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务报》看近代报刊和公共领域的关系

合集下载

《时务报》政论与维新变法的公共舆论建构

《时务报》政论与维新变法的公共舆论建构
OURNAL 2018.07
新闻与传播
公共领域,从而建构了近代中国变法维新的公共舆论空 间。
(二)《时务报》的维新思想宣传与社会动员 作为呼吁变法维新、致力于传播改良主义思潮的有识 之士在维新变法的旗帜下共同创办的报刊,《时务报》流通 和影响的范围极为广泛。此外,《时务报》借助救亡图存的 大旗,呼吁改革,倡言变法,观点新颖,议论犀利,且文笔富 有激情、清新流畅,因而大受读者欢迎。由此可见,《时务 报》虽在上海发行,却已风靡全国,这说明《时务报》已经具 备了社会的、公共的、为大多数国民所接受的、营造公共舆 论空间所需的许多要素,真正开启了近代中国公共舆论空 间的全面整合与整体建构。 哈贝马斯提出,由于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由社会舆 论环境和公众意见表达所构成的公共舆论空间日益扩张。 《时务报》唤醒了大部分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的爱国良知, 也使普通大众受到了教育,从而形成了近代中国公共舆论 空间的短暂扩展。而《时务报》对维新思想的宣传,使变法 维新的呼声在士人群体中充分扩散和传播,而它呼吁变法 改良的观念与主张,也令民众群起而呼应。对于致力于变 法维新的有识之士和开明士绅而言,《时务报》的主编们便 是他们声同气求、志同道合的同志,而《时务报》更是成为 他们凝聚彼此意识的平台。变法声势既起,维新运动便借 势而发展壮大,而启发民智、变法图强的思想主张也逐渐 为公众群体所理解和接受。 (三)《时务报》与维新变法的公共舆论建构 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办报理念,是参政议政先于经营 利润。他们最为注重的是传播报刊的思想主张,培养国民 的政治批判意识,从而营造社会公共舆论空间。《时务报》 创刊后,一些新学士子“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 治问题与社会问题”。③《时务报》上第一篇宣传变法思想的 文章《变法通议》就已经提到: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 之兴,在开学校。”因此,维新派努力经营《时务报》,以充分 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观念,此外,还大量创办学会和学堂, 将报刊视为扩音机和传声筒,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以延 伸社会公共讨论。 受到《时务报》的熏陶和影响,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大 量报馆、学会和学堂。汤志钧《戊戌变法时的学会与报刊》 一文中统计,戊戌变法前的报刊有《中外纪闻》等 35 种,学 会有强学会等 44 个。1895 至 1898 年间,有大约 60 种报 纸出现,还出现了如格致书院等许多学堂,在扩大变法影 响、推动改良运动的开展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三种手 段互相促进,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互动行为模式,进而使 “维新运动,顿呈活跃之观”。也就是说, “三位一体”模式培 养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批判精神,在某种程度 上直接扩展了变法图强的公共舆论空间。《时务报》的创办 发行

略论《 时务报》

略论《 时务报》

略论《时务报》略论《时务报》雷颐清末时人曾这样说:“新党之议论盛行,始于时务报;新党之人心解体,亦始于时务报。

”这样说可能不很恰当,但却说明了《时务报》在戊戌维新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宣传、发动、组织、联络手段大多利用宗教迷信或秘密结社,到近代,农民那种落后的斗争形式已不适应年轻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

他们要大力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

于是报刊成了进行这种宣传的最好工具。

《时务报》,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了。

当立志维新变革的康有为屡次上书皇帝不达后,先后组织了北京、上海强学会,并靠捐助的经费出版了《强学报》,但不久即被弹劾。

这时,黄遵宪、汪康年等人提议以强学会之余款筹备创办《时务报》以“开民智”,并请康有为的得意门生,在康有为上书活动中表现出超众的宣传组织才能的梁启超担任撰述。

在甲午战后人心思变的情势下,《时务报》终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

从此,这份每十天出版一册,每册二十余页的刊物便成为维新的号角。

在创刊号登出的《论报刊有益于国是》一文中,梁启超开宗明旨地说明了办报的目的与作用:“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

……惟国亦然。

”“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

”要“广译五洲近事,则阅者知全地大局与其强盛弱亡之故,而不至夜郎自大,坐眢并以议天地矣。

”尤其要“详录各省新政,则阅者知新法之实有利益及任事人之艰难经划与其宗旨所在。

……可以奋励新学,思洗前耻矣。

旁载政治、学艺要书,则阅者知一切实学源流门经与其日新月异之迹,而不至抱八股八韵考据词章之学,枵然自大矣。

”“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当然,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必须披上传统外衣:“报纸于古有微乎?古者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既然如此,现在办报亦当名正言顺。

在维新运动中。

血气方刚的梁启超把青春的热情凝结在其畅达犀利的笔端,与他的同道一起以《时务报》为阵地为维新运动摇旗呐喊,反复论证变法的必要性、迫切性。

我国追现代报刊的发展与公关领域的建匏——以新记《大公报》为例

我国追现代报刊的发展与公关领域的建匏——以新记《大公报》为例

工商界人士 。 这一私人领域 的大量 存在为
公共领域奠定 了坚 实的社会 根基 。
() 2 动荡不安的 时局埋 下现 实基 础。
朝代 的更迭 , 战火 的连绵使得 民众 的安全 感一 落千 丈 , 共利 益愈加 凸显 。 时 间 公 从 序列看 , 中国现代 出版业起 步于 1 、0世 92 纪之交 , 长于 1 1 成 9 0年代 , 繁盛 于 2 0年
报 》“ 不仅消极地保住 了事业 ,而且积极
地顶住 各派军阀的压力 , 为后来事业 的迅
速 发展奠定 了基础 。 ③ ” 大公报 续刊 时发
行 量 不 足 2 0 , 12 0 0 到 9 7年 5月 涨 至 6 0 00
个 由现 代都市知识 分子构成 , 借助于新式 公共空 间( 大学 、 媒介等) 形成权 势网络 , 并
否 也存在着 这样 一块公共领域 , 其类型又
如何 , 曾经发 生过 多次激 烈的争 辩 。 经过
萌发 一聚合 一联 盟 一分化 一散落 的行 为 轨迹 是高度一致的 。 如果说 中国现代公 共 领域 的形成是 以 19 8 6年上海创 刊的 《 时 务 报 》为发端 , 么整 个 2 那 O世 纪上 半 叶 的中 国现代 出版 进程 可以说 就是 一部浓
代, 固守于 3 O年代 , 没落 于 4 0年代 。 这与
19 8 5—1 4 9 9年 间 中 国 “ 识 人 社 会 ” 知 从
发展 开辟 了一条 新路 在 12 9 6年 9月 1日复 刊 号 发 表 的 《 社 同人 之 旨趣 》中, 本 张季 鸾提 出 了著 名的 “ 四不”社训 : 不党 、 “ 不私 、 卖 、 不 不
民国初年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的初 步发展

以《时务报》为中心的晚清上海公共领域兴衰探析

以《时务报》为中心的晚清上海公共领域兴衰探析

第26卷第1期Vol.26No.1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18年1月Jan.2018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以18世纪欧洲历史为背景构建的一个马克斯·韦伯式的理论模型。

19世纪末的上海出现了一个类似欧洲、同时有着浓郁的中国近代特色的公共领域,即以《时务报》为中心、以上海强学会为依托的“报刊背后有学校,学校背后有学会”的三位一体式的公共领域。

一、孕育上海公共领域的多元因素中国近代的公共领域最早出现在上海,并不是偶然的。

公共领域的出现,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一是从私人领域中发展出公共交往空间,即伴随着书籍、杂志、报纸的日常生活化,出现有教养的阅读公众群体,这些公众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核心,逐渐形成开放的、批判性的公共领域。

二是公共领域讨论的虽然是公共政治问题,但本身是非政治化的,是在政治权力之外建构的公共讨论空间,相对于权力系统来说拥有独立性。

[1]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后,凭借自身优越的区位和贸易条件,城市地位开始扶摇直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人在华办报数量的增多和对外贸易中心由粤港地区逐渐北移,上海在不到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就成为了中国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和报刊出版中心。

据相关统计,在1861年至1895年间,香港新出版的英文报刊为8种,而上海为31种,几乎为香港的4倍,且占全国英文报刊总数的55%以上。

以中文报刊论,在1861年至1894年间,香港新增3种,而上海为31种,为香港的十余倍,且占全国中文报刊的57%以上[2]。

石印和铅印等近代印刷技术也从欧洲传入上以《时务报》为中心的晚清上海公共领域兴衰探析刘鹿涛(北京印刷学院,北京102600)摘要: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近代报业、出版业、教育的发展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日渐完善,上海的近代城市空间初具雏形,以《时务报》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式的公共领域初步形成。

试论政论性报刊的繁荣与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形成

试论政论性报刊的繁荣与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形成
王韬不仅是中国报刊政论最早的实践者之一, 而且也 是新闻启蒙者, 是报刊政论的积极提倡者。在关于西方报刊 的评述中, 他特别看中的是其“今日云 蒸 霞 蔚 , 持 论 蜂 起 , 无 一 不 为 庶 人 之 清 议 , 其 立 论 一 秉 公 平 , 其 居 心 务 期 诚 正 ”, ⑦ 所 谓 “庶 人 之 清 议 ”, 指 的 就 是 普 通 百 姓 即 公 众 对 时 政 的 品 评、议论, 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说, 就是公共舆论的形成。他认 为, 当今的新式报刊( 即近代报纸) 是 倾 听 民 意 、博 采 舆 论 的 最好工具, “上自朝廷之措置, 下及闾 阎 之 善 恶 , 耳 闻 目 见 莫 不兼收其论”, 有善政则“传布遐方 ”, 有 未 尽 善 者 则 “考 镜 得 失”, 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实在大 有 益 处 。 王 韬 还 认 为 统 治 阶 级应该对报刊言论持宽容态度, “上 无 其 事 而 故 诬 之 , 此 罪 人也。若直陈时事, 举其利弊, 不过欲当局采择之而已。其言 之而可采也, 则同于葑菲之不遗; 其言之而无足采也, 则同 于刍狗之可弃, 无所谓讪谤也”, 也 就 是 “言 之 者 无 罪 而 闻 之 者足以戒, 由是言之, 即新报亦未尝无益也”。
一 、近 代 报 刊 政 论 的 源 流 及 在 近 代 早 期 的初步发展
我国报刊的历史虽然源远流长, 但报刊政论文章直到 清 末 才 得 以 产 生 , 首 先 是 一 些 传 教 士 报 刊 如 《万 国 公 报 》利 用自己的治外特权开始发表一些政 论 文 章 , 批 评 时 政 、鼓 吹 变 法 、倡 导 新 政 , 以 扩 大 其 对 统 治 阶 级 上 层 的 影 响 , 吸 引 读 者;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外资或有外资背景的商业性报刊, 为 了标榜和提升报纸的品位, 迎合其特定的读者群, 吸引广告 客户, 增加赢利, 有时也要发表一些批评时政的文字, 这方 面 《申 报 》最 有 代 表 性 。

维新报刊与晚清公共领域的构建

维新报刊与晚清公共领域的构建
这种现象 , 实不易得”而从人员参观的 品 , , 对公众广而告之 , 积极 寻找潜在客 代背景。19 年 中 日甲午 战争的惨败令举国为之震 84 实际状况来看 ,每人平均二次 , “ 况三十 户 ,以此来拓宽销售渠道的营销模式 , 惊 , 以康有为 、 梁启超为首 的士大夫阶级中的先觉分 万人 口,内有小孩或老弱者不能来 , 又 早 已为今天的会展 、 展销会 、 推介会及 子挺身而出 ,走上历史前 台掀起 了一场轰轰烈烈 的 洽谈会 ) 所继 维新变法运动。在康 、 梁的影响下 , 一些不甘 于坐守 除去 中间阴雨数 日的耽误 , 每人平均已 各 地举行 的商 品交流会 ( 来 三次 , 可见铁展会管理得法 , 布置优 承。客观地说 , 民国时期举办的四次铁 待毙 的士大夫们开始大规模 的议论时政 , 参与变革 , 美 处处能引人人胜。一方面可 以表示 展会所取得 的成绩还很有限 , 但其作为 其历史价值不容忽视。 兴趣 、若非人 民真有这种热心与兴趣 , 试 , 何以能看一次又一次 ,流连而不忍去 参考文献
年三年间 , 全国出版的中文报 刊有 12种。其 中以维 1
呢? 这是很可为我们安慰的”同时此次 o. , 新派和与他们相关联 的社会力量创办 的报刊数量最 】 交通经济汇刊 ,94 2. 13( ) 【俞棱. 2 】 整理全 国铁路 业务联 运计划 书 川. 铁展又一个亮点是“ 青岛为中外人士避 出版 地 不详 。93 多, 影响也最大 , 这些报刊 的出版地 区遍及全 国沿海 13.
每人平均参观一次 ,并且购买物 品很
『 5 1铁展会观众昨 日迭十万人 I .大公报 , N]
1 3 -5 2 . 9 4 - 8
铁道年鉴 ,9 32 . 13 ( )
支主要力量[9 4。 ; i 5 3 晚清维新派的改革实践是一个 出版报纸 、组织

我国近现代报刊的发展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我国近现代报刊的发展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我国近现代报刊的发展与公共领域的建构作者:廖欣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12期【摘要】“公共领域”是指从市民社会中产生,介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公共空间集群。

新记《大公报》在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的主持下,不断献言献策,并对官吏进行监督,文人论政可视为“公共领域”的一种存在状态。

本文以《大公报》为例,试析我们近代报刊的发展对建构“公共领域”形成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当下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报刊公共领域新记《大公报》言论“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对欧洲市民社会“理想类型”的一种理论表述,简而言之,是指从市民社会中产生,介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公共空间集群,它们具有鲜明的政治批判功能。

文人论政也可被视为“公共领域”的一种存在状态。

本文以新记《大公报》为切入点,阐述它是如何在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位主持人的“励精图治”下,不断建言献策,监督官吏。

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阐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以18世纪下的欧洲——以法、英、德为主要国家历史背景所得出的一个马克斯·韦伯式的理想类型。

他分析了18世纪资产阶级社会中出现的俱乐部、咖啡馆、沙龙、杂志和报纸,认为这是一个公众们讨论公共问题、自由交往的公共领域,正是它形成了政治权威重要的合法性基础。

这一概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中国学术界之后,围绕中国近现代社会是否也存在着这样一块公共领域,其类型又如何,曾经发生过多次激烈的争辩。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该学术谜团已被破解得渐趋明晰,即现代中国社会不仅存在着一个以地方绅商为主体,强调公益精神,与国家非对抗性的士绅公共领域,还存在着一个由现代都市知识分子构成,借助于新式公共空间(大学、媒介等)形成权势网络,并且带有批判色彩的公共领域。

后者虽然有别于欧洲市民社会下典型的公共领域的若干特征,但从本质上讲仍归于哈氏严格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类型①。

二、新记《大公报》所建构的“公共领域”1、历史背景(1)市民社会的兴起奠定群众基础。

《时务报》诞生与近代政治权势的利益纷争

《时务报》诞生与近代政治权势的利益纷争
关键 词 : 时务报 ; 近代政治权势 ; 利 益 纷 争
中 图分 类 号 : K2 5 2 ; G2 1 9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1 7 3 4 ( 2 0 1 7 ) 0 1— 0 1 0 0— 0 5
十 九世 纪末 的 中国 , 处 在一个 动荡 的年 代 , 清政 府奉 行 的闭 关锁 国政 策造 成 国力 日渐 衰弱 , 与世 界 强

收 稿 日期 i 2 0 1 6 —1 O一 1 6 作者简介 : 方慧琪 , 硕士 , 从 事 新 闻史 研 究 。 ① 《 吁请 修 备 储 才 折 》 , 详见《 张之洞全集 》 , 河 北 人 民出 版 社 , 1 9 9 8年 版 。 ② 《 日本 国志 ・ 学术志一 》 卷三十二 , 黄遵 宪著 , 吴振清 , 徐勇, 王家祥点校整理 , 上海 古 籍 出 版社 , 2 0 0 1 年版 。
文 报刊 , 每年 新创 报 刊数 目至多不 超 过八 家 。这百家 中 , 五十余 家属 于教 会所 办 , 外 国商 人所 办二 十余 家 , 中国商 办报 刊 只有十余 家 。到 1 8 9 4年年底 , 这 十余 家 中 , 至 少 五家 已经停 刊 , 上 海 只余 《 新 闻报 》 《 新 闻报
方 慧琪
( 安徽广播电视台 , 安徽 合肥 2 3 0 0 6 6 )

要: 从《 时务报 》 诞 生人手 , 通 过 梳 理 其 与 维 新 思 潮 的关 系 及 内部 派 系情 形 , 分 析 其 诞 生 的社 会 、 政 治 及 文
化背景 , 再 现 其 诞 生 的 具 体 过 程 。着 重 剖 析 以 汪 康 年 为 代 表 的洋 务 派 、 以梁 启 超 为代 表 的 维 新 派 和 以黄 遵 宪 为 代 表 的进 步 士绅 的活 动及 三者 之 间 的关 系 , 深入认识《 时务 报 》 创 办 之 初 报 纸 与 近 代 政 治 利 益 集 团 的深 层 复 杂 纠 葛 。

《时务报》与19世纪末中国近代报纸文体的嬗变

《时务报》与19世纪末中国近代报纸文体的嬗变

《时务报》与19世纪末中国近代报纸文体的嬗变作者:郭常英岳鹏星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2期[摘要]《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1898年8月8日,由汪康年力主改为《昌言报》而告终。

《时务报》存续2年,共出版69册。

它是维新志士倡导变法的重要阵地,引领了时代变革的潮流,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时务报》将政论文章安排在每册的前数页,确立了报刊政论文的地位。

伴随报刊政论的勃兴,以《时务报》为主要载体的时务文体应运而生。

时务文体的特点是:内容以政论为意旨,形式以骈散兼备、条理明晰为特点,语言流畅、感情饱满,杂以俚语、新名词、新知识。

时务文体上承王韬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开创的报章文体,下启更加通俗、成熟的新民体。

自时务文体诞生伊始,我国近代报纸文体变革的步伐开始逐渐加快。

[关键词]时务报;报纸政论;时务文体;新民体[中图分类号]G219.29;H052;K25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20《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是维新人士“以报馆鼓吹舆论的志趣合作下的事业”[1]。

该报作为旬刊,每月刊出3册,每册3万字左右。

梁启超在创刊号中所撰《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申明了“去塞求通”的办报宗旨,主张所载内容在于“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2]。

《时务报》于每册卷首,刊发政论一二篇,大约三四千字,设置有《谕旨恭录》《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

从第2册起,将《域外报译》细分为《西文报译》《东文报译》《法文报译》等版块,约占每册篇幅的一半。

同时在其最后部分,经常附印国内外学规章程或新译书籍。

报馆经理为汪康年,担任时间最长的主笔为梁启超,翻译者为张坤德、郭家骥、古城贞吉等。

该报于1898年8月8日以汪康年力主改为《昌言报》而告终。

《时务报》存续2年,共出版69册,其基本内容和刊发体例大体上保持了前后一致。

《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之二)

《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之二)

《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之二)【标题注释】本文为“行政院国科会专题计划”“‘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概念变迁’:晚清士人的阅读世界(Ⅱ)”(计划编号:NSC92-2411-H-001-073)之部分成果,谨致谢忱。

本文引用的《时务报》版本是《强学报·时务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全5册),以下引用时,除注明文章作者与篇名外,因各文单独起页,故另只注明影印本总册数(如影本2,即为影印本第2册)与总页码。

本文引用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9年,全4册)时,除注明发函者外,缩写为《书札》,并注明总册数与总页码。

【内容提要】作为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最受瞩目的期刊,《时务报》在读书界引起的回响多元繁复。

每位读者在读报的时分,都会因个人关怀的不同与思想立场的差异,对《时务报》承载/提供的讯息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诠释,从而形构了生命个体对外在局势和自我定位的认知,响应的策略与行动自是千样万态。

整体观之,环绕着像《时务报》这样的传播媒介而引发的读者的喜恶乐怒,其实是思想观念体系/价值系统在公共场域里的趋同或冲突。

【摘要题】近代报刊与中国社会【关键词】时务报/公共空间/公共领域/晚清/阅读史【正文】三作为中国士人群体可以共享同润的“公共空间”,《时务报》的读者对它的发展,有各式各样的意见,报方也很重视读者的意见,有各式各样的反应与调整。

(注:《时务报》出刊未几,即得各方读者来函提出各种意见,故于第6册即特刊《奉覆来函》一篇,解释曰:“所教各节,半已照改;惟尚有数条未能相从者,谨举其何以不能之理,附于篇末,以酬诸君子之盛意”。

本文不详引证。

参见《时务报》第6册,光绪廿二年八月廿一日,影本1,第405-407页。

)《时务报》是否刊登清廷中央“谕旨”这件事,便是一例。

本来,《时务报》第23册登有启事,谓“沪上各报早已将上谕录诸篇首”,“无烦重复”,故不登之。

报刊与政治的关系

报刊与政治的关系

报刊与政治的关系报纸在中国古代便已存在,不但有官方的“邸报”,民间亦曾出现过以盈利为目的的“小报”。

但是,报纸的真正繁荣则发生在近代。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朝廷颁布的预备立宪诏中称:“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睽,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

而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

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79.)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包括一些朝廷封疆大吏在内的少数开明人士,开始考虑到用西方议院的功能来解决中国上下隔阂的问题。

梁启超的报刊概念中提到了“通上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因而,《时务报》应运而生了。

任何事物间都会有两面性,报刊也不例外。

按当时来讲,维新派希望利用1896年创刊的《时务报》通达上下之情的功能,消除内外隔阂保国救国甚至强国。

这是正面积极的影响。

在十九世纪末许多士大夫已具有这一认识,即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症结在于上下隔阂;相应地,通达上下之情便成了国家的富强之匙。

康又代御史宋伯鲁拟请改《时务报》为官报,讲“为政之道,贵通不贵塞”(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1.)大学士孙家鼐亦上书奏请将《时务报》改为官报,称“贫弱之患尤小,壅塞之患最深……拟请饬各省督抚,饬下各处报馆,凡有报单……择其有关时事,无甚背谬者,均一律录呈御览,庶几收兼听之明”(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对此光绪帝批示:“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达民情,须亟为倡办。

”(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可见,清政府认识到了报刊对政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宣扬政治思想上功不可没。

然而,戊戌变法之后,慈禧认为“《时务报》无裨政体,徒惑人心,并著即行裁撤”(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报刊与政治的关系

报刊与政治的关系

报刊与政治的关系报刊与政治在中国从来都是“相亲相爱”的。

这倒不是说中国的统治者很喜欢办办报纸发发消息什么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通常是封建时期的)似乎对报纸这东西有一种天生的抵触,仿佛它触犯了自己不可侵犯的至上地位,都是很不屑去理睬这玩意儿的——就算为了巩固政权去办个官报,也是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好不容易有个什么新闻消息出来,也必须要是经过层层审批的、官方的才可以刊出来,各种颂歌赞歌(得要说统治者好的)除外。

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伙总怕说得太多,固执地认为臣民们只需做好自己种地啊买卖啊之类的本分即可,但是很显然,他们小看了人的八卦心理。

官报这种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枯燥的思想统一实在无法轻易满足人民的“求知欲”,于是各种合法非法民报便应“求”而生,穿梭于各种阶级中,为各类人员提供一定的信息交流。

民报虽然最有具新闻报纸特征,但由于脱离了传统的政治控制,使得其成为统治者眼中钉肉中刺,受到来自各方的封杀和压迫,始终无法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上得到该有的“名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民报在各种艰难条件下到底还是存活了下来,但长期的“迫害”使得它也染上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不管说什么,都得带上些政治的东西。

这种风格很大影响到了各类报刊的发展,使得他们成为很多当权者的巩固基石、革命者的开拓工具。

这些人在这方寸之间,或用文字嘶吼、咆哮,试图“唤醒沉睡中的狮子”;或把外国先进思想翻译过来,引进“德先生、赛先生”和他们的“亲戚”;要还是不行,他们还可以画画漫画写写小说,然后在画中字中不时用尖锐的讽刺扎一下什么社会啊政治啊统治者啊…总之他们总能充分利用各种手段,通过报纸上寥寥几行铅字,推动着自己革命事业的进行,也推动着中国新潮思想的发展——当然是在没有统治者干预的情况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也确实乱世造英雄搬地产生了几份很有意义的报纸——虽然大多都是短命的——对中国的新闻史、文学史乃至中国政治的发展史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比方说《时务报》。

《时务报》的舆论变化与近代政治权势纷争的开题报告

《时务报》的舆论变化与近代政治权势纷争的开题报告

《时务报》的舆论变化与近代政治权势纷争的开题报告
论文名称:《时务报》的舆论变化与近代政治权势纷争
研究背景和意义:
《时务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报刊,是中国自办报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清朝晚期的一个重要时事杂志,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该报的出现为中国自强运动、变法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持,并成为维新派和改良派的重要平台。

然而,自1897年初期,《时务报》由熊希龄、严复等人所创办,到1901年停刊,期间历经多次变故,其内容和态度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因此,对《时务报》的舆论变化和背后的政治、社会原因进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国近代政治改革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内容:
1. 《时务报》的初期发展及其在中国近代自强运动中的作用。

2. 《时务报》面临的政治压力及其内容转变。

3. 《时务报》与清政府的关系及其在清政府政治权势纷争中的角色。

4. 《时务报》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的态度转变。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包括《时务报》和相关的历史文件、书籍、杂志、报纸等,深入探究《时务报》的舆论变化和背后的政治社会原因。

2.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时务报》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其近代政治权势纷争中的角色。

3. 分类比较法:对于《时务报》不同时期内容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比较,以寻找其中潜在的规律。

预期结果:
该研究将对中国近代政治改革历程进行深入探究,从《时务报》的角度分析近代政治权势纷争,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以及丰富我国的新闻史研究,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之一)

《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之一)

【内容提要】作为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最受瞩目的期刊,《时务报》在读书界引起的回响多元繁复。

每位读者在读报的时分,都会因个人关怀的不同与思想立场的差异,对《时务报》承载/提供的讯息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诠释,从而形构了生命个体对外在局势和自我定位的认知,响应的策略与行动自是千样万态。

整体观之,环绕着像《时务报》这样的传播媒介而引发的读者的喜恶乐怒,其实是思想观念体系/价值系统在公共场域里的趋同或冲突。

【摘要题】近代报刊与中国社会【关键词】时务报/公共空间/公共领域/晚清/阅读史【正文】拿到光绪廿三年(1897)二月廿一日出版的《时务报》第21册的读者,展卷伊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麦孟华与梁启超的两篇文章:麦孟华的文章放言“中国宜尊君权抑民权”,(注:麦孟华:《论中国宜尊君权抑民权》,《时务报》第21册(本文附录注明出版时间者,注释中不再注明,下同),影本2,第1387-1390页。

)竟与《时务报》前此刊出的声言“民权”之益的调子,好似正异其趣;(注:例如汪康年:《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时务报》第9册,影本1,第556-559页。

)另一篇则是梁启超介绍从美国的“墨尔斯根省之大学”毕业,“以发念救众生疾苦因缘故,于是专门医学”,并且“惟以中国之积弱,引为深耻”的江西九江女子康爱德之事迹的文章。

(注:梁启超:《记江西康女士》,《时务报》第21册,影本2,第1390-1391页。

)两文一出,都引发了《时务报》读者无限的联想。

如高凤谦(梦旦)就不认为麦孟华的文章是唱反调之作,在他看来,“中国之患,在于事权无属,故百事废弛。

非伸民权,即君权亦无所寄”,而要提倡“民权”,在“论议措辞”方面,便“不可过激”,如麦孟华与汪康年的文章“出之以委婉,便足动听”,(注:《高凤谦函(九)》,《书札》(2),第1621页。

)因此他都给予正面的评价。

另一位读者是一代奇士刘鹗,引发他的注意力的则是梁启超生花妙笔下的“江西康女士”,让他不禁“神为之王”,并且,他也从《申报》里看到介绍这位女士的报道,(注:《记奇女子》、《论本报所纪(记)奇女子》,《申报》光绪廿三年三月四、六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 它不是一份 独立 的报纸 , 其背后 还有

哈贝马斯意指 的公共领域 , 介于市 民 社会 中 , 日常生活 的私人利 益 , 国家权 与 利领域之 间的机构空 间和时 间, 中个人 其 公 民走到一起 , 论起他们关切 的公共事 讨 务 ,形 成某种 接近 于公众舆 论 的一 致意
和诠释 , 从而进行讨论交流 。 时务 报 》 《 的 创 办 , 志着 “ 标 一个 规模 虽然偏 小 , 已 但
经具有批判功 能的共同领域⑦’ 1 的正式 形
新 文化运动年 间 , 一个知 识 、 是 文化和社 会 的转型时代 。 相应 的 , 知识人 士在这 个 时代 里 , 也有一个新型知识分子的身份转
家和社会 的控制作用 , 主要是通过 大量 的 报刊争论形成 的公共舆论来实现 的。 息 信
越是更大量 自由的流动 , 公共舆论 空间也
大 士来处理私人行为 , 也不是作为合法 团体 会舆论 的事物 。 时务报 》 《 之所 以兴起 , 是 就越有可能形成 。按照施拉姆的观点 , 量 自由信息 的社会影 响在于把 人类从愚
知 啦辟 闻
22 3 95 0 ̄ 嬲 1
N SOD调 查研 究 E R WW LI
新 闻从 业者 的价值 取 向研 究
以南宁媒体从业者 为例
。许荣 华 张锦程
【 摘
要l 本文以南宁新 闻从业者为样本 , 从宣传价值 、 商业价值和专业主义三个方面探讨新 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
《 就是这种依托 。 新 变法 的主要阵地 ,传播 公共议 论的话 社会舆论一致 , 时务 报 》
时, 这种交往需要一定 的传播 和影响的手 段; 今天 , 报纸 和期 刊 , 广播和 电视就是这
种公共领 域的媒介 。 当公共讨论 涉及 与国 家活动相关的问题时 , 我们称之 为政治的
个维新 派组织 : 强学会 。 强学会 的性 质 ,
按照康有为梁启超 的 自我理解 , “ 是 兼学
校与政党而一 之④1 I,时务报馆 也成为 当
介 的改变 , 如报刊 , 学堂等 的大量 出现 , 包
括各种制度规范 ; 其次就是新 的知识社会
时维新人士的聚集地 ,以报纸为 中心 , 再 加上 学校 , 学会 的配 合 , 近代 中国的公共 领域开始初具规模 。 而大量如 《 时务报 》 一样 的论政性报 现 ,促成 了近代 中国公共领域的形成 。 按
些对话 中 ,作 为私 人的人们来 到一起 , 形 成 了公共 , 他们既不是作为商业 或专业人 接受 国家官僚机构 的法 律规 章的制约。 当
册, 虽然时间短 , 卷数少 , 但也创造 了新 的
渠道 和公共领域 的交 流平 台 , 它能把分散 的个人观点集 中起来 , 创造 了类似现代社 因为它具有公共 意识 , 讨论 的是公共政治 问题 。 这也是现在 的公共舆论在 中国的开 端。
媒 介 纵 横IE OD W WR NS L
从《 时务 报 看近代 报 刊和 公 共领 域 的关 系
。陈 淼
【 摘 要 】 共领 域, 公 不仅是 1— 8 纪欧 洲历史发展 中的实在, 1 世 7 也是 一种 理想的模 式, 是哈 贝马斯 对社会进行批判所使用 的工
具。 贝马斯 的公共领域概念 , 哈 深刻 , 寓意丰富, 是一个集思想 内涵, 社会意义和政 治功效于一体 的综合性概念 。 时务报 》为首的 而以
政论性报刊的繁荣 , 也促进 了中国近代公 共领域 的最终形成
【 关键词 】 公共领域 时务报 报刊


哈 贝 马斯 的公 共 领 域 理 想模 式
公共领域① ” 。 纵观 中 国近代 公共领 域 的发展 史我 们可以看到 , 19 在 8 5年 一 9 5年 间, 国 12 中 知识界经历 了重大变动 , 首先就是传播媒
昧和单方面 的操纵下解放 出来 , 而被解放
他们 在非 强制 的情 况下处 理普遍 利益 问 题时 , 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 。 公 因此 ,
这种行动具有这样 的保 障 , 即他们 可以 自 由的集合 和组合 , 以 自由地表达 和公开 可 他们 的意 见 。当这个公共 达到 较大规模
的形成 , 这两者都提供了公共领域形成 的
公共权力形式 , 从而维护整体利益和公共 基本条件 。 办学校 、 团和报纸 , 新 社 也催生
渐独 自担 当了造就公共舆论 的重任 。
二 、 时 务 报 》 公 共领 域 的 关 系 《 与
着公 共领域 的发育和 成长 。 此后 , 纸逐 刊 出版物在变 法维新运 动时期 的集 中出 报
【 关键 词】 宣传价值
商业价值
专业主 义
了的人类又会作用 于这些信息⑤ 。在近代
《 时务报 》 很快成为维新人士宣传维 题, 每位读者在读报时都会 因个人关 注的
不同与思想立 场的差异 , 出 者认为 ,我 国公共领域 的主要参与者 ,
是受 过教育 的知识人士 , 戊戌维新到五四
照哈贝马斯 的公共领域理论 , 政治公共领 要加 以调 节 。 而报 刊则是 “ 公共领域最典 型的机制 ’ 在这个时候 , 。 公共舆论对 国
见, 并组 织抵抗任 意的 , 压迫性 的国家与 福祉 。 《 共领 域的结构 转型 》 在 公 出版两
年之后 ,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做 了一个简 明扼要 的界定 : 所谓 ‘ 共领域 ’, “ 公 我们 首先意指我们 的社会生 活的一个 领域 , 在 形成 ,公共领域原则上 向所 有公 民开放。
《 时务报 》 是戊戌时期改 良派 的机关 域 以公 众舆论 为媒介对 国家和 社会的需
创 刊于上海 , 发行达两年之久 , 出版 6 共 6
这个领域 中 , 像公共意见这样 的事物能够 报 和维 新运 动 的阵地 ,8 6年 6月 9日 19 公共领域 的一部分 由各种对话构 成 , 在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