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_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4单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4单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4单元)【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三单元】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201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1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 数一数(总1)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 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 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从今天开始 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用的知识。

这节课是数学课 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 数一数 板书课题二、新课1、出示彩色挂图 教学数数。

质疑 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 学校开学的第一天 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 小组学习 先让学生观察 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 汇报学习情况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 能用“1”表示的有 一面国旗、一位教师 能用“2”表示的有 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 3个同学在踢球 有4朵葵花 宣传栏上有5个5 大字 花坛里有6朵花 天空有7只鸟 楼边有8棵树 校园里有9个学生 10个人等。

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 找一找 数一数 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 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3 扩展训练(1)关于方位的认识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 后边一列有几个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2)动脑动手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2、练习2 第一、二题三、小结: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今天的数学课 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

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2)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并记录下来 和同学们交流。

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比多少(总2)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第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第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第2课时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一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多与少。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活动,在一一对应数数的情况下,理解谁多谁少,并能用数学语言比较清楚的表达数量的多与少。

3.在学习活动中,培育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育学生彼此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分析:本节课主要研究“比多少”。

教材设计了有趣味的主题图,让孩子通过观察不同类量物体的多少,来感知“一样多、多、少”的含义。

为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知识作准备。

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比较的知识,有了必然的比较思想;但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够,要训练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

特别是多种数量同时比较是孩子比较难理解的一类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中,首先帮忙学生了解比较的事物,再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一一对应”的进程,发现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注意培育学生审题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示卡片、数字卡片等。

教学进程一、听故事回答问题。

(一)教师讲故事:小猪帮忙小兔盖屋子。

(边讲故事边出示图)(二)听完故事后,看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故事中有几只小兔?(教师贴图)2.故事中有几只小猪?(教师贴图)3.小兔在做什么?每只小兔搬一块砖,他们一共搬了几块砖?(教师贴图)4.小猪在做什么?每只小猪搬1根木头,他们一共搬了几根木头?(教师贴图)5.快来看一看小兔在搬砖,小兔的数量和砖的数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一样多”)6.小猪搬木头,小猪的数量和木头的数量比一比,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多、少”)【设计用意:帮忙学生有序思考,慢慢形成“比较”的步骤和方式。

】二、创编数学小故事,回答其中有关比较的数学问题。

(一)教师创编的数学故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最后数到几,就是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前、后上、下的含义: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2、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

注意:一般情况下都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若题目指明图中人物的左、右,就要以图中人物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二、比大小1、左、右两边的数相等,就用“=”表示,如5=5,读作:5等于5。

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如5>3,读作5大于3。

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即2<3,读作2小于3。

2、填“>”或“<”时,哪边数大,开口就对着哪边。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201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习题练习

201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习题练习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2013⼈教版⼀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习题练习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总课时(1)课题:第⼀单元准备课——数⼀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

教学⽬标:1.初步经历运⽤点⼦图表⽰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数感和⼀⼀对应的思想。

2.初步学会⽤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点⼦图表⽰数的⽅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法。

教具准备:挂图或者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去玩呢?(学⽣交流)这节课⽼师要带我们班的⼩朋友到⼉童乐园去。

(课件出⽰⼉童乐园情境图)⼆、⾃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童乐园⾥,你们看见了什么?分⼩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

鸟⼉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朋友们玩得多开⼼呀!他们有的在骑⽊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童乐园⾥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学⽣先⾃⼰数⼀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名学⽣做⼩⽼师,带领其余⼩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对⼜快?⽣分⼩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结并强调⼀个⼀个按顺序数。

(往右,从上往下等)4、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接:1个滑梯〉;2架——(学⽣接:2架秋千)……(课件演⽰,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段图)②学⽣⾃⼰看图说图意。

如:3架⽊马……5、⽤点⼦图表⽰数。

①我们可以⽤⼀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物体个数,你们想⽤什么符号来表⽰?我们就⽤点⼦图表⽰好吗? 1个滑梯⽤1个点⼦表⽰〔演⽰出1个点⼦〉。

②怎样表⽰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怎样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畅所欲⾔)③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7个点⼦表⽰?8个点⼦表⽰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怎样表⽰⽓球的个数?10个点⼦表⽰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过渡:⼩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起到校园中去玩吧!(带领学⽣⾛出课堂,观察校园)1、找找数娃娃。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本单元内容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 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第二部分是学习“比多少” ,这个内容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要求: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利用教材资源和实物、教具等给学生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 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教学措施: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刚进校,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周围环境的实物等,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4.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准备课》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准备课》备课教案

准备课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新教学分析: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的主题图,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使学生感到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学生数数的内容,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的各数。

通过数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数数,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教与学做初步准备。

教科书第2--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的认数、读数的情况。

教学策略: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点:会数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用数字说一句流利的话。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幻灯机。

学具准备:练习本、学具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4页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分类,练习一第1题。

教材分析: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往往要数一数有多少个。

“数一数”也是认数和计数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对某些物体个数数一数的过程中,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数数的已有基础,便于确定数学教学的起点。

教材选择儿童乐园场景图,图中物体或人的数量分别可以用1-10各数表示。

从儿童喜欢的场景入手,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场景图下面的10幅小图,是以1-10各数的顺序出现的儿童乐园里的人或物,并用点子图表示出数量,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逐步培养数数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比大小的知识点汇总(详细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比大小的知识点汇总(详细版)

一、数一数
数数时,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顺序数,用手指头点着一个一个地数,从1开始数,最后数到几,物体的总个数就是几。

二、比多少
1、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刚好对完,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2、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①比②多:因为最后一个字是“多”,所以在前面的①是多的,在后面的
②是少的
①比②少:因为最后一个字是“少”,所以在前面的①是少的,在后面的
②是多的
也就是:最后一个字是多,前面那个物体就多;最后一个字是少,前面那个物体就少;
3、圈一圈:O 画一画:画O、画√、画X
4、连线:要用尺子连线

1、上、下、前、后、左、右:
高处的物体在上面,
低处的物体在下面,
面向的方向是前面,
背向的方向是后面,
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面,
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面。

2、要找位置要先找参照物,参照物一般是在“在”字后面,再根据参照物找出答案:
①在②的()面:因为②在“在”字后面,所以②就是参照物,如果在②的上面找到①,答案就是“上”
如果在②的下面找到①,答案就是“下”
如果在②的前面找到①,答案就是“前”
如果在②的后面找到①,答案就是“后”
要找左右要先“转”到跟②的方向一样,然后再看自己的左右手:
如果在自己的左手边找到①,答案就是“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准备课2《比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准备课2《比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准备课2《比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比多少”的意思。

2.能够辨认并掌握“多”和“少”之间的关系。

3.能够熟练运用“比多少”来进行简单的比较并给出答案。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比多少”的概念。

2.辨别多和少的差别。

3.进行简单的比较。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比多少”概念的图片和动画。

2.课件:辅助学生理解“比多少”的练习题目。

3.数学教辅书籍:供学生课后巩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包含多个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其中哪一个物品的数量多,
哪一个物品的数量少。

通过讨论引出“比多少”的概念。

2. 学习
教师通过举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比多少”的意思。

例如,拿出两堆卡片,一堆有5张,一堆有3张,让学生比较哪一堆多,哪一堆少。

3. 训练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比较操作。

例如,让学生比较班上男生和女生的
数量,判断哪一边多,哪一边少。

4. 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比较,例如比较家里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的
数量,让学生灵活运用“比多少”的概念。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比多少”的概念,能够辨别多和少的关系,同时也学会了简单的比较方法。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观察周围环境,找出不同事物的数量,并进行简单比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加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附教学反思1.1数一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附教学反思1.1数一数

第一单元准备课●教学内容数一数,比多少●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

“数一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二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10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三是配合此部分内容的练习题。

通过学生认一认,读一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和读数的情况、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等,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但这里不是正式教学认和读这些数。

“比多少”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1.1数一数●教学内容数一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和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大树图、苹果图片5个,香蕉的图片6个●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1.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问题,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两位数学王国里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将会把你们带进神奇的数学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将来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2.小精灵聪聪和明明要求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能说会交流的嘴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设计

一、2《比多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体验一一对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难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兔、小猪卡片各一张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10个圆片10根小棒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

出示:教师出示小兔、小猪卡片各一张,贴在黑板上。

提问:瞧,这都是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预设生1:小兔。

生2:小猪。

猜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猪和小兔它们要做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主题图。

认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生:盖房子,搬砖……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的方法,你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说一说图中各种事物的数量吗?生:3只小猪、4只小兔、4根木头、4根胡萝卜……2.揭示课题。

你们说得真好,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信息,那么哪些事物数量多,哪些事物数量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吧!(板书课题:比多少)操作指导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自控力,这一板块充分地利用主题图和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帮助学生复习旧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二教师引领,探索新知活动1一一对应,理解“同样多”1.初步感知“同样多”。

提问:认真观察图中有几只小兔?有几块砖?每只小兔搬几块砖?生:有4只小兔,有4块砖,每只小兔搬1块砖。

讲解:我们发现每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一一对应,小兔没有剩余,砖也没有剩余,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课件出示:小兔和砖一一对应的动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准备课2《比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准备课2《比多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准备课2《比多少》一. 教材分析《比多少》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一课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比较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比较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数学知识接触较少,但对生活中的一些数量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难点:学生能理解比较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小组合作中思考数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一些生活用品,如水果、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引导学生注意到不同物品的数量是不同的,从而引出比较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图片,图片中包含了不同数量的物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品的数量的多少。

如:“这幅图片中有3个苹果,那幅图片中有5个苹果,你们觉得哪个多,哪个少?”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比较。

学生可以自带一些水果、玩具等物品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物品数量的多少。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比较的知识。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2个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

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要让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位置:上、下、前后、左右;1-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是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精品教案(详案)第1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P2~5,完成教材P8“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数数的方法,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数数的方法,初步学习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数学信息。

3.了解学校生活,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数出图中物体的个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请你试着数一数。

(板书课题:数一数)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数数。

二、引导观察,学习有序数数1.激发观察兴趣。

引导学生打开教材P2~3,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美丽的校园里面有什么,数一数分别有多少。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美丽的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

同学们看一看,互相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有一些学生,有一位老师,有的学生在跳绳,有的学生在踢球,有几棵树,有一群小鸟……2.引导有序观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师:大家不仅说出了校园里有些什么,有的同学还能说出这些人或物的数量,真了不起!如果我们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就更好了。

同学们,你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去数的呢?【预设】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1)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

师:同学们,仔细数一数,这里有几个足球?(学生回答:一个足球)师:一个足球,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指定学生上台指着图,边指边说。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位老师、一座教学楼……师:大家的眼睛真亮!像一座教学楼、一位老师、一个足球……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比多少》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比多少》重难点突破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比多少一、使学生经历“一一对应”的过程,发现比较的结果。

突破建议:听完故事之后,教师设计了若干问题,学生要围绕问题,先观察后思考再回答问题。

比如:问题1:故事中有几只小兔?教师要在黑板上贴出4只小兔。

问题2:小兔在做什么?如果每只小兔搬一块砖,他们一共搬了几块砖?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进行表达:一只小兔搬一块砖,一只小兔搬一块砖……(逐一出示一一对应标志),小兔没有了,砖也没有了,这时我们就说:小兔的数量和砖的数量“同样多”。

问题3:故事中有几只小猪?教师要在黑板上贴出4只小猪。

问题4:小猪在做什么?每只小猪搬1根木头,他们一共搬了几根木头?(教师贴图)快来看一看小猪搬木头,小猪的数量和木头的数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会模仿教师之前的语言进行表达,可能还不够熟练和完整,教师可以配合学生在图示的帮助下完成语言的表述过程,为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提供支撑。

问题5:图中还可以比什么?让学生经历寻找两种事物进行一一对应比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题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二、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突破建议:重视用图示的方法辅助教学,将语言表征、图示表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言看得见,摸得着。

比如:第8页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谁和谁在比较?说说你是怎样比的?可以先在小组中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有的学生先数出白球个数,再数出红球个数,再进行比较。

也有的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说明。

教师要提供学生思维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互相学习,积累经验,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知理明法。

1 / 1。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准备课:比多少》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比较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量的多少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比较概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们对于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的多少,以及如何进行比较,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的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的多少,以及如何进行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多少,引导学生关注数量的多少。

2.教学新课: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比较,并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的多少。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比较概念的理解。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比较概念。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比多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比”这个概念,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关系–能够用大小关系对物体进行排序2.过程与方法:–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交流的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掌握大小关系的描述语言2. 难点•进行大小关系的描述•对物体进行排序三、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准备大、中、小不同大小的物体•准备学生名字卡片2. 导入•让学生拿出他们的名字卡片,比较大小•引导学生讨论名字卡片的大小关系•提出“比”这个概念3. 学习活动•呈现各种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进行比较,描述大小•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这个词进行描述•引导学生进行大小关系的排列4. 拓展活动•让学生找出教室中不同物体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描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大小关系•设计其他比较大小的游戏活动四、教学评估1. 方法•观察学生的表现•组织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参与情况•通过口头提问,考察学生对“比”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2. 标准•能够用“比”这个词进行描述•能够正确进行物体的大小关系排列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的概念容易理解,但在描述大小关系和进行排序时还存在难度。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练习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比”的概念。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年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9

年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课设计一年级上期单位 :班级:姓名:2012—— 2013 上学期教材剖析一、内容变动1.增强了准备性(主要表此刻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归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含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归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本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认识学生数数的状况和经验。

比多少是本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本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 2)将“地点”由一年级下册提早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点,主假如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本来“地点”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立物体的地点”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别编排。

认识图形本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假如增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应: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鉴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所以此刻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本来包含: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般反应: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认识“整时”。

二、编排特色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相互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色。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能够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相互搭配。

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整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乏味。

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必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边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 1-5 增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以小组为单位,看一看本组的男同 学与女同学谁多?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 √
4
6 7
数一数
同学们,你们今天回家能 给爸爸、妈妈数一数1-10吗?
你能告诉他们你们数数不遗 漏的方法吗?
比多少
比多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同样多

少。

多。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 比 (多)

(少 )
和 (同样多)
少 多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准备课: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女同学
9
男同学
10
(2 )个小朋友一起去上学。
(5 )个运动员在赛跑。
数一数
5
问题:这些小动物的数量是多少? 你能数一数吗?
7
小船游呀游,游向大海。数数看,画面里有几条小船呢?
10 4
9
连一连
数一数,连一连。
问题:你能将物体的个数与相应的小圆点连起来吗?
我也会做了
1.在多的后面画 √

2.在少的后面画 √

3.在少的后面画 √

√ 4.在多的后面画

练习1:在多








( (
) )
练习2:在少的后面的()画
( (










同样多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实践与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