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赏析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苏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宋代: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标签春天、惜春译文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
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注释初:刚刚。
解:能、知道。
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
酥:酥油。
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休辞:不要推托。
颠倒:纷乱。
红英:落花。
赏析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
第一、二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处”。
接着三、四句就写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通过初春细雨滋润草根而转青色而转明丽这一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
尤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得极为细致,描写得极为逼真。
因为远看刚刚返青的草芽,呈现青色;而近看草芽,则仍是黄色的了。
这自然不是东坡的发现,早在唐代,韩愈就注意到了,并写进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去了。
诗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东坡点化运用韩诗的传神之词句,用进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贵,而又不露痕迹。
下片,劝人尽赏春光。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绝去看春花。
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时光易逝,人走向衰老。
这是最大的人生误区。
“人生易老天难老”。
东坡的言辞中同样也充满了人生哲理。
东坡曾说“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
”何不改为“人生何以易此乐,及时看花春常归。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带有醒世之意的恒言。
不要等到春离开人间吧。
否则,将是“红英”纷乱地夹杂着“绿苔”而失去春的魅力。
子由《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一开头就说得好:“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轼《减字⽊兰花·莺初解语》原⽂及译⽂赏析 《减字⽊兰花·莺初解语》作者为宋朝诗⼈苏轼。
其古诗全⽂如下: 莺初解语,最是⼀年春好处。
微⾬如酥,草⾊遥看近却⽆。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易⽼。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前⾔: 《减字⽊兰花》是宋代⽂学家苏轼所创作的⽂学作品,词的上⽚描写“莺语”“草⾊”“微⾬”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机与美丽;下⽚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感叹美景易逝,劝⼈⼀醉⽅休。
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
注释: 1、初:刚刚。
2、解:能、知道。
3、语:这⾥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
4、酥:酥油。
5、近却⽆:近看什么⾊彩见不到。
6、休辞:不要推托。
7、颠倒:纷乱。
8、红英:落花。
翻译: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年中最好的季节;细⾬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很快消逝。
不要等待着春离开⼤⾃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的苔藓。
赏析: 上⽚,写初春美好时光。
第⼀、⼆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年春好处”。
接着三、四句就写初春美景:“微⾬如酥,草⾊遥看近却⽆。
”通过初春细⾬滋润草根⽽转青⾊⽽转明丽这⼀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动地描绘出来。
尤其是“草⾊遥看近却⽆”,观察得极为细致,描写得极为逼真。
因为远看刚刚返青的草芽,呈现青⾊;⽽近看草芽,则仍是黄⾊的了。
这⾃然不是东坡的发现,早在唐代,韩愈就注意到了,并写进他的《早春呈⽔部张⼗⼋员外》诗中去了。
诗写道:“天街⼩⾬润如酥,草⾊遥看近却⽆。
最是⼀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东坡点化运⽤韩诗的传神之词句,⽤进上⽚,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贵,⽽⼜不露痕迹。
下⽚,劝⼈尽赏春光。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易⽼”,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拒绝去看春花。
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的青春活⼒,意味着时光易逝,⼈⾛向衰⽼。
苏轼《减字木兰花送别》全词翻译赏析
苏轼《减字⽊兰花送别》全词翻译赏析苏轼《减字⽊兰花送别》全词翻译赏析 《减字⽊兰花·送别》作者为宋朝诗⼈苏轼。
其古诗全⽂如下: 天台旧路。
应恨刘郎来⼜去。
别酒频倾。
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
怀恋仙乡重得到。
只恐因循。
不见如今劝酒⼈。
【前⾔】 《减字⽊兰花·送别》是北宋⽂学家苏轼所创作的⼀⾸婉约词。
上⽚主要写词⼈再次离开杭州时的不舍⼼情,下⽚则表达了⾃⼰想重新获得杭州这仙境般⽣活的愿望。
全词虚实结合,不仅体现了词⼈复杂的⼼情,⽽且让整个词篇充满了仙道⾊彩,耐⼈寻味。
【注释】 ⑴减字⽊兰花:唐教坊曲,后⽤为词牌名,⼜名减兰。
⑵天台(tāi):⼭名,在浙江天台县北。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当⽃⽜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主峰华顶海拔1133⽶。
道教曾以天台为南岳衡⼭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
旧路:汉刘晨、阮肇两凡⼈到天台仙境去时经历过的那条⽼路回到⼈间,再⼊仙境,⽐喻东坡曾在36岁时⾛进仕途,通判杭州,这次回杭任太守,⼜⼊仕途,⾃称⾛“旧路”。
⑶刘郎:东汉刘晨和阮肇⼊天台⼭采药,为仙⼥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孙已七世。
后刘重访天台⼭,旧踪渺然。
后世称去⽽复来的⼈为“前度刘郎”。
应恨:实为反语,名为遗恨,实是⼀种留恋⼼情。
⑷别酒句:送⾏的酒不停地往杯⾥倾倒。
⑸阳关第四声:《苏轼⽂集》卷六七《记阳关第四声》: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已,通⼀⾸⾔之,⼜是四声。
皆⾮是。
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复节奏。
余在密州,……每句皆再唱,⽽第⼀句不叠。
王维《送元⼆使安西》诗:渭城朝⾬渑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进⼀杯酒,西出阳关⽆故⼈。
此曲因以名为《渭城曲》或《阳关曲》。
演唱时末时反复三遍,称为阳关四声。
此曲成为历代送⾏饯别的传统⾳乐。
⑹仙乡:原指刘晨、阮肇天台⼭仙境,这⾥借喻官场。
⑺只恐⼆句:独怕朝廷因循拖时间,如刘、阮回来后已是两百年了,见不到他⼊⼭之前所认识的⼈了。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原文及赏析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原文及赏析《减字木兰花·春月》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月色、梅花,冷香,回廊,烟雾等,构成清幽恬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良辰美景的珍惜,使他的精神从政治得失中解脱出来,一念清净,旷达闲适,这表现了他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减字木兰花·春月宋代:苏轼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译文春日庭院,皓月当空,堂前小酌,飘然欲醉,起舞弄影。
九曲回廊,舞步旋转,树上梅花,一半凋零,酒香梅香,和美醇清。
淡淡的云,薄薄的雾,如此春宵月色,是年轻人及时行乐的佳境。
不像秋天的月,执着地照着离别之人,引两地伤情。
注释香醪:美酒佳酿婉娩: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简析上片写景。
月下赏花,饮酒赋诗,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读者关心的是诗人举杯时所产生的感受和联想。
苏轼此首写他把月光斟进自己的酒杯里,让读者与他一起分享美酒的芬芳和清光。
这种感受是新奇的,大胆的,但又是合理的,自然的。
开篇的“月午”,不是早已指明中天明月光正泻向杯中。
而“摇荡”一词,正透露出诗人举杯相属的豪兴而使月光翩然起舞。
诗人从寻常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寻常的诗意,于平易中见工夫,逸趣中显天才。
月色是这样的皎洁明净,所照之处冷浸一片银色。
聚星堂前的梅花也更显得璀灿晶莹,洗尽铅华见雪肌。
诗人不禁离席,漫步于积水空明的回廊上。
此时他始觉幽香袭来,柔顺清润,以至于物我两忘,陶醉在这优美安谧的境界之中。
下片发议论。
过片由“半落梅花”而来,“欲落梅花更多情”,何况这梅花烟雾轻笼,有一种朦胧含浑之美。
花前月下,自古以来“总是少年行乐处”,这少年是泛指,也是指赵德麟。
诗人很赏识这位年轻的签判,称赞他“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
《减字木兰花》苏轼的词作鉴赏
《减字木兰花》苏轼的词作鉴赏《减字木兰花》苏轼的词作鉴赏●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苏轼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词作鉴赏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
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
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
春牛即泥牛。
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
春幡,即“青幡”,指旗帜。
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
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春风”。
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
作者《儋耳》诗也说:“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
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
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
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
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
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
丐,乞求。
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是全词点睛之笔。
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与杨柳飞花约略同时。
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
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
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
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
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
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
《文心雕龙。
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为戒。
《减字木兰花》古诗鉴赏
古典诗词中专以舞蹈为题材的作品不多,本篇则是为数不多的同类作品中出类拔萃之作。词中以纤细巧妙的笔法描绘舞技的高超,如用游丝、杨花、宫花之类质地较轻之物衬托或比喻动作的轻盈飘逸,使人如亲临亲见,获得了极高的艺术享受。
词中以纤细巧妙的笔法描绘舞技的高超如用游丝杨花宫花之类质地较轻之物衬托或比喻动作的轻盈飘逸使人如亲临亲见获得了极高的艺术享受
《减字木兰花》古诗鉴赏
《减字木兰花》古诗鉴赏
●减字木兰花
张先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
杨花尘不起。
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这是一首描绘少年艺妓舞蹈形象的作品。全词以纤细巧妙的艺术手法,把从起舞到急舞、缓舞以及舞罢的全套舞蹈动作写得层次分明,姿态各异。
换头两句,转写舞女的双脚。她穿着绣有文采鸳鸯的舞鞋,红地毯上轻快地旋转、跳跃,一忽儿节奏放缓,她象杨花一样飘去,连一丝儿灰尘也未沾惹。《伊州》,商调大曲名,唐时来自西北边地。词至结处,才知道伴奏的乐曲乃是《伊州》,前面所说的“初趁拍”乃是指配合《伊州》调的节拍。一曲奏毕,舞蹈停止,而舞女头上的宫花还颤巍巍地摇晃不休。这样的结尾极有余味,这颤动的宫花,让人仍旧沉浸舞蹈的意境中,久久不愿醒来……。
《减字木兰花·花》原文译文及古词鉴赏
《减字木兰花·花》原文译文及古词鉴赏《减字木兰花·花》运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间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形象的写出了玉人之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减字木兰花·花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减字木兰花·花》原文宋代:苏轼玉房金蕊。
宜在玉人纤手里。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
醉慢云鬟垂两耳。
多谢春工。
不是花红是玉红。
《减字木兰花·花》译文及注释译文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细的手里。
朦胧的月亮月光淡淡,时不时吹起微风来卷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风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耸的发髻垂到两只耳朵下了。
谢谢春姑娘的巧夺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红艳,更像是美人肌肤透出的红。
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
该词牌为双调,上下阕各四句,共四十四字。
玉房:花的子房的美称。
金蕊:金色的蕊。
白居易《牡丹芳》诗:黄金蕊绽红玉房。
玉人:容貌美丽的少妇。
《诗经》:有女如玉。
纤手:女子柔细的手。
《减字木兰花·花》赏析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运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间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形象的写出了玉人之美。
词的一开头就来赞美花:开头两句写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从正面以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花妖艳迷人的姿色,“黄金蕊绽红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称号,可见花的婀娜多姿。
牡丹结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细的手里。
“金”花与“玉”人相映成趣,柔花与纤手,“宜”字贯串,构成了睡女侧睡拈花图,美丽极了。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特写美女的朦胧美。
“淡月”本是“朦胧”的,它好像柔纱,罩在美女的肌体上,更是玲珑剔透的。
加仁轻轻的微风,拂弄着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苏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宋代:苏轼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
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
惭愧青松守岁寒。
标签感慨、友人、回忆译文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
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注释梭: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
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
拟奈何:打算怎么办。
官况阑珊: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
况:况味,境况和情味。
阑珊:衰落,即将残尽。
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
赏析上片“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
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
白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
”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
结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愧。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
读之令人肃然起敬。
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关于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苏轼《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轼《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原文、译文及赏析《减字木兰花·送赵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隐含了作者老而弥坚的积极内涵,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原文宋代:苏轼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
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
惭愧青松守岁寒。
译文及注释译文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
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注释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赵令:指赵晦之,名昶,海州人或涟水人,海州与涟水相邻。
令:古代官名,知县,此时赵昶任高邮令。
据东坡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自杭还朝过高邮为赵昶作《四达斋铭》引云:“高邮使君赵晦之”。
使君,非指太守,乃奉使官之意,故知“赵令”乃高邮令赵昶。
⑶梭(suō):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
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
⑷拟奈何:打算怎么办。
⑸官况阑珊(lán shān):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
况:况味,境况和情味。
阑珊:衰落,即将残尽。
⑹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
语出《论语·子罕》:“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意谓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看得出松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赏析上片“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
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
白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
”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
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苏轼宋代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译文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
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注释初:刚刚。
解:能、知道。
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
酥:酥油。
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休辞:不要推托。
颠倒:纷乱。
红英:落花。
简析整首词可以这样理解: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
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
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
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从词中“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等语句可以看出,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早春(或初春)。
这与韩愈原诗的意思相符。
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阳春、晚春的话,那么在花开花落的特征上,与人生的兴衰就有可比性。
根据韩愈的意思,早春就是春天中最好的时令,苏轼采用了这一说,并且说要在这个时候“醉倒”,不要等待落花时节,触目伤怀,颠之倒之。
那么,读者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减字木兰花》约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
东坡时年28岁。
此时,东坡以覃恩迁大理寺寺丞。
赴任途中,过宝鸡,重游终南山。
其弟子由闻之,寄《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东坡次韵,并作此词以寄。
鉴赏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
第一、二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处”。
古诗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翻译赏析
古诗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翻译赏析《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前言】《减字木兰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词的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
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
【注释】1、初:刚刚。
2、解:能、知道。
3、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
4、酥:酥油。
5、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6、休辞:不要推托。
7、颠倒:纷乱。
8、红英:落花。
【翻译】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
不要等待着春离开oRG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赏析】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
第一、二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处”。
接着三、四句就写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通过初春细雨滋润草根而转青色而转明丽这一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
尤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得极为细致,描写得极为逼真。
因为远看刚刚返青的草芽,呈现青色;而近看草芽,则仍是黄色的了。
这自然不是东坡的发现,早在唐代,韩愈就注意到了,并写进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去了。
诗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东坡点化运用韩诗的传神之词句,用进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贵,而又不露痕迹。
下片,劝人尽赏春光。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绝去看春花。
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时光易逝,人走向衰老。
《减字木兰花》苏轼词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苏轼词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减字木兰花》苏轼词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减字木兰花》苏轼词翻译赏析篇1减字木兰花苏轼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
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
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
翠颭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赏析:东坡爱和僧人交往,喜欢谈禅说法,这首词既是应和尚的请求而作,其中透露出禅机。
词前有小序,来介绍这种创作背景。
“双龙对起”,起笔峭拔。
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如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烟雨中飞腾。
词前两句写古松,写的是想象中的幻景。
词人乍一见古松,即产生龙的联想,而龙是兴风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见双龙风雨中翻腾。
当时已是傍晚,浓荫遮掩的枝干,若隐若现,极易使人产生烟雨的错觉,故此语似奇幻实真切。
“疏影”句写词人从幻景中清醒过来。
眼见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一片墨绿苍翠之间,他仿佛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一个和尚,躺浓荫下的竹床上,正沉睡。
意境悠然,引人神往。
如此幽静的环境中,一点声响都会特别明显。
作者接下来写:从湖上吹来的风,又清又软;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
此处实乃以动衬静,喜鹊争噪并没有破坏清幽之境,因为人世的纷争更能显出佛门的超脱,鸟儿的鸣叫更能显示境界的幽静。
最后一句写景细致入微,静妙传神。
只见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
浓绿的枝叶之中,忽然一点金红,轻飘飘、慢悠悠地离开枝蔓,缓缓而下,渐落渐近,安然无声。
过了好一会儿,又是一点金红,缓缓而下。
好一个物我两忘的恬淡世界!读来只觉禅意涤胸。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注释及赏析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注释及赏析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译文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
春风无限,来自海上。
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红染得像肉色红。
竖立春天的绿幡,剪成春天的彩胜。
一阵春风,吹我酒醒。
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注释减字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
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内。
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
春牛:即土牛,古时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劝农耕,并象征春耕开始。
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执,鞭打土牛。
也有打春一称。
丐:乞求。
春工:春风吹暖大地,使生物复苏,是人们将春天比喻为农作物催生助长的农工。
肉红:状写桃花鲜红如血肉。
春幡(fān):春旗。
立春日农家户户挂春旗,标示春的到来。
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头上,或树枝上。
春胜:一种剪成图案或文字的剪纸,也称剪胜,以示迎春。
天涯:多指天边。
此处指作者被贬谪的海南岛。
杨花:即柳絮。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赏析《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
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词的上片写海南春早。
春风阵阵,桃花灼灼一派备耕景象。
对此,作者心中充满喜悦之情。
下片写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预兆丰稳之年;接着写海南的杨花好似中原的雪花,赞叹“不似天涯”,表现作者对海南怀有亲切情感。
词中情感浓烈,摄取了显示春光典型的事物,描绘色彩鲜明,有意运用复叠的语言,造成轻快节奏并突出重点词语,收到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苏轼《减字木兰花·寓意》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减字木兰花·寓意》原文|译文|赏析《减字木兰花·寓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这首词由景、情、景,都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之意。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减字木兰花·寓意》原文宋代:苏轼云鬟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
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
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
译文及注释译文酒醉后头发散乱,依靠着栏杆发现眼前一片美景。
倚仗别人搀扶我,进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无际的枯草,我从水路取道苏州,就随着范蠡退隐江湖离开仕途么?注释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②云鬟(huán):古代通称妇女的头发。
此处特指苏轼自己的头发,这与古代成年男子束发的习俗有关。
③倾倒:有散乱的意思。
④碧玉壶:《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传下》载,汝南人费长房曾与仙翁一起进入壶中,见到殿堂宏丽,美酒佳肴充斥,一道喝足了酒才出来。
⑤姑苏:指苏州。
⑥鸱(chī)夷: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主动退隐江湖,改姓更名,到齐国时称为鸱夷子皮.赏析上片写醉后所见的美景以及醉态中的奇想。
首句“云鬟倾倒”,直接描写酒醉后头发散乱的状态。
次句“醉倚阑干风月好”紧承前句,当苏轼醉后倚栏而望时,忽然发现了一个美的境界:“风月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在醉酒后拥有本真的自我,再加上恰好与自然美景相遇,这种“酒中趣”就显得不俗了。
“凭仗相扶”一句,承上句一个“醉”字,仍写醉意朦胧的状态。
就在这时,苏轼突发奇想,“误人仙家碧玉壶。
”苏轼从年轻时起就博览群籍,不免于“杂学旁搜”,神仙方术之类书籍也莫不毕览,由该词所写可见一斑。
这里“仙家碧玉壶”的神话传说,不仅紧扣上文酒醉之事,而且充分表露了苏轼童真与诙谐的个性。
下片写赴杭州途中所见的景物,以及途经苏州时的怀古之思。
“连天衰草”句,显示了江南仲冬时的季节特征,展现了苏轼在旷野中行进时一片苍凉、凄清的景象,多少也透露出苏轼在宦游中某种疲乏、栖遑(huáng)的心态,为下文引发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预伏一笔。
减字木兰花古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古诗的意思及翻译赏析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译文] 红旗高举,在小洲柳林上空翻飞。
如春雷般的鼓声震荡,龙舟从烟波浩渺的远方破浪而来,你赶我追。
[出自] 《减字木兰花》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注释:红旗:发令的指挥旗。
深深:茂密的柳杨树林深处。
渚:小水洲。
鼓击春雷:击鼓声如春雷一般响彻天地。
烟波:船桨划起的水波。
金碧楼西:指领奖台。
译文:高高地举起红旗,杨柳浓荫下箭一般飞出一艘龙舟。
鼓声敲打得像春雷一样震响,龙舟冲破烟波飞到终点掉转回头。
欢呼声震天动地响彻四方,士气高昂力挫群雄赢得万众欢呼。
高楼两边装点金碧辉煌的地方,壮士们已把第一名的锦标领走。
赏析: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
龙舟竞渡,即赛龙船。
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
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当地居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
男女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已有关于竞渡的记载。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专门记载南宋京城杭州的各种情况,其“舟船”条有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龙舟争标,轻捷可观。
”龙舟竞渡时,船上有人高举红旗,还有人擂鼓,鼓舞划船人的士气,以增加竞渡的热烈气氛。
这种万众欢腾的场面吸引了历代的诗词作者。
黄裳很喜欢写自然景色,赛龙舟的场面也吸引了他,他的这首《竞渡》,就是描写龙舟竞渡夺标的实况。
上片写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竞赛开始了。
一群红旗高举的龙舟,从柳阴深处的小洲边飞驶而出。
“飞出”二字用得生动形象,令人仿佛可以看到群舟竞发的实况,赛船上迎风招展的红旗,耀眼夺目,首先映入眼帘。
由于沙洲上浓密的柳荫遮蔽视线,赛船就象从柳荫中飞驶而出。
《减字木兰花·春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减字木兰花·春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减字木兰花·春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减字木兰花·春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减字木兰花·春月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古诗简介《减字木兰花·春月》是苏东坡非常有名的一首词,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整首词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
翻译/译文春日庭院,浩月当空,堂前小酌,飘然欲醉,起舞弄影。
九曲回廊,舞步旋转,树上梅花,一半凋零,酒香梅香,和美醇清。
淡淡的云,薄薄的雾,如此春宵月色,是年轻人及时行乐的佳境。
不像秋天的月,执着地照着离别之人,引两地伤情。
注释注释:⑴香醪:美酒佳酿⑵婉娩: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赏析/鉴赏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确是少年行乐的佳境;不像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
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
据《后山诗话》载,苏公居颍,春夜对月。
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
公谓此意前未及,遂作此词云。
春月使人多情思,也是爱情多发地。
然情思有喜有愁,正如爱情有乐也有痛,俗话说痛并快乐着,春季的痛也是快乐的`。
秋月自古就被文人们定格为惆怅,好像人的离别或思念都在秋季似的。
虽好似勘破了人事,却透露出深深的惆怅。
然春月也好,秋月也罢,其本身并无可喜可愁之态,盖因人的心境不同罢了。
豪放如东坡者,也是厚此薄彼的。
《减字木兰花·春月》原文、翻译及赏析2减字木兰花·春月宋朝苏轼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减字木兰花·春月》译文春日庭院,皓月当空,堂前小酌,飘然欲醉,起舞弄影。
九曲回廊,舞步旋转,树上梅花,一半凋零,酒香梅香,和美醇清。
淡淡的云,薄薄的雾,如此春宵月色,是年轻人及时行乐的佳境。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诗词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诗词翻译赏析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诗词翻译赏析《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回风落景。
散乱东墙疏竹影。
满坐清微。
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
百尺飞澜鸣碧井。
雪洒冰麾。
攻落佳人白玉肌。
【前言】《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讲述苏轼与晁补之在其扬州寓所会面,从井中汲取清凉泉水消暑的故事。
【注释】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简称《减兰》。
《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
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
无咎:晁补之的字。
晁补之,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时任扬州通判,东坡为吏。
渍:浸泡翛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洒脱自如。
无复有病暑意:不再有苦于酷暑的感觉了。
景:通假字,同”影“百尺飞澜鸣碧井:从布满青苔的井中汲水。
雪洒冰麾。
散落佳人白玉肌:指清凉的井水洒在白荷花上。
白玉肌:白荷花。
【翻译】五月二十四日,在晁补之扬州的寓所与他会面。
主人从井里汲水灌入大盆中,浸泡白荷花,在座的客人无拘无束,没有苦于酷暑的感觉。
清风回旋。
东墙之上落着斑驳竹影。
在座的客人都感到清爽舒适。
醉梦方醒。
从苔藓遍布的井中汲水。
清凉的泉水洒在白荷花上。
【赏析】诗与人的统一,是诗人的最臻境界。
诗人分两种:一种是内心富有诗情,生活中规中矩;另一种是诗情贯穿,表里如一,诗性的生活是他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世俗看来,难免有矫情的`行为艺术之嫌。
而这类诗人浑然不觉,完全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夏虫不可语冰“,诚然如是。
苏轼是这样的诗人。
他的人生和诗水乳交融,不可须臾分割。
在这首词里,展现了骚雅绝人的生活品质,其中记录的生活场景,使人在炎炎夏日心如幽泉,凉意入眉。
陈琳之檄文可使曹操愈头风,东坡之词能让读者消暑,文字之功正如庖丁解牛。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原文翻译鉴赏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原文|翻译|鉴赏《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
全词内容积极乐观,突出了词人放逸的个性,表达了与友人不期而遇的愉悦心情。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的相关介绍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宋代:苏轼银筝旋品。
不用缠头千尺锦。
妙思如泉。
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
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
摆撼鱼龙我自闲。
译文随即欣赏弹用银装饰的筝。
不用大量的财物赏赐演奏者;不用花费而欣赏美好的演奏。
美妙的才思象泉水涌出,滔滔不绝。
洗掉了我十五年的闲愁。
为了让您稍作停留。
您不要起身走了,请您起舞。
我是会像蓬莱仙岛三神山里的鱼龙在风里摆撼舞蹈的。
注释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银筝:以银装饰的筝,乐器。
⑶缠头:古时表演歌舞者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称“缠头”;也指赠送给歌舞者的锦帛或财物。
这里指赏给歌舞女郎的锦帛用以缠头。
⑷起舞属(zhǔ)公公莫起:属公:嘱咐于您。
公莫:指古时的“公莫舞”,即后世的巾舞。
⑸风里银山:指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三神山。
蓬莱、方丈、瀛州。
鉴赏上片描述词人与友人王定国在南都不期而遇的欢快情景。
“银筝旋品。
不用缠头千尺锦”,词人自己拨动起银筝的调音“品”,确定音位后,便弹起乐曲来,用不着请歌舞艺人来表演送她们千尺锦帛作“缠头”装饰了。
“妙思如泉。
一洗闲愁十五年。
”筝曲发出的奇妙乐响,有如泉水淙淙流淌的畅快思绪,一下子把两人相别十五年的闲愁全部冲洗干净了。
下片写舞蹈,诚如《淮南子·本经训》所云:“心和欲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
”下片从上片的音乐快感过渡到欢歌狂舞,既自然,又真实,目睹着二人在相遇欢宴中种种心花怒放的冲动过程:“为公少止。
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
摆撼鱼龙我自闲。
”大家为了国家朝廷整年的忙忙碌碌,不妨少事休息,相嘱一起来跳舞。
于是,欣然跳起了“公莫舞”,两人手执着珍异动物模型摇摆踏跳,似乎幻觉在风里的三神山上,好像鱼龙变化、嗷水作雾,霎时化成八丈黄龙,出水遨游,炫耀着日光。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原文及译文赏析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前言:《减字木兰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词的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
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
注释:1、初:刚刚。
2、解:能、知道。
3、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
4、酥:酥油。
5、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6、休辞:不要推托。
7、颠倒:纷乱。
8、红英:落花。
翻译: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
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赏析: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
第一、二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处”。
接着三、四句就写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通过初春细雨滋润草根而转青色而转明丽这一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
尤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得极为细致,描写得极为逼真。
因为远看刚刚返青的草芽,呈现青色;而近看草芽,则仍是黄色的了。
这自然不是东坡的发现,早在唐代,韩愈就注意到了,并写进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去了。
诗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东坡点化运用韩诗的传神之词句,用进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贵,而又不露痕迹。
下片,劝人尽赏春光。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绝去看春花。
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时光易逝,人走向衰老。
这是最大的人生误区。
“人生易老天难老”。
东坡的言辞中同样也充满了人生哲理。
东坡曾说“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赏析
【原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大意】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
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
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
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赏析】
从词中“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等语句可以看出,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早春(或初春)。
早春就是春天中最好的时令,不要等待落花时节,触目伤怀,要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