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左右、前后、上下的相关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2.能力目标: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指路、找物品等方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四个方向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2.难点:如何让学生进行方向的相对判断和准确描述。
三、教学过程1.热身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张地图,分别让学生说出上面点所指的方位,引导学生对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2.新课讲解(25分钟):•以小车在路上行驶为例,在黑板上画出小车的形状,通过出示方向图示,让学生判断小车朝向,左右、前后等概念。
•师生互动,让学生举起左手和右手,教师依次从左右两侧走过,让学生感受方向的变化,并加深对左右概念的认识。
•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引发学生对上下概念的思考。
3.拓展练习(20分钟):•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赛车专用赛道,根据赛车行驶的方向和特点,把场馆布置好,分享给小组成员,并解释每个布置的道具所代表的方位、位置和方向。
•在校内寻找指定的地点,通过向老师和同学询问来找到位置,加深对方位的认识。
•“指路比赛”,学生分组,组员之间指引彼此,切磋方向判断的能力。
4.总结归纳(5分钟):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方向和位置,准确判断方位。
四、教学评价1.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成果。
2.对拓展练习中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心得,并进行集体评价。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为此,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入部分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是怎样的?这一现实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这耳一原则,利用学生身边的事块物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幸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闯学习新知时,根据路线图让云学生先进行描述,然后结合磐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
整个屈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俏学生描述为主轴,充分发挥朽学生的主体作用。
3.还通过描述画出简单的路线图阑,使学生掌握画路线图的方扩法,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妨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数蜜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馈一原则的理解。
课前准备教骋师准备 PPT 课件学情检测唇卡学生准备1 / 4直尺、量角器等辙画图工具教学过程⊙复习导凶入 1.说一说,你从家到学岛校的路线是怎样的? 2 稚.同学们,要描述地图上两凯个城市的位置关系,需要知哭道哪些信息?(确定以哪个腐城市为观测点、确定相对于闰另一个城市的方向、确定两排个城市间的距离) 设计震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脸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剥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钎知课件出示教材 22 页邀例 3 情境图。
(去掉图中的氟角度和距离) 1.组织槛学生观察台风移动路线图使,说说从中你能获取哪些壹信息,你能简单地描述出台轴风移动的路线吗?(从图中躁能知道台风移动的方向,但猿是不能具体地描述出台风移共动的路线,需要补充角度和戌距离这两个条件) 2.誉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台风移赞动的路线。
2位置与方向(二)-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 位置与方向(二)-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位置和方向的含义。
2.掌握“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名词的使用方法。
3.学会描述平面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方位名词的使用方法。
2.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出上节课所学的“左”、“右”的概念,让学生回忆、巩固。
2.写下一个三角形在地图上的位置,让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在哪个方向?–它和周围的物体有什么相对位置关系?导出思考结果,引出今天的主题:位置与方向。
2. 掌握方位名词的使用方法1.展示一张平面图,让学生询问其中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2.带动学生,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配合练习,让学生熟悉方位名词的使用方法。
3. 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1.展示一张平面图,让学生分析其中不同形状的相对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用方位名词描述平面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矩形在三角形的前面”、“正方形在圆形的下面”等。
3.配合练习,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4. 综合练习1.出示一张包含多个平面图形的图,让学生分析其中不同形状的相对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用方位名词描述每个平面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五、课堂小结1.对于位置和方向的概念,学生可以掌握。
2.学生能够使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学生能够描述平面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六、作业1.完成练习题;2.搜集有关方位名词使用的例子。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1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能够通过图形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
2.能够通过图形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 难点:3.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
4.能够准确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课件。
2.教具:方向标、图形卡片等。
3.素材:与方向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方向标,引导学生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含义,使学生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2.让学生围绕教室中的几个物体,描述它们相对位置关系。
二、新课讲解1.通过图形或实物展示不同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位置的概念。
2.教师示范使用方向标描述物体的位置,让学生模仿操作。
三、练习与讨论1.给学生分发图形卡片,让他们根据要求摆放在指定的位置,相互讨论确认。
2.学生自主设计一些情境,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小组讨论。
四、操练与拓展1.利用游戏或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更多的位置关系训练。
2.在课堂中增加一些更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尝试描述更多变的相对位置。
五、作业布置1.布置绘制物体位置图的作业,要求学生用文字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描述物体的位置,加深对位置与方向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了解了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这是本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方向。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合作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坐标系,并能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掌握方向的概念及用语言描述方向。
难点:1. 运用坐标系和方位概念综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理解抽象概念,如“东南西北”。
三、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PPT课件、教科书。
2.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
3.教学资源:练习题、教学案例。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讲解坐标系的概念,并通过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构成及意义。
2.以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猜想物体的位置,并用坐标系描述。
示例:–三点A(1,2)、B(-1,3)、C(-2,-1)分别代表平面上的三个位置。
第二节基础强化1.向学生解释东南西北的概念,以及与坐标系的联系。
2.给学生进行一些物体位置的练习题,要求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加深学生对方向的认识。
第三节拓展应用1.导入概念“单位方向向量”,并练习相关题目。
2.带领学生探讨使用方向语言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例如“从A点向西走5步”等。
练习:–请大家结合实际场景描述下面的问题:小明先从家出发往东走5米,然后向南走3米,最后向西走8米,到达哪里?第四节巩固训练1.让学生互相出题,生成多组具体的方向描述,供同学负责完成。
第五节课堂小结1.结合学生练习情况,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坐标系、方向词和语言描述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通过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五、布置作业1.完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相关练习题。
2.写一篇课后总结,包括坐标系概念、方位语言描述、单位方向向量的运用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强化、拓展、巩固等环节系统地讲解了《位置与方向(二)》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逐步提高对方向描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和运用“位置”与“方向”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掌握“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词的使用方法;能够在空间中进行简单的方向寻找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空间中方向判断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游戏等方式加深对“位置”与“方向”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词的用法。
2.能够在空间中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三、教学难点1.利用方位词描述位置时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2.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准确判断和描述位置。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词的用法。
2.让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回顾并总结方位词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新课讲解1.引入新课“位置与方向(二)”,向学生解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讲解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节:活动实践1.分发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练习利用方位词描述位置和方向。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尝试新的解决方法。
第四节:课堂讨论1.结合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探讨解题方法的有效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方位词描述位置与方向的重要性。
2.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数学问题,勇于尝试新的解题方法。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上未完成的活动题目。
2.自主设计一个小游戏或挑战,利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已经具有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也有所提高。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2.在这个年龄,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
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材第19页例1及第20页做一做。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题主题图,教材第20页“做一做”图片投影片。
联系实际。
新学期,我们班又迎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对于学校的位置还不很熟悉,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给他当向导,让他尽快熟悉各专用教室的位置。
集体来到操场,用手势表示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分组练习,辨认方向。
1.出示例1。
老师板书: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学生反复读几遍。
老师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老师追问: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小组讨论,说说各小组的想法。
老师接着问:如果只知道台风中心到A市的距离,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3课时
教学课题
位置与方向(三)
授课教师
郑治飞
班级
六年级(1)班
授课时间
2019年9月20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路线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以540千米处为观测点,画十字方向标,A市在西偏北30°方向距离600千米。
③第三段:从A市向北偏西30°移动200千米到达B市。
课件展示:你们是怎么判断方向和距离的?以谁为观察点?
以A市为观察点,画十字方向标,B市在北偏西30°方向200千米处。
④第四段:从B市向正西方向移动100千米。
课件展示:你们是怎么判断方向、和距离?以谁为观察点?
2.教材P3页第2题。
3.拓展练习
出示问题:小强看小明在南偏西40度方向上,那么小明看小强在什么方向上?
四、回顾总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课题
位置与方向(二)
授课教师
郑治飞
班级
六年级(1)班
授课时间
2019年9月19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能够根据描述,在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学校
提问:(1)你能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呢?
(2)追问:那你能说说学校在饭店的什么位置吗?
(3)试着说一说从学校到饭店怎么走?从饭店到学校又该怎样走呢?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教学文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1课:位置与方向㈠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教、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㈠教学题例1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2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并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坐标的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图形变换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对坐标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坐标系的认识尚不清晰,对坐标轴的正向和负向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大量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坐标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和实践操作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坐标系图和实物模型。
2.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入本节课,如:“小明的家位于学校北偏东30度方向,距离学校2公里,请同学们帮助小明确定他家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入坐标系和坐标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向学生介绍坐标系的构成,解释横轴和纵轴的含义。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物体的位置,让学生用坐标表示出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听懂所学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交流。
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并能掌握在二维平面内的方向概念。
3.学生能够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达物体的位置,并能准确理解、使用坐标系。
4.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位置与方向问题,并学会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教学PPT。
2.相关的教具: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球、棋子、绳子等。
3.待测验卷子。
三、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10分钟)请学生自行预习本节课所需内容(即“用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系中解决问题”、“方向”的相关知识点)。
2. 学生讨论(10分钟)请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所学内容,就“物体的位置”、“坐标系” 和“方向”分别进行讨论,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观察总结。
3. 教师讲授(30分钟)(1)放映教学PPT教师放映教学PPT,详细介绍坐标系的方向、点的坐标等相关知识点。
(2)教师演示与学生模仿教师进行物体位置的演示,让学生模仿,感受空间位置与方向。
4. 提问和巩固(15分钟)(1)教师提问教师提问“物体位置坐标”、“坐标系中解决问题”、“方向”等相关的知识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组合作,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思路,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5. 课后作业(10分钟)请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并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题目。
四、课程总结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述、学生模仿体验、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感受中求知,全面掌握坐标系及其应用方法,加深对物体位置、方向等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的课程知识。
同时,这类教学方式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位置与方向(二)”。
课程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平面坐标系、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位置和方向的认识,学习如何使用方位角描述物体位置,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方位角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对方位角概念的理解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空间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地球仪。
2. 学具:每组一张坐标纸、一张方位角练习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位置与方向知识。
- 利用地球仪介绍方位角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探究与发现- 分组活动,每组在坐标纸上标出一个点,然后使用量角器测量该点相对于原点的方位角。
- 学生分享测量结果,讨论如何准确地描述一个点的位置。
三、实践与应用- 出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方位角解决。
-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选派代表汇报。
四、总结与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位角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 通过板书,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 小组讨论题,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板书设计- 板书将包含本节课的关键概念、公式和例题。
-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方位角知识。
-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方位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 教师需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 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及其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 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 (21)
位置与方向(三)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量角器、直尺。
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1.(摸耳朵游戏)老师喊口令,学生的手指放在鼻子上,摸耳朵,摸完后,手指要放回原处。
2.(照镜子游戏)老师摸左耳朵,学生也摸左耳朵,老师摸右耳朵,学生也摸右耳朵。
教师:都是摸右耳朵,为什么同学们和我摸的位置不一样?通过游戏,同学们得出了左右相对而言的道理,那么我们这几天一直在研究的物体的位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合作探究先出示地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以不同的城市为观测点来描述其他城市的位置。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汇报,再找出一些典型的描述,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如“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让小组四个人站在课桌的四个角上,相互说说位置关系,进一步巩固对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的认识。
主备教师设计使用教师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游戏导入:1.(摸耳朵游戏)老师喊口令,学生的手指放在鼻子上,摸耳朵,摸完后,手指要放回原处。
2.(照镜子游戏)老师摸左耳朵,学生也摸左耳朵,老师摸右耳朵,学生也摸右耳朵。
教师:都是摸右耳朵,为什么同学们和我摸的位置不一样?师:这个词用得好,相对而言(板书:相对)通过游戏,同学们得出了左右相对而言的道理,那么我们这几天一直在研究的物体的位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质疑升华1.自主探究探究地图上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出示练习三的1题师:我们上节课测量出沈阳在北京的东偏北约25°方向上,你能不能测出北京在沈阳的什么方向上?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记录的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讨论我们描述的是沈阳和北京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式呢?同样的两个城市,因为观测点不一样,所以描述位置关系就不一样,并且它们的方向正好是相对的,看来城市的位置具有相对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 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 (12)
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例1。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1.复习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让学生站在自己座位听教师的指令找方向。
2.教师站在一个点上,让学生按教师说的方向找到自己的位置(请一人站到老师的东北方向来,再请一人还是站到老师的东北方向来),观察思考这两人都在老师的东北方向,怎样才能区分开他们的具体方位呢?3.生交流汇报:二、新知学习师:同学们,保卫国家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从小学做个侦察兵,到训练营里练就一身本领,好吗?(出示课件)学做侦察兵师:现在我们开始技能训练:如果你是炮手,你能很快地把敌人的1号与2号碉堡炸毁吗?(课件出示) 1号2号200米北炮手1.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描就能保证炮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2.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我们要找到1号调堡,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生:先确定好方向师:对,确定方向必须有个观测点(参照点),那么我们以哪个点为参照点来确定方向?(同桌交流)生1:1号点;生2:2号点;生3:炮手点师:谁的想法最科学?学生争论:明确以炮手为参照点确定方向。
(让学生在图纸上画出参照点的方向标)想一想:1号点和2号点分别在炮手的什么方位?(小组交流)汇报:2个点都在炮手的东北方向的范围里。
师:那么用怎么办法才能正确地描述出2个点的具体位置与方向呢?(引导学生知道确定位置的条件是方向和距离)这就是:位置与方向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分小组在图纸上画出1、2点的具体方向和位置,比比哪小组最先把调堡炸了3.练习:1.实时操练:(课件出示) 潜水艇北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 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 (13)
位置与方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目标: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做准备。
东南西书店400米超市小红家少年宫⑴小红家在小明家的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米。
⑵少年宫在小明家的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米。
⑶超市在小明家的__偏____的方向上。
⑷上面三个问题都以__为观测点。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
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教学例2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
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
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
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位置与方向知识的巩固,又是为后面学习更为复杂的图形运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容易出错,如分不清左右、上下,或者对距离的估计不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难点:对距离的估计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导入新课:“我有四个脚,两个手,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家能猜到我是什么吗?”(答案:人或动物)。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人或动物在生活中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公园场景图,图中包含各种物体,如滑梯、秋千、小树等。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出图中任意一个物体的位置并告诉大家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 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案 (18)
《确定位置》说课稿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在活动中逐步获得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新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二、三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绘物体相对的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学期学习的是“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要求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关键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设计理念,我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规律。
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加工教材,努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应用中提高。
所以在教法上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1、在生活中感知。
2、在活动中体验。
3、在应用中提高。
学法上我既采取了自主、合作的方法,又运用了探索、实践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让学生主动获得新知,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
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2位置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位置与方向(二)2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中相邻边垂直,并能够绘制;2.学会用坐标表示两点位置,并利用坐标把位置的关系表述清楚;3.学会用图形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来让学生学会判断相邻边是否垂直;•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用图形法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教师可放一些地图上不同地方的照片或者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在上海嘉定区的新区,小红在嘉定区南翔镇,那么小明和小红的位置关系是什么?2. 正式学习2.1 相邻边垂直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找出它的所有边;2.请学生查找相邻边,问哪两条边是相邻边;3.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判断相邻边是否垂直;4.重复以上步骤,让学生体会垂直边的特点。
5.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探讨长方形、三角形中的相邻边垂直的情况,画出示意图来。
2.2 坐标表示两点位置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坐标轴,在坐标轴上指出一些点的坐标,例如A(2,3)、B(3,4)、C(4,2)等;2.让学生通过观察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发现点的坐标之间具有规律;3.引导学生学会用坐标表示两点位置的方法,并进行习题实践。
2.3 图形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1.准备一些人形卡片,并在卡片背后画一个平面图;2.将卡片放在讲台上,并提问:“小明在卡片的哪个位置?”;3.让学生自己猜测,之后用直线问学生“小明和某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什么?”;4.学生用相应的点与线段表示出来,引导学生用图形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并进行举例。
3. 课后练习1.请学生完成本节课的作业;2.布置课后作业: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平面图,学生需要用图形法描述出物体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反思在此次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物体位置关系、垂直边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word教
案
学期总第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第4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第5课时
、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2.2《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word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及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用具准备
教师和学生每人准备一张A4大小白纸、一只铅笔、一只蓝色彩色铅笔、一把直尺。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活动,引入新课
大家一起动手做一做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所有同学们将你们手中的白纸象老师这样同向对折再对折,将白纸四等分。
并用你们的铅笔把折痕画出,并把前三条涂成蓝色。
如图一所示
请第二组同学用铅笔将白纸纵向二等分,如图二所示 请第三组同学用铅笔将白纸纵向三等分,如图三所示 请第四组同学用铅笔将白纸纵向四等分,如图四所示
二、新课讲授
1、思考问题
请四组同学各选出一名代表将做好的纸交给老师。
教师在前面展示四张纸,并提出问题:“四组同学用同样的纸折成不同等分的图案,(1)第一组蓝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第二组蓝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3)第三组蓝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4)第四组蓝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5)这四组同学蓝色部分的大小是否相同呢?(6)我们从中能发现什么结论呢?
43
86 129 16
12 这些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4
3
=8
6=129=16
12 2、寻找规律
43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几可得分数86
? 43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几可得分数12
9
?
43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几可得分数16
12?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1612、12
9、86
分子分母同时进行怎样的运算可
得分数4
3
,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3、深入思考
(1)分别将每一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这些分数有
什么关系?
(2)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5
3=20
4、总结概括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数都进行怎样的运算,所得的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零可以吗?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以上的分析,你发现什么规律?”
请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讨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为什么零要除外?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因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0,则分数成为,在分数里分母不能为0,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0,又因为在除法里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的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即:
)0,0,0(≠≠≠÷÷=⨯⨯=n k b n
b n a k b k a b a 5、例题讲解
例1、试举出三个与分数5
2相等的分数。
解:因为
10
4
2522=⨯⨯,所以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 5
2104=。
同理:5
22510,52156== 所以
2510,156,104是与5
2
相等的三个分数。
例2、把5
2
和60
8
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数。
解:15
2
46048608,15635325
2=÷÷==⨯⨯=
三、巩固练习
练习2.2(1)1、2、3、4、5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除法商不变的性质作为认知基础的,同时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指导今后学习约分和通分等知识的理论依据.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新课学习时重视实际操作。
新课学习第一环节是操作观察,让学生动手折纸,观察比较涂色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得出四张纸的涂色部分完全相等;没有涂色的部分也完全相等的结论。
表示四张纸的涂色部分的四个分数4
3
、8
6、
129、16
12
的分子、分母都在变化,而纸上涂色部分的大小,则是完全相等的,说明这四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二个环节就是以学生的直观感知为基础,探索几个分数形变值不变这一现象的内在规律,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探索中学生伴随着观察比较会有一系列思维活动,此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把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从中真正领悟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第三环节为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有前面实践活动作铺垫,以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为基础,运用迁移的方法,让学生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练习时突出层次性.课堂练习设计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练习,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它是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它针对学生实际而设计的练习题,多角度地检验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第二层次的练习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较深刻的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这样的设计兼顾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水平,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