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

1.古代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二、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和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1.数学⎩⎪⎨⎪⎧(1)《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 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2)计算工具:早期是算筹,后来演变为算盘。

明清时期,得到普及和推广。

2.天文⎩⎪⎨⎪⎧(1)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 的记录。

(2)《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创制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3.历法⎩⎪⎨⎪⎧(1)夏朝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三百年。

4.农学三、古代发达的中医中药四、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诗经》⎩⎪⎨⎪⎧(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楚辞⎩⎪⎨⎪⎧(1)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3.汉赋⎩⎪⎨⎪⎧(1)含义: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1)繁荣原因⎩⎪⎨⎪⎧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主要成就5.宋词⎩⎪⎨⎪⎧繁荣原因⎩⎪⎨⎪⎧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的不 断增加。

②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代表人物⎩⎪⎨⎪⎧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6.元曲⎩⎪⎨⎪⎧(1)形成: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2)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

(3)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等。

7.明清小说(1)繁荣的原因⎩⎪⎨⎪⎧①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020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练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作业Word版含答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怀化二模)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C.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A[人们穿着“纸衣”的前提条件是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故A项正确;人们穿着“纸衣”不能说明丝麻纺织出现严重倒退,故B项错误;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与表格内容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不符,故D项错误。

] 2.(2018·晋中期末)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A.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D[材料中百数十万“精铜活字”是为“内府”所铸,故A项表述与题意不符;B、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根据材料这些铜活字“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可知,这里的“无用”,应是指缺乏市场,故D项符合题意。

] 3.(2018·合肥三模)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

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

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正矣!”这体现了李时珍() A.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C.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B[题干述及李时珍主张“牵牛”入药是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故A项错误;“牵牛”经过李时珍的不断探索,发现它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故而突破东汉时期张仲景没有把“牵牛”入药的主张,反映了李时珍具有探索、求实、创新精神,故B项正确;李时珍主张“牵牛”入药是在不断试验探索之下,而不是观察求真,故C项错误;李时珍并没有对张仲景的主张进行理性批判,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

这一记载( )A.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B.说明我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C.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D.体现古人对制造火药的认知D[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火药的最早记载是在东晋葛洪《抱朴子》,并不能说明此时的火药已经发明,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制造火药是源于炼丹,火药的发明是中国人民经验的总结,并未上升为制造火药的技术,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是在唐末宋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制造火药的书面认知,故D项正确。

]2.(2017·贵阳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史专家钱宝琮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的探究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B[“科研应该适可而止”观点本身有误,故A项错误;根据“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可知,古代数学并不追求对理论的探索,故B项正确;《九章算术》的主要方向就是应用,故C项错误;根据“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可知,古代的数学强调与生活接近,故D项错误。

]3.元朝时期,一批总结生产经验的农书纷纷问世,除了官修的农书之外,私人撰写的各类农书达十七种之多。

这表明( )A.农业科技发展迅速B.重农抑商政策得以加强C.私人修书蔚然成风D.农业生产得到高度重视D[根据材料“一批总结生产经验的农书”,突出总结性,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抑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除了官修的农书之外,私人撰写的各类农书达十七种之多”,私人修书外,尚有官修农书,故C项错误;材料“一批总结生产经验的农书纷纷问世,除了官修……私人撰写……”表明官方和民间均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37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试说明考查角度科技成就1.(2016·课标全国Ⅱ,41)古代中国科技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2014·课标全国Ⅰ,40)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成果比较(宋应星、牛顿)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1.(2017·课标全国Ⅲ,24)汉字的演变2.(2016·课标全国Ⅱ,24)汉字的演变3.(2016·课标全国Ⅲ,26)古代书法艺术文学成就(2013·课标全国Ⅱ,27)明清小说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2013·课标全国Ⅱ,28)京剧艺术的特点考点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材补充『史论观点』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其对欧洲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大的作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

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教材补充『史论观点』宋元文化的繁荣宋元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在文化上呈现出高度繁荣的局面。

宋朝在治国方针上,贯穿着宽仁尚礼的精神,对于民间文化事业、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未予过多干预。

因此,宋朝有着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外在条件。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巧学妙用]【概念阐释】“蔡侯纸”古代书籍大多都编成竹简,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

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

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造成纸。

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封为侯爵并推广他的造纸之术,所以天下都称“蔡侯纸”。

【易错提醒】毕昇不是发明印刷术的人毕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时期开始西传到阿拉伯,而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专题12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含解析

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专题12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含解析

专题12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纸的发明(1)发明:西汉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独创“蔡侯纸”。

(2)外传:公元8世纪传到中亚,之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贡献: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1)发明:战国时已有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3)贡献: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3.火药(1)发明和应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等。

(2)外传:12、13世纪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入西欧乃至世界各地。

(3)贡献: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4.印刷术(1)雕版印刷技术: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技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此后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等。

(3)意义: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能因肯定四大发明对西方的贡献,而否定对中国的巨大作用。

当然也要认识到社会环境是科技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5.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1)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3)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1.“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2)字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3)历代书法名家①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②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被尊为“书圣”。

③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楷书闻名,怀素、张旭以草书著称。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觉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

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

印品雕刻精致,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深厚均匀,清楚显明。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解析:北宋的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与材料中“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不符,故A项错误;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不能说明“进入黄金时代”,故B项错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留意“现存”,故C项错误;敦煌莫高窟是唐代佛教兴盛的表现,与材料中“在甘肃敦煌发觉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2.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

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

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

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

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C.介绍西方农学学问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解析: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是以试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从材料可知徐光启的《甘薯疏》是经过试种成功的实践后编写的,带有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故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甘薯是新物种,故总结不出《农政全书》具有汇总历代农学成就的特点,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徐光启种植的是西方传入的新物种,但不是介绍西方农学学问,故C项错误;徐光启经过实践种植新物种,体现不出突破中国传统科技的藩篱,故D项错误。

答案:A3.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预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A.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解析:通过材料“内府铸”可知统治阶级并未抵制,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印刷技术,故B项错误;传统小农经济下,思想保守,制约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但不是本质上的缘由,故C项错误;经济基础打算上层建筑,所以,本质问题应当是经济问题,故D项正确。

【配套K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配套K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

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解析:材料一反映了造纸术诞生于西汉,材料二反映了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A项对材料的理解是片面的;B项说法错误,蔡伦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D项说法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因此两汉时期纸并不是唯一的文书用品;只有C项表述全面,故选择C项。

答案:C2.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B.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转型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连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推动了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

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答案:B3.(2015年长春模拟)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关心人民疾苦,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请分析“齐民”的意思是( ) A.统治者B.南方人民C.平民百姓D.农学家解析:《齐民要术》是一部农学专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与教育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与教育课

第26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与教育课时限时训练北师大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乌鲁木齐一模)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C[人造卫星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故C项正确。

A、B两项与题意明显不相符,D项出现时间较晚。

]2.(2017·北京丰台质检)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突出成果B.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缓解了“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D.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反映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C[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A项错误;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是在1973年,而“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发生在1959至1961年,故B项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1987年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3.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究其原因是( )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C[“科技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故A项错误;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撤走了大量在华专家,故B项错误;1964年至1970年,中国与美苏两国交恶,积极研发国防科技,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故C项正确;1964年,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1967和1970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都谈不上“物质基础雄厚”,故D项错误。

[精品]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精品]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

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

这一记载( )A.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B.说明我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C.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D.体现古人对制造火药的认知D[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火药的最早记载是在东晋葛洪《抱朴子》,并不能说明此时的火药已经发明,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制造火药是源于炼丹,火药的发明是中国人民经验的总结,并未上升为制造火药的技术,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是在唐末宋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制造火药的书面认知,故D项正确。

]2.(2017·贵阳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史专家钱宝琮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的探究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B[“科研应该适可而止”观点本身有误,故A项错误;根据“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可知,古代数学并不追求对理论的探索,故B项正确;《九章算术》的主要方向就是应用,故C项错误;根据“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可知,古代的数学强调与生活接近,故D项错误。

]3.元朝时期,一批总结生产经验的农书纷纷问世,除了官修的农书之外,私人撰写的各类农书达十七种之多。

这表明( )A.农业科技发展迅速B.重农抑商政策得以加强C.私人修书蔚然成风D.农业生产得到高度重视D[根据材料“一批总结生产经验的农书”,突出总结性,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抑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除了官修的农书之外,私人撰写的各类农书达十七种之多”,私人修书外,尚有官修农书,故C项错误;材料“一批总结生产经验的农书纷纷问世,除了官修……私人撰写……”表明官方和民间均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含解析)2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含解析)2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人民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1.(2012年嘉兴测试)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渔)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知(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的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渔网4.四位同学以“古代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右图所示的历史资料,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的字样。

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有了活字印刷术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C.我们可以关注“佛教传播与印刷术”这一话题D.这一资料证明印刷术是唐懿宗时发明的7.(2012年杭州质检)下面《同(治)光(绪)十三绝》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家传之宝。

此图主要体现了( )A.京剧是在徽剧、汉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B.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C.京剧在同光年间曾中断D.京剧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解析:选B。

从图片看,生、旦、净、丑俱全,说明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非常严格,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A项的信息,C项说法错误,昆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D项错误。

8.(2012年金榜预测)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解析:选D。

随着元代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故选D。

9.《元史·顺帝纪》载:“禁优(艺人)盛服,许男子裹头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考点练习卷 新人教版高三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考点练习卷 新人教版高三全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下列选项中,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实的是( ) A.贾思勰著《齐民要术》B.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C.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D.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2020·湖北黄石调研)据《东都事略》,“(宋)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审上司,不许覆板。

”这说明宋代( )A.出版业放任自流B.有版权保护的意识C.印刷术空前发展D.出版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2020·河南安阳一模)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

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4.(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存在多种观点。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

下列史实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A.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B.雍正帝设立军机处C.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D.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5.(2020·江西六校联考) 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但实用数学普及程度却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

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书中将公式和法则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推广。

材料中明朝数学的演变(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古代数学向纵深发展D.表明明代数学成就落后于西方6.(2020·湖北武汉调研)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55张)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55张)

西方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发 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 技发展提供了保障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 运动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科 技发展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 立世界市场
模块三 文化发展历程
拓宽主干知识 提升核心素养 研练经典考题 解读名家观点 课时作业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古代中国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 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的过 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 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 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1.《诗经》
地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为 风、雅、颂 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 内容
期三百多首诗歌
特点 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现实主义 的基础
模块三 文化发展历程
拓宽主干知识 提升核心素养 研练经典考题 解读名家观点 课时作业
2.楚辞
特点
采用 楚国 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
印刷术
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
升发明 胶泥活字 印刷术
社会进步
唐末开始用于 军事 ;宋朝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火药
军事上广泛使用
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战国时发明 司南 ;北宋应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
指南针
用于航海
地理大发现 的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

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解析:材料一反映了造纸术诞生于西汉,材料二反映了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A项对材料的理解是片面的;B项说法错误,蔡伦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D项说法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因此两汉时期纸并不是唯一的文书用品;只有C项表述全面,故选择C项。

答案:C2.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B.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转型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连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推动了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

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答案:B3.(2015年长春模拟)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关心人民疾苦,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请分析“齐民”的意思是( ) A.统治者B.南方人民C.平民百姓D.农学家解析:《齐民要术》是一部农学专著。

结合材料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关心人民疾苦”,可以判断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

“要术”指谋生方法。

A、D两项不符合材料“关心人民疾苦”。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故B项排除。

答案:C4.研读下表(根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 28 62% 17 38%公元401—1000年45 32 71% 13 29%公元1001—1500年67 38 57% 29 43%公元1501—1840年472 19 4% 453 96%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①③④ B.①④C.②③ D.①②④解析: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而根据表格可知这个时期中国科技发明依然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地方,排除②;明清时期中国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是因为受到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而发展迟缓,排除③。

故答案选B项。

答案:B5.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从此( ) A.词发展到新的高峰B.词走向衰落C.新的文学形式产生D.词走向世俗化解析:根据题干中所涉及的时间“南宋后期”可知,词的发展方向是“诗化”“雅化”,讲究格律,广大市民不愿听也听不懂,它不能适应人民生活需要,也就必然走向衰落,故B 项正确;词发展到新的高峰不能从材料当中得出,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的文学形式,C项错误;世俗化与“雅化”不符合,D项错误。

答案:B6.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

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 )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解析:材料中“而使元剧之作”反映了杂剧发展的时代背景。

元朝时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来抒发情怀,导致杂剧的发展。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进行判断,A、B、D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

答案:C7.(2015年济宁模拟)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另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A.科学技术B.市井文化C.佛道文化D.外来文化解析:根据材料中“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市民文化崛起,如宋代风俗画、宋词、话本、戏曲、瓦子等,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答案:B8.(2015年南昌模拟)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解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征,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答案:B9.下图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史称《龙门二十品》,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

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

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B.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D.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解析:从图片信息看,魏碑书法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故选C 项。

图片材料信息仅涉及造像题记等信息,无法体现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和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的内容,故排除A、B两项;D项属于中国画的特点,与图片信息不符。

答案:C10.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解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是文人画的典型特征,而文人画的创始人就是王维,故B项正确;A项为明清时期流行的仕女图,故排除;C项不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排除;D项为典型的花鸟画,同样不能体现材料所言特点,排除。

答案:B11.(2015年大庆一模)某同学在探究中国绘画发展时,发现这样一段描述:“绘画在……基础上继续发展,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

此描述的朝代应该是( ) A.秦朝B.唐朝C.北宋D.清朝解析:宋代由于农工商贸易的发展和士大夫阶层的进一步壮大,各种绘画形式繁荣,自成体系并彼此间影响、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一融合渗透过程需要一种宽松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故C项正确。

迄今已发现的秦代绘画中仅有宫殿壁画遗存,此外,士大夫绘画产生于唐朝,尚未形成体系,故A、B、D三项不正确。

同时清朝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宽松。

答案:C12.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袍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小说B.戏曲C.说书D.绘画解析:根据题干情境可知,所叙述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的虚拟化特点,它突破了舞台的限制,使舞台的时间、空间被充分、灵活地运用,充满了艺术的广阔性,故B项正确。

A、C、D三项都没有这种表现形式,排除。

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

1937年,37岁的李约瑟开始学习中文,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1942年,蒋介石把李约瑟以及与他一起搞研究的中国留学生鲁桂珍接到重庆,让他们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一年后(1943年),在重庆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

——王意如《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材料二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非遗传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雕版线装图书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

广陵古籍刻印社早已成为国内线装书生产的“龙头”,生产的线装书得到“国书”的美誉。

——《扬州晚报》(2011年10月4日) 材料三科学史课程主要包含三方面的知识内容:一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知识;二是体现学科发展进程的知识,其中有与学科发展背景相关联的知识;三是体现学科精神的知识。

科学发展进程中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情感、态度和意识,就是科学史内容的学科精神。

学科发展成果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认识常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历史发展实践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那些可以表达人类对真理的理解和追求的精神成果才是永存的。

——姚锦祥《近代科学史教学重点与策略》(1)材料一中李约瑟提出“四大发明”的概念,请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其历史意义。

(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是什么?(6分)(3)结合材料三,列举宋元时期能够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知识”。

这一时期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经济因素是什么?今天可以从古代科技发展中传承的“学科精神”有哪些?(8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的影响。

第(1)题注意设问的限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回答。

第(2)题可根据材料二中“世界非遗传承单位”“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等信息作答。

第(3)题的第一问注意设问限制“宋元时期”;第二问注意设问限制“经济因素”;第三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争取抗战胜利。

(6分)(2)品位高雅,具有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