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校验规程

合集下载

移液管校准操作规程

移液管校准操作规程

移液管校准操作规程1. 引言移液管是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等领域的液体分配和携带等操作中。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移液管的准确度需要经常进行校准,以保证其体积的精确度。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用户进行移液管的校准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校准工具和材料准备•移液管校准盘•纯净水•定量瓶•移液管样本3. 校准步骤步骤1:准备校准盘1.将校准盘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

2.确保校准盘的各个孔口干净,无杂质和污垢。

步骤2:校准移液管1.将移液管的吸头放入校准盘的孔口中,并确保其与孔口紧密贴合。

2.使用移液管控制器将纯净水吸入移液管。

3.将吸头悬空,确保水平,等待水滴在吸头出现。

4.当水滴正好接触移液管吸头出口时,停止吸水。

5.将吸头按下孔口,使其与校准盘紧密贴合。

6.将吸头从孔口中抽出,观察水滴形成的位置是否符合预期。

步骤3:校准数据记录1.使用定量瓶准备一系列已知体积的液体样本。

2.将移液管按照校准步骤2的方法吸取每个样本,并将其分别加入标有体积值的容器中。

3.记录每个样本的体积值,并与移液管设定值进行对比,计算误差值。

4. 校准结果分析1.根据校准数据记录,计算每个样本的误差值。

2.将误差值统计,计算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

3.若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均在允许的范围内,移液管校准合格。

4.若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超出允许的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移液管。

5. 校准周期和要求1.移液管的校准周期一般为每个月一次。

2.移液管的校准要求为误差不超过设定值的10%。

6. 安全提示1.在操作移液管时,务必注意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和个人防护措施。

2.校准过程中避免移液管与其他物体的碰撞,以防损坏或影响准确度。

3.校准前后,移液管的外观应检查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部件,有异常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7. 结束语通过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移液管校准,可以保证移液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定期校准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移液管的问题,避免实验误差的产生,提高实验工作效率和数据可信度。

移液管标准校正规范

移液管标准校正规范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移液管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移液管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移液管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移液管0.1mL、0.2mL、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和分度吸管的校正。

3.职责质检部的化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 内容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4.1 外观:4.1.1 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4.1.2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和商标标准温度(20℃)等待时间 t xx S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准确度等级 A、B4.2.总则4.2.1移液管在规定的时间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2.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2.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移液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2.4待校正的移液管应洗干净,并自然干燥。

4.2.5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2.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001g4.2.7温度计精度0.1℃。

4.3 校正方法:4.3.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中之规定。

4.3 .2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移液管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移液管的校正

移液管的校正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1ml 、2ml 、5ml 、10ml 、15ml 、20ml 、25ml 、50ml 、100ml 吸量管、移液管的校正。

校正规程:
将待校正的移液管充分洗净,用洗耳球吸取蒸馏水至移液管标线之上2~3厘米处,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缓慢放出多余的蒸馏水至液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

除去移液管尖外面的水珠,再将水移入已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 即可)的50毫升具塞锥形瓶中,使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收集管尖余滴,停放15秒左右取出移液管,记录水温,盖上锥形瓶玻塞,准确称出瓶与水的总重量,并记录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待校正移液管放出的水重。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移液管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实容积)。

结果处理和周期:
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自校周期为三年,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设备自校记录”中。

表1:容量允差
例:在21℃时,用移液管移取25.00毫升水,其重量为25.00g ,查表知道在21℃时每毫升水的重量为0.99700g 。

由此可算出20℃时其实际容积为08.2599700
.000
.25 毫升。

故此移液管为
正误差25.08-25.00=0.08毫升。

表2: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升的玻璃容器于空气中以黄铜砝码称取的水重。

50、移液管是如何校验的

50、移液管是如何校验的

移液管是如何校验的
(1)将欲校验的移液管用自来水、洗液、蒸馏水洗涮干净。

(2)用洗好的移液管吸取蒸馏水,并调整至刻度。

用滤纸将移液管尖端外壁擦净。

(3)将水放入已知重量的、干燥的称量瓶中(G1)。

让水自由流出后,将移液管尖端与称量瓶接触,使残留液滴自动沿壁流出,仍留在管内的部分可不再处理。

记录水的温度t℃。

(4)在1/10天平上称量水与称量瓶的重量。

(5)计算:
①移液管容纳的水重:W t=G2-G1
②根据水温t℃,得出水的密度,移液管的真实体积Vt Wt
d
t。

式中:G1——称量瓶的重量,g;
G2一一称量瓶与水的重量,g;
W t——t℃时水的重量,g;
V t——t℃时水的体积,也即是移液管的体积,m1;
d t-一t℃时水的密度,g/m1
(6)检查V t与标称值是否一致。

若有差异,可根据上述结果,先估计一刻度位置,重复上述校对步骤。

如仍有偏差,再行修改刻度,重复校验,直至获得准确刻度的位置。

02移液管校验标准操作程序

02移液管校验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建立一个移液管校验标准操作程序,以保证检验用移液管符合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我司检验用移液管的校验。

3责任
QC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仪器用具
4.1.1万分之一天平,具塞锥形瓶,温度计等。

4.2试液
4.2.1 纯化水
4.3操作
4.3.1将干净且外壁干燥的具塞锥形瓶称重W
1
(g)
4.3.2将移液管洗净,吸取纯化水至标线以上,缓缓调节液面弧形至标线。

4.3.3将水放入已称量的具塞锥形瓶中,再称重W
2
(g)。

4.3.4将两次重量相减即得量出水的重量W
2—W
1
(g)。

4.3.5记录校验时水的温度并查出此温度时1mL水的重量P(g/mL)。

4.3.6将量出水的重量除以校验时1mL水的重量,即得移液管的真实体积V(mL)。

计算公式:V=
P W1
-
W2
4.3.7重复校验以得精密结果。

4.4注意事项
4.4.1所用纯化水至少须在室内放置1h以上。

4.4.2移液管须以洗液洗净,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

4.4.3在开始放水前,滴定管尖端与外面的水必须除去。

4.4.4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纯化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附表:移液管的允许误差。

移液管的校准规程[新版]

移液管的校准规程[新版]

移液管的校准规程1 环境条件温度要求在(20±5)℃,室内温度变化不能大于1℃/h;有关仪器确保在测量室内放置足够长时间,已与室温相同;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应超过2℃。

2 校准设备三等砝码;相应称量范围的天平,其称量误差应小于被检量器允差的1/10;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3 校准方法3.1 外观检查应有保证该量器正确使用的必要标志,确定没有影响校准计量特性的因素后,方可进行校准3.2 校准方法——比较法3.2.1 对测定用水轻轻搅拌,待其静止后测量,使水温均匀一致。

3.2.2 取两只容量大于被检量器的洁净有盖称量杯,分别称得称量杯质量(m1、m2)。

3.2.3 将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定、符合A 级的量器充水至被检标线上约5mm 处,用手指调整液面至标线。

3.2.4 将量器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中,称得称量杯和纯水的共同质量(m1′),计算得纯水质量(mB )。

3.2.5 按照3.2.3~3.2.4对待检的量器进行操作,得称量杯和纯水的共同质量(m2′),计算得纯水质量(mJ )。

3.2.6 待检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按下式计算:V20J=B V mBmJ20式中: V20J ——待检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20B ——标准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mJ —— 称得待检量器内纯水质量值(g ):mJ= m2′-m2;mB —— 称得标准量器内纯水质量值(g ):mB= m1′- m1。

3.2.7用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之差和JJG196-1990《常用玻璃量器》的要求进行比较,判定。

移液管校准记录校准日期:校准人:移液管校准记录。

移液管、分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

移液管、分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50ml以下分度吸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范围:适用于QC50ml以下分度吸管、移液管。

责任者:QC化验员、QC主任。

规程:1.分度吸管或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

1.1.厂名或商标1.2.标准温度(20℃)1.3.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ml1.4.准确度等级A、B或吹出式1.5.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一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

校正条件2。

1.万分之一分析天平2。

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2。

3。

干燥洁净具塞锥形小称量瓶2.4。

标定工作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2.5。

标定所用水为纯化水2.6。

标定时所用纯化水及欲校正的仪器至少须在标定室内放置3小时以上直至与室温相同才可进行校正操作.3.校正方法3。

1。

将需校正的玻璃仪器放入重铬酸钾洗液中浸泡过夜,倾去洗液后用饮用水反复冲洗,再用纯化水冲洗三遍,洁净后的仪器应不挂水珠,玻璃应透明清澈、无油腻。

3.2。

将需校正并编好号(可用特种笔按1、2、3、.。

顺序编号,待校正后确定该分度吸管或移液管为合格品后,再用小砂轮将编号刻在吸管标准操作规程上)的分度吸管或移液管内分别吸入纯化水并使弯月面恰在标线处,然后将水放入预先称好重量的具塞小锥形瓶中,塞好后,于分析天平上称取瓶及水的总重量,以此重量减去空瓶重,得到水的重量.测定时一般进行二次,从二次测得的平均水重计算容积。

从水的温度及水的密度表计算,就可得出分度吸管或移液管的体积。

4。

记录校正结果5.校正结果处理和校正周期••••根据上述校正方法的校正数据,查附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校正周期为三年,其中用于碱溶液的为一年。

附表1:分度吸管的允许偏差(ml)附表2:移液管的允许偏差(ml)。

单标线吸管(移液管)检定规程

单标线吸管(移液管)检定规程

单标线吸管(移液管)检定规程1、说明1.1本规程适用范围: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1.2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吸管的容积.2、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吸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吸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2.3.6 准确度等级A、B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 纯化水。

3.7 单标线吸管。

4. 检定方法:4.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单标线吸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单标线吸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液管校验规程
1、目的
为确保高品位的产品测定准确度,须对相关的玻移液管进行校准。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25毫升移液管的校准。

3、25毫升移液管校准。

3.1用K2Cr2O7-H2S04洗液洗净移液管,确保其内壁不挂水珠。

3.2移取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准确测量水温)25.00毫升,置于已称重(m)的比重瓶中,称重(m1)。

3.3计算:校正值=25.00-
p m
m
1
4、校验周期:一年。

将校准完的玻璃计量器具刻上永久性标识,并妥善保留校准记录。

5、参考文件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6、记录表格
《测试设备校验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