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初文坛与甘肃文学_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综述

合集下载

新世纪甘肃散文概述

新世纪甘肃散文概述

《新世纪甘肃散文概述》摘要:三是一批从事小说、诗歌创作的作家在新世纪加入了散文创作的行列,写出了大量的作品,进一步促进了甘肃散文的发展,如马步升、叶舟、尔雅、王若冰、弋舟、人邻、阳飏、杨献平、第广龙、雪潇、小米、沙戈、叶梓、王新军、海杰、欣梓、辛晓玲、苏胜才、柯英等,”其散文集《再往前走》的写作是“自由的”,无论是追忆往事,还是寄寓哲理都以繁复的意象、叙述的机巧、语言的奇诡营造忧伤(《今夜有一点点忧伤》)、心碎(《有多少东西让人心碎》)、裂碎(《“嘭”的一声碎了》)、敌意(《千万别碰上伊万》)等感觉的复调张力,此外,姚学礼的《陇东故里》,杨献平的《巴丹吉林》,李学辉的《河西》,刘学智的《阿尔泰山》,张北辰的《我的村庄》,潘硕珍的《一粒乡土》,袁俊宏的《大河上下》,李祥林的《高原上的村庄》等作品中都氤氲着醇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摘要】新世纪以来,甘肃散文作家、爱好者以相对宁静的心态坚守散文的典雅气质,渐趋专业化的创作群无论是在审美视点的构筑,还是散文境界、作家情怀的提升,以及文体样式的开拓方面都不遗余力,并且以不菲的实绩引起了全国散文界的关注。

【关键词】新世纪甘肃散文散文是作家率性而为、张扬心灵自由的精神文体。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典雅的士大夫文体“其创作理念、艺术模式、话语形态等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尤其是在当下消费社会语境下“快感阅读”文本滥觞的今天,经济利益至上的标杆所驱使的媚俗商业大潮不断激荡着人们的神经,使小说、电影、歌曲等不断被经济效益合谋为大众所推崇与享用的快餐文化品牌。

作为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文学生态群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一览众山小”的散文之梦已成为少数人的精神乌托邦居所。

尽管如此,新世纪以来,甘肃散文作家、爱好者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杨闻宇、杨献平、铁穆尔、杨永康、马步升、人邻、叶梓、铁穆尔、阿拉旦·淖尔、习习等作家坚守散文的典雅气质,扎根陇原沃土,不断深入内心、生活的真实,向读者奉献了一幅幅展现陇原儿女多彩生活情状与浓郁民族风情的生命画卷,部分作品更是获得了“冰心散文奖”、“华夏散文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201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奖”等荣誉,逐渐受到国内散文界的关注。

新世纪甘肃诗歌概述

新世纪甘肃诗歌概述

新世纪甘肃诗歌概述作者:陈鸿雁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8期摘要新世纪以来,甘肃诗人扎根内外和谐的多色文化土壤,借助丰富的生命经验,以多元化的审美风貌经受住了各种潮流的冲刷,为时代立言并显示出了不凡的实绩。

关键词新世纪甘肃诗歌中图分类号:T052 文献标识码:A新世纪、新媒体、新文类的出现,使“两岸三地”的文学生态呈现出空前繁复多变的格局。

2010年7月12、13日在“新世纪文学十年——现状与未来”国际研讨会上,莫言以“文学的战国时代”这一比喻印证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之说法。

尽管如此,新世纪以来,甘肃诗歌创作者在省委、省文联、省民委、省作家协会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坚守自己的“言说方式、精神走向和内在抵进的能力。

”在内外和谐的文学环境下,无论是创作阵容,还是艺术成绩的取得都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增强。

1 内外和谐的多色文化生态环境文学的繁荣与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甘肃诗歌在新世纪取得的不凡成绩亦得益于适合诗歌生长的内外和谐的多彩文化生态土壤。

首先,中国三大高原过渡带的陇原大地拥有40余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与丝路文化、大地湾文化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悠久的石窟、长城古遗址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等最为鲜明的地域文化资源,与境内连绵的山岭、奔流的江河及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峰、丹霞地貌、峡谷溶洞等自然景观共同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为甘肃诗人提供了汲取不尽的写作资源,激发着甘肃诗人们的创作灵感。

新世纪以来,甘肃诗歌“举凡自然山水,故土家园、历史遗存边塞风情游牧活动流浪印迹军旅生涯都市生活厂矿企业校园幻想爱情小调窟塔寺庙……所有这些都游走在甘肃诗人的笔下。

”其次,新世纪甘肃诗歌实绩的取得离不开甘肃文学界各类活动的举办:作家高级研修班、甘肃作家读书会、相继设立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同时邀请中国作协领导、全国和海内外著名华语作家来甘肃采风座谈等活动为新世纪甘肃诗歌多维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盛宴时代的来临——2005年长篇小说印象

盛宴时代的来临——2005年长篇小说印象
2006第 l 卷期 年第3 9 总8 期 3
Z t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No . 3 2 0 0 6
General No. 83
V ol . 19
( Social Sciences)
盛 宴 时 代 的来 临
— -2005 年长篇小说印象
王 春 林
( 山西大学 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
摘 要二 年理应是一个长篇小说的大年。 2005 2005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在反映乡 村生活、 表现和思考历史、 表现 少数民族生存状态、 从不同角度切人现实生活、 表现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表现抗战历史等方面题材上, 都取得了 引人注目的 成就, 而且其中有些长篇小说具有突出的 年度标高意味, 也显示出了明显的 经典特征, 标志着长篇小说盛 宴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二 年; 长篇小说; 经典特征; 盛宴时代 2005 中圈分类号:1206.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一 223X{2006) 一 一 03 0053 一 08
如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曾经出现过中国当 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的话, 那么 自上世纪0 年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长篇竞写热潮则 0 绝对应该被看作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又一次长篇小说创 作的高峰期, 而且这一次创作高峰期长篇小说的总体思 想艺术成就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于第一次创作 高峰期的整体性超越。具体到2005 年, 则不难发现, 不 仅有更多的中国作家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诸于长篇小说 的创作过程之中, 而且其中的确有若干部带有年度标高 意味的长篇小说表现出了明显的经典特征。套用一句通 俗性的说法, 年理应被看作是一个长篇小说的“ 2005 大 年” 对于这样一个长篇小说盛宴来临的时代, 。 我们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人充分的理解与把握。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若干部达到了很高艺术水 准的乡村长篇小说。虽然这一方面的作品数量并不算很 多, 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只有贾平凹的《 秦腔》毕飞宇的 、 《 平原》王华的《 、 桥溪庄》 曹文轩的《 、 天瓢》 等不多的几 部, 但是, 其中的《 秦腔》 平原》 与《 却不仅可以被看作是 2005 年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而且也完全可以被看作是 中国小说界进人新世纪以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在 某种意义上, 我们甚至可以说, 2005 年度的中国文 即使 坛只是出现了这样两部长篇小说,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得 出本年度的长篇小说写作取得了极高艺术成就这样一种 可信的分析结论来。先让我们来看贾平凹这部长达五十 万言的《 秦腔》 。贾平凹是一位名符其实的高产作家, 即

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甘肃文学发展--2005年甘肃省文学门类系列研讨会成功落幕

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甘肃文学发展--2005年甘肃省文学门类系列研讨会成功落幕

体创作水平, 把握正确的文学创作方向, 促进丈孕 精
品的产生 , 形成我省丈 学创作 和文学评论百花 齐放 、 百 家争鸣、 互相促进 的健 康氛围 , 起到 了积极 的引手 作用。
与 以往偏重 于作 家、 作品的研讨会相 比, 亥省 甘 等近500人, 参加了 研讨会。大家济济一堂, 杨所欲 言, 共同探讨我省文学创作的得失பைடு நூலகம் 为我省文学 事业 文孕 门类 系列研讨会 突破 了体载的 限制 ,克服 了选 的发展 , 献计故策。 多位专家、 40 学者和作者, 认真撰 写 了评论丈章, 在研讨会上做 了精彩、 深刻、 真、 率 坦 诚的发 言。 材 范围比校狭 窄的缺 点; 既注重宏现的把握 , 又能细 橄处入手 ;既 不乏理论的高度 , 又萦扣创作 实戏。明
治部 的一员 嘛 !没 上会就只能算个人意见, 少
拿 政 治 部做 幌 子 。 ” 两 个 人 争 得 不 可 开 交 ,主 任 政 委 因 此 发 了 大 火 。邢 主 任 的 脸 被 气 成 了 茄 子 色 。 辞别的时候 , 主任对洪干事说 : “ 不 邢 人 错 , 是 不 太 适 应 政 治 工 作 。”洪 干事 没 有 吭 就
起 了 眼 睛 。 然 两 位 主官 都 同意 了 , 们 还 能 既 他 说什么呢? 说也没有用 了, 人常委中已经成 五 了少 数 。
“ 治部又没 设科 , 么重要的事情 , 政 这 总 不能跟一个连 职干部研究吧? ” “ 有科有 主管干事 嘛! 官再小也是政 没
当邢主任底气 十足 地向常委会报告完方
案时 , 任政委还没开 口, 主 吕副 主 任 却 嘿 嘿 笑 了起 来 。只 有 笑 声 , 上 没 有 一 丝 的笑 意 。 脸 “ 是 你 邢 主 任个 人 的 方 案 吧 ? ”吕副 主 这 任说 。 “ 各位 都酝 酿过 了 ,怎么算个人 方 跟 案 ? ” 主任 显 然 有 些 意 外 。 邢 “ 治部没 开会 研究 , 酝酿不也 是个 政 再 人方 案 吗? 不 懂 你 问 问 , 哪一 级 政 治 部 不 是 这 样操 作 的? ” “ … …研 究 过 的 。” 研 “ 你 做 梦 研 究 吧 ? 据 我所 知 洪 干 事 就 是 不 知 道 这事 儿 , 信 叫来 问 问 ? ” 不

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年会在我校召开

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年会在我校召开

出版物刊名: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文艺评论家;白烨;西部文学;朱卫国;马步升;出版社总编;传媒学院;纪平
摘要:<正>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年会于2015年6月27日在我校召开。

来自我省作协系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甘肃文化出版社总编、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管卫中主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应邀出席大会并作报告。

甘肃电大党委书记朱卫国出席,副校长纪平致辞。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当。

甘肃省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专家论坛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专家论坛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专家论坛在兰州召开无
【期刊名称】《科协论坛》
【年(卷),期】2006(021)002
【摘要】2005年12月26日,由甘肃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省科技厅,兰州大学共同主办的甘肃省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专家论坛在兰州大学召开。

来自全省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针对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专家学者和省、市科协工作者等200多人与会。

【总页数】1页(P29)
【作者】无
【作者单位】甘肃省科协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
【相关文献】
1.兰州市卫生经济学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召开 [J], 马忠祥
2.“链通世界、智创未来”学术论坛暨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在兰州召开[J], 无
3.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J], 李骅
4.甘肃省水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十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J],
5.2017年甘肃省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学术年会暨首届甘肃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技术交流会在兰州召开 [J], 本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甘肃小说中民俗文化描写的历史梳理及思考

对甘肃小说中民俗文化描写的历史梳理及思考

收稿日期:2005-09-20 作者简介:白晓霞(1974—),女,甘肃天祝人,文学硕士,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民俗学。

对甘肃小说中民俗文化描写的历史梳理及思考白晓霞(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俗文化始终是甘肃小说描写的对象之一,这一写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80年代:追求民俗文化描写的真实性。

二、90年代:反思民俗文化存在的意义。

三、世纪之初:赋予民俗文化深刻的象征意义。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良性前进的发展过程,实事上,文学乡村的意义在文学中还将长期存在,甚至可能越来越重要,所以,关注感性的民俗文化以构建理性的文学乡村是值得甘肃小说作家去探索的一条道路。

关键词:甘肃小说;民俗文化;历史梳理中图分类号:I20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6)01-046-004 也许,在异乡人的眼中,甘肃的土地是贫瘠的,然而,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甘肃作家来说,她是伟大的,象一个衣着俭朴但吃苦耐劳的农妇,用尽心力养育着自己的儿女。

所以,许多作家带着孩子般的赤诚,描写了故乡的点点滴滴,尤其是那些鲜活的民俗文化,它们象母亲流淌的乳汁,从精神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让他们走向了真、善、美。

纵观建国后至今甘肃文坛上出现的小说,许多作家笔下都出现了民俗文化的描写,这种写作状态,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如下三个阶段:一、80年代:追求民俗文化描写的真实性同中国其他的省份一样,80年代的甘肃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家,如邵振国、柏原、王家达等,这些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比较关注农村的生活,他们讴歌着植根于乡土的淳朴人性,如勤劳的顺昌、善良的尕奶奶,与此同时,也用深情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培育了人性美的天然环境,即甘肃农村的民俗文化。

但是,他们的描写又以实录居多,大部分是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

甘肃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作家的类型化特征研究

甘肃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作家的类型化特征研究

甘肃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作家的类型化特征研究作者:白晓霞来源:《丝绸之路》 2015年第6期白晓霞(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建国后至今,甘肃少数民族小说创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隐约形成了代际样貌的雏形。

大多数作家有着深厚的田野积累,同时有着最为宝贵的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真挚感情认同与真切责任意识,对母族文化的“扎根”与“深描”式艺术处理使得他们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风采。

因政治意识、知识结构、文化取向、文学观念、文化身份定位等主观因素和地域生态、政策导向、媒体信息、评奖机制等客观因素而使得甘肃少数民族小说作家形成了类型化特征。

[关键词]甘肃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作家;类型化;民间文化;政治关怀;身份意识[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6-0057-02甘肃苍茫大地上丰富的书面文献和多样的口头传承融合在一起,对甘肃的少数民族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书写的小说因而像一棵树一样,根须扎在祁连山、积石山、阿尼玛卿山、岷山、陇山等地,有着黄河、石羊河、疏勒河、黑河浇灌的大地气息,厚重阳刚的地气、多元细腻的民俗、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学,都化作了小说中潜在的构思营养。

多数小说的枝叶却开到了兰州、武威、天水、合作、临夏等大大小小的城市,作品因此又具有了些许城市文化空间的文化意味,使作品隐现出一缕现代性的挣扎。

建国后至今,甘肃少数民族小说作家虽然数量不多,相对来说,也缺乏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作家。

但是,大多数作家有着深厚的田野积累,同时有着最为宝贵的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真挚感情认同与真切责任意识,对母族文化的“扎根”与“深描”式艺术处理使得他们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风采。

他们中的大多数写作认真且对文学事业有着持久的热情,而且一部分中青年作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崭露出了与中国当代主流文坛进行对话、共进的才华、功力与热情。

应该说,甘肃当代少数民族小说创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形成了代际样貌的雏形,甘肃少数民族小说作家因政治意识、知识结构、文化取向、文学观念、文化身份定位等主观因素和地域生态、政策导向、媒体信息、评奖机制等客观因素而形成了类型化特征。

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隆重举行

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隆重举行

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隆重
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河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21)1
【摘要】2004年7月10日——12日,由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和河西学院联合主办的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张掖隆重举行,中共张掖市委副书记管钰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永成出席了开幕式,来自甘肃各地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文艺编辑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共60多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河西学院党委副书记、
【总页数】1页(PF002-F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域外空间拓展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J], 陈蘅瑾
2.危机与困境中的生长--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河西当代文学研讨会纪要 [J], 杨若蕙;权绘锦
3.聚焦"红色叙事",反思当代文学的经典化r——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姜悦;周敏
4.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年会在我校召开 [J],
5.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综述 [J], 沈红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2005《飞天》小说回顾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2005《飞天》小说回顾

雪&# %一只 猫的 网恋 罗曼 史& #%空 瓶子 & 以 不 同年 龄#不 同职 业的 网民 为对 象! 以或 苦涩 或 戏谑 的笔 法! 折射着 工业 化 社会 里人 类 孤独 的生 存状 态和 被异 化的困 窘) 随着 城镇 化建设 步伐 的 加快 ! 农 村剩 余 劳动 力涌 入城 市!一 系列 诸如 拖欠 工 资#农 民 工生 活保 障#农 民工 犯罪 等新 的社 会 问题 !源 源不 断地 出现 了) 杨 轻抒 的 %六个 农 民工 &以 真实 事件 为材 料! 刻 画了 六 个农 民工 辛 酸的 人生 故事 ) 作 者没有 将笔 力 停留 于书 写 这些 城市 底层 人的 喜怒 哀乐! 而 是怀 着强 烈 的人 文意 识与 忧患 意识 !进行 了深 入的 思 考*我 们 每一 个普 通人 能够 为和谐 社 会的 构建 ! 做 些 什么 + 文学 作品 的现实 风格 ! 不仅 体现 在 对生 活的 写实 性描 摹上 ! 而且 还 在于 以现 实 为依 据!对 生活 进行 可能 性的 塑造 ) 一如 亚里 士多 德在 %诗学 &中 所说 *"诗人 的 职责 不在 于 描述 已发 生的 事!而 在于 描述 可能 发生 的 事) $雷 文带 有 科 幻色 彩 的 %猫 科 动 物 &! 就颇 有 点 现 代寓 言的 味道 ) 它书写 的不 是错 觉不 是幻 想! 而是 生活 在冰 冷世界 里的 人 类对 关怀 , 对 温 情的 苦涩 向往 ) 许锋 %美 丽的 老鼠 &通 过对 琥 珀一 家捕 鼠行 动的 描写! 传 递着 人在 现 实生 活面 前的 脆弱 与无 力! 以 及 都市 生活 内 在的 焦虑 与迷 茫) %飞 天 &不 少 小 说 在短 小 的 篇 幅 里 !包 蕴 着深 沉的 现实 意义和 社会 意 义! 其中 有留 心

我选择那条少人走的路——我的文学批评观

我选择那条少人走的路——我的文学批评观

我选择那条少人走的路———我的文学批评观◎杨光祖杨光祖,男,汉族,1969年生,甘肃通渭人,文学评论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级研讨班(全国中青年文学理论评论家班)学员。

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当代文艺评论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发表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有多篇散文多次入选全国年度散文选。

从2003年起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已经在《人民日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评论200多篇。

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收录。

出版专著四部:《西部文学论稿》《守候文学之门———当代文学批判》《杨光祖集》《回到文学现场》。

曾荣获甘肃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甘肃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甘肃首届黄河文学奖文学评论一等奖。

一2013年8月的某一天,我们大学毕业20年后重回母校,在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会议室里,面对着赵逵夫等几位当年的老师,我作为班长发言,其中我说到了一句话,大家都笑了。

这句话是:想当年,我瞧不起搞现当代文学的人,我觉得那里面没有学问,可光阴流转,如今的我已经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10年了。

世事沧桑,造化弄人,大学时代的我是以“杨古典”而驰名全班,教授《古代汉语》的甄继祥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说,读书当如杨光祖,还把这句话写到黑板上,并说,我可以不上《古代汉语》。

我感谢甄老师的厚爱,但课还是一直在听。

那时候的我,最喜欢的是古代汉语、唐宋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是每期必读的。

大学时期撰写的几篇085作业毕业以后也都公开发表了。

进入21世纪,当年教授我们唐代文学的杨晓霭老师,还几次请我加入唐代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05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05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05年)一、文学史研究热点透视205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百花争艳,硕果累累。

与其它年份相比,205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研究的问题相对集中,形成了几个明显的热点。

尤其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纪念《新青年》创刊90周年”两项活动,使抗战文学研究和《新青年》研究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热潮。

本文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收录的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有关学术会议和论著,按照专题的形式,对205年现代文学的研究进行综合评述。

(一)抗战文学研究2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研究界举办多次学术会议,围绕“抗战文学”范畴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众多学术期刊也以此为专题刊发学术论文,数量多达五十余篇,形成了抗战文学研究的热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的八十余位学者出席。

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从文学的视角来思考战争和战争记忆,探讨战争、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的关系。

许多专家在大会提交的论文和发言中,从人类意识的高度反思抗日战争,反思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反思中国现当代的战争文学创作,其中不乏富有探索性的观点。

《河北学刊》在205年第5期以“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与文学”为专题全文刊发了杨义、严家炎、王富仁、黄修己、吴福辉、刘增杰、秦弓等人为本次会议撰写的七篇论文,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并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杨义从“东亚学”的角度阐发了战争的历史记忆。

他认为今天我们要从文学与战争的关系中,正视和剖析那场沉重的东亚地图的撕裂和反撕裂的争夺,及其至今尚未得到平复的严重后遗症,从中寻求民族以及民族和国家之间正常、健康、友好、互惠发展的历史可能性。

“历史记忆之所以成为东亚史和东亚精神史的关键词,乃是因为这种记忆还是一种疼痛的记忆。

艰难而尴尬的城市书写——论新世纪以来甘肃城市题材的长篇小说

艰难而尴尬的城市书写——论新世纪以来甘肃城市题材的长篇小说

成 熟 的长篇 城市 叙事 。甘 肃作 家大 多集 中于 许多 高 校、 科研 院所 和文 化 机构 , 窄的生 活空 间直 接影 响 狭 了他们 的 创 作 视 域 和创 作 视 角 。坚 持 写 熟 悉 的 生
活, 是由其老实稳重 的个性和认真严谨 的创作态度 决定 的 , 却使 其城 市叙 事 略显单 调 。
西北大 学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1 年 9月 , 4 卷第 5期 ,e .2 1 , o. 1N . 01 第 1 S p ,0 1V 1 , o5 4 Ju a o o h et nvrt( hl oh n oi c ne dt n or l f a w s U iesy P ispyadS c l i csE io ) n N i o aSe i
存 空 间 , 是他 们人 生重 要 的转折 点 , 是他 们 观察 也 更 思 考社 会人 生历 史 文化 的原 点 。徐 兆 寿和 尔雅 率先 把 观察 的触 角伸 向 当代 大 学 生 的 内心 深 处 , 生 荣 史
基金项 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0 07 ;0 0年度 陕西 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0 0 K 2 ) 1K 4 ) 2 1 2 1J 3 5 作者简介 : 清霞 , , 李 女 陕西铜川人 , 中国社会 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 ,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 , 从事现 当代文学及 文化传播研
收 稿 日期 :0 01 -9 2 1 .1 0
量都达到了相 当的规模 和高度 , 但影响力远不及 同 类作品 , 如张者的《 桃李》 阎真的《 、 沧浪之水》 阎连 、 科的《 风雅颂》 等作 品。这是 由于甘肃本土作家宣 传力 度不 够 , 次 , 国 以来 , 肃 小 说 一 直 处在 中 其 建 甘 国文 坛边 缘 , 没有 得到应 有 的重视 。 史生荣、 尔雅 、 徐兆寿等作家都是通过高考跳出 农 门 , 陆续 回到 高 校 工 作 的 。他 们 对 校 园有 一 种 又 熟 悉 、 近而 又复 杂 的情 感 , 园既是 他们 现实 的生 亲 校

简析世纪初甘肃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心灵轨迹

简析世纪初甘肃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心灵轨迹

甘 肃的许 多作家 来 自 于农村 或与农村有着很密切 的关
系,所以,在他们的笔下,较多地出现了出身农村的知识 分子形象。这些当年的农村学子离开乡村来到都市,通过
自己的勤奋和天 分成功 了,躯 体 留在 了繁 华的城市 ,但在 内心深 处有一种 矛盾 的情慷 ,即一方面 留恋都 市的现代化
到乡下戒毒 ,飘飘便 成了刘的三嫂。初到 时,乡亲们都 来
了 自己儿 子的病,所 以陈云天 在欣 赏和感激这双重情 感的
驱使下 ,最终提拨 重用 了王东 山。所 以,最后导致 的结果
是 “ 王东山在仕途上过五关斩六将,浩浩荡荡一路杀来,
个词 儿,只有在远 离它的时候 才感到亲切 .而真实的 它,
生活,另一方面又厌恶都市的拜金主义及 由 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的人情
似纸的社会现实 。所 以他们 的生存 中有一种焦虑感 ,找不 到 自己的位 置 ,“ 缘人 ”的感觉 始终 跟随着他 们 ,由此 边
贫穷,闭塞,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死寂。纵是在人叫马嘶的
撮合然后结婚的。在这之前 ,他好像 没有 启蒙 ,对任何 女
性都没有产生过感情 ,更别说 爱慕 。认识宋小雅 ,也只是 家看我妈去 了……我妈想见我 ,我去 了,来 的时候非 让我 捎上 ~袋 子土豆 。不捎吧 ,她会生 气 ,我 只好捎 上 了。 ”
觉得人家是教授的女儿,人家肯嫁给一个农家出来的穷小 伙 已经不错,便积极努力去完成结婚这个任务” 。这大概
维普资讯
第2 卷第 6 (06 2 期 20 )
河西学院学报
V 12N . 2 0 ) o2 o . 6(06
简 析 世 纪 初 甘 肃 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心灵轨迹
白 晓 霞

任立时代文学,甘肃诗人小辑

任立时代文学,甘肃诗人小辑

任立时代文学,甘肃诗人小辑
任立(1931年-2004年),原名任孝坤,甘肃定西人,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他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运动的参与者。

以下是关于任立及其代表作的小辑:
1.《膜拜的星空》:这是任立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诗集。


集中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生命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揭示出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2.《星火燎原的岁月》:这是任立的回忆录作品,通过讲述自
己参与红卫兵运动并身处历史洪流中的经历,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3.《草原之歌》:这是任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在描述广袤
草原和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时,充满了对大自然和人民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4.《永远的颂歌》:这是任立的另一首重要诗作,通过对生命
和人性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坚持和对未来的希望。

任立的作品一直以其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的诗作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并借此表达了对社会正义、人民幸福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任立的文学才华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甘肃当代女性写作史稿》(电子书)作者刘洁

《甘肃当代女性写作史稿》(电子书)作者刘洁

《甘肃当代女性写作史稿》(电子书)后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刘洁导言本书所评述的是1949年至2009年甘肃当代女作家近百人60年的创作史。

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尚无此类书籍的状况下,甘肃这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竟然先有了这本不算菲薄的文学史书,就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因而很有必要探究一下甘肃女作家群创作发展的历史与文化渊源,以及甘肃女作家创作的整体格局与发展趋势。

毋庸置疑,甘肃尽管在经济上尚欠发达,但却是一个相对发达的文化大省,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便是实证!甘肃的文学创作也相当扎实,可以说成就斐然。

至于将近百人的当代女作家群的创作,可说是硕果累累。

不过因为批评的相对滞后,还不大为世人所了解罢了。

甘肃文化的这种发展态势,自有其地域和历史的深层原因。

一、丰厚的地域文化土壤是甘肃女性写作发展的基础甘肃是古代陇西郡的辖地,故简称甘或陇,以旧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得省名。

自古以来,千里陇原就是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

商周时期,我省境内有氐、羌、戎几族。

秦汉时期,月氏、乌孙、匈奴游牧于我省河西走廊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出现了由匈奴、氐、羌、鲜卑建立的前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

隋唐时期,突厥、回鹘、吐蕃也曾在甘肃境内生存活动。

宋朝时期,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王权统占了甘肃境内的大片土地。

至今,甘肃拥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蒙古族、保安族、裕固族、撒拉族、哈萨克族、满族、土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其中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三个民族是甘肃省独有的民族。

甘肃的历史文物出自勤劳、聪慧、坚韧、刻苦的各族人民之手,同时,甘肃的名山胜水又吸引着、养育着这片黄土地上的人民,给予他们以美妙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

以各种形式留存下来的雕塑、石刻、绘画、书简,反映了各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理想、道德观念、精神追求,也表现了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如现今保存在武威文庙内的“西夏碑”,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回纥文。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社会科学处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社会科学处

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2016-8-30)序号成果作者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奖励等级单位1 陈春文甘肃文化是华夏文明八千年最好的例证论文一等奖哲学社会学院2 李曦珍理解麦克卢汉——当代西方媒介技术哲学研究专著一等奖新闻与传播学院3 杨肃昌中国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制度研究专著一等奖经济学院4 沙勇忠等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专著一等奖管理学院5 彭岚嘉郝相礼黄怀璞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编著二等奖文学院6 岳立甘肃省区域和行业碳减排问题研究研究报告二等奖经济学院7 李晓春张载哲学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研究专著二等奖哲学社会学院8 王学俭张哲多维空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9 迟方旭马克思恩格斯私法思想研究兼及“列宁否认私法论”专著二等奖法学院10 王大桥文学人类学的中国进路与问题研究专著二等奖文学院11 曹子坚姜安印董积生胡淑晶汪晓文康玲芬韩雪梅等著区域发展能力研究丛书丛书二等奖经济学院12 李少惠互动与整合:甘南藏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研究专著二等奖管理学院13 包国宪王学军我国政府绩效治理体系构建及其对策建议论文二等奖管理学院14 韩思艺从罪过之辩到克罪改过之道——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专著二等奖哲学社会学院15 敏春芳敦煌愿文词汇研究专著二等奖文学院16 李忠林秦至汉初(前246—至前104)历法研究——以出土历简为中心论文二等奖历史文化学院17 曾向红遏制、整合与塑造:美国中亚政策二十年专著二等奖管理学院18 胡颖从河湟傩舞戏看中国戏曲中的“引戏”问题论文二等奖文学院19 刘先春李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文化基础研究专著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20 车如山甘肃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专著三等奖高等教育研究所21 张进活态文化与物性的诗学专著三等奖文学院22 曾维刚宋孝宗与南宋中兴诗坛论文三等奖文学院23 刘光华On the path to reconstruct china's catastrophe论文三等奖法学院insurance system(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体系的重构路径)24 孙冠臣海德格尔形而上学问题简论专著三等奖哲学社会学院25 贾旭东郝刚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虚拟政府概念界定及组织模论文三等奖管理学院型构建26 陈晓强敦煌契约文书语言研究专著三等奖文学院27 张新平胡楠安全复合体理论视域下的北极安全分析论文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28 赵青山5件文书所反映的敦煌吐蕃时期写经活动论文三等奖历史文化学院29 张克非也论河西地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论文三等奖历史文化学院30 雷恩海中古古代文论的融通与开拓论文三等奖文学院31 李功国汪振江中国古代商法史稿编著三等奖法学院陈永胜吕志祥32 张国兴张绪涛节能减排政府补贴的最优边界问题研究论文三等奖管理学院汪应洛郭冬梅33 斯丽娟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专著三等奖经济学院例34 李映洲敦煌壁画艺术论编著三等奖管理学院35 蔡文成民主形态论:中国人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专著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36 周亮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传承的趋势——以花儿为例论文三等奖艺术学院37 文宏突发事件管理中地方政府规避责任行为分析及对论文三等奖管理学院策38 田广中国悲剧观念的现代转型专著三等奖文学院39 焦克源西部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专著三等奖管理学院40 拜荣静西部穆斯林宗教纠纷的法治解决机制论文三等奖法学院41 (宋)杜绾著云林石谱古籍整理三等奖学报编辑部寇甲、孙林编42 马君职业教育学导论专著三等奖高等教育研究所。

甘肃文学人类学资源再发现及利用

甘肃文学人类学资源再发现及利用
卜)


年 第
_

甘肃 文 学人 类 学资 源再 发 现及 利 用
。 冯 玉 雷
f 北师 范大学西 北成人 教育学 报 西
摘 要
甘肃・ 兰州 7 0 7 ) 3 0 0
甘 肃地 处 青 藏 高 原 、 内蒙 古 高 原 、 土 高 原 5 大 高原 之 间 , 化 资 源 丰 厚 。 本 文根 据 作 者创 作 经 黄 - . 文
人西 安市 的生 活里 , 佛在 夹层 中 , 书 、 仿 读 创作也呈 现 出某种 迷茫 状 态 , 时而 摹仿 钱 钟书 的《 围城 》 时 ,
而摹仿 沈从文 的 《 城》 边 。还摹仿 过歌德 的 《 土 浮 德 》 巴尔扎克 的《 间喜剧》 、 人 等等 。大学毕业 后 , 曾 经 在海 南有过短 暂但 却很重要 的一段 游历 。当年 . 亚 热 带 的 海 南风 光 和红 土 文化 没 能使 人 陶 醉 . 相 反. 异域 文化带来 的强烈 反差 深深地刺 激 了我 :南 “ 下东 进热 ” 否适合 自己? 是 进入 波澜壮 阔 的大海 , 为 什么 没有想 象 中的激 动 ? 为什 么总是怀 念故 乡炊烟 相伴 的落 日和古朴 的荒原 ? 大西北 表面呈 现 出的艰 苦 、 凉和偏 远并 不 能掩 盖其 雄 旷 、 荒 粗砺 、 凉 、 悲 凝 重和诗 意 的深 厚底蕴 。 倘若 进行一 般性 书写 。 么。 那 只要是有 人群 、 有生 活的地方 都可 以 . 而我 的生活 、
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 本 土文 化 的初 期 认识 与创 作 实 践
与所有 社会人 一样 .笔者 自从降 临到人 间 . 就 置身 于特定 的地理 、 文化环 境 中 , 且在 审美思维 、 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初文坛与甘肃文学
——
—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综述
马超,郭文元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371-1351(2005)06-0122-02
9月24日,由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和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在甘肃天水举行,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西学院院长朱卫国教授主持开幕式,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郭郁烈教授致开幕词,天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保平致欢迎词,中共天水市委副书记杜松奇发表了讲话。

这次研讨会汇聚了全省各地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作家,有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商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联合大学、兰州师专、定西师专、陇南师专、甘肃《飞天》杂志社、《丝绸之路》杂志社、甘肃人民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甘肃省文化馆、甘肃省作家协会、兰州市文联、平凉市文联、天水电视台、天水市文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作家,共计72人。

大家就“世纪初文坛与甘肃文学”的主题分别从以下四个议题进行研讨:1、世纪初中国文学走势;2、全国文学版图上的甘肃文学;3、文学与和谐社会建设;4、陇右文化与天水文学。

会议分别由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马超教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西北师大文学院院长彭金山教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常文昌教授主持。

作为资深作家、评论家的高平先生(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发出文学研究要尊重评论,重视评论的呼吁。

他认为当代文学评论艰难,其一是标准难定。

虽然具体标准不好找,但大的标准,如“人性”的标准要高举,文学批评的任务是要张扬人性,鞭挞兽性。

其二是活人难评,说好话好说,说缺点难说。

他认为,作家要靠自己
的作品说话,不要炒作自己,也不要强求别人吹捧自己,评论家更要理性客观地评论文学作品。

高平先生的真诚发言与呼吁得到了与会者一致的认可。

对“世纪初中国文学走势”的关注与定位是评论、定位并瞻望甘肃文学的基础,青年文学评论家郭昭第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文昌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明廉教授分别就“世纪初中国文学走势”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郭昭第教授(天水师院文史学院)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症结的深度思考》站在宏观的理论视界上,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是对儒释道本土文化为基点的传统文学批评体系的彻底颠覆和深刻革命,然而由于存在严重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精神的软骨症、缺乏理论兼容性和整合力的贫血症、以及缺乏对经济时代和文学样式转型与变化言说能力的失语症,致使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在世界文学批评体系中丧失了独立地位和深刻影响。

他的发言鞭辟入里,语言锐利,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常文昌教授(兰州大学)的《新世纪文学的走势与缺失》,从文学历史发展的角度认为上世纪40年代是传统的纸介文学独霸天下,50~60年代影视文学与其二分天下,当下新世纪文学格局是三足鼎立,纸介文学、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三分天下。

新世纪文学的走势呈现出族群化和类型化、热点问题化、新生作家群化的趋势。

新世纪文学延伸了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但健全人性的缺失、欲望写作泛滥、理想的民族精神的衰微、描摹生活中低俗东西的作品增多,是其重要缺陷。

张明廉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的《二十一世纪文坛的格局与走势》,从独特视角认为当下文学是一种多元格局,这种多元不是多种主义、多种旗号,而是一种地域文学板块与民族文学板块的多元,没有大家共同追求的主潮。

在这样的格局中,边缘地域在被边缘化时,边
2005年12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Dec.,2005第25卷第6期JournalofTianshuiNormalUniversityVol.25No.6
收稿日期:2005-11-12
作者简介:马超(1960-),男,河南孟津人,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教授。

124
缘地域的文学整体上也被边缘化了。

甘肃文学放在全国文学版图上,便是处在边缘的边缘了。

认识到这一点,甘肃文学应当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甘肃文学处在边缘,但能在全国文学版图中起到一种边缘的冲突,这应是甘肃文学的定位。

“甘肃八骏”在《上海文学》中的集中亮相,就是甘肃文学对中心地域文学的一次小小冲击。

在宏观地把握世纪初中国文坛的动向后,彭金山、陈德宏、赵学勇、白晓霞、陈自仁、李建荣等对“全国文学版图上的甘肃文学”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讨。

彭金山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的《边远省份的文学选择——
—以甘肃文学为个案》,详细地分析了甘肃文学在当下文学中取得突破的深层原因。

首先是文化环境相对宁静。

在全国诗歌走向低迷时,甘肃诗歌却呈现出上升发展的态势,产生了在全国有影响的一些诗人,主要原因是这里有一个能保持宁静心态的诗人群体。

其次,与发达地区相比,甘肃文学较少虚浮之风,创作主体保持了较强的独立性。

甘肃作家没有追求轰动效用而迎合某种声音做反诗性地喧嚣,而是以其作品中所蕴含的诗性逐步为文学界所瞩目。

其三,他认为甘肃的文化生态环境相对完好。

文学与历史的亲和力使这一地区的作家们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从而使他们创作出浮出时代地表的大气之作来。

另外,在边远省份,多民族异质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也为作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创作资源。

陈德宏主编(《飞天》杂志社)强调要把甘肃文学放在全国文学版图中来观照它的独特性。

对全国文学的版图的定位要扩大它的覆盖面,要把边缘化的边疆和少数民族的文学放到整个文学版图中来,而不能只盯着北京、上海等几个地方的文学。

在这种扩大的中国文学版图中甘肃文学有它自身的鲜明特点:甘肃的戏剧文学在全国居领先位置,甘肃是诗歌强省,随着雪漠《大漠祭》的出版和在社会引起的巨大反响,李老乡和娜夜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甘肃文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赵学勇教授(兰州大学)的《西部文学究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考究了“西部文学”概念的历史成因,认为在现当代文学过程中,曾产生过多个文学中心区。

五四新文化运动确立了北京为文学中心区,1920年《新青年》迁往上海,上海成了另一文学中心区,《讲话》后文学中心区西移至延安,因此西部文学的实践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

他把西部作家群体划分为四代三个时期,以闻捷、李季、柳青为代表的第一代,以王蒙、张贤亮为代表的第二代,上世纪80~90年代的晋军陕军为第三代,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为第四代。

对西部作家来说,要站稳自己的脚跟,要发出属于西部的声音,要在当下作家都在写都市题材时,思考如何发出自己写乡土题材的声音。

陈自仁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谈到了甘肃长篇小说的创作与出版状况,涉及到一些创作的粗制滥造和一些评论家的溢美虚夸及一些出版界的体制问题,追寻这种导向要把甘肃文学引向何处去的问题,尖锐的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

白晓霞和李建荣分别从小说中民俗文化的视角和乡土诗的视角梳理了当下甘肃文学的状态。

研讨会上,邵宁宁、王元中、汪渺、雪潇、王贵禄等都论及天水文学的现状和走势。

邵宁宁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认为给天水地区的文学命名存在一种西部文学的幻想,大多数天水评论家在论及天水文学时勇于谈及天水的历史和文化,而难以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因此天水文学的发展不是技巧的问题,不是怎样写的问题,而是怎样勇于面对现实的窘迫,怎样认识身处其中的生活现状的问题。

王元中副教授(天水师范学院)的《新时期天水诗歌的定义》从为什么要定义,定义中的差异和如何定义三方面的分析中得出天水诗歌还在路上、定义天水诗歌还为时过早的评论。

作为天水地区有代表性的诗人,汪渺(天水市文联)从自己创作的体验出发认为诗歌创作要在生活中寻找新的独特的感受,要寻找独特的心灵感受。

王贵禄(天水师范学院)认为天水文学还没有代表性的作品,且缺少专业性的文学批评,还不能汇入中国文学的版图。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鲍鑫等就“文学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议题谈了西北民族大学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在和谐社会中文学应担当的社会功能。

本次年会隆重热烈,观点纷呈,和而不同。

既有学者教授们理性客观的分析,又有社长编辑对文学市场的分析与愿望,也有诗人作家的诗性体验;有德高望重者的高瞻远瞩,有中青年学者的大胆挑战,有理性质疑,有感性体味,精彩处妙语连珠,激烈时阵阵掌声,深刻处掷地有声,荡起深深思索。

大厅外秋雨淅淅沥沥,大厅内气氛温暖如春。

本次年会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广,更是文学创作界,出版界,评论界三方面互动的一次盛会,会议研讨将对未来甘肃文学的创作、出版,批评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对繁荣甘肃文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艾小刚〕
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