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doc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5f17c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6.png)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角的概念。
2. 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的形成。
2. 观察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二、探究1. 出示角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学生举例: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角,并描述其特征。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角的性质,如大小、形状等。
4. 学生汇报: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三、应用1. 出示题目: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
2. 学生解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定义和特征。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其中的角,并描述其特征。
2. 完成练习册上有关角的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概念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角的知识,如角的分类、角的度量等,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概念的形成详细补充和说明:角的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角的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形成正确的角的概念,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来感知角、认识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8dada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3.png)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课题第一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对已学图形的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利用教材中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实物图中找角并抽象出角,形成角的表象。
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圆形纸片,两根带孔小棒等。
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师: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些什么?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学生会说看到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锻炼身体,还有师傅在修剪草坪……找到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学生的回答会各种各样,只要积极发言、说得有理就给予表扬。
2.揭示课题。
师:大家真棒,都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
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及画法]【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找平面图形这一环节,让学生既复习了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为新课奠定了基础。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联系实际,找角。
师:找一找,在图中哪些地方有角?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操场上的角。
人教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篇
![人教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4004f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4.png)
人教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篇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对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从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角、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学生每人2条硬纸条和一个按钮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课件呈现主题图“美丽的校园”1.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什么?2.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二)揭示课题大家都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伊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找平面图形这一环节,既复习了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为新课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图文结合板书)(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f3648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f.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认识及画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学会用尺子和圆规画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画图工具的使用,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画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概念,掌握画角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2.学会用尺子和圆规画角。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角的概念和画法。
2.难点:学生掌握用尺子和圆规画角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建立角的概念。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角,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带有角的实物,如三角板、钟表等。
2.准备尺子、圆规、铅笔等画图工具。
3.准备课件,展示角的概念和画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带有角的实物,如三角板、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它们都有角。
”教师总结:“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角的认识及画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角的概念和画法,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
课件内容如下:(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特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画法:用尺子和圆规画角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画角,巩固所学知识。
具体操作如下:(1)学生用尺子和圆规画一个角。
(2)学生相互展示所画的角,并描述角的特点。
(3)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24d52b0b4e767f5acfcea2.png)
六、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声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 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 者的法律责任。
(×)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3)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
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
四、巩固提高 1. 指一指哪里有角。
2.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 ( ) ( ×)
角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边
顶点
边 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角的画法
角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R·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在感知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中,认识角,了解 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知道角 有大小之分。
2.积极参与活动并发现角,感知角,认识角, 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积极主动、发言踊跃,能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
别忘了让我来 帮助你呀!
三、达标检测
1.填空。 (1)一个角有( 1 )个顶点,( 2 ) 条边。 (2)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边
顶点
顶点 边
边
边
2.下列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画“○”。 ( ○ )( ) ( )( ○ )
3.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今天我们一 你起能学找习到角哪的些角?
初步认识。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认识角-教案.doc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认识角-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bacf42d83d049649a665860.png)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角、直角、锐角和钝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然后通过与直角比大小认识锐角和钝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直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会用一副三角板拼角。
(1)认识角1课时(2)直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3)锐角、钝角的认识1课时(4)拼角1课时(5)练习课1课时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主要用直观演示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合作交流,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第1课时认识角课题角的认识及画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发挥情境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对已学图形的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2.结合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实物图中找角并抽象出角,形成角的表象。
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1.在感知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中,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知道角有大小之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ad48af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d.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角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能用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让学生逐步理解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能用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从而达到认识角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角的模型、图片等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角的概念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角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角是什么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角的概念,并用角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同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角的概念卡片,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角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指认卡片中的角,并说出角的特点。
然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讲台,用教具演示角的大小比较。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其中是否存在角,并解释原因。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交流分享。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f7f0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5.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篇1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
说说你认识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
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上出示这些角)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同桌交流。
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651b2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c.png)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目标:1.在感知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中,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2.积极参与活动并发现角,感知角,认识角,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⒈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⒉会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谈话:在美丽的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今天他们要来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你们猜猜会有谁呢?瞧!他们来了。
有三角形、有正方形、有长方形、还有圆形。
咦?这个三角形娃娃怎么少了一条边呢?原来调皮的三角形把一条边给弄丢了,那它少了一条边还能叫三角形吗?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做——角。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和角一起做游戏。
二、探索新知,认识角⒈抽象角,认识角。
(1)从实物中感知角师:三角形帮我们请来了很多“角”娃娃,“角”娃娃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老师们给你们一个小提示,角娃娃都藏在数学书第38页的图里了。
师: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师:角娃娃已经跑到教室来了,你们仔细瞧瞧,它们藏在哪里呢?我们摸一摸。
尖尖的地方摸起来什么感觉?两边呢?(2)抽象出角,感知角的样子。
师:看这些都是角,看看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谁能来说一说?师:我们给角的每个部分都取了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顶点,平平的两边就叫做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⒉演示画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展示课件师:我们认识角,现在我想画一个属于自己的角娃娃,可是我不会,所以我在数学王国里请了一个小老师来教我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讨论师:谁来说说你看到小老师刚才是怎么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教师板书师:你们都学得这么快,现在我想请你们教教我应该怎么做?先做什么?然后呢?最后呢?(4)学生练习师: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角。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认识角-教案.doc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认识角-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115f4dba417866fb84a8ee2.png)
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角【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
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教师画出角。
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
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
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
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
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a00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5.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式,学会用量角器画角。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角的概念。
2.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会用量角器画角。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
2.量角器及练习纸。
3.板书准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图案中的角,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角是什么,角的特点是什么。
(二)新课呈现1.介绍角的概念:任意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其中射线交汇的点为顶点。
2.介绍角的度量方法:用度来表示角的大小。
3.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三)示范操作老师示范如何用量角器在纸上画出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仔细观察。
(四)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量角器,自己在练习纸上画出不同大小的角,并用度数标注出来。
(五)操练分组让学生互相查看、交流画的角是否正确,共同提高。
(六)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角的重要性和用途。
六、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量角器在家里练习画角,并标明度数。
七、板书设计•角的概念:任意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其中射线交汇的点为顶点。
•角的度量方法:用度来表示角的大小。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掌握如何用量角器画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练习环节要特别注意,确保学生的操作方法正确,避免形成错误习惯。
九、教学延伸可以请学生在户外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如建筑物的屋顶、道路上的转角等,并用量角器测量这些角的大小。
以上就是本节课《角的认识及画法》的教案,希朥能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第1课时 角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第1课时 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5475b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5.png)
第1课时角的认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8、3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认识并会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画角。
一、自主学习:角的初步认识1、自学38页的主题图,找出图中带红色勾画出的角。
2、自学教材39例1,找出大小不同的角。
3、认识角的名称和组成部分。
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4、小组交流,说一说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5、①自己试着用两根纸条做一个活动的角。
②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怎样画角?(小组合作完成)归纳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 )的方向画()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2、自己画出一个角。
3、展示学生作品,小组交流评价。
4、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你们是怎样想的?过关检测:1、下面图形,是角的在()里打√,不是角的打×。
2、下面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3、画不同方向的角。
4、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fa8d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e.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的第1课时,即角的认识及画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角的形状,掌握角的基本画法,并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角的形状,掌握角的基本画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基本画法,能够独立画出一个角。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角的形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哪些物体是角,并尝试用手指比划出这些角。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概念和角的形状。
引导学生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3. 角的基本画法:讲解并示范如何用直尺和铅笔画一个角。
画一条射线,然后量取另一条射线的长度,再用直尺和铅笔连接两条射线的端点,即可画出一个角。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直尺和铅笔尝试画出不同的角,并观察角的大小变化。
6.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角的例题,如:“请在图中画出一个比已知角大的角。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找出解题思路,并演示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角的概念、角的形状、角的大小、角的画法。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法,完成题目要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形状、角的大小及角的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5e1a1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6.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初始课时,主要围绕“角”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画法进行教学。
内容涉及角的定义、分类(锐角、直角、钝角)、角的特点,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和直尺正确画出各种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
2. 使学生能够区分并命名锐角、直角和钝角。
3. 培养学生使用量角器和直尺准确画出指定角度的角的能力。
4.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增强学生对角的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抽象,学生需要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2. 正确使用量角器和直尺来画角,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练习。
3. 区分不同类型的角,尤其是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细微差别。
教具学具准备1. 量角器2. 直尺3. 圆规4. 角模型或图片5. 白纸和彩笔6.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角的相关图片和动画)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引入角的概念,如墙角、书角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本概念:讲解角的定义,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角的结构。
3. 分类与性质:介绍并演示锐角、直角、钝角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观察并参与分类活动。
4. 画法教学:分步骤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和直尺来画角,强调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5.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尝试画出不同类型的角,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讨论:全班共同讨论角的性质和画法,解答学生的疑问。
7.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角的知识小测验或游戏,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和结构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3. 画角的步骤和技巧4. 互动问题与答案作业设计1. 画出三个不同类型的角(锐角、直角、钝角)。
2. 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角,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类。
3.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易于学生理解,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2. 观察学生在动手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角的画法的掌握程度。
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docx
![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3377930f90f76c660371aa0.png)
角的初步认识第 1 课时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第 1 课时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 38~ 39 页【教材分析】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本节内容位于第三章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对图形图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加在第二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第四章乘法的初步认识之间可以有效地缓冲计算所带来的枯燥与单调。
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可以使学生先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图形做铺垫。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角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角。
难点: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认识角,会用直尺画角: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 出示学校的片,学生欣)1.:孩子,才从屏幕上欣了咱的校园,它美?那你平喜到操去玩?最喜玩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 出示主 ) 些同学在操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看看,操上有多我学的形呢,你看了?( 学生指出如: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等 )2.:些形都是咱的老朋友了,今天,老要大家介一个新的形朋友( 出示园丁在剪草的) 。
你看,园丁手里拿着的剪刀,开就形成了的形,( 出示角 ) 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的形,就是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b9831b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7.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以及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这一课时是学生对角的基础认识,对于后续学习角的计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对于如何用工具画角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己去发现和认识角,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特征,能够自己发现和认识角。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尺子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角。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尺子和直尺画角,感受角的特征。
3.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角的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意见。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6.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习效果。
7.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角的认识及画法1.角的特征–有一个顶点2.画角的方法–用尺子和直尺–先画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从顶点出发,画两条射线,作为角的两条边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角的初步认识及画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角的初步认识及画法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45ec3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9.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角的初步认识及画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够正确地画角。
2.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 画角的方法:先画一个点,再从这个点画出两条射线,两条射线的端点重合,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就是角。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
2. 学会正确地画角。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角的含义。
2. 学会正确地画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剪刀、钟表、扇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共同的特征。
- 学生回答:它们都有两条线,都有一个尖尖的角。
- 教师总结: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做角。
2. 探究新知- 利用多媒体展示角的定义,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角的含义。
- 教师讲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这个点叫做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 学生跟读并模仿画角。
-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地画角,学生跟着画。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张白纸和一支笔,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角。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画角时的错误。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4. 巩固练习-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 教师总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这个点叫做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5.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角的含义和画法。
- 学生回答: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这个点叫做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画角的方法是先画一个点,再从这个点画出两条射线,两条射线的端点重合。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给家长讲解角的含义和画法。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7bd1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1.png)
七、巩固练习
5. 打开折扇,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随着折扇慢慢打开,所形成的角越来越大。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 是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1.你周围物体的表面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中有角吗? 2.按照例2的方法,自己画出一个角。
三、巩固认识,深化理解
3. 指一指哪里有角。
三、巩固认识,深化理解
4.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 ×) ( ) (×)
三、巩固认识,深化理解
5.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4
3
4
2
五、课堂小结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 的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 灯,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我发现角的两边张开 得越大,角就越大。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用纸片可以折出怎样大小的角呢?并比一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拼出锐角和钝角。
【重点难点】
1.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学具画锐角、钝角和直角。
【教学指导】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
让学生亲身体验角、直角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指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如折角、做活动角、画角等活动,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通过亲自操作,获取实践经验,为形成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知识打下基础。
3.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浅显,但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
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
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
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
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1课时
第4课时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剪刀,吸管,三角板,红领巾,图钉,两根硬纸条,水龙头,课件。
【情景导入】
师:(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你们认识他吗?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角的认识
(1)出示三角板、红领巾、地板砖、黑板的表面等,指一指它们表面上的角,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认识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刚才指的都是自己所理解的角,那么什么是角?角是怎样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出示一个角。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
小结:这个尖尖的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3)巩固角的组成
课件出示一些角,请同学们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4)判断活动角
①指导制作:用一个图钉,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角。
②转动硬纸条,体验角的大小。
知识点2 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到角。
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不可能总把实物拿出来找它的角。
因此,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各种形状的角画出来。
后面我们来学习怎样画角。
交流汇报:画角的方法。
(展示正确的角和错误的角,学生评价)
小结:先画顶点,然后从顶点开始,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学生再画一个正确的角。
【课堂作业】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在角的下面画“√”)说明原因。
2.拓展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被剪一刀后,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
(2)这个图形有几个角?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3)学会了画角。
【课后作业】
1.课本第43页练习八的1、2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
角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因
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和情景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