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表达OAZI-1的小鼠黑色素瘤B16-F1细胞能有效活化小鼠抗原提呈细胞

合集下载

黑色素瘤组织中RI的表达量检测及过表达RI对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的调节作用

黑色素瘤组织中RI的表达量检测及过表达RI对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的调节作用

黑色素瘤组织中RI的表达量检测及过表达RI对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的调节作用吴远慧;黄攀登;安国芝;周向昭【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2)004【摘要】目的:研究黑色素瘤组织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的表达量及过表达RI 对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取黑色素瘤组织和肿瘤旁正常组织,检测RI的表达量;培养B16-F10细胞,过表达RI后测定细胞的增殖、侵袭行为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建立黑色素瘤移植瘤动物模型,称量移植瘤的重量.结果:(1)临床组织标本相关结果:不同TNM分期黑色素瘤组织中RI的表达量均低于肿瘤旁正常组织且TNM分期越高、RI的表达量越低;(2)细胞实验相关结果:过表达RI组细胞的OD值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目少于阴性对照组,PKB、GSK-3β、ILK、PI3K、AKT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3)动物实验相关结果:过表达RI组小鼠的黑色素瘤移植瘤重量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黑色素瘤组织中RI 的表达量显著减少,增加RI的表达能够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总页数】4页(P313-315,319)【作者】吴远慧;黄攀登;安国芝;周向昭【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相关文献】1.骨肉瘤组织中NOV基因表达量检测及与细胞增殖、迁移的相关性研究 [J], 高飚2.Gab2、IRX2表达量与骨肉瘤组织中细胞生长、迁移行为的相关性 [J], 周学军3.转化生长因子-β1、β3及其受体βRI、βRII mRNA及蛋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 [J], 白会敏;王惠兰;陈素琴;尹桂然4.肾母细胞瘤组织中Par-4基因表达量检测及其与肿瘤增殖、侵袭的关系研究 [J], 黄朝友;李响;赖飞;杨振;钱友良5.RNAi沉默rictor基因表达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体内外生长 [J], 何春锋;张青川;刘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

构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

·论著·构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宁晓敏李冬琨钱莉【摘要】目的通过转染及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筛选出稳定表达小鼠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的B16F10细胞株。

方法将携带PDL1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到B16F10细胞株中,经FCM进行多次分选,筛选出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将其与抗CD3/抗CD28抗体活化的CD4+T细胞共培养48h后,FCM检测CD4+T细胞表面CD69以及CD25的表达。

结果建立了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该细胞株表面的PDL1可诱导CD4+T细胞高表达CD25。

结论成功地得到了稳定表达PDL1的B16F10细胞株,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PDL1;稳定表达;B16F10细胞株[中图分类号]Q2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2-1256.2020.05.005Construction of a B16F10cell line that stably express PDL1NING Xiao-min.Medical college of 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225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d screen a stable B16F10cell line expressing mouse programmedcell death ligand1(PDL1)via transfection and flow cytometry(FCM).Methods The plasmid containing PDL1cDNA was transfected into B16F10cell lines using jetPEI TM DNA transfection reagent.B16F10cell lines thatstable express PDL1were obtained by multiple sorting by FCM.The anti-CD3/anti-CD28activated CD4+T cellswere co-cultured with B16F10cells for48hours and then the CD69and CD25expression on CD4+T cells were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 Stable transfected B16F10cell line expressing PDL1was established and thePDL1on the surface of B16F10cell lines activated CD4+T cells to express high levels of CD25.Conclusions TheB16F10cell line that stable expression of PDL1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and it provided solid experimental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Key words】PDL1;Stable expression;B16F10cell lines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属于B7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在B 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表面[1]。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核迁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核迁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核迁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高德富;牛乐;孙春阳;张小莉【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1(000)008【摘要】利用RT-PCR方法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了全长核迁移蛋白C(Nuclear distribution C,NUDC)基因,构建了该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aA-NUDC并在受体细胞Pichia pastoris GS115中获得表达,通过制备融合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分析其对黑色素瘤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的NUDC 基因全长1 000bp,含有完整的编码框,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该基因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kD.表达的蛋白能与兔抗NUDC抗体发生反应,制备的NUDC蛋白抗体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总页数】40页(P104-143)【作者】高德富;牛乐;孙春阳;张小莉【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医学生物学教研室,郑州450008;河南中医学院医学生物学教研室,郑州450008;河南中医学院医学生物学教研室,郑州450008;河南中医学院医学生物学教研室,郑州45000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Ⅵ型类人胶原蛋白基因COL6A2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J], 徐立群;王皓;孙旸;王刚;陈欢;陈光2.烟草蚀纹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J], 王秀敏;吴云锋;韩烈保3.人胰岛新生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J], 沙建平;薛耀明;陈炫;曾展军;魏民;罗祥蓉;何飞英;王玲;卓凤婷4.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初步表达 [J], 付峰;刘荭;范万红;江育林;黄倢5.黄芪和天花粉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迁移及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 [J], 张秋艳; 黄松丽; 张琳婧; 梁羽茜; 赵丕文; 魏胜利; 胡秀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分泌VEGF的抑制作用

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分泌VEGF的抑制作用

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分泌VEGF的抑制作用李红;陆洁;段昕所;齐海花;孙立新【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4)004【摘要】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处理B16F10黑素瘤细胞,以正常培养基代替灵芝多糖培养B16T10黑素瘤细胞为对照.分别采用Westem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灵芝多糖作用48h后B16F10黑素瘤细胞V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浓度为0.8μg/ml、3.2μ g/ml、12.8μg/ml的灵芝多糖处理B16F10细胞后,B16F10细胞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灵芝多糖可能通过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EGF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总页数】3页(P276-278)【作者】李红;陆洁;段昕所;齐海花;孙立新【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相关文献】1.B16F10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脂多糖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J], 齐海花;胡云才;兰天飞;孙立新;段昕所;陆洁;宋有鑫;杨晓峰;杨新宏2.AG490下调STAT3活化增强葫芦素B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J], 李晶晶;张延亭;徐丽慧;莫宏波;欧阳东云;何贤辉3.B16F10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对同基因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J], 贾靖;孙立新;葛志华4.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J], 齐曼;邵雪斋;宋有鑫;孙立新;宋冀;邢恩鸿5.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产生白介素10的影响 [J], 孙博;孙宇;车姣子;李雪飞;陆洁;段昕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刘芳君;蓝吴涛;李鹏飞;许冬梅;张磊;朱芷葳【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22(49)4【摘要】【目的】研究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期为将茶多酚用于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用不同浓度茶多酚(0.05、0.10和0.15 g/L)处理B16F10细胞,不处理(0 g/L)的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计算生长抑制率;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划痕试验评价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16F10细胞中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和黑色素形成限速酶(tyrosinase,TY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迁移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升高,MITF和TY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0.05 g/L茶多酚显著降低MITF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均极显著降低MITF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0.10和0.15 g/L茶多酚均极显著降低TYR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

【结论】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降低黑色素生成基因MITF和TYR的表达,表明茶多酚能抑制黑色素瘤的进展。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摘要】目的: 克隆酪氨酸酶基因(TYR), 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和纯化其融合蛋白, 体外测定纯化的TYR活性。

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 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全长TYR, 克隆至pMD18 T载体, 进行双链核苷酸序列测定。

构建TYR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aA TYR并导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 表达的重组蛋白用SDS 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 采用Co2+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TYR并采用TYR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纯化的TYR活性。

结果: 克隆了TYR基因。

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 TYR。

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 在相对分子质量(Mr)为约53 000处出现1条特异性蛋白带, 且能与兔抗TYR抗体发生反应。

结论: 克隆TYR基因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相一致, 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表达和纯化并在体外测定了纯化的TYR活性。

【关键词】酪氨酸酶基因黑色素瘤细胞毕赤酵母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由酪氨酸酶基因(TYR)编码产生, 是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其含量和活性直接影响着黑色素生成的速度和产量。

黑色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功能多种多样, 在人体主要存在于皮肤、眼睛及脑黑质等组织, 对人体提供某种形式的保护作用,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由TYR结构改变或表达失控所导致酪氨酸酶的量或者活性发生改变临床上会引起多种色素性皮肤病的发生[1]。

临床上许多皮肤病: 如黄褐斑、色素痣、白癜风、白化病等均是由TYR结构改变或表达异常导致酪氨酸酶的量或活性发生改变所引起。

基因突变、酪氨酸酶活性异常升高、黑色素合成过度增加被认为是恶性黑色素肿瘤的起因, 某些神经性疾病如着色性干皮病, 帕金森氏综合症、老年痴呆症都与黑色素缺乏有关, 这些疾病均为难治疗性疾病, 目前尚未有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

干扰BAG-1表达对黑素瘤B16F1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干扰BAG-1表达对黑素瘤B16F1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干扰BAG-1表达对黑素瘤B16F1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金德蕙;王占想;宋亚丽【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8(34)12【摘要】目的:明确BAG-1基因表达对黑素瘤B16F1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B16F10细胞株分为未转染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组(NC-shRNA组)和转染BAG-1-shR-NA组(BAG-1-shRNA组).克隆计数法计算克隆形成率和存活分数,描绘细胞存活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G-1沉默对黑素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8、9、PARP表达.结果:X 线8Gy剂量照射后,Control组、NC-shRNA组和BAG-1-shRNA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1.9%,1.75%和0.3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9.2%和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AG-1-shRNA组凋亡蛋白c-PARP及c-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水平分别为0.36,0.37,0.35和0.30,高于control组(0.10,0.04,0.11,0.2)和NC-shRNA组(0.13,0.12,0.20,0.26).结论:干扰BAG-1基因表达可显著增高黑素瘤B16F10细胞对X放射线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放射增敏的机制之一.【总页数】4页(P708-711)【作者】金德蕙;王占想;宋亚丽【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济南,250021;河南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皮肤科,濮阳,457000;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济南,25002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干扰基因BMI-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J], 杨兴肖;李幼梅;宋姮;刘志坤;马鸣;祝淑钗2.BAG-1基因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 [J], 杨青山;刘媛媛;姜立朋3.干扰MITF表达对恶性黑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及黑素生成的影响 [J], 陈恒君;田超群;杨钰兴;袁睿4.干扰HMGB1基因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迁移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J], 杨兴肖;张雪原;邹乃祎;单保恩;马鸣;祝淑钗5.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IEC-6细胞放射线敏感性影响 [J], 高清华;张克君;赵彬彬;陈栋;姜忠;张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叶木素防治癌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香叶木素防治癌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果菜China Fruit &Vegetable第43卷,第9期2023年9月收稿日期:2023-04-12基金项目:鞍山师范学院校级项目(22kyxm047);鞍山师范学院校级项目(22kyxm046)第一作者简介:孔宇驰(1993—),女,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香叶木素防治癌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孔宇驰(鞍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鞍山114007)摘要:癌症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因此癌症的预防与治疗十分关键。

近年来,从食源性植物中寻找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黄酮类物质用于临床应用和基因靶向等新药开发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大热点。

香叶木素是一种主要存在于柑橘、菊花和橄榄中的天然甲氧基类黄酮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预防与治疗之中。

本文主要综述了香叶木素在癌症防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为香叶木素作为一种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新型癌症治疗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香叶木素;癌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Q5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3)09-0055-06DOI:10.19590/ki.1008-1038.2023.09.010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Preventingand Treating Cancer of DiosmetinKONG Yuchi(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 114007,China)Abstract:Cancer has posed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even endangering life,s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of cancer is crucial.In recent years,searching for natural flavonoids with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from food plant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gene targeting and other new drug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a hot spot for researchers.Diosmetin is a kind of natural methoxy flavonoids,which mainly exists in citrus,chrysanthemum and olive.It has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such as antioxidant,anti-inflammatory,antibacterial,hypoglycemic,hypolipidemic and so on.Diosmeti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osmetin in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diosmetin as a new type of cancer treatment agent with natural non-toxic side effects.Keywords:Diosmetin;cancer;mechanism;research progress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主要存在于植物(如水果和蔬菜等)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分泌VEGF的抑制作用

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B16F10细胞分泌VEGF的抑制作用

( 0 . 8  ̄ t g / ml , 3 . 2 p g / ml , 1 2 . 8 _ / I n 1 ) f o r 4 8 h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s : GL — P S ma y p l a y a r o l e n i i n h i b i t i n g t u mo r b y i n h i b i t i n g
【 文章编 号1 1 0 0 4 - 6 8 7 9 ( 2 0 1 7 ) 0 4 - 0 2 7 6 - 0 3
ACCI 】 ARm ES _ 0l N VEGF S ECRETI oN I N
Ⅱ 田I r ORY EFF ECTS OF GAN0DER
LUCH) UM PoI
【 摘要】 目的: 探讨灵 芝多糖 对B1 6 F 1 0  ̄素瘤 细胞分泌血 管内皮生长因子 ( V E G F ) 的影 响 。 方法: 用不 同浓度 的 灵芝多糖处理B 1 6 F 1 0 黑素瘤细胞 , 以正常培养基代替灵芝 多糖培养B1 6 F1 0 黑素瘤细胞 为对照。 分别采用We s t e n r
We s t e m- b l o t a n d R T - P C R. Re s u l t s : C o mp a r e dwi t h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VE GF p r o t e i n a n d mR NA i n B1 6 F 1 0 me l a n o ma el c l s d e c r e a s e d o b v i o u s l y a t f e r t h e B1 6 F1 0 me l no a ma el c l s we r e t r e a t e dwi h t if d e r e n t c o n c e n l r a i f o n s o f GL - P S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精选文档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精选文档
在内质网钙联蛋白促进异二聚体折叠和组装
阻止新合成的未折叠的自身蛋 Ii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未成熟MHC-II 白结合未成熟MHC-II类分子 类分子,使之稳定,形成(Ii)3九聚体
Ii 的作用
参与II类分子的组装和折叠; 封闭II类分子的肽结合槽
阻止II类分子与胞浆中内源性抗原结合 引导组装后的MHC-II类分子转运至MIIC
~7×106 >100hr ++ ++ 强
(三)DC的生物学功能
1. 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2. 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作用 3. 免疫调节作用 4. 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1、识别、摄取和加工抗原,参与固有免疫
DC表达多种模式识别受体以及Fc受体,可识别多种微生 物或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和受体 介导的内吞作用等摄取抗原物质。 pDC活化后可快速产生I型干扰素,参与抗病毒固有免疫 应答。
2)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郎罕细胞(Langerhans cell): 表皮和上皮 间质性DC (interstitial DC): 心肺肾肝胃间质
3)体液中的DC 隐蔽DC (veiled cell):输入淋巴液 血液DC (peripheral blood DC):外周血
3. DC的表面标志
DC尚未发现特征性的表面标志。对DC的鉴定除了在 细胞形态上加以区别外,常用细胞表面标志组合等进 行鉴别。 常见的DC表面标志有MHC-I、MHC-Ⅱ、CD11a、 CD11c、ICAM-1、CD58 、CD40、CD44、CD83、 CD80、CD86、整合素(β1、β2)、DC-SIGN、 FcR、C3bR及各种趋化因子受体等。
2、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作用
1.提供初始T细胞活化的启动信号 2.成熟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 信号 3.产生的细胞因子进一步诱导活化的T细胞增殖和分 化,从而启动完整免疫应答 4.DC能通过诱导Ig的类别转换和释放某些可溶性因 子等促进B细胞增殖与分化

蛋白4.1家族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蛋白4.1家族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蛋白4.1家族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门颖丽;康巧珍;丁聪;刘诗梦;江慧;王晓东;汲振余;刘鑫;王婷【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36)5【摘要】目的:筛选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蛋白4.1家族的表达,探讨蛋白4.1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以MEF、B16、B16-F10细胞基因组RNA和总蛋白为模板,经PCR法和Western blot筛选蛋白4.1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通过分子克隆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EPB41L3并转染黑色素瘤细胞;检测表达蛋白4.1B后B16、B16-F10细胞增殖的变化。

结果蛋白4.1B在黑色素瘤细胞中表达缺失;通过转染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EPB41L3发现,表达蛋白4.1B的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作用被显著性抑制。

结论通过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EPB41L3转染表达蛋白4.1B可显著抑制B16和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4.1 family members in mouse melanoma cell lines and evaluate their effect on cell proliferation. Methods 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detected to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4.1 family members (4.1R, 4.1B, 4.1G, and 4.1N) at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in B16 and B16-F10 cell lines. The expression plasmid vector pEGFP-N1-EPB41L3 carrying 4.1B gene sequence amplified from genomic RNA of mouse embryo fibroblasts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iently transfected into mouse melanoma cells. The change in cell prolifer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MTT assay. Results The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all the protein 4.1 family members, with the exception of 4.1B, were detected in both B16 and B16-F10 cells. Transfection of cells with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GFP-N1-EPB41L3 markedly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non-transfected cells. Conclusion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carrying EPB41L3 sequence is capable of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mouse melanoma B16 and B16-F10 cells.【总页数】6页(P649-654)【作者】门颖丽;康巧珍;丁聪;刘诗梦;江慧;王晓东;汲振余;刘鑫;王婷【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4.1蛋白家族成员merlin与ezrin在青海藏族胃癌中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功能的影响 [J], 苏占海;杨生玺;王荣华;顾烨;马红英;孔繁花2.蛋白4.1家族在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与定位 [J], 闫红霞;康巧珍;时晓芳;孔超;郭欢;高艳锋;祁元明;汲振余;陈鲤翔;安秀丽3.肺小细胞癌组织中4.1蛋白家族的表达 [J], 高艳锋;翟明霞;宋英;陈鲤翔;祁元明4.食管小细胞癌组织中4.1蛋白家族的表达及意义 [J], 高艳锋;祁元明;宋英;翟明霞;陈鲤翔5.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 [J], 张丽轩;王思明;王敏;尹翌秋;王佳雯;赵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NF-α诱导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及其对小鼠B16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TNF-α诱导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及其对小鼠B16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TNF-α诱导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及其对小鼠B16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吉琼梅;朱振宇;王晓华;李秀英;李民友;冯哲玲;马涧泉【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04(31)22【摘要】目的:探讨TNF-α对小鼠B16黑色素瘤(MM)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其对小鼠B16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NF-α直接作用于培养的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36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B16细胞的凋亡率.动物实验观察TNF-α小量瘤体内注射对小鼠B16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在1000、3000、5000及10000U/mL TNF-α作用下,B16细胞的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随着TNF-α浓度增加,B16凋亡细胞数呈增加趋势.动物实验结果显示,TNF-α治疗3周后,治疗组荷瘤小鼠MM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NF-α能够诱导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发生凋亡,且小剂量TNF-α瘤体内注射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MM的生长.【总页数】3页(P1299-1301)【作者】吉琼梅;朱振宇;王晓华;李秀英;李民友;冯哲玲;马涧泉【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州市,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州市,510080;广州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州市,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州市,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州市,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州市,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9【相关文献】1.mPer2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J], 李华琦;李浩;惠旭辉;陈兢2.Bcl-2抑制剂S1通过内质网途径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J], 李亚平;吴瑶;颜晓羽;薛亚楠;路圣垚;苏静3.黄癸素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研究 [J], 林菁;彭华毅4.C57BL/6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在ICR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J], 李桂圆;陈龙邦;臧静;张群5.β-榄香烯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研究 [J], 陈龙邦;王靖华;臧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抑瘤素M联合达卡巴嗪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

抑瘤素M联合达卡巴嗪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

抑瘤素M联合达卡巴嗪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叶珩;戚春建;钱科卿【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3(000)024【摘要】#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抑瘤素M(OSM)联合达卡巴嗪(DTIC)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抑制作用。

方法:在体外分别采用MTT法和FCM法检测达卡巴嗪单药以及联合OSM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Hochest染色法检测达卡巴嗪单药以及联合OSM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细胞核形态学变化,研究OSM联合DTIC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将黑色素瘤细胞B16接种于小鼠,观察OSM、DTIC及DTIC联合OSM治疗对小鼠的成瘤性的影响。

结果:体外实验中OSM、DTIC或DTIC联合OSM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1.2±2.3%,25.3±4.6%和32.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32±0.42%,10.64±2.13%和15.86±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形态学上,DTIC联合OSM可明显引起细胞核破碎增加;在体内实验中,DTIC相对于对照组能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DTIC联合OSM能增加DTIC的抑瘤作用。

结论:OSM联合DTIC体外可以明显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方案。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identify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oncostatin M (OSM) combined with dacarbazine (DTIC) on mouse melanoma cells B16 in vitro and in vivo. Methods: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OSM combined with DTIC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B16 melanoma cell line B16 weredetermined through MTT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respectively. The change in nu-cleus morphology of B16 cells was observed under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by Hoechst staining method. The effects of single agents OSM and DTIC, as well as OSM-DTIC joint treatments, on tumor in mice in vivo were observed by inoculating B16 cells into C57 BL of six mice. Results:The OSM, DTIC, and combined OSM-DTIC treatments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B16 cells by (11.2±2.3)%, (25.3±4.6)%, and (32.5±3.8)%, respectively (P<0.05). Apoptosis of B16 occurred at (1.32±0.42)%,(10.64±2.13)%, and (15.86±2.76)%, respectively (P<0.05). Cell morphology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nuclear fragmentation, as proven by OSM-DTIC combined treatment. In the in vivo experiment, DTIC caused an apparent inhibition on the growth of mouse melanoma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joint treatment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OSM enhanced the tumor suppression effect of DTIC. Conclusion: OSM combined with DTIC has a synergistic effect that inhibits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B16 in vitro. This approach suggests a new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melanoma.【总页数】4页(P1540-1543)【作者】叶珩;戚春建;钱科卿【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省常州市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省常州市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省常州市21300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佛手挥发油对B16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J], 吕学维;邵邻相;张均平;麻艳芳;邓刚;徐玲玲;李美2.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达卡巴嗪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 [J], 罗毅;陈佳;李先安;黄钢;刘剑帆;徐学政;吴宏伟;王鑫;姚新宇3.TNF-α诱导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及其对小鼠B16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J], 吉琼梅;朱振宇;王晓华;李秀英;李民友;冯哲玲;马涧泉4.杏仁油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 [J], 任燕冬;宋宏杉;陈巧云;张宁5.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 [J], 张丽轩;王思明;王敏;尹翌秋;王佳雯;赵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黑色素瘤B16F10-Red细胞株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小鼠黑色素瘤B16F10-Red细胞株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小鼠黑色素瘤B16F10-Red细胞株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小鼠黑色素瘤B16F10-Red细胞株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小鼠黑色素瘤B16F10-Red细胞株是一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
瘤研究的模型细胞系。

该细胞系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在研究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16F10-Red细胞系建立:
小鼠黑色素瘤B16F10-Red细胞株是在1940年首次被用于肿
瘤实验室研究,经历了数十年的繁育、筛选,最终由Van der Merwe开发出高转移性的B16F10细胞系。

而B16F10-Red细
胞株则是通过在B16F10细胞中转染携带Luciferase和Cherry
荧光蛋白的pLenti-CMV-Puro-Red(Gentarget)质粒,经过筛选,最终稳定地表达荧光蛋白并保持高度转移性的细胞系。

B16F10-Red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
该细胞系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
1. 转移性强:B16F10-Red细胞系是一种高度转移性的细胞系,可定居于肺、脾、肾、骨髓等器官。

2. 荧光表达稳定:B16F10-Red细胞系经过转移植入后荧光仍
能保持稳定。

3. 生长迅速:该细胞系生长迅速,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较短,
一般培养2-3日即可达到对数生长期。

4. 良性肿瘤:尽管B16F10-Red细胞株属于黑色素瘤,但是该细胞系在小鼠体内是一种肉瘤。

5. 抗药性:B16F10-Red细胞系具有强大的抗药性,对许多抗癌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总之,小鼠黑色素瘤B16F10-Red细胞株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分析为肿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模型基础,为其在细胞学、生物学和药理学等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2024年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影响》范文

《2024年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影响》范文

《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黑素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密切相关。

近年来,灵芝多糖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在抗肿瘤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影响,以期为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细胞株:B16F10黑素瘤细胞株。

(2)灵芝多糖:提取自灵芝子实体,纯度较高。

(3)免疫抑制分子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分子。

2. 方法(1)细胞培养:将B16F10黑素瘤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2)灵芝多糖处理:将灵芝多糖加入培养基中,分别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处理细胞。

(3)免疫抑制分子检测:采用免疫抑制分子检测试剂盒,检测处理前后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分子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1. 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2. 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影响通过免疫抑制分子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我们发现灵芝多糖处理后,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分子明显减少。

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主要免疫抑制分子的分泌量均有显著降低。

四、讨论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这可能与灵芝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有关。

更重要的是,实验结果显示灵芝多糖能够显著降低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分子的水平。

这表明灵芝多糖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TGF-β和IL-10是两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它们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灵芝多糖通过降低这两种免疫抑制分子的分泌,可能有助于打破肿瘤细胞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机体对黑素瘤的攻击和清除。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HACs的提纯及其抑瘤作用和机理的探讨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HACs的提纯及其抑瘤作用和机理的探讨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HACs的提纯及其抑瘤作用和机理的探讨杨英;付士波;李秀娟;孙祖膊;龚守良;李修义【期刊名称】《癌症(英文版)》【年(卷),期】2000(019)009【摘要】目的: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胞浆中提纯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heatshockprotein antigenpeptidecomplexes ,HACs),并观察其抑瘤作用及探索其机制.方法:CNBr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法提纯B16HACs,应用体内免疫法检测HAC的抑瘤作用 ,结晶紫染色法检测γ IFN分泌活性,ConA诱导的淋巴母细胞增殖法检测IL 2分泌活性,3H TdR掺入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结果:亲和层析法获得的HAC60、HAC75和HAC97免疫小鼠后 ,小鼠移植肿瘤的发生率降低,肿瘤平均出现时间延迟,平均肿瘤重量明显减轻;小鼠脾细胞的γ IFN和IL 2分泌活性增强,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增强.结论:经亲和层析纯化的HACs 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抑制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并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总页数】3页(P900-902)【作者】杨英;付士波;李秀娟;孙祖膊;龚守良;李修义【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3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研究进展

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研究进展
3脂质体AAPC
以脂质体为载体,在脂质双分子层膜上交联小鼠 MHCⅡ:抗原肽复合物(I-Ad:OVA323—339)构建 AAPC。每个脂质体AAPC上可连接60~200个 MHC:抗原肽复合物,而每个T淋巴细胞可结合约38 个脂质体分子,故有数百到数千个MHC:抗原肽复合 物分子被募集到一个T淋巴细胞的表面,其密度足以 引起T淋巴细胞的活化。且MHC:抗原肽复合物是连 接在脂质双分子层膜上的,有利于TCR的结合与识 别。研究发现[8’9],采用此法构建的AAPC能上调特异 性T淋巴细胞杂交瘤白细胞介素一2(IL一2)的表达水 平。van Rensen等口阳在脂质体上连接不同的MHCⅡ 类分子:Lewis大鼠MHCⅡ类分子RTI.BL、Balb/C 小鼠MHCⅡ类分子I—Ad及人HLA—DR4分子,构建 成三种AAPC。研究发现,该AAPC与相应表位肽 (epitope peptide)共育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荷肽就越 多。
1磁珠AAPC

以抗CD3和抗CD28 mAb包被磁珠构建成 AAPC,以抗CD3 mAb与T细胞的CD 3分子结合,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免疫学
教研室 万方数据
模拟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CD28 mAb与T细 胞的CD28分子结合,模拟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 化T细胞。Levine等[1’2]发现该AAPC可活化正常的 或HIV一1患者的CD4+T细胞。他们分离HIV一1患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CD4+T细胞(> 80%),与抗CD3/抗CD28磁珠AAPC共育14天, CD4+T细胞增殖37倍,且几乎i00%为CD4+T细 胞。他们采用此法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过继性细胞治疗, 目前已进行了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用该AAPC 活化增殖的CD4+T细胞对HIV一1艾滋病患者的过 继性治疗是安全可靠的。Garlie等[31发现抗CD3/抗 CD28磁珠AAPC活化的正常T淋巴细胞IFN一了和 TNF—a表达上调,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Shibuya等H]贝Ⅱ发现该AAPC还能克服患者T淋巴细 胞对头颈部鳞癌细胞的CD3分子不反应性。

人工合成基因重组肽rLj-RGD4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人工合成基因重组肽rLj-RGD4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人工合成基因重组肽rLj-RGD4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该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手段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基因重组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工合成基因重组肽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研究方向。

其中,RGD肽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研究中。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rLj-RGD4肽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

首先,采用MTT法检测rLj-RGD4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进一步测定该肽对B16细胞的凋亡作用、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有望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人工合成基因重组肽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活性,对于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肿瘤的治疗提供启示。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1. 制备rLj-RGD4肽;2. 细胞培养:将B16细胞接种进96孔板中,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rLj-RGD4肽,并继续培养48h;3. MTT法检测rLj-RGD4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4. 流式细胞仪检测肽的凋亡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5. 培养B16细胞,加入rLj-RGD4肽,观察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五、预期成果1. 确定rLj-RGD4肽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2. 观察并验证该肽对B16细胞的凋亡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3. 证明rLj-RGD4肽对B16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有关。

以上为本研究的开题报告。

本研究有望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姜黄素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凋亡影响的机制研究

姜黄素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凋亡影响的机制研究

姜黄素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及线粒体凋亡影响的机制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体外抗黑色素瘤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为姜黄素抗肿瘤的药理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以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离体水平研究姜黄素对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的影响[1]。

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B16-F1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姜黄素可促进B16-F10细胞活性氧水平增高,且显著提高细胞内Caspase-4,9蛋白的表达,可能通过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促癌细胞凋亡生物活性。

结论:姜黄素对黑色素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而发挥促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关键词姜黄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线粒体凋亡黑色素瘤是由异常黑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常见的皮肤肿瘤,其特点是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死亡率高[3]。

临床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常采用手术结合联合化疗方案[4]。

本研究以黑色素瘤细胞株B16-F10为实验材料,观察姜黄素体外抑瘤作用。

同时,以活性氧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为切入点,探讨姜黄素抗黑色素瘤的可能分子机制[5],进而推断姜黄素的分子药理学作用。

材料与方法材料:姜黄素(纯度≥98%);RPMI1640、胎牛血清、HEPES、EGTA、BSA、DMSO等;MTT;DCFH-DA活性氧探针;线粒体提取试剂盒;Caspase-9(p-35,sc-8355)兔抗小鼠多克隆抗体;Caspase-4(ab-25898)兔抗小鼠多克隆抗体;TUNEL 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常规生化试剂;B16-F10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株。

方法:①细胞培养:B16-F10细胞常规培养,每3天传代一次,实验时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Trypsin-EDTA液消化后,用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

②细胞生长活力测定:细胞于96孔板培养24、36、72小时;向待检测的细胞培养板中加入MTT溶液(每孔20μl),于CO2培养箱中孵育4小时;吸出培养板中的液体,加入100μl DMSO溶液,置于振荡器混匀10分钟,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OD值;采集数据,依照下列公式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1-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上调RI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EMT及转移的影响

上调RI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EMT及转移的影响

上调RI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EMT及转移的影响周宇箭;潘湘阳;陈俊霞【摘要】目的研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EMT及转移的影Ⅱ向.方法构建RI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RI,稳定转染B16-F10细胞.RT-PCR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RI的表达;HE染色及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骨架;黏附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MT及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别将各组B16-F10细胞眼眶静脉注射到c57/BL 小鼠,建立肺转移动物模型,注射3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称重,在解剖镜下计数肺转移结节数;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转移;免疫组化检测肺转移瘤组织中转移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RI表达上调后,细胞由间质型向上皮型转换,细胞骨架重排;B16-F10-RI细胞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B16-F10-RI细胞中MMP2、MMP9、snail、slug、vimentin、twist和N-cadherin的表达明显降低,而E-cadherin,nm23-H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或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小鼠肺的转移结节明显减少,同时EMT及转移相关蛋白在瘤组织中表达与体外细胞一致.结论上调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能够显著抑制B16-F10细胞EMT及侵袭、转移,RI可望作为治疗黑色素瘤的靶蛋白.【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8页(P199-206)【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EMT;B16-F10细胞;转移【作者】周宇箭;潘湘阳;陈俊霞【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R730.23;R394-33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是一种细胞质酸性蛋白,能显著抑制核糖核酸酶A (RNaseA,RibonucleaseA)的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实验对照 。制备 B A L B / c 小 鼠腹腔巨噬细胞 、 脾淋 巴细胞 和骨髓来源 的树突状 细胞 ( D C) , 将 B 1 6 / O A Z I 一 1和 B 1 6 / 3 . 1分别 与小 鼠腹腔巨噬细胞和 D C按 照 1 : 5 和1 : 1 的细胞个数 比例混合培养 4 h , 流式 细胞术检测 巨噬细胞和 D C对肿瘤 细胞 的吞噬
D C i m m un e a c t i v i t y Y A NG J i a n — L i n , L I Q i a n , H A N Y u , H E L i n g , H o n g - Y a n , C A O C h u n — Y u , W A N G Y a h - L i n . I n s t i t u t e o f Mo l e c u l a r
Bi o l o g y, T h r e e Go r g e s Un i v e r s i t y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Y i c h an g 4 4 3 0 0 2,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f v e : T o a n a l y z e , a t c e l l u l a r l e v e l , w h e t h e r t h e m o u s e B 1 6 一 F 1 m e l a n o m a c e i l s w i t h 0 A z I — l 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
c o u l d a c t i v a t e a n t i g e n - - p r e s e n t i n g c e l l s a n d p r o mo t e t h e p h a g o c y t o t i e a n d a n t i g e n ・ — p r e s e n t i n g e f i f c i e n c i e s o f mo u s e p e it r o n e a l ma c Z I . 1和 B 1 6 / 3 . 1 分 别与 小 鼠 D C按 照 1 : 5 的细胞个 数 比例混 合培 养 2 4 h后 , 流式 细胞术 检测 D C表 面分子
C D 4 0 、 C D 8 0和 C D 8 6表达的变化 。将经肿瘤 细胞 活化 的 D C与小 鼠脾淋 巴细胞混合培养 2 4 h后 , E L I S A检测 细胞上清 中 I F N - 1 , 的含 量。结果 : 巨噬细胞和 D C对 B 1 6 / O A Z I 一 1细胞吞噬率分别 为 2 4 . 7 %和 5 3 . 9 %, 与B 1 6 / 3 . 1 细胞 ( 8 . 2 %和 1 3 . 8 %) 相 比 有较显著性差异 。与 B 1 6 / 3 . 1细胞相 比, D C细 胞与 B 1 6 / O A Z I 一 1细胞混合 培养 2 4 h后 , 成熟 D C细胞 表 面分子 标志 C D 4 0 、
细胞①
杨建林 李 倩 韩 钰 何 玲 吴 红艳 曹春 雨 王艳林
( 三峡 大学分 子 生物学研 究所 , 宜昌 4 4 3 0 0 2 )
中图分类号 [ 摘 1 1 3 9 2 . 1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4 8 4 X( 2 0 1 5 ) 0 6 - 0 7 3 2 - 0 6

7 3 2・
中 国 免疫 学 杂 志 2 0 1 5年 第 3 1卷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4 8 4 X . 2 0 1 5 . 0 6 . 0 0 3

基础 免疫 学 ・
高表 达 O A Z I - 1的小 鼠黑 色素 瘤 B 1 6 - F 1细 胞 能 有 效 活 化 小 鼠 抗原 提 呈
C D 8 0 、 C D 8 6的表达分别从 2 4 . 2 %、 2 0 . 8 %和 1 6 . 4 %增 加到4 6 . 8 %、 3 2 . 5 %和3 6 . 1 %( P< O . 0 5 ) ; 经B 1 6 / O A Z I - 1细胞 活化 的 D C 与小 鼠脾淋 巴细胞混合培养后 , 细胞上清 中 I F N 一 的含量为 3 2 . 9 p g / m l , 与B 1 6 / 3 . 1细胞处 理的 D C相 比( 1 5 . 1 p g / m 1 ) 有显著 性差异 ( P < 0 . 0 5 ) 。结论 : 高表达 O A Z I . 1的肿瘤 细胞能更有效地被 巨噬细胞和 D C细胞吞噬 , 且这一过程能诱导 D C细胞成熟 活化 , 成熟的 D C细胞将肿瘤抗原递呈给 T淋 巴细胞并诱导 T淋 巴细胞活化 , 从而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
[ 关键词] O A Z I - 1 ; 黑色素瘤 ; 抗肿瘤免疫
OAZI - 1 0 V e r e x pr e s s i 0 n i n mo u s e B1 6一 F1 me l a no ma c e l l s c a n e fe c t i v e l y s t i m ul a t e
要] 目的: 在细胞水 平上分析 高表达 O A Z I - 1的小 鼠 B 1 6 一 F 1细胞能否活化抗原提呈细胞 , 促进抗原提呈细胞对肿
瘤的吞噬 以及抗原递呈作用 。方 法: 转染重组 质粒后 , 用R T . P C R和 We s t e r n b l o t 技术筛 选获得 高表达 O A Z I 一 1的小 鼠黑色素 瘤B 1 6 . F 1 肿瘤细胞 ( B 1 6 / O A Z I . 1 ) , 同时构建转染空载体质粒 p C D N A 3 . 1 ( + ) 的小 鼠黑色素 瘤 B 1 6 - F 1 肿瘤 细胞 ( B 1 6 / 3 . 1 )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