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中国公共卫生财政投入状况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财政投入状况分析
[ 关键词 ] 公共卫生; 财政投入 [ 中图分类号 ]S22 r l.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0— 7 X a0 }2— 0 2 6 10 9 1 (0S0 0 8 —0
在 探讨 我 国公 共卫 生 现 状 之前 , 先要 明确 公 首
Lm o a b 就认 为 , 以政 府 为 主 体 的 公 共 部 门对 于 公 共
卫 生 承担重 要 责任 。
共卫生 的内涵 , 因为这 事 关 政 府 的支 出职 责 。在 此 基础 上 , 能合 理评价 公共 卫生 投入 中 的政 府定 位 。 才

( ) 共卫 生 的具体 内容 二 公 公共卫 生 的具体 内容 主要 包含 以下几 个方 面 :
1 传染 病和 其 他 疾病 的 防治 。 提供 疫 苗 、 . 消灭
进健康 的科学 和技 术 。这一概 念 高度概 括 了现代 公 ” 共 卫生 的要 素④。
这 些定 义 表 明 , 公共 卫 生 的最 终 目标 是 促 进 居
4计划生育避孕 、 . 助产护理、 产后护理。
5辅助 陛的统计 、 . 研究 和教 育 。 ( 公共 卫生 与 临床医疗 的关 系 三) 通 常认 为 , 共卫 生 与 临 床 医疗 在 概 念上 是 有 公
病 、 症 、 传 或先 天 性 疾病 、 癌 遗 职业 病 、 齿失 调 、 牙 心
理卫 生 、 为失 调等 ) 行 的防治 。
2改变 健康 行 为保 证 食 物 分 配 , 低 收人 人 群 . 对
的食 物价 格补 贴 , 善 饮食 习惯 ; 改 防止 过 度一套社会体制 , 保障
民健 康 , 研究 的重 点 是 整个 人 群 。公 共 卫 生 作 为 一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公共卫生是指通过卫生保健服务、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改善等手段,保障和提升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门学科和工作领域。

在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1. 健康教育普及: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健康教育普及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

2. 疾病预防控制: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包括疫苗接种、传染病监测和控制、慢性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 健康管理服务:我国积极推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体检等。

这些服务有助于提前发现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4. 环境卫生改善:我国加大了对环境卫生的改善力度,包括空气质量改善、水源保护、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举措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我国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

包括医疗设施建设、医疗人员培养、医疗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公共卫生的发展举措1. 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健康知识咨询等方式,普及健康知识,引导人民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强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加强慢性病防控,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3. 深化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体检等工作。

加强健康管理师培训,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4. 加大环境卫生改善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空气质量,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随着中国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并且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公共卫生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复杂。

尤其是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再次引起了全民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作为保障群众健康的一道防线,在这场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一、现状1.1 人力资源短缺目前我国基层卫生人员短缺依然存在,在卫生机构中,医生、护士数量明显不足,尤其是其中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

这些地区医生护士人均数量低,基础医疗设施落后,给基层卫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2 基层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低下,受限于床位、医疗器械、技术力量等条件,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过分依赖地级市医院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服务,给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3 卫生保健投入不足我国的公共卫生投入不足,不利于基层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地方政府对于卫生保健投入不足,导致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低档、护理师人均数量少。

二、建议2.1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改善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状况。

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训和后续管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熟练的基层医务人员。

2.2 完善基层卫生依托体系政府应通过建立了解基层卫生服务需要的评价系统,完善基层卫生依托体系。

投资基建,扩大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设备及技术力量,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范围和质量的升级,让病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

2.3 增加卫生保健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卫生保健经费投入,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和资金防止不足。

当地政府也可以调动地方财政和医保资金,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总结:对于我国现在的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短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退缩。

相反,不管是2020年的疫情,还是当前我们的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当前时期下更显得关键。

中国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及对策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而卫生投入是健康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其水平和分布对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有较大影响。

中国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的重要性早有认识,但是投入不足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善,导致了当前国内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很多问题。

本文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重要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公共卫生支出的意义公共卫生作为一个系统,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救治、卫生防御、卫生后备力量和服务能力的培养。

按照公共产品的两个标准,即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可以将公共卫生的各组成方面划分为三大类型:一是纯公共卫生产品,比如疾病与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公共卫生课题的科学研究等,这类产品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标准,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二是准公共卫生产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一,或者两个条件都不完全具备,但却有较大的外部性,比如计划生育、预防免疫、妇幼保健等;三是私人产品,不具有以上两个条件,也没有什么外部性,但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比如,大多数的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和医疗服务等属于此类产品。

纯公共和准公共卫生产品作为公共物品显然应该由国家提供,而公共卫生中的私人产品是否就应该完全市场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具有健康的身体是人的基本权利和愿望,个人不能因为收入等经济负担方面的原因而被排斥在医疗保健服务之外。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应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更何况医疗卫生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完备、供求关系极为特殊的市场。

从提供公共卫生产品和保证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国家应该保障政府公共卫生支出。

而从健康人力资本角度来看,增加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是不同地区和国家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的决定因素之一。

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类型,其中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基础。

我国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
1. 预算不足:我国公共卫生支出预算比例低,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

2. 分配不均衡:公共卫生支出分配不合理,导致城镇和农村地区卫生资源的差距加大。

3. 管理不规范:公共卫生支出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导致资源浪费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下降。

对策:
1. 提高预算比例:加大公共卫生支出预算比例,保障卫生资源供应和民众身体健康。

2. 合理分配:公共卫生支出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卫生需求进行合理分配,缩小城乡差距。

3.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支出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和绩效评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4. 强化合作:加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引言概述:公共卫生是指通过社会、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卫生保健工作。

我国公共卫生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举措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1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仍存在地区不平衡、服务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部分地区群众无法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

1.2 疾病防控工作仍有不足尽管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慢性病、职业病等非传染病防控方面仍存在不足。

1.3 公共卫生意识有待提高部分群众对公共卫生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影响了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二、发展举措:2.1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2.2 强化疾病防控工作加大对非传染病、职业病等疾病的防控力度,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提高疾病防控的效果。

2.3 提升公共卫生意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促进全民健康。

三、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3.1 建设完善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加强对疾病传播的监测和分析,提前预警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2 增加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便利性。

3.3 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4.1 培养专业化公共卫生人才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4.2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4.3 推动跨学科合作加强公共卫生与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促进公共卫生工作的跨学科整合和创新。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问题研究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问题研究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问题研究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关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全国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总计只有3670个,而且主要都集中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除大中型城市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长期处于卫生服务人力资本和服务设施极度匮乏的状态,甚至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是根本没有任何医疗卫生服务。

通过长达六十年的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我国现已形成遍布全国各个区域、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共计907249个,覆盖了医疗、中医事业、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妇幼卫生保健、卫生监督、卫生防疫等领域己经形成了从基层到国家级中心的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供不应求。

尽管对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描述各有出入,但总结学者们阐述的几个观点如下:第一、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绝对支出量逐年增长,同时占财政支出和gdp比重也呈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和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从1978年的35.4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9055.4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3.16%上升至2012年的7.20%,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0.98%上升到2012年的1.74%。

2013年,中央政府卫生支出高至2602.53亿元,同比增长了27.1%,在中央财政预算总支出中占3.8%。

可以看出,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支出一直呈上涨趋势,增长速度先慢后快,尤其2006~2012年增长速度较快。

第二、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依然偏低从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来看,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的水平仍旧偏低,这是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和gdp的比重依然偏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在卫生总支出中的比重偏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仍然偏低。

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韩博华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9年第12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

但随着投入总量的增大,公共卫生支出也曝出一系列问题。

本文围绕我国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展开调查,深入剖析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公共卫生水平。

关键词:公共卫生;;支出;;财政支出;;分配一、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一)公共卫生财政支出规模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国家也加大了对公共卫生支出。

由《中国财政年鉴》整理可知,公共卫生财政支出从2010年的4804.1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63.11亿元,截止到目前为止公共卫生财政支出已经达到13158.77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7.0%。

(二)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结构现状从支出结构上看,各个地區得到的情况不同,经济发达省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相对较高。

东北地区人口较少,与东部、西部、中部相比公共卫生支出的比重较小。

从2010年到2018年9年时间,东部地区的公共卫生支出由2441.35亿元,增加到5191.12亿元,东北则由397.11亿元,增长至861.49亿元。

中部、西部地区公共卫生财政支出同样呈现上升趋势。

(三)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结果现状受各地区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的卫生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截止到2018年,东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3800个,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有569家,中部三级甲等医院301家、西部地区330家、东北地区160家。

从总量上看,东部地区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二、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存在问题(一)公共卫生支出规模不足,且地区差异较大支出规模不足直接导致了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设施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另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东部地区公共卫生支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也就导致了东部地区卫生水平较高。

(二)支出结构失衡,且预防性支出比例小新医改之后,将重点放在“医疗保障”上,在“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显著高于卫生教育、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食品安全、疾病预防与控制等。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公共卫生是指通过社会和政府的协调合作,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干预和控制措施,以保障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在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发展举措。

一、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各级政府大力投资于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包括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等。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2. 疾病预防控制:我国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

通过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此外,我国还大力推广疫苗接种,有效预防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 健康教育宣传:我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健康知识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无论是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还是新冠肺炎,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能够迅速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举措1.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水平,加强城乡卫生一体化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2. 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我国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将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措施,推动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素养的提升。

3.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公共卫生是指通过社会、政府和个人的努力,保障和改善全民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公共卫生的发展对于保障国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发展举措。

一、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1. 健康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

然而,我国仍面临着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如慢性病、传染病、环境污染等。

2. 慢性病防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主要挑战之一。

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政府加大了慢性病的防控力度,推行健康教育、提供免费筛查和治疗等措施。

3. 传染病控制:我国传染病控制取得了显著成就。

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政府加强了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免费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加强了疫苗研发和生产。

4. 环境污染管理: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公共卫生造成为了严重威胁。

政府加大了环境污染管理力度,推行大气、水、土壤污染管理工程,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

5.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推行健康中国战略,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同时,加强了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举措1. 加强健康教育:政府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意识,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推行预防为主:政府推行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策略,加强了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健康体检、健康档案管理等措施,提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政府加大了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管理力度,推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估,减少环境污染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公共卫生是指通过社会组织和公共行动,保护和改善整个人群的健康状况。

公共卫生工作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发展举措,以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一、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设施的投入,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机构等。

同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数据支持。

2. 疾病预防控制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疾病监测等措施,我国成功控制了一系列传染病的传播。

例如,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3. 健康教育与宣传我国加大了对健康教育和宣传的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

此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宣传活动,如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结核病日等,提高了公众对重大传染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2022年的新冠疫情,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包括封控疫区、加强医疗救治、提供充足的防护物资等,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二、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举措1. 提高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应加大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的拨款,扩大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能力和水平。

2.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加强疫苗研发和接种工作。

政府可以加大对疫苗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疫苗的研发水平和质量。

同时,应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疫情的蔓延。

公共卫生发展情况及策略

公共卫生发展情况及策略
康复治疗
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和生活能 力。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 增强康复信心。
04
公共卫生策略的实施与效 果
预防策略的实施与效果
实施
预防策略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一环,主要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提供清洁水源、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等措施,以 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公共卫生的历史与发展
公共卫生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主要关 注城市卫生和环境卫生。
20世纪以来,公共卫生的概念逐渐扩展到全球, 成为各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已 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共卫生网络和服务体系。
02
公共卫生发展现状
全球公共卫生发展情况
全球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效果
经过多年的实施,预防策略在许多公共卫生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通过推广接种疫苗,有效控制了麻疹 、流感等传染病的爆发;通过改善水质,减少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控制策略的实施与效果
实施
控制策略是在疾病爆发或流行期间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疫情上报、隔离治 疗、追踪接触者等。
效果
控制策略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迅速控制疾病的传播。例如 ,在新冠疫情中,通过实施隔离、追踪等措施,有效减缓了病毒的传播速度 。
03
公共卫生策略
预防策略
健康教育
01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使公众养
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环境卫生改善
02
通过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例如改善水质、
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加强病媒生物控制等。
免疫接种
03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公共卫生是指通过社会集体行动,保护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门科学。

在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一些有效的发展举措。

一、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全国公共卫生监测网络,实现了对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报告。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疾病预防控制的成果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等措施,我国成功控制了许多传染病的传播。

例如,我国成功消灭了天花和小儿麻痹症,大大降低了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发病率。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艾滋病防治体系和肿瘤防治体系,为公众提供了更好的防治服务。

3.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结合我国公共卫生工作逐渐从传统的疾病预防向健康促进转变。

我国积极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促进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慢性病防控工作,推动了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的有机结合。

二、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举措1.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设施和人员的配备。

其次,我国加强了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此外,我国还推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持续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2.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为了及时掌握疾病和健康状况,我国加强了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首先,我国建立了全国公共卫生监测网络,实现了对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报告。

其次,我国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高了疾病监测和预警的能力。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回报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回报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回报公共卫生是指全社会为维护人民健康而共同实施的、由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卫生保障措施。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直接关系到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回报,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

一、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包括财政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财政经费投入是政府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手段,用于补充卫生资源、提升医疗水平、改善卫生服务等。

人力资源投入是指政府培养、聘用、管理和激励卫生人员的经费和政策。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卫生机构、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投入。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包括政策和法律层面。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和监督,从制度层面确保公共卫生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回报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将带来丰富的回报。

首先,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政府投入公共卫生事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卫生资源,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其次,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健康的国民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力,还有助于减轻医疗负担和降低社会保障支出。

此外,公共卫生事业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行业和经济的发展。

最后,政府投入公共卫生事业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平与公正。

公共卫生不分阶层、不分贫富,每个人都有权享有优质的卫生服务和保障。

政府的投入能够缩小城乡卫生差距、提供平等的医疗资源,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三、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和影响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回报不仅关系到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政府投入公共卫生事业,并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反映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民生导向。

公卫经费整改情况汇报

公卫经费整改情况汇报

公卫经费整改情况汇报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业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公共卫生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共卫生工作需求,我单位对公卫经费进行了全面整改,现将整改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经费使用情况。

自整改以来,我单位对公卫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清理,建立了更加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

通过加强经费监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杜绝了浪费和滥用经费的现象,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

二、经费投入情况。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我单位在经费投入方面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支持,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援的投入,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

三、经费使用效果。

经过整改后,我单位的公卫经费使用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疾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四、未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单位将继续加大对公卫经费的投入力度,优化经费使用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总之,公卫经费整改是我单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

相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单位的公共卫生事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4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总结

2024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总结

2024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总结一、概述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组织和提供的面向全体公民的卫生保健服务,旨在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以____字的篇幅进行详细阐述。

二、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1.经费分配及使用原则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分配原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地区人口数量、地区发展水平、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服务质量等。

给予人口较多、发展相对滞后和卫生服务需求较大的地区适当的优先资金支持,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能够得到全面覆盖和均衡发展。

2.疫情防控____年,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一大重点是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这方面的经费主要用于加强病毒溯源研究、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病毒监测能力的提升、提供免费疫苗,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等。

此外,公共卫生服务部门还将加强疫情防控培训、宣传和科普,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防控能力。

3.基础卫生服务除了疫情防控,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将重点用于提供基础卫生服务。

基础卫生服务是指公共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全民健康体检、常见疾病治疗、慢性病管理、儿童免疫等服务。

经费将主要用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素质。

4.重大疾病防治当前,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威胁。

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将重点用于重大疾病防治,如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

经费将主要用于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改善患者的诊疗条件,提高重大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5.健康教育和促进健康教育和促进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主要用于加强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

经费将用于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培训等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6.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卫生服务,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将用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浅析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结构

浅析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结构

浅析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结构前言创建起涵盖所有人员的基本医疗服务系统,实现“病有所医”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为主要的内容。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公共卫生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培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格建设者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因为医疗卫生服务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质,政府部门变成了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非常重要的机构,公共卫生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展示出了政府部门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伴随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实施,国家经济不断进步为增强公共卫生层面的支出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但是,在我们国家医疗卫生不断完善的环节里面,因为没有能够很好的理清各式各样的联系,不管是政府部门公共卫生支出所占据的比例,又或者是公共卫生支出的框架与配置,都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需要去处理。

1 公共卫生支出的概念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卫生总费用其实是对用于卫生所有的经费进行衡量的普通指标,其涵盖了社会卫生支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以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这三个完全不同的内容。

本篇文章所分析的公共卫生支出大致是政府部门在卫生层面所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

公共卫生支出所涵盖的范畴类与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相似。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所有的用于卫生方面的资金,涵盖了行政医疗经费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这两种。

公共卫生支出代表的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为了能够存进国际、区域所具有的医疗卫生事业,由国家的财政部门向所有的人员所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经费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结构公共卫生支出的分配结构不合理公共卫生支出的分布框架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支出的区域分布框架与城乡分布框架这两个不同的部分。

首先,我们国家东部区域的卫生支出与中、西部区域相比要高出许多。

北京、上海等地区能够和发达国家相互比较;东南沿海省份与东三省和东欧处于转型的国家相似;中西部地区比普通的发展中国家稍微好一点,部联盟分西部地区省份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略微第一点。

可见,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地区分配差距还是极大的。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摘要:1.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背景和现状2.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3.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与成效4.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正文:一、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背景和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卫生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问题,将公共卫生政策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当前,中国公共卫生政策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康促进等方面。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二、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1.疾病预防控制中国政府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过制定和实施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治等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展现了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效。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旨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改革措施包括深化医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等。

这些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3.健康促进中国政府注重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制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检查等政策,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

同时,政府还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三、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与成效在公共卫生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进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看病负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健康促进工作取得实效,全民健康素质稳步提升。

四、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中国公共卫生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完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疾病防治任务艰巨等。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公共卫生政策力度,深化医改,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从疫情防控看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从疫情防控看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从疫情防控看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1. 引言1.1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从治疗型向预防型的转变。

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有力保障了人民基本卫生需求。

国家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了对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了全民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均,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力量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不力等问题仍待解决。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挑战和问题。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政策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是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和任务。

【字数:231】1.2 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疫情的爆发给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暴露出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疫情暴发之初,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疫情防控中出现信息不通、协调不力的情况,导致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增加。

一些基层卫生机构和人员在疫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缺乏足够的物资和人力支持。

这表明我国在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疫情期间,我国的公共卫生法律政策体系也暴露出一些不完善之处,需要及时完善和加强。

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也为我国未来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要从疫情中吸取教训,加强公共卫生事业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以上内容共计200字】2. 正文2.1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之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华实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公共卫生支出不仅对于提供公共物品和保证社会公平非常重要,还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严重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分税制。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公共卫生支出比例、明确各级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立法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公共卫生支出;健康人力资本;分税制;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022-02
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而卫生投入是健康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其水平和分布对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有较大影响。

中国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的重要性早有认识,但是投入不足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善,导致了当前国内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很多问题。

本文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重要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公共卫生支出的意义
公共卫生作为一个系统,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救治、卫生防御、卫生后备力量和服务能力的培养。

按照公共产品的两个标准,即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可以将公共卫生的各组成方面划分为三大类型:一是纯公共卫生产品,比如疾病与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公共卫生课题的科学研究等,这类产品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标准,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二是准公共卫生产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之一,或者两个条件都不完全具备,但却有较大的外部性,比如计划生育、预防免疫、妇幼保健等;三是私人产品,不具有以上两个条件,也没有什么外部性,但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比如,大多数的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和医疗服务等属于此类产品。

纯公共和准公共卫生产品作为公共物品显然应该由国家提供,而公共卫生中的私人产品是否就应该完全市场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具有健康的身体是人的基本权利和愿望,个人不能因为收入等经济负担方面的原因而被排斥在医疗保健服务之外。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应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更何况医疗卫生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完备、供求关系极为特殊的市场。

从提供公共卫生产品和保证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国家应该保障政府公共卫生支出。

而从健康人力资本角度来看,增加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是不同地区和国家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的决定因素之一。

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类型,其中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基础。

卫生投资则是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组成。

实证分析表明,卫生投资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经济增长的卫生投资弹性系数为0.27,即人均卫生投资每增加1%,将带动人均GDP增加0.27%。

二、中國公共卫生支出的现状
对于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早有认识。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提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力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还要求在20世纪末“争取全社会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是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直到2010年也没有超过5%。

根据Tanzi和Schulmecht(1997)整理的数据,早在20世纪90年代,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德国、挪威、荷兰等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就超过了8%,加拿大和美国更是超过了10%,比例最低的是爱尔兰,也达到了7.1%。

从数字可以看出来,中国公共卫生支出水平并没有达到政府要求,并且与其他国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仅明确了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收入分配关系,没有确立统一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体制,而是由各省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

由于改革始终贯穿着“资金向上流动,事权向下流动”的宗旨,所以省、市、县,乡镇的财政状况从上至下一级比一级差,县级政府的事权越来越重,形成事权层层下放,财权层层上收的现状,使得县乡等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不断弱化。

与此同时,基层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责任不仅没有相应的减少,反而比之前更多了。

这既加大了地方基层政府的负担,又无法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中国在公共卫生方面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对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发展给予财政支持。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用于卫生事业费的支出在总的卫生事业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存在巨大的差距。

中国中央政府2004年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54.9%,但承担的公共卫生支出只占全部公共卫生支出的6.3%。

同时,由于省以下地方政府间支出划分通常由各省自行决定。

就卫生财政支出而言,一般规定各级政府负责其辖区内的卫生事业投入。

这样一来,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的主要责任就落到县乡等基层政府身上。

研究表明,中国县乡镇两级政府共同承担了55%~60%的预算内医疗卫生支出。

王小林选取山东、河南、安徽等三省200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

平均省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占地方政府卫生总支出的12.93%,市及市以下财政支出占87.07%,可见地方政府卫生支出主要的负担者是县乡等基层政府。

税制改革后,由于县乡等基层政府财政缺乏自主权,主要靠上级拨款,而县乡两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种类繁多,中国基层政府普遍面临财政压力。

许多地方的基层政府不堪重负,无力保障公共卫生产品的提供,导致这些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缺乏。

为减轻基层政府压力、加大公共卫生支出,国家采用卫生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办法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各类专项资金明显增多,其资金规模大,影响范围广。

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款项拨付不及时、资金到位滞后、使用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大公共卫生支出的对策
一是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增加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支出機制。

应通过法律途径保证逐步增加财政支出中的公共医疗卫生经费,保障全体公民都享有公共卫生和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解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财政投资的“缺位”问题。

提高公共卫生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借鉴国际经验,国家财政用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支出应该保持占GDP的1.5%。

改善公共卫生支出结构,确保公共卫生资源全民共享。

在支出安排中,应重点突出经常性的公共卫生支出,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有计划地保持长期、稳定、合理的支出比例。

二是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关系。

为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和均衡供给,应当根据卫生产品和服务的外溢边界,按照全国性公共品和地方性公共品的划分,明确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提高中央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支出责任,增加公共卫生资源的全民可及性。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参照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央、省、县各级政府的划分比例可调整为中央政府提供全部公共卫生支出的20%左右,省政府可负担50%左右,市财政承担20%,县财政负担10%左右。

在考虑卫生产品市场的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从基本到特需进行划分,越是基本的项目,其管理级次应越高,可由中央或省级财政承担;越是特需的项目,其管理级次应越低,可考虑县级及以下财政承担。

三是加快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法制化建设,建设成为满足透明、客观、公正和稳定要求的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对公共卫生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工作,防止克扣、截留、挪用公共卫生经费,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形成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使项目的开展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做到公开、透明,有关部门应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及早发现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 陈春辉,周金玲.中国财政公共卫生支出政府间负担结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9,(8).
[2] 袁蓓蓓,于保荣,宫习飞,李娟.中国公共卫生财政支付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经济,2007,(9).
[3] 韩琦.市场经济视角下公共财政法制的建立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5).
[4] 王晓洁.中国公共卫生支出政府间财政责任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07,(5).
[5] 耿嘉川,苗俊峰.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8,(5).
[6] 钱海涛,张阳宇.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08,(20).
[7] 杨玲.中国公共卫生支出问题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8] 田伟,栗美娜,张鹭鹭,马玉琴.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0).
[9] 耿嘉川,苗俊峰.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8,(5).
[10] 张平,胡凯.中国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与医疗体系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6).
[责任编辑吴高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