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理论视角下的《嘉莉妹妹》在中国的接受状况
《嘉莉妹妹》中城市空间观念与城市话语
《嘉莉妹妹》中的城市空间观念与城市话语摘要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开始成为文学创造的主题。
德莱塞作为美国城市小说的先驱,在其作品《嘉莉妹妹》中,通过对芝加哥与纽约两个城市空间观念的透视,描述了城市生活给人的神秘感与陌生感,也揭示了城市生活中的道德滑坡、残酷竞争、人性堕落、物欲横流及其这些城市现象所蕴涵的价值观念。
作为小说情节发生的背景,城市话语本身获得了一种“言说”自己的意义,而城市空间本身又展示了它所代表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嘉莉妹妹》城市空间城市话语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品。
德莱塞的小说总是以城市作为故事情节的背景,无论是描写农村姑娘进城谋生的普通人的悲剧,如《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还是反映金融寡头商业斗争和淫荡堕落的上层人物的悲剧,如《欲望三部曲》,或是反映整个美国道德滑坡与精神丧失的民族悲剧,如《美国悲剧》,都是以城市为背景进行创作的,所以德莱塞常常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城市小说的开拓者”。
正如批评家格尔凡特所说:“随着《嘉莉妹妹》的出版,20世纪的美国城市小说产生了。
尽管同时代的其他小说也透视现代城市生活,但却没有一部把主要的城市主体、态度、情绪结合在一起而创作出一种与19世纪文学传统截然不同的新小说。
”城市自古就有,但是工业化时期城市的兴起却使得城市成为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文学创作的主题,原因是:城市化的过程从本质上改变了农业文明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城市成为主导大众社会生活的主要文明形式。
在德莱塞的小说中,城市作为一种普遍的故事背景,既呈现出一种可观的地理位置,又揭示一种主观的生活氛围;作为一种叙述,城市则更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控制与遏制社会主体认知与言说的话语模式。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尔在研究城市符号时说:“城市是一种话语,这个话语是一种真正的语言:城市对居民有一种话语,居民对城市也有一种话语。
《嘉莉妹妹》城市生活中家庭空间的缺失
《嘉莉妹妹》城市生活中家庭空间的缺失作者:刘淑倩李紫凌涂慧琴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0期摘要德莱塞在其作品《嘉莉妹妹》中传迭了其独特的城市经验,而本文城市生活角度探讨都市人对家庭空间的认识,家庭空间本应是容纳亲情、爱情、友情的一个空间,而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生活方式常常游离于家庭之外从而导致家将不家,生活毫无幸福可言,也最终导致故事悲剧收场。
关键词嘉莉妹妹家庭空间欲望迷失中图分类号:H319.4文献标识码:A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
作为“20世纪美国城市小说的开拓者”德莱塞率先揭发了美国资本主义城市生活中的黑幕。
他在作品《嘉莉妹妹》中,以20世纪新兴的大都市芝加哥和纽约为背景,讲述了女主角嘉洛林·米贝最初挣扎在城市的最底层,之后却凭借自己性的魅力取得了美国式的“成功”。
本文拟从《嘉莉妹妹》中体现的城市空间观念来探讨家庭空间的缺失。
传统意义上,家庭从来是情感的归宿、心灵的港湾,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然而在《嘉莉妹妹》中,读者却似乎看不到“家庭”的影子,甚至感受不到它的气息。
1城市面具的诱惑小说开篇第一章以“磁性相吸——身处各种力量的流浪者”为题,德莱塞把城市比作巨型磁铁,吸引着沾染了小资生活习气的农村姑娘嘉莉背井离乡。
“她正十八岁,聪明、胆怯、充满着年轻而又无知的种种幻想。
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不难看出,家庭对于嘉莉并不极具吸引力,其魅力远抵不过繁华都市的诱惑。
同时,作者为后文中“家庭”被一次次无情地抛弃埋下了伏笔,也似乎预言了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城市在开篇就被德莱塞主观地妖魔化,他说,“大城市具有自身种种诱人的花招,并不亚于那些教导人学坏的诱惑者。
当然。
这些诱惑者比城市渺小得多,也可能更通灵性。
”他以此揭示了城市富丽堂皇的外表隐藏着残酷冷漠的城市空间,将嘉莉无止境的欲望、对家庭的抛弃及道德的堕落全部归咎于城市在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的同时也诱发了人们膨胀的物欲。
嘉莉妹妹在中国的形象变迁
嘉莉妹妹在中国的形象变迁作者:常晓丹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02期摘要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对嘉莉妹妹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和分析,笔者总结了嘉莉妹妹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不同的形象定位;并试图从中国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不断变化,分析中国人对嘉莉妹妹的评价不断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嘉莉妹妹价值观审美观中图分类号:I712.06文献标识码:A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嘉莉妹妹》的研究及评价德莱赛的处女作《嘉莉妹妹》,历来被称为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因其如实的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发展对人的异化而备受关注。
但是,德莱赛所描写的女主人公嘉莉妹妹却一直备受争议。
在中国文学界对其主人公嘉莉妹妹的研究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笔者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刊登在中国期刊网上的有关《嘉莉妹妹》的文章进行了量化统计。
当笔者输入“嘉莉妹妹”并将时间限定为1979—2009年时,可以搜索到180①篇相关文章。
具体将时间限定在1979—1989年,可以检索到7篇有关《嘉莉妹妹》的作品。
在这7篇文章中,其中有两篇是有关嘉莉妹妹在中国的译介情况的介绍,而其他几篇则将重点放到了对德莱赛自然主义创作观和道德观的探讨上,并没有对嘉莉妹妹这一形象给予足够的关注。
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中国学术界对嘉莉妹妹的定位仍在阶级批判的侧面;20世纪80年代的集体荣誉和家庭观念之上的中国读者,还无法理解嘉莉的极度个人主义的功利性选择。
当笔者将搜索时间限定到1990—1999年,仅可以检索到9篇相关论文。
这一时期的文章大多从美国的社会背景、作家的自然主义创作手法、以及环境决定论等外在原因为嘉莉的人生抉择辩护。
虽然说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中心地位已经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但是从中国评论家对《嘉莉妹妹》的研究方向可以看出,他们都在回避《嘉莉妹妹》这一作品中所表现的道德问题和两性问题。
因为像嘉莉这样一个不受任何道德约束的拜金女、没有责任和家庭观念的个人主义代表——“空心人”,是无法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相融合的,而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尚不能为中国人提供理解嘉莉这一形象的审美经验来源。
城市空间与现代性主体--从空间理论角度解读《嘉莉妹妹》
表作《 嘉莉妹妹》 就 是 一个 鲜 明 例证 , 人 物 的身 份 变 化 贯 穿 始 终 .其 中 关 于 1 9世 纪 末 芝 加 哥 和 纽 约 两 个 城 市建筑和环境的大量描写 . 为 我 们 研 究 城 市 空 间 和个 体 身 份 提供 了充 分 的 线 索 。 因 此 , 本文将《 嘉 莉妹妹》 置于 1 9世 纪 末 2 0世 纪 初 美 国 快 速 城 市 化 的 背 景 . 力 图 揭 示 城 市 空 间 与个 体 身 份 和 焦虑 的 内 在联 系 从空 间角度研究《 嘉莉妹妹 》 的 学 术 成 果 尚不 丰 富。 已 有 的 研究 成 果 中 . 比较 突 出的 有 理 查 德 . 利 罕 在 《 文 学 中 的城 市 : 知 识 与 文 化 的 历史 》 中描 述 了德 莱 塞 笔 下 的 美 国城 市 。 利 罕 阐述 了 《 嘉莉妹妹》 中 的 斯宾 塞 哲学基础 . 以及 小 说 中 的城 市 构 形 。 中 国学 者 方 成 的
的 城 市 空 间 和 人 物 心 理 探 讨 城 市 空 间 与 个 体 身 份 建 设 施 与 丰 富资 源 促 使 许 多 外 地 人 涌 入城 市 个 体 身 份 在 聚集 的城 市 空 间 中会 呈 现 出 趋 同 的趋 势 为 了适 应 关键词 : 城 市空间 《 嘉 莉妹 妹 》 现 代 性 主 体 个体 身 城市 生活 , 不同地域 、 不 同种 族 、 不 同宗 教 信 仰 的 人 . 份 同化 异 化 不 得 不 放 弃 某 些 原 先 的 身 份 属性 . 彼 此 之 间 的 相 互 影 响 和 融 合 也 使 得 原 有 的 身 份 属 性 逐 渐 弱 化 除 此 之 现 代 性 主 体 建 构 于 个 体 在 现 代 社 会 追 寻 与 确 认 外 .城 市 消 费文 化 的盛 行 也 使 得 个 体 身 份趋 向一 致 自身 身 份 的 过程 之 中 从 空 间理 论 的 角度 来 看 . 城 市 商 业 建 筑 在 设 计 建 造 之 时 就 力 图抹 平 个 体 身 份 的 差 人 身 份 感 的 模糊 缺 失 与 城 市 空 间 密 不可 分 . 城 市 空 间 异 感 . 有 意地营造一种人 人平等的氛 围 . 以 刺 激 消 费 的设计 、 规 划 与 布 局 对 人 的身 份 会 产 生 同化 与 异 化 作 欲 望 . 鼓 励 市 民消 费 。 用。 两种作用 相互抗争 . 使人的身份成为矛盾体 , 从而 1 . 聚 集 的城 市 空 间 引 发 城 市 人 的 焦 虑 感 城 市 空 间 所 引 发 的 身份 焦 虑 在 城 市 空 间 的 聚 集性 是 指 建 造 布 局 的密 集 性 和 随 城 市 空 间 的 聚集 性 会产 生 城 市 地 文 学 作 品 中 得 到 了剧 烈 的 反应 西 奥 多 . 德 莱 塞 的代 之 而来 的人 口增 长
《嘉莉妹妹》是一部自然主义作品吗?——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嘉莉
存在主义视角解读该作品 , 认为如果从赫斯特伍德 的视 角来分析 , 在失 去工作 之后 , 他 不能适 应残酷 的社 会环境 ,
最后 自杀身亡 , 这部小说是 自然主义作品 ; 如 果从嘉莉 的视 角来看 , 则要从 两方面来 分析 : 为了在大城 市生存 她不 得 不先后与德鲁埃 、 赫斯特伍德 同居 , 是达尔 文“ 适者生存” 理 论的化身 , 从这个视 角来看 , 此部作 品也算是 自然主
是 的传 统和权 威 。
从存在主义视角来看 , 嘉莉 反叛 当时的社会和 传统 , 有悖 清教主 义思想。她先 后与推 销 员德鲁 埃、 酒吧经理赫斯特伍德两位 男人 同居, 依靠两位
男人 生存 , 这 是荒 诞 的 , 同时 又符 合 达 尔 文 的 “ 适 者 生存 ” 理 论 。她 依 靠 两 位 男人 生存 是 被 迫 的 、 被 引
自然 主义 就 是 达 尔 文 生 物 决 定 论 和 马 克 思 经 济 决
思考这- - @题的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强调在敌对 、
冷 漠 的大 干世 界 ( 宇宙) 中 个 人 经 历 的 独特 性 和 孤
独, 视 人 类 的生 存 为 不 可 解 释 的 , 强 调 选 择 的 自由
和 对 自己行 为 的后 果 负 责 。存在 主 义 著 名 的名 言
祥、 杨德娟认为 : “ 美国 自然主义小说深受当时社会 环境的影响。1 9世纪 中期 , 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 , 机械化 代替 了手工操作 , 造成贫富分化 , 普 通百姓
且凌驾于他们的意识之 上。 ” [ 6 ] l 。 在很大程度 上, 赫
义作品 , 但是如果从故事情节发展来看 , 嘉莉积极进 取 , 凭 靠明确 的 目标 、 表演 天赋 、 机灵、 自信 、 勤奋 好学 、 竞争意 识、 要求 男女平等 的现代女性意识而脱颖而 出, 实现 了其美 国梦——物 质上 的成 功 , 成 为百 老汇一颗 耀眼 的明星 , 该小说则不属于 自然主义作品。嘉莉“ 美 国梦” 的实现 固然与两位 男人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的帮助分不开 , 更重要
女性意识与解放:探讨《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与解放:探讨《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和权益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主义逐渐兴起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运动。
《嘉莉妹妹》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在揭示女性生活、女性角色困境和女性主义观点等方面贡献了重要的思考和探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嘉莉妹妹》中出现的女性形象,特别关注主人公嘉莉及其与社会规范的冲突;接着探讨女性受压迫与自我解放的问题,包括新旧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影响、传统价值观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自我认知与行动对于实现解放的重要性;然后我们将聚焦于爱情、婚姻和性别角色扭曲对于女性身份意义带来的限制,并探讨如何重新定义真实而独特的身份;最后,我们将总结《嘉莉妹妹》中涉及到的女性主义议题,并分享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意识与解放的启示和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前进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嘉莉妹妹》中的女性主义议题,呈现出女性意识与解放的重要性,并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女性地位、权益和身份的新视角。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更广泛的关于女性主义话题的讨论,并促进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保障的重视。
2. 嘉莉妹妹中的女性形象:2.1 主人公嘉莉的背景与成长经历:《嘉莉妹妹》是一部以主人公嘉莉为中心展开的小说,通过她的故事来探索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嘉莉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家庭,被期望遵循传统的女性角色设定。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她开始对社会规范和传统价值观产生质疑,并试图推翻这些束缚。
她渴望摆脱单一定义的女性身份,并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
2.2 嘉莉对社会规范的反抗与挑战:在小说中,嘉莉表现出对传统女性角色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她拒绝顺从父母和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勇敢地选择了独立生活,并在追求知识、权力和事业上展现出非凡才华。
她挣扎着摆脱固有思维模式,并通过行动来重新定义自己。
2.3 嘉莉所代表的女性主义观点:嘉莉在小说中代表了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追求。
社会适者 时代之镜——再读德莱塞小说《嘉莉妹妹》
时的嘉莉虽然年仅十八岁,涉世不深,但她不仅有很强 心全意地渴念起服饰和美貌来了”,而且“倘使她能得
的利己心,而且已经养成了物质主义的处世态度。小说 到这一切,她是什么代价都愿意付的”。她敏感地认识
的开篇指出像嘉莉这样身份的女子在大都市只有好坏 到,作为炫耀性商品的服饰可以建构身份,创造理想的
两条道路可走,接着通过她和旅行推销员杜洛埃在火 自我。杜洛埃显然深谙此道,他在芝加哥街头再次邂逅
那么是什么致使嘉莉的欲望不断增长的呢?是社会。如厄拜所言,“德莱塞明白,欲望—— —对特定的消费品或 对更高的社会地位的欲望,虽然好像出自个人,但事实上是社会的产物”⑩。他笔下的嘉莉虽生性被动却极易受外 界影响,她在小说中先后做出的四次人生重大抉择,无一不是其欲望所致,同时又无一不凸显出社会价值取向对 其心灵的腐蚀。
屑一顾的。一个人一旦落到这条依稀的界线以下,他就 平步登天的迷梦”,其实仍怀着普通的目的:寄居在城
休想得到女人的顾盼。”鲍德里亚指出,在资本主义消 里的姐姐家里和找一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然而,
费文化中,商品不仅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和交 初到芝加哥的经历则使她感受到了物质和金钱的巨
换价值,还具有符号价值。也就是说,消费品被赋予了 大威力。一方面,繁华的都市以其拥有的“财富、时髦、
梦想”輥輱訛,出现了当时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所说的“摆 服饰,更重要的是那些比她富有的城市妇女的衣着和
阔性消费”和“金钱竞争”之风。工商业的发展还导致了 派头。那些漂亮的小姐和太太们“推推搡搡、瞧不起她、
REVIEW
“都市化运动”“,人们开始成批地涌入城市,他们认为城 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就连衣冠楚楚的女店员打量她
区别社会等级的功能。早在《嘉莉妹妹》发表的前一年, 安逸”使她内心充满了欲望;另一方面,她意识到,这是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嘉莉妹妹》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嘉莉妹妹》作者:张磊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5期内容摘要:本文从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出发,以接受美学视角解读《嘉莉妹妹》,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做出全新阐释。
关键词:接受美学解读《嘉莉妹妹》接受美学是由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主张在“作者·作品·读者”的系统下,将研究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接受等方面,力求在历史和社会的条件下考察审美经验。
接受美学就是“读者接受理论”,读者是接受美学的核心。
[1]读者的参与为文学作品注入了生命力。
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想象,恢复文本中被忽略的逻辑关系,体现创作意图的“现实性”。
[2]《嘉莉妹妹》是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
小说讲述了少女嘉莉从平民变成大明星的过程,细腻刻画了人物的心路历程以及当时美国都市的生存环境,揭露繁荣外表下社会的阴暗,其文本诞生的社会背景很复杂,读者对此的期待各异。
德莱塞在文本中创制的意义空白有很多,读者对此争论不休。
下文从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两个方面解读《嘉莉妹妹》。
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往往有一种期待视野,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甚至超出时,读者对作品的认可和接受的意愿就更强烈。
而且,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也会对这部作品进行新的认识。
[3]文本的大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以基督教为主的保守思想对社会仍有很深远影响。
文本中的男女主角赫斯特伍德和嘉莉却与传统思想有很大背离:抛妻弃子的赫斯特伍德在纽约长期失业,被嘉莉抛弃沦落为乞丐,自杀身亡;乡村少女嘉莉先同杜洛埃同居,与更富有的赫斯特伍德恋爱后移居纽约,成名后步入上流社会。
基督教的传统期待视野中,嘉莉是要走向一无所有和身败名裂的。
然而,德莱塞笔下的嘉莉却平步青云,成了大明星,而赫斯特伍德却成了不道德爱情的牺牲品。
空间批评视阈下《嘉莉妹妹》的异化主题分析
the work but also in its techniques and language'’(Bowlby,35).From the standpoint
American literature.
20也century in
Domestic Research011Theodore Dreiser’s Sister Carrie
In China,the research on Dreiser and his works had begun since1930s and till
6
Chapter One Space and Ayday life。
Lefebvre concluded alienation as the essence of human’S survival and activities. Besides,the root of alienation was human’S natural quality and the objectification of activities.The antagonism between the human and nature was caused by the
manual work and’exploitation from the capitalists.This work of
Dreiser had exposed profoundly the alienation phenomena existing in the American urban cities in the late19th century.The well-known critics,Donald Pizer once said,‘'The novel is botll a major work of art and all important landmark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modernism.A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novel is that its centrality in efforts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modem thought and expression'’(Donald,I).Dreiser’S writing and consideration on
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嘉莉妹妹》与《长恨歌》
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嘉莉妹妹》与《长恨歌》美国著名男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和中国女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在他们各自的国度里都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与热情赞誉,他们的创作都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关注了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
虽然两部作品来自不同年代,国家和性别的作者,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部作品女主人公的相似之处。
所以本文将立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和女性主义批评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对比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个性特征以及她们各自遭遇的异同,挖掘东西方女性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女性意识,探究社会背景和认同度对两作者写作的影响。
通过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对比,我们发现,尽管西奥多·德莱塞是一位男性作家,且《嘉莉妹妹》刚出版时被指责为不道德的,但是西方文化传统给予了作者更多张扬的空间,使其笔下的女性更具有反叛的女性主义色彩。
嘉莉妹妹的形象在她的年代可以称的上是新女性的代表;王安忆的小说充满了明显的女性意识尽管她自己并不主张将其作品纳入女性主义,受东方传统的妇女美德标准的影响,作家王安忆则在其女性意识与传统观念折衷的基础上叙事。
我的论文共包括五部分:引言部分旨在介绍前人对两位作者的作品评价与研究。
第一章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详细介绍了两位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
第三部分对比较文学进行了简要回顾并点明了本论文的写作视角和目的。
第二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
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道路和女性写作。
第三部分是对中西方女性主义发展的比较和总结,总的来说,这部分是对中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回顾。
第三章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了“新女性”和旧女性,并为我们展现了嘉莉妹妹和王琦瑶的新女性形象。
第二部分讨论了两个女主人公在对独立和勇气的追求过程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第三部分证明了两个女主人公都是永不停止的追求者。
一个为了自己的梦而探索,彷徨;另一个用了一生的代价来追求充满激情的爱。
2024年《嘉莉妹妹》读后心得
2024年《嘉莉妹妹》读后心得2024年《嘉莉妹妹》读后心得1(约617字)十八岁的嘉莉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和家乡,到芝加哥找姐姐,谋求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到芝加哥,工作十分不顺,付完每周的住宿费后,只有五美分的利用空间,而这些并没有挡住她对大城市的红灯酒绿,富人生活的诱惑。
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成都市,文中的嘉莉就像是现在中国社会中许许多多离开家乡的打工妹,不同的`是嘉莉的才华或许真的很高,她的运气也十分的好,她最后的结局也如电影那样美好,但是平心而论,成功的机会太少,真的几乎不可能出现,就像第一章中的一句话,一个好孩子十八岁离家出门,结局只有两种之一,要么遇到好人搭救而越变越好,要么很快接受了大都市道德标准而越变越坏。
我认为是她并没有错,表面上她可以选择。
文中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有朝一日,某个女人应该就是这个专题撰写哲学论文。
不管她多么年轻。
衣着打扮一事她总是完全懂得,品评男人服饰时候,有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界限她能在男人中间区分出来,哪些值得她看上一眼,而哪些根本不屑一顾。
一个男人的一旦滑到了这条几乎看不见的界限以下,那就休想得到妇人的青睐。
男人的服饰还有另一条界限,可使女人琢磨她自己的衣着打扮。
这句话中字里行间充满了物质,我想社会是物质的,只有人在社会物质上面,才会做社会中美好的公益。
《嘉莉妹妹》我并没有读完,也希望在读完时会有新体会。
2024年《嘉莉妹妹》读后心得2(约1047字)我总习惯去分析别人身上的悲剧成分,无论是在__中、剧中还是现实生活中。
而实际上只要别人自己觉得满足觉得快乐,我的同情、思考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意义。
看到赫斯特伍德,我想写这个人注定了一生不可避免的悲剧。
他虽然在别人眼中,事业有所小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恩爱,还有漂亮骄傲的女儿,他们一家人对外都颇有风度,因而得到一些人的羡慕,一些人的垂爱。
但是实际上,对于赫斯特伍德自己来说呢:他实际上知道,作为一个酒店经理,他不能与人争辩,不能随心所欲的说话,而自己又有一些独断主义,所以凡是办不到的事情,他便置之不理。
分析《嘉莉妹妹》中的女性自由与追求
分析《嘉莉妹妹》中的女性自由与追求概述《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斯考特·费茨杰拉德所著的一部经典小说,于1920年出版。
该小说以主人公嘉莉·沃布尔的视角展现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女性在追求自由和满足个人欲望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就女性自由及其追求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分析。
传统观念下的女性角色定位当时的美国社会存在着强烈的传统观念,将女性框定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她们被期望只关注家庭、冷静而优雅地应对社交活动。
然而,在小说中,嘉莉表达了她内心对更广阔生活领域的渴望和对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嘉莉对自由的渴望从小说一开始,我们便可以感受到嘉莉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她渴望摆脱旧有价值观的束缚,追求自己内心真实的欲望。
她希望通过独立思考和行动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并且不再受到约束。
社会对女性追求自由的限制然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期望限制了女性追求自由的空间。
女性在家庭、婚姻以及职场等方面都遭遇到了各种限制和歧视。
小说中有许多角色都是受困于传统观念下的女性角色定位。
嘉莉在追求自由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嘉莉在寻找个人自由和满足追求时,面临着种种阻碍和困境。
她发现现实世界中充斥着虚伪、浮夸以及杂乱不堪,这与她理想化中以真实和美好为主导的内心作用发生了冲突。
对女性权益运动的影响《嘉莉妹妹》一部分描述了二十年代美国面对快速变革下出现的前所未有社会动荡,在此背景下女性权益运动兴起,推动了女性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嘉莉所经历的种种困境间接地呼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预示着女性权益运动正在形成。
反思和启示通过对《嘉莉妹妹》中女性自由与追求这一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面临的局限和不公平。
同时,我们也能够认识到女性权益运动对于改变这种局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解放的思考,并为后来争取女性平等权益奠定了基础。
结论《嘉莉妹妹》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女性自由与追求的问题。
《嘉莉妹妹》的空间叙事与交往思想
《嘉莉妹妹》的空间叙事与交往思想李雅晴(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赛的代表作。
小说以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美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嘉莉妹妹的情感与生活经历。
从空间叙事理论为切入点,解读小说多维空间中内蕴的交往思想,认为小说以人物的生活图景与生存空间来展现物质主义意识形态操控下,人与人之间物化的交往境遇,揭示了作者对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现状深深的忧虑。
关键词:西奥多·德莱赛;《嘉莉妹妹》;空间叙事;交往思想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5-0204-02西奥多·德莱赛(Theodre Dreiser,1871-1945)是20世纪初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坛巨匠,他的作品以其现实性著称,创作了《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珍妮姑娘》(Jennie Gerhardt, 1911)、《美国悲剧》(An American Tragedy,1925)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嘉莉妹妹》是德莱赛最广为人知的一部作品,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妹妹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先后与推销员查尔斯·德鲁埃和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发展男女关系,并通过其人脉拓宽社交圈,最后凭借美貌成为著名演员的故事。
德莱赛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消费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对人民的腐蚀性,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理性交往的破坏性。
《嘉莉妹妹》自问世以来,国内外对该小说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
国外学者巴尔巴·霍克曼(Barbara Hochman)解读小说中的剧院空间,认为剧院不只是一个娱乐场所,同时也是充斥着人性欲望的社会空间[1]。
艾琳·伽默(Irene Gammel)认为小说中的城市是权力运作的空间,人物命运受控于充斥着权力的空间[2]。
灰姑娘的美国梦——从空间叙事理论解读《嘉莉妹妹》
灰姑娘的美国梦——从空间叙事理论解读《嘉莉妹妹》发布时间:2021-05-17T05:04:24.262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2期作者:王敏[导读]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以乡下姑娘嘉莉到美国大城市闯荡的经历为线索书写了在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背景下灰姑娘美国梦的实现路径。
德莱塞摈弃了传统以线形时间为逻辑的创作手法,重视叙事的空间与共时性,并运用空间结构来推动小说的叙述进程。
小说的空间随着叙事的进展不断切换,从哥伦比亚城到芝加哥,从芝加哥到纽约,展示出空间的交错。
王敏华中师范大学 430077摘要:美国自然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以乡下姑娘嘉莉到美国大城市闯荡的经历为线索书写了在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背景下灰姑娘美国梦的实现路径。
德莱塞摈弃了传统以线形时间为逻辑的创作手法,重视叙事的空间与共时性,并运用空间结构来推动小说的叙述进程。
小说的空间随着叙事的进展不断切换,从哥伦比亚城到芝加哥,从芝加哥到纽约,展示出空间的交错。
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嘉莉妹妹》的空间叙事策略,解读在物质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嘉莉沿着自己绘制的地图实现美国梦的过程。
关键词: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空间叙事;美国梦1.以面代线的空间叙事叙事是具体时空中的现象,任何叙事作品都必然涉及某一段具体的实践和某一个具体的空间。
故事在时空中延展,正如法国学者让·伊夫·塔迪埃所说:“小说既是空间结构也是时间结构。
说它是空间结构是因为在它展开的书页中出现了在我们的目光下静止不动的形式的组织和体系;说它是时间结构是因为不存在瞬间阅读,因为一生的经历总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自法国“新小说”派诞生以来,空间叙事作为一种排除“时间性”的叙述手法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推崇。
我国学者龙迪勇认为:“空间也是叙事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维度。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多个文学译本并存——小说《嘉莉妹妹》译本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多个文学译本并存——小说《嘉莉妹妹》译本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学译本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和流通也越来越普遍。
然而,由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误解、漏翻、加译等情况,导致不同译本之间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
因此,对于同一文学作品存在多个译本,是一件很普遍的现象。
比如著名小说《嘉莉妹妹》(The Catcher in the Rye)已经有了多个中文译本,如施蒂尔等译本、刘绍铭等译本、熊阳等译本等。
这些不同的译本在翻译中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和特点,对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也会产生影响。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比较几个中文译本的《嘉莉妹妹》,分析不同译本在受众接受程度和波动性方面的差异,了解多个译本共存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因译本存在的误解和困惑,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营造更好的文学阅读氛围。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多个译本阅读调查问卷和相关文献,了解不同译本在受众接受程度和波动性方面的差异。
其次,通过对比分析法,分析不同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所面临的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选择意译和直译方面的取舍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多个中文译本的《嘉莉妹妹》,可以充分了解多个译本共存的现实背景,探究其翻译归因,为读者提供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原文阅读,将《嘉莉妹妹》不同译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背景更好地传递给中文读者,提升其对原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同时,其对于译者在翻译时选择意译和直译的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典型案例和借鉴价值,为提高翻译质量和有效翻译文学作品提供参考。
《嘉莉妹妹》译本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嘉莉妹妹》译本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周暖开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2()22
【摘要】西奥多·德莱塞,作为美国现代小说先驱,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一生出版了十几部小说。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其著作在美国以及中国传播情况却大为不同。
该文以其代表作品之一《嘉莉妹妹》为例,分别选取了三个关键时期的翻译作品,从翻译理论角度来探讨其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周暖开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成功还是失败?--评《嘉莉妹妹》中的女主人公嘉莉妹妹
2.《嘉莉妹妹》是一部自然主义作品吗?--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嘉莉妹妹》与嘉莉的“美国梦”
3.荧幕之外的布兰琪:另一个嘉莉妹妹--论影片《欲望号街车》与《嘉莉妹妹》中的欲望
4.中西"嘉莉妹妹"之比较——《我要富贵》与《嘉莉妹妹》的不解之缘
5.荧幕之外的布兰琪:另一个嘉莉妹妹——论影片《欲望号街车》与《嘉莉妹妹》中的欲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婚姻与压迫的缠绕:《嘉莉妹妹》的女权主义解构
婚姻与压迫的缠绕:《嘉莉妹妹》的女权主义解构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婚姻一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和人类关系的基石。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婚姻也被用作对女性进行压迫和限制自由的手段。
本文将以电影《嘉莉妹妹》为案例,探讨其中呈现的婚姻和女性压迫的主题,并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进行解构分析。
电影概述《嘉莉妹妹》是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并于1940年上映的一部心理悬疑片。
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嘉莉,一个年轻且富有吸引力的女性展开。
她先后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和自由的限制。
第一部分:第一次失败的婚姻在第一个故事线中,嘉莉与富有而自负的丈夫相遇结合。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发现他的行为暴力以及对她自由的限制。
这种压迫使嘉莉陷入了身心困境,并最终导致婚姻的破裂。
第二部分:第二次失败的婚姻在第二个故事线中,嘉莉遇到了一个貌似体贴而富有吸引力的男人,决定再次尝试婚姻。
然而,她很快发现,在这个新的关系中,她同样面临着被束缚和压迫的局面。
最终,她意识到自己需要摆脱这种不健康的环境并寻求真正的解放。
女权主义解构女权主义是一种追求消除性别不平等和女性被压迫地位的理论和运动。
对于《嘉莉妹妹》而言,女权主义可以提供深刻而有洞察力的观点来解构其中呈现的婚姻和女性压迫。
1. 社会结构与压迫女权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对于女性所施加的压迫机制。
在《嘉莉妹妹》中,婚姻被描绘为一种社会制度,它对于女性来说往往意味着束缚和剥夺自由。
这与女权主义理念中强调的男权主导和女性地位受限的观点相吻合。
2. 自由与个人选择女权主义倡导每个女性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伴侣。
然而,在《嘉莉妹妹》中,嘉莉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展示了她被迫接受社会期望以及无法实现真正自由与个人选择的困境。
这反映出了社会和文化对于女性自主权利的压制。
3. 女性团结与解放女权主义鼓励女性之间的团结和互助,以推动社会变革和解放。
在《嘉莉妹妹》中,尽管面临压迫,但嘉莉还是敢于寻求解放,并试图摆脱那些束缚她的关系。
从空间视域看《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叙事
从空间视域看《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叙事
王楠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8(000)009
【摘要】《嘉莉妹妹》讲述了农村少女嘉莉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底层跻身上流成为百老汇明星的故事。
西奥多·德莱塞通过细致的描写向读者再现了十九世纪末真实的美国城市风貌,通过分析作品中城市空间的再现与延伸、空间的动态转换和联系可以发现,德莱塞用空间叙事结构取代线性结构,开创了自然主义叙事新模式。
【总页数】2页(P145-146)
【作者】王楠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1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灰姑娘之梦"的幻灭——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自然主义情感观 [J], 刘洋
2.艺术空间与宗教创世——以《嘉莉妹妹》为例看德莱塞长篇小说的宗教叙事 [J], 杨芳
3.扭曲的美国梦--从自然主义视角看《嘉莉妹妹》 [J], 申绳林
4.从空间视域看《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叙事 [J], 王楠
5.从自然主义看《嘉莉妹妹》 [J], 宋晓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中国的接受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
人 生 活 空 间 。 任 何 注 重 私 人 生 活 的 作 品 都 被 扣 上 资 产 阶 级 腐 朽 思 想 的 帽 子 , 而 造 成 读 者 生 存 体 验 、 美体 验 的 扭 曲异 化 。像 进 审 《 莉 妹 妹 》 样 被 看 做 描 写 堕 落 少 女如 何 为 享 受 生 活 而 努 力 的 嘉 这 作 品 , 者 避 之 而 不 及 。所 以 在 此 期 间 , 本 上 没 有 对 《 莉 妹 读 基 嘉
艺
空间理论视角下 的《 嘉莉妹妹》 中国的接受状况 在
李 静
( 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 , 南郑 州 400 ) 郑 河 50 3
摘 要 : 莱 塞 的 名 作 《 莉妹 妹 》 入 中 国 已有 几 十 年 的 历 德 嘉 传 史 , 国读 者 对 《 莉 妹 妹 》 接 受 状 况 也 随 着 中 国社 会 背 景 的 中 嘉 的 变 化 而 变 化 ,嘉 莉 妹 妹 在 中 国读 者 心 目中的 形 象 已 经 由 堕 落 女
妹》 的评 论 。
读 者在 阅读 之 时 , 理 上对 作 品 已经 形 成 已 有 的 结 构 图 式 , 心
这 种 图 式 , 海 德 格 尔 的话 , 做 “ 结 构 ” 用 叫 前 ,用 尧 斯 的 术 语 , 则
叫 “ 美 经验 的期 待 视 界 ” 期 待 视 界 影 响 读 者 对 作 品 的 理 解 。 审 。 根 据 朱 立 元在 《 受 美 学 导 论 》 的 定 义 , 是 世 界观 和 人 生 观 、 接 中 正 一 般 文化 视 野 、 术 文 化 素 养 和 文 学 能 力四 层 次 、 要 素 的 有机 结 艺 四
践 的社会空间 ,这三个领域 构成辩证统一 的复 杂多重性 。E4  ̄5 [
页1 此 基 础 上 , 在 后现 代地 理 学 家 索 亚提 出 “ 第三 空 间” 论 ,17 理 [4 2 1 页1 三 空 间是 主 体 与 客 体 的统 一 。 而 弥 合 了 物 理 空 间 偏 重 客 第 从 观 、 理 空 间 偏 重 主 观 的二 元 分 裂 对 立 。 是 由于 空 间 的社 会 实 心 正 践 品格 ,第 三 空 间 才 得 以 实现 或 完 成 第 一 空 间 和 第 二 空 间 的辩
对 严酷 的 生 活 压 力 , 利 难 以抵 制推 销 员德 鲁 埃 的 诱 惑 。 他 同 嘉 与 居 。 后 又 爱 上 更 富 裕 的酒 店 经 理 赫 斯 特 伍 德 , 在赫 斯特 伍 德 此 并
的诱 骗 之下 与之 私 奔 到 纽 约 。 可 是 赫 斯 特 伍 德 并 不 能 完全 适 应 纽 约 的 生 活 , 渐 走 上 了 下 坡 路 。嘉 利 只 好 自 己 出 去找 工 作 , 逐 很 快 成 为红 极 一 时 的 演 员 , 赫 斯 特 伍 德 却 被 冻 死 在 街 头 。 《 莉 而 嘉 妹 妹 》 译 人 中 国 已经 有 几 十 年 历 史 。在 不 同 的 历 史 阶 段 , 国 被 中
改 革 开 放 以 前 , 中 国处 在 计 划 经 济 时 代 ,生 活 资 料 平 均 分
配 , 市 化 进 程 相 对 缓 慢 。 们 的生 活 空 间相 对 闭塞 , 们 对 《 城 人 他 嘉
莉妹妹 》 中芝 加 哥 和 纽 约 灯 红 酒 绿 的 都 市 生 活 没 有 概 念 , 难 理 很 解 书 中 主 人 公 的 行 为 。 k / , 化 大 革 命 期 间 , 治 权 力 操 控 者 L' 文 t , 政
《 莉 妹 妹 》 美 国 作 家 德 莱 赛 的 代 表 作 , 版 于 10 嘉 是 出 9 0年 ,
讲 述 的 是 乡 下 姑 娘 嘉 利 独 自到 大 城 市 闯 荡 的 故 事 。 芝 加 哥 , 在 面
验也随之发生变化。读者对《 莉妹妹》 期待视界也在逐渐变 嘉 的
化 , 以 他 们 的阅 读 体 验 也 在 变 化 。 所
证 统 一 。马 克思 曾说 :人 创 造 环境 , 境 也 创 造 人 ” J o页1 “ 环 。 ̄6 [ 可 以 说 人 也 是 空 间 的产 物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0 . I 6 1 4
从 空间的维度看 ,中国新 时期的改 革给 中国带来了大规模 的空间重组与空 间开放 。 改革开放以后 ,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性 变 为 新 女 性 , 是 因 为读 者 的 阅读 期 待 视 界 发 生 了变化 。 文 这 本 用 空 间 理 论 分 析 中 国改 革 开 放 以来 发 生 的 变化 . 并进 一 步 说 明
尔 在 《 间 的 生 产 》 中 提 出 以 社会 实践 空 间 为 统 一 的 三 元 辩 证 空 法 , 间 包 括 三 个 领 域 : 观 的物 理 空 间 、 观 的心 理 空 间 和 实 空 客 主
发 展很 快 。 城 市 化 为 主 要 标 志 , 国 的空 间呈 现 出 天 翻 地 覆 大 以 中
变 化 , 以前 任 何 时 候 都 复 杂 多 元 。 者 的 生活 体 验 以及 阅读 体 比 读
文 章 编 号 :6 3 2 1 (O 1 0 - 1 1 0 1 7 — 11 2 l )8 09 - 2
中 国社 会 背 景 变化 对 《 莉 妹 妹 》 中 国 的 接 受 所 产 生 的 影 响 , 嘉 在
揭 示 两 者 之 间的 相 关 性 。 明读 者在 文 学创 作 过 程 的 重要 性 , 说 以 及 生活背景对读者的影响 。 关 键 词 : 会 背景 ; 间理 论 ; 待 视 界 ; 者 接 受 社 空 期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