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内部 培训班 教师心理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备注(★非常重要的必考的**老师末重点划记的但可能考的)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6、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

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8、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9、在东方,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10.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11. 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12. 补充知识: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第26页
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二、睡眠与失眠
一、睡眠
① 人在正常情况下脑电波为 β波,冥想状态为α波,轻 度睡眠为θ波,深度睡眠为 δ波。 ② 睡眠5个阶段: 1为过渡期; 2为轻睡期; 3和4沉睡期; 5为快速眼动睡眠(出现梦)
二、失眠 ①失眠几个表现: ②失眠类型:情境性失眠;假 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品性 失眠 ③飞行时差所造成睡眠困难, 属于失律性失眠。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想法 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态度和 心理特征研究方法。可分问卷法和谈话 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问卷法:采取预先确定好问题表,由 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方 法。
谈话法:研究者依据预先确定好问题 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一问一答 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心理特点及 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人类所特有一个高水平心理活动,指个 人利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 动,对自己内在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人、 事、物改变外部事物觉知。
包含:对外部事物觉知; 对内部分刺激觉知; 对本身觉知。
第20页
第一节 意识性质
意识状态
可控制意识状态:最清楚,最能集中 注意。
自动化意识状态:似乎有所意识,但 又不太清楚。
第17页
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意义和作用
认识内外世界。 调整和控制行为。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上。
第18页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 意识性质 第二节 注意 我们是第怎样三认节知世界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第四节 意识特殊现象
新版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培训

教师资格证培训资料

教师资格证培训资料

心理学第一章人的心理与心理科学单择题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9年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4、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研究实验室的人是冯特5、在研究心理活动时,反对把心理现象看做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

这是根据发展性原则6、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地、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观察法7、有目的、有方向、严格的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行为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叫实验法8、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答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叫调查法9、心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既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10、世界公认的真正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是由心理学家桑代克创建的多选题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描述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将心理规律应用于实践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3、简答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第二章心里的神经生理机制单选题1、当全神贯注看书时,人们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属于负诱导2、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坚固的刻板式的反应叫动力定型3、人的听觉中枢在颞叶、视觉中枢在枕叶、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运动中枢在额叶、嗅觉中枢在海马回沟4、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反射5、有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6、有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多选题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名词解释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简答题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第三章感觉和知觉单选题1、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感觉2、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3、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教师资格证培训复习资料(心理学复习提纲重新整理)

教师资格证培训复习资料(心理学复习提纲重新整理)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和运用行为规律的科学(三)心理学的学科分支二、心理的实质(一)人脑是心理的器官1、神经系统(1)神经元;(2)周围神经系统;(3)中枢神经系统(二)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储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1)一切心理现象的产生均可从现实中找到素材;(2)社会生活对心理的发生发展起决定作用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1)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2)同一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第二章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广义)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发展一般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儿童心理学中的发展概念)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①连续性表现在:第一,心理发展的前后阶段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先前的发展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而后来的发展是先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心理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原先的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消亡了,而是被高一级水平所包容和整合。

②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积累、逐步过渡的过程。

在量变期间,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稳定,而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引起心理的质变。

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2)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①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

②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表现在:1、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4)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通常,一个身心正常的儿童,其心理的发展总是符合发展的总趋势的。

【经典】教师资格培训课程《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经典】教师资格培训课程《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教师资格培训课程《心理学》复习提纲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概念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

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主要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3、心理现象的内涵心理现象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表现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概括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方面。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在个人身上表现的心理历程,操作程序。

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如喜、怒、哀、惧✓意志过程:如作出决定、执行决定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定的性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状态基本可分为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

✓意识是一种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能清楚觉知的状态。

包括觉醒、注意、应激等不同的水平。

✓无意识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能清楚觉知,通常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状态。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个体身上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从而产生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个体社会心理:如从众、社会促进等。

⏹群体社会心理:如人际关系、凝聚力、群体氛围等。

⏹大众社会心理:如时尚、流行、舆论、风俗等。

4、心理的本质⏹关于心理本质的哲学探讨唯心主义心理观:“天下无心外之物”([明]王守仁)唯物主义心理观:强调物质第一性✓庸俗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分泌物✓辨证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脑是心理的器官◆脑是心理器官的科学证据◆大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感觉区、运动区、语言区、联合区(二)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1 、什么是反射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心理产生的基本方式。

教师资格证冲刺班资料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冲刺班资料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冲刺班复习材料名词解释汇总1、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4、守恒: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5、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在青少期,“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各种形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

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异同,认识现在和未来在社会中的关联6、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问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问的过渡状态7、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自身和周围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二是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

8、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9、场独立***: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一、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1、工作压力教学任务的繁重、学生管理的复杂、教学成果的评估等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导致教师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职业倦怠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缺乏职业发展的机会、对工作的热情逐渐消退等因素,可能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

表现为对工作的消极态度、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成就感等。

3、人际关系困扰与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冲突等人际关系问题,也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困扰。

4、个人生活因素教师在生活中可能面临家庭问题、经济压力、健康问题等,这些个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也会影响到他们在工作中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重要性1、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良好的自我认知、稳定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环境的能力、积极的生活态度等。

2、重要性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策略1、认知重构帮助教师改变对压力事件的看法和评价,调整思维方式,从更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2、时间管理教导教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制定优先级,避免工作过度积压,提高工作效率。

3、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中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状态。

4、情绪表达与宣泄鼓励教师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与朋友、家人倾诉,或者写日记等方式宣泄负面情绪。

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1、有效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反馈等,使教师能够与同事、学生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减少误解和冲突。

2、团队合作训练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3、处理冲突的策略教授教师如何在面对冲突时保持冷静,采用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五、职业发展与心理调适1、职业规划指导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

个性的定义
01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结构
02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和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个性的特征
03
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
个性差异与教育
个性差异的表现
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与教育
需要与教育
需要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榜样、给予 鼓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需要。
动机与教育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教师可以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提供成功机会、及时反馈 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动机。
兴趣与教育
01
认知素质
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背
景,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以及灵活的思维方式。
02 03
情感素质
教师的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工作 的热情等方面。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调控能力是教 师情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与理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
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和构 造,采用内省法进行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
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的重 要因素。
机能主义心理学
强调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 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 学的实际应用。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与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
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 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教师心理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教师心理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教师
心理
【评价目标】
1.识记微格教学、教学反思等概念。

2.理解教师的期望效应、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3.分析自己所处的教师成长阶段,并运用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自我发展设计。

【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部分
1、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2、教学反思的概念: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3、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二、理解部分
4、教师的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

发现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

教师心理(教资)

教师心理(教资)

教师心理角色及心理特征教师角色角色与角色期待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班集体的管理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教师角色的认知:知道教师角色的认同:认可教师角色的信念:转化为教师个体的需求,自豪感荣誉感教师职业心理特征教师的认知特征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实践与技能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监控能力教师的人格特征职业信念: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教学归因(职业性格教师的行为特征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期望行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列翁效应)预测这些人将来有成就,老师会更关注,学生更积极,成绩果然提高了教师威信内涵与作用:威严和信誉影响因素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是教师取得威信的必要条件师生平等交往是老师获取威信的重要条件维护和发展教师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自己的威信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建立途径培养自身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教师专业成长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课时计划新手型:依赖课程目标、死板专家型:简洁、灵活教学过程新手型:课堂规则较含糊专家型:课堂规则明确、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评价新手型: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专家型:注重课堂中的细节新教师成长成长历程福勒和布朗的三关注:关注生存(人际沟通,旁边人对他的评价)、关注情境(用哪种方法教学才能提高成绩)、关注学生(专家型,以学生为本)三个阶段柏林纳的五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教师成长途径观摩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小单元教学:5-10分钟把少数学生集中在一起教学,设备拍摄下来,后面集体备课)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布鲁巴奇)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教师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恰如其分控制自己情绪教师职业压力压力源教师的角色特征学生的不良行为自主权的控制(老师受到社会的影响定位)教育改革与变化应对资源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一定能行)控制点(把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成长影响因素是外在还是内在,内控则压力大)自尊信念社会支持系统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学校层面社会层面教师个人层面教师心理与问题行为教师消极行为教师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教师体罚行为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学校层面社会层面教师个人层面。

教师心理(教师资格证)

教师心理(教师资格证)
终身学习者:
师生互教。
4.教师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 指因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个人心理 或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 ,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 内冲突。
教师 错位的角色定位
先知: 教师是权威 , 应无所不知 圣人: 教师是道德楷模 法官: 对任何问题都能作出公正准确的评判 侦探: 对班级和学生状况应全面细致了解 保安: 对学生在校内的言行 、安全等负责 骗子: 隐瞒自己的观点 , 忽略确定的事实 , 用上级规定的
设计者:
• 我们要到哪里去? ——教学目标 • 怎样才能到那里? ——教学策略和方法 • 怎样知道是否已到达? ——测验手段
信息源:
• 掌握获得信息的线索 , 知道以何种方式以 及去哪里寻找信息。
指导者和促进者:
而非传授者 ,重心在于育人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 的知识体系。
平等中的首席:
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 ,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 ” 向现实发展的转化。
2.教师职业倦怠
( 1)职业倦怠: 因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 、感到 厌烦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惫的心理状态
(2)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社会因素 组织因素 个人因素:A型人格 、低自尊 、外控者
( 3) 教师职业倦怠的改善途径
提高耐压能力 、坚持探索 、培养开朗 、乐观 、积极向上 的个性品质 、多参与社会活动; 与他人分享工作体验。
“正确 ”的观念影响学生 告密者: 要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的缺点错误 , 以便共同教育 替罪羊: 当前学校教育不理想的现状 , 人们认为教师有着不
可推卸的责任
二 、教师的成长特征
(1)成长阶段特征:
关注生存的阶段: 关注他人评价 ,专注于人际关系与课堂管理 关注情境的阶段: 关注课堂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阶段: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说明1、高等教化心理学:探讨高等教化情境中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化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2、心理学:探讨人的心理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它以人的心理现象与其规律为探讨对象。

3、学生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他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学问,并以此来充溢自己的过程。

4、发觉学习:美国当代闻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发觉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索,改组材料,自行发觉学问,驾驭原理、原则。

他强调的是一种方法。

5.接受学习:老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干脆呈现给学生,老师传授,学生接受。

它始终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美国纽约州高校探讨院的教化心理学教授奥苏伯尔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学问,这正是教学的首要目标。

6、动机或学习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确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具体来说包括:一、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干脆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须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老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学问或形成的看法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学问的获得或看法的形成的影响。

其本质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问题解决:是由确定情境疑难引起的,须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一情境予以顺当解除的过程。

它通常有四个基本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9、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四周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与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首先,它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其次,它是人的心理区分于动物心理的基本标记;最终,它作为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性形成水平的标记。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咨询知识要求及备考建议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咨询知识要求及备考建议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咨询知识要求及备考建议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的一种途径。

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过程中,教育心理咨询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着重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心理咨询知识要求,并提供备考建议。

一、教育心理咨询知识要求1. 学习理论和发展心理学教师应该具备相关的学习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知识,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规律。

备考时,重点关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阶段,了解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2. 个体差异和特殊儿童教育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包括个体的智力、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并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此外,教师还需要掌握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包括学习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等的特殊需求和教育策略。

3. 咨询理论和技巧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指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咨询理论和技巧。

这包括了解咨询的基本原理、咨询过程中的沟通技巧、问题解决技巧等。

备考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育心理学书籍和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来提高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 教师个人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备考教师资格证时,需要自我审视自己的心理素质,包括情绪管理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等。

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的知识对备考和将来的教育工作都有积极的帮助。

二、备考建议1. 夯实基础知识备考教育心理咨询,首先需要夯实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和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对于一些概念和理论,可以结合实践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理解。

2. 多样化学习方式备考教育心理咨询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备考效果,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参加案例分析课程、观摩教师的咨询实践等。

3. 做好笔记整理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内容整理成笔记。

题目、定义、理论、实例等可以进行适度的分类整理,方便复习时进行回顾。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4、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

6、测验法: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

7、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8、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里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9、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10、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11、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12、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13、兴趣:是个体力求人是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1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5、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6、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9、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0、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22、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23、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4、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

2、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有许多分支,包括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3、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需求,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二、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学习定义:学习是指通过经验或练习获得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

2、学习类型:学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情感学习等。

3、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处理、存储和运用。

三、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定义: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热情,外在动机是指学生为了获得外部奖励而进行学习的动力。

3、学习动机的激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创设问题情境、给予合适的奖励、引导学生自我激励等。

四、学习策略1、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2、学习策略的类型: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记忆策略、组织策略等。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的策略,如计划策略、自我评估策略等。

资源管理策略是指学生管理学习资源的方法,如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等。

3、学习策略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如教授记忆策略、组织策略等,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

五、心理健康与教育1、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整和稳定。

2、心理健康与教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内部 培训班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内部 培训班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课程简介(二):教育心理学
• 意义:称职的教师
– 学科和资源的知识
• 一桶水
– 学生及学习的知识
• 复习?
– 教学与沟通的技能
• 学生上课交头接耳?
– 批判性反思
•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三、名词 • 教学媒体 四、简答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 学 • 学与教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 )、教学( ) 和教学( ) • 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 ) • 1903年( )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第一本教育心理 学专著 • 20世纪60年纪初,( )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二、选择 • 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 A、1903 B、1913 – C、1914 D、1900 • ( )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 体系,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 A.华生 B.桑代克 – C.布鲁纳 D.加涅 •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第十一章:学生与学习心理 第十二——第十五章:教学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 在实践中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 实际运用:
1、了解问题 2、指导教学 3、预测并干预学生 4、教学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 从“被附庸”“被融合”到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 (一)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 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 则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
• (二)吸引学生注意力
– 专家教师能够采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注意讲授的内容,新教师往 往会突然变换课堂活动,没有有意识去吸引学生。
• (三)教材的呈现
– 专家教师的导课自然,新教师往往缺少教学的这一重要环节。
• (四)课堂练习
– 专家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注重学生练习的速度、进行反 馈、重视学生是否学会;新教师对练习的时间把握不准,重视练 习时的纪律。
• (五)家庭作业的检查
– 专家教师对教学常规的管理效率较高。
• (六)教师策略的运用
– 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新教师则比较缺 乏
• (二)关注情境阶段
– 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这一阶段。关注提高学生的成绩。
• (三)关注学生阶段
–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 的需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 (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 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的 观摩则不具有这些特点。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听 课),也可以观看录像。
•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
• 专家教师在课后比较关注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 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不关注课堂的管理问题;新教 师比较关注课堂的细节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 (一)关注生存阶段
–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重视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 。
• 三、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 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 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就会按照教师 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 表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 一、课时计划的差异 • 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 有与预见性。 • 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主要突出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 容,不涉及细节,因为专家教师将课堂教学计划与课 堂情景中的学生行为联系起来。他们能够灵活地根据 学生先前的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在备课时能够预见 到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
• 粘液质类型的教师安静,沉默寡言,情感不易激怒 ,情绪不易外露。上课时往往慢条斯理,以理服人, 善于提问,启迪思路,富于耐心,性情随和;深入浅 出,循循善诱;讲究板书,条理分明。 但这种气质类型的教师课堂上往往反映较为迟钝, 行为拘禁,碰到意外事情,优柔寡断,因而缺乏教学 机智。
• 抑郁质类型的教师孤僻、沉静、不善交际,观察仔 细、办事细心,情感体验深刻而不外露。课堂上常 常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缺乏表情;举 止迟缓,羞怯刻板;照本宣科,缺乏生动, 但这样的教师往往理论修养较高,看待问题往往 能一针见血。为人老成持重,办事有条不紊。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 一、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 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 、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 • 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 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 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 (二)开展微格教学
–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 (5-20分),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 学过程摄制成录像,可后再进行分析。
• (三)进行专门训练
– 可以通过训练将专家教师所具有的教学常规和教学 策略教给新教师。
• (四)反思教学经验
–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 布鲁巴奇: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 ④实验研究
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教学风格
• 多血质类型的教师反应快而灵活,情感发生迅速而敏 锐,因此上课时如同演讲,常常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抑扬顿挫,富于感染;集爱和恨与一身,熔语言、 表情为一炉。 但这种类型的教师往往缺乏毅力和耐心,对基础差 的班级和同学往往不能很好地去辅导和教诲。
• 胆汁质类型的教师直率、热情、精力旺盛、理智感 强,但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剧烈而且外倾。因 此上课时往往起伏较大,兴致所至,如滔滔东海, 博闻强记;意之不大,冷若冰霜;爱时如火如荼, 只想把学生作为子女;恨时只想把调频、捣蛋者痛 骂一顿。组织教学能力强,有魄力,人左右全局。 但脾气暴躁,自制力差,激情不易控制,常常影 响教学效果。
– 研究显示: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 ;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则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 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 主要是两种人格特质与其职业成就有关,一是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有激励和想 象的倾向性。 • 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负 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