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意义评析
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指标
![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7421e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f.png)
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指标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长期以来临床上对慢性肾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其护理要点和观察指标的认识也逐渐加强。
本文将就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和观察指标进行详细探讨,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患者的照护。
一、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要点1. 药物管理:慢性肾炎患者必须长期服药以控制病情,护理人员应准确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并帮助患者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及时报告医生。
2.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十分重要。
推荐患者低盐、低蛋白饮食,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并鼓励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制定适合个体情况的饮食计划,并监测其饮食的执行情况。
3. 保持水平衡:慢性肾炎患者容易出现水潴留和水肿的问题,因此在护理中需要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避免过多的水分潴留。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心理支持:慢性肾炎患者长期患病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康复信心。
二、慢性肾炎患者的观察指标1. 血压观察:慢性肾炎患者可伴有高血压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状态,定期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若患者血压升高,应及时调整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以避免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2. 尿液观察:护理人员需要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透明度以及是否有蛋白质、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异常成分。
这些观察结果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肾脏功能状态。
3. 水潴留观察:慢性肾炎患者容易出现水潴留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浮肿情况,特别是面部、眼睑和下肢等部位的肿胀情况。
同时,要留意患者体重的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4. 血液检测观察:定期进行血液检测能够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的监测。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9db9277e53a580217fcfeb8.png)
·临床医学·137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选择时间段2016年1月—2017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内的60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个体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样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后,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
实验组患者年龄值为45~73(67.3±4.9)岁,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6∶14=53.33%∶46.67%);对照组患者年龄值为43~74(68.1±5.2)岁,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15=50.00%∶50.00%)。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确认患者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的个体状况良好,具有随访耐受性,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 >0.05)。
知其需要控制脂肪的摄入,但得摄入充足的营养蛋白质和钾,并随着身体营养状态随时调整,防止出现低钾或高钾等情况。
为了减轻患者的肾脏负担,应当禁止选择蛋白质饮食,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转变为低盐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水果以及糖果,这样能保证充分的糖量摄入,以增强体质。
1.3 评价标准应用本院自制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和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方案的效果。
生活质量评分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138作者单位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原传染病医院)急诊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选择SPSS 2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
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满意度)选择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实验组相比更差,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3b5890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6.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病程长、进展缓慢。
对于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护理干预的角度,探讨其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的效果。
一、营养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等问题,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导致患者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针对性地实施营养护理。
营养护理的内容包括:营养评估、计算能量与蛋白质需求量、饮食指导及监测等。
营养护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便更好地抵抗疾病的侵袭。
在营养护理中,具体应用一些较为营养丰富的饮食,例如常食固体质量较小且富含优质蛋白质、突出维生素C等的食品,饱和食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方案,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
此外,对于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以及再透析前的饮食控制等。
营养护理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保证了患者营养的供给,缓解了患者的身体疲惫和消耗。
二、心理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常会因长期治疗,以及身体的病痛、不适等因素,呈现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问题,甚至可以导致患者心理抑郁。
由于患者长期跟踪治疗,护理人员可以在日常的患者管理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主要包括:加强对患者的情绪支持,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患者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护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减轻情绪负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与信心,以更好地面对疾病。
在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了解患者的信息,将疾病的知识与患者详细地讲解,以方便患者从根本上了解疾病。
心理护理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得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从而更有可能对抵抗疾病产生益处。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11763c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c.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病,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和护理。
护理干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积极控制病情的进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中,积极控制病情的进展非常重要。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发展。
同时,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也应加强患者的营养监测,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病情发展的可能。
二、合理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副作用。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认真了解患者所用的药物,掌握每种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防止药物过量、误用等情况出现。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进行监测和护理,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控制水电解质平衡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护理人员应及时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补液、补钾等措施,充分发挥护理干预的作用。
四、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长期治疗的疾病,在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不适等情况。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心理,建立信心和勇气,积极应对疾病。
综上所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注重科学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控制病情进展、合理用药、控制水电解质平衡、强化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a5690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1.png)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摘要】慢性肾炎是一种具有长期发展和复杂病情的肾脏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困扰和心理压力。
在慢性肾炎的护理中,护理干预模式被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护理干预模式的分类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者进行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
实践经验表明,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护理干预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在慢性肾炎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肾炎、护理干预模式、康复、生活质量、实践经验、重要性、应用价值、护理效果。
1. 引言1.1 慢性肾炎的特点慢性肾炎是指肾脏慢性进行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
患者通常表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尿液混浊,且可能伴有高血压、浮肿等症状。
慢性肾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糖尿病、高血压、感染等。
在慢性肾炎患者中,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都会产生影响。
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
护理干预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值得临床重视和应用。
.1.2 护理干预模式的概念护理干预模式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特定需求和疾病特点,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和干预方案,以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护理干预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护理计划,更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方法,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实施过程、评估标准、目标设定等。
通过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护士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慢性肾炎护理中,护理干预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慢性肾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的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多种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f84d51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9.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治疗,改善血液生化指标,调节血压,改善和控制病情,减少合并症发生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内容主要有:建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重要性认识,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宣传、生活调整;重视营养支持,提倡适量有限的膳食,并且能够补充相应的营养支持;重视功能活动性促进,指导患者低强度、长期有氧运动。
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安排定期的接受护理检查,及时发现与病情有关的病理变化,对病情的演变也能更好的了解;增加对病情的认识,便于正确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引导患者进行体检,检查肾脏的功能、病理及相关疾病的发生,以及预防相关的合并症。
此外,以心理支持为基础,定期检查患者的心理情况,并且充分尊重患者,在心理上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帮助患者正确处理、控制患者的病情,缓解克服相关病情所带来的压力。
护理干预运用了一系列有效护理技术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提供了有效护理,运用有系统的护理评估护士能够及时有效的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操作。
根据临床情况的不同,对病人的体征进行检查,对病人的病重病情进行考察;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并且严格按计划完成护理操作,及时执行护理记录;协助医生科护士处理病情,及时反馈患者的护理状况。
慢性肾炎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慢性肾炎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860e7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8.png)
慢性肾炎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慢性肾炎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以下是一些日常护理的要点:1. 饮食调理慢性肾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减少高蛋白、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摄入。
建议采用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此外,患者需限制饮水量,以减少肾脏负担。
2. 控制血压慢性肾炎患者常伴随高血压,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此外,患者需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控制血压。
3. 合理用药慢性肾炎患者在用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随意更换和停药。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利尿剂、降压药等。
同时,患者要定期进行药物的检查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4. 积极控制并发症慢性肾炎患者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贫血、水肿等并发症。
为了控制并发症的发展,患者需要按时复查肾功能,定期进行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
同时,定期监测尿蛋白、尿酸等指标,以早发现并控制并发症的发展。
5. 保持适当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慢性肾炎患者的身体康复和肾脏功能的改善非常重要。
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情,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6. 注意防护慢性肾炎患者的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
因此,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晒被褥,并避免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
若出现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7. 管理心理状态慢性肾炎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生活负担和心理压力。
患者需要与家人、朋友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同时,适当参加一些愉快的活动,培养健康的心态,有助于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
慢性肾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上护理要点。
除此之外,患者还需定期复诊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以期控制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6ddee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2.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讨论。
针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护理干预包括护理人员和医生共同协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慢性肾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严格控制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病情的恶化。
护理干预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疲乏、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也需要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从而积极地应对疾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贫血、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控制血压、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等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为慢性肾炎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04967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5.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护士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管理患者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一、护理干预对症状的缓解效果1. 控制高血压:由于肾小球损害,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确保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此外,还需教育患者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帮助患者自我管理血压。
2. 缓解贫血: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导致贫血的风险增加。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及时发现和处理贫血。
3. 缓解水肿:由于水钠潴留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患者易出现水肿的情况。
护士需监测患者的体重、尿量等,发现水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控制饮水、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等。
4. 改善饮食营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常需要控制饮食,但同时需保证足够的营养。
护士需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注意蛋白质、钾、磷等营养素的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
二、护理干预对预防并发症和延缓病情进展效果1. 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因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
护士需监测患者的心血管指标,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及时干预,如适当控制饮食、给予药物治疗等,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2. 防止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特别是肾小球炎症加重时容易继发感染。
护士需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通风,严格执行手卫生和隔离措施,有效预防感染。
3. 预防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出现尿毒症,影响生命安全。
护士需监测患者的血肌酐、尿素等指标,及时发现肾功能恶化,对症处理,延缓病情恶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68591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f.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饮食能够减轻肾小球的负担,维持体内的水电解平衡,保护肾功能。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如限制蛋白摄入量,减少尿中蛋白质的排泄,保护肾小球;限制钠摄入量,减少水钠潴留,控制高血压;限制钾摄入量,避免高钾血症的发生。
护士还应告知患者饮食中注意避免高磷高钙的食物摄入,以免影响钙磷代谢平衡,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通过饮食护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肾功能的恢复也会加快。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监测与评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和肾功能等指标,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
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护士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感染预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受损,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护士需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如保持患者床位和环境的清洁、注意手卫生、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交叉感染等。
护士还需定期进行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通过感染预防,可以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也是护理干预需要关注的方面。
护士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护士还可以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身心康复。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饮食护理、监测与评估、感染预防和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肾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的效果还受到护士专业知识水平的影响。
护士应不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临床分析
![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98bd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c.png)
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临床分析慢性肾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长期的肾脏炎症会导致肾脏功能逐渐减退,甚至最终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患者在面对这种疾病的时候,常常感到焦虑、抑郁、失落等心理状态,同时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心理和生活干预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际,对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进行分析。
一、常规护理1. 控制病情进展对于慢性肾炎患者而言,控制病情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规范饮食,限制高磷、高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减轻肾脏的负担。
其次要进行药物治疗,积极控制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减缓肾脏损伤的速度。
2. 注意日常护理慢性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
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强肌肉力量,提高体质。
二、心理干预1. 专业心理辅导慢性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对病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专业的心理辅导非常有必要。
通过心理辅导,患者可以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2. 家庭支持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家庭的支持非常重要。
家人的关心和鼓励可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安慰和力量,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三、生活干预1. 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性肾炎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的休息和放松,避免过度疲劳。
2. 积极的生活态度慢性肾炎患者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接受现实,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要学会合理安排各项事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愉快的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四、临床分析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常规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减缓肾脏功能的下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9027a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a.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肾小球疾病,临床护理中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疾病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干预的效果。
护理干预的目的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
护理干预包括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和护理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是护理评估。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了解他们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水肿情况,护士可以在饮食方面进行干预,限制盐摄入,控制水分摄入,帮助患者减轻水肿。
护士还要评估患者的尿量和尿蛋白定量,以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疾病进展情况。
其次是护理措施。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水肿患者,护士可以进行水肿护理,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皮肤护理等,以减轻水肿。
对于高血压患者,护士可以进行高血压护理,包括控制血压、合理饮食、药物治疗等。
护士还要注意避免感染,保持患者的肾功能稳定。
护士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理疗等物理疗法,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是护理教育。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护士可以通过护理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护士可以向患者介绍关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生活习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护士还可以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醒患者去医院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干预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当的饮食控制可以减少水肿和蛋白尿,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
护理干预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通过聆听患者的需求和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护士可以促使患者积极治疗和管理疾病。
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临床分析
![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9c28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6.png)
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临床分析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做好护理工作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心理和生活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也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临床分析进行讨论。
一、常规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作用1. 控制病情发展慢性肾炎是一种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如果不进行治疗和护理,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
常规护理包括良好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规律的用药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延缓肾脏功能的损害。
2. 缓解症状慢性肾炎患者常常会出现贫血、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这些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
通过常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并发症慢性肾炎患者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常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情的恶化。
二、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作用1. 缓解焦虑和抑郁慢性肾炎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护理,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释放压力,缓解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2. 提高治疗依从性慢性肾炎的治疗需要长期的依从性,而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3. 促进康复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信念,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更好地面对疾病,促进康复。
三、生活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作用1. 合理饮食慢性肾炎患者需要特殊的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肾脏负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延缓病情的发展。
2.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慢性肾炎患者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3. 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需要常规护理、心理和生活干预的综合作用。
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问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并鼓励患者树立乐观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慢性肾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248dec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5.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慢性肾小球肾炎(CKD)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是由于肾小球的慢性炎症和损伤导致的。
它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护理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症状,促进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一、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改善病人的肾功能和症状。
对于CKD患者,应该避免高磷,高钠,高蛋白的饮食,同时增加铁,钙和维生素的摄取。
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肌肉质量,减少尿素氮的积累。
饮食要控制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预防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生。
建议CKD患者每天喝足够的水,避免严重脱水,维持稳定的体液平衡。
护理人员应该设法洽谈患者,教授他们正确的饮食习惯,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的重要部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药物治疗可以包括利尿剂,抗生素,降压药,改善血脂和血管功能的药物等。
应根据临床症状和病情进行选择。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引导患者取药规律,注意药品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三、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减少肥胖,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但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体育锻炼应该遵循严格的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应循序渐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及强度。
推荐患者选择低强度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等。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并监测患者锻炼后的反应。
四、减轻精神压力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对心理产生影响。
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会面临来自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许多压力,如医疗费用,生活方式等。
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精神压力。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家庭会议等,以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并应对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7a1f3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1.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炎、抗凝、免疫调节的药物来控制病情发展。
而护理干预则在疾病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控制水电解负荷、预防感染等方面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下面将介绍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因此需要限制盐的摄入。
在饮食中减少盐的摄入可以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降低血压。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以避免血脂升高,进一步损伤肾脏。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蛋白尿,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但又不能完全限制,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整,以降低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控制水电解负荷来减轻患者的肾脏负担。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因此需要控制水的摄入量和正常排尿。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尿量、体重等指标,制定合理的水负荷方案,定时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和尿量,及时调整水负荷,以保持水电解负荷的平衡,减轻肾脏负荷。
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感染,减少病情恶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这些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症状,还会导致肾脏炎症的加重,加速肾功能的进一步衰竭。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护理观察,及时发现感染的征兆,例如发热、尿频、尿痛等症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咳嗽、咳痰可嘱患者实施被动吸气呼气训练,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浅谈慢性肾炎护理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浅谈慢性肾炎护理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9d0d30ba0d4a7303763a3c.png)
浅谈慢性肾炎护理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炎护理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肾炎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分析护理作用,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干预组患者通过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肾炎;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效果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肾小球发生炎性病变的一组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
慢性肾炎的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
病程中期会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身体消瘦、肾功能减退等症状[1]。
慢性肾炎发展到后期会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严重损伤就会出现尿毒症。
但是从慢性肾炎发展到尿毒症大约要十多年的时间,所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控制炎症的发展,才能保证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慢性肾炎患者的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所以对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2]。
本文主要探讨对慢性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60例。
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4±3.3)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4.2±1.7)年;常规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6.1±2.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8±1.5)年。
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9503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c.png)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情波动大,易于诱发或加重肾功能不全,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慢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而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基于大量可信的证据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一、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概述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是指在护理实践中,护士根据大量的认证的临床证据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患者的情况和个性化需求,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的特点包括:以证据为基础、个性化定制、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中,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科学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慢性肾炎的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慢性肾炎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其治疗和护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目前,慢性肾炎的护理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护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护理干预缺乏规范和标准;二是护理重视程度不够,患者缺乏全面的护理支持和指导;三是护理干预效果缺乏评价和监测,无法及时了解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这些问题导致了慢性肾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偏差和风险,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现在其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通过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生活习惯进行综合评估,护士可以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为患者制定科学且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和期望,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还体现在其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
通过临床证据的指导和支持,护士可以选择最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降低患者的护理成本,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791cee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6.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肾小球损伤的疾病,它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逐渐丧失,并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护理干预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减轻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较为复杂,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且要合理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因素。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药物依从性等,从而有助于控制病情的进展。
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疾病的症状。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常出现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贫血和水肿等症状。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休息、饮食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减轻这些症状,并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干预还可以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心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测血压、心率和呼吸等指标,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减少其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护理干预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如限制饮食、长期药物治疗和循规蹈矩等。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和积极引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d55bc976c66137ee0619e9.png)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后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5人,参照组患者应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护理后疗效优于参照组。
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和提高治疗效果,可以予以临床推广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效果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迁延反复,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1],患者肾功能出现障碍,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情恶化,甚至会危及生命。
研究证明,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依从性[2]。
本研究选取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至2017年肾病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包括患者45例。
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41.75±7.23)岁,在参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43.25±6.35)岁。
入组研究对象均为符合慢性肾小球性肾炎的诊断标准,并且没有严重的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没有严重的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了解本研究的相关流程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应用医院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管理,常规检查,药物指导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3]。
观察组的患者除以上护理外加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环境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需在医院内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指导就医流程,简化就医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意义评析
发表时间:2017-01-10T14:42:31.0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9期作者:吉蓉蓉[导读] 探讨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意义。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意义。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慢性肾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行一般性护理;乙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护理后躯体功能、整体健康以及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情况;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乙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护理后躯体功能、整体健康以及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情况显著比甲组好,P<0.05;乙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甲组低,P<0.05。
结论:慢性肾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炎;临床护理干预要点;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185-02 慢性肾炎为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以蛋白尿、水肿等为主要表现,发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不一,治疗上难度较大。
若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进一步进展,出现肾功能衰竭和肾衰竭[1]。
而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也非常关键,本研究就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意义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慢性肾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
所有患者以腰部疼痛、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经尿液检查等确诊,有典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
其中甲组慢性肾炎患者37例,男、女患者各有27例、10例,年龄23~56岁,年龄平均值(35.73±5.11)岁。
慢性肾炎病程1~6年,平均(2.17±1.02)年g。
乙组慢性肾炎患者共38例,男、女患者各有26例、12例,年龄21~56岁,年龄平均值(35.68±5.43)岁。
慢性肾炎病程1~6年,平均(2.21±1.16)年g。
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控制血压、抗凝、氨基酸等常规治疗,并给予低蛋白饮食。
甲组行一般性护理;乙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心理疏导。
因慢性肾炎病程长,病情反复,患者存在较大心理压力,需跟患者有效沟通,讲解成功治疗案例,使其树立治疗信心,保持良好心情。
(2)饮食护理。
严格控制饮食,以低蛋白饮食为主,并预防营养不良发生,如给予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食物,每天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并严格控制能量摄入,鼓励患者多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油腻刺激食物。
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尤其是高血压者需控制在3~5g/d以内。
水肿者为1-2g。
若出现营养不良需及时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
(3)用药护理。
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对服用降压药者需嘱咐其服药后静坐几分钟再缓慢站起,避免发生眩晕。
避免服用肾毒性药物,以免加重肾功能损伤。
(4)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做好生活细节护理,如根据气温变化调节室内温度和增减衣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勤剪指甲和定期进行病房消毒,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2-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护理后躯体功能、整体健康以及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情况;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
完全缓解:症状均消失,尿液蛋白和血细胞正常;部分缓解:症状改善,尿液蛋白和血细胞接近正常;未缓解: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
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4]。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x-±s表示)。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慢性肾炎缓解率比较
乙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显著比甲组高,P<0.05。
见表1。
3.讨论
慢性肾炎为常见肾脏疾病,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在有效治疗的同时需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5]。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项新型护理措施,其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通过多种护理措施综合,实现对患者的全面、连续护理,使其在身心、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得到帮助[6]。
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可从强化饮食干预、降压药物用药护理、住院环境护理和心理疏导等,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机体状况,缩短康复时间[7-8]。
本研究中,甲组行一般性护理;乙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护理后躯体功能、整体健康以及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情况显著比甲组好,P<0.05;乙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甲组低,P<0.05,说明慢性肾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静.40例慢性肾炎病人的中医临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748-6749.
[2]刘雁军,于翠萍.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与自我调护[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0):186-187.
[3]娄秀清,刘燕.产后会阴水肿2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
[4]赵桂华.浅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22):216-217.
[5]王欣.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11-212.
[6]吉改红.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7(2):74-74.
[7]谢涛.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12(1):64-65.
[8]张燕,徐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健康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