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1.1 地球与地球议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
②理解经纬线特征,重要经纬线含义,经纬度的划分。
③掌握经纬网的判读:地理坐标、方位、最短路径方位、距离、面积判断。
2、过程与方法:①掌握经纬网判读的一般方法。
②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训学生探索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理解经纬线特征,重要经纬线含义,经纬度的划分。
学习难点:掌握掌握经纬网的判读:地理坐标、方位、最短路径方位、距离、面积判断。
学法指导:小组探讨、读图分析。
学时安排:2学时课前预习:1、形状和大小:地球平均半径_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_万千米,是一个两极_________,赤道_________的椭球体。
2、地轴、赤道、两极:地轴:地球_________的旋转轴。
两极:地轴和地表的交点,分南北两极,分别用字母_________和_________表示,其中正对________的为北极。
赤道:垂直于_________且经过_________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的交线。
2、经线与纬线34、常见经纬网类型:(认识各种经纬网视图的经纬线特征)学习过程(合作探究):一、经纬线和经纬度(合作探究一) 1、经线圈和纬线圈差异:①______条纬线即为一个纬线圈;②两条______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度关系是______。
2、北半球某地对北极星仰角和当地纬度的关系:______ (在右图中,结合纬度的含义,用数学几何知识证明a=b ) 二、经纬网判读 1、地理坐标判定:(合作探究二)①判定上图(图1—2)中A 、B 、C 三点的地理坐标; ②判定A 、B 、C 三点的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位置关系; ③判定A 、B 、C 三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 方法点拨:①地理坐标判定: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经线、纬线间隔的经度、纬度相同;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递增为北纬,向南递增为南纬;向东递增为东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度;在极地投影图中注意地球自转方向和经度变化的关系。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的形状和⼤⼩教学案1(⽆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的形状和⼤⼩教学案1 (⽆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第⼀节地球的形状和⼤⼩【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了解⼈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知道地球的形状;⽤平均半径、⾚道周长和表⾯积描述地球的⼤⼩。
【教学⽬标】1?了解⼈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 ?认识地球的形状学会运⽤⾚道周长、表⾯积和平均半径等数学参考数据描述地球的⼤⼩。
(重点)3. 能认识并熟练运⽤地球仪【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五主四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法】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启发引导、当堂训练【教学⽤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球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如果要你为地球做⼀件⾐服,需要多少布料承转你知道么?下⾯我们⼀起来学习:地球的⼤⼩2. ⽤地球的平均半径、⾚道周长、表⾯积描述地球的⼤⼩;归纳地球的形状。
次先学后教4、海岸观船通过⽬标⼆提问,学⽣基本能回答出⽉⾷、麦哲伦环球航⾏、地球卫星照⽚这 3个证据,通过多媒体展⽰,进⼀步让学⽣明确:①⽉⾷能证明地球是球体,⽽⾮⽇⾷②最早提出地球是球体的是 ____________③⾸次亲⾝证实地球是球体的是④证实地球是球体的最直观证据是⼥⼝:海岸观船、站得⾼看得远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结合练习让学⽣真正达到学以致⽤展⽰⾃学指导⼆内容: 阅读课本 P5-P7 时间: 4分钟要求:1.把知识点标记在课本上2.理解记忆问题:让学⽣⾸先正确读出地球仪各部分的名称,为今后灵活运⽤地球仪来解决地球的⾃转等知识做好铺垫。
教师点拨:红字部分达到记忆次先学后教⼝诀助记忆:拿着庐⼭武器 6357 进⾏庐⼭起义6371打到庐⼭去吧 6378⾚道:坐地⽇⾏⼋万⾥表⾯积:5.1亿平⽅千⽶总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个两极 _____ 、⾚道 ______ 的 __________ 体培养学⽣独⽴解决问题的能⼒,并根据描述地球⼤⼩的三个重要数据学会总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锻炼学⽣的总结与表达能⼒。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课堂导学案课题: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习目标】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教育,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自学指导:请大家先认真通读课本P2—5,然后结合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后小组内围绕疑难问题讨论,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结合课本第2至3页内容,分析完成:(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结合课本第4页的活动题目,思考:(1)你认为课本中的例子,能否证明地球是个球体?(2)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试着举出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二、地球的大小(结合课本第5页图1.2完成)1、结合右图完成以下各题:(1)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标出南极、北极。
(3)图中数字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长度为_______千米。
②是___________,长度为_________千米。
③是______,长度为_____千米。
④是___________,长度为_________千米。
2、比较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长度,你会有什么发现?这说明地球是个规则的球体吗?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描述地球的形状?3、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但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地球仪却都做成了规则的球体呢?达标检测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1、下列4种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 地面高低起伏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登高望远D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最终返回西班牙。
2、今天,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 )A 观测月相变化B 到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舶C 看地球卫星照片D 参加环球航行3、能确凿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天圆地方说C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D 地球的卫星照片4、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A 前者长于后者B 后者长于前者C 一样长D无法比较5、请列举出两个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自转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学习目标认识地球自转基本特色,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日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别。
学习要点:要点(1)地球自转基本特色:旋转中心、方向、周期、转动特色(2)理解地球自转意义:日夜交替和时差学习难点 : 理解地球自转意义:日夜交替和时差课前预习预习自测一、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自转定义绕转中心方向周期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时针转动,不论什么时针转动,地球都一直自()向()转动;所以经度随自转方向增大的是()经,随自转方向减小的是()经。
二、日夜更替1、日夜现象的原由2、日夜更替的原由三、时间的差别1、时差产生的原由2、地方时的定义:时差依照的原则:早晚,经度相隔°,时间相差小时。
我的疑问课内研究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绕着 ________不断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北极上空往下看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 ________。
3、因为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辰,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读“地球上的昼和夜表示图”,回答( 1)图中 A、 B 两地中,白日的是地,判断的依照是。
( 2)在图中适合地点标明:地轴、南极、赤道、自转方向(用箭头)。
( 3)由图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现象。
二:日夜现象和日夜更替现象看以下图达成有关问题:(1)图中暗影表示(),非暗影表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由是()和太阳光为平行光。
(2)地球转动,A、C、 D 三点先进入白日的是(),后进入白日的是();B、E 两点先进入黑夜的是();图上各点最初进入次日的是()。
(3)地球不断转动,图上 C 点先由黑夜变(),再由()变(),再由()变()。
这样周而复始,这类现象称为(),其原由是()三、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自转的特色)阅读教材P11 后达成下表:(只达成自转部分)自转公转定义绕转中心方向周期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时针转动,不论什么时针转动,地球都一直自()向()转动;所以经度随自转方向增大的是()经,随自转方向减小的是()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1.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1.1地球和地球仪【自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自学目标】1、会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学会运用地理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仪的由来,地球仪的作用。
【自学重点】会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自学过程】自学任务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阅读课本2—3页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请你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主要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2、读P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内容:1519至1522年,航海家率领的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是洋、洋、洋,最后又回到洋,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意义何在?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3、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4、阅读课本2—3页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出能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例①;②;5、阅读图1.2,请你用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最大周长这三个要素来描述一下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
自学任务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阅读课本4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1)含义:(2)作用: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的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等。
例如在地球仪上有如下表示:蓝色代表,蓝色越深代表越大;白色代表山川;黄色(土色)代表,颜色越深越高;绿色代表平原3、读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从图上找出地轴、北极、南极、纬线、经线,并在下图上填注出来。
【建构知网】一、地球的形状:二、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
三、地球仪是制作的地球模型。
【学效测试】§1.1.1地球和地球仪学效测试1、首次完成环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2、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最大周长约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模型是。
4、地球的形状是:()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B皮球似的正球体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天圆地方5、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郑和下西洋6、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A、黄色B、绿色C、蓝色D、褐色7、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8、地球仪的形状是(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9、读下图(麦哲伦环球航线图)回答问题:(1)在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那次永载史册的航海行动。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1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
第1节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习目标:1、知道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2、在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学习重点:1、了解地图的制作原理和地图的分类;实例引导读图尝试,学会判定生活中地图上的方向。
2、体验演示判定方向的快乐;领略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学习难点:方向的判定课前预习教材助读:查阅中学教课网,了解相关内容预习自测:比例尺(1)概念:表示__________比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 ______________0 40千米__________,如(3)表示形式__________,如1:4000或 1/40000__________,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方向(1)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_________(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用上____下_____左_____右_____. 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________符号和它们的________说明,地理________和________。
读课本第27页,思考下列问题(4)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5)判定地图上的方向:①普通地图的方向如何判定?在右侧“米”字形示意图中标出。
②指向标地图中如何判定方向?○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A·B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质疑探究:1)读图完城下列问题:① ② ③(1)图①中,教室在停车场的_______方向(2)图②中,教室在食堂的________方向(3)图③中,点A 在点B 的_____方向,B 点在C 点的_____方向,C 点在D 点的_______方向,D 点在B 点的________方向。
2,右图中A 点在B 点的_______方向。
当堂检测:1.地图三要素是指__、__、__。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3.在普通地图上,按照 ______来确定方向.4.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让指向标的箭头___ ,然后按照 ______ 来确定方向. 5 .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___方向,纬线指示___方向课后反思课后训练1、甲地位置在40°N ,116°E 的交点上,乙地的位置在30°S ,20°W 的按比例点上,乙在甲的 ( )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D 、西南方向2. 读图判断图中A 地在B 地的什么方向 ( )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正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球的公转的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4节地球的公转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公转的特征:旋转中心、方向、周期和转动特点等2、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3、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名称、范围和各带的气候特征、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习重点:1、地球公转的特征2、公转现象之一:四季变化。
3、公转现象之二:五带划分。
学习难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教材助读:查阅中学教课网,了解相关内容预习自测一、公转的方向和周期1、公转的特征公转定义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公转特点2、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1-4-1-4-2节气日期直射点位置直射点移动方向1上甲春分赤道向北左乙下丙右丁冬至一、四季变化1、公转现象〔填四个〕2、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1〕定义: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2〕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与四季的关系: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季最高,地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气温最高;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季最低,地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气温最低2、直射纬线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节气时间直射点季节直射点正午太昼夜长移动阳高度短春分向北居中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最高昼最长夜最短秋分全球昼夜等长冬至夜最长昼最长3、四季的形成: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公转一年中白昼长短的变化〔〕地球外表获得热量的多少〔四季变化〕二、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2、五带的状况:五带名纬度范围称有没有阳光直射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没有极昼极夜气温特点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我的疑问课内探究一、读图1-4-1和1-4-2后思考: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4-1-4-2节气日期直射点位置直射点移动方向1上甲春分赤道向北左乙下丙右丁冬至思考:直射点的最北最南界限分别是什么?10月15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两条纬线之间,直射点在朝哪个方向移动呢?一年中任何一天的情况呢?结论: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种移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认识人类研究地球形状的困难历程,培育察看能力和科学思想能力。
学习要点:地球空间观点的组成。
学习难点:察看能力和科学思想能力的培育。
课前预习预习自测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地球的极半径是()千米,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的均匀半径是()千米。
2.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千米。
我的疑问课内研究一、自主学习课本第二页至第三页内容,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二、达成课本第五页“思虑”,议论:地球与地球仪的形状有什么差别?当堂检测1. 以下自然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①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②水往低处流③站在大地上,不论向那个方向走,永久也走不到地平线④太阳东升西落⑤站得高,看得远⑥世界不一样地域,看北极星的仰角不一样⑦日蚀时,日面上出现弧形暗影⑧月食时,暗影一直是弧形的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⑧C、②④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 正确描绘地球大小的数据是()A、地球的表面积为 5.1 平方千米B、地球均匀半径为 4 万千米C、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D、地球的均匀半径约为6371 千米3. 麦哲伦船队航行的路线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B、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4.地球的形状是()A 不规则的球体B、扁球体C、正球体D、椭圆球体5.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A、一样长B、不行比较C、前者擅长后者D、后者擅长前者6.以下对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平的B. 地球是一只倒扣的盘子1C.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7.以下对于地球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的凭证,不正确的选项是()A. 地球球心到地表的距离是同样的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C.南北两个半球其实不对称 D.南极半径比北极半径短课后反省2。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四川省宜宾县七年级地理上册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宜宾县七年级地理上册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宜宾县七年级地理上册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NO。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学习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习方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预习一、独学:阅读教材P2—5,和图1。
1和图1.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的过程,学会描述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形状是______ ____。
2.读图 1.1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经过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洋,1521年到达群岛,向西穿过洋 ,绕过非洲南端的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_千米.4.认识地球仪(利用地球仪和P5图1。
4)(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
: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吗?。
与赤___ __线二、互学: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3图1.1)2.小组一起在地图中找出麦哲伦的航海路线3.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展示三、质疑1.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2.请说出在地球仪上如何表示城市、陆地、海洋等地球事物。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1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课,主要安排了“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大小”两方面学习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将这两个课标点整合成一课时,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升华,养成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为学习后面的章节打好基础。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法、演示法、画图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地球卫星照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初识地球:播放视频片段《斗转星移---运动中的地球》,质疑:地球是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前人对她的认识经历了哪些有趣的历程吗?(投影展示课题、目标)观看视频,感悟地球在宇宙空间的存在形态。
学生齐读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和探索欲望,明确学习内容。
第一目:地球的形状二、再现历史:问题探究:1、探讨:古代有“天圆地方”说------即“盖天说”,你知道它的由来吗?有何证据?(投影问题和图片)(1)学生读P3“天圆地方”图文资料,谈自己的见解(2)齐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凭直觉)通过认识诗歌中的地理,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要学会观察和思考。
2、(播放“月食”视频)质疑: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地球形状是球体或近似球体,你觉得完全可信吗?说说你的看法(1)学生看视频,结合P3“亚里士多德”等图文资料,提出自己见解:“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仅凭影子推测也不完全可信,也可能是碟形、馒头形、圆片形、圆柱形通过探讨,训练学生质疑精神和表达能力,并感受古人对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注意到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学生列举证据:如登高可望远(诗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边观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3、初步学会观察各种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设问导读】: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形状1、读课本P8页第一段,说说你对地球形状的认识?2、阅读课本P8知识之窗,说出我国古代关于地球的形状的两种学说是“”和“”。
3、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8活动,说明古代人民是如何证明地球是圆的?4、读课本P9知识之窗及图1.4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出发,经过洋,饶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洋,1521年到达群岛,向西穿过洋,饶过非洲南端的角,终于在155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5、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6、阅读阅读课本P9最后一段,记住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经过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1、阅读课本P10及图1.6,准确记忆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合作探究: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请列举出一些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3、用所学知识解释“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含义?【自学检测】: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C太阳、月亮是球体的,所以地球也是球体的。
D直到有了地球卫星照片,人们才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3.“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任上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4.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 6375千米B 6371千米C 6378千米D 6336千米5.下列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学习反思】: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你们认为地理有用吗?能否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什么是“地理”。
导学1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地球导学1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学习目标:1、能够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列举出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
2、说出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自学自测: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1.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
2.地球的真实形状:。
3.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活动一:读课本P3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阅读整理:1.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哪些:。
活动二:读课本P4图6.1.2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完成说出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活动三:读课本P5图1.3.3地球大小示意图:(1)读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表面积、赤道周长?(2)对比地球的平均半径和极半径说出地球的标准形状?展示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目标自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是()A、正球体B、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C、古有“天圆地方说”,所以地球是正方体D、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球体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下列事例中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太阳光能照到地球上B、发生月食时边缘是弧形C、一个船队在海上航行1个月没有看到彼岸D、看到远方开来的火车渐渐变大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描述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个“球体”,而后证明地球是个“椭球体”,到近代人们对地球精密测量后发现呈“梨形体”。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C、地球的自身形状在不断的变化D、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在不断提高的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6357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67千米6、有甲、乙两只兔子,身强力壮,意志坚定,夸下海口要跑步环绕地球一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和地球仪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和地球仪学案导学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先学后教1.___________率领船队的环球航行,第一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千米,最大周长是约__________千米,平均半径约__________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________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_。
4.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表示地球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地理事物的位置5.地球仪上有根假想轴是_________,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做__________。
其中,对着北极星的点叫__________,它是地球上最_______点。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__,是地球上最________点。
小组合作1.说说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2.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当堂达标1.下列事例不能正确说明地球形状的是()A.月食的形状B.在海边观看由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C.“天圆地方”说D.站得高看得远2.“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赤道周长约()A.5亿千米 B.4千米 C.4万千米 D.8000千米3.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圆球体B.扁球体C.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D.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5.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6.有一天咸蛋超人“遁地”前去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无答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同学们,人类安身立命的地球,也就是自己脚下的大地,素来怀着虔诚的感恩之情尊称为“大地母亲”,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曾经用美好的诗篇来赞颂她。
那么,“大地母亲”的外貌如何,胸怀有多宽广呢?自古也来人们千方百计想知道这个秘密。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探讨“大地母亲”的形状与大小。
二、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重点)2、初步掌握证实地球形状的一些现象和方法;(难点)3、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重点)4、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三、学习过程及任务阅读P2-3页课文以及“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掌握(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并检测)1、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先后过程;2、麦哲伦环球航行先经过了哪些大洋;读P5页图1-1-3记住:3、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4、关于地球形状的自然现象,讨论生活中哪些自然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教师引导学习)合作交流并展示:5、古代人认为“盖天说”(或“天圆地方”)的原因是什么?6、通过数据对地球大小的描述,你对地球的形状有什么新认识四、课后检测1、地球是一个____稍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4、列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五、学习评价恩施市小渡船中学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练一体”导学提纲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提问导入:出示地球仪和卫星照片,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点拨导入)二、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认识地轴、两极、赤道;2、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观察地球仪,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重点)3、知道经度、纬度的划分以及排列规律;(难点)4、指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难点)5、利用经纬网熟练的在经纬仪上确定地球某点的位置的方法三、学习过程及任务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自主学习,演示汇报)1、阅读P6-7第一二段文字,了解地球仪及其作用;2、讨论P7活动,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以及确定的方法二、经线和经度阅读P7-8图1-2-2、1-2-2、1-2-4、1-2-5图,观察讨论,图文结合认识其规律,教师参与点拨引导:1、什么是经线、经度2、读图总结经线的特点(提示:圆弧状况、指示方向、长度)3、在地球仪上指出本初子午线,观察经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4、在地球仪上指出经线圈的特点,找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三、纬线和纬度读P8-9页图1-2-6、1-2-7图并讨论P9活动,图文结合,认识下列特点和规律(教师参与点拨)1、什么叫纬线、纬度2、纬线的特点(提示:圆弧状况、指示方向、长度变化)3、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5、南北半球的划分四、经纬网阅读P9页课文,实例演练并掌握:1、什么是经纬网?经纬网的作用:2、指出北京、伦敦、东京、华盛顿、基多的经纬度(教师先示例)四、课后检测标注各点的经纬度A:( ) B:( ) c:( )D:() E、() F、()选择题1、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代表的是一个真实的地球的模样; B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模型;C、地球仪上的地轴是真实的地球旋转轴; D地球仪上的地轴与地球仪的底座是垂直的;2、在地球仪上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A、180度B、0度C、西经20度D、东经160度3、下列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地球上所以经线的长度都相等D、地球上最长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4、关于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增大B、从两级向赤道逐渐增大C、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C、从东向西逐渐增大5、地球上既处东西半球分界线又处南北半球分界线分界上的点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五、学习评价恩施市小渡船中学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练一体”导学提纲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二、学习目标1、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2、能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重点)3、能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4、能解释时区、区时和日界线,并运用此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难点)5、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简单的计算时区差、时间、日期的能力(难点)三、学习过程及任务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阅读P11课文并演示转动地球仪认识:1、地球自转的中心2、地球自转的方向(读图1-3-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3、自转的周期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总结)1、昼夜更替:读图文并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形成的两个要素及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2、时间差异:(读图文讨论,先自主学习,后小组讨论展示,教师引导点拨是关键)(1) 什么叫地方时(2)时差的变化规律读P15世界时区图观察(3)时区是怎样划分的,时区与区时有何异同(4)区时的计算方法(5)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地理意义四、课后检测选择题1、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的变化C、极昼极夜D、昼夜交替和时差2、下列关于甲地(西经90度,南纬66.5度)和乙地(西经80度,南纬66.5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比乙地先看到日出B、甲地比乙地后看到日出C、两地看到日出的时间相同D、无法比较3、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A、15小时B、15分钟C、1小时D、1分钟读图题:读课本1-3-3图回答4、图中显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5、图中BC所在的线是,A、B、C三点中位置靠东的是,位置靠西的是,B地的地方时比C地要(早或晚)五、学习评价恩施市小渡船中学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练一体”导学提纲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由学生谈春、夏、秋、冬四季的感受导入二、学习目标1、学会用演示地球的公转;2、能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太阳照射情况(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热量分布),说明四季的变化;(难点)3、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4、利用地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温度带的差异(重点)三、学习过程及任务一、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阅读课文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学生观察得出下述:(小组将观察的结果交流、展示)1、公转的中心、公转的方向、公转的周期2、公转的特点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二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二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读P17公转运动示意图和P18-19太阳光照图,掌握:1、记住二分二至的空间位置、日期、太阳直射点纬线(自主学习并记住)读图并演示公转运动教师引导掌握三个规律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3、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4、热量分布规律三地球上的五带读P20页图文结合小组交流总结展示:1、划分五带的依据2、五带的名称及分界线3、各温度带的特点四、课后检测1、地球公转时,地轴()A、是倾斜的,而且空间指向不变B、总是与赤道平面保持23.5度的夹角C、总是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23.5度的夹角D、不固定,在空中自由运动2、如果地轴与公园轨道面的夹角为90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C、没有季节变化D、没有昼夜交替3、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A、6月22前后B、12月22日前后C、3月21日前后D、9月23日前后4、一年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地球上有一带分布D、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5、极夜现象的变化规律是()A、春分到夏至,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B、秋分到冬至,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C、夏至到秋分,从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D、冬至到春分,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五、学习评价恩施市小渡船中学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练一体”导学提纲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由课本“校园鸟瞰图”问题的讨论导入三要素二、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了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第1课时的学案无答案新版
第2节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学习目标: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纬线、北极、南极、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等地理事物看图说出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学习重点: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学习难点:1,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比照分析2、掌握经度纬度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比照分析课前预习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地球仪的作用。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引导,认真阅读教材并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包括文字与任何图片〕,完成课本相关活动,并独立完成导学案。
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随时记录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区,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标准,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教材助读:查阅中学教课网,了解相关内容预习自测:.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是〔〕2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经过地球球心的旋转轴叫〔〕,其中,地轴北段与地球外表的交点是〔〕,地轴南段与地球外表的交点叫〔〕。
3.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
4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
5.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有〔〕条,为了区分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即〔〕度和〔〕度。
°度纬线又叫〔〕,最大的纬线圈是〔〕,从赤道向北去为〔〕纬,用字母“〔〕〞表示,从赤道向南去为〔〕纬,用字母“〔〕〞表示,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方是〔〕和〔〕,它们的纬度是〔〕和〔〕。
7.0°经线又叫〔〕,它经过了英国伦敦〔〕原址。
8.0°经线向西去到180°经线,被称为〔〕经,用字母“〔〕〞表示,“0°经线向东去到180°经线,被称为〔〕经,用字母“〔〕〞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地球空间概念的构成。
学习难点: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前预习
预习自测
1.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地球的极半径是()千米,
赤道半径是()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
2. 地球的表面积是()平方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千米。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课本第二页至第三页内容,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二、完成课本第五页“思考”,讨论:地球与地球仪的形状有什么差异?
当堂检测
1.下列自然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①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②水往低处流
③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④太阳东升西落
⑤站得高,看得远⑥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
⑦日食时,日面上出现弧形阴影⑧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⑧
C、②④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正确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是()
A、地球的表面积为5.1平方千米
B、地球平均半径为4万千米
C、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3.麦哲伦船队航行的路线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4.地球的形状是()
A不规则的球体B、扁球体C、正球体D、椭圆球体
5.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
A、一样长
B、不可比较
C、前者长于后者
D、后者长于前者
6.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平的
B.地球是一只倒扣的盘子
C.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7.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的证据,不正确的是()
A.地球球心到地表的距离是一样的
B. 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C.南北两个半球并不对称 D. 南极半径比北极半径短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