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 土壤(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土壤(第1课时)示范教案
《土壤》教学方案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了解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和剖面结构。
2.运用图文资料,结合观察活动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并据此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3.结合实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
4.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的合理利用方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教学难点】1.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2.说明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播放视频:【课程引入】土壤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出土地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出示材料:《禹贡》中关于土壤的内容师:《禹贡》中描述了天下九州各地的地理环境,我们节选其关于土壤的描述。
请大家认真阅读材料后思考:1.《禹贡》中为什么要对土壤进行划分?生:(可能的答案)划分土地质量,确定赋税。
2.《禹贡》中的记录是从哪些角度描述土壤的?生:(可能的答案)颜色、粘度、含水量等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土壤的特征。
(板书)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出示资料:土字示意图和“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象地之上,地之中;物出形也。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土字笔画中褐色代表的可能是什么含义?绿色可能代表什么含义?生:(可能的答案)绿色代表生物、植物;褐色代表不同深度的土壤、代表土壤......师:在土字中上面一个褐色的横线笔画代表表土层,下面褐色的横线笔画代表底土层。
绿色笔画代表植物,植物被表土层分为了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
师:在对土字溯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壤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呢?生:(可能的答案)生长植物......师:我们来看一下土壤的定义。
它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由此我们可知,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出示图片:土壤物质组成结构图师:观察图片,思考: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生:(可能的答案)矿物质、水分、空气、有机质......(板书)土壤的组成师:土壤的肥力指的是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一)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一)综合题1、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自然环境却有明显的差异。
(1)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读“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上表中a、b、c所代表的三个城市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亚历山大和巴格达分别属于什么自然带?由亚历山大——巴格达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变化规律?答案:(1)上海亚利山大巴格达拉萨(2)降水差异状况:从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看,上海最多,亚历山大次之,巴格达最少。
在降水季节分配上,上海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亚历山大降水集中在冬季,巴格达则终年干旱少雨。
降水差异原因: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低温少雨;亚历山大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降水集中,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干燥少雨。
;巴格达位于西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且难以得到海洋水汽的调节,因此全年干旱少雨。
(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带荒漠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属基础性题目,较容易。
(1)亚历山大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结合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是第二幅图;巴格达为位于西亚,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和第三幅图一样;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气候是高原山地气候,夏季气温低,但是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亦可到达该地,夏季降水较多,和第四幅图一样;上海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因此和第一幅图一样。
(2)降水差异应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两方面考虑。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 土壤(第1课时)示范课件
一、观察土壤
1 土壤的概念
思考:土壤与土地的区别?
土壤是构成土地的要素之一,而土地是陆地的表层部分,除土壤外还包 括岩石和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等。
一、观察土壤
2 土壤的野外观察-颜色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东川表层土壤是什么颜色? 2.为什么土壤会有特定的颜色?
一、观察土壤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
(第1课时)
课程引入
此资源为素材中的“【课程引入】土壤.mp4”,如不能正常播放,请提前下载视频。
一、观察土壤
地区
土壤
雍州
黄色
梁州
疏松的黑土
豫州
柔软的壤土;肥沃的黑色硬土
荆州
潮湿的泥
扬州
潮湿的泥
冀州
白壤
徐州
红色的,又粘又肥
兖州
土质又黑又肥
青州 土又白又肥,海边有一片广大的盐碱地
一、观察土壤
2 土壤的野外观察-质地
易耕作
理想耕作土壤
不易耕作
通气、透水性强、 保水、蓄水性弱、保肥 性弱
通气、透水性良 好、保水、蓄水性强
通气、透水性差、 保水、蓄水性强、保肥 性好
不同质地的土壤他们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什么?
一、观察土壤
2 土壤的野外观察-土壤剖面
观察并回答: 1.森林土壤自上而下分为 哪几层? 2.森林土壤不同层侧的土 壤在颜色或质地方面有什么差 异? 3.森林土壤剖面中不同层 次的土壤组成成分可能有什么 差异? 4.两种土壤剖面的差异是 什么?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
上,地之中;物出形也。”
植物地上部分 植 物 表土层
植物地下部分
5.2 土壤(第1课时) 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
思维导图
当堂训练
读“耕作土壤剖面图”,完成1-2题。
C 1.图中②层为(
)
A.腐殖质层
B.淋溶层
C.犁底层
D.耕作层
A 2.关于图中①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B.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C.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
D.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当堂训练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成土 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 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 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 的质地。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探究活动: 为什么四川盆地有些地方的
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是紫色 的?
紫色土是由紫色岩石风化形 成的土壤,说明成土母质决定 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 况。
南方红壤:
分布南方丘陵,雨水淋溶作用强,含铁氧化物,呈酸性,肥 力低,但利于茶树、柑桔种植。
观察土壤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
质地
粒级
孔隙
通气、透 保水、蓄水、 有机质分
水性
保肥性
解速度
可耕性
砂土
砂粒
大孔隙多
强
弱
快
易耕作
壤土 砂粒、粉粒、 大、小孔隙
良好
强
黏粒比例适中 均有
适中
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
黏土 黏粒
小孔隙为主
差
强
慢
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观察土壤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 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请你说出序号所 代表的的森林土壤 剖面?
5.2土壤 第1课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4张PPT)
耕作耕土作壤土剖壤面剖图面构造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小结:
土壤
土壤概念及组成成分 土壤颜色
观察土壤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
增强吸水、保肥能力 吸水率高达400%~ 600%;保肥能力是 粘粒的6~10倍。
3)水分:植物生长必须的因子并且 和可溶性盐类构成土壤溶液,成为 向植物供给养分的介质
4)空气:存在与土壤缝隙中,是土 壤的重要组成成分。
空气和水分二者此消彼长。
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
空气 20%~30% 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 存于土壤空隙中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
色较深,灰黑色或黑色
森
林
淋溶层: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
土
下层迁移;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壤
剖 面
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 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构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造
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最为复杂
土壤形成初 期
岩石开始崩 有解机物
成土母质
土层开始形 完整的土壤
5.2土壤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学习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了解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 和剖面结构,掌握观察土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综合思维) 2.运用图文资料。结合观察活动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并据 此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区域认知) 3.结合实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 性。(地理实践力)
它可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
(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腐殖质,呈黑色)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
5.2土壤(第一课时)观察土壤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讲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成土因素及其作用。接着,我介绍不同类型的土壤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在讲解土壤功能时,我通过举例说明土壤在养分储存、水分保持、空气流通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我阐述人类活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如施肥、农药使用、土地开发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验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体包括:
1.小组合作:学生将分组进行土壤调查,共同完成对当地土壤种类、分布和特性的研究报告。
2.讨论:学生围绕土壤功能及其保护展开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学生进行土壤样品实验,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参数,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小组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具体包括:
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土壤调查,共同完成对当地土壤种类、分布和特性的研究报告。
2.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如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土壤改良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壤的奥秘。具体包括:
1.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土壤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土壤有哪些特点?”“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土壤质量?”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验等方式,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
3.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如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成土因素、土壤功能及其保护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实地考察:学生参观当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观察土壤改良措施的实际效果,培养观察和总结能力。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1册 土壤(第一课时)
探寻土壤颜色的秘密
青土
氧化亚铁
红壤
氧化铁
黄土
氧化钙
探寻土壤颜色的秘密
西:白土
北:黑土 中:黄土 南:红壤
中山公园社稷坛
东:青土
2.土壤质地
二、如何观察土壤
砂粒
不
土
矿 物
同
壤
粒
质 粒 径
粉粒
径
质
组 合
地
砂土 壤土
黏粒
黏土
活动4
观看实验,结合土壤粒径组合情况,推测哪一个样本渗水
最多,并说明原因。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 重、坚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坚硬的岩石。
3.土壤剖面构造
二、如何观察土壤
耕作层 犁底层 自然土层
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层 犁底层
又称表土层或成熟土层,土质疏松, 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深。
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 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土壤颜色
褐色
土壤颗粒大小
以大颗粒为主
土壤易碎度
不易碎
土壤湿度
较小
生物情况
有较大的植物根系
制作人: 孙雪萍
制作时间: 2020年9月30日
二、如何观察土壤
黄土
黑土
1.土壤颜色
红壤
紫色土
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 特征之一。
探寻土壤颜色的秘密
黄土 褐土
黑土
红壤
紫色土
探寻土壤颜色的秘密
黑土
多
褐土
有机质
黄土
少
3.土壤剖面构造
二、如何观察土壤
(新版)土壤课件—人教版版地理必修一(演示课件)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土壤的主要形成自然因素分析 (1)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的粒级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 所示:
(新版)土壤课件—人教版版地理必 修一(演 示课件 )
(新版)土壤课件—人教版版地理必 修一(演 示课件 )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2)气候
(新版)土壤课件—人教版版地理必 修一(演 示课件 )
(新版)土壤课件—人教版版地理必 修一(演 示课件 )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4)地貌 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课堂篇主题探究
(5)时间与土壤: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新版)土壤课件—人教版版地理必 修一(演 示课件 )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实践链接小明在东北平原对土壤进行深入调查,主要从哪些方面进 行观察? 提示: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
(新版)土壤课件—人教版版地理必 修一(演 示课件 )
(新版)土壤课件—人教版版地理必 修一(演 示课件 )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 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 壤提供有机质,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3.气候:(1)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 (2)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4.地貌:多方面影响土壤的发育。 5.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6.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深刻,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 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
【课件】土壤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土壤
• 定义: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地表。 • 组成:
土壤观察
• 观察内容:
• 土壤颜色 • 土壤质地 • 土壤剖面结构
白土
黄土
黑土
一般来说,土壤 颜色越深,土壤 越肥沃。
水稻土 红壤
eg:
• 东北地区的黑 土地肥沃;
• 南方地区的红 壤较贫瘠。
• 观察内容: • 土壤质地 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成。
•森 林 土 壤 剖 面 构 造
• 观察内容: • 土壤剖面结构
• 耕地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
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成分表”。
B 1.表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A.黑土、水稻土、
红壤 B.红壤、黑土、水稻土C.土水壤稻土、水分黑土、空红气壤 矿物D质.红有壤机、质水稻 土、黑土 2.表中所列土壤,哪种a是中国3南0方%主要2土0%壤( 49%) 1%
b 25% 30% 37% 8%
A.黑土
B.水稻土
C.红c 壤 35%D.都15不%是 47% 3%
C
•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 自然因素
• 成土母质——决定 • 生物——重要影响 • 气候——影响岩石风化速度和养分的分解速度 • 地貌——多方面影响 • 时间
• 人为因素——有利有弊
土壤既是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
• 优点:通气性好、透水性强;易于耕作 • 缺点:保水、蓄水能力弱;有机质易分解,
保肥性能弱
• 优点:保水、蓄水能力强;有机质分解缓慢, 易积累,保肥性能好
土壤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 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 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据 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 要成分的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 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当地人用生 物炭改良贫瘠的土壤,可能已有几千 年的历史了。
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为什么这么贫 瘠?还有什么能改良土壤的方法吗?
黏土
黏土
04课时作业
目录
一、观察土壤——土壤质地
黏砂壤土土土
黏土壤成土分砂中中土所黏成含粒分的占以砂优沙砾势粒、,占 通粉气粒优,、势透黏,水粒大性的孔差比隙,例多蓄适,水中毛、,细 保兼水有管性砂空能土隙强和少,黏,而土通且的气有优、机点透质,水 分不解仅性缓通强慢气,,、保易透水积水、累性蓄,能水保良性肥好能, 性而能且弱好蓄,,水而但、且质保有地肥机黏性质重能易,强分不,解, 易是与农保耕业肥作生性。产能理弱想,的但土易壤于质耕 地。作。
黄壤
风力搬运的 黄色粉土沉积物
01 观察土壤
02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红壤
高温多雨下发育而成的红 色土壤,这种土壤含铁、铝成 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 土质黏重。低产贫瘠。
03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来自04课时作业目录
一、观察土壤——土壤颜色
紫色土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土壤类 型,是亚热带地区由富含碳酸钙 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上的初育土。 它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
01 观察土壤
02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03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04课时作业
目录
自学窗—地方病与土壤
01 观察土壤
02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03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04课时作业
目录
课堂总结
土壤
观察土壤
形成因素 土壤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与土壤
土壤发育时间越长, 土壤层越厚,土层分 化越明显
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描述土壤肥沃与否
水、气、热比例
土壤 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 疏松表层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 发育所需的养分、水、气和热的能力
观察 土壤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
观土——土壤之构造
• 1.观察标本,家乡的土壤是什么颜色? 棕壤
• 2.观察土壤的粒径,并用手指研磨,手感如何? 你判断家乡的土壤是什么
因为含有有机质,加热后颜色会变浅
深入思考
• 你还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
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 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成为土壤质地。
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石砾
砂粒
粉粒
黏粒
自然土剖面及特点
有机层:主要组成为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观察土壤标本,能够判断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土壤并说明判 断依据。 • 运用图文资料,结合观察活动,结合实例说明土壤的主 要形成因素,并据此解释家乡的土壤现象。
识土——土壤之印象
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土壤与土地是一回事。(× ) • 组成土壤的物质都是固体。 ( ×) • 黏土的保水性要高于砂土和壤土。( √) • 所有的土壤都有有机层的分布。 ( × ) • 生物是岩石风化产物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 ( √)
生物与土壤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高低取决于两大因素: 有机质的来源:植(动)物残体 有机质的流失:微生物分解作用、淋溶作用、植物吸收。
小试牛刀
干热环境:有机质积累少 干冷环境:有机质少,土壤形成较慢
气候
砾质土 黏土 壤土 砂土、
地貌与土壤
地貌影响气温降水→ 影响植被分布 地貌→影响地表径流, →影响成土母质分布
质地?
壤土
• 3.用一块纸巾包住一小把土壤,用手攥紧,土壤的体积发生什么变化?纸巾 湿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你的结论是什么? 含有空气和水分
• 4.将土壤放到漏斗瓶内,倒入适量水(没过土壤),观察土壤的渗水状况。
这种现象说明了土壤有什么作用?
具有透水和保水性
• 5.如果我们在烧杯中加热土壤,推测土壤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探土—土壤之成因
•小组内合作探究 •将疑难问题写到疑问区,自由解答。
1. 你认为棕壤的颜色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的? 2.东北平原、山东半岛、亚马孙平原在历史上都 曾被大量植被覆盖,为什么 有机质含量会差这么多 呢?请尝试从生物和气候的角度解释。 3.你认为道库恰耶夫没有考虑哪一个因素?结合自己所学,举例说明该因素对 土壤形成的影响。
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
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耕作土剖面及特点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 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 具有保肥保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