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教案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散文等文学形式。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古典诗歌的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和道德观念。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3. 古典诗歌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方法。
4. 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分析与欣赏。
5. 古典诗歌在高考中的考查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概念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诗人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古典诗歌的主题、意象、手法等进行探讨。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古典诗歌,提高实际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知识的掌握和鉴赏能力。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锻炼其思维和表达能力。
3. 诗歌创作: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检验其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运用。
4. 高考成绩:关注学生在高考中的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总结教学成果。
1. 课时:本课程共计3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依次讲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审美观念、鉴赏方法和代表性诗人作品。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鉴赏交流活动,提高实际鉴赏能力。
4. 高考辅导:针对高考真题,分析古典诗歌的考查要点,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系统的古典诗歌鉴赏教材作为主教材。
2. 参考书目:提供一批古典诗歌鉴赏的参考书目,供学生自主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古典诗歌鉴赏资源,如诗歌网站、学术论坛等。
4. 教学软件:选用合适的教学软件,辅助进行课堂教学。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诗人的故居、纪念馆等,感受诗人的生活环境。
2. 开展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体验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高考诗词鉴赏教案
【 - 高中作文】【篇一】高考诗词鉴赏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通过适量的读练析强化学生的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
教学设想:1、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3、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心里一定在装着学生,要真正摸清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
必要的时候实施分层教学。
4、本知识点教学大约需要9课时,知识点强化训练解析3课时,综合检测讲练2课时,共约十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例析一、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在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三个变化最大的项,古典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笔试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说: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
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张伟明的说法指明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由于这道题是以主观题型出现,难度不太大,而且与以前的客观题型应该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个联系应当是题目语言导向性。
就目前所见到的试题而言,具体的题型可分为两种:有话语引导的填空题型和无话题引导的短评题型,也有的是二者结合,题型很不一致,说明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
高中语文古诗词课程教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所选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2. 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若干首,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介绍每首诗词的作者及其生平。
3. 分析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
4. 详细讲解诗词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
5. 指导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诗词朗诵视频、名家讲座等。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安排诗词创作或改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古风音乐或展示一幅与诗词相关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为学生理解诗词打下基础。
3. 诗词赏析:逐句逐字地分析诗词的内容和形式,指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词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讨论:围绕诗词的主题思想、文化价值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读练习,或者尝试自己创作简短的诗句。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强调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方法。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所学诗词,或完成一篇关于诗词的短文写作。
五、评价方式1. 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通过诗词背诵和短文写作来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期末考试中的诗词赏析题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一、教案名称: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诗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内容:1. 诗词的基本形式: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2. 诗词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
3. 诗词的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
4. 诗词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等。
5. 诗词的主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诗词的基本形式、修辞手法、意象、情感和主旨等知识点。
2. 示例法:通过具体诗词作品,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等方面的特点。
3. 练习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鉴赏给出的诗词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诗词鉴赏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步骤:1. 诗词的基本形式:介绍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各自的规律和区别。
2. 诗词的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具体诗词示例进行分析。
3. 诗词的意象:讲解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概念,分析诗词中意象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诗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诗词中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理解情感对诗词的影响。
5. 诗词的主旨:讲解诗词主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词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特点。
六、教学步骤(续):6. 诗词鉴赏实践:a.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让学生独立鉴赏,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
b. 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c. 汇报交流,教师点评,总结鉴赏方法和技巧。
7. 诗词创作指导:a. 讲解诗词创作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b.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
高考必背古诗文《答谢中书书 》教学教案设计
高考必背古诗文《答谢中书书》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答谢中书书》。
(2)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验诗人的情感,提升语文素养。
(3)学会从意象和修辞角度分析诗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理解诗人追求清高、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答谢中书书》。
(2)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诗人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谢灵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内容,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体验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答谢中书书》。
2. 结合诗文,分析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3. 思考诗人的生活态度对自己的启示,写在日记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背诵和写作任务的完成质量。
3. 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人生观的树立。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文的意义和美感。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教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二、教学方法:分层探究法三、教学程序:导——练——矫——结教程:第一教时导语:高考诗歌鉴赏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领悟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
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凉”用得最好。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贾岛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
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
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
“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
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
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
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
高中古诗词手法讲解教案
高中古诗词手法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古诗词的能力,提高鉴赏和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选取《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品,围绕其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古诗词的图片或朗诵视频,营造古韵悠扬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新课内容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所选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信息、创作背景等。
3. 修辞手法讲解:以《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为例,分析比喻的使用,如何通过月光与霜的比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再以《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例,讲解拟人的运用,展现黄河奔腾不息的气势。
4. 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挑选诗句进行分析,识别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尝试解释其表达效果。
5. 互动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如“你认为这首诗的情感是如何通过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6.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含有丰富修辞手法的古诗词,如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以拓宽知识面。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词,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撰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五、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考古诗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古诗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古诗阅读的能力。
2. 增进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经典的古代诗歌,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2. 分析古诗的作者、背景和意境。
3. 教授古诗的结构和格律。
4. 讲解古诗中的意象、修辞和表达手法。
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文化的图片或是播放相关音乐,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导读:在学生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思考古诗的内涵和意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古诗,并就古诗的主题、意象、修辞等方面展开讨论。
4. 个别指导:对于阅读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5. 展示演讲: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并进行演讲展示,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6. 评价反馈:通过学生的演讲展示和讨论活动,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展示精选的古代文化图片或播放相关音乐,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导读教师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对选定的古诗进行导读。
引导学生抓住古诗的主题,培养审美能力。
第三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阅读古诗,并就古诗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教师在课堂中巡视,适时给予指导。
第四步:个别指导针对阅读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提问、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领悟。
第五步:展示演讲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并进行演讲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解读、背诵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步: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演讲展示和讨论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注重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提高。
2. 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是否增加。
3. 学生在演讲展示和讨论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高中古诗词教案模板(共13篇)
高中古诗词教案模板(共13篇)第1篇:高中必备古诗词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7.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8.少年行唐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9.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2.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3.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14.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6.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17.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高考语文古诗词课程设计
高考语文古诗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修辞手法等;2. 理解并背诵高考范围内指定的古诗词作品;3. 分析古诗词的主题思想、意境和艺术特色;4. 了解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和鉴赏古诗词,感受其音韵美和意境美;2. 学会运用古诗词知识进行创作和仿写;3. 提高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准确把握诗词内容;4. 培养古诗词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本课程针对高三学生,结合高考语文古诗词教学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应试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掌握古诗词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人的智慧与才华。
同时,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基本知识:讲解古诗词的韵律、对仗、修辞手法等,以课本中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具体诗词作品进行分析。
- 韵律:平水韵、入声韵、声调等;- 对仗:工对、宽对、严对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2. 高考指定古诗词作品:学习并背诵课本中指定的高考古诗词作品,分析其主题思想、意境和艺术特色。
- 指定作品:如《离骚》、《滕王阁序》等;- 作者背景: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作品分析:主题思想、意境、艺术特色等。
3. 古诗词阅读理解与鉴赏:提高学生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鉴赏诗词。
- 阅读技巧:快速阅读、细读、品味等;- 鉴赏方法:从修辞、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实践训练:针对具体诗词进行阅读理解和鉴赏练习。
4. 古诗词创作与仿写: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诗词创作和仿写,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
高考古诗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登高》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写作背景和艺术特色;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登高》这首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意境。
2. 分析诗中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登高》这首诗的兴趣。
2. 学生朗读《登高》,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二、精读与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秋天的描绘。
3. 解读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探讨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
4. 分析诗中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讨论与交流1. 教师提出问题,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价值。
四、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其他诗作,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进一步感受杜甫的诗歌风格。
2. 学生自选一首杜甫的诗作,进行鉴赏和分析,下节课分享。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登高》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登高》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杜甫的其他诗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考古诗词鉴赏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掌握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3.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代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流派。
3.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4.选取经典的古代诗词进行鉴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代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古代诗词音乐,引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和好奇。
2.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古代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如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表达情感、抒发思想为主要目的,具有形式简洁、意蕴丰富、意境深远等特点。
3.案例赏析(15分钟)选择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美妙。
4.小结(5分钟)总结古代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流派1.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古代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发展历程(10分钟)讲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如先秦时期的《诗经》,唐代的盛唐诗人,宋代的宋词等。
3.流派介绍(15分钟)介绍古代诗词的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等,让学生了解各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案例赏析(15分钟)选取不同流派的诗词进行赏析,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5.小结(5分钟)总结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流派,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1.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流派。
2.鉴赏方法(10分钟)介绍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如了解背景知识、分析诗词结构、品味诗词意境等。
3.案例赏析(15分钟)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词,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4.学生实践(15分钟)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古代诗词进行鉴赏,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高考古诗备考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高考古诗备考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高考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分析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古诗的基本结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古诗鉴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高考古诗题型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1. 对古诗中隐含情感和哲理的把握。
2. 对高考古诗题型的快速准确解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诗基础知识与鉴赏方法一、导入1. 回顾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介绍高考古诗鉴赏的题型和分值。
二、新课讲授1. 古诗的基本结构:律诗、绝句、词、赋等。
2. 古诗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排比等。
3. 古诗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
4. 古诗鉴赏的基本步骤:审题、审诗、审人、审事、审情。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自主阅读一首古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教师点评,总结鉴赏方法。
第二课时:古诗情感与哲理的把握一、导入1. 强调古诗中情感和哲理的重要性。
2. 分析情感和哲理在古诗中的体现方式。
二、新课讲授1. 古诗中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离愁别绪等。
2. 古诗中的哲理内涵:人生哲理、自然哲理等。
3. 如何把握古诗中的情感和哲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一首古诗,分析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三课时:高考古诗题型分析与应对策略一、导入1. 回顾高考古诗鉴赏的常见题型。
2. 分析各题型的特点和解答技巧。
二、新课讲授1. 选择题:注重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手法的把握。
2. 简答题:注重对诗句情感和哲理的挖掘。
3. 完形填空题:注重对诗句上下文的理解和衔接。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练习高考古诗鉴赏的各类题型。
2. 教师讲解答题技巧,点评学生答案。
第四课时:模拟测试与总结一、导入1. 进行一次古诗鉴赏的模拟测试。
高考语文古诗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古诗阅读教学设计尊敬的教师: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古诗阅读一直是考试重点之一。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本文将为您设计一堂高考语文古诗阅读教学。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和鉴赏古诗的基本元素,如押韵、对仗、意象等;2. 掌握古诗的基本阅读方法,如理解上下文,把握作者意图等;3. 学会分析古诗的意象和寓意,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4.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宋代文学家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秋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秋季的印象,引发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和想法,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检查前置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古诗阅读的知识点,如古诗基本元素、基本阅读方法等。
通过提问,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讲解诗歌背景教师可以简要介绍陆游以及他的文学成就,使学生对陆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根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背景,介绍具体情境。
4. 梳理诗歌结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梳理诗歌的结构,包括四行五句的诗体、押韵方式、对仗结构等。
通过分析诗歌形式,让学生对古诗的写作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5. 理解诗歌意境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让学生逐渐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
6.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歌中的某个细节展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走进每个小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对他们的讨论进行指导和点评。
7. 诗歌鉴赏教师播放一段诗歌朗诵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聆听,并配合朗诵的语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美。
学生可以尝试模仿朗诵,提升诗歌的表达能力。
8. 总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高考古诗备考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高考古诗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掌握古诗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情感内涵。
- 熟悉高考古诗赏析的题型和命题规律。
2. 能力目标:- 提升鉴赏古诗的能力,包括对诗句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对技巧的分析。
- 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目标:- 激发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古诗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技巧。
2. 古诗的情感内涵及主题思想。
3. 高考古诗赏析的题型和命题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把握古诗的情感和主题。
2. 如何运用正确的赏析方法进行答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古典氛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古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解1. 古诗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技巧:- 讲解古诗的韵律、对仗、用典等语言特点。
- 分析常见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古诗的情感内涵及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
- 探讨古诗的主题思想,如人生哲理、社会现实等。
3. 高考古诗赏析的题型和命题规律:- 分析高考古诗赏析的常见题型,如诗句赏析、段落赏析、全文赏析等。
- 总结高考古诗赏析的命题规律,如关注关键词、关注背景、关注情感等。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首典型的高考古诗,进行详细赏析。
2. 分析诗句、段落和全文,引导学生掌握赏析方法。
(四)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赏析。
2. 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选择一首古诗,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赏析,并写一篇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3.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4. 课后如何进行巩固和提升?六、教学资源1. 古诗选本2. 高考古诗赏析相关资料3. 多媒体课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高考古诗赏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古诗备考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古诗赏析的基本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赏析古诗的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3. 增强学生对古诗情感、意境的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高考古诗赏析的基本方法。
2. 多角度赏析古诗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从多个角度赏析古诗。
2. 如何将赏析与答题技巧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赏析古诗。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解1. 高考古诗赏析的基本方法:a. 分析意境:从诗中描绘的景物、意象入手,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境。
b. 分析情感:从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诗歌中的关键词语等方面,把握诗人的情感。
c. 分析表达技巧:从诗歌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诗人的表达技巧。
2. 多角度赏析古诗:a. 从诗的意象入手,分析意象所传达的意境。
b. 从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诗人的情感。
c. 从诗歌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入手,分析诗人的表达技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北来人》,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表达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赏析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多角度赏析古诗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解1. 如何将赏析与答题技巧相结合:a. 确定答题角度: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答题角度。
b. 展开赏析:依据答题角度,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表达技巧。
c. 结合答题技巧,组织答案。
2. 分析常见古诗赏析题型及答题技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江雪》,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表达技巧,并运用答题技巧组织答案。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赏析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答题技巧在古诗赏析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在赏析古诗的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多种角度。
高考必背古诗文《答谢中书书 》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默写《答谢中书书》。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
(3)分析并欣赏诗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诗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运用联想想象法,感受诗文中的自然景观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诵和默写。
2. 诗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3. 诗文意境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生僻字词的识别和理解。
2. 诗文意境和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谢灵运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并学习诗文中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诗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
(2)教师示范解读诗文意境和修辞手法的方法。
5. 练习与反馈:(1)学生进行诗文背诵和默写练习。
(2)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成果,进行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和默写诗文的准确性。
2. 学生对诗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诗文意境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4.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诗文背景、作者生平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营造氛围,帮助学生感受诗文意境。
高考古诗讲课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评价古诗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2.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2. 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新课讲解1. 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体裁、格律、韵律等。
2. 讲解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如分析意象、意境、情感、结构等。
3.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如平仄、押韵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自主阅读一首古诗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2. 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鉴赏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1. 指导学生课后阅读一首古诗词,并撰写鉴赏心得。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是否掌握?3. 课堂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5.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考古诗备考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高考古诗的基本题型、答题技巧和备考策略。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应试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高考古诗题型及答题技巧。
2. 备考策略与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效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词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高考古诗题型及答题技巧。
二、讲解高考古诗题型及答题技巧1. 介绍常见的古诗词题型,如:默写、选择题、简答题、赏析题等。
2. 针对每种题型,详细讲解答题技巧,如:- 默写:加强背诵,注意易错字词。
- 选择题:快速阅读,排除法,注意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
- 简答题:理解题意,分点作答,注意条理清晰。
- 赏析题:分析诗句的意境、手法、情感等,结合全诗进行解答。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古诗词题型的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高考古诗备考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古诗词题型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高考古诗备考策略与方法。
二、讲解高考古诗备考策略与方法1. 分析高考古诗的命题趋势,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难点。
2. 提出备考策略:-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坚持每天背诵古诗词。
- 加强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多阅读、多思考。
- 熟悉高考题型,多做真题、模拟题,总结经验。
- 注重提高应试技巧,如:时间管理、心态调整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高考古诗备考策略的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四、分享经验1. 邀请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古诗词备考经验。
2. 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高考古诗备考的重要性。
高考古诗讲课教案
高考古诗讲课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古诗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2. 掌握高考古诗题型的答题技巧;3.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2. 高考古诗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1. 高考古诗题型的答题技巧;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高考的古诗材料;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3. 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熟悉高考古诗题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 通过展示一幅古代绘画或播放一段古琴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3.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古诗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古诗吗?二、讲解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15分钟)1. 介绍古诗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2. 解释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3. 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深意;4.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古诗的词句、韵律和意境来鉴赏古诗。
三、讲解高考古诗题型和答题技巧(20分钟)1. 介绍高考古诗题型的种类和要求,如填空、解释句意等;2. 分析高考古诗题的解题技巧,如理解古诗的意境、把握句子的结构等;3. 给学生提供一些高考古诗题的例子,并进行解析和讲解;4. 给学生布置一些高考古诗题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答题技巧。
四、引导学生进行古诗鉴赏活动(15分钟)1. 提供一首经典的古诗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鉴赏;2.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意境、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 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鉴赏体会。
五、总结和延伸(5分钟)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鉴赏方法;2. 鼓励学生多读古诗,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 提供一些与古诗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如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和鉴赏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对高考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鉴赏教案教学目的:学习诗词的基础知识及鉴赏方法教学重点:诗词答题规范与要求教学难点:对鉴赏方法的理解与总结,基本能完成练习。
课型:综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计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高考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每一分对你们都很重要,就是说高考中的每一个考点都应仔细地去复习,能多一分都是极好的。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内容就是6分或8分的题,就是古代诗词的鉴赏。
上新课:一、基础知识:(一)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十年24套高考试题古诗词鉴赏选材统计唐诗唐词宋词宋诗元曲明诗12 1 5 4 1 1(三)诗歌鉴赏题的总思路:语言——意象——意境——主旨(情感)(四)方法: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五)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六)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工笔(细描)、粗笔、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抒情(直接与间接)议论(说明)(七)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对比、反复等。
(八)表现手法:(近几年来的热点)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抑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相衬、照应、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九)诗词常见风格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1、雄浑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2、豪放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
“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3、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
“沉则不浮,郁则不薄。
”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
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4、悲慨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
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
《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
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
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
代表诗人是杜牧。
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
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
6、冲淡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
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7、旷达代表作家是苏轼。
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
(10)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11)意象、意境及审美: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常见意象所含情感: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菊花—傲视梅花—高洁等等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二、古诗分类:写景诗(山水田园):情景交融(包括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思想感情(赞美山河、热爱生活、闲适安逸、超脱避世等)。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工笔)相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
咏史诗:典故、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古伤今、借古讽今,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劝谏统治者要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感慨历史沧桑变迁、朝代兴替、昔盛今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咏物诗:托物言志,常用拟人、比喻、双关、借代、侧面烘托等、手法;、咏物诗有两大特点: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
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受。
②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边塞诗: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咏怀诗:特点就是即事抒怀;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行旅诗: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送别诗: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主要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闺怨诗: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注意答题的规范要求:1、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练习:2006模拟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夏行平水道中陆游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
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注: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
(1)此诗是诗人晚年闲居期间所写。
诗中首联在表达上有何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首联以诗人议论提起。
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或:壮志未酬,被迫闲居的感情。
)(2)诗中第三联“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
”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选取了水、林、莺、草、蝶等意象。
构成了初夏季节莺语声声,蝴蝶翻飞的热闹美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即:虽然壮志未酬,但有此美景相伴,已然足矣。
)2、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技巧型(2005年全国卷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3、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练习:(2005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4、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