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解读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
欢迎阅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温故知新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部分的最高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计数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十)(二)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1”与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的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1组成的。
在自然数中,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
过关精炼1. 用分数表示各图形的阴影部分.2.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是( )。
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3.74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份。
4.65的分母是(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分子是( ),表示有这样的( )份。
知识讲解(三)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如 32的分数单位是31,32里面有2个31;85的分数单位是81,85里面有5个81)如:的分数单位____, 的分数单位是____,的分数单位是____。
过关精炼127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5217读做( ),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时 间 分 配 及 备注( ) ( ) ( ( )731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个分数就变为0.题海拾贝(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 分数可以用整数除法的商表示:用除数(不能是0)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第四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以及能对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比较。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以及分数的运算和比较,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能对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分数的简单运算和比较。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课标解读2022
分数的意义课标解读2022分数的意义课标解读2022引言: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
而在教育中,分数的掌握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2年的分数的意义课标是教育部根据当前教学理念和教学需求所制定的教学标准。
本文将对该课标进行解读,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分数的意义课标。
一、分数的引入和理解分数的引入是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形向学生展示分数的概念。
课标强调了分数的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包括带分数和百分数等,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分数的实际意义。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并且能够将抽象的分数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联系。
二、分数的比较和运算分数的比较和运算是分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掌握分数理论的关键。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分数大小,并能够用分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这需要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分数的整体和部分等进行深入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例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比较和运算技巧。
三、分数的应用分数的应用是学生掌握分数知识后的延伸和拓展。
课标提到了一些常见的分数应用情境,如食谱、比赛成绩等。
这些情境生动具体,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数应用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数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分数的特殊形式和扩展知识分数的特殊形式是分数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课标对一些特殊的分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如循环小数、无理数等。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特殊分数形式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结语:分数的意义课标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分数的引入、比较和运算、应用以及特殊形式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用技巧。
教师和家长应密切关注该课标,指导学生合理学习和使用分数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分数的意义课标解读
分数的意义课标解读分数的意义课标解读导言数学作为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于分数的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分数的意义也在数学课标中得到了明确的解读。
本文将对分数的意义课标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人们对于分数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一、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数的表达方式之一,它由分子和分母两个部分组成。
分子表示单位数量,而分母表示单位的数量。
分数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个整体被分成了若干个相等的部分,而我们能够根据分母的大小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
分子的数值则表示我们需要取出整体中的多少个这样的部分。
因此,分数的实际意义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中的一份。
二、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在购物时,常常会出现“半价”、“三折”等折扣形式。
这些折扣其实就是分数的形式,通过分数来表示商品的打折程度。
2.另外,分数也常常用于度量,比如测量温度时,用分数表示冰点以下的温度,也用分数表示沸点以上的温度。
3.在运动场上,分数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比赛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数来记录比赛的进展,分析每个选手或队伍在比赛中的表现。
三、分数的意义课标解读1.深入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要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即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中的一份。
这样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使用分数,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概念。
2.意识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课标中还强调了分数和小数的联系,要求学生进行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这样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于数的不同表达方式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3.理解分数在测量与比较中的应用。
分数在测量与比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进行测量与比较,如通过运用分数来对温度进行度量,并进行比较大小。
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非常有帮助。
4.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课程标准解读:五年级数学下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课程标准解读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打好基础。
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其中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后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分数的起始,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的引申;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则是沟通了两者在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
整个单元的内容,基本是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这样的递进发展关系编排的。
分数的意义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教材通过测量与分物的实例,引入分数的编排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分数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的含义,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实例理解、归纳分数的意义,并重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分数与除法中例1和例2教学时要结合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结果的理解。
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弄清谁是单位“1”,例3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材编排此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利用分数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性质,例1: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示范课例《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示范课例《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 从数学内部除法计算的需要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所得的商。
2.经历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究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体会分数对于数学精确刻画与表达的作用,以及数概念扩展的必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所得的商,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回顾、解释现实情境中分数的含义。
1.出示以下素材:说一说这些情境中的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参考如下的交流过程:(1)1篮鸡蛋(共6个),吃掉1/2篮。
师:谁来说说吃掉1/2篮是什么意思?可能有:吃掉1/2篮就是指吃掉了3个。
师:3个就是――?怎么说?引导说出思考过程:1篮共有6个鸡蛋,将这6个鸡蛋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篮,刚好就是3个。
师:用“个”作单位是3个,用“篮”作单位不到1篮,只有1/2篮。
那假如1篮有8个鸡蛋呢?吃掉1/2篮是吃掉了几个?如果吃掉了5个,说明1篮有几个?(2)1箱咖啡(共15包),拿出4/5箱。
师:这个4/5箱又是多少呢?生:应该是12包。
师:你怎么肯定就是12包呢?引导说出思考过程:这一箱咖啡共有15包,将它们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是3包,4份就有12包。
师:用“包”作单位是12包,用“箱”作单位不到1箱,只有4/5箱。
(3)一节课时间为2/3小时。
师:2/3小时是多少分钟?你怎么知道的?师:用“分”作单位是40分,用“时”作单位只有2/3小时,不到1小时。
(4)一条金鱼长3/10米。
师:3/10米是多长?谁知道?师:用“分米”作单位是3分米,用“米”作单位不到1米,是3/10米。
2.引导小结: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分数?【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过分数,到五年级再认识分数,时间间隔较长,可能会有部分遗忘。
因此有必要引导回顾。
上面在解释这些现实情境中分数的含义时,还可以结合图示来加以说明。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讲解学习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内容:(一)分数意义1、我们可以把1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将一个物体或是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它的分数单位。
如: 74的分数单位是71 一定要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如果只取1份,也就是它的分数单位。
如:全班有24名同学,其中男同学占全班的35。
这里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35的5是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3是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它的分数单位是15,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5表示的意义是: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男同学的人数占其中的3份。
例:某市今年修的公路总长是去年的1110,1110的意义是:(二)分数与除法(0)a a b b b ÷=≠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例: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 填一填1、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9个小组,其中4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这里的单位“1”表示的是( )。
2、在城市绿化中,草坪面积约占35。
35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一项工程计划8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3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
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结果。
(1)用4米长的布料做5个桌帘,每个桌帘需布料( )米。
(2)一根绳子长6米,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 )米。
分数的意义课程标准
分数的意义课程标准分数的意义课程标准文档引言:在数学教育中,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开始接触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分数的意义课程标准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用,为他们未来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分数的意义课程标准的内容及意义。
一、基本概念1. 分数的定义:分数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构成,分子表示被分割的部分,分母表示分割成的等份数量。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准确比较分数的大小。
3. 分数的转化:学生应该能够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和小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分数的意义1. 部分和整体:学生应该理解分数表示的是一个事物的部分,而整数表示的是完整的事物。
例如,分数1/2 表示的是一个整体被分割成了两个等份,而整数 1 表示完整的一个事物。
2. 分数的实际运用:学生应该能够将分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如分配物品、测量和计算等。
3. 分数的关系: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如互为倒数、互为相反数等。
三、分数的运算1. 加减法:学生应该能够对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并理解运算的意义。
例如,1/2 + 1/3 = 5/6,这意味着将一个整体分成了六等份中的五等份。
2. 乘除法:学生应该能够对分数进行乘除法运算,并理解运算的意义。
例如,1/2 × 1/3 = 1/6,这意味着将一个整体分成了六等份中的一等份。
3. 分数的化简:学生应该能够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理解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
四、解决实际问题1. 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实际情境将问题转化为分数的形式,并运用分数的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2. 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物品的分配、耗费、增加等。
五、评估及反馈1. 发现和纠正错误:教师应该能够发现学生在分数概念和运算方面的错误,并针对性地纠正。
2. 反馈和指导:教师应该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分数的意义课标分析
分数的意义课标分析分数的意义是数学课标中的重要知识点,它是表示一个数在一个单位中所占的比例或比率的一种方式。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商业、建筑、医学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分数的意义进行课标分析。
首先,分数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在数轴上,分数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点的位置,更具体地说,它是由整体中的一部分组成。
通过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这不仅在数学中有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有实际应用。
比如,商场打折促销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许多商品的折扣比例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
其次,分数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很多实际情况中,我们会遇到分数的问题,如购买食材、订购物品等。
我们可以使用分数来表示我们需要的数量,也可以使用分数来计算成本、定价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把整体划分成若干块,然后根据分数来决定我们所需的数量。
这些操作都离不开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分数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进行准确的度量。
在科学测量中,分数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表示方法。
比如,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长度、时间、速度等物理概念。
使用分数可以更清楚地表示一些不是整数的数值,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分数还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事物的大小。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分数来比较两个人的身高,或者比较两辆车的速度。
最后,分数的意义在图形表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统计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将数据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而折线图、饼图、柱状图等常见的图形都与分数密切相关。
比如,在饼图中,每个扇形的面积表示相应部分的比例,而这个比例就是由分数来表示的。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比例来进行判断和决策,而分数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数据。
综上所述,分数的意义是数学课标中的重要内容,它帮助我们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准确的度量以及进行图形表示和分析。
掌握分数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完整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解读
(完整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解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解读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陈菊娣(初稿)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骥(统稿)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二、课标解读(一)经历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揭示分数意义的本质在分数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各种直观因素,让学生借助充分的感性材料,发现和归结一类事物的一般和本质特征,从而辅助其建构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首先,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表示,去除图形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提炼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用表示”;接着,的应用范围从一个图形拓展到把若干个物体看成的一个整体,去除整体的个数、部分的个数等因素,提炼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用表示";最后,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通过整体(单位“1")与部分(取得份数)不变,而等分的份数不同,分数大小相应在发生变化;或者通过整体不变,等分的份数以及取得份数不同,得到不同的分数等练习,以进一步揭示概括分数的意义.显然,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既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又在这一过程中感悟体会到分数的内涵。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讲述了分数的概念、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运算。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分数,掌握分数运算的关键。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分数运算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续的分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并对分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性质和运算,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分数的通分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分数的通分运算。
2.教学难点:分数的通分运算,以及分数性质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分数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场景,如考试成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分数的通分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通分的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说课稿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分数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相关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
此外,学生对分数的运算规则和大小比较还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表示分数。
2.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能够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4.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运算规则。
3.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4.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分数的大小比较: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能够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6.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要求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1.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位于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和基本运算。
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在于理解分数的意义,即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如等价的分数表示。
难点在于将抽象的分数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及运用分数性质进行等价变换。
2. 学情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数基础,但对分数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预计学生在理解分数作为“比率”和“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双重含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和应用等价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运用分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将分数的意义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灵活运用分数性质。
解决策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讨论中深化。
5. 教法与学法-教法选择: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学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6.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引出分数,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如何用分数表示蛋糕的一半?”引出课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说课)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说课)教学目标:1. 知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 能够简单计算分数与除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分数应用的计算。
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
教学准备:1. 讲台和黑板。
2. 教材和生活场景中的物品。
3. 分配用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入(1)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简单的分数。
教师随机列举一组分数并告诉学生要将这些分数从小到大排列。
例如:2/3,3/4,1/2,5/6,让学生自己想清楚和列出答案。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图,图中有一条直线和两个点,其中线段被分成了若干段。
然后征询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画的代表什么?几分之几代表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跟进提问,用生活中真实的例子来解释分数这个概念,分数代表的就是一定的比例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讲解(1)分数意义和性质:教师给学生展示出物品对儿童吸引力的比例关系,例如,一个大的糖果可以让两个人分享,那么就是半个糖果。
半个糖果可以表示成一个分数1/2。
如此可将糖果分为1/4,1/3等,进而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的定义。
随后再进一步讲解分数的性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分数运算(同份量相加)。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老师让孩子们在纸上列出一些含分数的式子。
例如:2/4÷1/4= 2,众所周知,分数的除法是将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这个数就是除法中的除数。
要明确这一点,学生们实践练习的同时需注意细节。
三、案例练习(1)将4/6、1/3、2/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答案:2/9、1/3、4/6)(2)将4/9÷2/3的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3,将答案化简成最简分数(答案:4/6,约简后为2/3)。
(3)某同学有90分的试卷,他觉得只有8/10的水平。
那么他得了多少分?(答案:他得了72分)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发现吗?
预设:涂色的面积都相等,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4)提问:你能试着写出一个等式吗?
1 24
预设: = =
2 48
(板书: 1 = 2 = 4 )
2 48
案例分享:
一、在多种情境中感知分数的相等
2. 在直线上标分数,感知分数大小的相等。
(1)这样一组相等分数 1 、2 、 4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3 6 12
三、例题剖析
2.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落脚点:
直观操作
通过对分数分类,全 面理解分数概念,培养 学生数感。念。
加强沟通概念之间的 联系。
归纳抽象
注意: 明晰单位“1”,否则 7/4会误认为7/8。
三、例题剖析
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方法: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算理:分数的意义、概念
案例分享:
观察,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通过刚才分饼的过程,我们得到了这两道除法算式,它们的结 果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请大家仔细观察每道算式与分数,看你有怎样 发现? 2.学生观察后与同桌交流。 3.反馈:那也就是说,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结果可以用分数 表示,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数。如果用字 母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a÷b= a/b(b≠0)同学们的 发现其实就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练习。 1)填空 2)抢答
变化,但是分数的大小并未发生变化。这里有什么规律吗?
(2)请每个小组从这4组分数中任选一组。研究一下,分子、分母 怎么变,分数的大小才不变。画一画、标一标。
二 活中的作用。
学
5. 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
段 (
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材解读及教学分析
《分数的意义》教材解读及教学分析郇封镇大文案中心小学高菊梅《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学指导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结构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学生能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
3、学生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
三、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课以“谈话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其中动手操作,创造分数这一大环节包括动手操作,感知意义;师生互动,理解意义;深化整体,总结意义;巧妙练习,强化意义四步。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材分析(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五下、六上 (综合应用阶段)
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五下
(深入理解阶段)
平均分
三上 (初步明确阶段)
二下 (孕伏阶段)
经历平均分的活动,为学生初步认 识分数,积累每份同样多的经验。
①单元背景分析
单元主题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2.走进教材,横向分析(不同版本教材对比)
② 课标要求--核心素养
单元主题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素养关键词是数感、符号意识、抽象能力、 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意识、推理意识、应用意识。
② 课标要求--落实核心素养(数感)
单元主题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经 现例内 观如之发历分:涵感引何一 展利用数把:悟导。 数用培分 单7数 。学张在 感学数 位养感生饼逆 ,生表 ,和主创平向 提身示 体提要作均思升边数验高是“分维创熟量分想指学给的造悉的数象对4生过性的实的画个于程。真的际度”人,数中实应量数,使与,生用意感每露深数活,义人呢出化情量在,分?的学境、观同得部生,察 时数多分对唤、 建量少是分醒猜 立关张学 真 带 分整数学测 数系饼分生 分 数个意生、 感通及?数不 数 、图义原交 。过运、光 , 整形的有流这算假可 还 数的理的中个结分以 可 、四解认感活果数认 以 小分,知知动的和识 把 数经、,直验发,
② 课标要求--落实核心素养(几何直观)
单元主题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内涵:几何直观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呢?
② 课标要求--落实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单元主题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比如在理解分数的性质后,进行的约分、通分和分小数互化的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研课标说教材
单元目标
数学思 考目标 问题解 决目标
本册目标
知识技 能目标
课 程 目 标
情感态 度目标
本册目标
说课标——课程目标
问题解 数学思 决目标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考目标
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 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感受数学的魅 力
单元目标
本册目标
知识技 能目标
课 程 目 标
情感态 度目标
本册目标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 质
山东省陵城区糜镇明德小学 张燕香
研说流程
2.教材的 单元编写 体例 3.全册 (单元) 内容结构
1.教材的 单元编写 特点
1.课程目标
4.知识联 系
1.教学 建议
2.内 容标准
研 说 流 程
2.评价 建议 3.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利 用
——教与学的依据
通过观察、操作、掌握平 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 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 确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 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 计算方法。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 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 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 获得成功的快乐,养成乐 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 有据等良好品质。
课 程 目 标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学段 第一学 段 第三学段
课 程 目 标
说课标——课程目标
数学思 考目标
问题解 决目标
单元目标
本册目标
知识技 能目标
课 程 目 标
情感态 度目标
本册目标
说课标——课程目标
数学思 考目标
问题解 决目标
单元目标
本册目标
知识技 能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标解读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陈菊娣(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骥(统稿)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二、课标解读
(一)经历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揭示分数意义的本质
在分数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各种直观因素,让学生借助充分的感性材料,发现和归结一类事物的一般和本质特征,从而辅助其建构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首先,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等图形表示,去除图形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提炼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
其中的1份用表示”;接着,的应用范围从一个图形拓展到把若干个物体看成的一个整体,去除整体的个数、部分的个数等因素,提炼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
份用表示”;最后,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通过整体(单位“1”)与部分(取得份数)不变,而等分的份数不同,分数大小相应在发生变化;或者通过整体不变,等分的份数以及取得份数不同,得到不同的分数等练习,以进一步揭示概括分数的意义。
显然,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既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又在这一过程中感悟体会到分数的内涵。
(二)揭示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方法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
比如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等。
这些概念与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
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与方法。
例如不管是假分数的概念的理解、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还是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它们实质都是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同样,约分与通分,它们也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而方法,应凸显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道理。
这样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与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进行机械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