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B. 幼儿教育方法C. 幼儿教育政策D. 幼儿教师行为答案:A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阶段。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3.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B. 对自己情感的认识C. 对自己行为的认识D. 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答案:C4.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A. 强调个人竞争B. 忽视集体活动C. 鼓励合作与分享D. 限制幼儿间的互动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A. 情绪表达直接B. 情绪易受外界影响C. 情绪稳定性强D. 情绪容易变化答案:C6.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幼儿的道德发展主要受()影响。
A. 家庭环境B. 社会文化C. 同伴关系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观点是由()提出的。
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维果茨基D. 布鲁纳答案:C8.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A. 限制幼儿的想象力B. 提供标准化的教学内容C. 鼓励幼儿探索和尝试D.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答案:C9. 幼儿期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主要表现在()。
A. 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B.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C. 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和行为D. 能够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答案:B10.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幼儿的性别角色认同主要受()影响。
A. 遗传因素B. 社会文化C. 家庭环境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幼儿的认知发展B. 幼儿的情感发展C.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D. 幼儿的道德发展答案:ABCD2. 幼儿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自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A. 婴儿期B. 学前期C. 幼儿期D. 儿童期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2-7岁儿童处于: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个选项是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A. 模仿成人行为B. 能够使用“我”来指代自己C. 喜欢与同伴玩耍D. 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4. 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受以下哪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影响?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埃里克森D. 斯金纳5.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是:A. 情绪表达较为成熟B. 情绪表达较为直接和强烈C. 情绪调节能力较强D. 情绪较为稳定6. 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包括:A. 独立玩耍B. 与成人互动C. 与同伴合作游戏D. 遵守规则7.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词汇量的增加B. 语法结构的复杂化C. 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D. 所有以上选项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里程碑?A. 掌握基本颜色识别B. 掌握基本形状识别C. 掌握基本数字概念D. 掌握基本物理定律9.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主要表现在:A. 现实与幻想的区分B.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C. 逻辑思维的成熟D. 记忆能力的增强10. 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通常:A. 较弱B. 较强C. 与成人相当D. 无法评估答案:1. B2. B3. B4. B5. B6. C7. D8. D9. B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和学前期。
婴儿期的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幼儿期的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学前期的儿童则在认知、语言和社交技能上都有显著的发展。
2. 描述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学习。
答:学前儿童通过游戏学习,游戏是他们探索世界、发展社交技能和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 学前教育中的心理现象B. 学前教育中的教学方法C.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发展D. 学前教育中的教育规律答案:A2.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学前儿童B. 学前教师C. 学前儿童和教师D. 学前儿童的家长答案:C3.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 描述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B. 解释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C. 预测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D. 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答案:D4.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具体到抽象C. 从被动到主动D. 从整体到部分答案:A5.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
A. 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B. 心理发展最敏感的时期C. 心理发展最稳定的时期D. 心理发展最成熟的时期答案:B6.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行动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创造性思维答案:B7.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形成自我意识B. 建立同伴关系C. 学习社会规则D. 培养道德情感答案:B8.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情绪表达不稳定B. 情绪调节能力差C. 情绪体验丰富多样D. 情绪与认知发展不同步答案:C9.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迅速B. 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缓慢C. 语言使用能力发展不平衡D. 语言创造能力发展有限答案:A10. 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创造性思维初步形成B. 创造性行为表现明显C. 创造性产品数量增多D. 创造性思维与行为同步发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访谈法E. 个案研究法答案:ABCDE1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儿童的智力发展B. 儿童的社会行为C. 儿童的心理发展D. 儿童的道德教育2.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主要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语言能力B. 社会交往能力C. 自我认知能力D. 逻辑思维能力5. 以下哪个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最大?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营养因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7. 描述学前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
8. 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社会化学习?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其对日后学习的影响。
10. 论述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C5. B二、简答题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快速的生理成长,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迅速提升,情感和社交技能的初步形成,以及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
7.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过程通常从模仿成人的行为开始,逐渐形成对规则的认识,发展出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
8. 学前儿童通过游戏进行社会化学习,游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还能帮助他们学习社会规则,发展合作和竞争能力,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论述题9.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通常从简单的音节和词汇开始,逐步发展到能够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交流。
这一过程对日后学习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也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10. 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哪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儿童认知发展B. 儿童情感发展C. 儿童道德发展D. 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答案:D3. 学前教育中,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B. 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C. 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D. A和B答案:D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6岁儿童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5.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A. 家庭环境B. 同伴互动C. 学校教育D. 遗传因素答案:D6.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儿童正确处理同伴冲突?A. 直接干预,帮助解决B. 引导儿童自己解决C. 忽视冲突,让其自然消退D. 惩罚冲突中的儿童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 语言发展关键期B. 社会性发展关键期C. 数学能力发展关键期D. 艺术欣赏能力发展关键期答案:D8. 学前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儿童的哪些需求?A. 知识需求B. 安全需求C. 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D. B和C答案:D9.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学前教育中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A. 儿童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B. 儿童在成人帮助下能完成的任务范围C. 儿童已经掌握的技能D. 儿童未来可能发展的能力答案:B10.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因素?A. 社会文化背景B. 家庭教养方式C. 学校教育环境D. 儿童的性别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学前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A. 家庭语言环境B. 儿童的生理健康C. 同伴之间的交流D. 教师的语言输入答案:A, B, C, D12. 在学前教育中,以下哪些活动有助于儿童情感的发展?A. 音乐和舞蹈B. 体育活动C. 角色扮演游戏D. 集体讨论答案:A, B, C, D13.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A. 故事讲述B. 行为模仿C. 道德讨论D. 惩罚与奖励答案:A, B, C, D14. 学前教育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A. 父母的期望B. 同伴的认可C. 教师的评价D. 社会媒体的影响答案:A, B, C15. 在学前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有效策略?A.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B. 鼓励探索和发现C. 限制儿童的自由活动D. 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儿童的生理发展B. 儿童的心理发展C. 儿童的社会行为D. 儿童的教育方法答案:B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A. 语言敏感期B. 动作敏感期C. 社交敏感期D. 颜色敏感期答案:D4.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A. 独立学习B. 社会互动C. 教师指导D. 家长教育答案:B5.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采用哪种方法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A. 单一学科教学B. 综合实践活动C. 重复练习D. 记忆训练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的______是教育的起点。
答案:兴趣2.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儿童在2-4岁期间主要解决的冲突是______。
答案: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3.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儿童的______,以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答案:情感需求...(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中“关键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关键期是指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
在这些时期,儿童对特定学习内容的吸收和掌握能力特别强。
重视关键期的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错过关键期,某些能力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
2. 描述学前教育中教师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来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发展。
答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创造性的游戏活动,鼓励儿童自由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游戏中,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环境,支持儿童进行角色扮演、故事创作等活动,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处省略其他简答题)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学前教育中如何平衡儿童的个体差异,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儿童的生理发展B. 儿童的心理发展C. 儿童的社会适应D. 儿童的教育方法答案:B2.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
A. 儿童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B. 儿童对所有刺激都敏感的时期C. 儿童对特定刺激不敏感的时期D. 儿童对所有刺激都不敏感的时期答案:A3.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来设计教学活动。
A. 年龄特点B. 性别特点C. 家庭背景D. 兴趣爱好答案:A4. 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于()。
A. 新生儿期B. 婴儿期C. 幼儿期D. 学龄前期答案:C5.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这一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皮亚杰B. 埃里克森C. 弗洛伊德D. 维果茨基答案:A6. 儿童的言语发展经历了从()到内部言语的过程。
A. 外部言语B. 书面言语C. 口头言语D. 符号言语答案:C7.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儿童进行()。
A. 竞争B. 合作C. 独立D. 依赖答案:B8. 儿童的想象力发展经历了从()到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A. 再造性想象B. 幻想C. 现实性想象D. 抽象性想象答案:A9.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其心理发展的基础。
A. 认知B. 情感C. 社会性D. 道德答案:A10. 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开始形成于()。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儿童的认知发展B. 儿童的情感发展C.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D. 儿童的道德发展答案:ABCD2. 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从()到自律的过程。
A. 他律B. 自我中心C. 合作D. 社会规范答案:A3.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来设计教学活动。
A. 年龄特点B. 性别特点C. 个体差异D. 家庭背景答案:AC4. 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从()到自我评价的过程。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语言能力的发展B. 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C. 社会行为的模仿D. 情感表达的丰富性答案:B2.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理论中的概念?A. 自我调节B. 指导性学习C. 同伴互动D. 成人引导答案:C4. 儿童自我中心语言通常出现在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5. 以下哪项是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自主性vs羞愧和怀疑”阶段?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答案:C6.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以自我为中心B. 遵循权威C. 社会规范内化D. 道德相对主义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规则游戏D. 竞争游戏答案:D8. 学前儿童通过哪种方式学习语言最有效?A. 单独训练B. 社交互动C. 电子媒体D. 课堂讲授答案:B9. 儿童的“心理理论”是指什么?A. 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B. 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C.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D. 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因素?A. 家庭环境B. 学校教育C. 同伴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概念。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是指儿童使用现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新信息的过程。
而“顺应”则是指当现有认知结构无法适应新信息时,儿童调整或改变其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2. 描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主动性vs内疚”阶段。
答案: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主动性vs内疚”阶段通常发生在儿童早期(大约4-7岁)。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下哪个选项对学前期认知发展的描述是正确的?A. 学前期的儿童已经具备了成人的抽象思维能力B. 学前期的儿童开始发展社会认知能力C. 学前期的儿童主要通过体验式学习来获得知识D. 学前期的儿童对逻辑推理具有高度的理解能力答案:C2. 儿童的情绪发展对其社交能力和学习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哪个情绪表达方式通常出现在学前儿童中?A. 冷漠B. 成熟C. 愤怒D. 冷静答案:C3. 学前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以下哪个选项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职责?A. 循规蹈矩,严格执行教育政策B. 提供指导和支持,引导儿童主动学习C. 监督儿童的行为,保证纪律的执行D.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扩展儿童的知识面答案:B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学前期心理发展的学科,主要关注0-6岁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它旨在了解儿童学前期的发展特点,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儿童的全面成长。
2. 请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传感期、感知期、触觉期和操作期等几个阶段。
在传感期,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对世界进行初步的感知。
在感知期,儿童逐渐开始发展出对物体和空间的辨识与认知。
在触觉期,儿童通过动作和触觉经验来感知和理解环境。
在操作期,儿童开始展示出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能力。
3. 请简要描述儿童情绪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儿童情绪发展经历了基本情绪、情绪稳定和情绪调节等几个阶段。
在基本情绪阶段,儿童主要表达快乐、愤怒、哭泣等基本情绪,情绪表达较为简单。
在情绪稳定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调节阶段,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情绪,逐渐学会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的技巧。
三、解答题1. 请简述学前教育中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B.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C.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D. 学前教育的机构管理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A. 快速性B. 可塑性C. 稳定性D. 连续性答案:C3.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是()。
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4.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 能够使用“我”B. 能够使用“你”C. 能够使用“他”D. 能够使用“我们”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6. 学前教育心理学中,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是指()。
A. 道德认知的发展B. 道德情感的发展C. 道德行为的发展D. 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答案:D7.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
A. 同伴关系B. 亲子关系C. 师生关系D. 社会适应答案:A8.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0-1岁B. 1-3岁C. 3-6岁D. 6-12岁答案:C9.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
B. 逻辑思维C. 批判性思维D. 问题解决答案:A10.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情绪表达的稳定性B. 情绪表达的不稳定性C. 情绪调节的稳定性D. 情绪调节的不稳定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问卷法答案:ABCD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
A. 生物因素B. 社会文化因素C. 家庭环境因素D. 教育因素答案:ABCD3.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包括()。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BC4.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包括()。
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以下哪个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答案:B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3.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哪个阶段开始?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A. 语言敏感期B. 秩序敏感期C. 运动敏感期D. 社交敏感期答案:C5.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处于哪个阶段?A. 前道德阶段B. 他律道德阶段C. 自律道德阶段D. 后道德阶段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7.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________岁之前,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答案:7岁8. 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中,________阶段的儿童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视角和感受。
B. 具体运算阶段9. 学前儿童的________是他们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答案:语言能力10. 学前儿童在________敏感期期间,对周围环境的秩序特别敏感。
答案:秩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快速的认知发展、情感的丰富性、社会性技能的初步形成以及道德观念的逐步建立。
12. 描述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
答案: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缺乏逻辑性。
13. 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认知发展的基础,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时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其对儿童未来的影响。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B.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C.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D. 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 语言发展关键期B. 社会性发展关键期C. 数学概念发展关键期D. 艺术欣赏能力发展关键期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阶段B. 4个阶段C. 5个阶段D. 6个阶段4.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A. 能够使用“我”来指代自己B. 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C. 能够遵守社会规则D. 能够进行抽象思维5. 以下哪种游戏类型最能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发展?A. 独自游戏B. 平行游戏C. 协同游戏D. 竞争游戏...(此处省略15题,以保持题目总数为20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A. 快速性B. 可塑性C. 不稳定性D. 个体差异性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社会文化因素8. 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具有哪些作用?A. 促进身体发展B. 促进认知发展C. 促进情感发展D. 促进社会性发展...(此处省略2题,以保持题目总数为5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9. 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0. 解释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概念。
11. 描述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
12. 阐述学前教育中教师如何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学前教育中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14. 分析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5. 阅读以下案例:小明是一个5岁的男孩,他最近在幼儿园表现出了攻击性行为,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心理学是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掌握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父母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自考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第一部分:选择题1.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B. 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C. 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D. 扩大幼儿的社交圈答案:A2. 儿童认知发展的核心理论是:A.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情感发展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B3. 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社会认知B. 干预策略C. 自我意识D. 认知能力答案:C4. 幼儿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A. 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B.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C. 增强幼儿的遵纪守法意识D. 锻炼幼儿的体能答案:B5.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在以下几个年龄阶段进行的:A. 学前期、小学期、青春期B. 学前期、小学期、中学期C. 幼儿期、学前期、小学期D. 幼儿期、学前期、青春期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运用适当的教育策略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答案: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故事、游戏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 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 分配合理的任务,避免给幼儿过大的压力。
2. 学前教育心理学对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何指导意义?答案:学前教育心理学对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如下指导意义:- 父母应该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根据孩子的发展程度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 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父母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决策。
-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学前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中,哪个阶段是儿童语言快速发展的时期?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答案:B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是在哪个时期?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答案:C3.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处于哪个阶段?A. 前道德阶段B. 他律道德阶段C. 自律道德阶段D. 后道德阶段答案:B4. 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以什么为主?A. 直观动作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逻辑思维D. 创造性思维答案:B5.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快速性B. 可塑性C. 稳定性D. 连续性答案:A、B、D2.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包括?A. 情绪表达的直接性B. 情绪体验的短暂性C. 情绪反应的强烈性D. 情绪控制的困难性答案:A、B、C、D3.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领域包括?A. 感知B. 记忆C. 思维D. 语言答案:A、B、C、D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A. 亲子关系B. 同伴关系C. 师幼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B、C、D5.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包括?A. 道德观念的初步形成B. 道德行为的模仿性C. 道德判断的他律性D. 道德情感的内化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满分10分)1.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婴儿期就已经形成。
(错误)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完全依赖于成人的教导。
(错误)3. 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
(错误)4. 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具有情绪表达的直接性和情绪体验的短暂性。
(正确)5.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通过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来实现。
(正确)6.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学前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年龄段是: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儿童认知发展B. 儿童情感发展C. 儿童行为矫正D. 成人心理问题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2-7岁之间主要处于: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4.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3-6岁儿童主要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A. 信任对不信任B. 自主对羞愧C. 主动对内疚D. 勤奋对自卑答案:C5. 学前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A. 游戏活动B. 集体教学C. 家庭作业D. 同伴互动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对于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求和行为,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方法,促进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 描述儿童自我中心语言的特点及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儿童自我中心语言是儿童在与他人交流时,主要关注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种语言通常缺乏对听众的考虑,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儿童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帮助他们逐渐学会考虑他人的观点,发展更为成熟的交流技巧。
3. 解释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在与更有经验的他人的互动中逐渐构建的。
这一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强调了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互动,以及文化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教育者应创造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认知发展。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学前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二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B. 对自己行为的评价C. 对自己情感的控制D. 对自己角色的理解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3.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词汇量的增加B. 语法结构的掌握C. 语言表达的连贯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答: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对同伴的依赖性增加,开始形成友谊;社会角色认知能力增强,能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行为;道德认知发展,开始理解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增强,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2.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答: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包括:情绪表达更加丰富和复杂,能够表达多种情绪;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控制情绪;情绪理解能力提高,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三、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感知能力的发展,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外界信息;注意力的发展,能够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记忆能力的发展,能够记忆更多的信息;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这些特点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引导儿童进行思维训练,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学前教育的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的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语言能力的发展B. 社会性行为的形成C. 认知能力的提升D. 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答案:B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2-7岁儿童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教育中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A. 组织小组活动B. 鼓励儿童独立完成任务C. 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D.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社会角色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学前教育中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答案: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区分自我与他人;其次,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做出初步的评价;再次,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开始发展,能够根据规则和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丰富,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 描述学前教育中如何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发展。
答案: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发展:首先,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其次,鼓励儿童自由发挥,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再次,引导儿童在游戏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为儿童创造合作游戏的机会,通过团队合作激发儿童的创新思维。
三、论述题1. 论述学前教育中如何平衡儿童自由探索与规则教育的关系。
答案:在学前教育中,平衡儿童自由探索与规则教育的关系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创设一个安全、自由的环境,让儿童能够自由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需要在儿童探索的过程中适时介入,引导儿童遵守基本的规则和秩序,如轮流使用玩具、尊重他人等;再次,教师应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规则,理解规则的意义;最后,教师应鼓励儿童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尝试,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总分:49分题量:23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A.福禄贝尔B.裴斯泰洛齐C.蒙台梭利D.卢梭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提到的是()A.分析B.领会C.评价D.综合运用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提及的是()A.知识的学习(1)B.动作技能的学习(2)(3)智慧技能的学习C.创造性学习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1、个体生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2、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
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布卢姆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A.内部强化B.外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魏特海墨B.加涅C.托尔曼D.苛勒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的是()1、自我中心;2、只能片面地看事物;3、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4、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5、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6、能作出延迟模仿A.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B.不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C.自我中心D.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A.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B.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C.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D.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B.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C.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D.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中未提及的是()A.动作定向训练B.动作认知训练(动作技巧训练)C.动作模仿训练D.动作整合训练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技能和知识有区别B.知识是技能的前提C.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D.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A.感知错误B.活跃的想象C.受经验局限D.错误的推理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前科学科学概念:儿童入学前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概念;科学概念:在有计划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
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2-7岁之间主要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3. 儿童的自我意识通常在哪个阶段开始形成?A. 婴儿期B. 学步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D5.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儿童在1-3岁之间主要解决的冲突是?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怀疑C. 勤奋与自卑D. 主动与内疚答案:B6. 以下哪个不是儿童情绪发展的阶段?A. 情绪的生理基础B. 情绪的表达C. 情绪的调节D. 情绪的抑制答案:D7. 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常在哪个年龄段?A. 0-2岁B. 2-4岁C. 4-6岁D. 6-8岁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面?A. 同伴关系B. 家庭关系C. 学校关系D. 竞争关系答案:D9. 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遵循哪个理论?A.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D.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特点?A. 想象力丰富B. 思维活跃C. 逻辑性强D. 好奇心强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使用符号思维,但思维仍以直观为主;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运算;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则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
2020年08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8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旨在了解儿童发展中某些特征或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调查属于(C)A.相关调查B.原因调查C.现状调查D.追踪调查2.1岁前婴儿发现学习的基础性学习方式是(D)A.换位B.辨别换位学习C.概念学习D.学习图式3.按学习方法分类,幼儿的学习可分为(B)A.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B.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C.社会学习与创造学习D.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4.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如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描述的知识属于(A)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显性知识,D.隐性知识5.智力技能是靠内部言语及词的作用进行的,是以词的形式在“心里”完成的动作,这体现出智力技能的(B)A.形式性B.观念性C.简缩性D.表面性6.儿童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就会增强产生与他人相同的行为的欲望;如果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消弱或抑制产生这种行为的欲望。
我们把儿童这种社会性学习的方式称为(C)A.自我强化B.替代性学习C.替代性强化D.观察学习7.根据霍夫曼的道德情感发展理论,儿童开始能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需要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个阶段属于(C)A.普遍性移情阶段B.自我中心移情阶段C.对他人情感的移情阶段D.对他人生活状况的移情阶段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性基本成分的是(D)A.社会认知B.社会情感C.社会行为D.社会规范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的阶段是(B)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无律阶段10.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创的方法产生出具有个人价值的劳动产品的思维过程是(C)A.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学习C.类创造D.真创造11.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评价和教育环境创设的指导属于(A)A.宏观指导B.微观指导C.外部指导D.内部指导12.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和(A)A.问卷法B.自编测验C.现场实验D.科学观察13.教师针对幼儿发现过程,从遇到问题始,到解决问题止,整个发现过程都予以必要指导的方法属于(C)A.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B.幼儿的自我指导C.系统指导D.试误性指导14.学前教育心理学走向独立的时期大致是在(C)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C)A.教育现象B.学习现象C.心理现象D.思维现象16.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活动是(A)A.师幼互动B.幼幼互动C.师师互动D.教学互动17.芬斯特马赫和索尔蒂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有执行者、治疗者、解放者和. (A)A.辅助者B.支持者C.指导者D.养护者18.经典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引发反射的过程,用公式表示是(C)A.S-O-RB.R-0-SC.S-RD.R-S19. 1913年发表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其作者是(A)A.华生B.斯金纳C.罗杰斯D.加涅20.幼儿通过亲自参与、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去发现知识的学习类型是(C)A.接受学习B.间接学习C.发现学习D.系统学习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3.维特xx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A.同化模式B.生成模式C.顺应模式D.启发模式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1 / 10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6.xx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A.自然科学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C.社会科学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D.B.弗洛伊德C.xx 巴甫洛夫A.xx) C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D.xxA.xxB.xxC.xx) 10.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B.模板说与分析说分析说与综合说A.D.C.特征说与原型说演绎说与归纳说11. ) 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是( DB.A.守恒法分类法C.D.排除法两难故事法2 / 1012.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D )A.媒体观B.胚胞期系统观C.标准系统观D.综合评价观13.构成xx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 A )A.外显的行为要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B.教师行为与幼儿行为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14.总的来说,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是从( B )A.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展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发展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展D.刺激-反应学习向动作联锁学习发展15.xx提出了下列哪三种表征系统?( A )A.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B.形象、线性排序与图式C.命题网络、图式与产生式D.命题、线性排序与产生式16.J.克劳森提出了儿童个性形成过程哪四个阶段?( B )A.认知、练习、整合与定型B.模仿与服从、感受暗示、认同与内化C.感知、接受、练习与稳定D.观察、模仿、认同与形成动力定型17.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 A )A.认知与情感B.认知与行为3 / 10C.情感与意志D.意志与行为18.xx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 B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19.亲子互动结构的三个层次一般可分为( A )A.爱的基础、成长的喜悦与健全的教育B.无私的爱、细心的呵护与严格的管理C.促进身体发展、亲子间游戏与审慎的教育D.提供足够的营养、丰富的亲子间游戏与双向的情感交流20.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C )A.时间、空间、背景、人物与素材B.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与个性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xx互动答:xx互动,简单地说,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xx的xx互动既包括发生在托儿所的教师与3岁前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发生在xx的教师与3岁-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
狭义的xx互动专指发生在xx 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22.学习迁移答: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 / 1023.个性化教育答:所谓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24.运动教育答:在现代幼儿教育中,“运动教育”(Movement Education)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幼儿会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获取丰富的经验,并能享受极大的乐趣。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25.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答:(1)概念学习的操作化(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26.简述xx对学习实质的解释。
答:xx认为,学习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新反应的获得,即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另一种是刺激与反应间力量的变化。
这两种学习的实质都是使某刺激与某一特定的反应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联结,并使其联结的力量得以巩固的过程。
27.简述xx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教育组织形式。
答:(1)集体活动组织形式,指全班一起进行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2)小组活动组织形式,指由部分幼儿组成小组一起进行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3)个别活动组织形式,是一种幼儿的自我组织形式或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教育活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8.试述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5 / 10答:(1)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每个年龄阶段,儿童都有某一种自己偏爱的游戏类。
这一特点,从游戏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2)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幼儿时期,游戏的类型在数量上最多,而婴儿期的和学龄期的游戏类型数量均低些。
这是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及教育要求不同所造成的。
(3)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学习、劳动的时间增多,相应地用于游戏的时间相对减少。
(4)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注意稳定性增强,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控能力增强。
因此,游戏也由原来的泛化变得集中起来。
(5)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儿童游戏最普遍的特点是自由:不管时间和地点,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想在什么地方玩就在什么地方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一直玩到没有兴趣为止。
儿童游戏的天敌就是限制。
(6)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在特定条件下,游戏活动与非游戏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29.试论述学习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答一、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发展包括个体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部分。
这两者都对学习产生着制约作用。
1、首先,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的可能。
学习受个体的生理发展所制约,生理发展影响学习的效果和速度。
2.、其次,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学习必须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的学习内容与不同的学习形式。
6 / 10二、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表现为两个方面。
1、个体的生理发展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受“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支配,因而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适度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明显地促进人类个体的生理发展。
2、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一定的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构建心理结构而实现的。
总之,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已有水平为学习提供必要的生理与心理基础和可能;而学习又使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变成现实,从而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30.简述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答: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简述xx的xx认知发展理论。
答:第1阶段:前xx阶段(即无律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岁~5岁以前。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
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逐不能对行为做出一定的判断。
第2阶段:他律xx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四五岁至八九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
此阶段儿童对xx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
故而称之为xx现实主义。
7 / 10第3阶段:自律xx阶段:自律xx始自9岁。
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
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xx。
他们开始认识到xx 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而称之为xx相对主义。
按xx的观察研究,个体的xx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xx并进的。
因此,对一般儿童来说,自律阶段大约跟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同时出现。
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论述幼儿学习动机的发展。
答:外部动机起主导作用,内部动机逐渐发展幼儿的学习动机主要源自想得到成人的肯定和好奇。
前者属于外部动机,后者是稳定的内部动机的前身。
幼儿的外部动机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潜在的动机,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成功,才能真正表现,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即奥xx所提出的认知内驱力。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幼儿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为了获得知识、技能)即内部动机逐渐发展起来。
这对于幼儿学习特别是较枯燥的学习是有很大意义的。
(2)动机主从关系开始形较小的学前儿童,其动机的主从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在狭窄的范围内形成的。
在遇到动机之间的斗争时,往往以较近的、较容易达到的目标动机取胜,动机系统还带有情境性,因而还是相当不稳定的。
年龄较大的学前儿童则能逐渐摆脱那些外表较诱人的情境,形成较稳定的动机体系。
幼儿的学习动机也是如此。
32.试述xx教育活动设计的四种模式。
答:所谓教育活动设计模式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运行图式,它撇开复杂的细节,而提供教育活动设计运行的主要原则的抽象图式。
在此,我们主要介绍递进式、放射式、立体式和网络式等四种对xx教育活动设计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设计模式。
递进式,将一个内容分成若干阶段,逐步推进的教育活动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