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探索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学科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历史学科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历史学科小课题研究方案题目: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问题的提出:该小课题的提出基于生命化理念下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这一大课题,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活动,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实践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老师对于如何选择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如何科学合理仍存在问题,甚至将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与德育实践课、班会课混淆,难以真正体现学科性,基于上述因素,本年度将课题研究目标确立为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

研究价值:本课题是在承接原有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针对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很多课题组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编写缺少深入理解和理论提升,只是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没有很好地区别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本质差异,教师在进行校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是空喊口号,很难真正落实校本性,校本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一些课题组老师能够开发校本课程,但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设计与编写缺乏科学性,针对这一现状,本学期将课题研究的题目确定为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可以有效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归类整理,科学编写,形成作品,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保障:这一小课题研究是在原有大课题研究基础上进行,就原有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深入研究,课题组成员中绝大多数为科研骨干力量,研究热情很高,加上学校对于小课题研究的大力支持,主客观优势能够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研究策略:这一部分小课题采用分组研究与阶段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将课题组成员按照原有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有序分组,确定负责人,定期进行交流,汇总研究情况,及时整理研究资料,确保小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步骤方法与时间:这一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时长一年。

已经完成:1、主题培训交流:(3---4月)3月: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中选题与设计的设想4月:科学合理设计编写校本教材2、实践操作:(5---10月) 课程开发“我们身边的人和事”5月:课题组交流汇报;6月:校本课交流汇报;7月:各学校阶段小结并上报材料,召开课题组小结会,材料汇总归档,布置校本教材系列内容的编写;本学期将进行:9月:上报各学校校本课“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的教学设计。

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投稿网址:浚学占管疫2021年4月20日・91・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探究张瑶郝平(山西大学,太原,030006)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学校自主开发课程。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历史学科新课标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发基于地方史资源的历史校本课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国家课程为依托、以校本特色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追求的原则,具体路径包括:整合学校环境与地方史资源;设置适切性的校本课程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确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地方史历史校本课程课程开发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中学教学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地区优势及学生需要,开展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一指示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所以近年来已经成为历史学科新课标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基于地方史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意义1.现行历史教材的重要补充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不仅采取了主题式学习的编写结构,而且打破以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别叙述的传统,采取了古今中外贯通、重视近现代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协调的课程结构,并遵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主轴的文明史和全球史观线索,试图建立起长时段的纵向联系与中外混通的大历史观。

但在宏大叙事背后,现行教材缺乏更深入、更宜观的历史细节,学生难以建立起更丰富的历史感观。

这就需要开发以地方史资源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对这一问题加以弥补:地方史记载的区域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可以使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充满生机。

以地方史资源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可以对历史教材进行有效印证和补充,进而拓展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翩*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浅谈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己的教学是否出了问题 。 ( ) - 教师提问缺乏有效性
运用 小组合 作的方式来 提高课堂 教学 的有效 性 , 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 。 从 三、 如何提高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 一个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 , 有
效的课 堂教学能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 发 激 学生 的认 知需求 ,培 养学生 的创新精 神和实 践能力 , 促进学生 的发展 。因此 , 教师 必须努
21年7 8 00 月2 日
《 新课程 》
初 中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 J议
◎江苏省响水县张集 中学 吴芹花
越高 , 知识掌握就会越 快。这就要求教师充分 挖掘教材的趣 味因素 ,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 也是一直以来很 多教师探索和研究的 问题, 作 ( ) 三 对学生活动指令不清 从而乐 于接受 , 苦学” 乐 变“ 为“ 为一名英语教师 , 如何提高初 中英语课 堂教学 课 堂探究学 习中, 强调的是 发挥学生的 自 对英语感兴趣 , 。但是 , - f外语 , 作为- ] 学生很难像学汉语 的有效性呢? 文主要是就 自己的教 学经验谈 主性 。但在 实际的操作 中, 本 常有 许多学生不遵 学” 样轻 松 自如, 学生在课堂 中保持高度 的注意 谈体 会 。 ・ 循探究 的要求 和规程 , 不知道需 要做 什么。或 外语教学 的成败在很大 者存在这样 的现象 , 内的个别学 生承担了小 力是很重要 的 因此 , 组 关键词: 初印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是指 通过课 堂教学 活 组探究任务 的主角 , 而大部分学生都是成 了旁 程 度上取决 于教师是否 能在 课堂上保 持一种
罗杰斯 曾说 :成 功的教育依 赖于一种 真 “ 诚的理解和信任 的师生关系 , 依赖 于一种和谐

利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利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 一) 范畴 : 广泛性、 地方性和校本化的紧密结合
对历史课 程资 源 的开 发利用应 该结 合学校 的 具 体情况 , 关注广 泛性和地 方性 。 历史课 程资源 主
要包括以下方面 :
1 . 物质 资源
使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课 程学 习中更加高效 ,资源
的利用也更加灵活多样 。
游览这些地方 , 能让学生通过鲜活的生活场景感受
念 慈楼
资 源
4 . 学生 、 教师、 专业人 士等人 力资源
校 本人 力资源涵 盖的范围很广 , 包括历史教 师
和其他 各课 教师 、 学生本身 、 社区和家庭 中的老人 、 学生家长 、 历史 事件亲历者 、 专业人 士等 , 如绍兴社 科 院和绍兴文 物研究所 的专业人 士也是 重要 的地 方历史课程资源 。
基础 ” 。
学生 的地 方文化认 同以及 对地方 文化传 统 的认 知
和关怀 , 能够加深他们对地方文化 和学 校的了解和 热爱。 二、 利 用历 史课 程 资源 开发 校本 课 程 的实践
探 索
笔者认为 , 历史课程 资源 的校本 化开发要强调
学校本位 , 这样不但扩 大了地 方历史 课程资源 的开 发利用 范围 ,更贴近 每个学校 和学 生的实际要求 ,
碑、 府学宫内的 力子、 竺可桢、 马 胆剑精神、 书馆、 历吏
碑、 幼翁 山、 稽 寅 初 、 孙伏 园、 学校 的 办 教 师 和 学 阁、 抗 战突 围 徐 光宪 、 谢 晋等 学历 史 等 生 等 人 力 纪念碑

史街 区就在城 区之 内 , 夹杂在 日常街 区之 间 , 它是 鲜活的 。 书圣故里 、 仓桥直街 、 八字桥街 区这三大历 史街区是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地点 。 参观

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反思

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反思

种 基 本 取 向 。 中 学 历 史 学 科 校 本 课 程 的 开 发 和 实 施 目的 是 弥 补 中 学 历 史 学 科 国 家课 程 的 不 足 ,但 是
在 开 发 过 程 中 不 可 避 免 的 出 现 一 些 问 题 , 现 就 出现 的 问 题 及 对 策谈 谈 自 己 的 看 法 , 为 中 学 历 史 校 本 课
3保障机制 尚待改进 。开设 历史 校本课程 .需要 一系 .
列 相 应 保 障 机 制 ,主 管 领 导 的 重 视 、 教 研 机 制 的 规 范 与 完 善 、相 应 的 督 促 检 查 制 度 、时 间 经 费 资 料 的 支 持 、研 修 机会 的创造 等都将 是开 发校本课 程 的必要保 证 。然而 .
应付 上级 的检查 。学 校对 于 开发 历史 校 本课 程 没有 一 个
综 上 所 述 ,学 校 中 广 泛 存 在 着 隐 性 “ 本 课 程 ” 校 ,它
[] 金 国. 园 文 化 : 论 意 蕴 与 实 务 运 作 【 . 肥 : 徽 大 学 2葛 校 理 M] 合 安
出 版 社 .0 69 . 2 0 :6
随 着 “ 课 改 ” 的 逐 步 展 开 和 深 入 . 现 行 的 课 程 体 新
系 已 不 能 完 全 满 足 学 生 个 性 发 展 的 需 要 . 开 发 校 本 课 程 已 是 大 势 所 趋 。 历 史 学 科 因 其 独 特 性 质 而 拥 有 丰 富 的 课 程 资 源 , 因 此 ,作 为 历 史 老 师 ,开 发 与 国 家 课 程 相 整 合 、
适 应 学 校 办 学 条 件 、满 足 学 生 需 求 的 历 史 校 本 课 程 ,是 责 无 旁 贷 的 。但 是 ,受 多 种 因 素 影 响 ,在 开 发 历 史 校 本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标签:历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原则;注意事项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是进一步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从身边的史实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入手,来开发校本课程,更容易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思想,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在内容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尤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

2.实效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一定要求开发的课程具有绝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必须对学生有所启发,让他们学有所得。

也就是说,开发的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起到应有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3.发展性原则。

课程开发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进步。

因此,学校除了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外,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需求不断地补充、调整、完善,而不是严格地按照大纲的规定,一成不变。

4.开放性原则。

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非常丰富,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既可以是教材、互联网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图书馆、博物馆中的相关资料,还可以是历史遗迹、遗址和传说等。

总之,历史校本课程涵盖的范围广阔,教师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利用。

不仅内容上要开放,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也应是开放兼容的。

多种方法的协调配合,才能使历史校本课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注意事项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历史教师是历史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力军,只有不断提高其素质,才能保证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

学校要从两个方面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一是转变历史教师的传统观念,提高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总报告简介部分1.标题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序言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泰勒认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是“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资源,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当代课程开发专家认为:“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

因地制宜的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推进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关键。

本课题着重探索一切对我校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带来实效的资源的占有和适用,构建具有本校和乃至区域特色的实践和理论体系。

3.摘要“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针对当前课程资源开发的不足及历史学科的特点提出的,自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定期集会,分工合作,重点突破,不断完善实施方案,分阶段达成了既定目标。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在对校内资料整合的基础上,多次到市、区档案馆、图书馆搜集、查阅地方资料,走访座谈,购买书籍,初步构建了切合学校和地域特点的校本资源库:“高中历史备课资料库”和“乡土历史小书架”。

课题组先后开发了《图书章话春秋——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历史沿革纪略》、《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了解一下我们的家乡》等数个专题讲座,编入《潍坊一中校本课程——专题讲座汇编》。

课题组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潍县战役》等十几个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课题组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对学生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或发表,推动了教研教改的发展,不少实验教师被评为省市级教学能手。

课题组配合学校成功举办了系列校友活动,特别是“黄道源先生诞辰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及《黄道源》一书的出版,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4.内容结构图研究问题、研究背景、研究程序、研究成果、研究结论、研究反思、参考文献、附录主体部分一.研究问题:1、研究目的(1)构建切合校本特色的富有成效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体系。

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几点认识

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几点认识

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摘要:搞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于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看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断丰富的过程,而开发目的在于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关键词:历史;校本课程;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就是以开发学校为历史课程的编制主体,让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开发供学生学习或选修的高中历史课程,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

对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笔者想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一般讲,基本教育资源通常只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而难以反映各个学校的特殊要求和适应各地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实际变化。

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还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学校适用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由学校组织的对适合当地需要的活动方案进行计划、设计、创编、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是学校师生自行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的自主行动。

它尊重学校师生的首创精神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

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但为学校实现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提供了教育资源支持,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是教师个人或教师群体对历史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研发,也可以是对已有资源的选择和改造,既可以通过长期计划加以实施,也可以是对单独的具体项目的研制,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基于学校和教师自主的行动,要搞好这一开发工作,首先对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对学校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学校的办学环境、办学历史和教育理念等有清醒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方面的历史课程资源确定开发主题。

对一个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最有用武之地的领域是地方和社区环境。

例如,我校结合当地历史资源丰富的特点,进行历史校本开发,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受到学生的欢迎。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为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为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为例福州第八中学骆志煌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高中课改转型期的一个课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校和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面提供了政策上支撑和实验的平台。

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实施了《中国古代文化史》的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课程建设与实践的行动研究,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策略1.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出发点应该是要遵循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学生需求和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在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的“校本化”,这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主要区别。

普通高中课程的校本化可以体现为课程结构和课程资源两方面,课程标准的界定是“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学校的办学特色、软硬件方面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需求等均可作为课程资源的有效因素加以考虑。

校本课程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外显形式,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和课程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均会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无论是示范高中还是农村中学均可以根据它的地域特征、地方文化和学校传统等方面综合呈现出其校本化,学校在课程建设中也只有立足于地域环境、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杰出校友等社会资源,才能建构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的最终作用者是学生,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历史视野与促进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目标的,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挖掘本土历史资源,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追寻霞客足迹——南宁一中历史校本课程》

挖掘本土历史资源,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追寻霞客足迹——南宁一中历史校本课程》
式的办学教育已有 9 0多年 ,但是如果追 寻到 更久远的历史时光 : 的精神 , 树立榜样意识 , 培养学生 知行合一 、 身体力行 的优 秀品质 里, 这块通灵宝地其实早 已是一块育人 沃土 。特别 是明朝时期的 -以及热爱家乡 、 热爱母校的高尚情操 。 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此地驻 留的珍贵历史记 载 , 已经 :
挖掘本土历史 资源开发 高中历史 的校本课 程 , 以徐 霞客游历
中小学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 , 于是“ 校本课程 ” 这一术 -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各地 , 并在 当时的崇善寺 ( 今 南宁市 第一 中学校 语便 因此而逐渐流行 于我 国教育领域 。相 比于西方 国家的校本课 :内) 居住过的史料 为依据 , 向学生介绍本土的历史资源 , 宣传徐霞 程开 发 , 我国的校本课程 具有明显 的校本 特色 , 也就是 指校本课 -客的精神与学校历史的文化积淀 , 让徐霞 客及其精 神代代相传下 程具有服务学校 、 依靠 学校 、 根植 于学校 的特性。同时所设置的校 : 来 。体现历史学科在传承历史人文精神 , 弘扬优 秀文化传统的突 本课程则 为学生 的 自由发展创设 了重要 的外部 条件 , 也体现 出学 :出特点和资源优势 。
反映本土和本校人 文历史 的丰富性 , 有助 于历史课 程资源的开发 : 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 良 好习惯。
和利用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 挖掘本土历史资源 , 开发历史 :
校本课程势在必行 , 也切实可行 。

情感 、 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 对身边历史 的迫 寻 , 帮助学生提 高
史教 师 , 很希 望能够把这些历 史渊源与学生 一起分享 , 让学生在 : 记载 的游历地名和路线进行考证和再现 , 特 别要 把书中涉及的八 历史课 堂上更加深刻地 体会徐霞客那种 “ 学 而不倦之毅 力 、 探索 : 桂大地上著名景点的历史史料挖掘出来 , 了解历 史上的广西壮族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以《琥珀——漫画历史》校本课程为例
广州市执信中学 刘琴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以《琥珀——漫画历史》校本课程为例
1 2 3 4 5
一、绪论
二、理论基础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四、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 五、实践后的思考
研究步骤
1999年至2003年
四、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
• 4.1举办《琥珀——学生历史漫画展》
• 4.2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历史漫画与漫画历史》 • 4.3纸笔测试试题的创新Βιβλιοθήκη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 3.1《琥珀——漫画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广州市执信中学分析 • 3.2《琥珀——漫画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 3.3《琥珀——漫画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 3.4《琥珀——漫画历史》校本课程的目标 • 3.5《琥珀——漫画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利条 件 • 3.6《琥珀——漫画历史》校本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 《琥珀》按照按照通史的线索,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方面的内容。全部漫画作品均属学生 原创,这是本教材的特色和与众不同之处。 • 第一部分 闭关锁国的清朝 第二部分 远去的历史 • 第三部分 寻求自强 第四部分 曲折道路 • 第五部分 跃进的年代 第六部分 疯潮 • 第七部分 伟大的转折 第八部分 黑奴的自由 • 第九部分 时代之门 第十部分 绥靖政策 • 第十一部分 法西斯发难 第十二部分 两极“隔”局 • 第十三部分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第十四部分 苏联老大哥
• 积累经验阶段
• 在高中开展学生历史漫画创作系列 活动
2004年至2006年
2006年至2008年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类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类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类型高中历史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规范的学科学习,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们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思想、道德和社会制度有深入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建立和发展学生们的正确民族观念和国家情怀。

为此,开发合适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是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桥梁。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查漏补缺为基础,深入研究、把握历史典籍,考古文物、史料资料、文献材料,选择性地从中提取和汲取有价值的内容,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构建一套更加全面系统、更加丰富多彩的高中历史教材。

二是以传承历史精神为重点,尊重传统文化,挖掘历史的深层蕴含,借助历史文献的研究,深耕沉淀古今中外文明材料,不拘一格,以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为基础,探索历史的深度与广度,教育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文精神价值,以及人类文明智慧的积累。

三是以教育为导向,打造体系科学的教学设计,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性,增强学习动机,重视校本课程的本地特色与创新性,探索发展独具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历史的海洋中学习游刃有余、融会贯通,实现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

目前,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发展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校本历史概述课。

这是最基本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历史知识以及历史观念等。

本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基本观念,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二类是特色历史课,它是根据地域文化的特色和本地历史教学需求,将历史学习的认识、分析等方法与本地历史知识和文化结合起来,注重本地历史学习的思考力和分析力的能力的开发。

该课程的开发可将历史学习的价值赋予学生,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有更加深入深刻的认识。

三类是实践历史课。

实践历史课是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而成,它以学生参与相关活动为主,将历史知识、观念、思维方式和技术相结合,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结合,以促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探究。

历史校本课程选题与开发实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体会

历史校本课程选题与开发实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体会
历史校本课程选题与开发实施
高中历 史校 本课 程 的开 发 与 实施 题研 究体 会 课
◎ 南安市新 侨 中学 王炳辉


民众 精 神 生 活 中 ; 2 泉 州 是 闽
生 态 保 护 试 验 区 的核 心 区和 闽南 文 化 遗 产 的 富 集 区 ,泉 州 市 又 是 国务 院 首 批 公 布 的 2 4座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之 一 , 有 丰 富 珍 贵 的 具
学 概 念 ; 是 强 调 让 学 生 利用 课 外 时 间 , 二 自主 开发 乡土 历 史 课 程
而 往 往 与 身 边 的 历 史 、 家 乡 历 史 关 联 性 较 强 ,它 应 不 同于 必 修 I、 修 Ⅱ课 程 内容 , 程 的 开 发 一 要 多视 角 、 层 次 、 类 型 、 必 课 多 多 多 形 式 地 为 学 生 学 习 历 史提 供 更 多 的 选 择 空 间 ,历 史 校 本 课 程 实 施 过 程 要 与 必 修 课 程 教 学 有 所 区 别 ,让 学 生 在 选 修 学 习 的过 程 中 参 与 课 程 建 设 , 出 学 生 的主 体 性 与 实 践性 , 学 生 在 历 史 突 让 资 料 收 集 、 物 遗 址 的 考 察 、 会 调 查研 究 的基 础 上 共 建 课 程 , 文 社 让 课 程 在 生 成 中进 一 步 完 善 , 学 生有 感 受和 体 验 的过 程 , 切 让 密
步挖 掘、 发 、 理、 用 , 富多彩 的鸡爪 、 开 整 利 丰 黑棵 、 层 棵 等 风 九 味 小 吃 更 使 洪 濑 声 名 远 播 。如 何 整 合 以上 乡 土 历 史 资 源 来 开 发
到切 入 点 , 从而 保 证 了 课 题 研 究 顺 利 开 展 及 取 得 预 期 成 果 。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类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类型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类型
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历史教育
面临更加深刻和复杂的挑战,校本课程的建设成为高中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思路和类型。

一方面,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思路应该坚持实用性,以面向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依托,突出学科内涵,注重学习技能,结合学生实际,把一般历史、本土历史、今天历史、今明史等内容统筹安排,从历史观、方法论角度把握教育重点,力求丰富实用、形象生动。

另一方面,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类型主要有史实类、能力训练类、讲解类、实践类和探究类。

其中,史实类教学多注重历史内容的传授,关注的是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力训练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讲解类教学以史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并建立高效的学习体系;实践类教学主要以课外活动、参观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实现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探究类教学多注重探究实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设计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时应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开展综合性的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探究民族文化发展的深刻意义。

另外,要让学生重视和尊重历史,深入学习历史教育,以社会意识来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使学生从历史中得到有价值
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同时也为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和类型非常重要。

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的发展思路,并运用史实类、能力训练类、讲解类、实践类和探究类等课程类型,体现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

高中历史优秀校本课程

高中历史优秀校本课程

高中历史优秀校本课程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还可以引导我们思考现在和未来。

在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优秀的校本课程。

本文将介绍一门高中历史优秀校本课程的特点和意义。

这门优秀的校本课程名为《历史与人类文明》。

它的特点在于将历史与人类文明紧密结合,通过深入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探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这门课程不仅注重历史的事实和数据,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首先,这门课程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课程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历史文献、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阅读历史小说和参观历史遗址等方式,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同时,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其次,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是指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历史事件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这门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历史观点的辨析和历史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最后,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明的兴衰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这门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比较不同文明的历史和文化,帮助学生超越狭隘的民族观念,增强他们的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优秀校本课程《历史与人类文明》通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教学jiɑo xue《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2017年版”)加大了选修课程的学分,进一步提升了校本课程的地位,这也意味着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年版”)明确指出“中学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因此,教师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必然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题。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历史学科其他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

但就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仍有较大缺失。

究其原因包括课时的限制、教材的制约、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滞后等。

鉴于此,笔者尝试进行了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试图探索以校本课程为阵地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路径和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史料实证的学科方法。

一、依据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目标,明确本课程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针对高一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科拓展类课程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类校本课程,学生希望通过这一类校本课程增加学科素养,拓宽学科视野。

以往历史学科开设的《历史人物面对面》《穿在身上的历史》《中国民俗史》《战争与和平》等校本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在课程目标上主要指向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对学科素养、史学方法较少关注。

课标2017年版中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目标中,笔者认为史料实证素养最能彰显历史作为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求真求实的学科特点。

同时,由于“拥有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在今天这个信息海量多元的互联网时代尤显重要,依据课标2017年版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目标,笔者将课程目标具体定位为“读史问道”。

“史”———了解史料,即指导学生知道史料,即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能够掌握史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史鉴”课实践探索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史鉴”课实践探索

序 号 专 题
史料
史 鉴
纸 币 的 出 印制货 币最 早由中国发 明 ,在 1661年传到 欧洲 ,当时 由 根 据 货币发 展史推 测 ,取 代纸
校本课程
核 心素养导 向下 的高 中“史鉴"课 实践探 索 张兰久
西 南大 学教 育学部 重庆 市 彭水 第一 中学校 ,重 庆 409699
高 中历史教 学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设校本课程 史鉴课的 实践探 索,史鉴应位 于求真与致 用之 间 :史鉴 课 开 设案 例 应循 于历 史上 重 大的成 功 与 失败 案例 之 中,通过合 作 反 思探 究 ,有助 于高中生增强 自身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关键词
一 、 “史 鉴 ”:求 真 与 致 用之 间 课 程 设 置 一 切 以 学 生 为 中 心和 出发 点 。 不 少 学 生 从小 就忙 于 各 种 考 试 和 作 业 ,对 历 史 课 学 的 多 ,鉴 的 少 ,基 本 停 留在 应 试 、看 记 的层 面 。 人 教 版 历 史 教材 对 重 大 事 件 分散 于 必修 和 选 修 教 材 中 ,使 学 生 对 重 大事 件 的 学 习缺 乏 系 统 性 和 全 面 史 鉴 。 基 于 此 ,学 校 历 史 课 题 教 研 组 结 合 老 师们 的 专 业 特 长 ,组 建 了校 本课 程 “史 鉴 ”课 团 队 ,三 人 一组 ,每 位 老 师 分 别联 系一 个 专题 ,共 同 负 责 三 个 专 题 的教 学 内 容 。 中 国 人 民大 学 历 史 学 院 教 授 牛润 珍 也 认 为 , 从 唐 初 贞 观君 臣论 政 来 看 ,史 鉴 在 ”求 真”与“致 用”之 间 ,求真 、史鉴 、致 用是 一 个 有机 的联 系 。 求真 的 过 程 就 是 掌 握 展 示 真 实 的 史 料 过 程 ,以 “古 代 的经 济 政 策 ”为例 ,当老 师把 甲 骨 文 “田”字拓 印片、明朝 的“鱼鳞 图册 ”、史书记载相应原话 、海外渡航证 明书等真实的史 料一 一 展 示 给 学 生 时 ,而 不 是 人 为 的臆 测 和 强 加 言 论 ,更不 是 让 学 生 强 行记 住 ,老 师 会 有兴 趣 地 展 示 ,学 生 也 会 好 奇 有成 就 感 地 观 看 搜 集 史 料 ,史 料 会 被 牢 牢 的 自然 印 象在 学 生 头脑 中 ,并 梳 理 成 线 ,那 就 是 “重 农抑 商 ”“海 禁 ”“闭关 锁 国 ”,直 至 中国在 19世 纪 不 断 地 与列 强 战 争 中 失 败 ,西 方列 强 却成 功 地 在 中 国攫 取 利 益 。 在成 败 总 结 中进 行 利 弊 分 析 ,就 可 以得 出 实行 哪 种 经 济 政 策 更 有 利 于 实 现 民富 国 强 。 同 时再 呈 现 同时 期 西 方 的经 济 政 策 史 料 ,产 生对 比 分 析 史 料 ,就 可 得 出 并 长 期 坚 定 坚 持 发 展 市 场 经 济 、改 革 开 发 等 致 用 的 经 济 政 策 。 不 管 是 对 老 师还 是学 生 ,都 能深 入 理 解 坚持 市 场 经 济和 改革 开 放 的重 要 性 。 作者简介 :张兰久(1980一),男 ,山东滕州人 ,中学一级教 师,西南大学教 育博 士生。

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策略

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策略

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策略高欣欣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课程的设计上要依据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学分结构、课程内容选择原则等,既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共同基础,又要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

”因此,这就要求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设计上,打破长期以来固化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的跨学科性,充分挖掘并整合多样化的历史资源,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科学的历史思维、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有效养成。

为此我们教学团队在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断尝试中总结以下几点内容。

1 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1.1 基于学生发展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历史学科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挖掘课程资源,确定研究专题,例如“宗法制下的家族历史”、“市场经济下的生活变迁”、“寻找我身边的历史传统”等。

通过课程的有效推进,使学生获得直接的实践经验,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的核心素养。

1.2 基于学科发展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未来世界发展的多需求。

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的设置中基于学科发展,打破学科界限,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语文、思想政治、地理信息技术、美术、德育等课程的关联,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利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1.3 基于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以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等发展变化日益剧烈新时代。

因此,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

中学生口述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探索 ——以合浦

中学生口述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探索        ——以合浦

中学生口述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探索——以合浦大月饼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口述史研究为例发表时间:2020-11-25T10:44:36.083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2期作者:赖永伶[导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赖永伶(南宁市银海三美学校广西南宁 530200)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口述史教学成为了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理想的载体。

以合浦大月饼文化为例,师生共同走近大月饼从业者,与他们交流,通过口述访谈的形式来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又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传播弘扬合浦大月饼历史文化,融会贯通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素养教育。

关键词:口述史校本课程大月饼文化口述历史以每一个普通的“我”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让尘封不久的历史,在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的生动叙述中浮现、汇集、定格[ 严小卫《基于畲乡口述访谈的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12期,p58.]。

口述访谈不同于传统的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精心策划的采访和录音,收集研究有关个人、家庭、历史事件或日常生活的历史信息,然后经过筛选、比较、分析、辨伪第一手资料,让普通大众——“我”的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融入时代大背景中,使历史更加形象真实亲切。

一、开发地方文化口述史校本课程的必要性1、适应深化课改和建设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趋势下,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课改的一个重要议题。

面对课改的不断深化,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积极探索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建设具有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落实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学科核心素养。

将口述史研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构建课堂内外的知识联系,学校内外的人际沟通,开展口述访谈实践活动,拓宽学习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师生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构建动态、富有情趣、充满个性化的实践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合浦有着悠久的地方特色文化底蕴,其中合浦大月饼是一个特色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探索
作者:杨蕊娥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9期
【摘要】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了新要求。

本文就校本历史课程的开发进行的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探讨。

新颁《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 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利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只是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

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

这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

甘肃省通渭县历史人文底蕴厚重,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条件给本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课程资源。

本校自践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历史学科课程“二次开发” 为着眼点,充分整合通渭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立足“知行意合一”,制定课程“三维目标”
赵亚夫教授认为“一个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目标,便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实现知识、情感、行动的和谐统一。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复原与复制。

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可能会对使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感到乏味。

而乡土历史资源为学生所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久远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间的距离感,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以乡土历史资源《温馨通渭》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例: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乡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文化遗产,使学生全面了解通渭历史,逐步增强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阐释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法、发现法、体验法、对话法和考查法等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探究,进行选题、搜集、整理、研究,最后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温馨通渭》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历史情感,使学生认识到通渭在华夏大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历史使命感。

二、立足课程“二次开发”,选择课程内容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

”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

通渭的乡土历史资源极其丰富,哪些内容可以引用?怎样进行整合?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立足于历史课程的“二次开发”,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

其方式一是新课程教科书的补充与改良,使之适合本校学生要求和学习水平。

二是根据教师的爱好特长,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教学主题和内容研发课程资源。

如政治史模块:结合通渭历代行政区划的调整,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情况。

结合《红军过境通渭》拓展和深化长征历史,将学生置身于长征历史的大课堂中,有利于发扬光大长征精神。

如经济史模块:通过“集流工程惠及万民”,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生活的变化。

从通渭“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体现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如文化史模块:东汉通渭夫妻诗人秦嘉、徐淑与东汉五言诗;通过“通渭人家墨香浓” 看通渭书法家与中国书画的演变等等。

课程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教材与乡土资源、课内与课外、人文素质与高考应试的有机整合,在尊重学生基础的前提下,实现了“以学定教”。

三、立足“学以致用”,转变课程实施方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

因此,我们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师教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立足“学以致用”,多途径地推进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施。

途径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重难点适当补充乡土史课程资源,可缩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时空距离,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途径二: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把乡土史以专题的形式,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走访历史遗址,展示学生的成果(如历史小论文、专题小报或专题图片等)。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途径三:举办专题讲座。

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文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途径四: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的主题应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发掘;研究侧重从“是什么” 向“为什么” 过渡,即深入解释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的客观史实,进而做出评价。

四、立足“自主发展”,完善评价体系
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既要关注知识、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体验、经验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立足“自主发展” 的原则,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活动探究过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平时活动记载,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主动意识、合作意识等评定,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总结性评价是综合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辅导专家对学生成果的评价,在课程结束时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