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二)

合集下载

大学马原-第一章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2013)

大学马原-第一章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2013)


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 这个包子 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 有发展 动、变化和发展。 啊!!!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现 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变化:是运动的一种形态,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 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出 另一种运动形式。 发展:是较之于变化更为深刻的概念,它是指前 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 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前进和上升运动。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否极泰来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 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 而存在。
△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 展中的作用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 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 提; 2、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 到发展; 3、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促进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推 动事物发生质变。 2、引起矛盾双方的斗争,使旧事 物发展为新事物。
的规定性。
(3)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 幅度和范围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 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 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 和毁灭。 黑格尔
方法论意义 :做事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2、 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 发生的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又被称为渐变。我们平 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静止等就是事物处在量 变进程中呈现的面貌。

《辩证唯物主义》教案-06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辩证唯物主义》教案-06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六章、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第一节、原因和结果一、因果关系的特征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因果联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但并不是所有时间先后的联系都是因果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

例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虽然在时间上先后相继,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

白昼和黑夜也是时间上先后相继的,它们之间也没有因果联系。

所以,因果联系是时间上先后相继的、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必然联系。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颠倒。

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

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

原因之所以成其为原因,是相对于它引起的结果而言的;同样,结果只有相对于引起它的原因来说才成为结果。

如果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

同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过来也是一样。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中,不仅原因引起结果,而且结果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自己的原因,引起原因的进一步变化,这就是彼此之间互为因果。

二、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与多样性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头脑中的因果观念无非是客观的因果联系的反映。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它们也都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附答案)

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使用说明】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独立完成探究案。

2.突出落实的重点知识有:唯物辩证法: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发展的实质。

【学习目标】1.识记发展的普遍性,理解发展的实质,明确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唯物辨证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预 习 案】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一)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引起的。

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一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的过程。

注:整个世界包括三部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综上可见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二)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2.发展的意义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注: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三)原理总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马原第二章之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辩证法)

马原第二章之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辩证法)

马原第二章之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辩证法)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二、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辩证法)考点20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1.联系的内涵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1)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普遍性。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多样性。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考点21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考点22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2015考研新增考点)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考点23 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理(本考点在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17题考过)(1)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06 审题立意之思维讲解2-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提升讲与练

06 审题立意之思维讲解2-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提升讲与练

审题立意之思维讲解2【整体了解】一、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

(1)联系的观点。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

如《走出自我》:其主体部分有三大内容:一是“走出自我,给他人多一份关爱”;二是“走出自我,为社会奉献价值”;三是“走出自我,为自然增添一份绿意”,就是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三方面联系生发开的。

(2)发展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有人看到“沉舟”、“病树”,可能会心生悲哀之叹,但刘禹锡却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就是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到了事物的变化。

(3)一分为二的观点。

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

《品味时尚》中的一部分:时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时代的大门。

品味时尚,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然而,时尚并非十全十美,它如同一枝娇艳的玫瑰,美丽却有刺。

这部分文字指出,时尚并非十全十美。

既谈到优长,也谈到不足,显得客观辩证。

这就是“一分为二”。

————————————————————————————————————————二、辩证思维使正与反这对立的两方达成统一。

既要看到问题的异中之同,也要认识到同中之异。

【例】坚持与改变世人提及“坚持”,总习惯于将之理解为有恒心与毅力,十年如一日之“不变”;提及“改变”,则习惯于理解为推翻与变革。

其实这样表面的理解导致人们把“坚持”与“改变”当成两个对立的概念去理解,但细究世间成功之人事,皆是坚持中有改变,变与不变之间,本就圆融一体。

为什么坚持与改变本为一体呢?因为二者对象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改变的,是方式,是外在表现;坚持的,是目的,是内在核心。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

课堂练习 1
说出有关事物发展的 若干成语, 并说明该成语中所说的 发展属于哪一种类型?
关于发展的成语
突飞猛进 扶摇直上 一日千里 集腋成裘 水滴石穿 一本万利: 蒸蒸日上:雨后春笋: 欣欣向荣:日新月异: 与日俱增:如日方升: 高歌猛进:乘风破浪: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今非昔比: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星火燎原 鹏程万里: 水涨船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循序渐进:后来居上 后生可畏 凤凰涅盘 优胜劣汰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新陈代谢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沧桑之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虎踞龙盘今剩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 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运动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 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的关系。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具有条件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 主观臆想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
疯狂的螺帽:你知道直钢棒是怎样神奇地穿过这两个看似互成直角的螺帽孔的吗?
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别着急慢慢看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爱因斯坦神奇测试近视图
.看到什么了?树还有呢?有没看到婴儿啊?
(三)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和结果是从引起和被引起这一侧
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以及 昼夜交替的关系,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
地球公转

马原(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马原(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二)必然与偶然(最难,最抽象)
• 太原的伙伴们注意了: • 以后坐1、813、809、855、611、863、865、859、822、848、308、38、
路等等,谁要是敢不在站点强行下车与司机吵架的,全车人揍它…… • 因为这几条公交线路都路过汾河,特别注意,不要影响公交驾驶员心情。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 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 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 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 和变化发展
一 /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二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事物变化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历史地看问题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反对因循守旧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辩证法逻辑结构图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 和变化发展
两大特征 五对范畴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本质和现象 可能和现实 形式和内容
企业的社会生存系统
一、两大总特征
2.联系具有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蚕沙
蚕 沙
鱼 沼气渣
桑基鱼塘
一、两大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一、两大总特征
2.联系具有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万物互联时代悄然而至 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世界图景将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3.联系具有多样性

05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

05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
• A.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 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 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 3.2015.17(多)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 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 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 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 加强。土壤的生产过程说明
•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另一方面,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发展就是现 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 的可能性)
• 1.(单)2013.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 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 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 “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 4.2019.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2)

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2)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副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问转移。

【方法论】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

)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要具体和全面的分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使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从而建立新的联系。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开卷)答题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30分)1、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前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得有价值和意义的。

2、哲学关注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规律,关注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在空间尺度上,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

4、事物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云系团,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有生命的生物形态,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5、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于对客观实际的理解和把握。

7、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包括客观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在实际生活中,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9、在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

在具体的交往实践中,就要遵守交往原则。

10、心态是以情感为主要形式的价值取向。

就这种取向的方向说,一是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还是消极的、否定的。

二是内心的体验,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无所谓的、麻木或嫉妒的。

11、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

二、判断题(10分)(√)1、在我国古代,启蒙教育和哲学教育几乎是同步的。

(√)2、人们通常所具有的世界观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地。

(√)3、哲学的主题是人。

(×)4、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客观映像。

(×)5、静止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

(×)6、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主观的。

(√)7、说一个人不需要实践,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把自我的潜能发掘出来,这是唯心主义的天才论。

(×)8、“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说明矛盾的对立性。

(×)9、楚人即认为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又认为自己的盾牢不可破,是一种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事物普遍联系以及永恒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事物普遍联系以及永恒发展

例如,虽然地球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但二 者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由于太阳对地球有 巨大的吸引力,地球由于公转对太阳有巨大 的排斥力(离心力),二者的共同作用才使 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旋转,这 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 样地,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人才不可能随 心所欲地想跳多高就跳多高,投掷出去的石 块才不可能飞离地球,而总是要落在地球上。 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事物的普遍联 系以及永恒发展
别里科夫与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为了强化赵国,面对祖宗的 规矩,面对世俗的偏见,面对千百年来的传统习惯, 赵武灵王毅然公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要脱去那 标志着贵族身份的宽大衣服,要扔掉显示威武的庞 大战车,这且不说,还要穿上异邦小族的衣服,效 法胡人的军事,那还了得?岂不要给祖宗丢脸?于 是“别里科夫式”的大人物,开始以形形色色的“套子” 加以阻挠。赵武灵王不愧是位英雄,他不仅敢于向 最顽固的传统观念和保守势力宣战,而且击败了贵 族官僚们的反对,实现了富国强兵的宏愿,最终使 赵国进入了战国七雄之列。
马了一个帝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事物的普遍联 系以及永恒发展
西方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事物的普遍联 系以及永恒发展
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 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 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 与偶然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事物的普遍联 系以及永恒发展

联系、发展的观点

联系、发展的观点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事物需要不断地自我 否定和超越,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 展。
对立统一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由对立统一的力量推动 的。在发展过程中,事物需要克服各 种矛盾和冲突,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和 发展。
04
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联系对发展的影响
联系是发展的前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联系,事物才能获得发展的条件和 机会。
加强国际合作
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加强国际 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各国应该加 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 。
THANKS
感谢观看
风险管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全面发展
教育领域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各个学科和领 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处于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中。
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事物之间 存在着不同的联系,同一事物内部 不同要素之间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联 系。
03
发展的观点
发展的定义
01 02
发展的定义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它 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的过程,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 一种状态的转变。
联系的多样性影响发展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竞争和 合作是两种不同的联系,竞争可能促进发展,而合作也可能促进发展。

原理2021版本2018版新旧目录对比

原理2021版本2018版新旧目录对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旧目录对比注:标红色的是新加的和修改的内容(仅从标题上看)。

2018版2021版变化简单说明导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五、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多了一个标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的物质统—性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第二节题目多了普遍和变化两个词1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第二节原第二目调换成现在的第四目第三节第一目名字改了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实践与认识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实践与认识一、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二、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三、认识的本质与过程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一节第一目多了一个题目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2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原题目更改为新书的第一节第二目原第一节题目更改,内部第三目与原第三目不同3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三、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第三节多了第三目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所有制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所有制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4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实质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二节第一目题目后半段有改动5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三、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第六章第二节一般原则都改为基本原则新加第三目6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第一节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第一节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第三节第二目题目加了“伟大”二字总结:总体改动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 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 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 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 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 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 考点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 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 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 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过程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 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其 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其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 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不仅如此,在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 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 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 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 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和结果。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 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同一。这是辩证认识的 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到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 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 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 髙、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 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 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 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 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并表现共性,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 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 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 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 由认识一般到认识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 1.(多)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C.“道之太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 2.(多)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 考点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 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2个总观点、3大规律、5对范畴)

C. 混淆了事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 2.(多)1993.15.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 E.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 考点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我们所熟悉的“矛盾无 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的普遍性的形象表述。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 要前提(单项)。
•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面使自己获得发展 •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 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3.(多)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 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 1.(单)“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 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A. 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B. 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 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的解决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 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用不同 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 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