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为题)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为题)教案
5.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会利用轴对称性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特别是将军饮马问题。
-掌握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证明等数学活动来解决几何问题。
其次,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讨论一些与最短路径问题不相关的内容。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适时引导学生回到主题上来。
另外,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虽然实验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最短路径的概念,但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遇到更多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内容:
(1)回顾线段的性质,强调线段是两点间距离最短的路径。
(2)引入将军饮马问题,探讨在给定条件下如何找到最短路径。
(3)学习轴对称的性质,掌握将问题转化为轴对称问题的方法。
(4)应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将军饮马问题,得出最短路径的解法。
(5)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在难点和重点的讲解上,我尽量使用了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障碍。我考虑在下一节课前,通过一些小测验来检测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此外,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后,可能需要更多拓展性的内容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我计划在后续的课程中,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让他们在挑战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轴对称性质和线段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图形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三章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三章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1.最短路径问题(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在l上找一个点C,使CA+CB最短,这时点C是直线l与AB的交点.(2)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l上找一个点C,使CA+CB最短,这时先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则点C是直线l与AB′的交点.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我们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AC′,BC′,B′C′,证明AC+CB<AC′+C′B.如下:证明:由作图可知,点B和B′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直线l是线段BB′的垂直平分线.因为点C与C′在直线l上,所以BC=B′C,BC′=B′C′.在△AB′C′中,AB′<AC′+B′C′,所以AC+B′C<AC′+B′C′,所以AC+BC<AC′+C′B.【例1】课本P85页问题1练习、如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村与B村供水.(1)若要使厂部到A,B村的距离相等,则应选择在哪建厂?(2)若要使厂部到A,B两村的水管最短,应建在什么地方?2.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最短问题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这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警误区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求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3.利用平移确定最短路径选址【例2】P86页问题2【课堂检测】课本P93页、15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1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1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含答案)

13.3等腰三角形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专题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1.如图在△ABC中,BF、CF是角平分线,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DE经过点F.结论:①△BDF 和△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③△ADE的周长=AB+AC;④BF=CF.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边AB、BC、AC上,且BE=CF,AD+EC=AB.(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40°时,求∠DEF的度数;(3)△DEF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4)请你猜想:当∠A为多少度时,∠EDF+∠EFD=120°,并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E是∠ABC的平分线,DE⊥BC,垂足为D.(1)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2)请你判断AD与BE垂直吗?并说明理由.(3)如果BC=10,求AB+AE的长.专题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4.如图,在等边△ABC中,AC=9,点O在AC上,且AO=3,点P是AB上一动点,连接OP,以O为圆心,OP 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D,连接PD,如果PO=PD,那么AP的长是__________.5.如图.在等边△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且OD∥AB,OE∥AC.(1)试判定△ODE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2)线段BD、DE、EC三者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6.如图,△ABC中,AB=BC=AC=12 cm,现有两点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1 cm/s,点N的速度为2 cm/s.当点N第一次到达B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1)点M、N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2)点M、N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3)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如存在,请求出此时M、N运动的时间.专题三最短路径问题7.如图,A、B两点分别表示两幢大楼所在的位置,直线a表示输水总管道,直线b表示输煤气总管道.现要在这两根总管道上分别设一个连接点,安装分管道将水和煤气输送到A、B两幢大楼,要求使铺设至两幢大楼的输水分管道和输煤气分管道的用料最短.图中,点A′是点A关于直线b的对称点,A′B分别交b、a于点C、D;点B′是点B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B′A分别交b、a于点E、F.则符合要求的输水和输煤气分管道的连接点依次是()A.F和C B.F和E C.D和C D.D和E8.如图,现准备在一条公路旁修建一个仓储基地,分别给A、B两个超市配货,那么这个基地建在什么位置,能使它到两个超市的距离之和最小? (保留作图痕迹及简要说明)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判定方法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判定方法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温馨提示】1.“等边对等角”和“等角对等边”只限于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在两个三角形中时,上述结论不一定成立.2.在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必须是在直角三角形中;(2)必须有一个锐角等于30°.【方法技巧】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重要方法,当要证明同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相等时,可尝试用“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线段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当要证明位于同一个三角形的两条线段相等时,可尝试用“等角对等边”.3.利用轴对称可以解决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本方法的实质是依据轴对称的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参考答案:1.①②③解析:∵DE∥BC,∴∠DFB=∠FBC,∠EFC=∠FCB.∵BF是∠ABC的平分线,CF是∠ACB的平分线,∴∠FBC=∠DBF,∠FCE=∠FCB.∴∠DBF=∠DFB,∠EFC=∠ECF,∴△DFB,△FEC都是等腰三角形.∴DF=DB,FE=EC,即有DE=DF+FE=DB+EC.∴△ADE的周长=AD+AE+DE=AD+AE+DB+EC=AB+AC.综上所述,命题①②③正确.2.解:(1)证明:∵AD+EC=AB,∴BD=CE.∵AB=AC,∴∠B=∠C.∵BE=CF,∴△BDE≌△CEF.∴DE=EF,即△DEF是等腰三角形.(2)∵∠A=40°,∴∠B=∠C=12(180°-∠A)=12(180°-40°)=70°.∵△BDE≌△CEF,∴∠BDE=∠CEF.∴∠DEF=180°-∠BED-∠CEF=180°-∠BED-∠BDE=∠B=70°.(3)不能.∵∠DEF=∠B≠90°,∴△DEF不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60°.理由:当∠A=60°时,∠B=∠C=60°,由(2)可得∠DEF=60°.∴∠EDF+∠EFD=120°.3.解:(1)△ABC,△ABD,△ADE,△EDC.(2)AD与BE垂直.证明:∵BE 为∠ABC 的平分线,∴∠ABE=∠DBE. 又∵∠BAE=∠BDE=90°,BE=BE ,∴△ABE 沿BE 折叠,一定与△DBE 重合.∴A 、D 是对称点.∴AD ⊥BE .(3)∵BE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EA ⊥AB ,∴AE=DE .在Rt △ABE 和Rt △DBE 中,AE =DE BE =BE ⎧⎨⎩,, ∴Rt △ABE ≌Rt △DBE (HL ).∴AB=BD .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C=45°.又∵ED⊥BC,∴△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DC.即AB+AE=BD+DC=BC=10.4.6 解析:连接OD,∵PO=PD,∴OP=DP=OD.∴∠DPO=60°.∵△ABC是等边三角形,∴∠A=∠B=60°,AC=AB=9.∵∠OPA=∠PDB=∠DPA-60°.∴△OPA≌△PDB.∵AO=3,∴AO=PB=3,∴AP=6.5.解:(1)△ODE是等边三角形,其理由是:∵△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OD∥AB,OE∥AC,∴∠ODE=∠ABC=60°,∠OED=∠ACB=60°.∴△ODE是等边三角形.(2)BD=DE=EC.其理由是:∵OB平分∠ABC,且∠ABC=60°,∴∠ABO=∠OBD=30°.∵OD∥AB,∴∠BOD=∠ABO=30°.∴∠DBO=∠DOB.∴DB=DO.同理,EC=EO.∵DE=OD=OE,∴BD=DE=EC.6.解:(1)设点M、N运动x秒后,M、N两点重合,x×1+12=2x,解得:x=12.(2)设点M、N运动t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如图①,AM=t×1=t,AN=AB-BN=12-2t,∵三角形△AMN是等边三角形,∴t=12-2t.解得t=4.∴点M、N运动4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3)当点M 、N 在BC 边上运动时,可以得到以MN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由(1)知12秒时M 、N 两点重合,恰好在C 处,如图②,假设△AMN 是等腰三角形,∴AN=AM .∴∠AMN=∠ANM .∴∠AMC=∠ANB .∵AB=BC=AC ,∴△ACB 是等边三角形.∴∠C=∠B .在△ACM 和△ABN 中,AC AB C B AMC ANB =⎧⎪=⎨⎪=⎩,∠∠,∠∠, ∴△ACM ≌△ABN .∴CM=BN.设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M、N运动的时间y秒时,△AMN是等腰三角形,∴CM=y-12,NB=36-2y,CM=NB.y-12=36-2y,解得:y=16.故假设成立.∴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此时M、N运动的时间为16秒.7.A 解析:由轴对称--最短路线的要求可知:输水分管道的连接点是点B关于a的对称点B′与A的连线的交点F,煤气分管道的连接点是点A关于b的对称点A′与B的连线的交点C.故选A.8.解:如图,作点B关于公路的对称点B′,连接AB′,交公路于点C,则这个基地建在C处,才能使它到这两个超市的距离之和最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的位置
解:AB=AC ,△ABC为等腰三角形,
A
AD平分∠CAB,故点D是BC边的中点,即 点B与点C关于直线AD对称.∵点M在AD上, 故BM=CM.即MB+MN的最小值可转化为求
N

●M
MC+MN的最小值,故连接CN即可,线段
CN的长即为MB+MN的最小值.
B
D
C
3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
●A

M′
课堂小结
原理:线段公理和垂线段最短

短 路
牧马人 饮马问
轴对称知识+线段公理
径题
问 造桥 题 选址 平移知识+线段公理
问题
课外作业: 第93页 第15题
和最短?
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一点C.
A
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
C
最短”,可知这个交点即
l
为所求.
B
问题2 如果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又应该如
何解决?
B
想一想:对于问题2,如何将
A
点B“移”到l 的另一侧B′
处,满足直线l 上的任意一
l
点C,都保持CB 与CB′的长
度相等?
利用轴对称,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练一练:
1 如图,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2,G,H分别 是AF和CD的中点,P是GH上的动点,连接AP,BP,则 AP+BP的值最小时,BP与HG的夹角(锐角)度数为 __6_0°_____
2 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CAB,N点是AB上
的一定点,M是AD上一动点,要使MB+MN最小,请找点M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第4节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第4节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使MN ⊥ m, 且AM 交直线n 于点N,过点N作NM ⊥
+MN+NB 最小
m 于点M,连接AM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解决连接河两边两地的最短路
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桥的方法 转化为求直线异侧两点到直线上一 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4 如图13.4-5,从A 地到B 地要经过一条小河(河的两岸 平行),现要在河上建一座桥(桥垂直于河的两岸),应 如何选择桥的位置才能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小结
设计最短路径 设计最短路径
两点在直 线异侧
两点在直 线同侧
利用轴对称转换
解:如图13 .4 -2,作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B1,连接 AB1交l 于点M,连接BM, 此时AM+BM 最短,则点 M 即为所求的分支点.
感悟新知
知1-练
1-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M,N 两点,在直线l 上求一 点P 使PM+PN 最短,则点P应选在( C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四边形P M N Q周 长的最
小值为 P′Q′+ PQ 的值

线的交点即为点M,N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解读 1.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的距离的和最短的问
题是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设计的. 2.直线同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的距离的和最短的问
题依据两点:一是对称轴上任何一点到一组对称 点的距离相等;二是将同侧的两点转化为异侧的 两点,依据异侧两点的方法找点.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1 [情境题 生活应用]某供电部门准备在输电主干线l 上连 接一个分支线路,分支点为M,同时向新落成的A,B 两个居民小区送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四节“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掌握利用图的性质和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图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图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如顶点、边、连通性等。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一定的算法知识,如排序、查找等。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最短路径问题相结合,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背景和意义,能运用图的性质和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2.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算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算法教学法:以算法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际问题的案例,如城市间的道路网络、网络通信等。

2.准备算法教学的PPT,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演示。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问题案例,如城市间的道路网络,引导学生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提问:如何找到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如迪杰斯特拉算法、贝尔曼-福特算法等。

通过PPT演示算法的具体步骤和过程,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0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学前温故 新课早知
快乐预习感知
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 线段 最短.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连线中, 垂线段 最 短.
学前温故 新课早知
快乐预习感知
1.前面我们研究过一些关于“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等的问题,我 们称它们为 最短路径 问题.
2.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 轴对称 、 平移 等 变化把已知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选 择.
互动课堂理解
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 【例题】 如图,在△ABC中,BC=5,S△ABC=15,AD⊥BC于点D,EF垂 直平分AB,交AC于点F,在EF上确定一点P使PB+PD最小,则这个最 小值为( ). A.3 B.4 C.5 D.6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D=6,由EF垂直平分AB,知点A,B 关于直线EF对称,于是得到AD的长度为PB+PD的最小值,即可得出 结论.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1.如图,A,B两点都在直线m的同侧,画图,在直线m上取点P,使PA+PB 最小,则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关闭
D
答案123轻 Nhomakorabea尝试应用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B两点,要在y轴上找一点C,使得它到A,B两点 的距离之和最小,现有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八年级数学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是新人教版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几何图形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学会利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实例:光纤敷设和城市道路规划,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两个实例来理解和掌握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论知识以及如何利用图论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图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掌握利用图论知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图论问题,并利用图论知识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掌握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展示实例和动画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光纤敷设和城市道路规划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新课导入:介绍图论中最短路径的概念和相关的数学知识。

3.实例分析:分析光纤敷设和城市道路规划两个实例,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图论问题。

4.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利用图论知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包括迪杰斯特拉算法和贝尔曼-福特算法等。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附答案解析)

第1页(共9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
径问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点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P 1,P 2
交OA 于M ,交OB 于N ,若P 1P 2=6,则△PMN 周长为( )
A .4
B .5
C .6
D .7
2.如图,直线L 是一条输水主管道,现有A 、B 两户新住户要接水入户,图中实线表示铺
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直线l 是一条河,P ,Q 是两个村庄.计划在l 上的某处修建一个水泵站M ,向P ,
Q 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所需管道最短的是( )
A .
B .
C .
D .
4.如图,直线m 表示一条河,M ,N 表示两个村庄,欲在m
上的某处修建一个给水站,向。

新人教版八上数学课件: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新人教版八上数学课件: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B两点,要在y轴上找一点C,使它到点A,B的距离之和最小.现有如下 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C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如图,∠AOB=30°,OC为∠AOB内部的一条射线,P为射线OC上的一点,OP=4,M,N分别为OA,OB 边上的动点,则△MNP周长的最小值为( B ) A.2 B.4 C.3 D.5
7.某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如图所示的两直排( 图中的AO,BO ),AO桌面上摆满了橘子,
OB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橘子再拿糖果,然后到D处座位上,请你帮助他 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解:作点C关于OA的对称点C1,作点D关于OB的对称点D1,连接C1D1,分别交OA,OB于点P,Q,那么 小明沿C→P→Q→D的路线行走,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8.如图,安徽省某大学建立分校,校本部与分校隔着两条平行的小河,l1∥l2表示小河甲,l3∥l4表示 小河乙,A为校本部大门,B为分校大门,为方便人员来往,要在两条小河上各建一座桥,桥面垂直 于河岸.请你说明两桥应建在何处可使A,B两点间来往的路程最短?
解:把点A向下平移河甲的宽度后得到点A',把点B向上平移河乙的宽度后得到点B',连接A'B'交l2 于点D,交l3于点E,作CD⊥l1于点C,EF⊥l4于点F,连接AC,BF.则在CD,EF处建桥就是使得点A到 点B总路程最短的桥的位置.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知识点 最短路径问题 1.如图,直线l表示一条河,点A,B表示两个村庄,想在直线l上的某点P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A,B两 村庄供水.现有如图所示的四种铺设管道的方案( 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 ),则铺设的管道最 短的( D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4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实际应用,学会使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论的基本知识,如图的定义、图的表示方法等。

但是,对于图的最短路径问题,学生可能还没有直观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实例讲解、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最短路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实际应用,学会使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最短路径问题的实际应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最短路径问题,并运用图论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最短路径问题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以及相关的图论知识介绍。

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

3.学生活动: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图论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最短路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如何找到最短的路线。

2.呈现(15分钟)讲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定义,以及图论中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PPT等教学工具,展示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第一课时)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第一课时)

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请你在以下日常情境中,为牧民设计最短行动路线,并说明你利用了什么原理?
情境1:牧民从蒙古包出发,将马群赶到A 处放牧
作图:原理:。

情境2:牧马人从A 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 处饮马
作图:
原理:。

情境3:牧马人从A 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 饮马,然后骑马趟过河到B 地(河的宽度可忽略)。

作图:原理:。

情境4:傍晚,牧马人从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追问:如何说明所做路径最短?
数学
问题数学
问题数学
问题
(1)(2)
情境5:如图,A为马厩,牧马人某一天要把马从马厩牵出,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马厩.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数学
问题
知识迁移
2.如图,∠AOB=30°,P是∠AOB内任意一点,OP=3cm,M,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是cm.
拓展提升
情境6:如图,牧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再到草地去喂马,最后返回到B地,牧人饮马,喂马,要如何行走,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l
都保持CB 与CB′的长度相等?
利用轴对称,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探究新知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作法:
B
(1)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A
C
(2)连接AB′,与直线l 相交于点C.
l
则点C 即为所求.
B′
探究新知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问题3: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AC +BC最短吗?
接GF,与河岸相交于E ′,D′.作DD′,EE′即为桥. C
DF
理由:由作图法可知,AF//DD′,AF=DD′, 则四边形AFD′D为平行四边形,
C′ D ′
于是AD=FD′, 同理,BE=GE′,
E E′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GF最小.
BG
课堂检测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拓广探索题
巩固练习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如图,已知牧马营地在P处,每天牧马人要赶着马群先到河 边饮水,再带到草地吃草,然后回到营地,请你替牧马人 设计出最短的放牧路线.
解:如图AP+AB即为最 短的放牧路线.
探究新知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知识点 2 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造桥选址问题 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 MN.桥造在何处可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定河的两岸 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解: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一点C.
A
C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
l
短”,可知这个交点即为所求.
B
探究新知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 1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 1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答案
利用轴对称求三角形的最小周长 【例题】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的长为4,面积是16,腰 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点E,F.若点D为BC边的中点, 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A.6 B.8 C.10 D.12
解析:连接AD,
∵△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 ∴AD⊥BC.∴S△ABC=12BC·AD=12·4·AD=16,解得 AD=8. ∵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 当点M为EF与AD的交点时,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 ∴△CDM 的最短周长为 AD+12BC=8+12×4=8+2=10. 故选C. 答案:C
3.如图,在直线l的同侧有两点A,B. (1)在图①的直线上找一点P,使PA+PB最短; (2)在图②的直线上找一点P,使PA-PB最长.
-6-
123
关闭
解:(1)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C交直线l于点P,连接BP.点P即为所 求.图略. (2)连接AB并延长,交直线l于点P.点P即为所求.图略.
-5-
知识梳理 预习自测
12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 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
小时,点C的坐标可能是( ).
A.(0,0) B.(0,-1) C.(0,5) D.(0,3)
关闭
D
答案
知识梳理 预习自测
点拨:有关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的问题,通常是利用轴对称的性 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答.解答本类题目的技巧是借助于 图形理解题意,三角形的最短的周长一般都是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转 化为一条线段的长度.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上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上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图1
图2
解:(1)如图,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接AC,交直线l于点P,连接BP,
点P即为所求. (2)如图,连接AB并延长,交直线l于点P,点P即为所求.
4.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8,AD是∠BAC的平分
线.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长的最小值是( B )
知识点二 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2.某平原有一条笔直的小河和两个村庄,要在此小河边的某处修建一个水泵站 向这两个村庄供水.某同学用直线(虚线)l表示小河,P,Q两点表示村庄,线 段(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画出了如下四个示意图,则所需管道最短的是 (C)
3.如图,在直线l的同侧有两点A,B. (1)在图1的直线上找一点P,使PA+PB最短; (2)在图2的直线上找一点P,使PA-PB最长.
A.4.8
B.9.6
C.10
D.12
第4题图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50°,∠B=最小时,∠EAF的度数为( D )
A.50°
B.60°
C.70°
D.80°
第5题图
6.(教材P93习题T15变式)某中学八(2)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排 (图中的OA,OB),OA桌面上摆满了橘子,OB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处的 学生小明先到OA桌面上拿橘子,再到OB桌面上拿糖果,然后回到D处座位上, 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解:如图. 作法:(1)分别作点C关于OA的对称点C',点D关于OB的对称点D'; (2)连接C'D',分别交OA,OB于点P,Q,连接CP,DQ. 则小明沿C→P→Q→D的路线行走,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利用轴对称研究某些最短路径问题.
2.内容解析
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为基础知识,有时还要借助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进行研究.
本节课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将军饮马问题”为载体开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的线段和最小问题,再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换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应用意识.
2. 教学目标解析
学生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地点”“河”抽象为数学中的“点”“线”,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所求距离最短;在探索最短路径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最短路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极值问题,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尚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具有实际背景的极值问题,更会感到陌生,无从下手.
对于直线异侧的两点,怎样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这一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学生很容易想到连接这两点,所连线段与直线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但对于直线同侧的两点,如何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这一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一些学生会感到茫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证明“最短”时,需要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与所求作的点不重合),证明所连线段和大于所求作的线段和,学生想不到,不会用.
教学时,教师可从“直线异侧的两点”过渡到“直线同侧的两点”,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在证明“最短”时,教师可告诉学生,证明“最大”“最小”这类问题,常常要另选一个量,通过与求证的那个“最大”“最小”的量进行比较来
证明.由于另取的点具有任意性,所以结论对于直线上的每一点(C点除外)都成立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 如图,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条路距离最短?说说你的理由.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说出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引入新课作准备.
问题2:如图,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村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连接AB,线段AB与l的交点即为泵站修建的位置.【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把“同侧的两点”转化为“异侧的两点”做铺垫.
2.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问题3 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城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一天,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从图中的A 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 饮马,然后到B 地.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他所走的路线全程最短?
精通数学、物理学的海伦稍加思索,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为“将军饮马问题”.
你能将这个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吗?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回答,并相互补充,最后达成共识:(1)将A,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 抽象为一条直线;(2)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C,使AC与BC 的和最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具体感知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基础上,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解决数学问题
问题4 如图,点A,B 在直线l 的同侧,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C,使AC 与BC 的和最小?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画图,相互交流.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1)如果点B在点A的异侧,如何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C,使AC 与BC的和最小
(2)现在点B与点A在同侧,能否将点B移到l 的另一侧点处,且满足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C,都能保持?
(3)你能根据轴对称的知识,找到(2)中符合条件的点吗?
师生共同完成作图,如下图.
作法:(1)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2)连接AB′,与直线l 相交于点C.则点C 即为所求.
【设计意图】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将同侧的两点转化为异侧的两点,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渗透转化思想.
4.证明AC +BC“最短”
问题4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AC +BC最短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与点C 不重合),连接AC′,BC′,.由轴对称的性质知,
,.
∴,

在△中,,
∴.
即AC +BC 最短.
追问1:证明AC +BC最短时,为什么要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与点C但不重合)?
师生活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最后达成共识:若直线l上任意一点(与点C不重合)与A,B两点的距离和都大于AC +BC,就说明AC +BC最小.【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作法的正确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追问2:回顾前面的探究过程,我们是通过怎样的过程、借助什么解决问题的?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设计意图】学生在反思中,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5.巩固练习
如图,一个旅游船从大桥AB 的P 处前往山脚下的Q 处接游客,然后将游客送
往河岸BC 上,再返回P 处,请画出旅游船的最短路径.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独立完成画图,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策略和基本方法.6.归纳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研究问题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2)轴对称在所研究问题中起什么作用?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研究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体会轴对称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的重要价值.
7.布置作业:
教科书复习题13第15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某实验中学八(1)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如图a所示两直排(图中的AO,BO),AO桌面上摆满了橘子,OB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橘子再拿糖果,然后到D处座位上,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