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学案
液化和汽化
汽化和液化教学案(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知道蒸发和沸腾通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要吸热.2、知道蒸发现象,体验蒸发过程要吸热.3、知道沸腾现象,能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4、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能力目标1、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2、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画水的沸腾图像.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2、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教学过程:[交流回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设置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演示: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酒精的变化.问:减少的酒精哪里去了?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板书)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将纸点燃,后用准备好的纸片叠成小纸锅烧水,你们看到了什么?纸锅中的水烧开后过一会儿会变少吗?(也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例子引发讨论)这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像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在物理上称做蒸发;一种像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板书)一、蒸发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同学们思考:在晒粮食时,要使粮食干的快些,怎么办?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粮食干的快呢?同学生们看这是半试管酒精要想使它蒸发快些,我们采用哪些措施?谁能总结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要减慢液体蒸发应采取哪些措施?通过以上研究谁能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2、蒸发的特点同学们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那么冬天温度低,水能蒸发吗?这说明了什么?3、蒸发吸热小实验:在学生手背上涂酒精,有何感觉?用蘸些酒精的棉花包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观察水的沸腾问:你们看到了用纸锅能烧水,而纸都不燃烧,那是为什么呢?想知道什么原因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汽化中的沸腾现象.水的沸腾是我们常见到的现象,谁能描述一下水沸腾有什么现象?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问:还想知道有关沸腾的哪些问题?教师将有代表性问题列在黑板的一侧.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有什么现象?继续加热水温如何变化?那么我们需要什么实验装置?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将记录的数据若放入表格中,则很直观明了,那怎样设计表格呢?教师设计表格在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投影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温度计,用三芯酒精灯时注意安全;(2)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3)读数要迅速准确.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1、定义通过观察哪位同学起来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板书)问:在实验中测到水沸腾时的温度多少?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数值吗?为什么不完全相同呢?介绍:图像法可形象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由于初二的学生对函数图像没有接触,教师先用两个作标点举例,后让学生画图.2、特点观察水的沸腾图象,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同学们能解释为什么能用纸锅烧开水了吗?3、条件水沸腾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对水加热?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说明了什么问题?条件:4、沸点水在一定的温度下沸腾,我们把液体沸腾时温度称做沸点.请同学们阅读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思考液体沸腾需要哪些条件?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知道了水沸腾时的特点,那么它与蒸发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呢?教师可适时点拨,让学生概括.。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
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
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
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两课时(含实验)教学准备五组: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200ml烧杯。
酒精温度计。
硬纸板。
玻璃片。
一次性打火机。
30%酒精。
50ml注射器。
乙醚。
等。
棉签。
水。
视频仪。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
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液化可逆2、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沸点3、知道蒸发可致冷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5、结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1、水的沸腾2、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3、液化的方式教学难点: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2、晶体熔化条件、特征各是什么?3、凝固,要吸热、放热?4、由三态变化引入汽化、液化新课。
探究新知一、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分类:沸腾、蒸发(一)沸腾1、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剖析:①发生部位:液内和液表②发生温度:一定温度(沸点)③程度:剧烈2、水的沸腾实验:⑴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沸腾温度⑴装置:注意:器材;组装等⑴沸腾前的现象:少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小,未到水面消失。
⑴沸腾时的现象:大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⑴记录表格时间/min温度/⑴⑴图像:(描点作图;图像分析)⑴沸点: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影响因素:液体种类;液表的气压(由学生阅读教材P60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归纳)③水的沸点:1标压下,是100⑴补充:液体温度计中液体选用要求凝固点<被测液体温度<沸点3、沸腾条件:①温度条件:温度达到沸点②热量条件:不断吸热练习: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谁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4、沸腾的特征:①温度特征:温度不变(保持在沸点)②热量特征:不断吸热学生讨论:教材P60想想议议(如下图)——纸锅如何将水烧开的?⑴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⑴水沸腾而纸锅不燃烧:纸的最高温度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达不到纸的沸着火点。
(二)蒸发1、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气化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你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如“你觉得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何?你的同伴是如何评价你的?”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为什么说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的方法有哪些?”等。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和规律。如“观察实验现象,汽化和液化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鼓励他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互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如“设计一个实验,观察液化的过程。”
在教学案例中,我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如水烧开时的蒸汽、夏天冰棍的融化等,引导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让他们学会从现象中寻找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树立自信心。
§4-1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
汽化与液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蒸发这部分知识,学生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同时又存在很多值得探讨发现质疑的地方,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做好引导者、组织者,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理念,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用科学规律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本课教学的素材必须从生活中来,从学生最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即从体验经验开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与生活生产相联系,真正体现科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2.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本课是以实验的设计、对比、观察、分析来验证、得出知识结论。
这就决定了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乐园,在活动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学生全方位的活动起来,才能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3.注重科学探究。
注重培养学生能从感性——猜想——验证的探究实验活动能力,注重方法的培养。
本课不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应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紧紧抓住用对比实验来研究的学习方法。
注重过程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汽化、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知道蒸发什么是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是吸热、降低温度的过程;有致冷作用。
能力目标:能进行探究性设计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掌握对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学具、教具]学具:烧杯、玻璃片、铁片、温度计、酒精、水、酒精灯、胶头滴管、实验任务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蒸发吸热、温度降低致冷作用的理解。
难点:从感性——猜想——验证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设计方案;利用科学探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教后反思]在《蒸发》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蒸发的过程可能会有所了解,但对于影响蒸发快慢的具体因素知之甚少。
最新2.2《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汽化和液化一、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蒸发时所具备的根本特征。
2.了解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与特征。
理解沸点的概念。
4.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物质要吸热。
5.会画液体沸腾图像。
6.通过对“坎儿井〞工作原理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设计思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验时机,提高学生对实验探究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的认识。
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从中发现问题,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展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用以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汽化及其两种方式,归纳总结出蒸发的几个特点。
观察水的沸腾是本课的重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此有了一些初步认识,请学生描述沸腾现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根本观察内容进展研究的根底上,由学生归纳出实验的目的,明明白白地进展实验和观察。
三、教学资源1.实验录像:“乙醚蒸发〞。
〔条件允许时,可将录像、投影片等一并做入课件〕2.实验器材:酒精、棉花、酒精灯〔酒精灯需要大火或多头或者用酒精炉〕、铁架台、烧杯、两支一样的温度计、小量杯、麻油、滴管、打火机、手表。
3.投影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数据记录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配示意图;方格坐标;蒸发与沸腾对照表及其空白表。
四、教学设计吗?演示实验:将酒精缓缓滴入已盛有麻油的小量杯内,使酒精将麻油的外表全部覆盖,请学生闻气味。
搅动液体使局部麻油漂浮在酒精外表,再请学生闻气味。
理。
只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而闻不到麻油的气味。
可以闻到两种液体的气味。
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
得出结论:蒸发只发生在液体外表。
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学生可以看到麻油但闻不到气味,搅动后两种气味都可以闻到,这一事实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从而进展深入的思考沸腾的引入蒸发时液态变成气态进展的较缓慢,而水烧开〔即沸腾〕时液态变成气态进展的较快。
请几位同学描述一下沸腾现象,看谁说得全面。
板书:二、观察水的沸腾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P35中给出的根本观察内容进展研究,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活动应观察什么?从而有目的地进展观察实验。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_《汽化与液化》名师教案(第1课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汽化与液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汽化与液化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七上
学习目标1、了解汽化和液化,掌握蒸发定义。
2、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蒸发的实质。
3、掌握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重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对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晾衣服和一杯水
我们平时晒湿衣服,放一杯水过一段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衣服干了,水杯里的水也明显减少。
那么这些水到底哪去了呢?
出示图片:黑板
做一做:在黑板上涂一些酒精,过一会儿,你又发现了什么?
过一会儿酒精不见了,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
其实它们并没有在自然界中消失,它们都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观察图片生活
中一些常见的
现象思考提出
的问题
通过常见的现象
做铺垫,引出本
节的课题汽化与
液化
讲授新课一、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反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二、蒸发
出示图片:擦桌子
无论春夏秋冬,温度高低,湿布擦过的桌面都默记汽化和液
化的概念
观察图片理解
先简单了解汽化
和液化
让学生掌握:蒸。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案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1、体验蒸发现象,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重点和难点:沸腾的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雨后地上的水坑,一会儿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水到哪里去
了?________________
物质不仅可以在固、液态之间相互转化.物质的液、气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相互转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液、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新课教学
1.汽化
(1)蒸发.(提问)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煮沸的水冒水气……这些现象好象有些不同,那幺不同在哪儿呢?
虽然这些都是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一般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像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属于蒸发现象.那幺蒸发有何特点?
蒸发特点:蒸发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下列事实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1.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
2.把衣服撑开晾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
3.衣服在有风时晾比在无风时晾干得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1)讲解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2)通过实验观察蒸发与沸腾的现象,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探讨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3)介绍液化的方法及其原理,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探究: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蒸发与沸腾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反思,不断进步。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撰写一篇关于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小短文,要求至少包含两种汽化方式的应用、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以及液化方法的实际运用。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结论。
6.课后作业:
布置与汽化、液化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7.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在阳光下快速蒸发、冰箱内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3)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验证液化的方法及其原理。
4.巩固拓展:
(1)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汽化与液化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原理、实验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6《汽化与液化》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汽化与液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含义,蒸发是一种常见的一种汽化现象,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2)了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分析改变蒸发快慢的事例;(3)能列举并分析增大和减小蒸发的生活实例;(4)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能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2)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2)在生活实例分析中,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液体蒸发的影响因素,液体蒸发需要吸热。
难点:实例中应用蒸发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酒精、透明塑料袋、热水、玻璃瓶、胶头滴管、酒精灯等。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 在黑板上涂一些酒精;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2.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放置一会儿。
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思考与讨论】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汽化与液化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错,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汽化;反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思考与讨论】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汽化的例子?教师展示图片:晒衣服。
提出问题: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引出蒸发的概念。
(三)汽化的方式之一:蒸发1、蒸发的概念: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教师展示图片:蒸发的实质,提出问题: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蒸发的实质吗?/学生(预设):组成液体的大量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着,处在液体表面的分子,就容易克服其他分子对它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中。
/2、蒸发的特点:师: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而衣服晾干其实就是一个蒸发现象。
3.3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课时
2-1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的两种方法,了解汽化和液化是互逆过程。、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会画液体沸腾图象。
2、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
学点探究三:沸腾
活动:观察水的沸腾(学生分组实验)
1.对于下列问题,思考并作出你的猜想。
a.沸腾是不是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或内部发生吗?猜想:b.沸腾发生得缓慢还是剧烈?猜想:c.沸腾需要吸热吗?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如P59图3.3-2)以及注水沸腾时(需要/不需要)吸热,水的温度(升高/不升高)。l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课堂案
一、新课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用酒精棉球在黑板上写“汽化”两个字,一会儿黑板干了。黑板上的酒精哪儿去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需要热,有致冷作用4。蒸发在温度下都能发生。(得出这个结论,还要综合前面举的例子)
活动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猜想:湿衣服要快速晾干的话,可以有哪些方法?
(提高/降低)液体的温度,(增大/减少)液体的表面积,(加快/减慢)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控制变量法)
总结: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
二、探究新知:
学点探究一:汽化
学点探究二:蒸发
活动1:观察蒸发现象
(1)在自己手背上涂些酒精,然后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掌握一定的绘图能力和实验探究及操作能力。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的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探究新知探究活动:探究水的沸腾方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沸腾现象,试着提出几个物理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2、猜想假设:就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3、明确实验目的:思考下列问题,带着问题做实验(1)水在加热过程中,气泡从哪里产生?大小如何变化?沸腾前后一样吗?(2)用温度计测量沸腾前后的水温,用描点法(坐标法)寻找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怎样?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继续?为什么?(3)归纳什么是沸腾?沸腾现象发生的条件是什么?4、设计并进行实验:提示:(1)为缩短实验时间:烧杯中的水以40ml为好,不宜过多,加热时,烧杯上要加盖纸板。
(2)实验中要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注意安全,避免烧伤,烫伤。
(3)实验中,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如记时员、记录员、观察员等)(4)实验时,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3分钟为止,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1.3汽化和液化一(教学案)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A.冰B.铁块C.食盐D.玻璃
4.根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
课后
作业
教后
反思
拓展
延伸
1.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的区别。
2.各种液体的沸点都一样吗?
3.一种液体的沸点就恒定不变吗?
4.这个实验中如何节省时间?
作业
设计
(可后附页)
选择题
1.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主备教师:薛波授课教师:
课题
汽化和液化(一)
总课时
5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2、蒸发和沸腾的条件和特点及其区别。
重点
难点
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
学法
指导
实验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课前
准备
导学流程
教师个性
补充
1、汽化:;
第十二章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第1课时)教案
问题4:水沸腾后把烧杯从石棉网上拿开,水会立即停止沸腾,再把烧杯放回石棉网上,水又会重新沸腾.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
分析与论证:
问题5:分析图像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有何特点?
液体沸腾的图像如下图:
交流与讨论:
问题6: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小结:提高热水的温度;加盖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当减少热水的质量(或体积).
小结:(1)需要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硬纸片.
(2)先点燃酒精灯,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固定铁圈的高度,在铁圈上放置石棉网上,将盛有热水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将温度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并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要求固定温度计的高度.
(3)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值.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变式练习1:【解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扬汤止沸”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但是一旦液体重新回到锅里,由于仍然可以继续从燃料中吸热,所以一会儿达到沸点之后又会沸腾.所以扬汤止沸是暂时性的止沸.釜底抽薪”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水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故应选D.
学生完成学案“课堂探究”知识点2“实验探究水的沸点”设计实验方案部分内容.
进行实验: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冷水组和热水组,并对个别组提出建议:能不能想办法缩短时间过程——让水尽快沸腾,为后续问题铺垫.
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观察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器壁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后来发生了变化,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蒸发和沸腾各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先看蒸发。 三、蒸发
1
高港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教学案
活动 1:观察蒸发现象 (1)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手背上涂些酒精,然后观察酒精的变化,感觉手背上涂酒精处 的感觉。 学生发言说现象,教师纠正表述不到位的地方。 提问:酒精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为什么感觉凉快? 学生回答:1、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即蒸发了 2、酒精蒸发需要吸热 (2)将一支液体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酒精中,测量出酒精的温度,并停留一会儿,看示 数是否变化;再把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发言:1、温度计插入酒精内部,示数不变。 2、温度计拿出,示数先下降,再回升,最后不变。 老师提问:温度插入酒精内部,示数不变,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酒精内部没有发生蒸发现象。 再问:温度计拿出后,示数为什么先下降?然后又为什么回升至不变? 学生:一拿出来酒精就蒸发吸热致冷了,所以示数先下降;后来酒精完全蒸发了,温度计 测的室温,所以示数又要回到室温,最后不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现象可得出蒸发的特点。 板书: 二、蒸发 1 定义: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蒸发发生的较缓 3 蒸发需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4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得出这个结论,还要综合前面举的例子) 引导学生看 P36 的“生活 物理 社会”中的坎儿井,并提问:坎儿井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减少输送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叫学生将这一句划在书上) 展示上面的例①晾衣服几种图片提问:湿衣服要快速晾干的话,可以有哪些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 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控制变量法) 板书: 5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过渡:沸腾的特征跟蒸发的一样吗?它有什么特征呢? 四、沸腾 活动:观察水的沸腾 活动:观察水的沸腾(学生分组实验) 1.用投影仪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置疑问。 a 沸腾是不是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内部发生吗? c 沸腾需要吸热吗? b 沸腾发生得缓慢还是剧烈? d 沸腾能否在任何温度下自发进行?
2.让学生回忆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先不管正确与否,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过渡:猜想对不对,要用实验验证,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3.设计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根据猜想选择手边的实验器材,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
2
高港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教学案
4.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纠正和点评,然后用课件出示如下内容: (1)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的现象和温度的变化 (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硬纸板、细线、火柴。 (3)实验步骤及注意点:(课件同时出示实验装置图) 用石棉网加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烧杯中倒小半杯温水即可;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杯底杯壁;杯口盖 一张纸以减少热量散失。 (4)实验需要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温度/ C
三、沸腾 1 沸腾是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 沸腾需要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3 沸腾不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板书结束后,直接引入沸点的概念。 老师:物理学中把标准大气压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看 P38 的沸点表, 强调前提是在标准大气压下, 重点了解水、 水银、 酒精的沸点, 并直接给出液体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的知识,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老师:再看“4 沸腾不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中的“一定 温度”就是指液体的沸点。现在大家综合这四点,想一想,液体要沸腾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一是液体的温度必须达到沸点,二是液体需要继续吸热。 板书: 4 液体沸腾必须满足:①液体的温度必须达到沸点 ②液体需要继续吸热。 最后了解一下 P38 的“生活 物理 社会” 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老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汽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各自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书 P40WWW 习题 1/2/3/4 四题 3、导学案上的分层巩固 教学反思(另附纸张) 教学反思(另附纸张) 2、《补充习题》P15 的 1/2/4/8/9/10 六题。 二者缺 一不可
95 时间/min 90 0 1 2 3 4 5
(3)作书中 P37 的 T-t 图像(见右图) 作完图提问: 沸腾前, 对水加热, 水的温度__________ (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 ;
3
高港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教学案
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 学生一起回答:不断上升;保持不变。 再问:将酒精灯移开,水能沸腾继续沸腾吗? 学生一起回答:不能。 三问:说明沸腾需不需要吸热? 学生一起回答:需要。 老师引导学生,发出提问:对比蒸发,沸腾有哪些特征?(手指着刚才投影仪出示的问 题,让学生想一会儿) 板书: 老师一边引导学生,一边总结然后板书。
高港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教学案
高 港 区 八 年 级 物 理 教 学 案 课题: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课题: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执教: 执教: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汽化的概念和汽化的两种方式; 2、知道蒸发和沸腾各自的特征,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会画液体沸腾的温度时间图象。 4、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教学策略: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总结沸腾的特点 突破策略:先对比蒸发设置疑问,然后通过课件出示实验目的,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教学器材: 教学器材:酒精棉球;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硬纸板、细线、火柴。 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 小实验引入课题 引入课题: 一、 小实验引入课题: 教师用酒精棉球在黑板上写“汽化”两个字,待黑板干了以后向学生提出问题:“黑板上 的酒精哪儿去了?”待学生回答“酒精跑到空气中”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和汽化的概念。 二、汽化 板书: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请学生举例生活中类似于“酒精跑到空气中” 的汽化现象。(三个例子就可以了) ① 湿衣服晾干、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② 锅里的水被烧干了 ③ 擦在手上的酒精一会就没了。 ④ 理发师把湿头发吹干 ⑤ 有露的时候太阳一出来一会露就没了。 学生举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汽化概念的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出,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 发和沸腾。 板书: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修改栏 审核:区八年级集体备课组 审核:
4
0
0 9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5)实验需要观察的现象: 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数目_______(多/少),上升过程中体积变________(大/小); 沸腾时,数目_______(多/少),上升过程中体积变________(大/小)。 水的声音在沸腾前较________(大/小),沸腾时较_________(大/小)。 (6)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能/不能)继续沸腾。 5.学生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小组进行实验。教 师重在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解决困难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不是包办学生的所有! 6.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 (1)先投影每组代表学生的数据记录情况,并提问,水从什么时刻开始沸腾?(各组的答案 可以有少许出入) (2)再喊学生回答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老师及时纠正说法,并配下图帮助区别。 100 温度/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