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热学》易错问题知识点(精品)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求解方法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在两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等的热水和冷水,将一半热水倒入冷水杯内,冷水杯内的温度升高21℃,若再将热水杯内剩余热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内,冷水杯内的水温会升高()A.9℃B. 8℃C. 6℃D. 5℃【答案】C【解析】【详解】设一杯水的质量为m,热水的初温为t热,冷水的初温t冷,将一半的热水倒入容器中后共同的温度为t,因不计热损失,所以,由Q=cm△t可得:Q放=Q吸,即:c 12m△t热=cm△t冷,解得:△t热=2△t冷=2×21℃=42℃,据此可设t冷=0℃,则t=21℃,t热=21℃+42℃=63℃,若再将热水杯内剩余热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内时,相当于同时向冷水中倒34杯热水,则:c 34m(t热-t′)=cm(t′-t冷)即34(63℃-t′)=t′-0解得:t′=27℃,所以,冷水温度将再升高:△t=t′-t=27℃-21℃=6℃。
故C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答案】B【解析】【详解】A.沸腾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同样需要吸收热量,故A项错误;B.液体处于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时,持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B项正确;C.熔化需要达到熔点和持续吸收热量,冰的熔点是0°C,当-10°C的冰在0°C的房间里温度升温与房间温度一致时,冰吸收不到热量,不能熔化,故C项错误;D.干冰(固态CO2)在常温下会直接变成气态的CO2,发生升华现象,故D项错误;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在-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因为钨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白炽灯里的灯丝是用钨制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钢水”的温度达到1515℃,金块的熔点只是1064℃,低于“钢水”的温度,金块会熔化,A错误;B.水银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它在-39℃时凝固,在-40℃时,已经是固态,所以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B正确;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除了水银,沸点都大于357℃,357℃是水银的沸点,这些温度都已经超过了水银的沸点,所以说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C错误;D.白炽灯里的灯丝是用钨制成,这是因为钨的熔点高,长时间通电温度很高,钨都不会熔化,D错误。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法1.⼩明打开装有⼀定量“⼲冰”的⽉饼包装盒,发现空⽓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冰在升华过程中需___________热量,使空⽓中的⽔蒸⽓遇冷液化形成的。
⽓体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_热量,所以被100℃的⽔蒸⽓烫伤⽐被100℃的⽔烫伤要严重。
【答案】吸收放出【解析】【分析】【详解】[1]这是因为⼲冰在升华过程中需吸收热量,使空⽓中的⽔蒸⽓遇冷液化形成的。
[2]⽓体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所以被100℃的⽔蒸⽓烫伤⽐被100℃的⽔烫伤要严重。
2.为了⽐较“沙⼦和⽔的吸热本领的⼤⼩”,⼩明做了如图所⽰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好沙⼦和⽔,并在上⽅盖好玻璃⽚,⽤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质量/g 温度升⾼10℃所需的时间/s温度升⾼20℃所需的时间/s温度升⾼30℃所需的时间/s沙⼦306489124⽔3096163220(1)在此实验中,⽤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物质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的⽤玻璃棒搅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和沙⼦,升⾼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于”或“⼩于”)沙⼦吸收的热量;(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对于质量相同的⽔和沙⼦,__________(选填“沙⼦”或“⽔”)升⾼的温度更⾼;(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的烧杯上⽅的玻璃⽚上有⽔珠出现,_______(选填“沙⼦”或“⽔”)上⽅的玻璃⽚温度更⾼,原因是______________;(6)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出现了沙⼦的温度反⽽⽐较低的情况,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吸收热量的多少物质受热均匀⼤于沙⼦⽔⽔蒸⽓液化放热⽔的导热性能⽐沙⼦的导热性能好【解析】【分析】(1)我们使⽤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较吸热多少,这种⽅法叫转化法;(2)为使受热均匀,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的⽤玻璃棒搅拌;(3)由表中数据分析回答;(4)由(3)推理回答;(5)分析装⽔烧杯上⽅的玻璃⽚内侧⽔珠的形成原因,利⽤液化放热的原理进⾏解释;(6)从⽔和沙⼦导热性能不同分析。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下表为现在家庭、宾馆常用的无线电水壶(一种在倒水时导线脱离,用电加热的方便水壶)的铭牌,某同学用这种电水壶烧开水,他将水放至最大容量,测得水的初温是20C ︒,通电6分钟后水恰好沸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水壶是利用电流的_____效应工作的;(2)该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及电热丝的电阻;(3)这段时间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34.210J /(kg C)c =⨯⋅︒](4)现测得电源电压为200V ,求此时电水壶的工作效率。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热;(2)5.5A ,40Ω;(3)53.3610J ⨯;(4) 93%【解析】【详解】解:(1)电水壶是利用电流通过导体时,使导体产生热量来工作的,是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P UI =可得,此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1210W 5.5A 220VP I U === 由2U P R=可得,电热水壶的电阻 22(220V)401210WU R P ===Ω (3)水的质量3333110kg /m 110m 1kg 水水水m V ρ-==⨯⨯⨯=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t =℃,烧开时吸收的热量()350 4.210J /(kg C)1kg (100C 20C) 3.3610J 吸水水Q c m t t =-=⨯⋅︒⨯⨯︒-︒=⨯(4)当电压200V U '=时,消耗的电能225(200V)360s 3.610J 40W t R U ==⨯Ω'=⨯ 此时电水壶工作的效率533.3610J 100%100%93%2.641J0吸Q W η⨯=⨯=⨯=⨯ 答:(2)该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5.5A ,电热丝的电阻为40Ω;(3)这段时间水吸收的热量53.3610J ⨯;(4)此时电水壶的工作效率93%。
2.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 的沙子和水加热。
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问:(1)图a 、b 中,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 (2)加热2min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答案】(1)图a ;(1)4.2×104J ;(1)0.9×103J/(kg·℃)。
【解析】 【分析】(1)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利用公式Qt cm∆=进行分析;(2)从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从而可知和水的温度变化,已知水的质量和比热容,可利用公式Q cm t =∆吸计算水吸收的热量;(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2min 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a 得出沙子温度的变化量,再根据Qc m t=∆计算沙子的比热容。
【详解】(1)由题知,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且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由公式Qt cm∆=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所以图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2)由b 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时,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则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的热量:()()344.210J/kg 0.2kg 7020 4.210J Q c m t =∆=⨯⋅⨯⨯-=⨯水吸水水水℃℃℃;(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44.210J Q Q ==⨯沙吸水吸,因加热2min ,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由Q cm t =∆吸可得,沙子的比热容:()()434.210J 0.910J/kg 0.2kg 25020Q c m t ⨯==≈⨯⋅∆⨯-沙吸沙℃℃℃。
中考物理易错题热学

【方法归纳】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连接处有一个弯形的 做得很细的连接管,俗称缩口,有了这个设计,体温计读数 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示数也不会下降。所以在使用体温计 前都要甩一甩,把水银甩回玻璃泡里,如果不甩,体温计遇 到高温会继续升,遇到低温不会降。如上题,因为没有甩, 所以在测38 ℃的病人时,体温计示数不会下降,会继续停在 39 ℃。
【方法归纳】
壶口喷出的“白气”,是壶里高温的水蒸气喷到壶口,遇 到低温的空气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但很多同学 一看到气字,就以为是水蒸气,以为是汽化现象,造成错误。
液化最常见的就是遇冷液化,即高温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物 体,就会液化,所以小明从空调房出来时,周围空气中高温 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眼镜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片 上,使视线模糊。类似的问题有“冰花是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
(2)如图乙,烧杯B中的水在沸腾时,试管A内的水__不_会____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若烧杯B和试管A分别装不同的液 体,试管A内液体能沸腾,说明试管A内的液体的沸低点于____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烧杯B内液体的沸点。
(3)如图丙,玻璃瓶倒扣在烧杯内,其上方有一定的空气,则 烧杯中的水沸腾时,瓶内的水__不_会___ (选填“会”或“不会”)沸 腾。
【方法归纳】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水吸热后升温到 多少还要看看是否超过沸点,若超过沸点,则水的末温只能 是100 ℃。
易错点11:对比热容和热值概念的理解有误 训练11:关于比热容和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一定多 B.燃料完全燃烧时热值大,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小 C.物体热值越大,燃烧时产生热量越多 D.一桶汽油用去一半,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中考物理热学专题15个易错考点

中考物理热学专题15个易错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020-2021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当水烧开时,我们会看到水蒸气将壶盖项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若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则此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____________次。
【答案】做功 10【解析】【详解】[1]水蒸气将壶盖项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这是水蒸气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也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由题意可知,飞轮的转速为1200r1200r20r/s==1min60s即每秒钟飞轮转数是20r,飞轮转两转,汽油机经历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那么此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次数是10次。
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4.5min 33min 2Q Q ==水吸油吸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用油的比热容为:32c Q c Q ==水水吸油油吸解得:332J 24.210/kg 2.810/kg 3J 3c c ⨯⨯===⨯⨯油水(℃)(℃)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另一个的位置(选填“A”或“B”);(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关于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的说法中,不必要的是______A .食用油和水的质量相等B .两套装置中的烧杯相同C .两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D .两酒精灯内酒精的质量相等(3)实验中食用油和水从20℃升温至45℃,______(水/食用油)所需时间较长,_____(水/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 _____(水/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4)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______(大于/小于/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______(水/食用油)升高的温度较多,______(水/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答案】B D水水水等于食用油水【解析】(1)在安装、调整如图(甲)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B,再调整固定A,因为底部的距离应是固定的,而上部可以根据下部的情况进行灵活调节;(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酒精灯中火焰的大小、水和食用油(ρ水>ρ食用油)的质量和初温度、烧杯等,酒精灯中的酒精多少不一定相同,D错误;(3)食用油和水从20℃升温至45℃,水所需时间较长,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水吸热能力较强.(4)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升高的温度较多,说明水吸热能力较强.4.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组器材(选填“甲”、“乙”)。
初中物理热学易错点

热学易错问题剖析错误1、冰比水冷原因:没有正确理解温度的概念剖析: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说物体是冷还是热,应该看物体温度的高低,温度低的物体较温度高的物体冷。
巧辩1:自然界中存在着同温度的水和冰,冷热程度一样:如0o C的水和冰。
错误2、温度高(或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或少)错误3、一杯热水放到房间里逐渐冷下来,是因为水的温度传到房间里的空气中去了原因:没有正确理解热量的概念和没有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剖析:热量是热传递或物态变化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是一个过程量,它伴随着热传递或物态变化的过程而存在,没有能量传递的过程就没有热量的存在。
而温度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激烈程度的标志。
虽然热传递的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温度差,但传递的是能量,不是温度。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它的质量、比热容及温度的变化有关,而与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
巧辩2:“热量”只能“传”不能“含”;巧辩3“温度”只能“变”不能“传”错误4、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升温就一定吸收了热量原因:没有弄清热量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剖析: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干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事实上,在不涉及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有的温度升高,还有的可以温度不变。
一般情况,物体吸热量温度升高,但是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有些物体在状态发生变化时,虽然吸热或放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些物体温度升高,却没有吸热。
巧辩4: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在不断的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冬天,搓手时手掌发热升温,两手温度相同不存在热传递,没有吸热,而是做功使物体发热升温的。
错误5、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原因:对导致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不甚了解剖析:虽然内能的改变可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宏观标志。
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热学易错点(已发)

热学易错问题剖析物体冷。
存在,没有能量传递的过程就没有热量的存在。
而温度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它的质量、比热容及温度的变化有关,而与物体的温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有的温度升高,还有的可以温度不变。
一般情况,物体吸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些物体温度升高,却没有吸热。
不存在热传递,没有吸热,而是做功使物体发热升温的。
动能的宏观标志。
当通过做功来改变分子动能时,虽然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但并不是热素决定:一是分子的平均动能,二是所含分子的数目。
从宏观角度讲,温度是分子平均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分子势能的变化取决于分子间距的变化。
当分子间距变化时,若发生变化时,会伴随有吸、放热的产生,因而也会影响内能。
所以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区别。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体现了其它形式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如摩擦生热就是机械式转移到冰上,使冰的内能增加。
从微观上讲,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系统内分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
物体内能增加了可能是吸热,可能是如,用力提起物体,对物体做功使得物体的机械能增加,而内能本身没有变化。
如果是有:压缩气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内能减小的情况是气体膨胀对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形变)。
它们是两种不同但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这是因为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动能。
一不可。
液体的沸点又与液面的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烧的木柴质量足够大,放出的热量可以很多,煤的热值虽比木柴大,但燃烧的质量很小,质在状态相同时比热容是不变的,它与该物质的多少、温度的变化量、热量的多少无关00o C不一定比一大桶0o C的水内能大”,所以B错误;依据巧辩2中“热量”只能“传”内能没有增加,增加的是物体的机械能。
”,所以D错误;依据巧辩4中“晶体在熔化的能增加,水凝固成冰放热内能减少,所以B、C正确;依据巧辩10中“物体在具有动能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力很小,近似为0,所以B错误;C选项中由于锯条误。
(整理版)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热学)

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热学〕一、物理概念〔物理量〕:比热〔C〕、热量〔Q〕、燃烧值〔q〕、内能、温度〔t〕。
二、实验仪器:温度计、体温计。
三、物理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规律,内能改变的方法,热量计算公式:Q=cmDt及燃烧值计算Q=qm,分子运动论。
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例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那么剩下的酒精〔〕×103焦 /〔千克ž℃〕,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
0℃的酒精和20℃×107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变。
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应是B。
例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 乙的内能大[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
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
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
两个冰块均为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
选项B、C正确。
第二类:有关温度计的习题:例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解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
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
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那么,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易错点解析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易错点解析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热学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但其中也存在不少容易让同学们犯错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易错点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概念混淆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也是一个状态量。
而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很多同学容易将这三个概念混淆。
例如,认为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热量也一定增加。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存在的,如果没有发生热传递,就不能说物体吸收了热量。
还有同学认为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这也是不对的。
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二、比热容的理解误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常见的错误是认为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实际上,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比热容,还与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
同样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但如果质量不同或温度变化量不同,就不能简单地根据比热容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另外,有些同学会认为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其实,很多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是不同的,比如水和冰的比热容就有很大差别。
三、热机效率的计算错误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在计算热机效率时,同学们容易忽略一些能量的损失。
比如,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部分能量会以废气的内能、散热损失等形式散失掉。
在计算时,要准确找出有用功和总能量,才能正确计算热机效率。
还有同学在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时,会出现公式运用错误。
比如,没有注意燃料的热值单位,或者没有将质量的单位换算成千克等。
四、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判断失误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六种。
2024年中考物理易错点归纳—热学部分

2024年中考物理易错点归纳—热学部分易混易错点一:常见的白气、白雾的理解易错?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人眼无法观察到的,而白气、白雾是悬浮在空中的雾状小水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白气、白雾等出现的情况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的物体冒白气,另一类是冷的物体冒白气。
它们虽然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但是水蒸气的来源不一样。
不要把看得到的白气、白雾错误地当成水蒸气易混易错点二:物态变化的判断易错?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生活中有很多天气的变化都属于物态变化,例如雪是凝华形成的,雾是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华形成,露是液化形成的等,有些同学容易把汽化和液化混淆在一起,或写错别字,比如把“汽化”错写为“气化”,把“熔化”错写为“融化"。
易混易错点三:熔化和沸腾的条件理解易错。
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会熔化,液体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冰的熔点是0℃,有些同学就认为冰达到0℃就会熔化。
事实上,冰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当冰块正在熔化时,如果撤掉热源,冰块吸不到热将不再熔化。
同样,液体沸腾也需要类似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易混易错点四:忽略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易错。
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高压锅内气压一般是1.2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接近120℃。
如果在真空罩里放一杯40℃的水后开始往外抽气,会发现40℃的水也能够沸腾.易混易错点五:温度的理解和温度计的读数易错。
1.温度只有“高低”之分,而没有“有无”之分,我们可以说某个物体温度很低,但是不能说某个物体没有温度.2.关于温度计的读数是个易错点,我们可以先找零刻线的位置,然后假设温度升高,判断液面是靠近零刻线还是远离零刻线,如果是靠近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下,如果是远离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上.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认清楚零刻线的位置而会把温度读错。
易混易错点一:内能、热量和温度的理解易错(1)内能和温度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和放出热量或吸和放热。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求解方法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A.41℃,60℃B.21℃,40℃C.35℃,56℃D.35℃,36℃【答案】C【解析】【分析】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0℃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0℃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由于20℃到80℃之间有60个格,那么用实际的100℃除以60格就是这支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值了,即10060℃;那么当示数为41℃时,从20℃到41℃之间有21个格,用21×10060℃算出的就是实际的温度;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根据上述原理同样可求。
【详解】当温度为41℃时,实际温度:14120100()635t=⨯=﹣℃℃,当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60 601002056t=+⨯=℃℃℃;故选C。
2.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提物工具——“差动滑轮”,俗称“神仙葫芦”。
它的上半部分是由固定在一起的半径分别为r和R的两个齿轮组成,能绕中心轴O 转动,下半部分是一个动滑轮。
封闭的链条绕过滑轮,动滑轮下面悬挂着质量为M 的重物,已知r:R=1:4。
悬挂动滑轮的链条处于竖直状态,滑轮与链条的重力及轴O 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现用大小为F的拉力以速率v 匀速拉动链条。
则错误的判断是()A .悬挂动滑轮的链条每根弹力大小都为12Mg B .拉力F 的大小为13Mg C .重物上升的速率为3v D .拉力F 的功率为14Mgv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于有两条链条悬挂动滑轮,滑轮与链条的重力及轴O 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重物的重力为Mg ,那么链条每根弹力大小都为12Mg ,A 正确,不合题意; B .可知拉力F 做的功转化为重物的重力势能,物体上升h ,那么力F 的作用端移动的距离为3h ,可以知道拉力做的功为F 3W F h =⋅,重物增加的重力势能为Mgh ,即3F h Mgh ⋅=拉力13F Mg =,B 正确,不合题意; C .以速率 v 匀速拉动链条,那么重物上升的速度为13v ,C 正确,不合题意; D .拉力F 的功率13P Fv Mg v ==⋅D 错误,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易混淆点解析——热学部分

Part 3 热学部分【错误认识18】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纠错】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才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山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
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它是利用温度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制成的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答案】解:(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错误;(2)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错误认识19】熔点越高越容易熔化。
【纠错】根据晶体的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应该是熔点越低越容易熔化。
★冬天下雪后路面有厚厚的积雪影响交通,为了让雪尽快熔化,人们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A.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雪的熔点升高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D.盐水使雪的温度降低【答案】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
故选:A。
【错误认识20】晶体吸收热量,一定会熔化。
【纠错】根据晶体的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答案】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0℃,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0℃,但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的冰的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选:C。
【错误认识21】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
备战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质量相等的28℃、100℃的水分别装在甲、乙两容器中,现将一个温度为100℃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达到温度相同时,甲容器中水温升高到 40℃,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再次达到温度相同时,乙容器中水温是(设不计热量损失和水的质量损失)( )A .60℃B .70℃C .88℃D .9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当将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时,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 金=Q 水,则: Q 金=m 金×c 金(100℃-40℃),Q 水=m 水×c 水(40℃-28℃),所以:m 金×c 金(100℃-40℃)=m 水×c 水(40℃-28℃)化简得: c m c m 水水金金=5:1;当将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时,乙容器中的水放出的热量与金属球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 水 =Q 金,由于甲乙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又是同一个金属球,设两者共同的温度为t ℃, 则:Q 水=m 水×c 水(100℃-t ℃),Q 金=m 金×c 金(t ℃-40℃),即:m 水×c 水(100℃-t ℃)=m 金×c 金(t ℃-40℃),t=90℃.综上分析故选D .2.(1)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A.水银温度计(﹣20℃~120℃);B.酒精温度计(﹣80℃~60℃);C.体温计;D.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选填“A”、“B”、“C”或“D”);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易错题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有一只不准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2℃,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为98℃,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显示为30℃,则实际的温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9.2℃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温度是0100-02598-224t ==℃℃℃℃℃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30℃时,实际的温度是()2530-2029.224⨯+≈℃℃℃℃℃ 答: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显示为30℃,则实际的温度约是29.2℃。
2.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
很早以前,科学家们发现了物质是由微粒(分子)组成的,从而建立了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固体中分子间的束缚能力很强,分子只能在某个位置附近做小幅的振动,不能自由移动;气体分子间的束缚能力很弱,所以分子运动相对强烈,如果没有容器的限制可自由运动,尽可能占据更多的体积;液体介于三者之间(与固体更接近),大部分分子在大部分时间内只能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幅度相对大的振动,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
(1)由材料可知,当物质从气态变化到固态时,需__________(选项“吸热”或“放热”),使其温度__________,分子只有的能量减小,分子的活跃程度需急剧变弱。
(2)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__________;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
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_____。
(以上两空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答案】放热 降低 蒸发 沸腾 【解析】 【详解】(1)[1][2]物质从气态变化到固态叫做凝华,凝华需要放热,使其温度降低;(2)[3]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属缓慢的汽化现象,这就是蒸发现象;[4]在液体内部,一些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整个过程较为剧烈,这就是沸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热学》易错问题知识点错误1、冰比水冷原因:没有正确理解温度的概念剖析: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说物体是冷还是热,应该看物体温度的高低,温度低的物体较温度高的物体冷。
巧辩1:自然界中存在着同温度的水和冰,冷热程度一样:如0o C的水和冰。
错误2、温度高(或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或少)错误3、一杯热水放到房间里逐渐冷下来,是因为水的温度传到房间里的空气中去了原因:没有正确理解热量的概念和没有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剖析:热量是热传递或物态变化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是一个过程量,它伴随着热传递或物态变化的过程而存在,没有能量传递的过程就没有热量的存在。
而温度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激烈程度的标志。
虽然热传递的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温度差,但传递的是能量,不是温度。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它的质量、比热容及温度的变化有关,而与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
巧辩2:“热量”只能“传”不能“含”;巧辩3“温度”只能“变”不能“传”错误4、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升温就一定吸收了热量原因:没有弄清热量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剖析: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干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事实上,在不涉及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有的温度升高,还有的可以温度不变。
一般情况,物体吸热量温度升高,但是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有些物体在状态发生变化时,虽然吸热或放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些物体温度升高,却没有吸热。
巧辩4: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在不断的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冬天,搓手时手掌发热升温,两手温度相同不存在热传递,没有吸热,而是做功使物体发热升温的。
错误5、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原因:对导致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不甚了解剖析:虽然内能的改变可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宏观标志。
当通过做功来改变分子动能时,虽然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但并不是热传递来改变分子动能的,所以就谈不上吸、放热了。
所以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不一定是吸收或发出了热量。
巧辩5:冬天,搓手时手掌发热升温,两手温度相同不存在热传递,没有吸热,而是做功使物体发热升温的。
错误6、物体温度越高其内能一定越大错误7、物体的内能增大(或减少),物体温度一定升高(或降低)原因:没有弄清影响内能的因素和没有弄清内能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剖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从微观角度来讲,物体所含分子的总动能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分子的平均动能,二是所含分子的数目。
从宏观角度讲,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质量一定则其分子数目一定。
从微观上讲,分子的势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分子势能的变化取决于分子间距的变化。
当分子间距变化时,若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分子间距的变化宏观表现为物体体积的变化。
而当物体状态发生变化时,会伴随有吸、放热的产生,因而也会影响内能。
所以内能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有关。
巧辩6:一小杯开水温度达100o C不一定比一大桶0o C的水内能大巧辩7:0o C的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了变化,其内能增加了,但温度却保持0o C 不变。
错误8、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错误9、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减少原因:没有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和没有弄清做功时是否是内能和其它形势能的转化。
剖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它们也有本质的区别。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体现了其它形式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如摩擦生热就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传递的过程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过程,如太阳照射冰,使冰熔化成水,是太阳的内能通过辐射的方式转移到冰上,使冰的内能增加。
从微观上讲,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系统内分子随整体的有序运动,转化为另一系统得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过程,而热传递改变内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完成,它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
物体内能增加了可能是吸热,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在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即机械能不一定转化为内能。
例如,用力提起物体,对物体做功使得物体的机械能增加,而内能本身没有变化。
如果是做功使物体内能变化,则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
常见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情况有:压缩气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内能减小的情况是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巧辩8:物体内能增加了可能是吸热,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巧辩9:把杠铃举过头顶,对物体做了功,其内能没有增加,增加的是物体的机械能。
错误10、物体的运动速度加快,它的内能增加原因:内能和机械能混为一谈剖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状态有关;宏观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形变)。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物体可以在具有内能的同时又具有机械能。
物体的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0,但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这是因为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彼此有相互作用。
巧辩10:内能的变化与机械运动无关,物体在具有动能的同时一定具有内能,但一切具有内能的物体未必都具有动能。
错误11、在0℃时,物体内能为零原因:没有理解内能的含义剖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巧辩11:任何摄氏温度下分子都在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不会是零错误12、水在0℃时一定会结冰错误13、水在100℃以上一定会就沸腾原因:没有正确理解液体凝固的条件;没有正确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影响液体沸腾的因素剖析:液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二者缺一不可;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二者缺一不可。
液体的沸点又与液面的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巧辩12:0o C 的水放到0o C 的房间里不能结冰;巧辩13:水面的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此时水温可高于100℃,却不一定沸腾。
错误14、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原因:没有弄清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和燃料热值的关系剖析: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由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燃料是否充分燃烧共同决定。
木柴的热值虽然小,但只要燃烧的木柴质量足够大,放出的热量可以很多,煤的热值虽比木柴大,但燃烧的质量很小,放出的热量可以很少,若不燃烧不放热。
巧辩14:热值大放热未必多;热值小放热未必少。
错误15、由tm Q c ∆=可知,物质的比热容与热量成正比,与质量、与温度的改变量成反比原因:没有正确理解比热容的含义,仅凭数学关系进行判断。
剖析: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比热容,它的大小只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一种物质在状态相同时比热容是不变的,它与该物质的多少、温度的变化量、热量的多少无关巧辩15:一滴水与一大桶水比热相等,即同物质、同状态,就同比热容。
典型题目分析:例1、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0分析:0℃的冰与0℃的水温度相同,不满足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所以A错误;依据巧辩6中“一小杯开水温度达100o C不一定比一大桶0o C的水内能大”,所以B错误;依据巧辩2中“热量”只能“传”不能“含”所以C错误;依据巧辩11中“任何摄氏温度下分子都在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不会是零”,所以D 正确。
例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0℃的冰没有内能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分析:依据巧辩2,所以A错误;依据巧辩11,所以B错误;依据巧辩9中“把杠铃举过头顶,对物体做了功,其内能没有增加,增加的是物体的机械能。
”,所以D错误;依据巧辩4中“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在不断的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所以C正确。
例3、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B、C)A.温度高、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一个铁块吸热升温,它具有的内能一定增加了C.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它具有的内能一定减少了D.有内能的物体一定有动能,有动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分析:虽然物体温度越高、质量越大,其内能会越大,但没有发生热传递不会放热,所以A错误;铁块吸热升温内能增加,水凝固成冰放热内能减少,所以B、C正确;依据巧辩10中“物体在具有动能的同时一定具有内能,但一切具有内能的物体未必都具有动能,所以D错误。
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内能增加,木板内能减少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析:依据巧辩15中“一滴水与一大桶水比热相等,即同物质、同状态,就同比热容”,所以A正确;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力很小,近似为0,所以B错误;C选项中由于锯条与木板的温度都升高了,因此锯条和木板的内能都增大了,所以C错误;D选项中水往低处流是由于水具有重力势能。
例5、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分析:热量应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温度高的物体内能未必大,因此B错误;依据巧辩4所以D错误。
巩固练习: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可以对物体做功D.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就升高3、支援灾区的志愿者带着一瓶冰镇矿泉水从山脚出发,爬到山腰处拿出来喝时发现水温升高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实现的B.水的机械能增加了C.水温上升,水分子运动加剧,所以瓶内水面很不平静D.将板蓝根颗粒冲剂放入水瓶内,颗粒很快"化”了,说明板蓝根的熔点较低4、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D.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液体之间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0℃的物体没有内能6、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B.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7、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8、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处气体温度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9、下列热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各种内燃机利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物理特性C.把0℃的冰,放人0℃的水中,冰会熔化D.化雪更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时要吸热10、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