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研究基于GFCI分析
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金融内部条件对金融中心的影响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为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区域乃至世界性的金融中心。
本文就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作了具体的阐述,尤其是加强了对内部条件影响的分析。
在众多学者对内部条件的弊端进行质疑的同时,本文通过层次分析说明了内部条件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对更好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economic strength, each government is committed to build a regional and even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financial center made specific, especially to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conditions. While many scholars questioned the drawbacks of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the paper by the level-analysis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ditions. And through a series of analysis, the writer put forward the personal opin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关键词:金融中心,形成条件,内部条件,上海Key words: financial center, formation conditions, internal conditions, shanghai一、金融中心的概念国际金融中心就是指能够提供最便捷的国际融资服务、最有效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最活跃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的城市,金融市场齐全、服务业高度密集、对周边地区甚至全球具有辐射影响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征。
上海这五年,“五个中心”从这里启航

上海这五年,“五个中心”从这里启航文薛亮6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
大会报告提出,到2035年,“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全面升级,重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五年前,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之后,李强书记在十一届市委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及“五个中心”,将此前讨论的“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并称为“五个中心”,作为上海需要深化的核心功能。
从“四个中心”到“五个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的全球站位不断提高。
以下综合政府发布信息、主流媒体报道、国际权威指标以及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等,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成效进行盘点。
国际经济中心2021年,上海市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2万亿元,较之2017年增长1.31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7.36万元,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规模合计达到1.27万亿元。
2021年,上海新设市场主体数为52.7万户,较之2016年增加18.0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截至2022年5月底,上海共吸引9.8万户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其中跨国企业地区总部848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是我国跨国企业地区总部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在国际城市竞争中,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是吸引人才和企业的“磁力”。
日本知名智库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设定6个大类(经济、研发、文化、居住、环境和交通)、70个指标,从多维度对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估和排名。
上海在该智库发布的“世界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2020”中直接从上一年的第30位首进前十,并在最新一期2021的排名中继续保持该名次。
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使得上海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与对策:基于GFCI6最新排名的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82 F3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04 26 (00 1—050 10—782 1)007—3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金融中心竞争力是 国家竞争力 长。在对 G C 问卷 “ FI 如果您所在的公 司未来几年新设分支机 的重要 内容和载体 , 因此各国对金融 中心的建设 日益重视 。 由伦 构 , 可能选择哪家金融 中心 ” 这一问题 的回答 中, 深圳 、 海 、 上 北 敦金融城委托英国咨询公 司 ZY n统计制作 、对全球各 大金 融 京 分 列 前 三位 ( 表 2 。 /e 见 ) 表 2 未来 几年更加重要的金融中心、 新设机构落户将选择 的金融 中心 中心 竞争 力进 行排 名 的“ 国际金融 中心指 数 ( l a Fnn i Go l i c l b a a 来 来几年更重要的 2O 年被诩查对象提 新琵I构将落户的 20 年被嗣查对象提 l f9 l L 09 Idx 简称 G C ) , ne , F I ” 目前 已成 为全 球在 该领域 内最 权威 的指 金融中心 到的次数 金融中心 到的次数 数 。在 2 0 年 9月 下 旬公 布 的 G C6也 是 最 新一 期 的排 名 中 , 09 FI 上海 9 1 测 l f 4 l 涮 ¨ 8 4 上海 2 7 亚洲城市 、 尤其是中国几大城市整体表现不凡 。 在当前我 国快速 香 港 2 7 北京 1 9 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下 , 我们有必要辩证分析此次排名。 北 京 1 4 新 加坡 l 6
名, 认为既彰显 了我国国家金融中心 建设取得 的三点主要进 步, 排名 背后也显现 出 了我们 的三点主要不足。在此基础 在 上, 文章提 出从“ ×3 角度 做好四方面的基础 内涵 工作 , 2 ” 整体推动我 国国际金融 中心建设进程 的政策建议。 【 键 词 】 国 际 金 融 中心指 数 ; 步 ; 关 进 不足 ; 议 建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参考及几点思考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参考及几点思考一、国内外有哪些主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报告对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和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三类:(一)营商环境专项评估报告表1 营商环境专项评估报告资料来源:作者整理归纳第一类是营商环境专项评估报告,专门针对营商环境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打分排名。
目前国际上最主流的营商环境评价研究是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报告(Doing Business)》,其他营商专项报告还有:经济学人智库《营商环境排行榜(BER)》、福布斯《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世界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的《全球城市营商环境评估研究》等。
(表1)近年来,国内各类研究机构也越来越关注营商环境评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发布了一批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名。
2018年,国家发改委牵头,按照国际可比、对标世行、中国特色原则,构建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政府层面推行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已在22个城市开展了试评价。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印发实施,2019年将在全国40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
(二)综合性城市排名体系中的营商环境指标第二类是综合性城市排名体系中的营商环境指标,主要是国际组织对城市竞争力、综合实力的评价排名中,将营商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评估打分。
如普华永道《机遇之都》、日本森纪念财团《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排名(GPCI)》、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GCI)》、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GUCP)》等。
(表2)这些排名或报告从更宽泛的角度评估了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或城市的营商环境,但由于各个机构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所差异,因此,全球主要城市的排名也略有差异。
表2 综合性城市排名体系中的营商环境指标资料来源:作者整理归纳(三)聚焦营商环境部分领域的评估报告第三类是聚焦营商环境部分领域的评估报告,针对营商环境某些环节进行专业评估分析的报告。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探究论文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探究论文在全球经济中,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愈加重要。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建立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资本流入。
本文将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探究,从什么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重要性以及建设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是指汇聚了全球金融资源、主控金融规则和全球重要金融流动的区域或城市。
它具有众多金融服务机构、国际知名金融品牌、高质量的人才和优越的金融基础设施。
具有规模化、国际化和信誉化等特点。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包括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它们不仅是跨国公司和投资者的首选地,也是全球金融业务的集散地。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不仅仅是为跨国公司和投资者提供资金和金融管理服务,它还扮演着重要的规划和管理角色。
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1.融资:国际金融中心能够提供大量资金给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
2.资金管理:国际金融中心还为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管理服务。
3.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的金融管理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为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以让他们对金融风险有更好的把控。
4.金融监管:国际金融中心有更高的监管能力,以确保金融活动合法合规。
三、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它可以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许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会在国际金融中心注册,并将其作为全球业务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这会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其次,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吸引外来投资,顺应全球化潮流,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金融科技、法律服务、会计等,进一步推动城市和国家的发展。
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高质量的人才和完善的法律规章支撑。
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应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建立一套完备的金融监管机制,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与限制因素分析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与限制因素分析首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受到其他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压力。
目前,全球金融中心主要有纽约、伦敦、东京等,它们在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
相比之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需要在金融市场规模、金融机构业务、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不断提升。
其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受到金融监管制度的限制。
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在这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力度。
第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受到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制约。
作为金融中心,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
上海需要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背景和专业知识的金融人才,这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目前上海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薪资待遇不竞争、学术环境相对较弱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加以解决。
第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受到金融开放程度的影响。
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具备开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吸引国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参与。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进一步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加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业务的自由度。
最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还受到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虽然明确,但仍受到一些限制因素的影响。
要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中心,上海需要加强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机构的业务,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金融开放程度,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只有克服这些限制因素,才能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取得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2009年9月目录一、背景与引言 (1)二、GFCI6要点 (3)三、全球金融中间领导 (6)四、亚洲金融中间的崛起 (12)五、北美金融中间 (18)六、欧洲金融中间 (20)七、离岸金融中间 (22)八、全球金融中间排名及构造 (25)九、分类行业指数 (27)十、五大年夜关键范畴竞争力 (28)十一、总结与结论: (33)附件一:GFCI 6的其它信息 (35)附件二:特点指标 (36)一、背景与引言首期全球金融中间指数(GFCI)由伦敦金融城托付英国咨询公司Z/Yen Group统计制造,并于2007年3月颁布第一期GFCI申报, 申报每年宣布两次,该指数重要对全球范畴内重要金融中间的金融竞争力进行评判。
自颁布以来,接收评估都市的数量以及每期版本中数据信息赓续更新和增长,这些变更更多的强调了全球金融办事业专业人士优先推敲的重要身分和存眷对象的变更。
在2009年的GFCI第六期申报中,接收评估的都市由2008年的62个增长到75个。
2009年的GFCI申报采取了身分评判模型(factor assessment model),综合应用了都市特点指标(instrumental factors)以及对全球金融办事业专业人士进行的网上查询拜望。
(1)都市特点指标(instrumental factors)。
先前的研究注解,阻碍金融中间竞争力的都市特点指标重要有五个,即人才(People)、贸易情形(Business Environment)、市场成长程度(Market Access)、差不多举措措施(Infrastructure)、总体竞争力(General Competitiveness)。
这些都市特点指标所选用的客不雅数据均来是全球各大年夜评估机构差不多公布宣布的有关都市竞争力的各类指数。
金融中间的差不多举措措施竞争力指标由物业成本查询拜望和栖身成本指数等特点指标得出;公布公平的贸易情形指标由贪腐印象指数、不透亮指数等特点指标得出。
GFCI指数对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法 律 环 境 以及 诚 信 水 平 十 分 看 重 。 所
以, 当前上 海建 设 国际金 融 中心 一定 要
致 力 于建设 ‘ 公 平公 正”的商业环 境 。
球金 融 中心 新一 轮深 度 调整 , 这 是 国际 金 融 中心 的话 语权 , 从 而在 世界 金融 格 金 融 体系重 构 的重 要 契机 , 并 为亚洲 金
提 供 了参考 。 第一, 抓住 机 遇心 的发展 提 供 舆论 支持 。
将 上 海 建 成 国际 金 融 中心
国务 院已明确 提 出,  ̄ 1 2 0 2 0 年, 将 设 路 径 。 同时 , 运 用 有关 政 策 措 施 , 有
上 海 基 本 建 成 与我 国经 济 实 力和 人 民 币 国际地 位相 适 应 的 国际金 融 中心。上 海 国际金 融 中心建 设是 国家 战略 , 但 发 展 道路 可能 比较 漫长 , 也 很艰 难 。
第五, 积 极促 进 人 民币 国际化 , 不
断 推 进 人 民币成 为亚 洲 区域 性 货 币。以 看, 本 国货 币的国际 地位 对 形成 一个 金
融 中心有 较 重要 的影 响 。 所 以要 建 立 中
地 区很 多 参 与 问卷 调 查 的 金 融 机 构 专 纽 约 、 伦敦 建成 国际金 融 中心 的经验 来
危 机 时代 亚洲 优 势 , 促 进我 国国际金融
中心 的建 立 。
第二 , 推 动 多层 次 金 融 中心 体系 的 建设 , 形 成 多元 化 、 多层 次 的格 局 , 建
成 拥有 若 干个功 能 互补 、 层 次不 同的国 内金 融 中心 网络 体 系。根据 伦 敦金 融城
海 与其它 国际金融 中心 的差 距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特区,上海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进驻。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1991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随后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吸引和扶持金融机构的发展。
上海的金融改革和开放政策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位于浦东,并以陆家嘴为代表。
陆家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象征。
在这里,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纷纷设立办事机构,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和推动。
首先,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政策支持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政府推动了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更开放和有利的市场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和境外机构进入上海。
其次,上海获得了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
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相继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或总部,进一步提升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同时,上海也通过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了国际间的金融合作。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还包括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
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以其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值和交易量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另外,上海还设有期货交易所、商品交易所等,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上海拥有丰富的金融人才资源,包括各类金融专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以及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才等。
这些优秀的人才为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持。
除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致力于打造一个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
上海的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各类金融科技公司和创新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为金融中心的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进一步 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进一步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21年第10期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许亚岚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支撑,金融科技是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极具潜力的亮点之一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发挥和增强金融中心在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对提高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以来,上海已基本确立了以市场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国内领先的金融中心地位,并正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
未来,上海将如何朝着2035年远景的新目标再出发?对此,《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从全球金融中心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经济》:近年来,上海的影响力稳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也与日俱增。
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来,您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有哪些?曾刚:第一,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中总指数已进前三。
按照GFCI的排名,上海从2009年3月的第35名,一路上升到2020年9月份的第3名,并且自2018年以来上海已连续位列全球五大国际金融中心行列。
目前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齐备、境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金融市场体系,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居全球第三位,筹资额、股票成交金额分别居全球第一、第四位。
债券市场托管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上海为什么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国 家 为 何 选 择 了上 海 ,而 不 是 北 京
早在 2 0世 纪 9 0年代初开 发浦东
20 嘲 R U Dl 透 背
时 , 上 海 就 已提 出建 设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量 超 过 4 %,近半 壁 江 山 ,令 上 海 等 大 是 由它 自 身 的 基 本 条 件 所 决 定 的 。 今 0 的 战略 目标 , 并 获 得 了 国务 院 的 认 可 , 因 此 , 多 年 来 北 京 一 直 回避 “ 融 中 金
影 响力 的 金融 中心 ” ,并在 空间布局 、
市 场 , 至 今 甚 至 还 没 有 一 家 全 国 性 的 香 港 、 新 加 坡 相 邻 或 处 于 同 一 时 区 ,
市场 体系建 设 、吸 引人才 等诸多 方面 交易机构 ( 如证交所 、期交所和黄 金交 也 能 与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伦 敦 、 纽 约 构 建 作 出了详 细的规 划 。该提 法激 起京 沪 易 所 等 ) ,没 有 股 票 、期 货 、 外 汇 等 要 连 续 2 小 时 的接 力交 易。上海 又位于 4
为什么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 王 大 贤 马 丁
近 期 , 国 务 院 常 务 会 议 审 议 并 原 中 的 核 心 作 用 , 对 提 高 一 国 经 济 发展 则 通 过 《 于 推 进 上 海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水 平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至 关重 要 。 这 则 消 关 服 务 业 和 先 进 制 造 业 、 建 设 国 际 金 融 息 向 海 内 外 释 放 了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信 中 心 和 国 际航 运 中心 的 意 见 ) 以下 简 息 :在 国际 金 融 危 机 的 背 景 下 ,加快 推 )( 称 《 见 》 , 海 迎 来 了新 的重 大 战 略 进上 海国 际金融 中心 的建 设 ,以推动 意 )上 机 遇 。 国 务 院通 过 的这 一 意 见 》 ,对 人 民 币国 际化 的 宏 伟 目标 和 胆 略 ,将 上 海 加 快 推 进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建 设 作 出 可 能 使 中 国 在 不 远 的 将 来 成 长 为 和 制 了 全 面 部 署 ,为 上 海 未 来 经 济 和 产 业 造 大 国 相 媲 美 的金 融 强 国 。 意 见 》 的 发 展 指 明 了方 向 , 有 利 于 加 快 金 融 业 出 台 ,宣 示 了 中 国政 府 加 大 金 融 市 场
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劣势

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的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ersIndex,以下简称GFCI)是由伦敦金融城为提供一个较为直观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而制作发布的指数。
该指数从2007年3月开始编制,每半年更新一次,至今共发布8期。
在最新的第8期指数中包含了62个世界主要城市在作为金融中心方面的分数和排名,在此次排名中,上海上升到了第6位,是历次排名中最高的,同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8期排名的演变,上海排名从第6期开始有了显著上升,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正盛之时。
显然,中国在此次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为上海挣得了不少分数。
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势第一,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海政府的重视是保证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有力条件之一。
中央政府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雄厚的实体经济背景是支撑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即使在各种突发事件和经济过热期间,国民经济也实现了软着陆。
经济在保持两位数发展速度的同时,对外贸易持续攀升,出口形势一路向好,外汇储备屡创新高,进口产品也不断多元化,与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关系。
同时,国际投资日趋活跃,世界五百强企业纷至沓来,投资流入持续升温,逐渐跃入世界前列;对外投资活动日趋活跃,中国企业深入境外抢滩设厂或者收购兼并境外企业。
这些都为中国在世界上树立起了一个经济大国的形象。
尽管人均经济水平还不是太高,但国民经济总量无疑已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这为造就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可能。
从国内经济来看,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而上海又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大都市,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上海市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候选城市,另外,从国际视点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和第四大经济大国,就规模而言,中国的人口相当于10个日本,27个韩国和三个东盟,基于以上事实,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拥有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022中国内地金融力Top30城市_产业变革驱动金融实力洗牌

金融力Top30城市的变化态势,充分展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特质。
经济实力领先的京沪深三地,金融中心格局稳定。
金融力第四城被杭州夺得,其拥有273家上市公司,经济实力可观,近5年的金融业增加值也翻了一番,占GDP 的比重提升至12.1%。
半导体、汽车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城市逆袭。
广东、浙江、江苏分别有4城入围,展现了经济大省不俗的金融实力,新晋Top30的无锡、温州、东莞、常州、佛山、台州6城均来自于这三省,且均拥有制造业强市的标签。
南京反超天津,合肥前进6名,超过长沙,加冕最快进步城市,也与制造、科创产业进步有关。
西安亦前进两名,新能源产业大市再添高光时刻。
而大连、沈阳、长春等东北城市却跌落Top30,南北差距继续拉大。
站在产业变迁的关口,城市之间的洗牌才刚刚开始。
刘鲜花/文2022中国内地金融力Top30城市产业变革驱动金融实力洗牌和谐的金融生态,是支撑城市经济繁荣的柱石,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018年,新财富开启对中国内地31个省份金融实力的量化考察,2019年又对30个一二线城市进行评估。
根据2021、2022年各城市金融业发展数据,我们继续通过宏观经济实力、金融业发展程度、金融机构实力、资金总量、地区资本化程度、民间资本活跃度六个维度下的16个二级指标,客观计算标准化得分(表1),以描绘Wind城市分级中一线、新一线、二线共49个城市所处的金融梯队、优劣势和发展空间,并遴选出最新一届金融力位居前30位的中国内地城市。
2022年,这些城市在金融力比拼中又呈现怎样的格局?经济大省包揽超一半名额,金融第四城易主相较2019年,2022年进入金融力Top30的城市中,第一梯队的前三甲座次并未发生变化,北京、上海、深圳依旧是最具金融实力的存在;杭州取代广州成为金融力第四城,合肥前进6名,加冕最快进步城市(表2)。
纵观Top30城市金融实力总得分可以发现,各城市分化依旧严重,并可大致分为四个梯队。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策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策(一)积极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努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应继续培育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尤其应增强国内市场参与主体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首先应充分利用国有金融机构改革、金融业并购重组等机遇,打造金融“旗舰”企业,培养有行业领导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发挥其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平衡作用。
其次应大力发展券商、基金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培育成熟的机构投资者。
此外,要大力推进金融辅助性机构的发展,积极发展资信评级、会计与审计、管理咨询等金融辅助产业,改善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中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到上海金融中心。
(二)改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金融市场的联动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是确保金融市场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强化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作用和地位,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规律,既要大力发展标准化场内产品,又要积极发展个性化的场外金融产品,使上海逐步成为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结算中心。
其次,要推进金融子市场之间的联通互动。
应推进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票据融资等多品种、多渠道、多元化的金融结构转变。
只有让资金在市场间流动起来,才能有利于转移风险,优化金融资产质量。
(三)有序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建立与之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放松外汇管制、促进资金自山流动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形成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趋势下,必须十分注意开放格局下的金融安全问题。
在各项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和经济实力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以随时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在受到外部金融冲击时能有效应对并减少损失。
此外,还要利用法律手段构建市场的信用体系、优化市场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
(四)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付清算体系应该加紧制定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并注重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应组建统一高效的金融服务结算服务体系,构建与国家支付系统全面对接的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金融交易结算平台,形成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竞争力;还应当完善有关清算制度安排的法律法规,形成一个健全、清晰、透明的法律框架。
金融安全评估排名

金融安全评估排名
金融安全评估排名是根据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体系的健全性、监管和法律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的风险等指标来对不同国家的金融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排名的指标体系。
不同机构和研究机构可能有不同的金融安全评估排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融安全评估排名指标: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金融稳定指数:IMF根据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制度和监管情况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表现等指标对不同国家的金融稳定状况进行评估和排名。
2.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GFCI是一项由英国商业咨询公司Z/Yen Group编制的评估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了金融业规模、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人才和技术、制度和监管等方面的指标,对不同金融中心进行排名。
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金融体系健康指数:OECD通过综合考虑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盈余和流动性等指标,对其会员国的金融体系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排名。
4. 全球金融稳定杂志(GFMag)的金融安全指数:GFMag通过考虑国家的银行体系健康、宏观经济稳定、监管环境和金融系统透明度等指标,对不同国家的金融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和排名,因此在参考金融安全排名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和不同机构的评估结果。
此外,金融安全状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可能会因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陆家嘴为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陆家嘴为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陆家嘴,位于上海黄浦江东岸,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陆家嘴在国内外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了诸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的亚洲总部所在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陆家嘴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令众多目光聚焦的国际金融中心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地理位置的优势陆家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因素之一。
作为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东岸地区,陆家嘴毗邻上海浦东新区,同时也紧邻上海外滩。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陆家嘴成为连接浦西和浦东两个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和合作条件。
此外,陆家嘴毗邻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
丰富的物资和人才的集散地为金融中心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陆家嘴的地理位置也让它处于亚洲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位置,便于与国际金融业者进行合作和交流。
2. 注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陆家嘴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了大力气。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重要金融机构都集中在陆家嘴金融片区。
这些机构为陆家嘴的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陆家嘴还建设了国际一流的金融街和金融广场,提供了高品质的办公、居住和商业环境。
这些豪华的写字楼和商业中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金融从业者前来陆家嘴发展。
同时,陆家嘴还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
3. 开放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开放政策,为陆家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政策基础。
上海自贸区和金融开放试验区的设立为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和金融服务。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外资和鼓励金融创新的政策,吸引了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关注。
此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陆家嘴的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众多企业也借助中国市场的机遇进一步扩大了在陆家嘴的业务规模。
原创上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原创上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使得上海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和国际贸易中心。
本文将探讨上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
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上海位于中国东海岸,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其靠近黄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临近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使得上海在区域贸易中处于重要的节点位置。
上海港作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也为上海提供了重要的贸易基础设施。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自2013年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上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上海提供了一个测试新政策和制度的平台,并且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开放和便利的经营环境。
这一举措吸引了许多国际企业和投资者来到上海,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贸易便利化和开放程度上海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便利化和开放程度的提升。
上海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吸引外国企业和投资者。
例如,上海推行了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简化了外商投资审批程序,并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此外,上海也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促进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金融中心的地位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也为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贡献了重要力量。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上海的金融体系相对成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金融支持和保障。
此外,上海还积极发展金融创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优秀的人才资源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上海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其提供了充足的专业人才和创新力量。
这对于上海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上海还吸引了一大批国际人才和外籍人士前来工作和生活,为上海的国际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金融》2007年第lO期贺瑛(上海金融学院,上海201209)摘要: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标指数。
近年采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一直备受各界尤其是国际金融界的关注。
最新GFcI排名显示:上海依然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得到长足发展,还需经历艰辛的努力。
关键词:GFCI;国际金融中・心;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一(2007)10—002卜03一、引言随着金融核心地位的不断提升,各国政府对金融中心的关注日益增强,对金融中心排名的各项指标应运而生,其中最具权威的指标体系当属由伦敦金融城Z/Yen研究咨询公司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GFcI通过“因素评价模型”实现对全球不同金融中心的排名。
这一“因素评价模型”是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渠道的评价得以构建的。
其一是“媒介指标因素”.这一数据来自于外部的客观数据。
通常构成GFcI的排名的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标有14项(表1),这14项竞争力指标则是通过47项分指标数据支撑的。
其二是“金融中心评价”。
这一评价则是通过网上表l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标竞争力指标排名平均分值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1537临管环境2516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容易度35.08基础设施45.0l律户的”I获得性54.90公平公正的商业环境6467敢府IuI应74.61企业税制84.47运营成本94.38专业服务供应商的获取104.33生活质齄ll4.30文化和语言124.28商业楼字的质1i}及供应134.04个人税制143.89收藕日期:2007—08—10作者简介:贺瑛(19酩一),女.上海金融学院教授。
调查的方式进行的。
其中来自于全球金融中心lO强的数据占到50%,只有不到2%的数据来自于其他单一的金融中心。
“因素评价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运用svM(supportvectormchine)方法建立“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力预期模型”。
本次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依然主要在5个关键的领域进行,那就是:人力、商业环境、市场准人、基础设施和总体竞争力。
考量人力指标可分别从全球E衄A排名、欧洲人力资本指数、人力发展指数、劳动生产力、教育支出、生活质量状况、幸福指数、世界旅游目的地这8个分指标人手。
构成商业环境指标的分别为:行政管理和经济规制、商业环境、总税率、公司税率、雇员有效税率、工资比较指数、个税、总税款(指税收占GDP的比率)、易于从事商业活动指数、透叫指数、腐败指数、经济自由度指数、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数、金融市场指数、政治风险评价。
体现市场准入的各项分指标如下:资本准人指标、证券化、股票、债务价量统计和投资基金交易量(5个分别因素)、全球银行服务中心、全球会计服务中心、全球法律服务中心。
组成基础设施的基本因素有:全球办公占有成本、遍投世界的办公场所、竞争替换状况,办公场所的空调设施、欧洲城市监察、全球财产指数。
理论上讲,总体竞争力指标似乎是上述四项指标21万方数据的汇总。
然而,事实上衡量总体竞争为有其独特的个性,这些相关指标可描述为:经济观点指示、超成长公司、世界竞争力排名、零售物价指数、价格比较指数、国家声誉指数、城市声誉指数、全球竞争力指数。
根据蘸述的指标体系及评估摸裂,按照l至|000瓣得努藏筏,蔹次产生金融争,§藩搪强为:伦敦{765)、缝约(7SO)、香港(684)、薪加坡<660)、苏黎世<656)、法兰克福(647)、悉尼(639)、憩加哥(636)、东京(632)、日内瓦(628)。
在此番全球众融中心排名中,上海首度入选,排入第24。
二、上海盼贽析回顾髓辫次报告,上海未列入蔗式静攥名,在2秘s年论载垒融簸鳇攫告孛,其筵程谈及未来嚣嚣金融中心蔚最发展预测时提及了上海。
在此番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
上悔首度人选,排名笫24,由于是首度人选,所以我们无法对上海的表现作纵向分析,我们只能是通H吐对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横向比较来反村出上海的地位。
由于指标体系的关系,上海某些指标,竞萁是二缎撩标盎褒空毒,寿些搓椽是是疆匡家指标替代城蠢籀标,这可麓会一定耱瘦上窭褒菜些偏差,这极岛造成排名的非稳性。
因此,我们的分析不可能就事论事,不可能就分值论排名。
我们的分折将循着忠实指标、围绕得分、比较反慰这样一条思路展开。
(一)人力攒掭尽管发嫒“大力”这一一缀据捧努糍瘗8个二级穗标构威,嚣速8个二级指标中霄8个均是以国家层面的统计口髓出现的。
但通过我们筝头掌握的上海有关这一方面的具体数据,还是能对上海的情况作一分析。
金融从业人员是金融中心的核心所在,它是一个“履”、“量”综岔糖主体指标。
伦敦、缀约的这一指标得势定捂于鬟圭鹣娩。
疆金垂、芝热器纛母国家屡嚣统计替代城市震巍统计的缘教酬于第3、薷4的位置。
香港由于其谯专业服务领域形成的强大的专业特长,使其得分迅速上扬,位于第5。
上海目的的情况是金融人才严鲞水足。
从数量上分析.上海从事窳融业的人日只占1%,距离作为国际金联中心城露获事叠疆韭人口应迭l溅以上这一指标要求摇距藏落。
磊藏,缝约据寿?7菇衾琏人才,香港有35万。
莉上海不足20万。
从结构。
t分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资质结构、知识结构不尽禽理。
这一点在近年米裘现得尤为突出。
人才的高消费造就金融部门增量结构的高学历22《上海奎赫》2∞7年第l垂期化;对专业知识的过度强渊造成了财经院校扎堆现象;中坚力量的流失引起盘融员工的低龄化倾向;崩位规范的松懈引发执业上岗的缺乏;经纬分明的经济学院或商学院培养模式使得念融从业人员宏观与微戏弼谈分离。
驮流量上分析,酋先是A才跨孱双辩滚动辘蒯爨来形成,蓬器上鹃金融人才毂步囊上海瓣金融枕椅从事金融活动,上海瓣本主金融A才也黎步剜国外众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熊次是金融人才的无序流动替代了有序流动,金融机构间的恶性竞争使“挖角”崽风在行业内蔓延,不少中资金融机构成为外资金融桃构的“培训基地”。
(_二)薅韭环境蠹15争二缓搔标褊藏辨舞煎嚣境指标捧蓑串,最为擞爱豹是监营环境。
脏管就其实质而言,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法规的数量与严厉度和人们意愿执行度。
许多金融专业人士认为:证券交易簧侵会采取的是“以规则为准缀”的埋念,金融服务精则推崇的是“以原则为基硝”鳇蓉学。
相毙之下,嚣器受反浃了未来蓝警懿发溪箱势。
这也就解释。
r舞{中么稔敦在这项褥分上嵩予纽约。
安然、世通丑闻相继发嫩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较为严厉的监管法则,如“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帽比伦敦证交所(LSE),这让纽约证交所(NYSE)秘缡斯达克(Na8d89)背上了巨人的竞争受整。
该法律绘在美国土枣瓣终嚣金监强栩了每年数秣露万燕元诗的额箨台蔼成本,逐增加了公司董事被错上法庭的风险,对部分公司,尤其是授术额域的公间而言,美国投资者将为其股票支付更高价格,使荩获得补偿。
而一旦谯燕国上市,退市代价高昂且操作困难。
2001年,选择在纽约进行首次公开发掰敷蔡的公司占了全越界57%,但2005年这一数援惫撵歪l鑫鹫。
纽约的问题恐怕不仅仪在就,还在太多的监管童体(姻个各自为政的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机构之间相苴协调(州与联邦政府层面)的问题。
这一点正是上海目前所经历着的。
在中国当今分业监管的情况下,监管机构的多头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丽上海作为菲鼗黪总部所在拖,溉藤临感部缎肉性的监管,又瓣裁瓣簸横囱毪豹鉴譬;缀横交叉豹鍪营格蜀,整管撬梅阐的失调,监营文佬豹缺位.令上海的金融监管环境不容乐观。
“烃济自由度”、“透明指数”,“腐败指数”是商业环境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
我们注意到香港、新加坡万方数据<上海叠融”007年第10期鲍这托项褥转位于接善,瓣牵莓太陵A乎“戆底”。
由予遗项指标是以圈家屠面非城市藤茴的统计,或许上海的实际情况遄比现在的排名要好。
这项指标确实使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排行榜上的位置下移。
税收(戈论是公霹层黼述是个人层蕊)一直是反映商业环境的关键指标。
GFcI模型中的税收指数是个综合指数的概念,分别由总的公司税(揩公司收^税、社保、其他劳动税、财产税和流转税的综合)和有效雇虽税缀琏,蠢了更好蟪蕴踺叠融瑕势照静获瑟,通常采用P牦技术方法分析。
上海这项指标又几近处于垫底的位箴。
上海柱商业环境方面姆世界金融中心差距之大出乎许多人瓣囊辩。
(三)市场准入在遮一指标体系中,垒球前六强的排名朱有改变,这也怒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通常主要的金融中心具有良好邋道,这种通道不但表现在进人市场的直接逶道,蓠越表褒在获取客户褥傻盎专盈鞭势静闻接逶道。
整个2006年。
上海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研圈可点,其投资基盘交易量迅速跃居仅次于纽约的全球第2的位置。
但上海燕全薄银孝亍服务、会}}驻务、滚律驻务方匿蔹然箍乎毫无发言权静溉位,不要说成先众球的首要中心(prime)、主要中心(mjor),就连次中心(mi—nor)都轮水上。
(四)藻础设施萋硪莰撬竞其是蠢簸麓疆设蕤是竣辫凿嚣盎融中心的必备前提指标。
伦敦、纽约得分名歹哇l、2,香港位于第3,东京则由老5的排位徽徽前移至第4。
此项排名的前四强的众融中心,商务成本很高。
墨营商务或率赛是个不利疆素,疆它却扶蔡釉程度上反映了供求关系。
关键柱于商监设施静可获性和综合利用率,提升“硬性设施”与“软性服务”间的转换率。
相对_张说,上海的商务成奉居中低,艇上海更需篓在擦持褪越较羝妁商务成誊翦蓠程事,撵寒毒蓝辩产的质嚣和可获性。
(五)腺体竞争力总体竞争力既可以是上谜四项的汇总,又可从其特有鳕个饿拯据分辑A手。
上海在总搏竞譬力籀标上豹褥分没祷预端的商,虽然其在“世界竞争力排名”这项分指标的得分较高,位于全球17,但其猩“全球竞争隽撂数”、“嚣家声誉爨数”、“壤海声誊撂数”露瓣懿褥分并不靠前。
遮可能与大部壬}数据均是姓丽家腠面衙非城市层面统计的缘故。
中网幅员辽阔,地区之间靛异很大,单就上海而言,上海的得分应更靠前。
但无论翔翅上海在遮揍领域与老辫垒融中心静差距遥是不小的。
三、几点缩论从上述五个荚键指标得分情况分析看,上海不容臻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擞丽道远。
上海滞在叛下踅个方垂捧穗努力。
(一)上海围际金融中心建醴需“软硬兼施”从金融中心范畴考量的硬件’歧施,上海已经赋备了很好的硬件条件。
与世界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程欺实力上成阉熬。
金融教毒辨弱纯、金聚文化静挟必、金融裁廑的瓣乏……咒髭静静,还需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得以解决。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四措并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穰中毒在的最大阉题囊{:金疆毒场不六、金蘧撬掏不强、金融产燕不多、金融环境不优。
隧此。
未来上海园际会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做大市场、做强机构、做多产品、做优环境邀网项举措并举。
(三)上海壤鼯金融中心建没鬻“鹱弛为基”上海已经有了“经济髓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