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企业服务工作方案
企业服务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结合
工作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 一)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
中心,以普惠服务和精准服务为手段,深化产销、银企、用工、产学
研“四项对接” ,完善政策落实、企业减负、问题办理、政企沟通“四项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督导、考核、营造氛围“四项措施”,千
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激活力,助力企业稳增长
调结构增效益,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二) 工作目标
———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X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5%。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工业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 4.6 万家,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企业家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
———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涉企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企业问题办理机制不断完善,限时办结率达到90%以上。
二、深化“四项对接”
( 一) 深入开展银企对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大力推进产融合作。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银企对接活动,争取全年对接金额超过 58 亿元,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重点企业 ( 项目 ) 积极给予支持。二是落实企业融资政策。组织政策执行情况第三方评估,推动落实抽贷压贷提前告知、信贷主办银行等制度,鼓励市、县 ( 区) 通过壮大应急周转还贷资金规模、“助保贷”、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措施,强化企业转贷服务,撬动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三是开展银税春风行动。拓展银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推广“银税通”业务模式,完善信息交互网络平台,为更多诚信纳税企业提供无抵押、低成本的信用贷款。
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促进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本着“放中求活”的原则,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变化的情况,深入地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省企业调查队、省经贸委共同对全省确定的100 户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对收到的74 户有效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并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者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艰难和问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的74 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从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分有限公司所占比例最高,为76%。国有企业占6.8% 。集体企业、股分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均为4.1%,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共占4.1%;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35 户,占调查企业的47.3% ,2002 年资产总额为37.6 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 万人。小型企业31 户,占41.9% ,2002 年资产总额为12.3 亿元,从业人员0.4 万人。其余8 户企业未划型;从地区分布看:52.7%的调查企业分布在西安,位于宝鸡、咸阳和汉中的企业分别占总体的14.9% 、10.8%和6.8%,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企业相对较少;从控股类型看:国有和集体控股的企业仅占37.5%,63.5%的调查企业属于其他控股类型。
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推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目标要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这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具有较强活力、成长潜力的创新群体,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分析当前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快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1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
员从事高新技术以及高新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咨询等的中小企业[1]。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主体,具有规模小、灵活性高,风险性高、收益率高以及成长性高等显著特征[2]。近年来,河南省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1.1
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2020年,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入
库企业首次突破万家,达到10218家,位居全国第4位。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万家、总量居中西部地区首位。2022年,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最初的300余家发展到16583家,总量继续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尤其是,新兴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更为迅猛,2020年新兴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其总量的42%,16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2
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20__年12月1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级机关、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优化营商环境职责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主要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
第三条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平等保护、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责任人。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第五条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承担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节约、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社会责任,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供给能力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供给能力
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扩大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供给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鼓励行业领军
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行业发展方向,强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整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创新资源,共同建设规模体量大、单个创新主体建不起或多个创新主体分建不划算的开放性创新平台,汇聚优秀创新人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关于提升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策的研究
关于提升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策的研究文章分析了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期望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所启示。
标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战略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1.技术创新资金缺乏。中小企业一般自有创业资本少,信用程度差,取得银行贷款难度大;同时,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技术创新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据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对该省200多家中小企业的调查,84%的中小企业反映,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是当前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资金的缺乏,迫使中小企业压缩研究与开发费用,很多关键性和普遍性的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
2.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相对于大企业更难吸引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多数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发展培养人才。但由于受到资金缺乏,中小企业在薪酬、选拔、培训等人力资源制度方面缺失,科技人员外流现象严重,难以保证技术研究队伍的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培养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在沿海的高收入吸引下,这些高科技人才纷纷外流。技术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提高。
3.技术创新观念缺乏。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决策者对技术进步认识不够,没有真正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具有超前的以技术带动企业发展的意识,仅把技术创新当作权宜之计。在投资战略上只重视短期见效的新项目,不愿对长期见效并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项目投资。
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协议
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协议
甲方:_________(企业名称)
乙方:_________(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名称)
鉴于甲乙双方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为推动产学研合作,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宗旨
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
二、合作内容
1. 研发项目:双方共同确定研发项目,并明确研发目标、内容、时间表等。甲方负责提供研发资金和必要的技术支持,乙方负责提供研发人员、技术指导、实验设备等。
2. 人才培养:乙方根据甲方需求,为甲方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持。甲方应支付相应的人才培养费用。
3. 成果转化:双方共同推动合作成果的转化,包括但不限于专利申请、技术转让、产品推广等。
三、权利与义务
1. 甲方权利与义务:
(1)有权获得乙方提供的研发人员、技术指导、实验设备等支持;
(2)有权获得乙方在合作期间产生的知识产权收益;
(3)有权优先享有乙方在合作领域的专利申请权和知识产权收益权;
(4)按照约定支付乙方相应的人才培养费用和成果转化收益。
2. 乙方权利与义务:
(1)有权获得甲方提供的研发资金和技术支持;
(2)有权享有合作期间产生的知识产权收益;
(3)有权派遣研发人员参与甲方的研发项目;
(4)按照约定为甲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实验设备。
四、合作期限
本协议自双方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___年。协议到期前,双方可协商续签本协议。
五、违约责任
双方应遵守本协议的约定,如有违约行为,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因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违约方应赔偿对方因此产生的损失。
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一直以来都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上
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辽宁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 资金短缺
作为中小企业,资金一直是制约其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辽宁省,许多中小企
业由于缺乏资金支持,难以进行长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资
金需求更为迫切。缺乏资金支持,就很难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 人才匮乏
辽宁省虽然有一定数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是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留住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困难。很多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由于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导致创新活动无法有效进行。
3. 制度不完善
在辽宁省,一些政策和制度不够完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定的制约。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不够到位,对于技术创新的奖励和扶持机制不够健全等都会限制
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
二、对策分析
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方式,增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技术创新项目的奖励力度,给予企业一定的奖励和资助,鼓励企业
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可以加大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
和引进技术人才。对于引进留住人才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高级
技术人才加盟企业进行创新活动。
3. 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和高新企业高端人才资源共享作用
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和高新企业高端人才资源共享作用
作者:刘珊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2期
摘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企业都是科研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而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高端人才的作用,需要创新模式。高端人才资源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高端人才的作用,发挥他们的高端技术水平,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带来更先进的技术理念。
关键词:人才共享;高端技术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8.22.034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企业都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近几年来,国家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年轻一代学科技术带头人而联合组织实施的多项大人才培养计划,如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青。但由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企业的客观条件和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不同,导致它们的培养方式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科研院所较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方面的培养,高等院校则更加注重培养理论知识的传授,高新企业则较注重市场研究与市场开发能力方面的培养。为了能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企业三方的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充分挖掘各自的潜在优势,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高端人才的作用,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可以很好发挥高端人才的价值。所谓人才资源共享,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不改变人才原有身份的情况下,通过有偿使用、平等协商、利益驱动、市场定位、政府引导等形式,使同一人才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单位或多个地区,其智力资源由多方共享。人才共享是人才资源开发、使用、管理的新模式,它的巨大优势在于运用新思维,把遏制人才流出的努力变为跨时空使用人才,有利于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关于⼤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众创业、万众创新”出⾃2014年9⽉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公⾥⼟地上掀起“⼤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创新”的新势态。下⾯是⼩编为⼤家收集的⼤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技术创新⼯作,认真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地推动了科技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党的⼗⼋⼤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我们把企业技术创新⼯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核⼼位置,更加注重提⾼⾃主创新能⼒,更加注重优化创新环境,更加注重扩⼤科技开放合作,全市企业技术创新⼯作得到了较快发展。科技综合实⼒得到了明显提升。⼀是创新平台及创新能⼒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建成博⼠后科研⼯作站1个、国家级⼯程技术研究中⼼1个、国家⾼新技术企业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程技术中⼼4个、国家级技术创新⽰范企业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11个、研发机构9个,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机构10家。⼆是科技⼈才结构更趋合理。⽬前,全市共有各类科技⼈员4.96万⼈,科技创新创业⼈才2600多⼈,其中引进⾼层次、⾼技能⼈才70多⼈,每万⼈拥有科技⼈员数达992⼈。科技⼈员组成结构趋于合理,其中⾼级职称⼈员占8.3%,中级职称⼈员占44.2%,初级职称⼈员占47.5%。五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全市应⽤类科技成果转化率由2010年的20%提⾼到2014年的37%。
国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114
叁月号案例
MODERN SOE RESEARCH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拥有260多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机构的宜昌,准确把握这一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助力宜昌实体产业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分析,找准优势互补、校企联姻共创大业的落脚点、突破口。
推进产学研共进存在四大问题
宜昌产学研结合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兴盛于90年代后,先后探索出“定单培养”模式、“2+1”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合作教育模式等。产学研结合在各领域各行业得到推广并收到显著成效。尽管宜昌产学研结合迈开可喜步伐,并尝到一定甜头,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不容忽视,与新经济时代科技兴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对产学研结合认识不到位,人力财力投入不足。从企业层面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不够紧密,面对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疑难
国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产学研融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面对知识经济、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创新发展方式方法,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文
李小聪 李作凯
问题,坐以待毙,寻求外界支持合作不够,目光短浅,缺乏超前思维,满足现状,人力、财力投入不足,走不出传统思维和经营模式,发展始终在低水平徘徊。一般认为,企业研发经费应达到销售额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则应达到8%至15 %。据了解宜昌大多数企业研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1%。重当前的多、重长远的少,重生产的多、重研发的少,还没有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标 签】中小企业平稳发展
【颁布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粤府﹝2008﹞104号
【发文日期】2008-12-02
【实施时间】2008-12-02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其他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落实好国家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在总量和增量指标上,单列中小企业信贷指标,促使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程序,降低贷款门槛,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限;单独安排信贷规模,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流动资金需要;对暂时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成长性较好、讲信用的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适当放宽还贷时间。(由省金融办牵头,会省经贸委、广东银监局、人行广州分行办理)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深化改革与创新,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运行效果、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适时推广。积极研究推进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区域性中小银行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引导民间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由省金融办牵头,会省经贸委、工商局、广东银监局、人行广州分行等办理)(三)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向金融机构大力推介“千百亿”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千百亿”名牌培育工程和成长型中小企业等重点项目,促进银企合作。通过融资洽谈实现合同性签约的,各金融机构要确保贷款资金按时到位;完成意向性签约的,各金融机构要加快审贷进度,提高贷款落实到位率。(由省经贸委牵头,会省金融办、广东银监局、人行广州分行办理)
河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若干措施
河北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若干措施
作者: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2年第05期
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助力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制定如下措施。
一、强化财税政策扶持
(一)加强财政资金支持。统筹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资助、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重点用于
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省财政厅等省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落实惠企税收政策。开展税收服务“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点对点”的精细服务;发挥河北税务12366纳税服务专线作用,推动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落实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规定,推动落实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所得税政策、集成电路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进口免税政策。(省税务局、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开展清理拖欠专项行动,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减轻企业负担。健全防范和化解长效机制,加大对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的惩戒力度,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全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省委组织部、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教育厅、科技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决定联合开展第四届全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以下简称“产学研合作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本届产学研合作活动,主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企业技术需求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对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征集、发布全省中小企业技术需求。
(二)发布、展示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
和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三)组织中小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
(四)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或合同。
(五)确定、公布一批“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
(六)召开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动员部署和总结大会。
(七)跟踪回访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落实情况。
三、工作步骤
本届产学研合作活动,七项内容,共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7日前)
3月上旬召开组委会全体成员会议,审定《第四届全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3月中旬召开动员会,一是对第三届产学研对接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进行授牌。二是对第四届产学研合作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二)征集发布阶段(4月28日前)
1.组委会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征集上报企业和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需求、科研成果等,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征集的企业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可通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查询()。
2.组织组委会成员单位分别对上年度签约项目调研回访,对项目合作情况进行抽查,协调解决项目合作中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取得实效。
3.为推动我省产学研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工作的新局面,对省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三)组织对接阶段(7月31日前)
1.开展集中推介。工信、发展改革、商务等部门通过召开成果推介会等方式,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企业集中推介;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将全省企业技术需求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推介;省政府驻北京、上海、广州办事处将全省企业技术需求向当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推介。
2.组织对接洽谈。组委会成员单位组织有对接意向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洽谈,并对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实施登记,填写《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汇总表》(见附件),审核汇总后于7月20日前报送组委会办公室。
3.组织专题对接。按照行业分类划分,筛选5-6个我省主导产业和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组织企业赴有相关优势专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项目精准对接专题活动。
(四)项目评选阶段(8月30日前)
组委会成员单位按照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评选标准,对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筛选推荐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组委会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各成员单位推荐的项目进行综合评
选,认定一批“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
四、责任分工
省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全面统筹协调产学研合作活动。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
1.组织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征集中小企业技术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向等,今年需完成征集技术需求不低于300家企业,促成项目合作意向不低于150个。组织企业填写《河南省企业技术需求征集表》(附件2)、《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调查表》(附件4),审核汇总后于4月20日前报组委会办公室。
2.会同省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组织开展全省中小企业与省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洽谈对接专题活动。结合组织、教育、科技等部门开展的招才引智活动,到省外知名科研院所走访、到重点高等院校召开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人才招聘会),进一步加大对接力度,扩大对接成果。
3.组织成员单位跟踪回访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落实情况。
省教育厅:
1.确定参加产学研合作活动的省内外高等院校名单,组织征集高等院校的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等,筛选一批能够满足企业技术需求、在河南转化的科技成果作为对接项目,征集省内外高等院校在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实验室、
产学研基地等项目的意向和需求。今年需完成征集科技成果不低于300个,促成项目合作意向不低于150个。组织高等院校填写《科技成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征集表》(附件3)、《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调查表》(附件4),审核汇总后于4月20日前报组委会办公室。
2.结合组织人才招聘,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到省外重点高等院校召开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
3.参与跟踪回访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工作。
省科技厅:
1.确定参加产学研合作活动的省内外科研机构名单,组织征集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等,筛选一批能够满足企业技术需求、在河南转化的技术成果作为对接项目,征集省内外科研机构在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实验室、产学研基地等项目的意向和需求。今年需完成征集科技成果不低于50个,促成项目合作意向不低于20个。组织科研院所填写《科技成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征集表》(附件3)、《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调查表》(附件4),审核汇总后于4月20日前报组委会办公室。
2.结合组织人才招聘,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到省外知名科研院所进行走访,洽谈产学研合作对接事宜。
3.参与跟踪回访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工作。
省发展改革委:
1.组织征集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创新平台研发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