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品处理的跟踪监督机制
不良品处理与责任追究管理制度
不良品处理与责任追究管理制度不良品处理与责任追究管理制度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和维护消费者权益而制定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不良品投诉和溯源管理、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等环节。
以下是一份关于不良品处理与责任追究管理制度的详细说明。
一、不良品投诉和溯源管理2.不良品投诉受理:指定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不良品投诉的受理工作,并及时向投诉者反馈。
3.不良品溯源管理:针对不良品,通过详细的溯源记录追溯其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全过程,确定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并追踪相关责任人。
二、不良品处理流程1.不良品鉴定: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良品的鉴定和分类,确保不良品处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不良品处理方式:按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退货、替换、修复、报废等,确保消费者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3.处理结果反馈:及时向消费者反馈处理结果,并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备。
三、责任追究1.追溯责任人:通过不良品的溯源,确定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中的责任人,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
2.追究责任:根据不同情况和责任程度,采取相应的追究责任措施,包括扣减工资、停职、解聘等。
3.追究个人和集体责任: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并重,对于个人失职失责和集体性的管理问题都要进行相应的追责。
四、监督和评估1.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确保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评估制度:建立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的评估制度,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制度宣传和培训1.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全体员工宣传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
2.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六、法律合规1.法律法规遵守:制定的不良品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要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并确保全体员工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相关部门沟通:与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制度的合规性。
不合格品处理的及时性跟踪处理办法
神州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苏州神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不合格品处理的及时性跟踪处理办法编号: Q/SZ03-215版次: A/0制定:审核:批准:会签:修改日期修改条款修改前内容修改后内容备注不合格品处理的及时性跟踪处理办法文件编号Q/SZ03-215 版次A0受控状态生效日期2017/10/14一.目的:确保社内社外的不良品有效的跟踪处理及时性管理。
二.范围:适用本公司、生产过程不良品、客户投诉退货,外部厂商的不良品追踪处理及时性管理。
三.职责品质部:负责对产品的追踪确认判定。
生产部: 负责对客退不良品的返工、返修及报废处理负责。
生管: 负责对返工、返修的人力期限安排。
技术部:负责的不良品的返工返修评估方案,并制定返工作业指导书。
采购部: 负责对社外供应商的不良品返工工时转嫁及退货管理。
四.作业程序4.1社外:品质部收到客户投诉时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到公司内部如需返工及时通知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接到品质部反馈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安排相对应的作业人员及时去客户端返工处理,不可有拖延时间,没人处理的状况发生,避免客户停线、停机,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4.2社内:客退品或制程中出现的不良品,品质部负责将异常信息反馈给生产不合格品处理的及时性跟踪处理办法文件编号Q/SZ03-215 版次A0受控状态生效日期2017/10/14部,生产部负责对产品进行返工/返修或报废负责处置,生管对返工的的产品人力时间安排并给出节点时间。
在返工/返修前由技术部评估制定作业指导书,品质部追踪确认,社内处理有效期限为7天。
在此时间内必须完成返工/返修工作,如果客户需求急需出货,必需在客户指定的期限完成返工/返修工作。
4.3采购外品管理; 来料或者制程现场发现厂商的品质不良问题,品质部负责将产品的异常信息反馈给生管采购部,采购部负责将不良品退给供应商,如供应商满足不了我司及客户要求时,我司生管安排我司人员进行返工作业。
采购对我司所用工时费用转嫁给供应商,不良品在社内放置期限不可超过3天,品质部负责追踪确认。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不良品的处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合理、规范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不良品,减少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
一、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1.严格质量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等措施,尽可能降低产品不良率,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2.不良品分类:不良品可以分为工序不良品、机器不良品、原材料不良品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不良品需要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
3.确定责任人:对于损坏或者不合格的产品,应该及时确定责任人,并对其进行追责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4.不良品登记:每一批次的不良品都应该进行登记,包括不良品数量、不良现象、不良产生原因等。
通过登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
5.处理方法:根据不良品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多种处理方式,例如重工、返修、报废等。
处理时需要考虑成本、产品是否可以修复等因素。
二、不良品处理管理制度1.制度建立:企业应建立不良品处理的管理制度,明确不良品的处理流程及责任分工。
制度应包括不良品的分类、处理方法、责任人、处理时限等内容。
2.责任追究:对于不良品的产生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
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能够增强责任意识,促进质量管理的改进。
3.信息共享:不良品处理的信息应及时共享给相关部门,如质量控制部、生产部等。
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加强对不良品处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处理效率。
4.建立激励机制: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不良品处理工作,企业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奖励出色的不良品处理成绩、组织培训提升员工处理能力等。
5.定期汇报:企业应定期对不良品处理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包括处理数量、处理结果、改进措施等。
通过定期汇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总结:不良品处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合理、规范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
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品。
如何处理和管理这些不良品,成为企业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一、不良品处理制度不良品处理制度是指企业针对不良品进行处理的一套规定和程序。
它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报废、追溯和改进不良品,以保证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1. 不良品鉴定与分类首先,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不良品鉴定与分类标准。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和使用环境,将不良品分为关键不良、一般不良和轻微不良三个级别。
关键不良是指对产品性能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良;一般不良是指对产品性能和安全产生一定影响的不良;轻微不良是指对产品性能和安全影响较小的不良。
2. 不良品处理流程其次,企业应建立一套不良品处理流程,确保不良品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处理。
流程包括以下环节:发现不良品、确认不良品级别、报废不良品、记录不良品信息、追溯不良品原因、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以防止不良品再次发生。
3. 不良品处置责任企业还应明确不良品的归属和责任,建立不良品处置的责任制度。
不同环节的责任人应按照制度操作,确保不良品及时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二、追溯管理制度追溯管理制度是指企业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渠道的记录和追踪,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1. 生产过程追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追溯体系,包括原材料进货记录、生产过程监控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等。
通过这些记录,可以快速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销售渠道追溯除了生产过程,企业还应对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追溯管理。
建立销售渠道追溯体系,包括经销商和零售商的销售记录、终端用户的反馈和投诉情况等。
通过对销售渠道的追溯,可以了解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溯源技术支持为了更好地实施追溯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在产品上标识唯一的标识码,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库。
品质管理部不良品处理规程
品质管理部不良品处理规程一、目的与适用范围品质管理部不良品处理规程的目的是规范不良品的处理流程,确保不良品得到妥善处理,减少公司的损失和风险。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品质管理部门负责处理的各类不良品。
二、定义1. 不良品: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或产品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或物料。
2. 不良品处理:指对不良品进行分类、记录、跟踪、分析和处置的过程。
三、不良品处理流程1. 不良品分类与记录1.1 品质管理部收到不良品后,应立即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并按照不良品的属性和程度进行记录。
1.2 不良品分类应根据产品种类、生产工序、不良现象等因素划分,并在记录中详细描述不良现象及数量。
2. 不良品跟踪与分析2.1 根据不良品的分类及记录,品质管理部应建立不良品跟踪与分析档案,并对每一类不良品进行专项分析。
2.2 不良品跟踪与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不良品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减少或防止不良品的发生。
3. 不良品处置3.1 经过不良品的分类、记录和分析后,品质管理部应根据不良品的性质和处理要求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3.2 不良品的处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报废处置:对无法修复或返工的不良品进行报废处理,并进行相应记录。
(2) 返工处理:对可以修复的不良品进行返工处理,并确保修复后符合规定要求。
(3) 在库存中重新分类:对未经过使用或销售的不良品进行重新分类,确保存储位置清晰可控。
(4) 退货处理:对已交付给客户的不良品进行退货处理,并协助销售部门与客户进行沟通和解决。
四、不良品处理责任与权限1. 品质管理部门负责不良品的分类、记录、分析和处置工作,并确保工作的及时和有效进行。
2. 品质管理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在不良品处理过程中充分获取和应用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3. 品质管理部门应定期向公司领导层报告不良品处理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不良品处理的监督与评估1. 公司内审部门应定期对品质管理部门的不良品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符合规程要求。
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
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不良品,这些不良品对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过程中不良品的及时处理和管理,制定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不良品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和管理,以减少不良品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生产环节中可能出现不良品的部门和岗位。
四、定义1. 不良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材料。
2. 不良品作业:指对不良品进行处理和管理的工作。
五、不良品作业管理流程1. 不良品发现- 不良品应由生产人员、质量控制人员或检验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
- 发现不良品后,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将不良品进行标记或隔离,以免混淆。
2. 不良品处理- 不良品应由专门的处理人员进行处理,包括修复、返工、报废等。
- 处理人员应根据不良品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3. 不良品管理- 不良品管理人员应对处理后的不良品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便找出不良品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 不良品管理人员应定期向相关部门和岗位报告不良品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责任与权限1. 生产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和检验人员有责任及时发现不良品,并及时报告。
2. 处理人员有责任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不良品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3. 不良品管理人员有责任对处理后的不良品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4. 相关部门和岗位应根据不良品管理人员的报告,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七、培训与沟通1. 公司应定期组织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的培训,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规范。
2. 不良品管理人员应与相关部门和岗位进行沟通,及时传达不良品情况和改进建议。
八、监督与改进1. 公司应建立不良品作业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对不良品作业进行检查和评估。
2. 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公司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不良品作业管理的效果。
仓库如何做好不良品的管理
仓库如何做好不良品的管理仓库不良品管理是现代化仓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有效的处理仓库不良品是保持正常仓库运作秩序的前提和基础,对于降低仓库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完善的不良品管理制度1.确定不良品标准:明确各项指标,对什么情况下的产品认定为不良品,不同类型产品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2.完善不良品详细记录:建立不良品记录表,每次发现不良品都要详细记录,包括问题描述、数量、生产日期、供应商等相关信息,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追踪。
3.确立责任人:明确不良品管理的责任人,负责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处置和妥善的记录保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4.完善不良品处理流程:制定不良品处理流程,明确不良品的处置措施以及责任划分,包括是否返工、报废、退货等,处理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5.建立不良品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将不良品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良品的主要原因和发生频率,为后续的生产、采购等环节提供依据,帮助改进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加强不良品管理的具体操作2.不良品的追溯:对每一批次的不良品进行追溯,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不良品的暂存:将不良品暂时存放在专门的不良品仓库区域,要做到分类存放、封存、标识明确,在贮存期限内进行处理。
4.不良品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良品进行合理处理,可以选择返工、重新检测、报废或退货等方式,需要明确处理的流程和具体责任人。
5.不良品的报废:及时将无法修复和无法再利用的不良品进行报废处理,可通过拍照等方式进行记录,并填写相应的报废手续,确保不良品不会再次流入市场。
6.不良品的退货:对于供应商提供的不良品,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进行退货处理,注意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保证退货流程的顺利完成。
7.不良品处理的反馈: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供应商反馈不良品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以便改进和加强相应的生产和供应环节。
采购不良品处理制度
采购不良品处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了规范企业职能部门对采购不良品的处理,确保采购流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并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的采购管理及相关人员,包含采购申请部门、采购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
二、管理标准2.1 采购流程管理2.1.1 采购申请:采购申请部门应依照企业规定的采购流程和编制格式填写采购申请,确保申请中包含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日期等必需信息。
2.1.2 采购审核:职能部门的采购人员应依照企业采购流程,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核,包含核实产品需求、审查供应商资质等,确保申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1.3 采购决策:采购决策应由采购决策委员会负责,依据产品要求、供应商信誉等因素,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的供应商。
2.1.4 合同签订:采购决策委员会确定供应商后,采购人员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采购合同,明确产品质量要求、交货日期、付款方式等认真条款。
2.2 供应商质量管理2.2.1 供应商评估:采购人员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对潜在和现有供应商进行评估,包含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本领、产品质量等进行考核,确保供应商的质量能够满足企业要求。
2.2.2 供应商协议:与供应商签订正式采购合同前,采购人员应与供应商协商并商定质量保证措施、不良品的责任归属、售后服务等条款。
2.2.3 供应商监督:企业职能部门应建立供应商监督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检查,并记录供应商的质量表现和不良品情况。
对于不良品比例超出肯定标准的供应商,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暂时停止与其的合作关系。
2.3 不良品处理流程2.3.1 不良品辨别:收到采购的产品后,质量管理人员应进行不良品辨别,依照企业订立的辨别标准对产品进行质检,确认是否为不良品。
2.3.2 不良品信息记录:质量管理人员应及时将不良品的相关信息记录在质量管理系统中,包含不良品数量、辨别依据、不良原因等。
不良品管理办法
不良品管理办法一、不良品管理的基本概念不良品管理是指企业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品进行管理和处理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不良品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因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不满足客户需求而被判定为不可接受的产品。
不良品管理办法是企业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二、不良品管理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不良品管理办法,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品,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2. 提高客户满意度:处理不良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 降低成本:不良品管理办法能够通过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回收利用或者合理处理不良品,减少废品成本和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4. 提升企业形象:严格的不良品管理办法能够展现企业对产品质量和客户利益的关注,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三、不良品管理的具体措施1.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制定并执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制度,确保不合格产品及时被判定为不良品。
2. 强化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质量意识培养,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判定不良品,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 实施过程控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实施过程控制,减少因机械故障、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不良品产生。
4. 健全纠错措施:建立不良品汇报和分析机制,及时纠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不良品再次发生,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 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审核和评价制度,确保供应商交付的物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减少因供应链问题引起的不良品。
6. 完善不良品处理流程:制定不良品处理的具体流程和责任分工,明确不同环节的处理方式,确保不良品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
7. 强调信息共享和沟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渠道,及时将不良品情况向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反馈,确保不良品得到有效处理。
四、不良品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设立专门部门或岗位负责不良品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不良品管理办法的落实和执行。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一、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1.不良品的定义:不符合质量要求、无法正常使用或销售的产品。
2.不良品的分类:产品不良和过程不良。
3.不良品处理的目的:确保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提高企业信誉。
4.不良品处理的原则:快速、高效、有效、合规。
5.不良品处理的责任:质量部门负责不良品处理工作,管理部门提供支持。
6.不良品处理的流程:a.不良品的收集和登记:生产工人在发现不良品时,应立即收集,并填写不良品登记表。
b.不良品的分类和分析:质量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并进行原因分析。
c.不良品的处置方案制定:根据不良品的性质和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d.不良品的处置执行:按照处置方案,对不良品进行处理,如修复、返工、报废等。
e.不良品处理结果的跟踪和评估:对处理后的不良品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二、不良品处理方法1.修复:对可以修复的不良产品,进行维修、更换零部件等操作,使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2.返工:对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重新加工,消除不良因素,使其达到标准要求。
3.报废:对无法修复或返工的不良品,进行报废处理,确保不进入市场或二次使用。
4.再制造:对可再利用的不良品进行再加工,以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5.追溯:对不良品进行追溯,从质量控制层面找出产生不良品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预防。
三、不良品处理的管理制度1.不良品处理的责任划分:明确质量部门和管理部门在不良品处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团队。
2.不良品处理的流程规范:制定不良品处理的标准流程,并进行培训和宣传,确保流程的执行和质量的控制。
3.不良品处理的记录和统计:建立不良品处理的记录系统,对每一次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便后期分析和改进。
4.不良品处理的监督和评估:建立不良品处理的监督机制,对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5.不良品处理的奖惩机制:根据不良品处理的效果和质量控制状况,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激励员工参与不良品处理工作。
不合格品检查管理制度范文
不合格品检查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不合格品检查管理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
本制度旨在规范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及时处理不合格品,防止不良产品流入市场,损害企业声誉和消费者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环节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检查和处理工作。
三、定义1. 不合格品:指不符合技术规范、标准或客户要求的产品或材料。
2. 不良品:指已经生产并进入仓库的符合技术规范、标准或客户要求,但因在仓库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的产品或材料。
四、责任与权限1. 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检查和判定。
2. 质量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进行跟踪监督,并提供相关指导和培训。
3.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封存和销毁。
4. 销售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与客户协商处理方案。
五、不合格品的检查和处理流程1. 不合格品的发现与记录生产部门发现不合格品后,应立即进行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规格、质量问题描述等内容。
2. 不合格品的判定生产部门应对不合格品进行判定,确定是否符合技术规范、标准或客户要求,判定结果应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
3. 不合格品的分类和封存质量部门应根据判定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包括不良品和待处理的不合格品。
不良品应立即进行封存,以防止其流入市场。
4. 不合格品的处理质量部门应组织会议对待处理的不合格品进行讨论,并制定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可包括修复、重新加工、报废等。
对于无法处理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销毁。
5. 不合格品处理结果的记录质量部门应将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以便进一步跟踪处理情况。
6. 不合格品的销售统计和分析销售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制定相关改进措施。
六、不合格品的预防措施1. 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
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不良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浮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者材料。
不良品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还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因此,建立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以确保不良品的及时发现、处理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降低不良品率,减少企业损失。
三、管理责任1. 确定不良品作业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负责制定和修订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并进行培训和推广。
四、不良品的定义和分类1. 不良品的定义: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或者材料。
2. 不良品的分类:按照不良程度和影响范围可分为关键不良品、主要不良品和次要不良品。
五、不良品的发现和处理1. 不良品的发现:a. 建立不良品检测机制,包括自检、互检和专检,确保不良品能够及时发现。
b. 建立不良品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不良品的数量、类型、原因等信息。
2. 不良品的处理:a. 确定不良品的责任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者客户手中。
b. 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和评估,确定不良品的处理方式,如返工、报废等。
c. 分析不良品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良品再次发生。
d. 对不良品的处理进行记录和追踪,确保处理结果的有效性。
六、不良品的改进1. 建立不良品改进机制,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
2. 对重复浮现的不良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建立不良品改进的目标和指标,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控。
七、培训和意识提升1. 对相关人员进行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的培训,提高其不良品管理的能力。
2. 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发现和处理不良品。
八、监督和审核1. 建立不良品作业管理的监督机制,对不良品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评估不良品管理规范的有效性和适合性。
不良事件报告及质量跟踪评价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及质量跟踪评价制度
1、凡本公司所有售出产品,必须做好产品质量跟踪、评价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售出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日期、批号和有效期、客户联系地址、电话、邮编、有关人员姓名等。
2、对设备性产品、单一产品售额在千元以上的,或总销售额一批货款在五千元以上的产品,销售人员均要做好重点质量跟踪、评价记录(比如产品到达客户的时间、产品运输途中的质量状况、直接用户使用状况等),。
3、当产品售出后,客户对产品质量提出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并做好有关记录,并注意收集产品的不良反应,做好产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4、对公司主要销售产品或主要客户应每年集中一次对产品质量和不良事件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反馈给生产厂家或主要客户。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生产厂家上门学习培训或接受技术指导,并培训或指导主要客户对该产品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方法。
5、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等不良事件情况,应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并在当天写书面报告,公司应在24小时内报告当地医疗器械监管部门。
发生一般质量事故的不良事件,应立即报告公司质管部进行处理。
6、不良事件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部门和人员,事故的经过及后果,分析和确认事故的原因,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
7、医疗器械在销售、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公司应在
24小时内报告当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重大不良事件应按要求同时上报省和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做好详细记录。
8、对发生质量事故和重大不良事件隐匿不报者,除扣发工资或奖金外,并追究相关部门和当事人的责任,予以辞退的严肃处理。
建立完善的不良品处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不良品处理机制不良品处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面临的问题,如何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不良品处理涉及到企业的声誉、客户满意度以及经济利益,因此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不良品处理机制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良品处理机制的重要性不良品处理涉及到企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客户信任等方面,如何处理不良品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建立完善的不良品处理机制,可以提高不良品处理的效率,降低不良品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建立完善的不良品处理机制1.建立不良品识别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的不良品识别机制,通过检测和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保证产品质量可以满足客户需求。
此外,还要对不良品进行分类,按照严重程度和原因进行区分,以便后续处理。
2.建立不良品处理流程建立不良品处理流程是保证不良品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重要保障。
不良品处理流程应包括不良品的收集、记录、处理和分析等环节,确保每一步骤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还需要建立不良品处理责任人和处理时间的要求,保证不良品可以得到及时处置。
3.建立不良品处理制度建立不良品处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不良品的有效手段。
通过规定不良品处理的标准和程序,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规范不良品处理的流程和方法,避免不良品处理中出现混乱和错误。
同时,还要建立不良品处理的激励和惩罚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不良品处理工作,确保不良品得到有效处理。
4.建立不良品处理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不良品处理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不良品处理的情况,分析不良品的原因和趋势,及时调整生产流程和改进产品质量。
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不良品处理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不良品处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5.建立不良品处理团队建立不良品处理团队是确保不良品得到有效处理的重要保障。
不良品处理团队应包括生产、品质、营销等多个部门的专业人员,协作处理不良品,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不良品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退货不良品管理制度
退货不良品管理制度一、总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采购、仓储、销售、客服等部门,以及相关人员。
三、退货不良品管理流程1. 客户反馈:客户在购买产品后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不满意情况,通过官网、客服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反馈。
2. 接收:客服人员接收客户的反馈,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产品名称、数量、质量问题描述等。
3. 质量确认:客服人员将客户的反馈转交给仓储和销售部门,由仓储人员确认货物的状态,销售人员确认销售记录和客户信息。
4. 退货申请:若确认为不良品或质量问题,销售人员向客户发送退货申请表,客户填写并发送至公司。
5. 退货审核:客服、销售、质检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退货申请,确定是否接受客户的退货请求。
6. 换货或退款:若决定接受退货请求,公司将安排客户退货并进行产品检查,之后进行换货或者退款处理。
7. 处理完成:客服人员跟进处理流程,及时通知客户退款或者发货情况,并在系统中做出相关记录。
四、退货不良品管理质量要求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退货处理,不得违法违规。
2. 对退货商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问题真实存在,严守退货检测标准和程序。
3. 退货产品应遵循环保政策要求,确保安全处理和处置。
4. 对于频繁退货或涉及批量退货的情况,销售部门应与生产部门及时沟通并协商解决方案。
五、退货不良品管理制度执行1. 公司负责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和执行相关制度。
2. 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对本制度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 所有涉及退货不良品的记录都应及时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4. 定期组织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进行制度的修订和更新。
六、退货不良品管理制度的宣传为了确保公司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全员参与,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宣传:1. 制度的发布和培训2. 制度的宣传册、宣传视频等形式的宣传3. 制度的考核和奖惩机制4. 利用内部通知、公司网站、员工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宣传七、退货不良品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1. 中层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各自部门的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制度得到全面执行和贯彻。
生产现场不良品处理跟踪方案
生产现场不良品处理方案一目的为了使现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品处理过程及时、有效,减少不良品的处理过程不规范给生产带来不良影响,缩短跟踪时间,减少浪费,特制定本方案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工厂所有不良品的处理过程三不良品定义不良品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环境、不达标辅料、操作人员等一项和多项原因造成所生产产品不能达到客户产品使用要求和标准四不良品的分类1、对制程半成品检验发现的不良品2、对最终产品检验发现的不良品3、其他原因发现的不良品五不良品的判定质量管理部制订的《质量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书》将作为判定不良品的依据。
判定依据包括以下内容:1、客户提供的检验规范、标准或样品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设计指标、技术参数4、工厂品质方针、策略5、同行业或同类型产品样品6、其他可参考的数据六不良品的处理1、一般品质异常由当班巡检根据相关依据判定,当班巡检不能判定的由质量管理部门领导判定2、重大质量事故由品管部、生产部、销售部共同商榷处理办法,分析不良品的成因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将评审结果交由责任车间,由相关责任车间具体处理不良品3、三部门不能判定的情况下,提请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判定4、由当班巡检开具返工单,并将返工单信息记录在返工单发放确认表上,车间主任签字确认5、质量管理部门将不良品所有信息张贴在不良品处理跟踪看板上面,责任班组或个人什么时侯处理结案,什么时候取下6、责任车间根据“品质异常单”的评审结论和处理意见,对可修复使用、返工的不良品制订返工返修方案,并规定负责返工、返修的班组或个人以及返工期限、质量要求等,对返修后有轻微质量问题的产品做明显区别于正常产品的标识,并通知质量管理部再次检验7、对无法返修、返工的产品或返修成本高过产品本身价值时,做报废处理,由车间提出报废申请,经质量管理部核实后报废8、不良品处理方案的实施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全程跟踪七不良品的处理期限和处罚1、责任部门或个人收到返工、返修单后必须于返工、返修单上面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对于不良品数量过大的、短时间不能处理的由责任车间和质量管理部门协商,商定处理时间3、不良品的处理时间规定为三天,特殊情况除外4、超出规定完成时间一天的给予口头提醒5、超过二天口头提醒无效的给予警告处分6、超过三天者给予记过处分7、超过四天及以上者给予其责任车间主任记大过处分八不良品处理责任划分1、车间主任负有监督的责任2、班组长、责任人负有直接责任3、当班巡检必须于本工作日本巡检范围内的不良品处理完必,如不能结案的要与对班巡检交接,监督各工序把不良品放到不良品放置区,当班巡检每天负有跟踪、提醒的责任,如不能履职的给予警告处分4、车间主任如监督不到位此次不良品处理的,承担此次处罚的全部责任九本方案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起草和修订十本方案经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不合格品跟踪处理规程
1目的为了了解不合格品原因,跟踪追溯不合格品出现的时间,确保不合格品能及时处理。
2适用范围品管部对车间不合格品工作全过程。
3职责3.1质检员负责写明不合格品原因和跟踪不合格产品,以及对不合格品处理;3.2车间班长或主任对质检处理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确实因模具、设备等原因造成无法调节的大批量不合格品,车间主任可申请总工程师特殊处理;3.3品管部质检班长对车间待检品进行处理;3.4品管部主管有权对车间出现大于正常班产量的2/3的待检品进行处理;3.5总工程师对不合格品需特殊处理的产品进行处理4程序4.1质检员对产品作出初步处理4.1.1质检员填写《不合格产品跟踪处理表》;4.1.2出现不合格品质检员必须向上追溯到合格品、向下跟踪到产品质量稳定;4.1.3质检员有权对车间出现不合格品小于正常班产量的1/8直接处理;4.1.4质检员有权对车间对有争议不合格品小于正常班产量的1/10作废。
4.2车间班长或主管意见车间班长接到质检员开出《不合格产品跟踪处理表》后,对质检员处理不合格品进行确认或要求待检。
4.3品管部质检班长对不合格品处理4.3.1品管部质检班长对车间出现小于正常班产量的2/3待检品直接处理;4.3.2品管部质检班长有权对车间有争议不合格品小于正常班产量的1/3作废。
4.4品管部主管对不合格品处理4.4.1品管部主管有权对车间出现大于正常班产量的2/3待检品直接处理。
4.4.2品管部主管有权对车间有争议不合格品大于正常班产量的1/3作废。
4.5总工程师对不合格品的特殊处理总工程师对于车间出现大批量不符合验收标准需特殊处理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5质量记录——《不合格产品跟踪处理表》不合格品跟踪处理表。
产品质量跟踪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产品质量跟踪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高度关注,良好的产品质量跟踪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成为了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消费者信任度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产品质量跟踪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产品质量跟踪制度产品质量跟踪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对生产、销售、使用环节进行全面跟踪和监管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产品不良反应、缺陷和质量问题,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1. 建立产品质量档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档案,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投入品、加工工艺、检验记录、销售记录、客户反馈等相关信息,便于日后跟踪和溯源产品质量。
2. 追溯检查制度企业应按照产品质量档案的相关信息建立追溯检查制度,及时追踪每一批次产品的生产、加工、检验、销售等环节,保证每一批次产品质量可控。
3. 备案制度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向相关部门备案。
例如,生产食品的企业应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向国家药监局备案等。
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指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积极开展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记录、评价和处理产品不良反应,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
1. 建立不良反应信息报告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信息报告制度,包括不良反应的定义、报告的方式、报告的时限、报告人的资格要求、责任分工等,以保证收集、记录、评价和分析不良反应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报告信息公开制度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国家相关部门主动披露不良反应信息。
此外,企业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官网、客户服务热线等渠道主动公开不良反应信息,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3. 风险评估制度企业应对收集到的不良反应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重大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一些不确定性的问题应继续开展监测和评估。
总之,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跟踪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
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不良品成为了各个行业都难以避免的问题。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企业的声誉,建立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介绍其基本原则、流程和实施效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现有的管理制度。
一、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处理和追溯不良产品,防止产品流入市场和给消费者带来伤害。
其次,该制度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环节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良品数量。
最后,建立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可以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是首要任务,企业应以安全为前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安全产品进入市场。
2. 及时性原则:不良品的处理和追溯应及时进行,以减少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并迅速采取措施纠正问题。
3. 全面性原则: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应涵盖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都应包括在内。
4. 共同责任原则:企业各个部门都应承担起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的责任,实行相互配合、协作共赢的管理模式。
三、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的流程不良品处理与追溯管理制度的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不良品发现与分类:通过日常检查、抽样检测、消费者投诉等方式,发现不良品,并按照不良品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2. 不良品处理:根据不同的不良品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淘汰、修复、退换货等,确保不良品不进入市场。
3. 不良品追溯:对不良品的来源进行追溯,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纠正问题,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 信息记录与报告:对整个处理与追溯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提交报告,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品控与不良品处理制度
品控与不良品处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品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涉及产品生产、质量检验、品控管理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具体包含但不限于制造部、质检部、品控部等。
第三条不良品是指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无法正常投放市场销售的产品。
不良品的处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的紧要环节。
第二章: 品控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品控部门,负责统一的品控管理工作。
品控部门的职责包含但不限于: 1. 订立品控标准和流程; 2. 负责产品原材料子的质量评估和供应商的管理与监督; 3. 监控产品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4. 建立品控档案,记录产品质量数据和相关处理措施;5.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改进不良产品问题。
第五条品控标准是指产品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包含但不限于尺寸、外观、功能、耐久性等方面。
品控部门需依据不同产品的特性,订立相应的品控标准,并向各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和宣贯。
第六条产品生产过程中,品控部门需要进行抽样检测。
抽样检测的频率和数量依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规模进行设定,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第七条品控部门需建立质量档案,记录产品质量数据和处理情况,包含但不限于不良品数量、不良品处理结果、产品改进情况等。
质量档案作为企业连续改进的依据,需要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第三章: 不良品处理第八条发现不良品后,相关部门应及时上报品控部门,并依照品控部门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
第九条不良品的分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 严重不良品:严重影响产品功能、安全性或者无法修复的不良品。
需立刻停止流通和销售,并上报公司高层决策; 2. 中度不良品:对产品功能有肯定影响或者可修复的不良品。
需依据具体情况和产品质量影响进行处理; 3. 细小不良品: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存在瑕疵或者不完美的产品。
可进行矫正或者修复后连续流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不合格项的处理基准》
不良、不合格项的处理基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的不良品,经讨论认为经过返修后可以转良的产品,则要求必须在质检员的监督下,由责任人(技术员)负责返修,返修后的产品先由返修者进行全数自检,自检认为无问题后,交给质检员进行全数检验,经过质检员百分之百检验后,做出进一步确认,经确认后认为合格的,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二.内部的不良品,经相关人员讨论后,认为无法转良的产品,应及时与客户联系,看其可否作特釆处理,经客户认可,可作特釆处理的,应在收到客户出具的《特釆通知单》后方可特釆处理。
三.内部的不良品,经讨论后认为无法返修或返修后仍不能满足工艺文件要求,特釆处理亦协商不通的产品,则作废品处理,并将废品及时清理出生产现场,并做出明确的标识,严防与合格品混淆。
四.对于报废的产品,由品质部门牵头,召集相关部门(技术、工艺、质检、班组长、操作工等)的人员召开生产现场质量分析会,查明产生不良品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原因不查明不放过,
责任不明确不放过,
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中山市南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20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