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绪论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陈悦绪论

自然辩证法陈悦绪论

和机械运动的规律去揭示一切现象,即力
的泛化,实际上,力的概念,在从事计算
力学范围以外的任何领域,在科学上都是
不适用的。
按照牛顿力学,不论物体 如何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 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机械论则认为自然界只有量变 而没有质变。
牛顿力学得出了严格的用 数值来表示机械因果性的公式, 人们根据他可以精确语言运动 的结果;机械论就认为这种单 一决定论是决定论的唯一形式, 即完全决定论。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9世纪的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中的成就冲击 这就的思维方式。
马、恩关于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萌芽,应追溯到19 世纪40年代。
将人、自然与社会融入一体的是黑格尔,但其颠 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自然是人的观念的 外化,是唯心的。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分,但它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起 /20090811/n265878855.
shtml
量子力学向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子能技术开发 纳米技术 激光 超导研究 大规模集成电路
纳米科学技术:叩响新世纪之门
纳米尺度——100-0.1纳米 纳米科学技术正式创立于1990年,美国成功
德谟克利特——万物皆原子
Democritus,公元前 470~前360
真实存在的东西是原子 和虚空
后由伊壁鸠鲁发展,进 一步提出原子不仅由大 小和形态的不同,而且 有重量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最后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
人,也是首先从事经验考 察来研究具体问题的人 逍遥学派的创始人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第三节学习与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二、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三、自然辩证法的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进行哲学理解的学问。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整体的自然界和对自然界认识、改造的结晶——科学技术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2、自然辩证法直接面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它以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总结、概括和研究科学技术存在、发展的辩证法。

3、自然辩证法在研究方法上以科学技术的辩证法为中介,通过它并借助于它,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并提供自然界的辩证发展图景。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1、辩证的自然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认识和科学方法●科学事实的搜集●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科学研究的数学方法、模型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方法3、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系统●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问题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自然辩证法的性质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2、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学的关系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就其学科性质而言,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

●就认识的层次而言,自然辩证法在各门科学技术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间,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中间位置。

●自然辩证法作为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桥梁,它反映了哲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

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文化史上的科学时期● 2、黑格尔的自然观● 3、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1、自然辩证法发生形态变化的依据● 2、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发生形态变化的依据●由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决定的●科学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思维方式的要求●自然辩证法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辩证法在苏联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在西方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的现代化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的现代化●建国初期●工业化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两个名称的并存●1、自然辩证法●2、科学技术哲学第三节学习与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技观。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德: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品德修养、 美学教育、人生理想、献身精神,为人民 服务的思想和对真理的追求,及勤奋、虚 心等,称为基本文明,做人的标准
才:才能,是一个人的天赋,先天遗传,智 力水平。 学:学问,后天学习知识的总和。 识:见识,哲学修养即世界观、方法论。
人类知识的发展
一、科学革命的启示
第三次,20世纪40年代 标志: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起点, 以电子学、分子生物学、能源科学、材料 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等新兴学科。 评价:各国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共同认 识到这次科学革命的重要性,认为这次科 学革命比上两次在规模、范围上更广泛。
二、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分析及启示
1、量的方面:
三次科学革命的标志与评价: 第一次,19世纪30年代
标志1:细胞学说(1838-1839) 标志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842-1845) 标志3生物进化论(1859)
评价:第一次科学革命打破了 牛顿力学的一统天下,各门自 然科学从牛顿的机械力学的统 治下解放出来,走上了独立发 展的道路。
第二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物理学革命 标志:1905-1916 相对论 1900 量子论 评价: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创立标志人类对客 观世界认识的一次重大的新飞跃.冲破了牛顿 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念、绝对质量观念,使物 质与运动,时空与运动统一起来。 列宁认为第二次科学革命将要产生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然辩证法 又称科学技 术哲学
绪 论
自然辩证法的社会需要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回顾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概况
自然辩证法的社会需要
• 人类的知识结构
• 人类知识的发展
人类的知识结构
1宏观结构
⑴纵向结构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反杜林论’旧序》和[自然科学和哲学],根 据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德国哲学界的混 乱局面, 从理论上说明自然科学家总是受哲 学支配的,以及正确的哲学思想对自然科学发 展的积极作用,从而指明了自然科学工作者自 觉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则批判了自然科学 领域中的经验主义,最终导致神秘主义的倾向。
科学社会学 科学知识社会学 科学学 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文化学
科学技术的其他研究
自然辩证法的具体研究内容
1) 2) 3) 4) 5) 6) 自然观研究题 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 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 包括《导言》、《‘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 界中的自然科学》等 概述了辩证法在科学中和科学家中的发展,辩证 自然观的建立;揭示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思维方 式的弊病。 利用当时科学资料和揭示的事实,批驳了一些自 然科学家进行所谓“神灵科学”研究。
《导言》和[科学历史摘要]的主要内容:从自然 科学发展史角度,分析了科学发展对哲学思想、 自然观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 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并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基本点: “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 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 永久存在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 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改变单 向度的知识结构。 初步学习和了解作为人类历史组成部分 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学习科学精神、思想、方法、态度、文 化。 在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借鉴和参考人文社 会科学的思想与方法。
培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决策的 能力。 培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思考和参与社 会上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争论和有关问题 的讨论的能力,培养关注正确利用科学 技术的社会责任感。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 义中的地位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A,对象、内容与性质 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 系为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 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 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B,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观点 1,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二者彼此密切相联和相互制约; 2,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必须进行物质 生产劳动,而为了有效地进行劳动必须结成一定 的社会关系; 3,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形成与发展起 来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是用石器,它 是人的自然肢体的延长; 4,近代科学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从落 后的农业社会推向开放、进步的工业社会。 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现代科学、现代工业与现 代贫困、衰颓之间的对抗、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 间的对抗,产生了以人类彻底解放为己任的科学 社会主义学说。
一、教学目的: 1,明确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明确自然辩证法是开放的、发展的学科。 3,明确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讲解方法: 根据哲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的有关著作,阐明自然辩证法是在马克思 主义指导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 交叉的学科。 三、基本内容: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它的历史发展;它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汇合成一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认为,科学与技术是社会的活动而非个人的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STS)演变为(S&TS)即科 学与技术的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发展 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认为,科学与技术是全人类的事业,是关系国家的 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产业。 自然辩证法与STS及S&TS的区别:1,(STS) 和(S&TS)都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 地位; 2,它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 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研 究在借鉴它们的成果时,必须有分析地加以吸收。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科学技术史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材 料。反之,科学技术哲学为科学技术史提供了 理解历史的理论框架。

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没有科学史 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

(2)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学 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又称科学的科学, 是应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 科学活动的结构和动力,以及它与社会其他领 域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科学学主要分支有:科学社会学、科学计量学、 科技体系学、科学逻辑学、科学政治学、科技 政策学、科学教育学、科技法学、科技传播学、 科学心理学、科技管理学、科学文化学等等。 科学学为自然辩证法提供思想材料,自然辩证 法为科学学研究提供哲学支持。


科学观

“科学观”研究科学的本质、科学与非 科学的分界、科学认识的程序、科学知 识的结构、科学理论及其评价、科学的 发展规律和价值。

技术观

“技术观”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 术的一般方法及其原则、发展规律和技 术价值等。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 探讨科学技术的科 学技术的社会体制、运行机制、科学技 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社会 价值,以及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规律性。
3.3 学习安排


1.
2—16周:课堂听课和讨论; 17周:开卷笔试。 科学观部分安排录相资料:反伪科学之争 讨论问题: 绪论和自然观部分:



为了社会发展而述诸于哲学和科学,有助于社 会发展吗? 系统科学完成了对机械力学的彻底革命吗? 生态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2.
科学观部分:

② ③



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观:科学的本质与价值 技术观:技术的本质与价值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20世纪的科学哲学
• 1、对经验的依赖性减弱 • 2、科学仪器对科学的影响空前突出 • 3、科学语言的符号化形式化增强
20世纪的技术哲学
• 1、1887年,卡普的《技术哲学纲要》问世,
出现了“技术哲学”一词
• 2、1968年左右出现了专门的技术哲学研究
共同体
• 3、科技负效应的关注空前增强 • 4、对技术的社会控制显得必要而迫切
三、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1、对科学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
自然观
• 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
法论的抽象——科学技术方法论
• 3、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进行价值论抽象——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 1、康德的“星云假说”(1755年)
2、1828年,维勒:“论尿素的人 工合成”
• 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
了尿素,填平无机界与有机界之间的鸿沟。
3、1838年,施莱登:植物细胞学说 1839年,施旺:动物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建立,表明整个生物界存在着 统一性,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组成单 元。
(三)假说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科 学方法论
• 1、近代科学以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方
法展开。伽利略和牛顿是这种方法的倡导 者和实践者。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堪称这种方法的典范。
• 2、假说方法的兴起
(1)假说的特点:
• a、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 b、具有一定的假定和猜想性
(2)恩格斯有关假说的思想
的在于揭示它们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它 们进行理论解释和行为预测。属于实证性研究。 其目的在于获得经过确证了的规律性知识。

自然辩证法课件:绪论

自然辩证法课件:绪论
5. 学科性质
哲学(内容、角度、方法)
6. 学科位置
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规律: 特殊
一般
普遍
对象: 特殊对象 自然界和科技 自然、社会和思维
指导性: 最弱
最强
社会学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哲学)
思维科学 辨证逻辑思维(精神哲学)
二、自然哲学的历史渊源
1. 古代自然哲学时期
(1)外国 —— 唯物 泰勒斯:万物始于水 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空虚, 其余一切都是意见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源
一、自然辩证法
1. 辩证法及其规律
(1)客观辩证法:自然界、社会本身 所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
内容: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客观联系的规律性 客观世界的过程性
(2)主观辩证法(思维辩证法):客观辩 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内容: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体、归纳与 演绎、分析与综合
(3)辩证法:关于发展过程和普遍联系的 规律学说
2. 哲学的发展 3. 社会的发展
例:温伯格、爱因斯坦
讨论一
• 1.机械自然观的形成背景、特点和意义 • 2.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 4.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
• 哲学基础:黑格尔的辩证法(唯心)
• 自然科学基础:
• 星云学说;
地层渐变原理
•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理;生物进化论
• 尿素的合成;
细胞学说
• 方法论基础:综合
• 观点: 物质观 系统观 运动观

时空观 规律观 天人观
三、创立的过程
1. 酝酿期(18、40 — 1873、5)
• (2)成果
• 1)毛泽东
• ●物质结构的无 限可分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和综 合、归纳和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 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基本方, 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 术方法论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是马克思主 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形成之前,人类曾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形成对自然自发的唯物主义 和朴素的辩证法的理解。早期关于自然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 质近代初期科学发展形成了以力学为模式解释宇宙、世界的机械自然观,虽然其本 质是唯物论的,但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形而上学的特征。
3、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考察和研究了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规律,形成了关于科学技 术及其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和普遍发展的学说,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形成之前,人类曾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形成对自然自发的唯物主 义和朴素的辩证法的理解。早期关于自然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测 的性质近代初期科学发展形成了以力学为模式解释宇宙、世界的机械自然观,虽 然其本质是唯物论的,但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形而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是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 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稀飞跃,是科学技术思 想的凝练和精髓。
自然辩证法概论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3.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4.自然辩证法的新时代意义

自然辩证法 绪论

自然辩证法 绪论

合格和不合格
你的行为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规范吗? 在学习中,我们为了应付作业,是否下载网络 中他人的东西,东拼西凑呢?
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
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是指这样一种境况,在这种 境况下,科学家的某种(某些)利益具有干扰他在科 学活动中作出客观、准确、公正的判断的趋向。
空间科技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 联)“斯普特尼克1号”从 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标 志着人类的活动疆域已经 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 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 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
1961年4月12日, 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 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 ,在离地球181千米 的轨道上,绕地球飞 行一圈,开创了载人 航天的新纪元。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 4个重要观点 —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人与 自然的相互关系是基础和本质性关系;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劳 动发展史可以找到理解社会发展的钥匙; 科学技术是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 科学技术革命推进了社会变革,特别是工业革命把人 类带入开放的、进步的工业社会。
为谁说话?
发表和公开
我们常以为,在学术领域,引文和参考文献不是一件重要事情。许多 人——科学界以外的人,常认为文章注脚、最后尾注或参考文献都不 必要,它们是令人讨厌的事情,而事实上,这是科学激励系统中最核 心的东西(默顿语)。 发表和公开形成制度的简史:牛顿时代,抢先发表和剽窃是经常事; 后来在皇家学会秘书奥登伯格的制度做法下,形成这样的做法: 研究结果在发表或公开发布前是享有特权的。 研究结果发表后,要通过使用引文承认发现知识者。 在材料可以共享的领域,一位科学家如果不愿与合格的同事共享 研究材料,就会承受不被信任和尊重的风险。

自然辩证法导读-绪论课件

自然辩证法导读-绪论课件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对环境的影响
科技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 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 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等。
科学技术的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可持续发展技术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将进一步发 展,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技 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人类社 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近代科学技术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科 学方法的发展和实验的广 泛应用推动了近代科技的 飞速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等领域的突破,现代科技 呈现出高度综合和交叉的 特点。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技对经济的影响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 的重要动力,能够提高生 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
科技对文化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性,引导科学家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 影响,推动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公正性。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自然辩证法关注人类生活的现实问题,为解决人类生活中的环境、资源、健康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 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自然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 障。
方法和工具。
B
C
D
社会进步中的应用
科学方法论在社会进步中也有所应用,为 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促进 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科学方法论在政策制定中也有所应用,为 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分析工具。
04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然辩证法(新):绪论

自然辩证法(新):绪论

例:请欣赏中国古代的屈原(公元前 请欣赏中国古代的屈原( 请欣赏中国古代的屈原 339—— 278年 ——前 339——前278年) 与柳宗元(公元773 773—— 与柳宗元(公元773—— 819年 千年对歌” 819年):“千年对歌”—— 天问》 天对》 《天问》对《天对》。 人能认识宇宙么? A.人能认识宇宙么? 屈翁: 上下未形, 屈翁:“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柳公: 本始之茫,诞者传焉。 柳公:“本始之茫,诞者传焉。”
二、“自然辩证法”三重功能: 自然辩证法”三重功能: 1、它是主流意识哲学的教育。 、它是主流意识哲学的教育。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价值论的教育。 价值论的教育。 2、它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 2、它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 它研究自然哲学、 科学哲学、 它研究自然哲学 、 科学哲学 、 技术 哲学、思维方法哲学。 哲学、思维方法哲学。 3、它是生存生命生活 、 的深切关怀和思考。 的深切关怀和思考。
0:10:16~0:10:28(12’’) : : : : ( ) 候鸟飞跃地平线, 候鸟飞跃地平线,依靠天文标 记导航:太阳和星星, 记导航:太阳和星星,它们也可感 应地球磁场,作为引路的指南针。 应地球磁场,作为引路的指南针。 0:36:04~0:36:17(13 ’’) : : : : ( ) 来自地球各大洲的候鸟, 来自地球各大洲的候鸟,汇集 在北极终点,又散居各地。不久, 在北极终点,又散居各地。不久, 小鸟降生孵化, 小鸟降生孵化,它们要赶上首次迁 移之旅。 移之旅。
D.宇宙是无限的么? 宇宙是无限的么? 宇宙是无限的么 屈翁: 隅隈多在,谁知其数? 屈翁:“隅隈多在,谁知其数?” 柳公: 无极之极,莽弥非垠。 柳公:“无极之极,莽弥非垠。 夫何鸿洞,而课校修长!” 夫何鸿洞,而课校修长 E.宇宙运动的规律是什么? 宇宙运动的规律是什么? 宇宙运动的规律是什么 屈翁: 十二焉分?列星安陈? 屈翁:“十二焉分?列星安陈? 所行几里?惠气安在? 所行几里?惠气安在? 曜灵安藏? 曜灵安藏?……”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现代科学哲学
•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崛起和发展,科学哲学 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 20世纪初,以石里克、卡尔纳普、纽拉特、亨普耳为 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更进一步强调 了科学的可证实性分界标准,并把科学哲学归结为对 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形式的分析; •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或 批判理性主义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强 调可证伪性的科学分界标准、演绎检验法和科学知识 的增长;
三、关于技术哲学
• 技术哲学以对自然进行改造方式和方法的技术 的整体为其研究对象,是关于技术的一般性质 及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自然辩证法意 义上的技术哲学就是关于技术活动的辩证法。 • 技术哲学是技术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意 识”。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对技术本 身进行认识,一些科学家、工程技术工作者和 哲学家们反过来对技术自身进行哲学思考,这 便产生了技术哲学。
分析: • 两个一般性定义: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及运动、变 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 看法 • 但是,人们对自然界整体性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人 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是通过科学、技术和工 程的中介来得以实现的。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很 自然地包含着三重具体的内容:一是人将自然界的整 体作为研究对象,并具体建构出相应自然图景的关系 方面;二是人通过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行为与自然界 发生的认识自然的关系;三是人通过技术和工程的具 体实施行为与自然界发生的改造自然的关系。 • 基于上述三重现实关系,我们确定:
• 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以库恩为主要代表的历 史学派,强调用历史的观点去研究科学的发展 变化,并提出了科学范式更替的科学革命发展 模式; • 20世纪80年代,实在论和非实在论的对立逐渐 成为科学哲学的热点。 • 今天的科学哲学的发展日益呈现出门派林立、 歧见纷呈、错综复杂的局面。各派之间既相互 批评、又相互渗透。与此同时,科学哲学中还 存在着经验论-唯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两大传统。

自然辩证法绪论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绪论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总结词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 的学科。
详细描述
自然辩证法综合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揭示科学技术发 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同时,它也关注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提供哲学思考和指导。因此,自然辩 证法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是推动科
自然辩证法绪论ppt课件
•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 自然辩证法的哲学基础 •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观 • 自然辩证法的未来展望
0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总结词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学科。
详细描述
自然辩证法主要探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它旨在揭 示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动力和规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哲学思考和指导。
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进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 文化素养。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证法的未来展望
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严峻问题,需 要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近代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02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代科学技术逐渐形成并得到了
迅速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趋势
03
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综合和交叉的特点,涉及到多个领域
和学科的融合。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 产业升级和转型。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3.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1)世界是物质的 2)物质是运动的 3)运动的多样性
4)运动的规律性 4.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异同
自四然、辩什证么法是自自然然辩辩证证法法自然辩证法自然
(三)自然辩证法的结构
1、自然
——自然存在状态和运动规律 2、从自然到人
自然观
——自然的进化
3、人 ——人的认识能力
方法论
自一然、辩作证为法出自发然点辩和归证宿法点自的然自辩然证法自然
(三)作为归宿点的自然 人工自然——“第二自然”。
1.第二自然的内容 1)作为生活资料的物质产品。 2)构成生产力的生产资料。 3)表现为物化形态的科学技术。
自(然三辩)证作法为自归然宿辩点证的法自然自然辩证法自然
2.第二自然的特点 1)都深深地打上人的印记。 2)将为人们逐渐占有。 3)成为社会进步的要素。
线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
1、对待文献的态度 •学习文献的危险性:
而摆脱陈规戒律和解决这个问 题本身一样费劲。
•怎样学习? 要有新鲜的观点和独创精神,
阅读时必须抱批评、思考的态度。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
2、对待技术手段的态度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 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培根
自二然、辩科证学法与自技然术辩的证基法本特自征然辩证法自然
(三)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从目的和任务看 2)从活动过程看 3)从形态上看 4)从评价标准看 5)从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上看 6)从性质上看 7)从工作主体看 8)从意义上看
自(然三辩)证科法学自与技然术辩的证相法互自关然系辩证法自然
3.自然的分类 人类干预程度的大小是分类的依据。 1)天然自然 2)人工自然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 何谓理论思维?——哲学思维?
何谓哲学?
• 朱熹(3岁):“天之上何物?” • 陆九渊(4岁):“天地何所穷际?” • 罗素(5岁):“海蛎会思考吗?” • 泰勒斯:“宇宙如此广阔,忙于地上的事
情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 两样东西,
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律。”
哈雷彗星——中国人的遗憾
• 哈雷是1682年亲眼观察到彗星的绕日运动,
他根据牛顿力学计算、论证出它和1531年、 1607年人们观察到两颗彗星极其相似,他 经过分析比较,断言这三颗星星应是同一 星体,其运行周期为76年,预言它将于 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回来,后来,果 然在1759年3月地球上的人们再次看到这个 客人。
法》(没有完成) • 1925年《自然辩证法》在苏联出版,推动 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传播; •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 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意义
• 1、启迪思维,开阔思路; • 2、实现现代化,民族伟大复兴。
哈雷彗星——中国人的遗憾
据载:公元前613年——公元1910年两千多年间, 哈雷彗星出现过31次,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每次都 作了观察记载,中国人是最早看到哈雷慧星的, 中国的史书上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哈雷慧星的观察 材料,阿拉伯人直到公元66年才开始这颗星星作 观察记录;欧洲人则到公元989年才第一次有记载。 然而,哈雷慧星是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首先发现的, 这是被世人所公认的。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认识改造
人 类
科学技术
自 然 界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 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研究方法。 • 即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 绪论

自然辩证法 绪论
科学哲学
笼统而言,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主要包括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中国自辩研究会设有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具体探讨:科学的性质,科与非科的划界,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逻辑(怎么发现,怎样证明),科学理论的提出、检验与评价,理论的结构、进化和更替,发现的模式,科学思维的特点和要素,等等。
以上是作为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内容(即狭义的科学哲学)。
STC: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STA:Science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s
SSS: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HSS:His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
PSS:Philosophical studies of Science
学科性质
对于“自然辩证法”算不算一门学科,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实际上,现在的“自然辩证法”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多个独立学科。
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不能把事业和学科混为一谈,自然辩证法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事业,而不是一门学科,它没有固定的范式,没有流派和国际性。在中国,它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一些相关学科获得支持。
自然辩证法绪论
绪论
一.弁言
二.关于“自然辩证法”
三.几个重要的相关学科
四.绪论部分必读文献
五.学习意义
一.弁言
课程性质:
原为理工农医类研究生公共必修课
2011年秋起调整为所有专业研究生的限定选修课
课程内容:
自然篇: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篇:科学发展史,科学哲学基本问题,科学方法论
技术篇:技术发展史,技术哲学,技术方法
科学技术与社会篇:科技体制化、科技与社会诸因素的互动

自然辩证法 绪论

自然辩证法 绪论
其基本思想是,辩证法不仅在社会生活 和人类思维中起作用,也是自然界本身 所具有的,即“表明辩证法的规律是自 然界实在的发展规律,因而对于理论自 然科学也是有效的”
5
“辩证法”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 是指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 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
苏格拉底把辩证法看作是通过对立 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
“自然界的基本奥密之一,就是他 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他看来,‘两 极相逢’这个习俗用语是伟大而不可移 易的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是哲 学家不能漠视的定理,就像天文学家不 能漠视开卜勒的定律或牛顿的伟大发现 一样。
18
‘对立统一’是否就是这样一个万 应的原则,这一点可以从中国革命对文 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中得到明显的 例证。”
6
在康德哲学中,辩证法主要指理性自 身包含的矛盾。康德认为,当人们运用 有限的范畴去把握“世界”时便会陷入矛 盾,即“二律背反”。
黑格尔不仅把辩证法看作一种思维方 法,同时认为它也是一种宇宙观。辩证 法就是研究对象自身的矛盾,并把这种 矛盾视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宇宙发展 的普遍法则。
7
唯物辩证法把辩证法看作客观世界 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中的辩证法 视为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自觉反映, 指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15
纵观马克思一生,除了在批评杜林 时他曾两次从否定的意义上提及“自然 辩证法”外,从未在肯定的意义上使用 过“自然辩证法”这一术语。
16
不仅恩格斯,而且马克思也同样对 黑格尔把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的做 法采取了认同的态度。马克思承认辩证 法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7
马克思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5
就像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所揭示的: 在自然观问题上,马克思确实坚持了从 人与自然互相联系的角度加以考察的基 本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面的渗透
否定之否定
• 2. 自然辩证法
• 1)概念 • 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一般 规律的科学
• 2)内容
• (1)自然哲学(自然观)
• 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
• (2)科技哲学(科技观) • 关于科技研究和科技发展的辩证法

3. 学科位置
自然科学 规律: 特殊 对象:特殊对象 指导性: 最弱 社会学 思维科学 自然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一般 普遍 自然界和科技 自然、社会和思维 最强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哲学) 辨证逻辑思维(精神哲学)
2)斯大林
《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2. 日本
• 1)组织 • 1932年,“唯物论研究会”设立自然 科学研究会 • 2)代表人物 • 宫原将平:《与恩格斯的虚拟会见 记 — 围绕自然辩证法的对话》
• 坂田昌一
3. 中国
1)组织 (1)上海 1935年, 陈晓时、读书会 1937年, 实事座谈会 (2)延安 1938年, 高士其、自辩座谈会 1939年, 于光远、自辩讨论会 1940年, 自然科学研究会 1944年, 延安大学、自然发展史
• 科研选题
• 科学思维
• 3. 科学社会学 • 科学的体制化 • 科学组织的运行
(3)重庆
1938年, 郭沫若、科学研究会
1939年, 周恩来、自然科学座谈会
• 2)代表人物
• (1)毛泽东
• 《矛盾论》 • 《实践论》
• (2)周恩来
• (3)邓小平
四、作用和意义
1.科技的发展 2.哲学的发展 3.社会的发展
讲授内容
• 1. 自然观 •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 2. 方法论
二、创立的过程
1. 酝酿期(18、40 — 1873、5)
2. 形成期
1)1873、5、30 — 1876、5月 2)1876、6 — 1878、6 《反杜林论》— 姊妹篇
3)1878、7 — 1883、3、14
三、传播和发展
1. 苏联
1)列宁 (1)背景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泛滥 俄国的形势 物理学唯心主义 (2)成果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自然辩证法
1. 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 (1)概念 自然、社会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 (2)内容
▲ 存在的辨证法 ▲ 联系的规律性
▲ 世界的过程性
2)主观辩证法(思维辩证法) (1)概念 思维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2)内容
▲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体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3)辩证法
(1)概念 关于发展过程和普遍联系的规律学说 (2)规律 质量互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