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四条经络

合集下载

人体的十四经脉

人体的十四经脉

人体的十四经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

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在内连属于腑脏,在外联络于筋肉、皮肤。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组成。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主要有任脉和督脉

总称为十四经脉

1、手太阴肺经7、足太阴脾经

2、手少阴心经8、足少阴肾经

3、手厥阴心包经9、足厥阴肝经

4、手阳明大肠经 10、足阳明胃经

5、手太阳小肠经 11、足太阳膀胱经

6、手少阳三焦经 12、足少阳胆经

13、任脉

14、督脉

1、手太阴肺经

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2、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3、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4、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5、手太阳明小肠经

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十四经络高清动图,人体穴位大全!(收藏)

十四经络高清动图,人体穴位大全!(收藏)

⼗四经络⾼清动图,⼈体⽳位⼤全!(收藏)

经脉者,所以决⽣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

作为中医养⽣保健,最重要的是了解⾃⼰的经络⽳位,那个器官不舒服了,你敲敲

跟这个器官相关的经络⽳位就会舒服。

你某个部位痛,⼀定是这个部位的经络⽳位瘀阻了,你或按或敲或针或灸⽕拔罐或

刮痧.......到不痛为⽌!

胸到拇指为肺经,⼿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敏感⿐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

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指腋窝⼤肠经,⼿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肩颈痛,体

热痔疮加头痛。

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腔糜乱⽛肿痛,⼝⼲⼝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冷,⼤

便⼲燥且不通。

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低⾎压,风

湿还有关节痛。

⼼到⼩指为⼼经,⼿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沉闷与头痛;⼼烦失眠也多梦,肩

与前胸多疼痛;⽬⾚颧红⼝⼲燥,⾎液不良喜安静;⼼事过多压⼒重。

⼩指肩窝⼩肠经,⼿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

背肩胛⾄背痛。

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骼掌控中;⼩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四肢⽆⼒后背痛,痔

疮难坐肩颈痛。

肝经后⾯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下冷,下

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痛,脸上出斑⼼发惊;记忆下降⽆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胸到中指⼼包经,⼿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管病;⼼跳过快还便秘,⼼

烦⽬⾚上肢痛。

人体十四条经络如此简单

人体十四条经络如此简单

人体十四条经络如此简单

1、膀胱经——让排毒通道畅通无堵,她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才能无毒一身轻。如果想减掉后背和臀部的坠肉,只要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人体有三大排毒的途径:第一条: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体内排出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第二条:通过大便把内体脏东西排出体外,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假设三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拟危险了。第三条: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这条经络一定不可以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膀胱经是从眼部的精明穴到小脚趾外侧至阴穴。膀胱经上的穴位:1,精明穴——治疗眼疾的第一大穴位2,攒竹——对热症效果很好,比方,眼睛红肿,按摩此穴位,立刻见效。小技巧:1,用10个小手指肚每天疏理头上的膀胱经50次,可通鼻,治疗眼疾,头痛,癫痫,2,经常敲打臀部和大腿的后侧,可以减肥,还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对身体是个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2、胃经——天天培育我们的后天之本。胃经畅通无堵,让人睡的香,胃口好,脸色红润,还可以让人返老还童。胃经是管理肠胃功能的,肠胃功能一旦失

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太阳高高照,胃经送福到,我是足阳明胃经小姐,我起于面部的承泣穴止于足部的食指历兑穴,我的走向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腿足部,我的经络的上共有43个穴位,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那么我的经络不通会整个经络的部位感觉不舒服,我的循环在辰时,7点到9点,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进食早餐哦,如果你已是胃经不通的病症者,可用甜橙、柠檬、佛手柑、天竺葵、檀香精油等来按摩。备注:〔胃经上的穴位〕1,承泣:可以快速缓解迎风流泪,青光眼,2,四白:如果出现黑眼圈,眼睛胀痛,酸涉,近视,坚持按摩四百,很多问题就可以消失了3,颊车:面部神经麻痹,夜里磨牙,咬牙,按摩此穴有很好的效果。生活小技巧:1,在软床上跪着来回走一走,这样体内的气血就很容易流到膝盖上去,这些新鲜的气血就相当于膝盖上的润滑油,可以治疗中老年人常见的膝盖酸痛,腿脚不灵,老寒腿,高血压等病,高血压,对年轻人来说就最常见的瘦腿之法。3、胆经——消除疾病,立竿见影,想成将军,先有胆气。大解身心烦忧〔人生气就会在肝那里藏着,藏的太多后,发泄不出去,到胆那儿堵住了,就成了胆囊炎,胆结石,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浊气排出,肝脏跟外界没有通路,她只能借助胆经这条经络,〕胆经不通的表现:1,胆有了问题,通常就是胆汁上溢,早上起来就会口苦,2,脸上像蒙了一层灰,3,经常偏头痛,坐骨神经

经络通,百病消!

经络通,百病消!

经络通,百病消!

久病入络,一通百通,一堵百堵!

人体十四条经络,

一通百通,一堵百堵!

每一条经络的走向都不同,

经络通,病则少,

经络堵,病则多,

经络堵塞对身体有哪些伤害?

一起学习下吧!

第一条:膀胱经

它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才能无毒一身轻。

如果想减掉后背和臀部的坠肉,只要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

中医讲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您的经络有很多的气节点堵塞,我每次帮您疏通的时候会一点点的将您经络的气节点化解,疏散,排出体内风、寒、署、湿、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调理有显著的疗效,针对肌肉,身体的酸麻,胀痛的功效立竿见影。

排毒通道畅通无堵,它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才能无毒一身轻。如果想减掉后背和臀部的坠肉,只要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

人体有三大排毒的途径:

第一条: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体内排出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

第二条:通过大便把内体脏东西排出体外,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三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

第三条: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膀胱经是掌控

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这条经络一定不可以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膀胱经是从眼部的精明穴到小脚趾外侧至阴穴。

膀胱经上的穴位

1、精明穴——治疗眼疾的第一大穴位

2、攒竹——对热症效果很好,比如,眼睛红肿,按摩此穴位,立刻见效。

小方法:

人体十四经络穴位分布图

人体十四经络穴位分布图

人体经络之任脉穴位分布图

人体经络之督脉穴位分布图

人体经络之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分布图

人体经络之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布图

人体经络之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布图

万年康医疗淘宝店网址:/

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

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

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

文章目录*一、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1. 人体12条经络名称2. 人体12条经络时表3. 人体12条经络按摩有什么好处*二、人体12经络按摩要注意什么*三、哪些人不宜按摩人体经络

人体的12条经络名称

1、人体12条经络名称 1.1、手--少阴--心经

1.2、足--少阴--肾经

1.3、手--厥阴--心包经

1.4、足--厥阴--肝经

1.5、手--太阴--肺经

1.6、足--太阴--脾经

1.7、手--太阳--小肠经

1.8、足--太阳--膀胱经

1.9、手--少阳--三焦经

1.10、足--少阳--胆经

1.11、手--阳明--大肠经

1.12、足--阳明--胃经

这十二条经络分别连着人体的十二个脏器,所以它们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脏,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十二脏

器的名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只要看是那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十二经络排列来看,是按两组来分,一组是按手足分,一组是按阴阳分。

2、人体经络时表 2.1、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2.2、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2.3、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2.4、足太阴脾经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人体十四经络腧穴图

人体十四经络腧穴图

人体十四经络腧穴图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附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人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完整的人体穴位与十四经络位置图及功效

完整的人体穴位与十四经络位置图及功效

完整的人体穴位与十四经络位置图及功效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的作用,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膊手部穴位图、人体腿部穴位图、脚底穴位图详细图解各个穴位的功能。

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头维穴的作用:治疗目痛、眼跳、头痛

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

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

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

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

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

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

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

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

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

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

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

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

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

兑端穴的作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

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

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

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

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

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

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

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

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

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天突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

人体经络大全图(随时可以参考哦~~~)

人体经络大全图(随时可以参考哦~~~)

人体经络大全图(随时可以参考哦~~~)

【经脉释义】

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正经经脉穴位图及循行图】

【一、手太阴肺经】

定义:

本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百科穴位及循行参考:/view/389417.htm

/wiki/%E6%89%8B%E5%A4%AA%E 9%98%B4%E8%82%BA%E7%BB%8F

手太阴肺经穴,一侧有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

【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人体十四经络腧穴图

人体十四经络腧穴图

人体十四经络腧穴图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附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人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十四经络顺口溜

十四经络顺口溜

十四经络顺口溜

经络通行全身冲,调和气血满人宫。

数十四脉系络明,穿行于体尽细微。

十四经络分布广,各自辖区互相调。

顺口溜诵经络言,帮助记忆胜书本。

在中医学中,经络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构造。它们被视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系统,负责输送能量和调节身体功能。人体内一共有十四条主要经络,它们分布于全身各部位,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一、手太阴肺经

起于手大指之内侧,走至前臂内侧,到肘关节外侧,最后至腕背部。

二、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手小指之内侧,走至前臂外侧,再到肘关节后部,最后至肩关节。

三、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肺之间,走至前臂内侧,进入掌心,最后到大指指端。

四、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人中,走至面颊,再到鼻侧。后从面颊至口唇,继续往下,最后至手子末指。

五、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侧下巴,走至颈部,经沿胸腹腋下,最后至脚大趾。

六、足太阴脾经

起于大趾与足二趾之间的凹陷处,走至脚背内侧,进入胫骨内侧,最后上至胸骨附近。

七、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心,沿脚外缘上行,过内踝,继续经下肢,最后至心主。

八、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外眦,走至头顶,沿颈背部至腰部,最后分布于臀部和下肢。

九、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大肌的下方,沿着胸骨附近的肋缘,走至舌根。

十、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小指之间的背侧,走至手背外侧,然后来到头部,继续沿着面颊和耳朵后面。

十一、足少阳胆经

起于太阳穴,走至耳后,继续沿颈后部,最后至胸胁。

十二、足厥阴肝经

起于大趾第一节踝部后方,走至小腿前外侧,继续沿大腿前外侧,最后来到鼠蹊部。

十三、足太阴脾经

起于脚背内侧,沿小腿内侧,继续沿大腿内侧,最后至腹股沟。

【经络养生】人体的十四经穴高清图解,各穴位防病治病功能,及12经络活跃时间

【经络养生】人体的十四经穴高清图解,各穴位防病治病功能,及12经络活跃时间

【经络养生】人体的十四经穴高清图解,各穴位防病治病功

能,及12经络活跃时间

中医学认为: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脑为髓之海、奇恒之府,是十二经络的诸阳聚会之处,更是一身的主宰。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能聪耳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

如何使百脉调和,记忆增强,血脉疏通?

如何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

如何健脑提神,解除疲劳失眠,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脑部衰老?

如何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黑发润发,防止脱发?

……

跟随小编学习最简单最实用的经穴保健之法,以妙手除顽疾!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

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足少阳胆经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络穴为足阙阴肝经之蠡沟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主要大致在足部以下,它的性质介于阴阳明之间。足少阳胆经的位置: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左右各44穴。

十四经脉任、督、心包

十四经脉任、督、心包

十四经脉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 联络脏腑器官的作用,是人体生理功 能和病理变化的重要调节途径。
十四经脉的分布与作用
十四经脉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路线在人体内循环往复,联络 脏腑器官,调节气血运行。
十四经脉的作用包括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器官、调节生理功能和防治疾 病等方面,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治疗
通过对心包经的穴位进行按摩、针灸等刺激,可以有效地缓解心脏病、心绞痛等疾病的疼痛症状,促 进疾病的康复。
心包经的穴位与按摩方法
常用穴位
曲泽、内关、大陵、中冲等。
按摩方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轻按压穴位,每次持续数秒钟,重复数次,可以有效地刺激穴位,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04 十四经脉的相互作用与影 响
十四经脉任、督、心包
02 任脉
任脉的分布与作用
分布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 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 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 再向上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
作用
任脉主血,为生养之本,主要功 能是促进女性生殖系统和全身血 液循环,维持月经和孕育的正常 进行。
任脉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01
02
生病。
督脉堵塞
如果督脉堵塞,人体的阳气无法 正常流通,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 各种问题,如头痛、颈肩痛、腰

经络学基础知识

经络学基础知识

经络学基础知识

经络学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是中医学最为核心的理论之一。它指导开发了中医的辩证论治能力,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生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以此完成了人体健康的调节和治疗。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介绍经络学的基础知识。

一、经络的概述

经络是中医经典中指代人体内部联系的通道。人体内部有十四条经脉,其中包括三阴经、三阳经和八肢经(奇经和偶经),又称主要经脉。这些经脉分布在头、手、脚、胸、腹、背等部位,其中任脉、督脉作为主要带络,形成了一条从头到足底,从腹部到背部的通道网络。此外,人体内还有很多次要经脉,如头髓会、颈会、小腿诸经等。经络通过传递气血,联系了全身的器官组织,保证了人体的正常运转。

二、经络的特点

1. 经络是互为联系的:经络互相联系,是一种非常细致、先进的系统,又称“生命能网”。经脉根据自己所处的区域,与其他组织结构如经络、脏腑、五官六腑、皮毛等形成联系,融入人体的整体,形成了一张繁复到极致的网络。

2. 经络是细密的:经络的管腔非常细小,有时只有毫米、甚至毫米以下,可以说是人体内最细小的“管子”。这一特点造就了经络所传递能量的特殊性,使人体的整体调控显得更为精细而有效。

3. 经络是相互依赖的:经络之间关系紧密,在人体内相互依赖。如果某一条经络的气血运行畅通,那么它所依赖的经络、脏腑都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相反运行不畅则会影响部分甚至整个网络的作用。

三、经络的流动

气血是经络内的流动物,其流向主要由心脏和肺两大器官驱动。经络是经络内气血流向的各种途径,其计划神经系统、经组织与统御功能相应。同时,气血也通过经络进行运动,经络的长短、弯曲、通畅等形态的不同,决定了气血在其内部运动的速度和衔接度。

人体十四经络详解

人体十四经络详解

人体十四经络详解

人体十四条经络,包括: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

任脉:中医认为任脉为“诸阴之海”,按摩任脉可以加强内脏机能和全身的气血循环。

督脉:督脉是“诸阳之海”,常常按摩督脉能改善头部、脊椎、呼吸、消化、背部肌肉僵硬等问题,还能增强抵抗力。

手三阴经络:包括肺经、心包经、心经。

肺经从胸部的中府穴经过手臂内侧,止于手大拇指外侧的少商穴。因为肺主皮肤,所以肺经不但主呼吸,也包含肌肤毛孔的呼吸开合。

心包经从乳房外侧的天池穴经过手臂内侧,一直到手中指的中冲穴,它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心脏。

心经是从腋窝的极泉穴经过手臂内侧,止于手小指内侧的少冲穴这一条经络。

足三阴经络:包括肝经、脾经、肾经。这三条经络与我们的皮肤质量联系紧密,同时还与女性泌尿系统关系密切。

肝经从脚拇指外侧的大敦穴沿腿部内侧往上,经腹部一直到乳房下面的期门穴。肝经主肝,管理神经系统,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血液新陈代谢。女人每个月的生理期与肝经有极大关联。按摩这条经络,对解决痛经、心烦气躁、肌肤暗沉、掉头发等问题都有很好的作用。

脾经主脾,从脚拇指内侧的隐白穴沿腿部内侧往上,经腹部一直到胸部的大包穴。中医认为脾经是“饮食水毂生化之源,人体后天能量之本”,对女性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方面大有裨益。

肾经主肾,从脚掌心的涌泉穴沿腿部内侧往上,经腹部一直到胸前的俞府穴。如果你在平时感到腰膝酸软、眼袋浮肿、肌肤粗糙、四肢冰冷,就更应该好好按摩这个穴位了。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

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阴穴。

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胆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肾炎、阳痿、睾丸炎、闭经、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

其他疾病: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最重要的十四条经络

一、手太阴肺经

1.经脉循行:起于中焦(胃),向下联络大肠,再上行穿过横膈膜,入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脉络)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掌面桡侧入寸口(桡动脉搏处),过鱼际,沿鱼际的边缘,出拇指的桡侧端。

腕后支脉:从列缺穴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胸、肺、喉部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美容美体常用腧穴:

中府云门尺泽孔最列缺太渊

二、手阳明大肠经

1.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沿食指桡侧,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向上进入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健之间的凹陷中,沿前臂背面桡侧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会于督脉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扶突),经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口唇,交叉于水沟,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旁(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

1.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入上齿龈,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内承浆穴(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发际至额(头维),与督脉会于神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会大椎,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胃,络于脾脏。

缺盆部直行之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入小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首腹里向下到气冲处与前脉会合,再由此向下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膑,沿着胫骨前嵴外侧,下经足背,进入足第2趾外侧端(厉兑)。

经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胃肠病、神志病和头、面、眼、鼻、口、齿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膺窗乳根梁门天枢水道归来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丰隆

四、足太阴脾经

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半圆骨,上行至内踝前,再上腿肚,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经之前,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过横膈上行,挟食管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的支脉:向上再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等病证。

3.常用腧穴:

隐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大横

1.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横膈,下络小肠。

“心系”向上之脉:挟着食道上行,系于目(指眼球与脑相联系的脉络)。

“心系”直行之脉:上行于肺部,横出于腋窝(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内侧,沿前臂内侧后缘、尺侧腕屈肌腱之侧,到掌后豌豆骨部,入掌,经小指桡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心、胸、神志病证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极泉神门

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背尺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前臂外侧尺骨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循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入缺盆络于心脏,沿食管过横膈,过胃属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头项、五官病证、热病、神志疾患及本经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养老天宗颧髎听宫

1.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

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疟窝中。从此向下,出于外踝后,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

2.主治概要: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3.常用腧穴:

睛明攒竹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

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

髎中髎下髎承扶殷门委阳委中膏肓神堂志室合阳承筋承山至阴

八、足少阴肾经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

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肾脏直行之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

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涌泉

九、手厥阴心包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