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阶段测评
2024届天一大联考顶尖联盟高三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
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
”宋诗就可以证实这一节所讲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
这个危险倾向在宋以前早有迹象,但是在宋诗里才大规模地发展,具备了明确的理论,变为普遍的空气压力,以至于罩盖着后来的元、明、清诗。
我们只要看六朝钟嵘的批评“殆同书抄”,看唐代皎然的要求“虽欲经史,而离书生”,看清代袁枚的嘲笑“天涯有客太诊痴,误把抄书当作诗”,就明白宋诗里那种习气有多么古老的来头和多么久长的影响。
从古人各种著作里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滋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和书箱砌成了一座象牙之塔,偶尔向人生现实居高临远地凭栏眺望一番。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一)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①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毫厘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毫厘:一毫一厘,形容极少的数量)②浸渍:用液体泡。
浸润:(液体)渐渐深入;滋润。
③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取其精华。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2.B解析:A、C、D出现中途易辙、主客倒置、动词语序不当等语病。
故选B3.A4.C.解析:A“也影响了西洋画风”,无中生有。
B“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与原文“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意思不符。
D.强加因果。
5.B解析:选项中“对自然定律的抽象、总结”与原文“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意思不符,偷换概念。
6.D解析:A.①选项“完全走向”与原文“甚至走向了反面”意思不符,②明清时期工笔人物并没有轻弃晋唐的“艺术形式”。
B.说法过绝对。
C.推理无据。
7.B解析:致:表达8.D解析:A.其,那,那里的/第三人称代词,郑国 B.而:连词,表并列/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的 C.因:连词,于是,就/介词,通过 D.之:定语后置标志9.B10.C解析:《促织》中“操童子业,久不售”中的“售”指考取秀才。
11.C解析:材料二选文部分“从事”分析在“方今寇聚于恒”的客观条件下,推测“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选项“在寇聚于恒时能挺身而出”,将推测误认为“已然”;挺身而出,形容不怕困难艰险,勇敢地站出来,原文意为若乌公委以重任,石处士会出仕,不会拒绝乌公的聘请。
12.①辞去官位而闲居里巷的人,同谁去交往呢?(定语后置句式1分,宾语前置句式1分,游,交游,交往,1分)②先生仁义又勇敢,如果凭借大义聘请他并坚决地委以重任,他还有什么话推辞呢?(若,如果,1分;强,坚决,竭力1分;委重,委以重任1分;其何说之辞,1分)13韩愈不悦的原因:表面上写乌公选尽人才,韩愈被夺去想要依赖相伴终老的人而耿耿于怀。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语文答案
2023年高三阶段测试参考答案1.B(A项“大唐的壮美盛景和鲜活细节”不是只靠三维动画呈现的。
C项引用目的理解错误,应是追求艺术意蕴。
D项强加因果。
)2.B(A“得益于新技术”错,应为“传统文化链接上新技术、新创意”。
C“更应致力于”错,曲解文意。
D项强加关系,前者没有启发后者。
)3.A 第二段的观点是影片打破了传统英雄“脸谱化”的书写方式。
4.①人物的台词富有感染力,能更好地印证影片成功、动人之处在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出“真善美”的中华美学精神。
②引出《长安三万里》的突出特色:用大量诗句(诗词歌赋)和唐朝盛景彻底唤醒了每个国人的中华文化基因,表现形式更为丰富。
(每点2分,共4分)5.①塑造中国传统经典人物形象时,尊重史实,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打破了传统英雄“脸谱化”的书写方式。
②传统文化链接新技术、新创意,追求艺术“意象”上的新突破,打造“中国式浪漫”。
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心”传递“真善美”的中华美学精神,化人养心,给人心灵启迪,追求艺术意蕴的升华。
(每点2分)6.A“真正成熟起来”错;另外,在读到几句古歌之前,少年已经感受到离家的伤感了。
7.D(A“暗示他将去更远的嘉兴求学”理解错误;B“杭州比嘉兴更易实现理想的所在”曲解文意;C“对西子的敬意”无)8.①比喻新奇,用“易消的春雪”比喻“少年的悲哀”,“冰雪”纯洁清澈,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表现少年悲愁易释的率真性情。
②用词生动,“满抱”修饰“离愁”,将离愁具体化,突出愁之多,数量词“几个钟头”“一顿饱饭”与“洗涤”“干干净净”相结合,写出浓重离愁消释之快之彻底,突出少年的纯真心性。
③心理独白,坦陈心事,直接真实的表现出少年望到杭州之景后,内心热切的渴望。
如“杭州在望了,以后就是不可限量的远大前程”。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9.①不只是空间距离的遥远,更是少年精神思想不断成长的历程。
②蕴含着作者对实现自己理想的执着与坚持。
高三年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桀骜不驯C. 脍灸人口D. 栩栩如生答案:D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面对困难,总是不屈不挠,真是令人钦佩。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精神矍铄。
C. 他总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D. 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都是匠心独运,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C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D. 由于他的努力,使他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B. 他的心像一片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
C. 她的笑容如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B. 春天的花开得绚丽多彩,夏天的树长得郁郁葱葱,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雪飘得纷纷扬扬。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更有着坚定的意志。
D. 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能这样对待朋友呢?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他这样做,难道不应该受到批评吗?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
C.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难道仅仅是为了考试吗?D. 读书有什么好处?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新课程通用卷)高三语文《测评手册》阶段评估检测(8)(含解析)
(新课程通用卷)高三语文《测评手册》阶段评估检测(8)(含解析)(新课程通用卷)高三语文《测评手册》阶段评估检测(8)(含解析)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阶段评估检测(八)(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股肱.(gōng)悭.吝(qiān)嚼.舌头(jué)人头攒.动(cuán)B.咋.舌(zé) 押解.(jiě) 轧.道机(yà) 戛.然而止(jiá)C.孝悌.(tì)蹊.跷(qī) 刀削.面(xiāo) 麻痹.大意(pì)D.看.护(kān) 攻讦.(jié) 软着.陆(zhuó)睚眦.必报(z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泄密影碟机斐然成章口慧而实不至B.部署沼汽池义愤填膺毕其功于一役C.掂量和事老仗义直言有志者事竟成D.蜂拥流线型集腋成裘赔了夫人又折兵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烟草科技本质上是为了包装香烟,扩大销售.然而烟草会危及人体健康,它正是国家禁止的那类研究。
因此有人反对烟草科技项目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
B.“一个真正的诗人,是对幸福无止境的追求。
所以,写诗,不为博取名利,不为讨好佳丽,只为自己心灵的成长〞。
这诗意的语言,何尝不是我们的心声?C.除了联系奥朗德之外,拉米还不停地接受采访,就法国贸易政策发表评论。
这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如果奥朗德获胜,拉米将回到法国,担任与经济相关的职务。
D.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叙利亚形势由于不断恶化,1月28日,阿盟观察团为确保安全中止了在叙利亚的观察团行动。
高三语文阶段性试卷
高三阶段性抽测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五七言的各种诗体都在此时达到了繁盛的阶段。
唐诗成就的杰出代表是李白和杜甫。
李白热情地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
李白诗中所蕴含的追求解放、追求自由,虽然受到现实的限制却一心要征服现实的态度,是中华民族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气的强大精神力量的体现。
所以李白诗歌虽以浪漫想象为主要外貌特征,但其实仍含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李白诗风热情奔放,善于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语言风格清丽自然。
与李白齐名的杜甫,在青年时代也受到盛唐诗坛的浪漫氛围的深刻影响,但是安史之乱前夕的黑暗现实,使他从盛唐浪漫诗人群体中游离出来了。
他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来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的唐帝国的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了生动的历史画卷,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露和批判,杜诗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杜诗中充满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显。
在艺术风格上,李白的诗挥洒如意、飘逸奔放,杜甫诗千锤百炼、沉郁顿挫,为后代诗歌的审美风尚树立了两个双峰并峙的典范。
词这种特殊的诗体产生于初盛唐,到宋代发展为一代文学之胜,宋词成为文学史上与唐诗交相辉映的名词。
宋词名家辈出,流派众多,成就最高的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
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了晚唐以来词专写男欢女爱的艳情的局限,对革新此风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而且在描写女性的传统题材中一扫脂粉香泽,从而完成了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的转变。
苏轼的另一贡献是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并使词的语言风格出现了豪放、飘逸的新因素。
到了南宋,时代的动荡引起了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的主题变成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了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语文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2025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
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
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
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
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
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
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凡此种种,可以多收。
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
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摘自毛泽东《粮食问题》)【注】材料一是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零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题目是毛泽东拟的。
此前毛泽东曾批示:“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材料二: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
语文丨广东省2025届广州市高三8月阶段性摸底考试(市调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2025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语文本试卷共8页,23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嫦娥六号的任务是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嫦城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介绍,作为埽娥五号的备份,嫦娥六号的生产时问比较长,执行任务之前,科研人员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了深入梳理,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健全、可靠。
嫦城六号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嫦城七号、坡八号按计划推进。
嫦娥七号任务主要是对月球南极部分资源做勘察。
嫦城八号将对月球资源的原位利用开展技术验证。
嫦找六号任务自发射后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平稳落月文四器两两分离厂近月别动嫦娥六号的三大技术突破地月转移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燃级六号实现了月背起飞上升技术业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训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2030年前后发射天同三号和天问四号,分别开辰火屋采择返回任务和木显系探测任务钻表取样月而起飞月球转移样品转移C 环月等待再入回收会对接(数据来源,国家航天局)语文试卷B 第1页(共8页)试卷类型;B20年来,在工程倾导小组各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强化使命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实现连战连捷。
2024届河北新时代NT教育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语文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高三阶段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
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
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诛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
《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
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
高三语文阶段检测题
高三语文阶段检测题(一)试卷说明: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 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C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要项伯D 沛公起如厕令将军与臣有郤趣舍万殊,静噪不同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乃引.其匕首提项王(举起)引.以为流觞曲水(导引)相如引.车避匿(停住)B 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C 宁许以负.秦曲(辜负)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肉袒负.荆(背负)D 越过以鄙.远(把当做边邑)故不如蜀鄙.之僧哉(边邑)肉食者鄙.(卑鄙)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拔剑撞而破.之项伯杀人,臣活.之B卒廷.见相如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既东封.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③不知东方之.既白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5.下列句中斜体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比好游者尚不及十一6.、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B.赵氏求救于齐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7、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顷之,烟焰张天(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臣请入,与之同命(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9)怅恨久之(10)闻大王有意督过之A.(1)(9)/(2)(10)/(3)(5)/(4)/(6)(7)(8)B.(1)(3)/(2)/(4)(5)/(7)(10)/(6)(8)(9)C.(1)(9)/(2)/(3)(5)/(4)(6)(10)/(7)(8)D.(1)(3)/(2)(10)/(5)(8)/(4)(6)/(7)(9)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金太阳高三阶段性考试卷语文
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B. 惊愕(jīng è)C. 惹恼(rě nǎo)D. 奔腾(bēn té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C.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历史题材的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让人陶醉其中。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谦虚B. 谦卑C. 谦让D. 谦逊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排名靠前)B. 这个项目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充分肯定:充分地肯定)C. 他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阵阵:连续不断的)D. 他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广泛:涉及面大)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游泳。
”B. “这个问题很难,我需要请教一下老师。
”C. “请你把这份文件复印一下,然后给我。
”D. “你喜欢看书吗?我喜欢看书。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C. 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殿堂。
D. 她的笑声像百灵鸟一样清脆。
7. 下列各句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B.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
C. 这个方案可行性不高,需要重新考虑。
D. 他的性格温和,总是给人一种亲切感。
8. 下列各句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项目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C. 他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她的笑声像百灵鸟一样清脆。
高考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峰回路转美轮美奂B. 纵横交错草菅人命C. 遥相呼应纸醉金迷D. 恣意妄为真知灼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B. 举办这次运动会,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C.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还结识了许多同行。
D.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赏识,被誉为单位的“楷模”。
B.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C. 这次考试,我发挥得很好,考出了理想的成绩,真是“一鸣惊人”。
D. 他对这项工作缺乏经验,一开始做得一塌糊涂,后来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逐渐“熟能生巧”。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地方风景如画,让人陶醉。
B. 她的歌声宛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那只小鸟飞得高高的,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
D.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把听众们深深地吸引了。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来到这里,已经工作了三年了。
”B. “你们知道吗?他昨天去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找到。
”D. “他为什么这样做?我实在不明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è)畏缩(wěi)美轮美奂(huàn)B. 神采奕奕(yì)纵横交错(jiāo)草菅人命(jiān)C. 纵情山水(zòng)纸醉金迷(mí)遥相呼应(yù)D. 恣意妄为(zì)真知灼见(zhuó)熟能生巧(shú)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提出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随类赋彩”成为指导中国绘画技法理论的经典。
其中对“随类赋彩”,理论家、画家有不同理解,但把“类”字解释为“物象的固有色”者,使“随类赋彩”成了幼稚的、简单的色彩赋色方法;把“类”字解释为“类型”“类似”者,让“随类赋彩”成为当今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经典训条。
也有学者在解释“随类赋彩”时模棱两可,含糊推诿过去。
因此弄清其真正含义,既是对上千年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正本清源,也对当下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②我们对“随类赋彩”的理解要完整、客观。
谢赫“六法”是一个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原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其他“五法”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③“气韵生动”指的是一幅画面给人的整体感觉,要感人、生动。
“骨法用笔”即中国画笔法、线条的运用。
它是表达画家思想、个性、意念的手段,不是客观事物的复制和翻版。
“应物象形”以“骨法用笔”的线条为依托,筑就中国画的气色容貌。
“经营位置”是指构图需要画家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来取舍、布局、调置。
“传移模写”就是师法自然,自自然取得灵感。
在“六法”指导思想下的“随类赋彩”作为一个完整而带有指导地位的法则被提出来之后,它的内涵就不仅仅是写实意义和描摹自然物象的外在色彩,更是主张画家主观意念与客观相结合,从属于“气韵生动”的一种表现方法。
这样,中国绘画减弱了对自然色彩的依附,渐渐出现了从重彩到淡彩、浅绛直至水墨画的重墨轻色。
④另外,古代中国画的颜料受当时生产技术和条件的局限及交通运输的不便,颜料的获取只能因陋就简。
画家只能用简单的、接近的、类似于物象色彩的颜料去表现他们眼中所看到的物象色彩,有时找不到或调不出眼中所见到的色彩,只好凭主观情感去用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阶段测评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每题3分)一、基础题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蚊蚋.纳.罕木讷.方枘.圆凿千补百衲.B.温和.和.面和.牌一唱一和.C.甲壳.讥诮.撬.动翘.首以待七窍生烟...D.落.枕沦落.落.幕丢三落.四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斡旋竹杆不容置喙人才备出B.证券相濡以沫励精图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C.星宿蝇营狗苟轩然大波偷鸡不成蚀把米D.贸然摩肩接踵绿树成荫山雨欲来风满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加拿大政府最近开始发动一项新的运动,家庭关掉电视,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没有希望的小屏幕前,应该去户外运动。
②讨论结束,要认真主持人的小结,有益的思想,有分歧的问题。
③喀麦隆足球明星罗杰米拉今天正式成为联合国爱心大使,并作出以自己的影响力宣传艾滋病在非洲危害性的。
④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重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没有受益,加重了负担。
A、敦促吸取/听取/解决承诺不仅/反而B、督促吸取/听取/解决许诺不但/而且C、督促听取/吸取/思考许诺不但/而且1D、敦促听取/吸取/思考承诺不仅/反而4、下列加点的固定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眼下这个追名逐利的社会,文学日渐式微....,连文学本身都在努力洗脱自己的文学性,演变成所谓的‚网络文学‛、‚美女文学‛等。
B.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到达一米七五。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一点也...,卯是卯不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师大附中全体教师本着团结向上、求实创新为原则,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学校的‚四个建构‛工作,成果喜人。
B、几年来,若是学界推出一部新作,通常我们听到的大都是过分的溢美之词,若是媒体上刊出了少许批评,便会引起轩然大波。
C、‚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当宇航员杨利伟走出船舱时更是众星捧月般地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D、全球变暖大大削弱了航空运输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具有的快速安全优势,制约着航空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中美教育观念存在许多不同,其中一点表现为中国家长问孩子‚今天在学校乖不乖啊?‛,而美国家长则问孩子‚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有用的问题吗?‛B、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C.张华考上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2D、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7—10题:推己及人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
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
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
‚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
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
‚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
人人都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
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
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
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
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3和鼓励做什么。
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
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
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
‚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
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7、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8、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对方。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9、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10、综观全文,以下对文意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人也。
文帝践阼,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
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
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
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也?‛毗曰:‚诚以为非也。
‛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
‛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而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
‛帝遂徙其半。
5明帝即位,进封颖乡侯,邑三百户。
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王,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
冗从仆射毕轨表言:‚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
‛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
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
‛遂不用,出为卫尉。
帝方修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
备预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宫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
唯陛下为社稷计。
‛帝报曰:‚二虏未灭而治宫室,直谏者立名之时也。
夫王者之都,当及民劳兼办,使后世无所复增,是萧何为汉规摹之略也。
今卿为魏重臣,亦宜解其大归。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渭南。
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
亮卒,复还为卫尉。
薨,谥曰肃侯。
11.选出对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厕.之谋议之官:安置B.毗随而引.其裾:拉,扯C.帝以访.放、资:拜访D.备豫不虞.:预料1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选出意义或作用相同的一组()A. B.C.D.卿谓我徙之.非也置之.左右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王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之唯.陛下为社稷计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613、下列语句均为表现辛毗敢谏性格的一组是()①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②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
③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
④遂不用,出为卫尉。
⑤而今者宫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
唯陛下为社稷计。
⑥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
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⑤D、②④⑥14.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辛毗以强谏闻名,也以善谏著称,即十分讲究语言艺术,有如邹忌之讽齐王。
B.刘放、孙资基本同意毕轨的意见,让辛毗取代王思担任尚书仆射,所以及时上奏明帝,可是明帝‚不用‛。
C.毗以形势严峻、谷物不收为由,劝阻明帝大兴宫室,因而明帝称赞他有萧何之略,不愧为魏之重臣。
D.辛毗在担任大将军军师期间,调度指挥,全军整肃,充分显示了他的治兵才能,可惜未得重用。
第Ⅱ卷(共105分)四、(18分)15、阅读下列文言语段,翻译划线的句子。
(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