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惠阳区高中语文 甘地被刺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8 甘地被刺示范教案 粤教版必修5
8 甘地被刺从容说课《甘地被刺》来自于美国的记者用新闻报道的方式生动地反映了圣雄甘地遇刺前后的真实景象,尤其是在甘地被刺之后印度国内局势的动荡和民众的激烈反应,真实地再现了甘地的伟人形象和在印度民众中享有的崇高威望。
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间接写民众的反应来突出甘地的人物形象,具体采取的办法是,组合文章中各界群众反应片断,锻炼学生的提炼能力。
还要进一步教会学生一些普通的宗教和民族知识,使其能更深地理解甘地在印度民众的崇高地位,更细微地洞悉甘地的灵魂世界。
教学重点甘地的信仰和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印度历史和背景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消息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要求。
2.多角度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1.消息的多种描写方法和多种表现角度。
2.课前搜寻事件的背景知识,为课堂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历史,明确个人的价值与国家使命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甘地的一些资料。
导入新课师甘地在印度被称为“圣雄”,他领导了举世闻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甘地。
生甘地是印度的圣雄,他出生于1869年10月2日,青年时曾在英国学法律,1891年毕业回国后,曾先后在孟买和拉杰科担任律师。
1893年4月,他应富商达达·阿布杜拉的招聘去南非。
在南非,他居住了21年之久。
在这段时期内,他读了很多书,结合他幼年时期所受的宗教影响,在思想上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
甘地在印度争取独立的斗争中,曾经历了非暴力抵抗和非暴力不合作这两个阶段。
开始的时候,他跟英政府还抱着合作的态度。
1948年1月30日,在赴祷告场途中,他不幸被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杀死,终年79岁。
推进新课师这是一篇比较长的消息,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些关键信息,同学们先带着下面两个问题来研读课文:1.甘地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刺杀的?他被刺杀的时间和地点?2.甘地去世在国际国内造成了哪些影响?(学生快速阅读)生时间是1948年1月30日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
粤教版-语文-高二-2.8《甘地被刺》素材 甘地人物生平 粤教版必修5
甘地人物生平甘地的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
他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
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
13岁便依父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
16岁丧父,第1个孩子出生便夭折。
从小学到中学,甘地一直平庸无奇。
少年时代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
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
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
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律师资格。
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
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
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师业务。
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
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
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
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
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
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
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
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8课 甘地被刺 学案
甘地被刺导学案学习目标1.提高阅读新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把握新闻的文体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运用细节。
3.感受甘地的伟大人格。
作家作品本文选自《世界著名通讯社百年好文章——合众社百年新闻佳作》。
课文背景:尼赫鲁成立临时政府,回教联盟坚持自组巴基斯坦国,国内暴乱四起。
甘地四处抚慰难民受创的心。
1948年1月30日,印度副总理又带来政府的难题请教甘地,黄昏五点多钟,甘地结束了与副总理的谈话,赶着去主持他最后一场祈祷会,被印度教极右分子开枪暗杀,终年78岁。
杀害甘地的刺客是印度教的一个极端派别的成员,该派别完全拒绝甘地发出的善意、和平与爱的呼声。
字词广场★字音识记噩.耗(è)悲恸.欲绝(tòng)骚.乱(sāo)晚祷.(dǎo)摩肩接踵.(zhǒng)瞻.仰(zhān)忧心忡.忡(chōng)★字形辨析★词义辨析悲恸·悲痛两词都是形容词,皆有伤心、难过之意。
“悲痛”侧重于表示悲伤而痛苦。
“悲恸”侧重于极度的悲哀,兼指痛哭。
※张嘉庆的泪只有向心里流着,说不尽的悲痛..。
(梁斌《红旗谱》)※我曾经和许多同志肃立在一座烈士陵园中,落下了悲恸..的眼泪。
流传·留传“流传”是指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则是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圣雄甘地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个秘方是他祖辈留传..下来的。
★熟语积累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
措,方法,办法。
※砰的一声,老马留下的那支枪响了。
敌人不知哪里来的枪响,顿时惊慌失...措.。
(茹志鹃《三走严庄》)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摩,摩擦。
接,碰。
踵,脚后跟。
※市场里虽然顾客摩肩接踵....,依然可以撑着伞,任由雨水滴到别人的头上。
(梁实秋《雅舍小品·观光》)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虽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而凡事应有个尺度,切不可杞人忧天,终日忧心忡忡....、无端悲愁。
广东省惠阳区高中语文 甘地被刺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5
《甘地被刺》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了解甘地的事迹和品格。
二、课文助读:(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
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
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去卖(因为向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来,把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掉,再还给哥哥钱)他始终不敢向父亲承认他所犯下的过错,甘地打算把他犯下的所有罪过都写在一张纸上,愿意接受父亲的惩罚,当时甘地的爸爸刚好也在生病当中,看过之后,很难过,就病重去世了。
甘地非常伤心,发誓绝对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甘地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念书,但是念得并不顺利,所以决定到英国留学,攻读法律,后来考上了律师资格。
回故乡后,甘地的母亲已去世很久,大儿子也长大了。
之后,朋友邀他一起去南非。
后来,甘地回到印度,预备将家人接往南非,他也写成了一本「绿册子」,在一八九三年的五月,甘地领导南非印侨反抗白人压迫,也有在印度各地演说过、建造了一个修道院-真理修道院,在一九四四年,甘地的妻子卡丝蒂白因气管炎而去世。
后来尼赫鲁成立临时政府。
回教联盟却坚持自组巴基斯坦国,国内暴乱四起。
甘地四处抚慰难民受创的心。
一九四八年的一月三十日,印度副总理又带来了政府的难题来请教甘地,黄昏五点多中,甘地结束了与副总理的谈话,赶着去主持他最后一场祈祷会,但是因迟到的关系,而被枪杀,当场死亡。
甘地本性节俭,关怀千千万万受苦的众生,想到连换洗衣物都没有的农民在他的面前,一丝一缕、一口粮、一枝笔,都成了奢侈的珍宝,谨慎的节用着。
甘地抨击把知识与劳力分为两极的观念。
他鼓励劳动,不管在南非的农场、印度的修道院、英皇的监狱中,他并未减免自己清洁环境的工作。
他为修道院的孩子订制桌椅、编织草鞋、纺纱织布,同时也带领印度三亿人民争取民族自由。
劳心者不该因治理而不服务,劳动也不是专属劳工的天职。
2.7甘地被刺导学案课件(粤教版高中必修五)
• 解析:由②中的“他也思考”可推知②紧接在④的后面, 由③中的“为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推知③接在②的 后面,①是甘地死前的感叹。 • 答案:④②③①
• 二、阅读理解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 枪声很像爆竹声响,片刻后,甘地的追随者才意识到发生 了什么事情。他们立即像发了疯似的扑向凶手。如果不是 警卫人员及时用步枪和刺刀把他们隔开,凶手早就被撕成 碎片了。随后,警方把凶手带到了保护性拘留所。 • 甘地迅即被运回波拉宫,放在一张床上。他的头枕在孙女 的双膝上。过了一会儿,她对悲痛的人群——其中有印度 总理潘迪特· 贾瓦哈拉尔· 尼赫鲁,说:“巴普(父亲)死了!”
2.7 甘地被刺 导学案 课件 (粤教 版高中必修)
• 巩固与拓展
• ●随堂巩固
• 一、语基落实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双膝(xī) 拯救(zhěnɡ) 心忡忡(chōnɡ) • B.腹部(fù) 瞻仰(zhān) 恶不悛(quān) • C.隔阂(hé) 恸哭(dònɡ) • 风光旖旎(yǐ) • D.噩耗(è) 悼念(dào) 惶失措(huáng)
• 6.甘地是玛妮的祖父,为什么她却对悲痛的人群说“巴普 (父亲)死了”? •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玛妮说话的角度。
• 参考答案:甘地是印度的国父,玛妮是站在民众的角度称 呼甘地的,体现了甘地被刺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 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述选文的内容。
•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文段写了甘地被刺和 甘地去世对印度的影响。大意对即可。 • 参考答案:写了甘地去世以及对印度的影响。
• ●拓展作业
•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A.号啕/号脉 笼罩/笼子 褐色 /残碑断碣 • B.刹那/刹车 踟蹰 • D.似的/相似 命中/中奖 涌向/蜂拥 而至
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2单元 8 甘地被刺 Word版含解析
8 甘地被刺[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悲恸.( ) 骚.乱( ) 享.年( )祷.告( ) 同胞.( ) 拯.救( )堆.积( ) 号啕.( ) 哀悼.( )弥.合( ) 忧心忡.忡( )【答案】 tòn ɡ sāo xiǎnɡ dǎo bāo zhěnɡ duī táo dàomí chōnɡ 二、多音字刹⎩⎨⎧( ) 一刹那( ) 刹车 笼⎩⎨⎧( )鸟笼( )笼罩号⎩⎨⎧( )号称( )号啕【答案】 chà shā lóng lǒng hào háo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号táo ( )táo ( )醉táo ( )汰 ⎩⎨⎧m ó( )肩接踵mó()砺描mó( )⎩⎨⎧zh ān ( )仰shàn ( )养chán ( )蜍【答案】 啕 陶 淘 摩 磨 摹 瞻 赡 蟾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摩肩接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2)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2.理解辨析(1)会合·汇合二者都有“聚合”的意思,都是动词。
“会合”指聚集到一起,用来指除水流以外的事物,如“两军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汇合”指水流聚集。
汇合,用于人的时候较少,如“潺潺小河汇合成湖泽”。
补充说明:“会合”用于人时可以指人群,也可以指个人;“汇合”用于人时,必须是众多的人群,不用于少数人。
(2)融化·熔化·溶化“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也作“溶化”,如“他心里的冰终于融化了”。
【精品】高中语文 2_8 甘地被刺课件 粤教版必修5(可编辑
1935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那时候, 几千里锦绣河山,几十座繁荣城市,都已经遭受践踏。旧时在 那些暂时还没有沦陷的国土上,南瞻北望,又何处不是哀鸿遍 野,民不聊生?这艰难的岁月跟屈原的时代是多么相像啊!因 此,闻先生的孤愤高吟、长歌当哭,就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 同感了。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在闻先生的灵魂里就活着一 个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
甘地就是在英国不讲信义之后,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他 把以前英国政府授予他的勋章交还给殖民政府,发起一场以 和平方式进行的“不合作运动”来对抗英国。但是,人民喜 欢暴力,甚至对不同意见、不同宗教的人也施行暴力,尤其 是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更是暴力不断。甘地便以长时 间的绝食来呼吁停止暴力、争取和平。他的这种态度势必受 到多方面的攻击,有些极端分子几次要杀害他,政府也要判 他的刑,而他则绝不抵抗和报复。他说:“如果我们用残暴 来对付腐败,那么残暴所带来的也只能是腐败。如果印度想 通过残暴来取得自由,那么我对印度的自由将不感兴趣。” 终于,人民渐渐地懂得了他,殖民者也为他这种柔弱中的不 屈所震惊,他成功了,印度也取得了独立。没想到不久之后, 他还是被宗教的极端分子杀害。
6.这篇消息报道的是当年的一个重要政治事件,其真实性、 客观性毋庸置疑。同时,这篇消息是否具有倾向性呢?你是 如何看出的? [名师指津]注意文中感情色彩浓厚的词语。 我的理解:这篇消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主要从作者的部 分用语中看出。比如“噩耗”“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印度的伟大灵魂”“你来晚了”“春风野火”“满布皱纹的 宁静的褐色面容”“血迹斑斑”等等,虽然没有直接抒情或 议论的语句,但从这些用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报道这一突 发事件时那种震惊、惋惜的态度。
一、写法归纳 1.倒叙手法 这篇消息采用了“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倒叙手法,将最重要 的、最新鲜的、最吸引人的信息放在最前面(第二至七段),然 后放次重要的信息(第八至十五段),相对来说最不重要的放在 结尾(第十六段)。这样既便于读者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又能 激起读者探究甘地死因的兴趣。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必修5学案 第2单元第8课甘地被刺
第8课甘地被刺本课话题——大爱一、从课本中积累“甘地当即摔倒在地。
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
”二、从生活中积累1.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他91岁,是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每天清早,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
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 000元的生活补贴。
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2.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因为创办农村银行,向贫穷农妇贷款27美元,而被称为“穷人银行家”,又因他所倡导的小额信贷业务在全球帮助数百万人口脱贫,而被授予了200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三、从名言中积累1.爱,可以创造奇迹。
——莎士比亚2.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
——席勒3.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罗曼·罗兰4.所有的爱都是甜蜜的,无论是给予还是回报。
爱就像阳光一样无所不在,他那熟悉的嗓音永远不会消沉。
——雪莱一、作者简介詹姆士·马可,美国人,主要作品是《甘地被刺》。
二、背景回放“圣雄”不会倒下甘地是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
1948年在印度的教派纠纷中,甘地被印度教极“右”派分子刺死。
作者詹姆士·马可在当天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文章——《甘地被刺》。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噩.耗(è) (2)悲恸.(t òng ) (3)骚.乱(s āo ) (4)不堪.(k ān ) (5)拯.救(zh ěng ) (6)瞻.仰(zh ān ) (7)褐.色(h è) (8)弥.合(m í)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号称号(h ào 号啕(h áo (2)血血淋淋(xi ě血迹(xu è(3)分分量(f èn 分歧(f ēn2.语境辨析法(4)邢根新回忆,那一刹.(ch à)那连油门和刹.(sh ā)车都搞不清楚,加上他的制动本来就有点不太灵光,一路连撞了多辆车,最终冲进了人群。
2.8甘地被刺 教案2(粤教版必修五)
2.8甘地被刺教案2(粤教版必修五)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体会本文消息的结构特点,找出消息各个组成部分所对应的相应段落。
2、了解外国消息的特点,感受消息语言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之上,用心感受本消息的特点,品读、发现、探究“百年好文章”“好”在何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印度国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感受甘地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1、体会本文消息的结构特点,找出消息各个组成要素所对应的相应段落。
2、进一步学习新闻写作的的报道方法:细节描写.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消息的特点阅读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三分钟演讲(简评)。
同学们,这节课是我本学年的第一节公开课,有这么多老师莅临指导,我感到很荣幸。
来!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为我表达我的荣幸之情。
好,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53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记者詹姆士·马可自印度发出的题为《甘地被刺:“巴普(父亲)死了!”的消息。
(板书标题《甘地被刺》)这篇杰出的报道,以其生动的叙述将圣雄甘地被刺身亡前后的真实情景,永载世界新闻史册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洞见“印度伟大灵魂”的人格魅力。
请大家齐读注释①,我们一起来感受“百年好文章”好在哪里?二、说一说1、甘地的主要经历。
2、消息的组成要素、特点以及消息的结构类型。
(可参见知识小短文《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p59)3、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一下几个问题:①将这则消息压缩为一则不超过30字的简明消息。
②找出消息各个组成要素所对应的相应段落。
③这则消息采用的是那种结构类型(“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悬念式”以及“自由式”)④这篇消息的写作特点。
(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用数字标出相应段落,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句子甚至是段落划一划、轻声地读一读)明确:①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遇刺身亡,印度上下悲恸惊恐。
②第1自然段是这则消息的导语。
语文:《甘地被刺》学案(粤教版必修5).doc
甘地被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一甘地。
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了解消息的深层内涵。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
【应试练兵场】一、基础训练1、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噩耗仓晚褥dao 发生骚乱sao 悲倾欲绝tongB 、刹那cha瞻仰zhan 摩肩接蹲zhong忧心忡忡chongC . 着落(zhdo) 蛊惑(gu) 铿光瓦亮(cheng) 引吭高歌(hang)D . 骁勇(xiao) 要ft(xie) 万马齐蜜(yin) 洗洗涮涮(shuan)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赔偿娇揉造作寥廓闲情逸志B . 煦暖. 绵里藏针靓丽待价而沽C . 寒怆得鱼忘筌俾益. 正襟危坐D . 谗言死心踏地深邃黄梁美梦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⑵大型盆景可以用来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⑶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
大都市的喧嚣—给人以繁华之感,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营造即使/也B.应对创造即使/也C.应付创造尽管/但D.应对营造尽管/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最新-高中语文 8甘地被刺教材优化全析 粤教版必修5 精品
8 甘地被刺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并掌握访谈文章的写法。
2.学习本文独特的消息结构。
3.感受一代领袖甘地的精神风貌。
自主切学平台一、作家作品1.这篇消息选自《世界著名通讯社百年好文章——合众社百年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甘地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是印度民族运动的著名领导人。
他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个土邦,他的家庭属于吠舍种姓,父辈曾担任土邦的高级官吏。
甘地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888年留学英国,学习法律。
1893年应聘到南非处理一起债务纠纷,开始了他的新的生涯。
在南非期间,他积极投身于当地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取得了成功。
他的社会威望因此提高,成为一名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
1915年回到印度,参加了争取印度独立的民族运动。
1920年,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印度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他主张印度人自己纺纱织布,不穿用英国的机制布,以此来维护民族经济,反对英国的殖民掠夺,因此他把提倡手纺车运动列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甘地本人在运动中身体力行,不仅身穿土布,而且自己纺纱。
课本上的图为身穿粗布衣的甘地。
二、写作背景尽管甘地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印度的宗教派别争斗仍然不能平息,1948年在印度的教派纠纷中,被印度教极右派分子刺杀身亡。
这篇消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三、重点字词1.字音恸(tònɡ)刹(chà) 膝(xī) 瞻(zhān) 忡(chōnɡ2.字形噩耗宽恕摩肩接踵忧心忡忡惊惶失措号啕大哭3.字词辨识4.成语理解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
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也说肩摩踵接。
忧心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教材优化全析一、文脉梳理甘地⎪⎩⎪⎨⎧死后的影响去世的具体经过去世的时间和地点整体感悟《甘地被刺》一文通过写甘地遇刺身亡以及对印度的影响,展现了一代领袖的风貌,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印度独特的政治斗争状况。
二、课文详解课文先总写甘地遇刺身亡以及对印度的影响。
高中语文必修五《8 甘地被刺》蔡厚财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甘地被刺【教学目标】1、运用新闻的读写常识对新闻进行逐一解读: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2、理解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3、从新闻特点入手把握优秀新闻的价值4、认识圣雄甘地的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1、运用新闻读写常识解读消息2、理解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3、从新闻特点入手把握优秀新闻的价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经过了预习,用两分钟介绍甘地,教师重点补充甘地在印度宗教团结上的重要作用,以便理解消息内容。
)印巴分治之前,宗教矛盾已非常尖锐。
1946年8月16日,在加尔各答举行的穆斯林抗议活动中,酿成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的大仇杀。
仇杀持续近24个小时,造成50821人死亡,2万人受伤。
在印巴分治过程中,最大最严酷的一次教派冲突,死亡100万人以上。
在印度,占人口多数的印度教徒挥起大刀,砍向邻近的穆斯林;在巴基斯坦,穆斯林们也对附近的印度教徒进行血腥的屠杀,掠夺他们的土地,抢劫他们的财产。
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至1948年,流落在印巴各地的难民近1000万。
甘地对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有重要的影响。
据说一次他一出现就使得双方的冲突平息。
面对错综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教派冲突,甘地呼吁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合作。
他号召印度教徒都应该赎罪,并首先从自己做起,决定把饮食控制在最低限度。
作为一名印度教徒,在教派冲突之后,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走访怒火炽盛的穆斯林村镇,深入家庭,用好言劝慰穆斯林,告诫人们,人类惟一值得的复仇行动就是以善报恶。
二、一理——理清结构1、关于标题和导语(板书)标题:人物和事件(板书)导语:(1)甘地被刺,印度举国悲恸欲绝,孟买骚乱。
揭示主题,开门见山。
2、关于主体:(板书)主体:(2~15)甘地被刺的来龙去脉。
时间、地点、凶手具体情况的叙述和补充3、关于结尾:(板书)结尾(第16段)噩耗使印度上下惊恐不安。
深化主题,后续伏笔。
4、关于倒金字塔结构作者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消息放在最前面(第2-7自然段),然后放次重要的信息(第8-15自然段),相对来说,最不重要的放在结尾(第16自然段),这体现了消息在主体部分也呈现倒金字塔结构。
粤教版-语文-高二必修五学案 第2单元第8课甘地被刺
第8课 甘地被刺1.音正形准(1)单音字①噩耗..( ) ②骚.乱( ) ③悲恸.( ) ④晚祷.( ) ⑤瞻.仰( ) ⑥摩肩接踵.( ) (2)多音字①⎩⎪⎨⎪⎧ 血.迹( )血.淋淋( ) ②⎩⎪⎨⎪⎧ 号.啕( )号.角( ) ③⎩⎪⎨⎪⎧刹.那( )刹.车( ) (3)辨形组词①⎩⎪⎨⎪⎧ 摹( )磨( )摩( )②⎩⎪⎨⎪⎧ 堪( )斟( )勘( ) ③⎩⎪⎨⎪⎧刺( )剌( ) 2.词语积累(1)顶礼膜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悲恸欲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摩肩接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辨词填空(1)刹那·霎时①他记得爆炸的一________,“就像地震,轰的一声”,之后他就晕了过去。
②在300米赛道的起跑线上,随着一声发令枪声响起,战鼓齐擂,喊声阵阵,十条龙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
(2)典型·典范①乐器演奏可称得上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________了。
②老猎人,是他们当中最________的一个。
4.名言警句甘地名言(1)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
(2)爱生活如濒死,求大道若永生。
(3)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
(4)为什么我们还没获得自由?因为我们受的苦还不够。
1.作者简介詹姆士·马克,美国记者。
1948年1月30日从印度发出通讯报道《甘地被刺》,以其生动的记述将圣雄甘地遇刺前后的真实景象,写入人类的新闻史册中。
8甘地被刺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5
甘地被刺【学习目标】1、能记住消息的结构特点,能说出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2、会运用消息的结构知识来写消息。
3、能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
【学习重点与难点】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和结构形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51-52页内容,阅读《随堂优化训练》33-34页内容,对词语、课文内容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消息”知识点中的知识。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本文是篇事件消息,消息的构成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
联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一文,说说这篇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哪里?导语(第1自然段):甘地被刺,印度举国悲恸惊恐。
主体(第2---第15自然段):主要写了甘地被刺事件的来龙去脉。
结尾(第16段):甘地被刺所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反应。
2、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叫“导语”。
它要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它包含事件的基本要素,那么这个导语包含了哪些要素?这个导语的作用是什么?人物:甘地。
时间:今天。
事件、经过: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地点、结果: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孟买爆发了骚乱。
作用:简明扼要地摆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便于读者迅速及时了解主要内容并吸引进一步读完全篇。
是全文的纲,统领了全文。
二、知识梳理:“消息”的基本知识(教材P57-58)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结构形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
三、预习自测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完整规范的消息,包括有正标题副标题,请学生概括它的写作特点。
消息的特点:a.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b.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c.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d.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e.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高中语文第2单元8甘地被刺学案粤教版必修5
8 甘地被刺[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悲恸.( ) 骚.乱( ) 享.年( ) 祷.告( ) 同胞.( ) 拯.救( ) 堆.积( ) 号啕.( ) 哀悼.( ) 弥.合( ) 忧心忡.忡( ) 【答案】 tònɡ sāo xiǎnɡ dǎo bāo zhěnɡ duī táo dào mí chōnɡ二、多音字刹⎩⎪⎨⎪⎧( ) 一刹那( ) 刹车 笼⎩⎪⎨⎪⎧( )鸟笼( )笼罩号⎩⎪⎨⎪⎧( )号称( )号啕 【答案】 chà shā lóng lǒng hào háo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号táo( )táo( )醉táo( )汰⎩⎪⎨⎪⎧m ó( )肩接踵mó( )砺描mó( )⎩⎪⎨⎪⎧zh ān ( )仰shàn( )养chán( )蜍【答案】 啕 陶 淘 摩 磨 摹 瞻 赡 蟾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摩肩接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2)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2.理解辨析(1)会合·汇合二者都有“聚合”的意思,都是动词。
“会合”指聚集到一起,用来指除水流以外的事物,如“两军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汇合”指水流聚集。
汇合,用于人的时候较少,如“潺潺小河汇合成湖泽”。
补充说明:“会合”用于人时可以指人群,也可以指个人;“汇合”用于人时,必须是众多的人群,不用于少数人。
(2)融化·熔化·溶化“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也作“溶化”,如“他心里的冰终于融化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地被刺》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了解甘地的事迹和品格。
二、课文助读:(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
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
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去卖(因为向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来,把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掉,再还给哥哥钱)他始终不敢向父亲承认他所犯下的过错,甘地打算把他犯下的所有罪过都写在一张纸上,愿意接受父亲的惩罚,当时甘地的爸爸刚好也在生病当中,看过之后,很难过,就病重去世了。
甘地非常伤心,发誓绝对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甘地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念书,但是念得并不顺利,所以决定到英国留学,攻读法律,后来考上了律师资格。
回故乡后,甘地的母亲已去世很久,大儿子也长大了。
之后,朋友邀他一起去南非。
后来,甘地回到印度,预备将家人接往南非,他也写成了一本「绿册子」,在一八九三年的五月,甘地领导南非印侨反抗白人压迫,也有在印度各地演说过、建造了一个修道院-真理修道院,在一九四四年,甘地的妻子卡丝蒂白因气管炎而去世。
后来尼赫鲁成立临时政府。
回教联盟却坚持自组巴基斯坦国,国内暴乱四起。
甘地四处抚慰难民受创的心。
一九四八年的一月三十日,印度副总理又带来了政府的难题来请教甘地,黄昏五点多中,甘地结束了与副总理的谈话,赶着去主持他最后一场祈祷会,但是因迟到的关系,而被枪杀,当场死亡。
甘地本性节俭,关怀千千万万受苦的众生,想到连换洗衣物都没有的农民在他的面前,一丝一缕、一口粮、一枝笔,都成了奢侈的珍宝,谨慎的节用着。
甘地抨击把知识与劳力分为两极的观念。
他鼓励劳动,不管在南非的农场、印度的修道院、英皇的监狱中,他并未减免自己清洁环境的工作。
他为修道院的孩子订制桌椅、编织草鞋、纺纱织布,同时也带领印度三亿人民争取民族自由。
劳心者不该因治理而不服务,劳动也不是专属劳工的天职。
甘地对生命充满无私的爱,他爱受苦的贱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挑战种族制度,唤起印度人公平的对待自己的同胞。
他爱敌人误入歧途的灵魂,深信人人具有善性,他要引出人心中的善性,使双方互信互爱。
他也爱纯洁的孩子,总是挪出时间和修道院里的儿童玩。
最后,甘地虽然无法拯救他的人民,他心爱的国家分裂了,他关爱的农民依旧贫穷,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甘地小时候虽然曾犯许多错误,但他勇于认错、改过自新的意志力,令人敬佩,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
(二)、背景材料1893年4月,甘地为处理一起债务纠纷来到南非,在那里参加了当地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在南非的21年中,他把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并受梭伦、托尔斯泰、鲁斯金著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主义的理论。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领导在南非的印度侨民展开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黑色法案”和《亚洲人登记条例》的斗争,其间,他曾三次被捕入狱,但最终迫使官方作出了让步,非暴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当时他已是一位很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
1919年,面对殖民当局否决印度自治要求、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和工农群众不断掀起的反英浪潮,甘地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为这一运动的开创人。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用和平的合法手段取得自治。
1922年2月,乔里乔拉发生农民暴力反抗事件,甘地认为这越出了他所规定的范围,因而宣布停止不合作运动。
但英国殖民政府还是逮捕了他,并判了6年徒刑。
他在狱中写了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两年后因病提前获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取得印度更多的支持,于1942年3月派使节同甘地等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甘地明确要求英国退出印度,并于8月8日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第二天,他与国大党执委会全体成员一起被逮捕,由此触发了全国性大骚动。
活动遭到当局的暴力镇压。
为抗议政府暴行,1943年2月10日起,甘地绝食三周,终于使被捕者获释。
1947年8月15日,在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特意向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甘地致以崇高的敬意。
可是此刻,这位伟人却因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自己未能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当时他已78岁。
距此5个多月之后,这位老人遇刺身亡,他的尸体按印度传统方式进行了火化。
终年78岁。
三、预习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噩(è)耗厮(sī)打悲恸(dòng)欲绝忧心忡(chōng)忡B 刹(chà)那笼(lŏng)络否(fŏu)极泰来顶礼膜(mó)拜C 拯(zhěng)救泫(xuăn)然心广体胖(pàng)摩肩接踵(zhŏng)D 号(háo)啕骚(sāo)乱血迹(jì)斑斑引吭(háng)高歌2、为什么甘地被刺死后,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3、甘地被刺杀的原因是什么?4、请提出一两个你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课外拓展:1.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
英迪拉——波因特岛是印度东南部印度洋里印属尼科巴尔群岛中最南部的一个小岛。
这个岛的名称是由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为纪念他的母亲——大名鼎鼎的英迪拉•甘地夫人而命名的。
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这个岛已经完全被海水淹没。
2.下面是一篇新闻稿,但缺少导语部分。
请根据内容补上导语。
新华社莫斯科4月6日电(记者周良) 在莫斯科短池游泳锦标赛第四天比赛上,瑞典选手埃•伊格尔斯特罗姆在女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以1分5秒38的成绩获得冠军,并刷新了由南非运动员海因斯于1999年创造的1分5秒40的该项目原世界纪录。
这已经是埃•伊格尔斯特罗姆在本次世锦赛上创造的第三项世界纪录,此前她已打破了女子50米蛙泳和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世界纪录。
中国选手罗雪娟以1分6秒36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蛙泳铜牌。
继昨天获得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后,瑞典选手再接再厉,今天又摘取了4×100米自由泳接力桂冠,成绩为3分35秒09。
由扬雨、徐妍玮、朱颖文、汤景之组成的中国队实力不敌瑞典队和澳大利亚队,以3分36秒18获得该项目铜牌。
昨天获得两枚金牌的澳大利亚队今天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马•威尔士以23秒66夺得男子50米仰泳冠军,其队友杰•丘吉尔在男子50米蝶泳比赛中以22秒89名列第一。
导语: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消息。
(不超过15个字)武汉15日电记者今天从华中科技大学药物研究所获悉,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用通过注射器注射的胰岛素口腔喷剂日前完成临床试验。
有关专家称,这是世界上首例胰岛素口腔喷剂,这一成果预示着我国3000万糖尿病患者将结束靠针头注射胰岛素的历史,用上方便、安全、高效的药。
8、《甘地被刺》课堂检测班级学号姓名[合众社新得里1948年1月30日电]①甘地今天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甘地刚被刺,孟买就爆发了骚乱。
②这位被人民尊奉为“印度的伟大灵魂”的领袖,与当日下午5时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7时15分),在他16岁孙女玛妮怀中死去,享年78岁。
③就在半小时以前,一个名叫拉姆•纳脱拉姆的狂热的印度教徒用左轮手枪向甘地连开三枪,子弹射进了他那由于多年苦行和经常绝食而边的衰弱不堪的身躯。
④甘地是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
当时在场的有他的一千名追随者。
他正带着这些人来到一座塔前,这里是他经常做晚祷的地方。
⑤甘地穿着平日爱穿的口袋一般肥大的土布印度袍。
他在离那座小塔几步远的地方遭到枪击。
⑥甘地当即摔倒在地。
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
三颗子弹在近距离射穿了他的身体,一颗命中右腿,一颗击穿腹部,第三颗则射透了胸膛。
1.把上面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本文是人物通讯,开头有何特色,试分析。
3.分析第⑥段这样细致的记叙的含义。
当堂训练课内阅读①甘地是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
当时在场的有他的一千名追随者。
他正带着这些人来到一座塔前,这里是他经常做晚祷的地方。
②甘地穿着平日爱穿的口袋一般肥大的土布印度袍。
他在离那座小塔几步远的地方遭到枪击。
③甘地当即摔倒在地。
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
三颗子弹在近距离射穿了他的身体,一颗命中右腿,一颗击穿腹部,第三颗则射透了胸膛。
④死前,他没有说一句话。
然而,就在他遭到枪击前的一刹那间,他说:“你来晚了。
”有的目击者认为,这句话是他说给凶手听的。
⑤这名凶手一直站在花园小径旁,双手合十,做出印度教徒顶礼的样子。
然而,他的手心中却藏着一支小口径左轮手枪。
他向甘地连开三枪后,又开第四枪企图自杀。
然而,这颗子弹只不过擦破了他的头皮。
⑥枪声很像爆竹声响,片刻后,甘地的追随者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立即像发了疯似的扑向凶手。
如果不是警卫人员及时用步枪和刺刀把他们隔开,凶手早就被撕成碎片了。
随后,警方把凶手带到了保护性拘留所。
⑦甘地迅即被运回波拉宫,放在一张床上。
他的头枕在孙女的双膝上。
过了一会儿,她对悲痛的人群——其中有印度总理潘迪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说:“巴普(父亲)死了!”⑧这时,玛妮站立起来,又盘膝坐下去,坐在这位伟人的遗体旁——这位伟人为和平与人道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生命。
玛妮念诵起流传千年之久的印度教经文。
1.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你来晚了:。
2.为什么甘地的孙女称他“巴普(父亲)”?3.简评一下“甘地”的形象。
8、《甘地被刺》预习题答案:1.D(A中“恸”读tòng B中“否”读pĭ C中“泫”读xuàn“胖”读pán )2、莫罕达斯•卡拉姆吕德•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
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人们尊称他为“圣雄”。
甘地被刺后,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大街,悼念他们的领袖。
消息传到孟买,立即爆发了骚乱,印度教徒向穆斯林发动攻击。
人们担心失去了圣雄,无人能控制民众的狂热,整个印度将会陷入混乱。
3、他主张印度教和穆斯林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
到1942年,他相信独立是印度唯一的可能的出路。
他与英国驻印度最后总督(韦维尔和蒙巴顿)合作制定了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于1947年8月15日公布。
但一些人不满他接受分治法案,拒绝他的非暴力哲学。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被一年轻印度教徒枪杀。
课外拓展:答案1.位于印度东南部印度洋里印属尼科巴尔群岛中最南部的、由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为纪念他的母亲——大名鼎鼎的英迪拉•甘地夫人而命名的小岛英迪拉―波因特岛在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已经完全被海水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