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上课版)

合集下载

新植物生理学教学设计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精品).doc

新植物生理学教学设计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精品).doc

第6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教相连接,胞间连丝把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联结起来,输运有机物和无机物,传递刺激。

三、有机物质的运输方向1.源库的概念源(source)是指生产同化物以及向其它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

库(sink)是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

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称为源——库单位。

2.运输方向纵向运输:单向运输、双向运输横向运输:量微,纵向运输时受阻四、有机物质运输的度量1.有机物质的运输速度(velocity)定义:是指同化物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速度一般是约100cm/h。

影响因素:A.不同植物的有机物运输速度有差异。

B.同一作物,生育期不同,有机物运输速度不同;C.运输速度也随运输物质种类而异。

2.有机物质的运输率比集运量(specific mass transfer rate, SMTR):有机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截面积的数量。

比集运量多为1-13 g/cm2.h,最高可达200 g/cm2.h。

单位:g cm-2 h-1。

SMTR =干物质量/[韧皮部(筛管)横截面积×时间]=V×C(V:流速(cm·h-1)、C:浓度(g·cm-3))第二节有机物质运输的机理一、有机物质在源端的装载(phloem loading)韧皮部装载:指光合产物从成熟叶片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运送到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关键:从“源”细胞装入筛管分子。

短距离运输:细胞――细胞长距离运输:维管系统过程:①光合产物从叶绿体外运到细胞基质;②从叶肉细胞运输到叶片小叶脉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附近;③蔗糖进入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筛管分子装载。

1.装载途径:①质外体途径(apoplastic pathway):有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等空间组成的体系称质外体,物质经过质外体运输的途径称为质外体途径☆问题:质外体途径就是全过程都是在质外体中进行(×)②共质体途径(symplastic pathway):有胞间连丝把原生质连成一体的体系称共质体。

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上课版)

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上课版)

韧皮部运输的含氮化物 种类与植物品种有关: 韧皮部筛管汁液中的一 些可溶性蛋白各具生理功 能
有些无机溶质在韧皮部较易移动,如K+、Mg2+、PO43-、Cl-,而 NO3-、Ca2+、SO3-和Fe2+在韧皮部中就相对不易移动。
韧皮部汁液中除了乙烯外,其他四大类植物激素都有。
第二节

2、细胞间运输: 质外体运输: 共质体运输:通过胞间 连丝运输。
(二)长距离运输系统—维管束 (1)环割试验证明:有机物主 要通过韧皮部运输。 (2)同位素示踪法:通过示踪 法试验得知,主要运输组织 是韧皮部里的筛管和伴胞。 由于伴胞在起源上和功能上 与筛管关系很密切,因此, 常把它们称为筛分子-伴胞复 合体(SE-CC) 。
(二)溶质种类 1、研究方法:蚜虫的吻刺结合同位素示踪法。
蚜虫吻刺插至韧皮部吸取汁液 去掉蚜虫,吻刺收 集韧皮部汁液
2、溶质种类 典型韧皮部汁液干物质占 10%~25%,多数是糖,其 余为蛋白质、氨基酸、无机 和有机离子、内源激素。 糖类主要是非还原性糖, 如蔗糖(运输的主要形式 )、棉籽糖、水苏糖和毛 蕊糖(是蔗糖分别结合1、 为什么蔗糖是韧皮部运输物质的主要 2、3个半乳糖分子而成) 等,由于非还原糖化合物 形式? 的活性比还原糖化合物稳 蔗糖及其它一些寡聚糖是非还原糖, 定,因此非还原糖化合物 化学性质稳定; 是韧皮部主要的运输物质 蔗糖水解时能产生相对高的自由能。 。可运输的糖醇包括甘露 蔗糖分子小、移动性大,运输速率高 醇和山梨醇。 ,适合进行长距离运输。

筛分子内腔有微纤丝,微纤丝由韧皮 蛋白(P蛋白)收缩丝组成,其长度 超过筛分子,其一端固定,一端游离 在筛分子内似鞭毛一样颤动,能有规 律的收缩和舒张,运输物质。它影响 细胞质的流动。

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运输培训课件

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运输培训课件

一中些合杀成虫(淀7剂)粉植、,物灭并体菌储的剂存机、下械肥来支料。撑以这及些病薄毒壁分细子胞经就两成通为道同的化传物输的,中能间 产库生,周当身其效它应库。需另要外时筛,管中汁间液库中的还淀有粉一则些可蛋水白解抑再制转剂运,出可去抑制 动植的物物心消的材化韧长,道皮高就内部加不的最粗可蛋基与能白本维长酶的管至,功束几这能有米说是密、明在切几筛源关十管端系米本把,、身同若甚存化树至在物木 一一装没百定入有多的木米防质的卫部高机形度制成
1.以导管为中心的木质部; 2.以筛管为中心的韧皮部; 3.多种组织的集合;4.维 管束鞘;
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运输
11
维管束的功能
(1)物质长距离运输的通道
如根部(一输2合)信送般成息,情的物而况细质同下胞传化水分递物和裂的则无素通由机类道韧营和皮养脱部由落输木酸送质等部可通过木质部运至地 上部分(3,)两而通茎道端间合的成物的质生交长换素则通过韧皮部向下极性运输。 植物受木(4环质)对境部同刺和化激韧物后皮的产部吸生通收的过和电侧分波向泌也运主输要可在相维互管间束运中传播 同韧在化皮同物部化送由((在65对物水于))运外对同运分导输源同化输和管过化化物的养与程学物的途分筛中物的吸中。管可质加收维如间卸以工与管筛发至及和分束管生维病储泌也中水管毒存,能的分束等不与膨交中传仅周压流的播发围变引某的生组化起些通在织就的薄道源 发是壁库生细端物胞,质内而交,且换在其
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的有 机物运输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运输
植物生理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运输
2
• 植物叶片是同化物的主要制造器官
• 叶片合成的同化物不断地运至根、茎、芽、果实 和种子中去
• 同化物的去向:用于这些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呼吸 消耗,或者作为贮藏物质而积累下来,而贮藏器 官中的同化物也会在一定时期被调运到其他器官 ,供生长所需要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和机制;2. 掌握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方式和过程;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现象。

教学重点: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2.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机制。

教学难点: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过程;2. 生活现象与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联系。

第一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概述1.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定义1.2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重要性1.3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研究意义第二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2.1 木质部运输途径2.2 韧皮部运输途径2.3 细胞间隙运输途径第三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机制3.1 被动运输机制3.2 主动运输机制3.3 协助扩散运输机制第四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过程4.1 合成与储存过程4.2 加载与卸载过程4.3 运输与分配过程第五章:生活现象与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联系5.1 植物生长与有机物运输5.2 果实成熟与有机物运输5.3 植物抗逆与有机物运输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直观展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过程;2.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重要性;3. 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知识;3. 课程论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实例分析6.1 实例一:筛管与韧皮部的有机物运输6.2 实例二:木质部中的水分与无机盐运输6.3 实例三:顶端优势与有机物运输第七章:环境因素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7.1 温度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7.2 光照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7.3 水分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第八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与农业生产8.1 有机物运输与作物产量8.2 有机物运输与作物品质8.3 有机物运输与农业施肥第九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科研方法9.1 实验设计:如何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9.2 观察方法:显微镜观察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9.3 测定技术:有机物运输的定量分析第十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前沿领域10.1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分子机制10.2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基因调控10.3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生物技术应用教学方法:1.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实际情况;2. 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3. 联系农业生产,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 利用科研方法,培养学生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研究的兴趣;5. 关注前沿领域,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最新发展。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件——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件——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
1 1. 筛管 2. 筛板 3. 筛孔
2 4. 伴胞
3
B
二. 有机物运输的形式
蚜虫吻刺法 主要运输形式: 蔗糖 ? 同位素示踪法 (1)占90%
(2)蔗糖 优点:
①溶解度很高(0℃时,179g / 100ml水)。 ②是非还原性糖,很稳定。 ③运输速率很高。 ④具有较高能量。
∴ 适于长距离运输
韧皮部汁液
羽扇豆/mmol L-1 490.0 115.0 47.0 4.4
5.8 0.16 0.13 0.08 8.0
三. 有机物运输的方向与速度
运输方向: 由源到库
向上 向下 双向 横向
运输速度: 约100 cm•h-1
①不同植物各异 ②幼苗>老植株 ③白天>夜间
§9-3 有机物的分配与调控
一、代谢源和代谢库及相互关系 二、有机物分配的规律 三、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 四、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调控
植物与植物生理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9-1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形式和速度
一.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1. 短距离运输 2. 长距离运输
二. 有机物运输的形式 三. 有机物运输的方向与速度
一.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1. 短距离运输
(1)胞内运输
细胞内、细胞器之间的物质交换 分子扩散
主要方式 原生质环流 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
K 促进库内糖→淀粉,维持源库两端的 压力差,有利于运输。
B 促进糖的运输和合成。
(2)温度
① 影响运输速度,20 ~ 30℃时最快。
② 影响运输方向, 土温>气温,向根部分配较多; 气温>土温,向顶部分配较多。
③ 昼夜温差大,夜间呼吸消耗少,穗
粒重增大。
(3)光照 光下有机物多,运输快 (4)水分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随植物 种类不同而不同。

植物生理学:006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006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有机物运输对植物来说,正如血液循环对动 物那样重要。
从农业实践来说,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 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较高的生物产量变成较高的经济产量,其 中就存在一个有机物的运输问题,即同化产物 的分配问题。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 • 第二节 韧皮部装载 • 第三节 筛管运输机理 • 第四节 韧皮部卸出 • 第五节 外界条件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 第六节 同化产物的命运和分配
返回
2. 示踪法
• 证明有机物运输途径的更准确方法是 示踪法。
◆用14CO2饲喂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之后,在叶柄 或茎的韧皮部发现含14C 的光合产物(图6- l)。因此,可确认有机物的运输途径是韧皮部。 在韧皮部内,主要运输组织是筛管和韧皮薄壁 细胞。
• 韧皮部中的物质也可以 同时向相反方向运输。
成 熟 筛 分 子 和 伴 胞 的 结 构
回第二节目录
二、韧皮部装载的途径
• 韧皮部装载过程存在着 2 条途径 • (一)质外体途径 • (二)共质体途径 • 总体说来,糖从共质体(细胞质)经胞间连丝
(plasmodesma)到达韧皮部,或在某些点 进入质外体(细胞壁)到达韧皮部(图6-5)。 • 同化产物在韧皮部的装载有时走质外体途径, 有时走共质体途径,交替进行,互相转换,相 辅相成。
• 概念: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是指 光合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 (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 complex)的整个过程。
一、韧皮部装载的概念与步骤
详细来分,韧皮部装载要经过3个步骤。 第一步,白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形成的磷酸三碳糖 首先从叶绿体运到胞质溶胶;晚上,可能以葡萄糖状态离 开叶绿体,后来转变为蔗糖(某些植物后来会将蔗糖转变 为其他运输糖)。 第二步,叶肉细胞的蔗糖运到叶片细脉的筛分子附近, 这个短距离运输常常只有二三个细胞直径的距离。 第三步,筛分子装载,即糖分运入筛分子和伴胞。糖 分和其他溶质从源运走的过程称为输出(export),经过 维管系统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长距离运输。

植物生理学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ppt课件(“运输”相关文档)共40张

植物生理学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ppt课件(“运输”相关文档)共40张
2. 代谢库(metabolic sink) 可以耗费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 或部位。
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 营养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源与库,以及二者
之间的输导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系统称为源-库单位。
根据同化物质输入后的命运,库 器官可分为运用库〔或称为营养库〕 和贮藏库两种。
优 点:
1〕微纤丝相当于ATP酶活性,可供能,处理了压力流动
学说中的能量问题、中间动力问题; 2〕微纤丝的摆动是向各个方向的,处理了筛管中的双
向运输的问题。
第三节 有机物质的分配与调控 一、代谢源与代谢库及其相互关系 代谢源(metabolic source) 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
织、器官或部位 。
1930年Münch提出的压力流动假说是迄今有关韧皮部物质运输的最胜利的假说。 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 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 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胞壁与质膜向内伸入细胞质中,构成许多皱折,扩展了质膜的外表积。
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 2〕表达源库之间的关系
源与库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绝大多数有机物在韧皮部的运输是非极性的,总是从大量合成处向活泼生长部位或大量积累部位运输 。
三1〕、合有成机贮物藏运水化输合的分物动,力:如淀水粉;分缺乏必定影响有机物质的运输和分配
部位定向运输。 3〕细胞内能量代谢对运输的影响
糖的运输速率〔在210~〕30℃导时最致快。光合速率降低,使得叶肉细胞内可运态蔗糖浓
度降低;
〔2〕导致筛管内集流纵向运输的速率降低
思索题
1. 名词解释:
转运细胞、压力流动学说、代谢源〔库〕、源-库单位 转运细胞、压力流动学说、代谢源〔库〕、源-库单位

《植物生理学》(第四版)教案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教育).doc

《植物生理学》(第四版)教案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教育).doc

慕本内容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Transport of organicmatters in plant)高等植物器官有较明确的分工,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主要场所,植株各器官、组织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片供应的。

第一节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一、运输途径(Pathway of transport)通过环割试验,证明有机物运输是由韧皮部担任。

至于具体运输细胞,通过示踪法试验得知,主耍运输组织是韧皮部里的筛管和伴胞。

这里介绍筛管和伴胞的结构由于伴胞在起源上和功能上与筛管关系很密切,因此,常把它们称为筛分了■伴胞复合体(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 complex)(图6-1 )o图6-1成熟筛分子和伴胞的结构成熟的筛分了无细胞核、液泡膜、微丝、微管、高尔基体和核糖体,但有质膜、线粒体、质体和光而内质网,所以筛管是活的,能输送物质。

伴胞与筛管分子来自共同的母细胞且邻接。

伴胞有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等。

伴胞与筛管Z间有许多胞间连丝(plasmodeomata),调节细胞与细胞Z间大分子运输。

伴胞把光合产物和ATP供给筛分子,它也可以进行重要代谢功能(例如蛋白质合成),但在筛分子分化时就会减弱或消失。

胞间连丝有一•紧压的内质网管道,叫做连丝微管(desmotubule),它把邻近细胞用内质网和胞质溶胶联系起来。

连丝微管紧闭无空隙,是否真正代表通道,现尚未明白。

连丝微管和孔的质膜Z间有球形蛋白,球形蛋白Z间又由另一种丝状蛋白相联系,分隔成8・10个微通道(mierochannel),可让直径为1.5-2.0nm以卜的分子通过。

(图6-2 )o图6-2 胞间连丝结构伴胞有3种:1、通常伴胞有叶绿体,胞间连丝较少,2、传递细胞(iransfer cell)的胞壁向内生长(突出),增加质膜表面积,且胞间连丝长且分支,增强物质运送筛分子,分布于屮脉周围。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六章 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六章   有机物的运输

SA
KH232PO4
S1 S2
SB
14CO2
树皮 蜡纸 木质部
图6-2 分别施用14C及32P,观察双向运输的装置
三 、速度及形式
1、速度:30--150cm/h
2、形式:蔗糖
蚜虫吻针试验、14CO2示踪试验 溶质:主要物质是水,其中溶解许多碳水化 合物,蔗糖占干物质的90%,三糖,四糖,五糖, 氨基酸和酰胺,磷酸核苷酸和蛋白质,四大植物激 素,糖醇,无机离子。
吻刺
韧皮部 汁液
韧皮部
图6-3 蚜虫吻刺法吸取筛管汁液
为何以蔗糖作为主要形式? 1、蔗糖是非还原糖,化学性质比还原糖稳定。 2、蔗糖水解时能产生相对高的自由能。 3、蔗糖分子小、移动性大、 运输速率高,适合
进行长距离运输。
主要讲三方面的内容: 一、韧皮部装载 二、韧皮部卸出 三、筛管运输机理
一 、韧皮部装载
K+
K+ 连丝维管横切
PH5·5
K+ K+ PH8·5
内质网
(+)
(-)
图6-6 胞间连丝超微结构 图6-7 蔗糖-质子同向转运
4、韧皮部装载的特点 ⑴ 逆浓度梯度 ⑵ 需能过程 ⑶ 具有选择性
第三节韧皮部卸出(Phloem unloading) 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
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 “空种皮技术”证明韧皮部的卸出 卸出的原则:是阻止卸出的蔗糖被重新装载。
PH5·5
K+ K+ PH8·5
内质网
(+)
(-)
图6-6 胞间连丝超微结构 图6-7 蔗糖-质子同向转运
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装载有时走质外体途径,有 时走共质体途径,交替进行,互相转换,相辅相成。 这种交替进行主要通过转移细胞或传递细胞来完成。

植物生理学第六章有机物运输

植物生理学第六章有机物运输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 一、运输途径 (Pathway of transport)
通过环割试验,证 明有机物运输是由韧皮部担 任。至于具体运输细胞,通
• 1.研究物质运输途径的方法: (1)环割试验
环割是将树干(枝)上的一圈树皮(韧皮部)剥去 而保留树干(木质部)的一种处理方法。 此处理主要阻断了光合同化物、含氮化合物 以及激素等物质在韧皮部的向下运输,而导 致环割上端韧皮部组织中光合同化物、含氮 化合物以及激素积累引起膨大。
三、运输的速率和溶质种类
借助放射性同位素示踪(isotope trace),可以看到,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速 度比扩散速度还快,平均约100 cm•h-1,不同植物的有机物运输速度有差异, 其范围在30-150 cm•h-1。同一作物,由于生育期不同,有机物运输的速度也 有所不同,如南瓜幼龄时,同化产物运输速度较快(72 cm•h-1),老龄则渐 慢(30~50 cm•h-1)。 研究有机物运输溶质种类较理想的方法,是利用蚜虫的吻刺法结合同位 素示踪进行测定。蚜虫以其吻刺法插入筛管细胞吸取汁液,这可在显微镜下 检查证明。当蚜虫吸取汁液时,用CO2麻醉蚜虫后,将蚜虫吻刺于下唇处切 断,切口不断流出筛管汁液,可收汁液供分析用(图6-4)。 图:用蚜虫吻刺法吸取筛管汁液

钙 铁 锌 PH
4.3 2.1
0.17 0.24 7.9
5.8
0.16 0.13 0.08 8.0
同化物运输的主要 形式是蔗糖, 因为: 1)蔗糖是非还原 糖,具有很高的稳 定性; 2)蔗糖的溶解度 很高; 3)蔗糖的运输速 率很高; 4)蔗糖具有较高 的能量。
第二节韧皮部装载
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是指光合产物从叶 肉细胞到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经过3个步骤: 第一步,光合产物从叶绿体转运至细胞质,属胞内运输。

《植物生理学》课件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课件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四节 韧皮部卸出
韧皮部卸出是指光合同化物从SE--CC复合体进入库细 韧皮部卸出 胞的过程。
一、同化物卸出途径 途径有两条 1、共质体卸出 、共质体卸出:一般说来,正在生长发育的叶片和根系,同化 物是通过共质体途径运出的,即蔗糖经过胞间连丝沿蔗糖浓度梯 度从SE-CC复合体释放库细胞的代谢部位。P152图6-7 ① 2、质外体卸出:某些植物或组织(如甜菜的块根、甘蔗的茎及 、质外体卸出 种子和果实等)其韧皮部卸出的是通过质外体进行的。这些植物 组织(延存器官、生殖器官和贮藏器官)的SE-CC复合体与库 细胞间没有胞间连丝,所以SE-CC复合体中的蔗糖只能通过扩 散作用或通过膜上的载体先进入质外体空间,然后直接进入库伴 胞,或降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进入库细胞。 P152图6-7② 一旦自由空间里的蔗糖浓度过高,共质体途径就成为卸出的主要 途径。由此可见,同化物可经质外体卸出,也可经共质体卸出, 依实际情况而定。
(三)收缩蛋白学说(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 收缩蛋白学说( 收缩蛋白学说
筛管分子的内腔有一种由微纤丝相连的网状结构。微纤丝 一端固定,一端游离于筛管细胞质内,微纤丝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毛一样 颤动。 活的筛管分子内有两种运动:脉膊状流动,集体流动。 微纤丝之所以运动因为它是由韧皮蛋白(P-蛋白)收缩丝 所组成的。 总的来看,同化物运输的学说很多,但从运输动力 来说,可分为两大方面:渗透动力和代谢动力
第一节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种类 一、运输途径 1.环割试验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韧皮部。 2.同位素示踪法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是韧 皮部的筛管和伴胞。用14CO2饲喂叶片,进行 光合作用后,在叶柄或茎的韧皮部发现14C的 光合产物。图6-1
图6-1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过程及机制。

2. 掌握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

2. 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因素。

教学难点:1.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分子机制。

2. 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方式。

2. 提问:同学们认为植物体内有机物是如何运输的?二、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15分钟)1. 讲解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途径。

2. 介绍韧皮部、木质部等运输组织的功能和结构。

3. 强调筛管、伴胞等在有机物运输中的作用。

三、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因素(15分钟)1. 讲解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因素。

2. 分析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3. 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矿质元素等内因对有机物运输的作用。

四、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分子机制(15分钟)1. 讲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分子机制。

2. 介绍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等在有机物运输中的功能。

3. 讨论基因调控在有机物运输中的作用。

五、实际问题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提出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作物产量?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讨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强调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3. 提醒学生注意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教学延伸:1. 深入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研究进展。

2. 探究其他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知识。

教学反思:1. 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评估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运输方向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用14CO2及 KH232PO4分别施与天竺葵茎上下端两 侧的叶片,结果发现韧皮部各段皆含 有相当数量的14C和32P.
结论:可通过韧皮部同时作上下双向 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但正常状态 下其量甚微。
三、运输的速率和溶质的种类
(一)运输的速度 1、研究方法: (1)利用染料分子作为示踪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染料分子直 接注入筛管分子内,追踪染料分子在筛管中的运输状况。 (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常用的同位素是14C。 2、运输速度:一般为30 ~ 150 cm / h 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运输速度也有差异,如南瓜幼龄时为 72cm/h,老龄时为30~50cm/h。 运输速度也随物质种类而异。12天菜豆中的蔗糖运输速度是 107cm/h,而32P则约为87cm/h。
裸子植物中的筛分子是筛胞,筛胞间没有通道相连, 没有P-蛋白。 种子植物筛分子的特征比较 被子植物的筛分子 裸子植物的筛胞 1.有些筛域分化为筛板,单个筛分 1.没有筛板,所 子相互连接为一个筛管 有筛域相同 2.筛孔是空通道 2.筛孔被膜堵塞 3.全部双子叶植物和大多数单子叶 3.没有p-蛋白 植物有p-蛋白 4.伴胞是ATP与(或)其他化合物 4.有具伴胞功能 的来源,在某些植物伴胞作为传 的蛋白质 递细胞或居间细胞用。
韧皮部运输的含氮化物 种类与植物品种有关: 韧皮部筛管汁液中的一 些可溶性蛋白各具生理功 能
有些无机溶质在韧皮部较易移动,如K+、Mg2+、PO43-、Cl-,而 NO3-、Ca2+、SO3-和Fe2+在韧皮部中就相对不易移动。
韧皮部汁液中除了乙烯外,其他四大类植物激素都有。
第二节

(二)溶质种类 1、研究方法:蚜虫的吻刺结合同位素示踪法。
蚜虫吻刺插至韧皮部吸取汁液 去掉蚜虫,吻刺收 集韧皮部汁液
2、溶质种类 典型韧皮部汁液干物质占 10%~25%,多数是糖,其 余为蛋白质、氨基酸、无机 和有机离子、内源激素。 糖类主要是非还原性糖, 如蔗糖(运输的主要形式 )、棉籽糖、水苏糖和毛 蕊糖(是蔗糖分别结合1、 为什么蔗糖是韧皮部运输物质的主要 2、3个半乳糖分子而成) 等,由于非还原糖化合物 形式? 的活性比还原糖化合物稳 蔗糖及其它一些寡聚糖是非还原糖, 定,因此非还原糖化合物 化学性质稳定; 是韧皮部主要的运输物质 蔗糖水解时能产生相对高的自由能。 。可运输的糖醇包括甘露 蔗糖分子小、移动性大,运输速率高 醇和山梨醇。 ,适合进行长距离运输。

筛分子内腔有微纤丝,微纤丝由韧皮 蛋白(P蛋白)收缩丝组成,其长度 超过筛分子,其一端固定,一端游离 在筛分子内似鞭毛一样颤动,能有规 律的收缩和舒张,运输物质。它影响 细胞质的流动。
第五节 同化产物的分布
同化产物在植物体中的分布有两个水平,即配置和分配。 一、配置 配置:是指源叶中新形成同化产物的代谢转化。 根据使用情况,源叶的同化产物有三个配置方向: (1)代谢利用:满足叶本身需要
韧皮部装载
韧皮部运输:装载、运输、卸出 装载:“源”细胞 卸出:筛分子伴胞复合体 筛分子伴胞复合体(SE-CC) “库”细胞
韧皮部装载:是指光合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 的整个过程。

途径——质外体 途径和共质体途 径
• 蔗糖在质外体是怎样进入筛分 子-伴胞复合体的? • SE-CC复合体质膜上的H+-ATP 酶,把H+泵到质外体,形成质 子梯度,推动蔗糖与质子经过 蔗糖-质子同向运输器进入SECC复合体。
(二)库强度及其调节 1、库强度:等于库容量和库活力的乘积。 库强度=库容量×库活力 库容量:是指库的总重量(一般是干重). 库活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干重吸收同化产物的速率。改变库容 量或库活力都会改变运输模式。 2、库强度的调节 受许多因素调节的 膨压:在筛分子中起信号作用,从库组织迅速传递到源组织。例 如,当卸出迅速时,库组织同化物迅速被利用,库的膨压下降 ,这种下降会传递到源,引起韧皮部装载增加;当卸出缓慢时 ,则引起相反的效应。 植物激素:影响质外体装载和卸出的质膜上的主动运输器.实验证 明,蓖麻的蔗糖装载能被外施IAA促进,被外施ABA抑制;甜菜主根 吸收蔗糖被外施ABA促进,而被外施IAA抑制.
筛分子:成熟筛分子无核、液泡、微丝、微管、高 尔基体和核糖体,但有质膜、线粒体、质体和光 滑内质网,能输送物质。 普通伴胞:含叶绿体、胞间连丝较少, 为筛分子提供能量。
伴胞 传递细胞:胞壁向内生长,增加质膜表面积 ,胞间连丝长且分支,增加运输的能力, 分布于中脉周围。 居间细胞:有许多胞间连丝,与临近细 胞(特别是维管束)联系,在这种细胞内 合成棉子糖和水苏糖等.
植物生理学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有收无收在于水
第一节 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一、运输途径 短距离运输: 细胞内以及细胞 间的运输,距离在微米与毫米 之间; 长距离运输: 器官之间、源库 之间的运输,需要通过输导组 织,距离从几厘米到上百米。
源:即代谢源,指产生或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功能叶,萌 发种子的子叶或胚乳; 库:即代谢库,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根、茎、果 实、种子等。 源库的概念是相对的,可变的,如幼叶是库,但当叶片长大长足 时,它就成了源。
第四节 韧皮部运输的机制
关于同化物运输的机理,有多种学说。主要有: 一、压力流动学说: 德国E.Munch于 1930年提出的。 该学说主张筛管 中溶液流(集流 )运输是由源和 库端之间渗透产 生的压力梯度推 动的,所以称为 压力流学说。
二、细胞质泵动学说 荷兰植物生理学家De.Vrise提出的原生 质环流假说,英国植物生理学家 R.Thaine(赛尼)等支持这一假说,R. Thaine等认为:认为筛分子内的细胞质 能相互联结,形成胞纵连束,束内呈环 状的蛋白质在收缩和张弛的同时,带动 有机物长距离运输。 反对者怀疑筛管里是否存在胞纵连束。 三、收缩蛋白学说
共质体途径运输的除蔗糖外,还有棉籽糖和水苏糖。 多聚体—陷阱模型:认为叶肉细胞内形成的蔗糖运到维管束 鞘细胞,经过胞间连丝进入居间细胞,在那里与半乳糖分子 合成合成棉子糖或水苏糖,由于这些寡聚糖分子大,不能扩 散回维管束鞘细胞。只能运到筛分子。

第三节
韧皮部卸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 胞的过程。 卸出的原则:是阻止卸出的蔗糖被重新装载。 卸出的途径2条:共 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 径。 质外体卸出有2种方式 (1)蔗糖在质外体水解 成G和F,运到库细胞后 再结合为蔗糖。甘蔗、 甜菜贮藏细胞中存在。 (2)蔗糖直接通过质外 体进入库细胞。大豆、 玉米种子的胚性组织和 母体组织间发生。
(一)短距离运输
1、细胞内运输:指细胞内、细胞器间 的物质交换。 主要有:分子扩散、微丝推动原生质 的环流、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 囊泡的形成与囊泡内含物的释放。
2、细胞间运输: 质外体运输: 共质体运输:通过胞间 连丝运输。
(二)长距离运输系统—维管束 (1)环割试验证明:有机物主 要通过韧皮部运输。 (2)同位素示踪法:通过示踪 法试验得知,主要运输组织 是韧皮部里的筛管和伴胞。 由于伴胞在起源上和功能上 与筛管关系很密切,因此, 常把它们称为筛分子-伴胞复 合体(SE-CC) 。
(2013,全国卷)96.水稻、小麦、芝麻、油菜等作物收割后不马上脱粒,与杆堆放在一 起,有提高粒重的作用。其原理是:(单选1分) C A.库源中心 B.就近供应 C.同化物再分配 D.同侧运输 (2015,全国卷)50.压力流动学说很好的解释了同化物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机制。请根 据压力流动学说的内容,推断比较韧皮部源端和库端水势、渗透势和压力势的大小: (单选) A.Ψw,源 > Ψw,库; Ψs,源 < Ψs,库; Ψp,源 > Ψp,库 B B.Ψw,源 < Ψw,库; Ψs,源 < Ψs,库; Ψp,源 > Ψp,库 C.Ψw,源 > Ψw,库; Ψs,源 > Ψs,库; Ψp,源 > Ψp,库 D.Ψw,源 < Ψw,库; Ψs,源 > Ψs,库; Ψp,源 < Ψp,库
(2012年,全国卷)95、属于植物体内同化产物运输源的是(单选1分) A、幼叶 B、花蕾 C、正在形成的块茎 D、成熟的叶
D
(2007年,全国卷)12.在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中,个体上不同部位的生长情 况不同。在一定的时期,那些代谢旺盛、生长势较强的部位被称为该时期的生 长中心。当水稻在养料供应不足时,( )。 B A.养分将平均分配而影响新形成中心的生长 B.新形成的生长中心将夺取前一生长中心的养料,抑制后者的生长 C.养分则继续供应原有中心的生长而抑制新形成中心的生长 D.养分则暂时在根部累积,待足够供应时运至中心供其生长
• (2)合成暂时贮藏化合物:淀粉、蔗糖、果聚糖 • 蔗糖贮藏库有两种:液泡(第一源)和细胞质 • (3)从叶输出到植株其它部分
二、分配
分配是指新形成同化物在各种库之间的分布。
(一)分配方向 1、总原则:从源到库 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
3、就近供应:一个库
的同化物来源主要靠它 附近的源叶来供应,随 着源库间距离的加大, 相互间供求程度就逐渐 减弱。 4、同侧运输 指同一 方位的叶制造的同化物 主要供给相同方位的幼 叶、花序和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