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四《宋词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必修四宋词课后练习答案
• 本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 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和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 情?(6分) • ①本词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 景象。 • ②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说, 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 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 施极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 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 • ③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 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 情。
• 6.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 理解?(3分) • 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 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 风雨 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 作者用此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体现他面 对政治和人生风雨时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达到了一种 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乐观、旷达人生境界。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3分)
① 这是词人对今宵酒醒后的设想,是融情入景的写法,景 中含情,情景交融; ② “柳”谐音“留”,点明相思之情,杨柳依依,晓风凄 凉,残月冷清,这三个最触动离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 清孤寂的意境, ③ 它出现在酒醒之后,更添词人的离愁别绪和惆怅。
• 4. 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 有怎样的意境?(4分) •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 是设想次日酒醒后的虚景。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 清丽。
• 5. 本词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 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 境。试分析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抒发了词 人怎样的感情?(4分) • ①作者描写了大江向东奔流,浪涛汹涌,拍打着堤 岸卷起层层白浪,山石嶙峋高峻等景色,描绘出一 幅雄伟、壮丽的画图,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意 境。 • ②通过描写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功立业的周瑜, 反衬自己怀才不遇的际遇 ③ 表达作者对往昔英雄的仰慕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高一语文鲁人必修4课时训练:课时训练1 宋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1宋词二首一、夯基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发髻.记.忆边际.计.日程功季.鹰归未B.茁.壮笨拙.罢黜.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黩.武亵渎.案牍.买椟.还珠嫉贤妒.能D.燥.热辞藻.害臊.不骄不躁.名声大噪.解析:A项,均读jì;B项,分别读zhuó/zhuō/chù/duō/chù;C项,“妒”读dù,其余均读dú;D项,分别读zào/zǎo/sào/zào/zào。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赢得舞榭歌台金戈铁马有志者事竞成B.纶巾寻常巷陌蔚为壮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寒暄毛骨耸然仓皇失措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什物如火如茶披星戴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析:A项,竞—竟;C项,耸—悚;D项,茶—荼。
答案:B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的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
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伺..人间的动静。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解析:A项,“歆羡”的意思是“羡慕”,含有希望得到的意思,与语境吻合;B项,“窥伺”是“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的意思,与句中“黑暗中”“隐隐”等词所形成的语境吻合;C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与“熟悉”“一个多小时”等词所表达的意思吻合。
D项,“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不能用于形容饥渴这一同类的事物。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的词是以用典故多出名的。
高中同步测试卷·鲁人语文必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第一部分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A卷)(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ɡuān)还酹.江月(lèi)樯橹..(qiánɡ)(lǔ) 暴.霜露(pù)B.舞榭.歌台(xiè) 金戈.铁马(ɡē)逦迤..(zī)(zhū)..(lǐ)(yǐ) 锱铢C.六国互丧.(sànɡ) 胜负之数.(shù)突兀.(wù) 囷.囷(qūn)D.或未易量.(liànɡ) 廊腰缦.回(màn)剽.掠(piāo) 辇.(niǎ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序倒置现象的一句是()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②数.见不鲜B.①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②暴.秦之欲无厌C.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D.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②谨食.之,时而献焉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按要求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六王毕,四海一.②骊山北.构而西.折③燕赵之收藏..④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韩魏之经营⑤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A.①/②④/③⑥/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③/⑤/⑥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埃及人认为,人生有如白驹过隙,毫无意义。
相反,他们非常注重让高尚的德行成为死者留在活人中间的长久记忆。
因此,他们把活人的居所视为________躯体的驿站,而把死者________的陵墓叫做永恒的家园。
所以,国王对修建宫殿显得________,营造陵寝却________。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宋词二首+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分层作业(一)一、基础运用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4412001】A.故垒.西边垒:城堡B.一尊还酹.江月酹:洒酒祭月C.舞榭.歌台榭:高土台上的房子D.可堪.回首堪:能够【解析】D项,堪,忍受。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不相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B.惊涛..拍岸C.千古江.山.D.寻常..巷陌【解析】A项,大江,今义,大的河流;古义,指长江。
【答案】 A3.对下列句中使用的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元嘉年间宋文帝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抗金主张。
)【解析】C项,以廉颇自比,非为显示功绩,而是说自己虽然壮心不已,但无人重视,无人问津。
【答案】 C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英雄无觅孙仲谋处A.故国神游B.多情应笑我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烽火扬州路【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B项,主谓倒装句。
C项,被动句。
D 项,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答案】 A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发思古之幽情②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③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④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⑤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⑥分别咏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词句A.①②④⑤③⑥B.①④⑥②③⑤C.④①⑥②③⑤D.④⑥②①③⑤【解析】④①⑥描述“苏轼”和“辛弃疾”吟词,②③⑤阐述“河流”和“历史”的共同点。
【答案】 C二、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必修4第二单元宋词篇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宋词篇(下)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骗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这首词上片的第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
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依据词意鉴赏。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3~4题。
点蜂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ǎn)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上片中“露浓花瘦”这一写景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4.简析“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妙处。
答:参考答案1.【解析】第四句是“破纸窗间自语”。
“纸”不会说话,这里却说“自语”,可见是拟人手法。
【答案】拟人手法。
破碎的窗纸,随着斜风急雨飒飒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自语”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
2.【解析】这首词上片写衰败荒凉之景,下片写收复失地、报效国家之情。
景与情的基调是不一致的。
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不一致。
面对如此破败凄凉的景象,词人并不因此伤感消沉,而是由此回忆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国事、晚年罢官归隐、壮志未酬的经历,激发了“眼前万里江山”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词人虽然英雄失意,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伟大抱负。
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前万里江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反衬作用,结语突几的转笔突出了词人宽阔博大的胸襟。
3.【答案】①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②烘托了少女“薄汗轻衣透”的娇美风貌。
(意思即可)4.【答案】①“和羞走”一语,生动描绘了少女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②“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一细节极精湛地写出了这位少女对来人羞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大胆见,只好借嗅梅来掩饰,却偷眼去看的微妙而又细致的心理。
(意思对即可)。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苏轼词二首同步试题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苏轼词二首【名句积累】1.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水龙吟》)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6.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9.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10.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石苍舒醉墨堂》)【名篇赏析】浣溪沙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诗意: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俪向前。
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赏析:这首记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偓佺(wò quán)欹.枕(qī)忍俊不禁.(jīn)B.杳杳.(yǎo) 奇葩.(bā) 戛.然而上去(jiá)C.天籁.(lài) 熨.帖(yùn) 渎.于职守(dú)D.整饬.(shānɡ) 料峭.(qiào) 时乖命蹇.(jiǎn)解析:B项,“葩”读“pā”;C项,“熨”读“yù”;D项,“饬”读“c hì”。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1.1 宋词二首同步练习鲁人版必修4
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宋词二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4分) A.螺髻.记.恨发际.计.日程功季.鹰归未B.茁.壮笨拙.罢黜.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黩.武渎.职案牍.买椟.还珠嫉贤妒.能D.燥.热辞藻.害臊.不骄不躁.名声大噪.解析A项均读jì;B项分别读zhuó/zhuō/chù/duō/chù;C项“妒”读dù,其他均读dú;D项分别读zào/zǎo/sào/zào/zào。
答案 A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 A.赢得舞榭歌台金戈铁马有志者事竞成B.纶巾寻常巷陌玉簪螺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C.寒暄毛骨耸然献愁供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什物如火如茶阑干拍遍水随天去秋无际解析A项竞—竟;C项耸—悚;D项茶—荼。
答案 B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连贯的一项是()(4分)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______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光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上了灰色的雾水D.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样贯穿整个树林解析上下文的情调要统一。
对于描写或抒情类的句子,有时要考虑前后语句的情调要保持一致。
即前边是热烈的,与之衔接的句子就不能是凄凉的;前边是壮阔的,后边就不能是柔婉的;前边是悠远的,后边就不能是热切的;等等。
答案 B4.下列句子在句型上的共同点是()(4分)①多情应笑我②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③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④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A.都是判断句B.都是疑问句C.都是倒装句D.都是状语后置句解析这些句子是为了适应格律词序而倒装。
必修4第二单元宋词篇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宋词篇(上)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1~2题。
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妙处。
2.词的结尾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3~4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3.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4.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参考答案1.【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
要赏析“乱”的妙处,势必要从写景和抒情的角度去分析。
于景而言,“乱洒”是诉诸人的视觉,“真珠雨”是诉诸人的听觉,于情而言,乱的形、乱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绪的外在体现。
【答案】“乱”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显示了凭栏凝位、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心绪之乱。
2.【解析】词的结尾写的是鹦鹉,很明显是侧面描写的手法,可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人物的感情。
【答案】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婉曲含蓄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3.【解析】此题考查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前提是读懂诗歌,要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同时联系注释所给的背景材料。
这首词上片写异乡之景,下片抒故乡之情,因此词人“咨搓”的应是思归之情,而从“休对”、“且将”两句来看,这种思归之情不可能得到满足,郁郁苦闷之情以及想极力排遣的心情溢于言表。
【答案】(示例)表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1单元 1 宋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
1 宋词二首本课话题——执着坚持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力图率兵北上收复中原,不想朝廷昏庸懦弱,没有给他施展抱负的舞台。
报国无门,他慨叹“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只能“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壮志难酬,他的愤懑喷薄而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尽管一生怀才不遇,他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梦想的脚步,始终执着地跋涉在抗金复国的道路上。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父亲去世,她从“第一夫人”跌落为平民和孤儿,饱受社会的背叛和唾弃,人生几度陷入绝望。
然而她毕竟是一朵美丽顽强的“无穷花”,在对中国哲学智慧的执着追求中,她渐渐看清了前行的方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
凭借对国家的热爱,对使命的执着,她重返政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大韩民国第一位女总统。
她,就是朴槿惠。
一个从巅峰到谷底再到巅峰的女人,正是执着的力量使她从容转身,完成今生最华美的蜕变。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3. 你应将心思精心专注于你的事业上。
目光不经透镜曲折,集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
——毛姆[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浪淘.(táo)尽 故垒.(lěi) 公瑾.(jǐn) 纶.(ɡuān)巾 樯.(qián ɡ)橹.(lǔ) 酹.(lèi)江月 舞榭.(xiè) 巷陌.(mò) 狼居胥.(xū)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早生华发(“华”通“花”)(2)一尊还酹江月(“尊”通“樽”,酒杯)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故⎩⎪⎨⎪⎧故.垒西边(形容词,旧有的)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旧交情)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广故.数言欲亡(副词,故意)故.木受绳则直(连词,所以) (2)道⎩⎨⎧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动词,说,讲)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3)国⎩⎨⎧故国.神游(名词,地,地方)国.胡以相恤(名词,国家)去国.怀乡(名词,国都,京城)(4)顾⎩⎪⎨⎪⎧赢得仓皇北顾.(动词,回头看)顾.野有麦场(动词,回看,环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看望,拜望)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表反问的副词,反而,难道)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动词,顾及) (5)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名词,处所,地方)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名词,时刻) (6)如⎩⎨⎧气吞万里如.虎(动词,似,像)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到……去)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 (7)犹⎩⎨⎧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副词,还,仍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副词,尚且)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摇着羽扇,戴着纶巾 (2)尚能饭.否(名词作动词)吃饭 (3)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 (4)樯橹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5)赢得仓皇北.顾(名词作状语)向北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大江..东去 古义:指长江。
高中语文《宋词二首》同步练习1 鲁人版必修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测试一、基础训练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①言a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因为长句……凡六百一十六言()c东船西舫悄无言()②向a凄凄不似向前声()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苏词上片融情写景,怀古抒情,下片赞扬周瑜伟业,抒发自我感慨。
B.辛词上片因景怀古伤今,缅怀古代英雄,表达对当时统治者不满;下片回顾历史教训,规劝韩胄切勿草率北伐。
C.这两首词尽管怀古的角度,写景的角度相同,但所抒之情不同。
D.苏词“穿”“拍”“卷”三个动词笔力飞动;辛词用典较多,恰切地表达了报国无路的郁愤之情。
3.以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一项: [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风流忘被雨打风吹去C.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试分析这里运用孙权典故的表现力。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上述词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A.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举行祭祀,不可一世,表明这是历史上的耻辱。
B.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气焰骄横,表明陷于异族统治之下的当地百姓,处境凄惨。
C.写出宋朝百姓在狒狸祠下迎神致祭,慨叹人们竟忘却了历史上的耻辱。
D.以“元嘉草草”造成侵略者竟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的惨痛后果,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这几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A.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
鲁人版-语文-高二语文《宋词二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宋词二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背景知识】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元祐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
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广东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
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现山东省历城县)人。
他生活在宋金对立的时代,民族灾难异常严重。
他目睹了在女真贵族的统治下北方人民的苦难,毅然投身于抗金斗争。
他一生坚持抗金,恢复中原,但屡遭主和派的诽谤和打击,连连被贬。
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被誉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现存词极为丰富,约620余首,其中抒写爱国思想之作占有极为重要地位。
他的词亦有不同风格之作,如:温柔婉约之作有之;恬静、清新的田园风光、乡居生活之作亦有之。
其作品收入《稼轩长短句》(十二卷),《稼轩词》(四卷)。
辛弃疾的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冲破音律限制,大量吸收口语、古文语,并多用比兴,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推动了豪放派词风的发展。
【阅读指导】(一)这两首词分别是宋朝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可以说,它们不仅体现了两位词人个人在词领域的最高水平,而且代表了宋代豪放派词的最高水平。
2022届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宋词二首同步练测 鲁人版必修4
1 宋词二首一、基础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
(1)浪táo 尽(2)故ěi 西边(3)惊tāo 拍岸(4)羽扇guān 巾(5)qiáng ǔ()(6)还èi()江月2根据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大江东去,浪淘.尽:(2)卷起千堆雪.:(3)故国神游..:(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动词)B故国.神游(国家,名词)C早生华发.(头发,名词)D故.垒西边(旧有的,这里指旧时的)4名句默写。
(1)大江东去,,。
(2),,。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4)千古江山,。
5默写以下苏轼诗词中的名句。
(1)《题西林壁》:,。
(2)《饮湖上初晴后雨》:,。
(3)《惠崇》:,。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的手法,用历史来说明现实。
对和的赞扬,就是对的指责;对的讽刺,就是对韩侂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实际上就是对的不满。
7如何理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8有关词的知识填空。
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又称曲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能合乐歌唱。
盛行于_______________代。
最初的词,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
词的格式的名称叫词牌,如“浪淘沙”“水调歌头”“沁园春”等。
每个词牌名都限定了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韵等。
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也有一阕或三阕的。
从字数上看,又可分为59字以下、59-90字和 90字以上。
曲调即词牌和词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的乐调。
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
例如《沁园春·雪》,“沁园春”是_______________,“雪”标明所吟咏的内容。
宋词二首同步练习2鲁人版必修4
《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测试一.基础训练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羽扇纶巾()一尊还酹江月()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大江东去,浪淘尽淘: _________________⑵雄姿英发英: _____________⑶强虏灰飞烟灭强虏: _____________⑴一尊还酹江月酹: 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酋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苏东坡有一次问一位善歌的人:“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人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人江东去’。
”这个譬喻鲜明地表明了婉约词和豪放词的不同。
请你以这首词的上阕为例,谈谈作者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表现豪放特征的。
2.这首词豪气冲天,但最后却陡然一转,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似乎有点不太协调,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3.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兴尽晚回舟,误入轴花深处。
4.“遥想公碰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几句写周瑜为什么却提到小乔?(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5—6题。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1.1宋词二首单元测试3鲁人版必修4
《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B.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C.纶(g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D.纶(guā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2.《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我们应当怎样认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这首词里的写景,用词洗炼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3.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几项:()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E.“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4.判断下面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
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
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因为一曲便是一阙。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
一曲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
()5.下边语句有不同理解。
你认为怎样理解更好,说说理由。
(1)羽扇纶巾第一种理解:这里指的是周瑜。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1宋词二首习题鲁人版必修4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1宋词二首习题鲁人版必修4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 宋词二首课后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1~2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D.此词善用衬托,比如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来反衬周瑜。
E.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2.简要分析上片的景物描写。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3~4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北伐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当时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而产生的痛惜心情。
高中同步测试卷·鲁人语文必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试卷(二)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B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苦闷”的灵魂:唐宋词人的忧患心理中国古代文学,素有“以悲为美”,亦即表现忧患心理的悠久传统。
从《诗经》里的“变风”“变雅”起,历经“盖自怨生”的《离骚》、“慷慨有余哀”的汉魏六朝诗歌,直到那忧思婉转的晚唐诗,所贯穿的基本感情脉络之一,便是那一股对于爱情、对于个人身世、国家前途、无常人生的忧患情绪。
普遍而深广的忧患情绪,孕育和造就了无数的诗人。
优秀和杰出的诗人,又按照“美”的规律,艺术化地表现出这种人人心中常有而口却难以尽言的忧患情绪:这就构成了一部古代文学史的基本事实。
不过,比较起来,唐宋词中所充溢的忧患情绪,却似乎显得格外浓厚与深细。
纳兰性德说过:“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
往往欢娱工,不及忧患作。
”(《饮水诗·填词》)这就揭示了“词”与“忧患(心理)”间的密切关系。
而李后主的这两句词:“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子夜歌》)更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唐宋词人,正是一大群对于忧患情绪具有特殊敏感的“多愁善感”者。
他们既承受着前代文学中积淀本已十分丰厚的忧患心理的精神负担,又“吸收”了本朝社会新“释放”出来的忧患心理的精神势能,于是便形成了唐宋词特别喜欢抒写“苦闷”与“伤感”的另一种内容特色——且不去说那些身世坎坷、性格脆弱的词人们;即连身逢“太平盛世”的词人如晏殊、宋祁,当他们面对良辰美景、手捧金樽玉钟时,不也轻吐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浮生常恨欢娱少”的喟叹?而那位号称“豪放”词人的苏轼,一曲“大江东去”的高歌刚刚唱到大半,其“尾声”却又立时回旋起“人间如梦”的哀音……这都足够说明,忧患情绪简直如同一个幽灵那样,老在唐宋词坛上徘徊踯躅,又像一个巨大的阴影那样,时时笼罩在词人的心头。
必修4宋词单元练习案答案.doc
必修4宋词单元练习案答案一、选择题1、A2、B3、D (初程:旅程的最初阶段)4、 B (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比古人更深)5、 A (全词围绕“伤离别”的构思)6、A (没有目睹,只是想象中的)7、C (不仅是身不由己,更多的是夏国无望)8、C (是比喻不是双关)9、 B (从“来”字可知,是希望丈夫通过大雁给自己传递锦书。
)10、 D (哪里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全词以景寄情情景交融)11、【答案】C.三组分别读ying> du> cen; A.三组分别读ddng/ddng、gong A fo/fu;B.三组分别读gudn/lUn、fd/fd、xiang/hang; D.三组分别读jidng^ shi/zhi、she/sheo12、【答案】B【解析】A项霄一宵,案一岸;C项晨一辰,嘻一嬉;D项橱一厨,消一销。
13、【答案】D【解析】例句运用白描手法,借景抒情。
A、B、C三项与之相同,D项采用反问来增强抒情力度。
14、【答案】B【解析】律诗偶句要押韵,中间两联是对偶句。
15、【答案】C【解析】A.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碧梧老枝”; B.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16、 C (因词牌的格律决定的)17、 C (李清照、纳南性德是婉约派)二、宋词鉴赏1、(1)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2)首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惋,次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
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3)呼应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
2、“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 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3、(1)元宵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用书P9~P10]一、文段阅读(一)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下列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此词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这些景观有何特点?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
这些山河景物很壮丽阔大。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写得好。
写峭岩高耸,夸张为“穿空”;写江涛汹涌,浪花怒卷,夸张为“千堆雪”,有形有声有色,寥寥数笔勾勒出赤壁的壮丽雄美的景色。
2.这首词的意境怎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雄浑、壮阔、气势恢宏等等。
3.联系全词,分析作者情感变化脉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欣赏山河之美到赞赏、追慕英雄豪杰,表达出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
回归眼前现实,人生如梦,渐入悲郁。
(二)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词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写的物景有什么特点?和哪首唐诗的意境极相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舞榭歌台,曾经歌舞升平的繁华喧闹的境地,现在是一派荒凉了。
“斜阳草树”,刘裕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现在也是如此萧条不堪了。
和刘禹锡的《乌衣巷》中“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野草花”的意境极为相似。
5.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
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词用典故多不能说是毛病。
它所用的典故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
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二、语言运用6.编拟两则格言,赠给常常用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朋友,激励其乐观处事。
每则格言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文句尽可能有意蕴。
(不超过30字)格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言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格言一:你给生活一个微笑,生活还你一个春天。
格言二:幸福与乐观相伴,不幸与悲观相随。
7.同是豪放派词人,不同的人生遭遇,不同的时代背景,使苏轼与辛弃疾的豪放风格迥异。
下面一段文字对他们进行了比较评价,请补写空缺的内容,要求句式与横线上的句子保持一致。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乐观、旷达,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豪放、沉郁。
如果说苏轼是儒雅旷达的学者,辛弃疾则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苏轼是潇洒出尘的白鹤,辛弃疾则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属于仿写题。
首先要弄清楚语段的中心主旨是比较评价苏轼与辛弃疾;然后要分析语境,要补写的语句须和上一句句式以及修辞保持一致才行。
答案:(示例)心系家园的英雄志高念远的苍鹰一、基础考查1.选出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酹.酒(lèi)羽扇纶.巾(ɡuān)怀瑾.握瑜(jǐn)B.樯.橹(qiánɡ) 寻常巷陌.(mò) 舞榭.歌台(xiè)C.华.发(huá) 金戈.铁马(ɡē) 仓皇北顾.(ɡù)D.一尊.(zūn) 灰飞烟.灭(yān) 斜.阳草树(xié)解析:选C。
“华”应读“huà”。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穿:直指B.一尊还酹.江月酹:祭奠C.赢得仓皇北顾.顾:思念D.可堪.回首堪:能够解析:选C。
顾:回头看。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解析:选C。
风流,古义:杰出、英雄、有才华;今义:生活放荡。
4.翻译下列词句。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今我身临古战场,伸游往昔浮想万千,应笑我如此多情善感,竟未老先衰鬓发斑白。
(2)可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再也寻找不出来了。
(3)多少英雄豪杰,都被历史的风雨巷去。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遥想”一词统领的内容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对词中“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用意,如何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词在豪放的气势中夹杂着婉约,以美人衬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7.这首词豪气冲天,但最后却陡然一转,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似乎有点不太协调,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壮丽的江山和英雄人物,激起作者豪迈奋发的感情。
不过想起自己的人生毫无建树,前途渺茫,作者因而自叹人生如梦。
(二)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8~9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8.辛词中作者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感情委婉深沉,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委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相比,用以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以廉颇自况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慨。
通过层层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9.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用拍栏杆的典型动作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你能写出那句词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