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78年的2.55万hm 2和17.5万t 增加到2007年的43.84万hm 2和669.68万t ,分别增长了16.19和37.27倍。
其中,酿酒葡萄面积约5.33万hm 2。
在葡萄总产量中,近80%是鲜食,12%用做酿酒,8%用于制干、制汁/醋(图1、2)[1-2]。
2007年,葡萄酒工业总产值148.98亿元,销售收入146.81亿元。
人均年葡萄酒消费量0.51葡萄酒产业30年发展回顾李记明(张裕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山东烟台 264001)摘 要:本文从产量变化、葡萄品种与酒种区域化、规范与标准建设、技术工艺变迁、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与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顾,以期对未来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葡萄酒产业;30年发展;回顾升,年增长速度15%左右[3-5]。
1.2 各阶段特点分析1978-1988的10年间,葡萄酒产量从5.81万t 增加到30.85万t ,增长了4.31倍。
这一时期是半汁葡萄酒全面发展的时期,全国陆续建立了一些新的葡萄酒厂,包括:王朝、长城、宁夏玉泉(现西夏王)、甘肃武威(现莫高)等。
当时,人们对葡萄酒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甜酒”和“带汽酒(小香槟)”这样的产品上,对于酸而涩的干型葡萄酒很难接受,干酒不到总产量的5%。
从1989到1995年,葡萄酒产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波动较大。
改革开放三十年葡萄酒的市场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葡萄酒的市场变化
星河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08(000)023
【摘要】葡萄酒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今2000多年前的汉代,她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
近代我国葡萄酒业才开始起步,又遇上了连年的战乱,使葡萄酒业苟延残喘,就连我国葡萄酒业的领头羊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都几乎关闭,直到解放后我国葡萄酒业才有了长足发展。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星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法治建设和宪政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法治建设"论坛暨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综述 [J], 张明新
2."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标杆企业揭晓——万家乐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标杆企业[J],
3.葡萄酒生产与市场变化的滞后现象及其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作用 [J], 李华
4.2008中国葡萄与葡萄酒行业盛事——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设备技术暨葡萄种植博览会、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暨第二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隆重开幕 [J], 徐兴利
5.征文——纪念1978-2008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探索广播电视发展之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史
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史
早在汉朝,中国就有了葡萄酒。
那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葡萄树也开始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
但遗憾的是,汉朝后期战乱频繁,中原地区就不再种葡萄、酿葡萄酒了,只有偏远地区还有人种葡萄,酿点酒献给皇帝。
到了唐朝和元朝,葡萄酒又火了起来。
葡萄树被广泛种植,葡萄酒也从皇宫里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但明朝的时候,由于政府的一些政策,葡萄酒的发展又变得缓慢了。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只有8家葡萄酒厂,一年也产不了多少葡萄酒。
但从1949年开始,葡萄酒产业逐渐发展起来,有了自己的行业规范,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葡萄酒产业真是突飞猛进。
西部的葡萄酒产区也开始崭露头角,葡萄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2002年,张裕葡萄酒公司和法国卡斯特公司合作,建立了张裕-卡斯特酒庄,这是中国第一个酒庄,也是“葡萄园+葡萄酒+旅游”这种新模式的起点。
现在,虽然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但中国的葡萄酒产业仍在不断进步,葡萄酒的品质和种类都在不断提升和优化。
可以说,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历史。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葡萄酒发展进程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葡萄酒发展进程
田朝晖;张育民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1998(000)003
【摘要】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葡萄酒发展进程葡萄酒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形成规模的近代工业化生产则是1892年由张弼士在烟台建立的张裕葡萄酒厂。
但解放前我国葡萄酒生产发展非常缓慢,到1949年,全国也只有6家葡萄酒厂,且多为外国人经营,产量也极小。
新...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田朝晖;张育民
【作者单位】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红星酿酒集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6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及对策建议 [J], 王建国;张辉
2.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进程及经验启示 [J], 周至杰
3.改革开放以来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进程的探究 [J], 李遥
4.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程、基本经验与现实问题 [J], 刘红凛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程研究述评 [J], 左芙蓉;刘继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和发展史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和发展史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时期。
当时的文献记载了中国人采用葡萄酿酒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酒在中国逐渐得到了发展和推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饮品。
到了20世纪初,中国的葡萄园和酒庄经历了繁荣期。
当时的
重要葡萄酒产区包括山东、新疆和河南等地。
然而,到了
1949年以后的中国,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葡萄酒的发展遭
遇了一定的阻碍。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葡萄酒才重新开始得到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是1980年代初引进法国波尔多红葡萄品种。
这些品
种的引进使得中国的葡萄酒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区,如山东、宁夏、新疆等地。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国葡萄酒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据统计,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而在未来,中国的葡萄酒行业还将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将是在品质、文化和品牌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创新。
葡萄酒发展历史回顾
葡萄酒发展历史回顾虽然葡萄酒产业在中国起步已有百年的历程,但他真正的起步、发展、超越还是近三十年的事情,从政策到体制,从法规到市场,从酿造设备到技术,从文化到教育,从科研到人才,这三十年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走向辉煌的一段不平坦之路。
回望这段路,揭开中国葡萄酒业这三十年的每一页,历史发展的厚重让我们无法完整地勾勒出产业清晰的脉络,但我们愿意站在这历史的交汇点,去探寻、铭记、思考葡萄酒业发展中的每一个光影,为处于调整阶段的中国葡萄酒业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的三个阶段1978年,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一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对中国的葡萄酒业来说,这一年也是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起步的基点。
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而葡萄酒业在时间跨度上也是遵循这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 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起步阶段1978年,我国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相对建国初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产量已高达三万多吨,但我国的葡萄酒业由于长时间闭关锁国,与世界葡萄酒发展相差太远,当时,中国轻工业部食品局对葡萄酒工业做了八年发展规划及二十三年设想,认为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无论特需,或是出口,均需我国自产大量优质葡萄酒,以换取外汇,支援建设,扩大政治影响。
国家唯一从事酒类研究工作的机构——中国发酵食品工业研究所于是在1978年开始在中国长城葡萄酒公司做了《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的研究》工作,并生产出国际上流行的非氧化型的干白葡萄酒,于1979年开始出口,当年的出口量为7100箱63.87吨。
干白葡萄酒的研制成功同时也启动了我国葡萄酒研科工作,并开始全面走上正轨。
随后不久,中国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研究所与昌黎葡萄酒厂签定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科学研究”合同,主要内容为:干红葡萄酒和扩建平面布置及新设备试用等。
在我国葡萄酒老专家郭其昌先生的带领下,我国的第一瓶全汁干红葡萄酒研制成功。
中国葡萄酒品类的构建与发展——兼论酒庄葡萄酒的市场前景
收 稿 日期 : 0 卜1 8 2 1 01
作 者 简 介 : 华 ( 9 9 , ,西 北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副 校 长 , 授 , 士 生导 师 , 究 方 向 为 葡 萄 与 葡萄 酒 。 李 1 5 一) 男 教 博 研
* 通 讯 作 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5 期
李 华 等 : 国葡 萄酒 品类 的 构 建 与 发 展 中
摘 要 :回顾 了 中 国葡 萄 酒 产 品 标 准 的 发 展 历 程 , 析 了科 学 研 究 对 葡 萄 酒 品 类 构 建 的 作 用 , 述 了饮 料 葡 分 论
萄 酒 与 酒 庄 葡 萄 酒 的 内涵 及 其 在 中 国葡 萄 酒 产 业 发展 不 同阶段 的 作 用 , 为 : 类 构 建 不 能超 越 当 时 的 社 会 背 景 ; 料 认 品 饮 葡萄 酒 起 到 了教 育 消 费者 的 启 蒙 作 用 , 动 了 中 国 葡 萄 酒 产 业 的 发 展 ; 庄 葡 萄 酒 引 领 中 国 葡 萄 酒 产 业 发 展 的 方 向 和 推 酒
Vo _ 2 NO 5 l1 .
Se . 2 2 p 01
中 国 葡 萄 品 的 构 建 与 发 展 酒 类
— —
兼 论酒 庄 葡 萄酒 的市 场 前 景 李 华 , 甲贵 李
( 北农 林 科技 大学 葡 萄酒 学 院 ; 西 省 葡 萄 与 葡 萄酒 T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 西 杨 凌 7 2 0 ) 西 陕 陕 1 1 0
质 量 较 好 的 产 品 , 有 质 量 特 优 的 产 品 , 些 品 质 相 还 这
差很 大 的产 品都用 同一 个 标 准来 衡 量 , 或者 说 下 同 样一 个合 格结 论 , 就分 不 出质量 等级 , 体现 不 出产 品
中国葡萄酒教父的新使命——本刊专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行业观察S I N O -O V E R S E A S G R A P E V I N E & W I N E中外葡萄与葡萄酒732017.2中国葡萄酒教父的新使命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永远绕不开一个人——李华。
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葡萄及葡萄酒博士;他在中国第一个开办了葡萄酒专业;他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葡萄酒行业标准;他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他从教30年,直接、间接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将近400人,本专科生2000多人,国内一线葡萄酒生产企业里,在技术岗位的80%是他学生……2017年新年伊始,他又站在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这个涵盖了中国葡萄酒30多年研究成果的奖项,给刚刚从低谷中走出来的中国葡萄酒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他让中国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上有了一席之地2017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西农葡萄酒学院、中农、张裕、华夏、威龙强强联合,“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奖项总结了我们团队30多年的研究成果,是国家对咱全行业的一种肯定。
”李华告诉记者,他更看重这个奖在葡萄酒行业中的影响力——在此之前,该项目已经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这个项目还获得了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22件,出版著作24部,制定修订葡萄酒国家、部委标准6个,发表论文1037篇,SCI收录117篇,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7届;培养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上万名,占目前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80%。
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李华和他的团队从1986年开始以构建从土地到餐桌的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体系为总体思路,围绕我国有无酿酒葡萄适生区及品种区域化、栽培技术创新、优质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安全和地理标志保护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创新和突破,改变了中国不能生产优质酿酒葡萄和优质葡萄酒的传统观点,促进了我国现代葡萄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李华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推动者
李华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推动者作者:张琳陈小玮来源:《新西部》2016年第05期他是首个留法归来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在西北小镇杨陵,他创办了亚洲首个葡萄酒学院,建立了中国葡萄酒生产标准,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葡萄酒品牌。
国内一线葡萄酒品牌生产企业里,只要是“搞技术”的,绝大多数都是他的学生。
“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生产出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世界顶级葡萄酒。
”—这是他为之奋斗和努力的动力。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校区,有一栋灰瓦红墙的小楼,外墙几乎被爬墙虎包满,除了窗户。
这是西农大葡萄酒学院使用了二十多年的办公楼。
今年9月,这里将变身为葡萄酒博物馆。
葡萄酒学院已经搬到西农大新校区。
李华的秘书说:“4月是葡萄生产很重要的一个时间,已经56岁的李华教授依然奔波于全国各地葡萄生产基地,指导生产。
”现在,李华依然坚持给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上课。
他要求这些从没有进过葡萄园的学生要深入种植基地,以便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陵还是一个小镇,很多人都…孔雀东南飞‟了,李华坚持了下来,很不简单的。
”西农大宣传部部长闫祖书对记者介绍说。
1986年,李华从法国留学归来,在西农大一干就是三十年,并在这个西北小镇留下了很多第一:首个留法归来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创办了亚洲首个葡萄酒学院,建立了中国葡萄酒的生产标准,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葡萄酒品牌。
同时,李华还拥有多个“国家级”的名头:西农大首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拥有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而在中国一线葡萄酒生产企业里,“搞技术”的绝大多数都是李华的学生。
说西农大葡萄酒学院是中国葡萄酒的“黄埔军校”,当之无愧。
从中国杨陵到法国波尔多1978年,中国大陆恢复高考第二年,19岁的李华从重庆梁平县考上了四川农学院。
1982年9月,李华考取西北农学院(西农大的前身)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随即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远赴法国。
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小酒庄,大产业
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小酒庄,大产业
李华;王华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在探讨了葡萄酒持续生产模式后,深入分析了饮料葡萄酒与酒庄葡萄酒的内涵、在葡萄酒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认为目前我国应在葡萄酒的优质产区大力发展葡萄酒庄,并通过葡萄酒庄的集群发展,形成葡萄酒大产业,以实现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发展.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李华;王华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6;F27
【相关文献】
1.宁夏葡萄酒酒庄发展创新模式与思路研究 [J], 唐虎利
2.“小酒庄、大产业”是否适合现阶段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 [J], 李换梅
3.加强葡萄酒人才建设促进葡萄酒产业发展r——关于宁夏银川市酒庄从业人才的调查报告 [J], 牛伊凡;郑子超;王方;张军翔
4.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葡萄酒庄产业发展的意见 [J],
5.小酒庄、大产业——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获高度认可 [J], 安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华_中国现代葡萄酒之父_杨永林
光明日报/2014年/4月/16日/第004版综合新闻李华:“中国现代葡萄酒之父”本报记者杨永林张哲浩在我国葡萄酒领域,他堪称是一位开疆拓土,大功至伟的科学家。
他不仅是我国第一位葡萄酒“洋博士”,而且是我国第一个创建葡萄酒专业和学院的学者;他30年如一日,倾情于中国的葡萄酒事业和产业发展,被誉为“酿酒酿人”的“中国现代葡萄酒之父”。
他就是我国葡萄酒领域的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教授。
开辟中国现代葡萄酒事业在许多人眼里,李华是一个很“不开化”的人。
在留学法国的3年多时间里,他一口气拿下其他人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获取的5个学位证书。
毕业时,外籍导师和几家外企都开出了优厚条件挽留他。
“只有地中海式气候才适宜栽培酿酒葡萄,以大陆季风性气候为主的中国,根本不适宜优质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生产。
”为了挽留他,国外的教授和企业甚至向李华打出了悲情牌。
“我要回去,我要创办中国第一所葡萄酒学院,我要让中国的葡萄酒走向世界!”李华不为所动,义无反顾。
有人说,一部酿酒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与华夏文明一样,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
考古发现,早在9000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谙熟葡萄酒制作。
后来,随着王朝兴衰,特别是到了明代以后,中国的葡萄酒酿造技术才逐渐衰落下来。
到近代以后,中国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几乎变成了一片荒漠。
在法国留学时,李华就深感中国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专业人才的匮乏,并为此忧虑。
因此,当贺普超教授提议在中国大学里创办第一个葡萄酒专业时,李华非常兴奋和激动。
为此,他先后3次回国奔走呼号,积极游说有关部委,并最终圆了此愿。
1985年,我国第一个葡萄酒专业终于在西部高校——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呱呱坠地了。
在国外刚刚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李华,归心似箭。
在那个孕育希望的地方,他要开辟中国现代葡萄酒事业的先河。
回国后,正是凭着那种“执迷不悟”,面对一无开办费、二无专业人员、三无专业教材、四无实验条件的“四无”境况,李华没有气馁,他与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view of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Recent 30 Years of
China's Reforming and Opening-up
摘要:从生产、科学研究、教育、法规等 4 个方面对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认为:(1) 葡萄栽培面积逐步扩大,葡萄产量快速增加。其中,酿酒葡萄面积比例较低,酿酒葡萄品种单一,约 80%为赤霞珠。(2)葡萄酒生 产经历了小规模增长、平稳发展、转型波动、加速发展等 4 个阶段。2007 年中国葡萄酒产量前 5 位的产区分别是胶东半岛产区、新 疆产区、昌黎产区、怀涿盆地产区、天津产区和贺兰山东麓产区,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 82.9%。(3)构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科研平台, 大量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葡萄与葡萄酒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使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4)形成了稳定的、高素质的 葡萄与葡萄酒科研教学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5)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了葡萄 酒标准,开展了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命名及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促进了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
酿造业开始受到重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规模逐渐发
展壮大。2000 年末,葡萄种植面积达到 28.35 万公顷, 葡萄总产量达到了 328.2 万吨。
表 1 1980~2006 年全国葡萄种植面积与总产量
Table 1 Planting area and total output of grape in 1980-2006
Key words: grape; w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regulation; China
中国是世界葡萄发源地之一。公元前 138 年汉朝 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和酿酒技术传入内地,自此历 代各朝均有生产,并有众多赞颂葡萄酒的诗、词、歌、 赋,绵延流传,构成了独具异彩的中华酒文化。中国 葡萄酒的商品化始自元朝,而开创近代葡萄酒工业化 生产的,当始自于 1892 年张弼士先生创建的张裕葡萄 酒公司,以后陆续虽有几家葡萄酒厂,但规模小,多
2006
41.87
579.4 627.1
资料来源:段长青,中国葡萄酒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VINITECH CHINA 会议论文集,山东蓬莱,2008。
进入 21 世纪,随着葡萄酒市场的纵深发展,中国
图 1 1980-2007 年中国葡萄酒产量
Fig.1 Wine output of China in 1980-2007 资料来源: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in recent 30 years of China’s reforming and opening-up are reviewed from 4 respects, including produ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and regulation. Conclusions were made as follows: (1) The vineyards is expanded progressively and the grape yield increases fast.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wine grape area is relatively low. Grape varieties for red wines are somewhat limited, about 80% being of Cabernet Sauvignon. (2) Chinese wine industry has gone through 4 stages, including small-scale stage, stead-developing stage, transition-fluctuating stage and accelerated-development stage. Five leading producing regions of Chinese wine production are Jiaodong peninsula, Xinjiang, Changli, Huaizhuo basin, Tianjin and East side of Helan Mountain, accounting for 82.9% of state total output in 2007. (3) A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for grape and wine has been constructed. Lots of research works promoted the quality of grape and wine products and made the industry distributio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4) High-qua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 for grape and wine have come into being, providing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technicians for the industry. (5) The governments have made a series of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ory for grape growing and wine making which improved the wine standard, named the original wines and carried out some protection work of geographic indications products,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为外国人经营,形不成民族工业的体系。旧中国的葡 萄与葡萄酒业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终因受当时 的政治、经济体制所限,未能获得发展。新中国成立 后,葡萄与葡萄酒业获得了新生,在原有极其薄弱的 基础上,开拓创业,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恢复与发展、 中期建设、1978 年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等三个不同 阶段[1]。
LI Hua, LI Jia-gui, YANG He-cai (College of Enolog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Shanx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Viti-Viniculture, Yangling 712100, China)
(3)1994~2000 年的转型波动阶段。葡萄酒产量 在 20~30 万吨之间徘徊。由于国家颁布了含汁量 100% 的葡萄酒产品国家标准和含汁量 50%以上的葡萄酒行 业标准,同时取消了含汁量 50%以下的葡萄酒的生产, 葡萄酒产品质量整体上升了一个层次。1995~2000 年, 含汁量 100%的优质葡萄酒数量有较大增长,产量维 持在 17~25 万千升的水平。
年 种植面积(万公顷)
葡萄总产量(万吨)
1980
3.26
11.0
1985
8.75
36.1
1990
12.12
85.9
1995
14.87
174.2
2000
28.35
328.2
2001
33.44
368.0
2002
39.24
448.0
2003
42.10
517.6
2004
41.35
567.5
2005
40.81
谱写辉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在大好时机促进下,在 栽培总面积 41.87 万公顷(酿酒葡萄 5.33 万公顷,占
建国后 30 年初创业绩的基础上,再现光彩。1987 年 全国葡萄总面积的 12.7%),为 1980 年种植面积的
全国酿酒工作会议对饮料酒的发展提出了四个转变 12.8 倍。葡萄总产量 627 万吨,其中 75%鲜食,15%
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
撑和技术保障。
1 葡萄与葡萄酒生产
1.1 葡萄种植面积及葡萄产量 1980~1990 年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在 3 万多公
顷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葡萄产量也一直在 90 万吨以 下,生产规模狭小。
1991~2000 年间,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葡萄与 葡萄酒教育、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村社会的发 展,农业经济基础逐步得以稳固,葡萄种植和葡萄酒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09.04.024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Vol.25, No.4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回顾
李华,李甲贵,杨和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
(4)2001 年以后的加速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342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Vol.25, No.4
我国葡萄酒产量逐年加速增长,2004 年达到 36.73 万 场结构和消费结构,促进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结构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