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思维
2014吉林省考无领导小组讨论3
题签(考生严禁在此题签上涂写!!!)背景材料:材料一:“邻避思维”和与之相关的“邻避活动”都是舶来品,“邻避”其实就是“N-I-M-B-Y”的音译,英文原词叫做“Not in my back yard”(不要建在我家后院,这个词由英国上世纪80年代的环境事务大臣尼古拉斯·雷德利创造,后来逐渐流行开来。
“邻避运动”指居民为了保护自身生活环境免受具有负面效应的公共或工业设施干扰,而发起的反对行为,虽然出发点是环境保护,但“邻避运动”强调的是保护社区的小环境而不是人类或整个社会的大环境。
更直率的表达,可以引用上世纪台湾“邻避运动”中的经典名言--“鸡屎拉在我家后院,鸡蛋却下在别人家里。
”材料二:最近两年,由于px项目和垃圾焚烧厂选址引发的冲突不断见于报端。
2012年,宁波镇海,四川什邡,江苏启东等多地相继发生环境原因导致的群体事件,使得环境问题成文年度公共议题,让“邻避效应”以最快的速度普及公众。
2014年4月12日,广东化州市丽岗镇及附近群众聚集,反对在该镇建设殡仪馆,为了安抚群众情绪,化州市政府通过当地网站、电视台等发布公告,决定该项目建设。
近日,浙江杭州因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项目选址,引发舆论关注,事件又群众不满升级至环保抗议,最终演变成打砸抢的暴力事件。
“邻避运动”者不分男女老幼,一致对政府“发声”-------部分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不异将事情闹大,甚至伴随种种过激行为,使得地方事件很快上升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众目睽睽之下,地方政府左右为难,往往以项目缓建或另觅地址,以期息事宁人。
“邻避运动”已经成为现代中国治理的一大难题。
材料三:一些国家和地区早有处理“邻避运动”的经验。
如美国中尼雅查尔斯市在建造固废填埋场时,向当地居民提供底财产税,完善教育系统,免费收取垃圾等补偿措施。
韩国很早就发现在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上,“邻避心理”是选址和建设面临最困难的问题。
因此,1997年韩国发布了《促进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役法》。
邻避问题的几个维度
邻避问题的几个维度作者:暂无来源:《世界环境》 2018年第6期一、问题的产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邻避问题的原理并不复杂。
某个项目带有一定范围的外部性是问题产生的基础。
项目的外部性如果为零,那么就不存在对其他群体的影响。
外部性的范围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如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则问题本身将成为国家或国际层面的公共治理问题,不再仅仅涉及“我的后院”。
这时候,个人或特定范围内的人群所承担的外部性损失将等于或低于社会边际损失,而阻止这种损失,如发起邻避运动的私人边际成本将高于社会边际成本,那么相关个人或群体将缺乏足够的动力来表达诉求,亦因此减少邻避冲突或邻避运动的发生概率。
许多学者指出,邻避问题的关键是由少部分人或特定群体承担了某一项目的外部性。
当然,这里通常是指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理论上,如果这些负外部性能够得以内部化,又或者这些外部不经济性能够得到补偿,那么矛盾就能够得以解决。
从邻避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部分邻避问题的产生源于项目选址地居民的不满,而成功解决的经验中,不乏由项目建设方向居民提供资金补偿、搬迁安置、社区福利项目、提供就业机会等措施。
直接资金补偿可以弥补受影响群体的直接利益损失。
搬迁安置相当于为居民承担了防护开支。
为受影响的社区新建或修缮学校、文化中心、医疗设施、停车场等公益性的基础设施,或者在拟建项目中雇用当地居民,甚至创造额外的工作岗位,则能够更好地维护项目和受影响群体之间的邻里关系,补偿人们心理上的利益损失,更适用于那些被污名化或者引起心理不悦的项目建设。
然而,如同一句俗语所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邻避问题的复杂性,恰恰来自于许多项目的外部性无法单纯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
外部性的经济价值往往无法精确衡量,这使得项目建设方和受影响的居民群体之间就经济补偿问题容易存在争议。
同时,邻避项目涉及的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经常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对称的现象。
在实际操作中,各方易于出现复杂的观念冲突,许多衍生性的利益诉求无法简单地用经济手段或实物型方式来满足,从而使得一些项目的邻避冲突升级为群体性社会事件。
邻避 实施方案
邻避实施方案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宁,我们制定了邻避实施方案,旨在规范居民之间的关系,减少邻里纠纷,提升社区和谐度。
一、建立邻避意识。
邻避是一种相互尊重、互不侵扰的邻里关系观念,需要社区居民树立这种意识,尊重邻里间的私人空间,避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制定邻避行为规范。
1. 噪音控制,居民在家中要注意控制音量,尤其是在夜间,避免影响邻居的休息。
2. 宠物管理,遛狗时要使用牵引绳,避免宠物随意乱跑,影响他人。
3. 垃圾处理,严格按照社区的垃圾分类和投放时间要求,避免垃圾滞留或异味扰民。
4. 公共设施使用,在使用公共设施时,要注意不占用他人空间,保持设施的整洁和完好。
5. 邻里关系,遇到邻里纠纷,要冷静处理,避免情绪冲动,影响邻里和谐。
三、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社区广播、公告栏、微信群等方式,向居民宣传邻避意识和行为规范,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共同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四、建立监督机制。
社区物业和居委会要加强对邻避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规定的居民进行劝导和警告,严重者可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邻避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五、定期评估和调整。
定期对邻避实施方案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鼓励居民参与。
通过开展邻里活动、邻里联谊等形式,鼓励居民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增进邻里之间的情感,减少邻里间的隔阂,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氛围。
通过实施以上邻避实施方案,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减少邻里纠纷,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一个和谐、宁静的社区环境。
希望社区居民能够共同遵守和执行这一方案,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邻避效应原因及影响
邻避效应原因及影响邻避效应,又称邻近避让效应或者邻避行为,是指个体在做出决策或选择时,往往会避开邻近的相似选择,选择邻近的不同选择。
这一效应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城市规划、市场竞争、产品定价等领域。
邻避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差异化需求:人们对相似选择有一种厌倦感,渴望一种新鲜感和独特感,所以在面对邻近的相似选择时,会更倾向于选择与之不同的选择。
例如,在购买商品时,当一些品牌的产品相似度很高时,人们更容易选择不同品牌的产品。
2.风险分散: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分散风险来减少潜在的损失。
因此,在选择决策时会避免集中投资于其中一个邻近的相似选择,而是选择不同选择来分散风险。
3.群体行为:人们在选择时往往会模仿他人的选择,尤其是邻居、亲友或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的选择。
当邻近的人选择了一些选项时,为了避免与群体脱节,个体也更倾向于选择与之不同的选项。
这样形成了一种“邻你者”的社会压力。
4.个人特质:个体的个人特质、偏好和态度会对邻避效应产生影响。
例如,个体对风险的态度、对变革的接受程度等都会影响其对邻近选择的喜好程度。
邻避效应对个体和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邻避效应会导致消费者选择多样化的产品,使得市场更加多样化和竞争激烈化。
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或进行品牌建设,以获得竞争优势。
2.市场饱和:当一些市场已经进入饱和状态时,邻避效应会导致消费者选择其他行业或领域进行投资。
这将导致市场的供需失衡,造成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
3.社会风险分散:邻避效应使得个体在选择决策中更加分散风险,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风险暴露。
这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4.社会压力:邻避效应的存在也会使得个体面临一些社会压力。
当个体不愿意追随群体的选择时,可能会面临来自邻居、朋友等的压力和质疑。
这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和坚持自己选择的能力。
邻避问题_精品文档
邻避问题在人类社会中,邻避问题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
邻避可以被定义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试图避免与邻居产生冲突或摩擦的行为。
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例如人们的日常行为、个人空间和社交互动等。
本文将探讨邻避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邻避问题的存在是由于人们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空间和私人领域,他们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内自由地行动和安居乐业。
邻避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是邻居之间的空间冲突。
比如,邻居之间可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或家庭规模。
这些因素会导致邻居们在共享的空间中发生冲突,从而产生邻避行为。
另一个导致邻避问题的原因是不同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影响人们对于个人空间和社交互动的理解和要求。
比如,在一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加注重个人尊重和隐私,更倾向于保持适当的距离来避免冲突。
而在其他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加习惯于亲密的接触和集体活动,对于邻居的干扰更加容忍。
这种文化差异往往导致邻避问题的出现。
邻避问题对社区和个人都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它可能导致邻里关系的紧张和破裂。
当邻居之间无法和谐相处时,可能会产生争执、噪音污染和其他不愉快的后果。
这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品质,还会影响整个社区的和谐。
其次,邻避问题还可能影响社交关系和人际交往。
当人们感到被邻居邻避时,他们可能会减少社交活动和互动,从而导致孤立和社交隔离。
为解决邻避问题,首先需要增强人们的意识和理解。
社区和个体需要认识到邻避问题的存在及其对个人和社区的不利影响。
教育和宣传可以在提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也是解决邻避问题的关键。
邻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解决误解和冲突,促进互相理解和适应。
建立社区活动和互助组织也是增进邻里关系的有效途径。
通过社区活动,人们可以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减少邻避问题的发生。
此外,社区管理者和政府部门也需要发挥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来规范邻里关系和个人空间的使用。
公共政策中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措施分析
公共政策中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措施分析【摘要】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中邻避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首先定义邻避现象,然后分析其在公共政策中的影响,接着探讨邻避现象的原因。
随后介绍应对邻避现象的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实际应用。
结合前文总结公共政策中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通过深入探讨,可提供对公共政策中邻避现象的更深刻理解,为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邻避现象、公共政策、影响、原因分析、应对措施、案例分析、总结、政策制定、社会影响。
1. 引言1.1 公共政策中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措施分析公共政策中的邻避现象是指在政府出台某项政策或实施某项计划时,由于一些固有的社会现象或个体行为,造成一些群体或个体避开或回避这项政策或计划,从而导致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的现象。
邻避现象在公共政策中可能会对政策的执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会影响政府实现政策目标的效果。
为了解决邻避现象在公共政策中可能带来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邻避现象的定义、影响、原因和应对措施。
只有通过对邻避现象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政府才能有效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本文将对公共政策中的邻避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分析邻避现象的定义、影响、原因及应对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参考。
2. 正文2.1 邻避现象的定义邻避现象是指人们在做出决策时避免与某些对象或行为接触的行为。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公共政策领域,例如市政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方面。
邻避现象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来,比如在选址新公共设施时,人们可能会避免选择邻近污染源的地点;在交通规划中,人们可能会避免使用拥挤的交通路线等。
邻避现象的存在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公共政策的不公平性和不透明性,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了解邻避现象的定义及其影响对于制定公共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对邻避现象时,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邻避的影响,提高公共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让“邻避”变“邻利”
利 益 无 法 协调 ,受 损者 得 不 到合 补 偿 而 导 致 邻 避 项 目一度 停 滞 的例
子比比皆是。
“ 把 固废 处理 对 周 边 环 境 的 影 响 降 到 最 低 ,使 其 真 正 融 入 到 居 民 社 区 ,构 建 一 个 邻 利 犁 服 务 设 施 ,
烧 厂一 门 之 隔 的 广 东 轻 工职 业 技 术 学 院南 海校 区前 ,一 块 崭 新 的 大
L E D显 示 屏 矗 立 在 那 里 ,焚 烧 发 电 厂 的 各 项 排 放 数 据 实 时 示 其 中 ,
沿 袭 下 来 的发 展 理 念 。 ”南 海 绿 电
再 牛 能 源 有 限公 司 曾 飞经 理 向记 者
走 进 南 海 固 废 处 理 环 保 产 业 园 的 大 门 ,放 眼 望 去 ,眼 前 尽 是 一 座 座 由 不 规 则 几 何 体 组 成 、 设 计 感
加 上 目前 正 在 建 设 的环 保 公 园和 环 保 展 厅 ,旨在 把 园 区 建成 一 个 工 业 旅 游 点 ,随 时 向 周边 居 民 、 学 生 免 费 开 放 ,并 进 而 开 展 持续 性 的 公 众
标准排放 的 “ 三高 ”方针 ,污水污
泥 、 垴 圾 渗 滤 液 、 飞灰 等 垃 圾 处理 过 稃 中的 伴 牛 物 ,均 设 有 专 门 的 处 设施 , “ 一 站 式 ”解 决 ,各 项 关
稀 冒 着 白 色 的 水 蒸 气 , 甚 至 让 人
些低 技术 含量 的 岗 位 ,解 决 其 生
难 以 察 觉 这 里 竟 是 一 座 每 日 处 理
3 0 0 0 n q  ̄ 固 废 的 垃 圾 焚 烧 项 目。
“邻避”中政府行为的思考
在此事件中,民众反对的原因,不是因 为环境污染风险,而是因为周边有人觉得养 老院晦气,甚至将其称为“死人院”。这不仅 不符合传统的尊老、敬老美德,也与当代社 会 的 基 本 价 值 观 相 悖,更 没 有 什 么 科 学 依 据,主要由于对封建迷信思想的盲从。
一、隐秘决策为邻避事件的主要诱因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陈宝胜 曾专题研究过邻避案例中的政府决策逻辑。 通过18个典型的邻避案例发现:基于当前以 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导向和主要以GDP进行 考核的方式,隐秘式邻避设施设址决策是地 方政府邻避冲突治理的重要特征,信息透明 和公开决策在典型案例中很少。其研究的18
邻避效应 案例
邻避效应案例邻避效应是指人们在选择住房或者工作地点时,倾向于避开某些特定的邻居或者环境,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
邻避效应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选择,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邻避效应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房地产市场上,邻避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某些地区,由于某些不良因素的存在,比如噪音污染、环境恶劣、治安问题等,导致该地区的房价明显低于周边地区。
人们在购房时往往会避开这些地区,选择相对环境优美、社区治安良好的地方居住。
这就是典型的邻避效应,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偏好和选择。
其次,邻避效应在职场择业中也有着显著的表现。
有些公司所在地的交通不便利、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较差等因素会导致人们对于该地区的工作机会持观望态度,造成该地区的人才流失。
相反,一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环境和配套设施则会吸引大量的人才涌入,形成人才聚集的效应。
这也是邻避效应在职场择业中的具体体现。
另外,邻避效应还在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社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者环境资源约束,导致其发展不均衡、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形成了贫民窟或者城中村。
这些地区往往会被人们所回避,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社会发展的不公平现象。
而一些高品质社区则因为其良好的环境、优越的配套设施而备受青睐,形成了人们争相涌入的局面。
这种现象也是邻避效应在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总的来说,邻避效应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在房地产市场、职场择业、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了解和研究邻避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的公平公正。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能够使大家对邻避效应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于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探究
关于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探究邻避运动,是指通过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使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安全感更加增强,社区更加和谐,从而降低犯罪率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一种社区运动。
邻避运动旨在通过社区居民间的沟通和互助,建立更加和谐的社区关系,从而实现秩序井然和社区稳定。
在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和犯罪活动的背景下,邻避运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区治理路径。
那么,加强邻避运动的治理路径如何构建呢?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体系。
社区治理是邻避运动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健全的社区治理体系,才能为邻避运动提供可靠的保障。
政府部门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政策保障,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邻避运动,同时加大对社区治理的投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动邻避运动的实施。
加强社区宣传和教育。
社区宣传和教育是邻避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促进邻避运动的顺利实施。
政府和社区组织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宣传邻避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加强社区居民的法制观念,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邻里关系和社会行为习惯。
加强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
社区是邻避运动的主要执行单位,要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建立覆盖全社区的社区组织网络,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和服务支持。
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邻避运动,建立邻里互助的社区文化,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打造和谐、安全、文明的社区环境。
还有,加强社区警务和治安防范。
社区警务和治安防范是邻避运动的重要保障,只有依法保障社区内的治安和秩序,才能为邻避运动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警务力量建设和培训,提高社区警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社区巡逻和治安巡逻,及时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要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开展治安防范工作,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社区服务和管理。
社区服务和管理是邻避运动的基础保障,社区要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和良好的居住环境,管理社区内部的各类事务。
《环境学基础》-邻避效应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环境学基础》-邻避效应的产生及应对策略邻避效应,也被称为免疫反应、对立反应或逆境反应,是一种在环境治理中常见的现象。
它指的是在某种环境干扰下,某些生物种群的数量反而增加,而不是减少,这是因为它们在适应环境干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举个例子,在某个森林区域中,如果环境中的某些树木被毁坏或移除,那么本来依靠这些树木生存的栖息于其中的动物种群可能会出现邻避效应,这些动物在寻找新的栖息地时,可能通过迁移、加强觅食活动等措施来增加其种群数量。
邻避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纵深层次性所造成的。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种群之间都表现出相互作用,它们彼此之间会产生各种生态效应。
当某种因素在生态系统中发生变化时,对其中某种生物的影响可能会引起其他生物种群数量的多态性响应。
这种多态性响应是由于物种适应环境的生态行为、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等因素所造成的。
邻避效应的出现虽然可以带来某些好处,但其可以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能被忽视。
例如,邻避效应可能导致某些物种过度繁殖,影响到其他生物种群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导致生态链的紊乱。
此外,邻避效应的产生也为环境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应对邻避效应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种间关系的连续性、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和对接下来的环境改变的适应性等方面。
为了解决邻避效应的问题,环境监测和有计划的生态修复是非常必要的。
在环境监测方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生态监测系统,规范监测方案,并获得及时精准的监测数据。
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对环境的全面监测,才能了解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
同时,需要针对特定的生态系统,开展长期的监测和调查研究,持续关注其生态变化,及时掌握其状况。
在有计划的生态修复方面,需要将环境治理定位在整个生态系统易失控点。
对于邻避效应,环境保护和治理机构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避免或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这些策略包括:加强环境监测,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程度,及时向公众发布监测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关注两种或多种物种的相互关系;消除环境污染点,防止雨水和地下水的侵入;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网络,维护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减缓邻避效应的发生。
关于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探究
关于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探究邻避运动是指邻里社区居民通过无形的默契,尽量避免产生产生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他人居住质量的行为。
这种运动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提高邻里关系的亲和力和和谐性。
邻避运动的治理路径可以分为政府引导、居民自觉和法律制约三个方面。
政府在邻避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策文件、开展宣传活动、组织邻避运动培训等方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邻避运动。
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在小区内设立禁止噪音过大的时间段,建立垃圾分类制度等,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居民需要自觉参与邻避运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居民应该尽量减少家庭活动时的噪音干扰,例如晚上降低音量、禁止重型机械的使用等。
居民还应该关注自己的垃圾分类、废弃物处理等行为,避免产生环境污染。
法律制约是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重要一环。
政府和社区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反邻避原则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约束。
对噪音扰民的居民可以处以警告、罚款等惩罚措施,对环境污染者进行清理、修复等处罚措施。
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促使其他居民自觉遵守邻避原则。
在推进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增强效果。
政府可以鼓励社区居民建立邻里互助组织,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促进邻里关系的融洽,增强居民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从而减少邻里纠纷的发生。
政府还可以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好社区的生态环境。
邻避运动的治理路径需要政府、居民和法律制约三者共同努力。
只有在政府的引导下,居民自觉参与,并受到法律制约的情况下,邻避运动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进和实施。
以环保回馈化解“邻避思维”
以环保回馈化解“邻避思维”以环保回馈化解“邻避思维”樊良树《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4日 02 版)化工厂、火葬场、加油站、垃圾处理场,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任何一个人,假如他不避居山林、遗世独立,都会同上述四者发生这样、那样的交集。
然而,不同于超市、学校、医院等场所,化工厂、火葬场、加油站、垃圾处理场的修建在今日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势。
从民情、安全的角度而言,化工厂、火葬场、加油站、垃圾处理场,令人精神不悦甚至紧张,人人不想其建在自家后院,这应当理解。
然而今日之中国,“邻避运动”(外来词汇,指居民为了保护自身生活环境免受具有负面效应的公共或工业设施干扰,而发起的反对行为——编者注)以及“邻避思维”在各地普遍存在,动辄聚集上万甚至更多民众,释放巨大的社会动员力量,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环境意识的觉醒,无疑是“邻避运动”和“邻避思维”的催化剂。
火葬场、化工厂等建设同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修在荒无人烟处。
现今,中国城市普遍地狭人稠,火葬场、化工厂等建设的择址,各方都尤为关注。
对于这些场所,公众莫不对其避让三舍。
项目的选址,也成为政府部门非常头疼的一件事。
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或将环保公示大而化之,或“顶住压力”将项目落地开工,一部分民众耳聪目明,借助便捷的网络以政府重大项目环保公示“走过场”,必须“尊重民意”“珍爱生命”为号召迅速凝聚大量的民意资源,将“邻避运动”由线上扩展到线下。
“邻避运动”者不分男女老幼,一致对政府“发声”。
一部分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不惜将事情闹大,甚至伴随种种过激行为,使得地方事件很快上升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
众目睽睽之下,地方政府左右为难,往往以项目缓建或另觅他址,以期息事宁人。
“邻避运动”堪为现代中国治理的一大挑战。
对此,笔者以为,环保回馈是化解当下“邻避运动”的一剂良方。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让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地承认火葬场、化工厂等建设为自身生活所必需,深刻认识到每个人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邻避效应——精选推荐
邻避效应邻避效应邻避效应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建设项⽬(如垃圾场、核电⼚、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影响,从⽽激发⼈们的嫌恶情结,滋⽣“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理,即采取强烈和坚决的、有时⾼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抗争⾏为。
中⽂名邻避效应外⽂名Not-In-My-Back-Yard概念对建筑项⽬厌恶⽽产⽣抗争⾏为对象居民当地单位⽬录1. 1 邻避效应2. 2 影响因素3. 3 案例1. 4 社会影响2. ?利3. ?弊1. 5 避免与化解邻避效应进⼊⼯业⽂明时代的中国,“以邻为壑”的典故演绎出另⼀个版本:由于当地群众不⽢承受“以我为壑”的污染成本,衍⽣出对政府引进项⽬的集体抵制。
政府部门规划经济项⽬或公共设施,产⽣效益为全体社会所共享,但负外部效果却由附近居民来承担,于是受到选址周边居民的反对,这种“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效应”,在国际社会已是普遍现象;对“邻避效应”的认识和引导,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挑战。
邻避效应影响因素邻避效应是社会失灵的表现之⼀,指成果受益者只愿意付出与其他⼈等价的成本,⽽不愿付出⾼额的成本。
邻避项⽬存在环境污染和健康伤害风险,减少项⽬所在地的发展机会,⽽且,如果风险失控,将导致⽣态环境破坏,甚⾄影响居民健康,这意味着项⽬所在地将承担更多的风险与责任,从⽽产⽣了⾃⼰是政策牺牲者和项⽬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理。
社会存在邻避效应是⼈之常情的表现,是理性经济⼈与⾮理性社会⼈纠结的结果,应循理解决,不能简单、粗暴处理,也不能指望⼀夜之间解决。
⾸先,⼀些项⽬本⾝具有潜在的环境污染和⼈体健康伤害风险,属于邻避项⽬。
⼀⽅⾯,其产品或原料可能存在环境污染和⼈体健康伤害风险,如PX项⽬的PX(对⼆甲苯)虽不是⾼危⾼毒化学品,但具有⼀定毒性,长期反复直接接触或⼤量吸⼊会对⼈体健康造成⼀定危害;⼜如垃圾焚烧发电项⽬的垃圾也是⼀种固体污染物。
另⼀⽅⾯,这类项⽬在建设营运过程中会存在⼆次污染的风险,如建设过程导致⽔⼟流失和⽣态环境破坏,营运过程中排放废⽓、废⽔、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
了解和克服邻避综合症
了解和克服邻避综合症摘要:了解和克服邻避(不要在我家后院)综合症,规划者应该了解典型的反对观点的本质、决定社会态度的因素、以及他们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策略的范围。
社会的反对往往是周期性的,具有强烈和频繁的纷争期,继而是一段时间的镇静期。
区位冲突的每个事件似乎都遵循一个三阶段循环:1青年期——关于提议的消息爆出,成为冲突的导火索,2.成熟期——双方聚集的支持者形成战线;3老年期——解决冲突的周期往往很长,旷日持久且不确定。
就目前所有的邻避冲突而言,地理上的接近是一个普遍的因素。
许多土地利用决策必然涉及某种形式的诉讼。
然而,通常如果可能,法院应该竭力避免。
诉讼是昂贵且费时的,而且几乎总是与融入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社区和政治领袖战斗热情激增,以防止不受欢迎的项目被安放在他们所在社区及其周边。
一些设施很难找到地方安放,譬如监狱,戒毒所,寄宿生孩子,中途宿舍,公路,环卫车车库,焚化炉,和无家可归者收容所。
现在邻避(不要在我家后院)综合症使得建设那些城市需要且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设施几乎不可能。
如果行政和立法机关领导人屈服于恐惧和怀疑,我们会倒退到一个新的封建主义。
而当障碍真正降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堕入由邻避之墙捍卫封建领地而营造的虚假的安全之中。
爱德华科赫一世, 1977至1989年期间任纽约市市长,在1989年12月26日,即他离职前五天,发出了警告。
在全国范围内,记者,学者和专业人士报告的邻避现象正在兴起。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邻避是想要保护自己的领地的居民的动机。
更正式地说,邻避指的是保护主义的态度,并通过了在面对他们的邻里不受欢迎的开发社区团体对立的战术。
这种有争议的发展包括各种土地用途建议,其中包括许多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理设施,低收入住房,核设施,以及机场。
居民通常承认,这些“有毒”的设施是必要的,但不要在自家附近,因此,其基本宗旨是“不在我家后院。
”本文侧重于人性化服务设施的选址。
关于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探究
关于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探究邻避运动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性行为,通常在我们身体接近陌生人或不熟悉的场所时出现。
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个人经验或曾经受到威胁或伤害所引起的。
尽管邻避运动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但当它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策略去解决它。
了解邻避运动的根源首先,为治理邻避运动,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根源。
一些常见原因是社交焦虑、社交恐惧症、自我怀疑、羞怯、自我否定和自卑。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理策略。
提供安全感提供安全感可以缓解个人的焦虑,增加对新环境的信任感。
提供安全感的方法包括建立有利于沟通和交流的环境、邀请熟悉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一起参加活动、细心呵护和倾听个人的需求。
鼓励、鼓舞和支持邻避运动往往与缺乏自信心有关。
鼓励、鼓舞和支持可以帮助个人克服邻避运动所带来的障碍。
鼓励可以帮助个人更有信心地与陌生人交流;鼓励可以让个人更加有勇气参与到新环境中;支持可以让个人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寻找支持的人或机构一些人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邻避运动和其他类似的问题。
寻找支持的人或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个人更好地应对邻避运动。
参加社交活动和聚会参加社交活动和聚会可以帮助个人扩大社交圈子,结识更多的人。
尽管这种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但逐渐适应新环境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自我成长。
结语邻避运动是一个常见但可能影响日常生活的问题。
通过了解其根源,提供安全感,鼓励、鼓舞和支持,寻找支持的人或机构,参加社交活动和聚会等方法,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克服邻避运动问题。
1841027_如何应对中国式邻避运动_
101capital shanghai18 June 2013上海国资文‖上海国资记者 孙文婧如何应对中国式邻避运动——专访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星翼教授应该为邻避事件建立起一种制度保障,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对话机制,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从厦门PX事件,到四川什邡的钼铜事件,再到近期上海松江电池厂事件,近几年中国的“邻避运动”有愈演愈烈之势。
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是指某地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进而采取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日益凸显,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公众对于环境安全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式环保维权运动雏形已现。
纵观国内多起邻避事件,公众的诉求是否合理?公众应该如何进行环境维权?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应该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上海国资》就此专访了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
邻避运动是公民维权意识增强表现《上海国资》:近几年中国邻避运动频繁发生,您认为原因是什么?戴星翼:近十年中国邻避运动多发,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自2002年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三轮经济增长大潮。
本轮经济增长的特点,是靠发展重化工业和大规模投资驱动。
各地政府也主要依靠上马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大项目以及大型建设项目,来拉动G DP增长。
重化工业生产过程中,较易产生环境问题,产生污染的企业多了,自然会引发“厂群矛盾”;第二,近几年中国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
城市的迅速扩张,导致原来很多远离市区的工业企业和市政设施,慢慢被城市边界所包围。
原来不应跟城市生活和消费功能发生严重冲突的,现在发生了冲突。
例如上海浦东的黎明垃圾填埋场,原来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而今不到一千米就是大片经济适用房的生活社区。
关于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探究
关于邻避运动治理路径的探究邻避运动是指人们在公共场所避免与陌生人产生接触的一种行为。
在当今社会,邻避运动的现象十分普遍,不论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还是在人流密集的商场里,都可以观察到人们相互间避免接触的情景。
邻避运动不仅带来一定的不便,也给社会交往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引导邻避运动,我们需要探究其治理路径和策略。
一个重要的治理路径是公共场所规划和设计。
公共场所的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以减少邻避运动的出现。
在地铁站或者公交车站等交通枢纽的设计中,可以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和通道,避免人流拥堵和交叉,让人们更加方便地进行出行。
对于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的场所,要合理设置座椅和休息区,让人们有机会停下来休息,减少行走的需求,从而减少邻避运动发生的机会。
加强社会教育也是治理邻避运动的重要路径之一。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等形式,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社会交往。
可以通过举办公共交通礼仪宣传活动,教导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互相尊重和关心,不仅可以减少邻避运动,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友好的交往氛围的形成。
加强社会监督和引导也是治理邻避运动的有效途径。
通过加大对邻避运动的批评和宣传力度,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和反思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减少邻避运动的发生。
加强对违反邻避运动原则的行为的批评和制约,例如在公共场所设置监控摄像头,加强巡逻和巡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打击,会使人们对邻避运动更加谨慎,从而达到治理邻避运动的效果。
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也是治理邻避运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立法和监管,建立起对邻避运动行为的规范和制度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邻避运动的发生。
可以规定在特定的场所或者时间段内禁止邻避运动的行为,同时可以对违反禁止规定的行为予以相应的惩罚,从而增加人们对邻避运动的顾虑和约束,进而实现治理的效果。
治理邻避运动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行动。
公共场所规划和设计、社会教育、社会监督和引导以及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可以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减少邻避运动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意识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玉启:群众工作思维与邻避型群体事件治理2013-05-27 09:56 来源:学习时报有7人参与英文中“邻避”的原意是“别在我的后院”(“Not-In-My-Back-Ya rd,“NIM-BY”),指具有一定潜在污染威胁或心理影响的设施,这类设施可能会给周边居民带来负面效应或潜在风险,导致对方产生敌视态度,从而引发邻避疑虑甚至冲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邻避现象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也逐步在发展中国家显现。
我国近年出现的邻避型群体事件,呈现出参与人数众多、态势难以预测、事件扩散性强、亟待系统解决的显著特征,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心理有着明显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积极预防、妥善处置邻避型群体事件,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对我们党驾驭复杂局势、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运用群众工作思维应对邻避型群体事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努力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群众工作的应有之义。
邻避型群体事件一般属于直接利益诉求型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
群众工作因其固有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也应该在其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毛泽东在1956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的一段讲话就是涉及邻避型群体事件及群众工作的。
他说,“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
“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
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
”“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
”类似的事情“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
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
党的群众工作传统告诉我们,充分尊重群众的所思所想、密切联系群众的生产生活、从百姓的具体问题着手开展工作,是可以较好地解决邻避型群体事件的。
面对目前邻避型群体事件频发的新情况,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水平、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考验。
邻避型群体事件处置原则积极主动介入。
用群众工作思维介入邻避型群体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应在做好平时的矛盾化解、情绪疏导、舆情监测等工作基础上,在邻避型群体事件发生和应对的各个环节,都做到“见缝插针”,寻找着力点,做到不回避矛盾、不推诿责任。
积极发挥消除不满、误解和疑虑的作用,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理解及信任,实现对抗变对话、无序变有序、失控变可控。
而疲于应付、推卸责任或避重就轻“绕道走”,不仅不能解决群众的思想疑惑,反而可能使群众产生错觉,造成群众的反感,使事件变得更加复杂。
坚持人民为本。
各级领导干部应尊重和理解民众的“邻避心态”和“环境恐慌”,切实做到敬畏民心、通达民意、疏通民疑、化解民怨、解决民困,杜绝背离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脱离群众路线、放弃群众工作的意识与做法,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到态度诚恳、感情真挚、对症下药、语言平实,深入细致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意愿,把握群众思想脉搏。
做到“就事论事”。
坚持辩证的思维,按照具体邻避型群体事件的基本情况评定是非曲直,既不必草木皆兵、惊慌失措,也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做到既实事求是地把握冲突背后的合理诉求,也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制止暴力表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这里列举几类常见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处置邻避型群体事件的思路:一是基于惯性思维,主观武断地下结论,将邻避型群体事件政治化、刑事化、标签化,认为“好人不闹事,闹事无好人”。
二是消极不作为心理,遵循机会主义、“不出事”的逻辑,奉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维。
三是警力滥用,试图快速把事件压住,管治方式粗暴化。
四是“秋后算账”,在事件发生时,作出表面上的妥协和让步,事件平息后从重处罚相关人员。
不少事件已经证明,这些做法不但不利于事件的及时解决,还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坚持调解优先。
邻避型群体事件是由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利益矛盾引起的,所以应该协商、协调、互动,甚至做必要的妥协,当然这种协商和妥协不是随意的、无序的,应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例如,我国台湾地区,随着邻避事件的增多,从日本汲取经验,并融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立公害纠纷调解制度,成立“三边伙伴关系委员会”(由企业、公众以及政府、退休老师、法官等双方都认可的中立人组成),通过沟通、协调处置事件,取得显著成效。
结合我国实际,应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逐步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协调运作的工作体系及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平台,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平等交流,优化调节方式,改进调节方法。
当然,调解优先不是“和稀泥”,更不是帮助强势者欺凌弱势人员,而是以公平正义为取向,在尊重当事人意愿基础上的依法调解。
纳入制度轨道。
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使利益关系的调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提高邻避型群体事件处置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依靠科学合理、衔接紧密、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尽可能使处置邻避型群体事件常态化,既依法办事、于法有据,又是非分明、合情合理,从而克服处置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样,即便是发生群体矛盾和对抗,出现诸如群体性暴力冲突等状况,也能根据有关法律和制度化解矛盾、解决冲突。
邻避型群体事件处置机制在邻避型群体事件应对过程中,需要从整体着眼,加强对干部、项目单位、民众、舆论、社会组织的协调和引导。
加强对干部的教育与引导。
首先,加强对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行政伦理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审慎地认识和处置邻避型群体事件。
及时有效地予以回应,客观、公正地仲裁。
否则,受到冷落的民意极可能演变成“民议”、“民怨”,甚至“民愤”,后果难以掌控。
其次,增强对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使他们对权力有敬畏之心、对法律有敬畏之情,消除因干部违法、不懂法、执法不严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再次,地方政府在项目引进、设施建设时应增加工作透明度,将民众的环保期待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指标,不仅追求项目的经济价值,更应考虑其环境价值和社会风险。
在环境影响评价、具体选址方式、详细发展规划等方面扩大公众参与度,充分尊重和维护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项目所在地居民的意见。
加强对项目单位的协调和引导。
在环境影响指标评估合格、污染监测系统设置完备的基础上,领导干部应引导和督促项目单位在赢得利润、获取价值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理解公众的正常心理、合理诉求,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积极回报社会、回馈当地民众,如兴建文体场所、给予福利补贴、帮扶困难群众、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
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和疏导。
列宁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
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
”民众对邻避设施的“敏感”、“疑虑”甚至“恐慌”,源于对邻避设施的知识不足和风险猜想,只有增长邻避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对邻避设施予以理性认知和科学对待。
因此,第一,要引导民众将邻避意识上升为邻避知识,对相关项目由感性、直观、甚至是盲目地反对上升为理性透彻了解后的行为抉择。
第二,健全民众诉求表达机制,保障民众环境权。
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都是民众环境权的体现。
要努力使周边的民众针对邻避设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避免因不断累积而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
第三,加强对民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民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在体制、法律的框架内表达诉求、解决问题,既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尽可能减少公民利益诉求的“非理性”倾向。
纠正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找企业不如找政府、找政府不如堵公路”的错误观念。
第四,培育民众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帮助人们宣泄和消解不良情绪,弥补政府与民众沟通中的情绪赤字,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心理氛围。
加强对舆论的引导。
拿破仑说:一支笔杆子胜过两千条毛瑟枪。
尼克松说:三份不友好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
重视舆论的作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随着现代社会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发达,邻避型群体事件发生之时甚至发生前就面临着曝光和传播的可能,封锁信息、禁止传播的做法反复被证明为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透明度决定公信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
在邻避型群体事件发生时,党和政府主管的网络媒体要利用网络传播快捷这一特点,及时与相关部门主动沟通,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做到关键时候不“失语”。
“不发声”会引起人们的猜疑、误解,甚至让谣言占据了上风,成为似是而非的真相;“乱发声”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嘲讽,不利于事态的平息和问题的解决;“自说自话”在今天更没有市场,因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通道日益增多,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能够从网络上及时获得新信息。
重视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协调。
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需要发达的社会组织,它是政府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
社会组织具有设置灵活、与群众联系密切、了解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实际情况等特点,它将各种分散的社会利益群体组织起来进行制度化的社会参与,可以避免沟通主体原子化、分散化与不可控性带来的种种弊端。
对民众而言,以社会组织为中介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要比分散的个人行为更能达到目的;对政府而言,与合法的社会组织进行民主、公开的磋商,有利于帮助政府及时了解民众的意愿。
在邻避型群体事件处置进程中,也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培育相关的社会组织并对之进行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