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推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

合集下载

从大众媒体到自媒体——危机传播阵地的嬗变

从大众媒体到自媒体——危机传播阵地的嬗变

斯威 理斯两 位学 者提 出了“ 自媒 体” 的概念 : “ We Me d i a 是普通 大 统和专 业的 记者 , 不 需要在 纸张 和物流 上浪 费成本 , 只要通过 鼠 就可 以将信 息发 往世 界的任 何地方 。 众经 由数字 科技 强化 、 与全球 知识 体 系相 连之 后 , 一种 开始 理解 标 轻轻 一点 , 普通 大众如何 提供与 分享他 们本 身的事 实、 他们本 身的新 闻的途 径。 ” 简单 来说 , 自媒体 就 是一种 即时传 播方 式 , 在该种 传播 方式 ( 二) 电子化 的信 息媒 介 传 统媒 体时代 , 信 息经 过人工 化 的处理 , 大 多 以书 籍、 报纸、
新 闻和 资讯 为主 要 内容、 以广 大公众 为主 要传播 对象 的有 组 织 个层 级审 阅 , 而在每 一级 的审 阅中 , 审 阅稿件 的编辑 很多 时候都
的、 有 目的 的传播 载体 。其 中, 以报纸 、 广播、 电视等平 面媒 体 又 不止 一个人 。自媒体时 代 , 个 人集 信息 的制作 、 传播 、 接受功 能于 称为 传统 媒体 , 以网络 为载体 , 以门户 网站 为主 要 内容 的数 字化

◆城 乡建 设

从大众媒体 自媒体
危机 传 播 阵地 的嬗 变

摘 要

施小明
以微博 为代表 的 自媒体在 中国迅速 兴起 , 它 以长江后 浪推前 浪 的姿 态动摇 了传 统 大众媒体 的 言论 垄断地 位 。 它将
由传 统大 众媒体把 控 的话语 权赋 予平 民 , 使 广大 民众能 够 以微 弱的 力量吸 引庞 大社会群 体 的关注 。 自 媒 体在反 腐 、 打拐、 抗 暴 等方 面发 挥 了巨大作 用 , 对社 会产 生的积极 影 响不 言而喻 。但不 可否认 的是 自媒体 也为虚 假信 息 的散 布提供 了温床 ,

论危机传播中政府信任的形成与构建——兼谈大众媒介的角色扮演

论危机传播中政府信任的形成与构建——兼谈大众媒介的角色扮演

政府两者互 动所形 成的一种关 系 ,既包 含政府 对 民众 的信 任 ,也 包含 民众对 政府 的信任 ,但 学术 界 的
研究 ,一般指公众对政府及其行 政人员行 使公共权力 ,从事 公共管 理活动 的一种信任 心理。 笔 者主要
指公众对政府 的信任 。其 中 ,公众 是政府信 任 的主体 ,政府 是信 任关 系的客 体。政府作 为信 任关 系 的 客体 ,主要包括对政府行政人员 、政 府机构 、行政制 度 以及政府 提供 的公共产 品和 服务 ( 括公 共 服 包 务质量和公共政策绩效 )等方面 的信任 。信 任本 身是嵌人 在社会 结构 和制度 之 中的一 种功 能化 的社会
机制 。 H 政府信任 与社会 的制度 和结构 的转 型 、变迁相关 ,不 同的社会 制度 与结 构 ,能产生 不 同的政府
信 任。 对于 人际信 任的重 要性 ,西方哲学家 史里斯 ・ 克曾指 出,“ 博 信任是我们 必须保护 的东西 ,因为它 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 ,一旦受损 ,我们所居住 的社 会就会 土崩瓦解 ” 政 府信任 的重要 性 ,一方 面它 。
化 ” 和 “ 不 勒 斯 化 ” 那 。
对政府信任 ( oe m n t s ) 的学术 研究兴起 于 2 gvr etr t n u O世纪 中期 ,政府 信任作 为重塑政 府 和公众 之
间关 系 ,解决 西方各 国执政 危机的重要 工具 ,进入学 者 的研究 视野 。所 谓政府 信任 ,实质上 是公 众 与
是政权合法性的来源 ,也是政府实施 行政 职能 ,制定 公共 政策 的基础 ,另一 方面 也能维 护社 会秩 序 的
第 1 期
欧阳云玲 :论危机 传播 中政府信 任的形成与构建
5 3

社会转型期危机事件的传播控制

社会转型期危机事件的传播控制
传 播 学 理 论 中 的 “ 制 研 究 控
的 、严 重 威 胁 社 会 系统 基 本 结 构 、
多重影 响 。本 文 论 述 了在 现 阶段 我
国危 机 事件 的传 播控 制 方 面存 在 的
基 本 问题 及 其 原 因 , 并 对 解 决 这 些
价 值规 范和 共同利益 的破坏 性事
J un lm ee rh H rl o r i
社一
会 转型 期危 机 事件 的传 播 控 制
近 年 来 , 机 事件 越 来越 频 繁 地 出现 在 各 种 媒 体 报 道 中 , 人 们 深切 地 危 使
摘 要
在 中 国 社 会 处 于 转 型 期 的 现 阶
息 传播 系统之 间激 烈 互动 的 问题 , 而 , 何 看 待 和 应 对 危 机 事 件 的传 播 因 如
控 制 成 为构 建 和谐 社 会 的 重要 议 题 。
介 生 态 与 中 国社 会 转 型 中 社 会 经
济 、 政 治 结 构 调 整 以 及 文 化 变 迁 的


危机 传播 控 制的概 念界 定
发 到 危 机 持 续 ,再 到 危 机 解决 , 无 论 是 危 机 信 息 发 出 者 还 是 接 受 者
危 机 事件
传 播 控 制
控制研 究探 讨大众 传播 的控制 问
题, 以建 立 改 善 社会 信 息 的 交 流环
都会 在危机 管理策 略或公 关策 略
的 引 导 下 有 意 无 意 地 被 卷 入 到 整 个 危机 信 息 系统 之 中 ; 系统 内 的各
经济体制转型和民主政治转型的过
程中,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导致不 同 利益团体之间矛盾加剧 ,社会各个 层面、各个 团体都在 日益变换的社

危机传播的中国模式及其价值——基于四川地震灾区实地考察的理论

危机传播的中国模式及其价值——基于四川地震灾区实地考察的理论

危机传播的“中国模式”及其价值——基于四川地震灾区实地考察的理论思考①廖卫民曾文莉(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杭州310028;绵阳师范学院绵阳621000)[摘要]基于对四川地震灾区的实地考察,本文从理论视角探讨了危机传播“中国模式”的可能性、特色要素、内在机制及其借鉴价值。

自然灾害类危机本身特点,使得中国的领导人、政府、媒体在应对此类危机中,有优势天然获得正当性,从而使其获得领导力、凝聚力、粘合力,这是中国危机传播成功模式的基础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危机传播“中国模式”可以概括为“一拖三”驱动模式,即以严密的组织性为驱动轴和纽带,把迅捷的行动性、统一的话语体系和巧妙的舆论引导结合起来,灵活运作,从而达到“化危为机”的效果。

危机传播的中国模式根植于中国,其发挥作用的土壤也在中国,外界可以借鉴的是其基本要素作用的原理。

[关键词]危机传播;中国模式;汶川地震;传播理论;引爆理论2009年7月,“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年有余,笔者前往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车行在汶川、北川、绵竹、彭州、什邡、都江堰、茂县、安县等地的公路上,远山上地震滑坡断裂处的斑斑驳驳依然历历在目,路两旁一些地方还可见排排板房,但可喜的是许多农民新居已然修葺一新,各地对口援建的座座高楼正在地震废墟边拔地而起。

地震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力固然触目惊心,但中国抗灾重建的恢复力、创造力也让人震撼感慨。

在考察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汶川地震确实是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应对危机的一个典型案例和一段历史缩影。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探索:在应对自然灾害类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中国领导人、媒体及民众的集体行动和集体智慧背后是否有可供世界参考的某种规律性认识?是否存在危机传播的“中国模式”?如果有,那么这一模式的理论价值何在?本文将在对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就以上问题进行一点理论思考和总结。

当然,在集中讨论中国模式的时候,还是有必要将其首先放置在危机传播的国际学术视野和历史发展线索中进行考察。

危机传播下的媒介融合与分化

危机传播下的媒介融合与分化

关 注各 种 社 会 危 机 。 于 是 ,技 术 更 像 “
是 危 机 发 展 的加 速 器 和 扩 大 器 .不 仅
可 以成 为 化 解 危 机 的 有 力 工 具 .又 可 能 成 为 流 言 泛 滥 的 助 推 手 。 ” 尽 管 现 【
术 推 进 的 信 息 传 播 的 技 术 手段 ” 5 。[ 1

学 社在 2 1 0 0年 的 一 份 报 告 中认 为 . 中 国 的 基 尼 系 数 当年 达 到 了 0 6 已经 . , 4 越 过 了 O4的警 戒 线 , 入 差 距 极 大 。 . 收 I 随 着 人 均 G P突 破 3 0 D 0 0美 元 之 后 , 中 国也 越 来 越需 要 思 考 如何 应 对 可 能
评 、 持 、 议 、 立等意见均衡 分布 . 支 建 中
呈 现 出 多样 性 特 点 .呈 现 出 各 抒 己见
的 状 态
为 解 决 食 品安 全 问 题 而 建 言 献 策 的知
识 分 子 形 a . me r
A a s:n nl i A ys
种 物 理 形 态 的 网 络 将 能 够 承 载 所 有
类 型 的 媒 介 服 务 ,而 一 种 媒 介 服 务 也 可 以发 布 于 任 何 物 理 形态 的 网 络 。 这 个 表 述 强 调 了 媒 介 服 务 在 全类 型 媒 介 平 台上 的通 用 性 以及 一 种 可 发 布 所 有 类 型 媒 介 服 务 平 台 的 出现 。 国 内 学 界 亦 在 对 媒 介 融 合 这 一 概 念 做 出 阐释 , 如 高 钢 认 为 媒 介 融 合 是 “ 代 信 息 技 现
森 塔 尔 认 为 , 机 事 件 是 “ 一 个 社 会 危 对 系 统 的 基 本 价 值 和行 为 准 则 构 架 产 生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一、概述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它深刻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与思想文化的激荡。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社会结构逐渐解体,新的社会阶层和力量不断涌现,报刊作为传播信息、表达意见的重要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起源阶段,中国近代报刊思想主要受到西方传教士的影响。

这些传教士通过创办报刊,宣传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逐渐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关注报刊,他们通过翻译、介绍西方报刊文章,逐渐认识到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启迪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中国近代报刊思想也经历了重大的转折。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在这一背景下,报刊的思想内容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宗教宣传、文化介绍,逐渐转向政治批判、社会动员。

报刊成为宣传民主思想、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革命运动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进的重要体现。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革命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舆论支持。

1. 背景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报刊思想的发展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篇章。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近代社会的新兴传播媒介,不仅成为了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

在政治层面,近代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封建王朝的日渐衰微和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剧变。

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国家主权的丧失和领土的沦丧,更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在这一过程中,报刊作为传播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观点的重要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报业跨媒介经营——基于传媒经济角度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报业跨媒介经营——基于传媒经济角度
高投 入 问题 。跨 媒 介 集 团还 可 以 通 过 集 团规 模 经 济 效 益 实 现 对 广 告 市 场 的 占 领 , 实现 媒 介 内部 的 管 理 标 准 化 与 专 并
业化。
大 幅 下降 。报 纸 在 其 顶 峰 时 期 的家 庭渗
透 率达 到 10 3%,而 到 2 0 年 年 则 下 滑 01
到 5 %。 自中 国 的 数 据 显 示 了 同样 的 4 ‘
许 媒体 间 的 跨媒 介经 营 。对 于 已经 具 备
一Leabharlann 定规 模 的报 业 集 团 , 允许 其 经营 网络 、
正 是 对 新 闻 出 版 总 署 早
结 果 。 中国 互 联 网 发 展统 计 报 告 ,05 据 2 0 年 6月 , 国 网 民超 过 1 人 。 全 亿 当年 全 国
作 品 不 仅 要 描 绘 自然 之 貌 , 要 传 达 真 还
实 情 感 与 个 人 的 修 养 。近 代 国学 大 师 王
中 国 传 统 绘 画 讲 究 的 是 心 中 要 容
纳 天 地 万 物 . 能 做 到 吞 吐 自如 , 去 才 来 无 阻 . 墨 里 渗 透 的是 画 家 对 人 生 的 认 笔
售 纸 质 报 纸 , 以 网络 版 全 面 取 代 。 该 并
报 在 美 国国 内 和 世 界 上 都 有较 大 的知 名
生共 荣” 长 期 。 入到 “ 增我 减 ” 增 进 你 的
面 , 达 作 者 的 精 神 与 情 感 , 现 作 者 表 体 的 人 文 素 养 ,即 是 否 表现 出一 种 意 境 , 这 才 是 中 国 画 所 追 求 的 终极 目标 。
性情 与绘 画所 描绘 的物 象达 到 的高度

新形势下危机传播中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选择__省略__中国青年报_对_三鹿奶粉事件

新形势下危机传播中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选择__省略__中国青年报_对_三鹿奶粉事件
所谓危机传播(Crisis Communication),借鉴有关学者的观点2,从大众传播媒介自身的角度出 发将之定义为: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向社会公众传递有关公共危机产生发展和影 响以及控制管理过程的信息传播活动。
在危机时刻,对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的社会公共进行及时有效、公开透明的信息批露,对社会 舆论作积极正确的引导,最终协调社会、消除破坏和恐慌,使秩序恢复常态,媒体成为最重要和最 有效的渠道。媒介依赖理论(MEDIA DEPENDENCY THEORY)认为,当人们身处社会混乱、冲突 或变革中时,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更高,更有可能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受到影响。因此,当自然 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危机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我国 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应该迅速、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报道,最大程度地通过立体化的 信息覆盖网络,将各种真实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处于不同地域和状态的社会大众,有力地扼制谣 言滋生和危机蔓延,消除公众内心惶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树立负责任的国家政府和企业 组织形象。对于大众传媒而言,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传播同样会增强公信力和影响力,而隐瞒、 失语状态将在很大程度上自毁形象,失去公众的认同和信任。2008 年发生的 5·12 汶川地震和 2003 年发生的 SARS,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有效危机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府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行动、举措,使相关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地到达受众,树立了良好的政 府形象,赢得社会民心。通过阅读《中国青年报》受众可以了解到,在此次奶粉事件中政府采取了 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启动 I 级(特别重大)安全管理系统,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向社会发布 信息,调查事件真相,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颁布治疗结石婴儿方案, 全力救治患病幼儿,不间断 发布奶粉中三聚氢胺含量抽查结果,向社会征集快速检测仪器等。尤其是以《我们要对人民负责— —温家宝在北京看望“奶粉事件”患病儿童并考察奶制品市场》、《中国全力救治“结石宝宝”》等报 道为代表,细节化刻画了总理关怀、政府关心和医院关注,全心全力救治患病婴儿的状况;以《三 鹿奶粉事故 6 名涉案人员被逮捕》、《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冀纯堂被免职》、《中央对“三鹿问题奶粉” 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等篇章为代表,报道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等被刑拘,石家庄市 委书记、副书记等被免职,国家质监总局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等,从企业到政府、从地方到中央相 关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展示了中国政府严肃处理、对人民负责的态度;《5000 人驻厂监管婴幼儿乳 制品》、《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检查奶制品整顿奶制品行业》、《国家质检总局连 续抽查显示十九大城市液态奶抽检全部合格》等报道了政府全面督查、整顿奶制品的决心和行动。

从汶川与海地地震灾难危机传播管理的比较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体制

从汶川与海地地震灾难危机传播管理的比较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体制
的支援 ,一组组 前方 的硝 烟弥 漫与后 方 的鼎力协
国传媒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模式。几小时内,国家 和地 方数次 召开 新 闻发 布会 披露 最新震情 统计数 据 ,地 震伤 亡人数 在互 联 网上实 时更新 ;国务 院
新 闻办 公室 、四川 省政 府 的新 闻发布会天 天如期 举 行 。中央 电视 台 、中央人 民广播 电台取 消原有 节 目,直播 《 震 救 灾 ,众 志 成城 》 抗 ;各 大 主流 报纸 不惜 版 面 ,整版 整 张宣传报 道汶川 抗震救灾 实况 。电视 、广 播 、报 纸 、刊 物 、网 络 、手 机 ,
震发生后的 2 O天里 ,新 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 时 ,也能动 地 “ 创造 ” 了历 史 。两次 灾难报道 中 媒体的不同表现,对抗震救灾过程中建构国家形 象 、动员民众力量、表达人文关怀、凝聚民族精 神等方面产生了正负两面的效果差异 ,其中优秀 的媒体表现将沉淀为媒介发展的制度经验和精神 财富 ,指引今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规律。
险恶 严峻 ,必 须 团结一心 才 能渡过难 关 。全 国人
大 众传 播 的 巨大影 响力对 社会 管理 来说 是一 柄双刃 剑 。社 会 学 家拉扎 斯菲 尔德 和 墨顿在 早期 研究中提出大众传播的正负功能学说 ,认为大众
传媒既可以实现赋予社会地位和强化社会规范的
正 面功 能 ,也 具 有麻 醉大 众 、忽视重 要社 会 问题
民焦急万分 ,在政府 的组织与领导下积极行动起
收稿 日期 :2 1—30 0 00 -5 基金项 目:四川大学社科重大专项计划 “ 汶川与海地震后 2 比较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O天 作者简介 :晓黎 (9 6 ) 15 - ,女 ,湖北孝感人 。四川大学文 学与新 闻学院教授 ;董子铭 ( 93 ) 18 一 ,女 ,吉林吉林 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雷力 (9 6 ) 18 一 ,女 ,贵州金沙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 院硕士研究生。

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介形象的多重构建

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介形象的多重构建

在 来 实现 , 这 其 中就 包 括 新 闻 媒 介 和 新 闻从 业 在
换 句话 说 , 息 的存 在 是 新 闻媒 介 生 存 的客 观 环 信 境 。毫无 疑 问 , 闻媒 介 的 首要 任 务 是 报 道新 闻 、 新 传播 信息 。信 息 的“ 在 时” 动 是 新 闻媒 介 的 ] 现 流

人 员所 应履 行 的 社 会 责 任 , 及 媒 介 传 播 信 息 的 以 速度 、 信源 的 真实性 等 。
由于 危 机 事 件 具 有 突 发 性 、 坏 性 、 态 破 动
大 “ 点” 也是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 “ 象 ” 卖 , 形 的一 个 良好 时机 , 特
性 l 因此 在进 行危 机传 播 时尤 其要 重视 真实 性 】 , 和时 效性 的 问题 。真 实 是 新 闻 的 生 命 , 时效 是 新
社 会舆 论 , 公 众 的注 意 力 更 多 地 转 移 到 了对 生 将
者 的关 注 上 。新 闻 媒 介 将 新 闻 报 道 扩 展 到 了 更 深
同胞之 情 , 得 了 中外舆 论 的 一 致 好 评 。不 难 赢 ]
的地方 , 在不 知不 觉 中构建 了 良好 的媒介 形象 。
关 键 词 : 机 传 播 ; 闻 媒 介 ; 介 形 象 ; 象 构 建 危 新 媒 形 中 图分 类 号 : 2 6 2 G 0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8 6 (0 0 0 — 0 50 1 7 — 2 8 2 1 ) 10 7 — 4
新 闻媒 介 是 以 其 信 息 生 产 为 载 体 而 存 在 的 ,
21 0 0年 1月 重 庆 邮 电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n 2 1 a.00 第 2 2卷 第 1 期 J u n l f h n qn nv  ̄i fP s n e c mmu i t n ( oil c n e dt n V 12 N ・ o r a o o g igU i t o o t a d T l 0 C e y s e nc i s S c i c i o } a0 aS e E i o 2 . o1

中国的媒介制度

中国的媒介制度

中国的媒介制度
中国的媒介制度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从早期的集权主义媒介制度,到现代的复合式媒介环境,以及逐渐向开放式媒介环境转变。

在集权主义媒介制度下,中国的媒介制度主要体现为“一元体制”,以邸报为代表。

这种制度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始终沿用。

在这种制度下,媒介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相对有限,主要承担政府宣传和信息传递的角色。

随着现代媒介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媒介制度逐步产业化,出现了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注入的媒介。

这使得中国的媒介制度不再完全适用一元体质,而是逐步向复合式媒介环境转变。

在这种环境下,媒介人员不仅要具有竞争精神和实干精神,而且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目前,中国的媒介制度正在向开放式媒介环境转变。

这种环境模式下,媒介人员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同时对媒介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承担。

总的来说,中国的媒介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从早期的集权主义媒介制度到现代的复合式媒介环境,再到开放式媒介环境,体现了中国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媒介生产力的进步。

浅析危机传播中的媒体应对

浅析危机传播中的媒体应对

行报道 , 丰富的应急报道手段令我印象 其 深 刻。 年 4月 1 今 4日 7时 4 9分 , 玉树 发
生 71 . 级地震 。 虽然一 张拍摄结古镇一处
潜伏期 、 持续期及 恢复期 中, 于组织与 介 公众之 间的信息传播 , 目的是为 了减少 其
危机损坏 的程度 ,缩短危机延 续时间 , 挽
通过手机彩信发 回来 的图像信息。
3 、媒 体 在 危 机 传 播 中应 遵循 的报 道
原 则 ,
象 。 花 江水 污染 事 件 由此 开 始 从 一 场 城 松 市 生 态 危 机 向社会 危 机 演 变 。 2 新 媒 体在 危 机 传 播 中崭 露 头 角 、
通 过 以 上 两个 事 例 的对 比可 以看 出 :
倒塌 民居的图片现在看起来很平常 , 它 但
是 央 视 新 闻 频道 中播 出 的首 个 来 自灾 区 ,
来 的损失 。 如何在危机 事件 中, 传播 正确
的 声 音 , 除 疑 惑 和恐 惧 , 危 机 传 播 首 消 是 先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二、 危机 传 播 中的 媒 体应 对
则 呢?
合体 。 突然爆发 的公 共危机事件 , 如果得
到 及 时 的发 现 、 道 和 妥 善 的解 决 , 机 报 危
之间发挥有效 的信息和舆论引导作用 , 能
够 帮 助政 府 或 组 织 化 解危 机 。
() 1 为公众提供 事件 真相 , 消解谣言
3DI ol ̄ / 6 lqms0 ;e /
生用 手机拍摄的 , 并被 世界各大媒体广泛
转载 ; 者 在 中 央 电视 台 兰 州应 急 报 道 点 笔
赢得 了全 国公众 及 中外 舆论 的一致 20 0 5年吉林石化分公 司苯胺车 间发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机 传 播 中 当好 耳 目喉 舌 。
【 键 词】 关 危机传播 ; 媒体;社会责任;网络
我国 目前处在 突发公共事件 的高发 利和社会安全 负责。社会责任 理论 的内 之 内和彼此 之间进行 的信 息交 流过程 。 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 容主要包括 :报业 应 当享有新 闻 自由, 从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应 对 突 发 事件
解 析 社 会 责任 理 论 “ 开是 原 则 。不 公 开是 例 外 ” 公
求 以 “ 刊 、广 播 、电视等便 于公 众知 报
息公开 的重要渠 道 ,从而使 “ 开是原 公 则 ,不公开是 例外 ”有 了制度保 障。条
任 。其 中传播责任 是最基本 的责 任 ,是 树立 和秉 持高度 的社会 责任感 比以往任 晓的方式公 开” , 体被确认 为政 府信 媒
等情况 的 ;4 其他依照 法律 、法规和 国 . 孜不倦 的揭露 者 ,是无 处不在 的耳 目, 了依法 申请公 开政府信息 的制度 。除行 万应 的喉舌 。”从 媒体的特性 、作用 、 政机关 主动公 开的政府信息外 ,公民 、
家有关规 定应 当主动公开 的。二 、确立 是热情维护 自己 自由的人 民精神 的千 呼 性?按照复旦大学教授黄旦博士的说法 ,
现 。 2 0 年 5 1 日,四川 汶川 发生 传 媒 社会 责 任失 范 会 造成 损 害传 媒 公 新闻的氛围中 ,新闻媒饰| 08 月 2 I 侵害公 民的合法 里 氏8 级特 大地震 ,造成6 2 7 9 2 人遇难 和 信 力 、丧 失 守 望者 职 责 和侵犯 受 众 信 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表现有 :一些
府部 门 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 息。三 、明 益 、人 民大众 的利益 、社会 的利 益放 在 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上 的客观 ,指新 闻

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传播策略

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传播策略

海洋监测 , 避免公众恐慌和不安 , 使得社会生活有 序进行。同时针对核泄漏不久后 出现的食盐荒的
企业效益与人 民利益之间, 媒体选择了后者 , 以负 责任的态度尽快追查出真相 , 并且联动打击 , 依次 牵出彩色馒头事件、 系列食 品添加剂事件 , 引起了
传言, 给予及时的澄清 , 不仅有权威专家的力证 ,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A sa om l nvri o ra nh nN r a i sy o U e t
2 1 ・ 0。 3( : 6 9 0 1 1 1 5) 9 — 7
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传 播策略
王 岚
( 山师范学院 中文 系, 鞍 辽宁 鞍 常态。面对危机 , 媒介应在 坚持新 闻 自 身的报 道规律 的同时, 掌控危机传播 的
特征和规律 , 做好应对危机的预 案, 有条不紊地开展 危机传播 , 为共建和谐社会 、 维稳作 出努力。
关键词 : 危机事件 ; 危机传播 ; 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 号 : 26 G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篇 号 :0 824 (0 1 0 -0 60 10 - 1 2 1 )509 - 4 2

环 境监 测 , 实事求是 原则
环境监测指通过提早发现危机征兆进而将危 机扼杀在摇篮 中, 或者减轻危机的破坏程度。任 何危机的爆发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媒 体及时洞察 , 能够将危害减到最轻 , 对于防范公共 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 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如针对 日 本地震和海啸引发的全球关注的核
应而无视传播 的后果 ; 同时针对危机传播 的步骤
和进程 , 在节点上做好针对性的报道策略, 突破舆 论重围, 达到预设传播效果。通过媒体“ 的掌 度” 控, 使危机灾害减缓或者根除。 日本的大地震突如其来 , 其引发 的威慑全球 的核污染令世 界侧 目, 于邻 国更是 岌岌可危。 对 早期 中国媒体在报道中加大了报道篇幅和报道 的 力度 , 为灾难骇然也为以儆效尤, 但是当发现民间

“路径依赖”与我国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播模式探析

“路径依赖”与我国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播模式探析

关键词: 路径依赖; 公共危机事件; 传播模式
随着经济 全球化 的发展, 社会环境中爆发出来的潜在问 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提供了诸 多启示: 首先 , 将我 国
题 比以往 更多, 公共危机事件正成为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 各个时期 的公共危机事件传播路径模式作为一个发展 的过程 重要 问题。 社会公共危机的应对既考验着政府 的应急反应能 来研 究, 有利于用整 体的视角来审视媒体的新闻传播议程 ;
定的路径还将在 未来发展中自我强化。 诺思还将路径依赖理 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机制的基本模 式。 论应用于研究人类 社会及经济制度 的路径变迁与锁定 (o k 2 公共危机事件中各社会因素对媒体传播路径的影 1c i) 认为制度变迁 由对 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 、 n, 规范和实施的 响
传播路径模式 的运作状况, 那么就会在不 断地 反思中优化和 观的历史角度来看, 某些重大典型 的公共危机事件却也促进
完善媒体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的传播路径 , 并在这一过程 中充 了政府与媒体在应 对机制上 的调整与完善, 因此从传播路径
分实现媒体的社会职 能, 在协助职能政府 缓解 公共危机事件 衍变的角度来分析典型 的公共危机事件, 也可以积极促进 公 中发挥更为重要社会的功能。
这是 对于媒体履行社会责任 共政策, 科学策划、 筹安排以指导各部门单位处理危机事 客观性 的根本准则和行业规范, 统 如果媒体能够妥善处理与这些相关利 益团体的 件, 恢复社会 稳定。 虽然, 有时公共政策的出台通常制约着新 的一个考验。
闻的报道政策的形成, 影响公共危机事件中优质 媒体传播路 关系 , 甚至取得他们 的配合, 么这 些利益团体也可以成 为 那 径的形成 。 但更多的时候公共政策的出台对危机事件中的新 公共危机事件传播 中的信息源 , 媒体可以通过从这些渠道中 闻传播 会起到指引作用。 正如我 国的新闻体制改革对于公共 获得 的信息采集, 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全方位的信息。 危机事件中媒体传播路径 的改变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 国 我 最后, 媒体传播路径模式 的演变 , 还受到 国外媒体竞争 的影响。“ 媒介竞争与媒介技术发展 的结果对于中国媒介的

浅析危机传播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浅析危机传播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浅析危机传播与媒介素养的关系作者:费丹丹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12期【摘要】危机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向公众提供灾难信息和预警信息,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长期的危机报道会引起受众恐慌,甚至潜移默化地腐蚀受众的认知和价值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那么危机传播该如何扬长避短?本文从媒体、受众以及政府三个方面,来阐述危机传播和媒介素养的关系,促使危机事件能够得到最大效率的解决。

【关键词】危机传播政府受众媒体媒介素养在危机报道中,信息是复杂多样的,受众和媒体以及政府该如何处理和理解信息是关键,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落脚点是媒介素养问题。

媒介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经过六七十年的演变,它已经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

随着新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其定义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①最初的媒介素养是指主体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陈力丹指出,煤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对关于媒介知识的了解;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传媒工作规范的了解以及职业精神。

本文在陈力丹的媒介素养概念基础上,从受众、媒体和政府三个方面,对媒介素养进行分析,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和媒介的关系。

一、媒体的媒介素养对媒体而言,媒介素养是指媒体工作人员学习新闻专业主义职业理念,接受和处理新闻信息的技能。

在危机传播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传媒的预警作用,但是大量实例证明,很多危机出现时,媒体并没能及时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或警示。

从SARS到汶川地震,以及“7·23”动车事故,媒体更多是在危机出现后才报道,甚至在危机出现后呈现出失语或片面的报道。

这不得不让人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作为船头“瞭望者”的媒体人在危机时刻成为“迟到”的哨兵,是什么原因使媒体在危机发生后不能及时报道,适时的减小危机程度。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媒体的预测性不够强随着现代技术的尖端化、专业性、复杂性等,使危机事件也呈现出复杂性、突发性以及破坏性等特点,让发现和规避风险成为一项专业技能,需要相关专家才能识别。

社交媒体时代我国危机传播过程中的社会情感因素分析

社交媒体时代我国危机传播过程中的社会情感因素分析

社交媒体时代我国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冬i 会情感因素斤倪杨金子(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100024)K f f i n F i ,闻赁播©®@©N e w s D is s e m in a tio n【摘要】近年来,从情绪角度开展危机传播的研究成为社交媒体时代危机传播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此本文主张在 关注危机传播中个人情感因素的同时,引入社会情感的维度,主要分析了 “怨恨”“对立”“不信任”这三种在我国危机 传播中主要出现的社会情绪。

同时结合媒介环境的变化,分析指出在社交媒体时代危机情境下情感传播呈现出“后真 相”、“后现代”特征,以期丰富发展原有的理论,对危机传播管理和舆论引导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社交媒体;危机传播;社会情感41_1今,在危机发展过程中,组织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通常表现出高度的情绪化。

由此本文将研究的 重点放在对危机传播中情感因素的探究,梳理总结国内外 有关危机状态下情感化传播的主要理论框架和模型,结合 中国语境以及社交媒体环境,对原有的理论进行补充与发 展。

立足于我国社会现实和媒介现实,在关注公众个体情 感的同时引入社会情感因素,分析社交媒体在情绪化传播 中的作用,以期对危机传播管理和舆论引导实践提供一定 的指导。

一、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梳理与回顾早期的危机传播研究大多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具有 极强的应用型倾向,专注于危机管理的策略与模式。

研究 一般基于线性的组织危机模式进行,在这类模式的基础 上,危机传播的研究渐渐发展成两种取向'即公共关系 取向与修辞学取向。

其中,威廉•班尼特(William Ben ­oit ) 提出的“ 形象修 复理论 " (image restoration theory ) 与 库姆斯提出的"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ituational crisis communication theory SCCT )发展成为危机传播研究领域 中最主要的两种研究框架。

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社会责任

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社会责任

点5 6分播 发 震 后 第 一 张 图 片 。 随 后 各 家 报纸 , 广播 电 台 , 电视 台 纷 纷 跟 进 报 道 , 派
出 精 兵 强 将 奔 赴 灾 区 , 方 位 , 角 度 地 全 多
他 要 在 一 望 无 际 的 海面 上 观 察 一 切 . 审视 海上 的不 测 风 云 和 浅 滩 暗 礁 , 时 发 出 警 及
时 满 足 受 众 知 情 权 , 仅 是 遵 循 为 “ 民 不 人
年 5月中 旬 制 定 和 颁 布 了 《 发 公 卫 生 事 突
件应急条例》 ,明 确 规 定 任 何 单 位 和 个 人 对 突 发 性 事 件 不 得 隐 瞒 、 报 、 报 或 者 缓 谎 授 意 他 人 隐 瞒 、 报 、 报 ; 定 国家 建 立 缓 谎 规
( ) 二 媒体对危机传播 的职业认知有
势所趋 。 府应 该保护 、 持 、 励 媒体 , 政 支 鼓
党 和 政 府 进 一 步 转 变 处 理 突 发 性 事 件 的
二、 媒体在危机传播 中应 负的责任 ( )及 时传播信 息,尊重 民众知情 一
权。 危机 事 件 往 往 具 有 突 发 性 、 严肃 性 、 破 坏 性 以 及 高 度 关 注性 等特 点 , 它关 乎 国计 民生 , 很高的新闻价值 。 有 危机 发 生 时 , 人 们 处 于信 息 不确 定 阶 段 , 要 很 多信 息 来 需 消 除 这 种不 确 定 性 。 果 主 流 媒 体 缄 口不 如
网 络 新 媒
. I 1 一
媒体 在危机传播 中的社会 责任
■龙平
【 摘要 】 笔者分析 了新 闻媒体在危机传播 中扮 演的重要角 色和现 状 , 出了媒体 提 在危机传播 中应 负的责任 , 并对现阶段我国媒体危机传播行 为进行 了反思和总结 。

从媒介的身份识别看危机传播管理中传媒问责——兼论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

从媒介的身份识别看危机传播管理中传媒问责——兼论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H U A N BO主题专栏——理论前沿从媒介的身份识别看危机传播管理中传媒问责——兼论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刘琴(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传媒是危机传播管理中的重要主体,理所当然应在事件中承担责任。

本文力图从国家传媒、商业传媒、公共传媒来解析传媒市场的身份识别,通过分析其个性角色,厘清它们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并希望通过对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表现,解读中国市场政府、媒介、公众之间的关系所属。

关键词:危机传播身份识别国家传媒商业传媒公共传媒责任在发生公共危机的条件下,信息成为政府、传媒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传媒对新闻事件高度的敏锐性,以及它对社会公众所具有的舆论优势,因此,传媒巳成为公共危机传播管理中的主体,它理所当然要在危机中承当自己应有的责任。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媒介是危机传播的中介与信息渠道,是一个无差异化的介质,混淆了媒介身份与其承当角色的差别,导致其责任不清。

而中国传媒市场应该是~个国家传媒、商业传媒与公共传媒共融的混合性市场结构,媒介问责应该是基于它们不同的身份识别所承担的角色之上的,因此,只有厘清各类传媒不同定位以及个性功能,才能建立有效的危机传播管理机制。

一、攥介身份识别与角色分析作为一个社会组成部分并且是很有影响力的部分,媒体要发挥其社会功能,必然要具有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同时,媒介在营运中也会产生对自身身份的界定和认可,并通过其传播行为反映出来。

1、公众的媒介依赖症要求媒介身份识别研究媒介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权利与责任,首先是基于媒介对社会公众具有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背后的理论支撑点是“媒介依赖理论”,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提出了“媒介依赖论”。

①认为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有两种情况:一是日常依赖,为满足一般信息需求而习惯使用某些媒介;二是异常依赖,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不明,急于从媒介了解情况,依赖明显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媒介逻辑的突显与危机事件中的媒介制度创新
所谓“媒介逻辑”是指一套控制“内容应该如何处理和呈现,以便竭尽所能地运用既定媒介的优点”的内在法则与规范。根据阿塞德(1985)的看法,“媒介逻辑”意味着一套媒介文法的存在,这套“媒介文法”决定了时间应该如何运用、内容项目应该如何排序,以及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符码)设计如何运用等。埃斯德和斯诺(1991:10)则把媒介逻辑界定为“理解和解释社会事件的方法……这种(传播)形式的成分包括不同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形式的要素包括材料怎么组织、材料呈现的风格,关注和强调的重点以及媒介传播的法则。”[3]
其次,央视的这次直播报道对于央视的内部体制架构也是一次重要的突破与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播报制度。地震发生后的十几分钟之内,央视直播间外已经聚集了央视新闻中心时政部、地方部、采编部、军事部若干个部门的几十号人。15∶12,直播窗口打开。但每一个主播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下来,直播要到什么时候。主持人几乎是在零编排零资料零准备的情况进行长时间的直播主持。身经百战的张羽也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在上台前,他手里只有三条播过的简讯:汶川发生7.8级地震,十几个省市有感;成都地区电话拥堵,线路不通;地震局发言人批驳北京要发生余震的谣言。“我们在说话时都在焦急的等待,等待耳机里传来导播的声音,等待新的消息,等待下一步的指令。不知到下一步要做什么,不知到还要等多长时间,也不知到还能说些什么,这是直播主持人最害怕的“无底”状态。在这次直播的前几天,我们基本都处于这样一个“无底”的状态,每每在说话和发问的时候,耳机里会频频传来导播焦急的口令,有时你根本听不清对方甚至导播在说些什么,而你根本没机会与导播沟通,一个连线接着一个连线,全凭你的即时判断去发问,全凭你的即时组织去表达。有时会出现,主持人要引出某个连线或新闻短片,话已说到一半时,由于掉线或片子没到,导播马上命令你改口,这时主持人就要做到面不改色,不留痕迹。”[7]
这次直播对中央电视台原来的运作方式、组织架构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央视原来内部的条块分割的组织架构非常不利于新闻的动态报道。一些大型折直播由某一个栏目做肯定是做不了的,尽管原来也有号称十几个部门一块来合作,但央视的行政型体制不利于业务部门上的能力合作。“官本位的核心是层级制度而且是有条块分割的,而业务架构对体制的要求是要打破条条块块的。条条块块在操作上是有很多细节,比如业务要求有业务负责人,而官本位按层级大小来决定谁负责,换言之,他们拥有这样的权力。但是业务部门和权力是一体的,很多都是动态的,很多时候是要把条块冲破的。”CCTV制片人包军昊如此评价,“栏目消失了,存在的只有频道。前方记者采集的东西随时可以传到直播线上来。各国新闻频道都是这么运作的。”[8]可见,这此汶川地震报道对央视的内部制度体系也是一种“冲击”,它可能为央视的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契机,使之更有利于建立一个有利动态新闻播报的快速反应机制。
危机传播推动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
——从汶川地震看危机事件与媒介制度创新的内在关联
作者: 邵培仁 潘祥辉 单位: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来源:中华传媒网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危机事件 媒介创新 内在关联┊阅读:188次┊
[摘要]:与戴洋和凯兹所讲的媒介事件类似,汶川地震是一种“危机型”的媒介事件。它不仅通过媒介动员受众并使之参与其中、分享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危机事件”为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介逻辑的演变提供某种契机。在危机事件的“扰动”下,媒体的行为逻辑会产生一定的“变异”,能够打破既有的制度框架和既定的角色功能。这种临时性的“制度创新”能否固化成为一种“常规路径”,取决于政府及媒体自身偏好的转变。媒体在转变政府偏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危机事件中,媒体的“训政”功能应该强化。危机事件与媒介制度创新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考察“危机事件”与“媒介逻辑”演变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转型期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从纵向上看,汶川地震中政府及媒体的反应与三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形成鲜明对比。从横向上看,汶川地震与缅甸救灾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中国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果断与得力。外国媒体从对“西藏事件”、“奥运火炬事件”对中国的批评一下子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赞誉有加。德国《世界报》评论:每个小时就公布一次死亡人数,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在这次自然灾害面前,中国政府表现出完全的透明。韩联社的报道也指出,中国领导层应对大型灾难的态度在发生变化。美国《纽约时报》网站从5月13日起,以每天两三篇的频率和四川、北京、上海、香港记者联动的形式进行报道,内容涉及救援现场进展、中国政府媒体开放、志愿者和民间救援力量、解放军英勇表现、中国全国哀悼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政府的表现同样给予了较高评价。韩国《朝鲜日报》把中国解放军徒步进入地势恶劣的震中地区的壮举称为“弃枪扛锹的救援长征”。[2]
首先,中央电视台的这次直播是在没有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做出的。用央视新闻中心一位值班编辑话话说是“没有及时上报,而是及时播报”。这在央视的历史上实属罕见。5月12日15∶02,地震发生不到一小时,央视新闻频道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一个棕底白字的小窄条,出现在屏幕正中偏下。播音员耿萨播报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28,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用“突发事件”四个字作为片头这是第一次。而未经请示进行直播更是一种大胆举动。央视一位编辑说:“在这之前,我们开会的时候曾经传达过中央的明确指示,遇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速报,以前我们也说‘及时报’——不是及时报道,而是及时上报。”[6]但这一次却打破了这一规矩。媒介逻辑第一次压倒了政治逻辑。这在中国媒介的体制创新上,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节点。
三、危机事件与媒介制度创新的关联机制
长期以来,中国的媒介议程都受到政府政治议程的影响与支配。但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媒体的议程却能一定程度上主导政府的议程。这次央视的汶川地震报道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为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能够获得议程设置的权力与能力呢?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信息的稀缺性所决定的。
直播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种制度形式,在国外已是司空见惯。“电视新闻就是LIVE”几乎成为一个媒介定律。其核心内容就是摒弃传统的对“发生了的新闻进行报道”的“整理型”新闻制作理念,积极倡导对“发生着的新闻进行报道”的“直播型”新闻制作理念。这一定律是由CNN打造,CNN的成功生动地表明了电视新闻媒体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现代电视新闻制作理念+报道机制。从CNN、BBC WORLD、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知名电视新闻媒体的成功经历可以看出: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的实时直播报道是使其电视新闻媒体迅速提升媒体形象促进自身发展的最佳机遇。然而在中国的媒介体制下,“直播”长期以来是一种“非常态的存在”,尽管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已越来越多,但其“敏感程度”一直高于其他节目。白岩松对此有一翻评价,他于1997年参与了央视的第一个直播香港回归直播,之后是澳门回归、三峡蓄水、伊拉克战争,但“直播”始终是很敏感的。“请外面的人进演播室要层层审批。后来多做了几次直播没出事,领导才稍微放心。”这次的汶川地震直播不仅在国家的体制层面,也是央视的内部管理体制层面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正如白岩松所言: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直播”[9]。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这则权威报道全文的重点是毛主席、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如何关怀灾区人民,如何带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等等,对灾情只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一笔带过。地震第三天即7月30日的头版头条是《是毛主席的光辉指示照亮了共大前进道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斗争中成长》,竟然与地震无关。直至8月1日,《人民日报》的第二版才有“抗震”的相关内容,标题是《十二级台风刮不倒,七级地震震不垮——小靳庄人民在抗灾斗争中胜利前进!》。之后的报道如8月5日,《深入批邓促生产支援灾区多贡献,河北、辽宁广大干部和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援唐山、丰南地区的抗震救灾斗争》;8月12日《抗震救灾的现场也是批邓的战场:红九连和唐山郊区人民一起以批邓为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8月28日,《深入批邓是战胜震灾的强大动力》等,对于灾区的报道不仅内容贫乏,而且角度单一。[4]而“文革”中发生其他两次地震,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的地震、1970年1月5日云南海通的7。8级地震等,尽管死伤惨重,媒体的报道方式大致如此,完全为政治服务。媒体的信息批露功能几乎丧失。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是三年后才批露的,海通大地震的死亡15621人起到1982年才得以知晓。这种“迟到的新闻”被美国新闻院系做为反而典型写入了新闻教科书。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媒介的逻辑为政治逻辑完全主宰。当时的规定,不仅伤亡的具体数字不能报,还规定新闻记者不准进入灾区,不准拍照。[5]媒体的“监测环境的功能”无法体现出来。
汶川地震报道的意义就在于媒体在突发重大灾难事件中的独立地位得以彰显。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也大为增强。媒介运行的逻辑不再完全受到政治逻辑的支配。这在中国媒介的演化历史上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以中央电视台的这次直播为例,它实际上打破了以往的报道模式与制度框架,是一种重大的制度创新活动,大大地推进了中国媒介的深入发展,在突显媒介自身运行逻辑这一点上,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媒介的运行逻辑由政治来设定。政治逻辑决定了媒介逻辑。由于中国媒介体制是国有体制。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媒体在产权上属于国家所有,在高层人事的任命权与考核权上隶属于国家的干部考核体系。因此,媒体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的。媒体的表现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执政方式的变化与否。唐山大地震时的媒体报道,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政治逻辑是如何证实媒介逻辑的。
5.12地震发生在中国的四川。但借助于媒体,这一事件迅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灾难事件。不仅中国政府和公众,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这一“事件”。这一事件完全符合戴洋和凯兹(1992)所讲的“媒介事件”(Media Events)的特征。它通过电视描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散人群间的“社会凝聚力”。“几乎我们所认为具有共同性和同志间的忠诚性的每件事情,都是起源于原子化的,有时甚至是四分五裂的社会。(1992:214)”[1]。汶川地震也是如此,它既将分散的“我们”凝聚在了一起,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危机型“媒介事件”的典型样本。通过分析这个样本,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危机事件与媒介逻辑之间关联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