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6.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直接 原因
短期经济利 益与长远环 境效益的矛
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求的 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中,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 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不少地区在 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资源破坏与 环境污染于不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社会 伦理 道德 原因
局部利益与 整体利益的
矛盾
个人行为和 大众利益的
矛盾
有些地区和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 顾自身利益而以邻为壑的态度,对污染 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结果 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
害
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个人不 负责的行为,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
[指点迷津] 分析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定要抓住关键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在人类与环境的 矛盾冲突中,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根本 原因,而近代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是当代环境问题产 生的直接原因。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环境 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其中
污染 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
污染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 生态 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 破坏 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全球性 到周围相关地区;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随大气运动、水
循环等会扩散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预习自测】
1.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 提示:× 即使人口零增长,由于人类世代的无限延续和个人 需求的不断增长,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选修6
⾼中地理第⼀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及其特点练习选修6第⼀章第⼆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及其特点⼀、填空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环境变化。
2、环境问题产⽣的原因既有⾃然原因也有⼈为原因,⼈为原因主要表现为:________、 ________、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盾、________。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危害的________、过程的________、规模的________。
4、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不能消除环境污染,⽽是________污染,促使环境污染________ 。
5、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________,使世界⼈⼝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选择题6、某建筑⼯地,不分昼夜打夯,散装⽔泥露天堆放,⽣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对周围居民区会造成()A、有毒⽓体有害废⽔噪⾳污染B、有害废⽔噪⾳⼤⽓粉尘污染C、噪⾳⼤⽓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D、⼤⽓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今世界⼈类⾯临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的是()A、环境污染B、⼈⼝增长过快C、⽣态破坏D、资源短缺8、下列选项,不是环境问题产⽣的原因()A、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落后B、⽚⾯追求利益增长C、资源的不合理利⽤D、追求短期利益9、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最关⼼的问题之⼀。
据此回答以下⼩题。
(1)关于⼈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A、⼈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态环境B、⽣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措施⽆法恢复其原貌C、⼈类活动不能改变⼲洁空⽓的成分D、⼈类进⾏任何⽣产和⽣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2)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严重B、⽔⼟流失和酸⾬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C、天然⽔体具有⼀定的⾃净能⼒,湖泊⽔量⼤故⾃净能⼒强D、⽔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3)下列⼈类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破坏是( )A、⼤型港⼝的建设B、⼈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C、在⼤沼泽地建⽴国家公园.挖渠排⽔D、在湖泊中⽹箱养鱼,投放饵料10、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原⽔⼟流失B、全球变暖C、中南半岛湄公河⽔质污染D、华北平原⼟壤次⽣盐渍化11、关于世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B、⼤⽓、海洋、⽣物圈遭到污染,⼈类⽣存环境就要恶化C、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D、局部的污染也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环境污染12、下列属于⼈类与环境相统⼀的⼈类活动有()A、在秦岭北坡营造梯⽥B、建设“草、⽔、林、机”配套的⼈⼯草场C、洞庭湖畔围湖造⽥D、禁⽌捕捞鱼虾13、对煤矿⼯⼈⽽⾔,⼯作中危害最⼤的污染是()A、煤烟、粉尘B、⼯业废⽔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酸⾬14、下列不属于当前环境问题的是()A、太阳耀斑增多B、垃圾乱放,污染⼟壤C、地球可能因CO3增多⽽⽇趋变暖D、森林因被砍伐⽽不断减少15、读图1“七个省级⾏政单位某种植被⾯积占全国该种植被⾯积的⽐例图”,回答下列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基础达标练】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读材料完成1~2题。
1.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 B.①③⑤C.①②③ D.②③④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4.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据此回答5~6题。
5.PM2.5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C.资源短缺 D.生物多样性减少6.根据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就是空气中的浮尘,肉眼可见B.PM2.5对呼吸道健康的人没有危害C.PM2.5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D.PM2.5在海洋上含量高,因为海洋上空水汽充足7.读“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和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2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1中的A处,则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若图2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1中的C处,则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1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
(3)分析导致图1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
【能力提升练】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018-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6
解析:结合框架图直接判读,内容合理即可。 答案:全球变暖、庞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 理开发、短期经济行为以及不良消费习惯等。
环境问题的成因 (1)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 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 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人类就是在与 自然灾害的抗争中成长起来的。
答案:(1)A (2)C
知识点二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 佩蒂瑞·塔拉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 海姆在世界卫生组织 2017 年 1 月公报上发表了题为《联 合国部门携手应对导致不健康的环境根源》的评论。
评论指出,环境污染正在造成致命危害,改善全球环 境卫生迫在眉睫。
评论指出,每年有大约 1 260 万人死于与环境危害相 关的疾病,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气候变化, 约占全球每年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到 2050 年,全球 66%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这些地 区将面临污染、交通拥挤、住房条件不佳、水资源和卫生 服务短缺以及其他威胁健康的问题。
思考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 现的。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造 成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 义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
包括恐龙在内的四分之三的动物遭到灭绝。《纽约客》 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在《第六次大灭绝》一书中说, 今天,另一个小行星正在撞向地球,它就是人类。人类的 活动正在导致三分之一的珊瑚虫、三分之一的鲨鱼、四分 之一的哺乳动物、五分之一的爬行动物和六分之一的鸟类 走向灭绝。
思考探究:材料主要体现了当代环境问题的什么特 点?
2018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应用创新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基础随堂巩固]1.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原因是主要的B.环境发展的必然C.人为原因更为重要D.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解析: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答案:C2.下列不属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的是()A.人口的压力过大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大搞农田水利建设D.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解析: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是有效地改造自然环境的重要举措。
其目的是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答案:C3.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是()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改变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渗透,使全球地理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大气、水、生物等要素的不断运动,扩大甚至蔓延至全球。
答案:A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什么关系()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解析:这句古训意在告诫我们,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
即个人行为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
答案:C5.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解析: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包括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D不正确。
答案:D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面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同步练习 湘教版选修6
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答题时间:20分钟)1.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原因是主要的B. 环境发展的必然C. 人为原因更为重要D. 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中新网2011年12月5日电据“中央社”报道,印度尼西亚东部干那低岛上的1 715米高的加马拉马火山昨晚首次爆发,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迫使数以千计的居民紧急撤离,印尼政府今天(5日)也已紧急关闭位于山脚下干那低镇的一座机场。
据此回答2—3题。
2. 火山爆发会喷出大量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对大气造成极大的污染。
这种污染属于()A. 环境污染B. 生态破坏C. 原生环境问题D. 次生环境问题3. 按产生的原因来说,下列图片与火山造成的大气污染属于同类型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
据此回答4—5题。
4. 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 积极发展国家工业C. 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D. 治理污染5.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 开展生态旅游B. 发展畜牧业C. 增加木材总量D. 改善生态环境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
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6—7题。
6. 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 病虫害防治不力B. 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 生存环境改变D. 人为破坏严重7. 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8. (南安模拟)读我国西北部地区略图。
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试分析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甲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与 1992年相比,格陵兰冰原的面积显著变小,这是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大量融化的结果.第(2) 题,由于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大量的冰川融水汇 入海洋,海平面上升,海洋、陆地间的作用增强, 海水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加剧. 【答案】 (1)D (2)A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22/3/4
要点二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知识精析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 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 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原因更为重
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资源的有限性与 人类需求的无限 性的矛盾
典题例练 例1 (2012·西安市高二检测)下列问题不属 于环境问题的是( ) A.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扩大 B.热带雨林锐减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噪声污染
【解析】 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锐减、噪 声污染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 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属于环境问题.城 市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不属于环境问题. 【答案】 C
思考 2.环境问题为什么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提示】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个地 区生态和环境污染会影响到周围相关地区甚 至全球.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随大气运动、水循 环等会扩散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要点一 环境问题的表现 知识精析
表现
成因
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的增长,形成
资源短 缺
鱼类、森林和农作 物生长;腐蚀建筑物 和文物古迹;危害人 体健康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 新人教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教材第6页思考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
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
(二)教材第7页思考1.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主任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
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
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B.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解析: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产生的和由人为原因产生的,只不过当前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原生环境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问题加剧。
答案:D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D.某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作物因此而减产解析:A、C、D三项涉及的环境问题都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属原生环境问题。
B项臭氧层出现空洞主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造成的。
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2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后综合提能力一、单项选择题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读表,回答1~2题。
地区甲乙丙丁广东++++++++四川+++++++新疆+++++++山西+++++++++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 思路分析如下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阻挡③降水充沛④纬度较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乙在山西最严重、新疆次之,而广东、四川很少见,可判断应是寒潮,广东由于纬度低,以及南岭的阻挡,受寒潮影响微弱。
目前,我国江南丘陵地区仍有许多农村居民使用农作物秸秆作生活燃料。
据此回答3~4题。
3.将秸秆用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 )A.导致水土流失B.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环境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解析:选D 秸秆用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肥力下降。
4.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作物秸秆不能还田B.乱砍滥伐森林现象严重C.气候变化大,降水增多D.酸雨面积不断扩大解析:选B 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植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下图为“我国主要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部分呈现)。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我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B.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C.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D.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解析:选D 分析关系图可知,东部经济地带的山东、江西、福建等省有贫困县的分布;四川、贵州这些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并不少;由图可知,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多是山地分布区或地形过渡地带,经济基础差,但自然条件并不都恶劣;由图可以看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
高中地理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2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5.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温带森林面积减少 B.巴西东南部水土流失 C.印度南部海域石油泄漏 D.埃及爆发局部战争 解析:选 C A、B 两项属于生态破坏,D 项不属于环境问 题,故 A、B、D 三项错误。
6.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B.伦敦烟雾事件 C.日本米糠油事件 D.巴西热带雨林面积锐减 解析:选 D 烟雾事件属于大气污染;米糠油事件属于油污 染。热带雨林面积锐减会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破坏。
交流讨论①: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的是哪种植被?其 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的植被是热带雨林。主要 分布在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和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1)地球自然资源的储量是巨大的,但是总量__有__限__,并且分 布__不__均__。 (2)人口的持续增长,对_物__质___和能源的需求与消耗随之增 多,往往导致以损害_环__境___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 为。 (3)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住世界_人__口__的__增__长___,成 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考点三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2.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 ) 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 B.环境具有整体性 C.环境变化具有全球性 D.环境具有差异性 解析:选 A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 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具有不可预见性。
13.目前,人类已造成了大量物种灭绝,说明当代环境问题 具有的特点是( )
提示:树木被砍不仅使生物多样性受损,而且会加剧当地的 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石漠化。
课堂定向打基础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表现 2019 年 2 月 5 日新京报快讯 今日,生态环境部通报称,2019 年除夕至初一期间全国 PM2.5 最大小时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 14.2%,空气质量总体有所好转。PM2.5 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据此完成 1~2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教材第6页思考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
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
(二)教材第7页思考1.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主任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
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
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B.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解析: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产生的和由人为原因产生的,只不过当前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原生环境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问题加剧。
答案:D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D.某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作物因此而减产解析:A、C、D三项涉及的环境问题都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属原生环境问题。
B项臭氧层出现空洞主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造成的。
臭氧层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影响人体健康,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答案:B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渍化解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森林减少、生物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和土地次生盐渍化等。
答案:C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污染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4~6题。
4.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系5.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 )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②退耕还林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④围湖造田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⑥适度开采地下水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②③⑥6.以下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乱砍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大量开采地热D.任意排放污水解析:第4题,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5题,丘陵缓坡(小于18°,我国小于25°)可以修筑梯田。
第6题,A、B、C三项活动能造成生态破坏,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答案:4.B 5.D 6.D7.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 )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解析: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模拟,因此许多环境问题的危害是难以预见的。
答案:A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乙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每天对能源的需求(1)从图甲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________。
图乙说明人类的能源需求量越来越____________。
(2)结合图甲、图乙说明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关键是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
解析:人口增加,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地增加,图中的能源仅是资源消耗的一个缩影。
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是控制人口数量,二是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答案:(1)短大(2)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3)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等(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能力提升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9~11题。
9.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10.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尾气D.建筑工地扬尘11.图中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各环境问题分布可以看出,①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和亚欧大陆内部地区,属荒漠化问题。
②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是酸雨问题。
③存在于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属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④包括我国的农业区和南亚、西亚的农业区,面临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⑤指海洋,属海域污染问题。
第10题,②属酸雨问题,酸雨问题的成因主要是酸性气体的排放,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而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增加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反而起减弱酸雨的作用。
第11题,做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自然原因”,A、B虽然能造成荒漠化土地日益扩大,但均属人为因素。
D 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和题目要求不符。
答案:9.B 10.D 11.C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
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
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
另外DDT 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
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又使DDT臭名昭著。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13.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 )A.不可预见性B.不可逆性C.全球性D.区域性解析:第12题,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的特点。
第13题,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
答案:12.A 13.C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酸雨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
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境内的C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C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地______更加严重。
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__________加速了环境恶化,使________沙漠日益向南扩展。
解析:本题是考查环境问题的综合题。
要求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
答案:(1)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2)工业集中、人口集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受西南风的影响(3)位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4)沙漠化过度放牧滥垦草原东北信风撒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