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第4纪地质学--培养方案课程信息

第4纪地质学--培养方案课程信息

课程性质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第四纪地质学--培养方案课程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开课院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可否必修多项选择组2070100第一外国语 (汉语 )相关学院3108春秋季必修2090001第一外国语 (英语 )外国语学院3108春秋季必修2090002第一外国语 (俄语 )外国语学院3108春秋季必修2090003第一外国语 (法语 )外国语学院3108春秋季必修2090004第一外国语 (日语 )外国语学院3108春秋季必修2090005第一外国语 (德语 )外国语学院3108春秋季必修22600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院236春秋季必修理论与实践研究2260006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学院118春秋季必修2900006中国大要相关学院354春秋季选修2190007聚积地球化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秋季选修2190035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472秋季选修2190092聚积学原理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春季选修2190094现代解析测试技术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春季必修与实践2190095古海洋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秋季选修2190096第四纪环境学导论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36春季必修2190098同位素地球化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春季选修2190100植物地理与生态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秋季选修基根源理2190116全球变化研究前沿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18秋季选修2190163地学前沿讲座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18春季必修2090006第二外国语 (英语 )外国语学院2108春秋季选修2090008第二外国语 (日语 )外国语学院2108春秋季选修2090009第二外国语 (德语 )外国语学院2108春秋季选修2190042计算机在地质学中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秋季选修的应用2190070有机地球化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36春季选修2190103花粉形态与判断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36春季选修2190105海洋地球化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秋季选修非学位课2190106地质年代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36春季选修2190117化学海洋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36春季选修2190741地球表层系统与演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354春季选修变2900002论文选题研究生院10秋季必修必修环节2900004公共讲座研究生院10秋季必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遵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国家学术机构。

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研究所现设有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岩石圈演化研究室、青藏高原研究室、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油气资源研究室和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等8个研究室。

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并于2007年获批建设了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作为固体地球科学的综合性研究所,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所具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学位培养点以及“海洋地质”二级学科的学位培养点,研究所设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实力强大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一流的实验支撑系统有力的保障下,研究所致力于培养掌握各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硕士研究生在所学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硕士研究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领域有关文献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硕士)

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硕士)

地质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沉积学,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等二级学科专业)一、学科专业简介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等五个二级学科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优势学科之一。

在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人才培养为中心,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为我国地质学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矿床地质学方向在多源成矿理论,层控矿床理论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地球化学方向在铀地球化学与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构造地质学方向在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造山带与盆地耦合、青藏高原演化、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方向在生物成矿、古脊椎动物学与环境考古学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在地质学一级学科下,根据我校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自主设置有以下四个二级学科,其中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属交叉学科。

沉积学:是我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在以刘宝珺院士、曾允孚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沉积古地理、盆地构造动力学、沉积地球化学、优质储层成岩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位居国内前列,为沉积地质学基础理论发展和油气勘探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矿产资源化学:在研究地质矿产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主攻矿产资源的成因、多组分和具极端浓度的复杂特种矿产体系的探采、加工及综合利用中遇到的化学与工程问题,已形成相平衡与相分离技术、液态(卤水)及固体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物料分析测试技术与环境保护等优势方向。

矿物材料学:以矿物资源高效利用为主要任务,研究矿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加工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以及矿物原料性质与特点等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已形成非金属矿物材料与应用、矿物材料加工工程等优势方向。

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培养方案

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培养方案

第四纪地质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1.一级学科简介: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相关天体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演化历史的学科。

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现代地质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逐步完善。

发展迅速的重要地质学理论包括渐变论与灾变论、生命起源与演化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系统理论、元素分配与同位素分馏理论、地球矿物模型、成岩成矿理论等。

主要包括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及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沉积学等。

2.学科方向简介:第四纪是以人类的出现和进化,全球进入冰期气候为标志,是地质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第四纪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新构造学和古气候学等。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蓬勃发展,第四纪地质学为气候和环境预测、构造动力学演化、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等领域服务,并未规划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南京师范大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方向源于早期的地理系,1997年成立为地理科学学院。

经过几代人长期努力,于2003年获得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点。

传统科研优势有东亚季风演化与第四纪测年、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与地貌演化特征、海洋工程与环境评价等。

现在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人才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领衔的科研教学队伍。

主持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73”项目。

在东亚季风演化及驱动机制、第四纪地貌与环境演化特征、土壤环境与保护等研究领域具有国内一流的研究成果,并以国内第一作者,在中国国内完成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PNAS等发表论文数篇。

博士毕业生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以及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

二、培养目标第四纪地质学人才的培养包括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科学素养提高等多个方面。

具备扎实的野外地质工作能力、较好的学术潜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第四纪地质研究领域具有较深造诣,能够提出和解决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具有原创性研究的思维能力,熟悉地理学前沿与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能够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实习和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905)专业特点:第四纪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第四纪(2.5MaBP)以来与人类起源、文明发展、人类活动有关的资源、气候、海面变化、构造运动、灾变事件等自然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趋势研究,侧重于利用多学科交叉合作手段提取和分析保存于第四纪地层中各种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信息,弄清区域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在应用研究方面侧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灾害整治、环境规划与保护,以及探明和开发第四纪海陆相地层中的能源和资源,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研究依据。

目前该专业尤其侧重于国务院2006年2月颁布的十一五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中“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以及“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三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自全新世开始11500aBP以来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事件包括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以及极端气候和环境灾变事件的影响研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时间尺度:1)来自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主要自然灾害;2)全新世初至商周时代无文字记载期自然地层和考古地层灾变信息的提取;3)5000aBP以来有文字记载时期灾变事件的信息记录;4)过去百年来有器测记录的信息研究,特别要了解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如何在遭遇灾变事件后完成快速恢复的现象。

此涉及人与自然变化的研究尤其强调利用地球科学家与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气象学家甚至天体物理学家的广泛合作,采用多学科合作手段,解决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与灾变事件研究难题,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一、培养目标1、硕士阶段要求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和参加科研课题实践,基本掌握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科学、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等基本理论和一定的野外调查技能及实验方法,能独立完成本专业方向的科研任务,对本学科国际前沿理论有所了解,能较熟练运用本专业技能和计算机与GIS技术,为国土整治、环境与国土规划、考古与文博事业以及政府决策等提供科学研究依据。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070901二、专业名称:地质学三、学制:四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培养目标:方案要求:地质学专业学生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地质学理论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进行地质、地震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地质问题;成为能够从事开展基础地质、地震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和灾害以及基础研究或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六、培养要求(毕业要求):(一)、知识要求1-1. 具有从事地质学所需的相关数学、物理、化学及其它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基础地质、地震地质与城市地质领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1-2.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够使用本专业的地学软件进行绘图以及数据处理;1-3. 了解地质学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1-4. 掌握文献检索及资料查阅工作方法,了解地质学专业的前沿内容。

(二)、能力要求2-1. 具备地质现象综合分析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化地学手段、方法,具备对基础地质、地震地质与城市地质中的地学问题初步分析能力;2-2. 具有系统的地质学专业实践学习经历,具备设计完成基础地质、地震地质与城市地质相关工作内容,并能对其测试实验结果进行分析;2-3. 掌握地质学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常用的地学计算机制图软件;2-4. 能够基于地质学理论和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研究分析,了解地质学相关行业的工作内容及方法,以及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内容;2-5. 具备独立开展地质学相关内容生产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3-1. 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了解国家科技、产业、知识产权、防震减灾等有关政策和法规;关注防震减灾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3-2.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守规范、技术创新的素养,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3-3.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3-4. 能够使用专业知识与同行进行交流。

地质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900
地质学一级学科包含五个二级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在地质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题研究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
2.构造地质学
3.地球化学
4.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5.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修满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扎实的地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出色的地质调查和分析能力。

2. 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各项工作。

3. 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4. 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和科学道德修养,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培养方案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创新训练、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

1. 课程设置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地质学、地质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地下水工程、环境地质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此外,还应设置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水文学等相关学科的课程,以及一定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地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实习、地质灾害调查实习、岩土工程实习、地下水勘察实习等。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实际项目,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际项目处理能力。

3. 创新训练地质工程专业的创新训练主要包括科研训练、实习训练和工程设计等。

通过创新训练,学生能够接触到较复杂的地质工程项目,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综合实习地质工程专业的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地下水工程、环境地质等实际项目的综合实习。

通过综合实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实际工作流程和实际项目要求,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项目处理能力。

5. 毕业设计地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包括地质工程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实际项目的设计与研究。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独立完成与地质工程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实际项目的设计与研究,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一览表.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一览表.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一览表 一、硕士学位基础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适用专业0709001 地貌与第四纪基本理论与问题 3 高尚玉、伍永秋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5001 高等自然地理 3史培军刘宝元高尚玉等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5003地统计学3 闫建平等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区域经济学0705007 遥感信息处理及其空间分析3潘耀忠陈晋自然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第四纪地质学等专业二、硕士学位专业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适用专业0709101 新构造运动与自然灾害 3 谭利华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9102 环境沉积学 3 邱维理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9103 第四纪实验分析技术 3 赵烨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9104 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 3 龚道溢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9105 风沙地貌 3 刘连友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9106 风沙物理 3 邹学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5103 自然灾害学原理 3 史培军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生态学0705104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3 黄崇福王平自然地理、第四纪地质学0705107 研究设计与科技论文写作 3 刘宝元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5110 资源利用与环境工程技术 3 顾卫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5113 环境演变原理 3 伍永秋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0705127 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 3 张宏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等0705128 第四纪研究 3 哈斯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等三、硕士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任课教师适用专业0705201 环境演变研究方法 2 方修琦第四纪地质学、地理学等0705202 水土保持 2 刘宝元等第四纪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0705203 数据库概论 2 张红第四纪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0705204 河流动力地貌学 2 张科利第四纪地质学、地理学0705222 自然灾害数据库设计与空间分析 2 王平第四纪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一、 硕士学位基础课0709001 地貌与第四纪基本理论与问题(Principles and Problems of 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通过理论研讨和野外考察,使研究生掌握地貌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基本规律,了解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核心问题。

2017年中科院第四纪地质学考研参考书

2017年中科院第四纪地质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纲本《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通过研究第四纪时期冰川、海洋、沙漠、河流、湖泊、动植物和人类等多方面的记录,分析总结其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并以此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

要求考生准确掌握第四纪地质学的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熟悉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化的主要方面(如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动植物群的演变与人类发展和新构造运动等),了解重要的客观规律,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的基础知识1.第四纪与第四纪分期2.第四纪年表3.第四纪沉积物4.第四纪地貌5.第四纪冰川6.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动因(二)第四纪沉积物年代与古气候研究方法1.第四纪沉积物年代分析方法2.古气候研究方法(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1.前第四纪气候变化2.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特点3.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4.第四纪全球大气和海洋环流格局5.第四纪海平面变化6.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概况7.气候变化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四)第四纪生物、古人类与生物地理区1.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2.第四纪哺乳动物群3.第四纪植物群4.第四纪微体化石群的气候与环境意义5.古人类与古文化期6.中国第四纪生物地理分区(五)第四纪地层1.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方法2.第四纪下限问题与第四纪地层分期方案3.中国第四纪地层(六)新构造运动1.新构造运动的概念2.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类型和强度3.中国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分区4.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七)第四纪地质工作方法1.野外观察研究2.航空、卫星照片的应用3.实验室研究4.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的编制二、考试要求(一)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的基础知识1.掌握第四纪的概念及其由来;了解第四纪的特点;掌握第四纪的划分。

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绪论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环境影响的学科,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地质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方案旨在加强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以提高地质工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促进地质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目标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地质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精通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技术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1.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具备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2.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地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

3.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

4.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三、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研究生应全面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地质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2.研究能力:研究生应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地质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应用能力:研究生应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程实践。

4.工程实践: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5.科学素养: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观念,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四、培养方式1.课程教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等,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

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研究方向培养方案查询学院名称:建设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地质工程层次:硕士研究方向:所有方向培养方案: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掌握地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毕业生可胜任地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以及地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与评价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5、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地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地质工程专业下设七个研究方向,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主要学术带头人如下:1、多工艺冲击回转钻进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冲击回转碎岩理论、各类潜孔锤内部动力过程分析及优化设计、多种钻进工艺综合实施等。

学术带头人:殷琨。

2、岩土钻凿工艺及机具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泡沫钻进工艺、碎岩新方法及材料、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钻井泥浆及处理剂、注浆技术与工艺等。

学术带头人有:孙友宏。

3、基础工程施工及管理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地基处理新技术、大口径桩基础及基坑支护、地质工程施工管理等。

学术带头人:陈晨。

4、土体工程地质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主要以人类建筑活动引起的相关工程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特殊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问题及地基处理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

学术带头人有:王清。

5、岩体工程地质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岩石边坡、硐室、山区岩石地基的勘察、稳定及变形分析、岩体工程施工、岩体工程监测、岩石工程反分析及设计优化等理论与方法研究。

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名称与代码:地质学 07060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质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地质学基础理论、坚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计算机与外语实用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毕业生能成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基础地质研究的专门人才,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专业培养要求:1.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学的野外工作技能、物质成分分析测试技术及基本的地球科学实验和鉴定技术,具备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和能力;2.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掌握一门以上计算机语言的编程技术;能熟练将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等处理并应用于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研究;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及对外交流的能力,达到能独立获取信息的水平;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坚实的数、理、化、外语、计算机基础;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工作方法;3.具有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等方面的研究能力;4.具有从事灾害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化学、资源开发方面的潜在能力;5.具有对地学及相关信息处理、成果解释和应用的初步能力;6.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及一定的管理能力;主干学科:构造地质学;矿物学与岩石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学及矿物学、晶体光学及造岩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概论、资源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专业实验:晶体光学与矿物鉴定、岩石薄片鉴定、古生物鉴定、构造分析;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教学实习、专业教学实习、计算机程序设计、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学制:本科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相近专业:地球化学;。

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2篇)

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2篇)

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引言:地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物质组成和演化过程,以及地壳和地下岩石的工程性质和变形规律。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地质工程人才,以满足我国地质工程事业的发展需求。

本文以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为例,介绍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内容。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坚实的地质和岩土力学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地质工程领域从事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地质工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研人才;3. 培养具备较强综合素质、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的工作环境中胜任各类地质工程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方案1. 专业学科基础教育: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地质和岩土力学理论基础,掌握地球科学、地质工程学、地球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管理。

3. 科研能力培养:通过科研项目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学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能够从事地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4. 综合素质教育: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阶段。

1. 基础课程阶段:地球科学基础、地质学、岩石与岩土力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物理等。

2. 专业核心课程阶段:地质工程学、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地下水工程、地震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等。

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质工程专门人才。

硕士阶段硕士学位应掌握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地质工程领域内常用的测试、实验分析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地质工程项目的设计勘察、工艺优化、施工项目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实际问题,能独立组织地质工程项目的施工或工程评价。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科学严谨的学风。

毕业后能够在科研院所、生产和设计部门、大专院校或相邻专业从事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

博士阶段博士学位应具有宽广而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有系统深入的了解。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设备,熟悉现代测试技术。

具备在地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艺最优化、研制新材料、新机具、施工项目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某一两个方向上进行创造性科研工作的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具有学术带头人或组织实施科学研究项目的素质以及科学严谨的学风。

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和设计部门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环境岩土工程2.边坡工程3.地下工程4.区域稳定性评价5.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6.岩土工程信息化技术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已获得学士学位及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及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三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in Geology一、专业简介(Major Introduction)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岩石圈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演化历史。

地质学研究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现代地质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坚实的基础的数学,物理和技术科学基础,而且要有良好的科学品质和合作精神。

地质学应用广泛,涉及基础地质、能源和矿产资源、冶金、建材、材料科学、环境、工程建筑与稳定、地震预测预报、农业、旅游开发、空间探测等诸多方面。

地质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地质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地质野外实践能力,熟悉地质科学等研究程序、方法、地质资料收集和处理过程、综合判定与解释的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地震地质研究、工程稳定、环境调查、地质旅游规划与开发、空间探测等地质及相关方向的实际工作和技术管理能力,同时具备在科研机构和大中院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初步能力。

Geology is the science focusing on lithospheric composition, textur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earth. Geology is a thinking, comprehensive and very practical science requiring the students not only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odern geology and theory, but also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quality and spiritof cooperation. Geology has wide range content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which related to basic geology,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metallurgy, building material, materials scienc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stability, earthquake prediction, agri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space exploration and other aspects.After a systematic education of Geology, students will have high scientific attainm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working capability and can be occupied in the area of Geology investigati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earthquake Geology,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Geology tourism, space probe and Geology-related work, as well a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institutes and colleges.二、培养目标(Academic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将成为能够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和空间科技领域从事基础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905)
专业特点: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第四纪(2.5MaBP)以来与人类起源、文明发展、人类活动有关的资源、气候、海面变化、构造运动、灾变事件等自然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趋势研究,侧重于利用多学科交叉合作手段提取和分析保存于第四纪地层中各种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信息,弄清区域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在应用研究方面侧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灾害整治、环境规划与保护,以及探明和开发第四纪海陆相地层中的能源和资源,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研究依据。

目前该专业尤其侧重于国务院2006年2月颁布的十一五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中“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以及“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三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自全新世开始11500aBP以来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事件包括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以及极端气候和环境灾变事件的影响研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时间尺度:1)来自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主要自然灾害;2)全新世初至商周时代无文字记载期自然地层和考古地层灾变信息的提取;3)5000aBP以来有文字记载时期灾变事件的信息记录;4)过去百年来有器测记录的信息研究,特别要了解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如何在遭遇灾变事件后完成快速恢复的现象。

此涉及人与自然变化的研究尤其强调利用地球科学家与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气象学家甚至天体物理学家的广泛合作,采用多学科合作手段,解决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与灾变事件研究难题,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一、培养目标
1、硕士阶段
要求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和参加科研课题实践,基本掌握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科学、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等基本理论和一定的野外调查技能及实验方法,能独立完成本专业方向的科研任务,对本学科国际前沿理论有所了解,能较熟练运用本专业技能和计算机与GIS技术,为国土整治、环境与国土规划、
考古与文博事业以及政府决策等提供科学研究依据。

毕业后能担任与地貌第四纪地质学、环境演变预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整治、环境规划与保护等有关的科研教学或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

2、博士阶段
要求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和参加科研课题实践,打下扎实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科学等理论基础,熟悉本专业热点问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科学视野,能熟练掌握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野外调查技能和某一门类的实验技术,能熟练运用本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或GIS技术,能主要利用第一手资料撰写出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在本专业理论方面取得突破。

毕业后能胜任与地貌第四纪地质学、环境演变预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整治、环境规划与保护保育、环境考古与文博事业等有关的科研教学或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
2、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3、环境考古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生招生对象
1)本科毕业生或大专毕业工作三年以上者
2)本科同等学历者
2、博士生招生对象
1)硕士毕业生或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以上者
2)硕士同等学力者
四、学习年限
1、硕士:学制三年
2、博士:1)全脱产:学制3—4年;2)定向和委培:学制3—5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阶段
代分析中心或其它院系选课。


(注:A类课不少于7个学分,硕士英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选,其它三门任选其一,B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C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跨二级或一级学科课程不少于3-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同等学力者和跨专业考生需加选三门本专业本科段专业主干课)
(二)博士阶段
1.博士英语
2.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自然地理学进展
4.人文地理学进展
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第1学年主要完成学位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第2学年主要参加导师指导的科研课题实践,第3学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2、博士:第1学年主要完成学位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第2—3学年主要参加导师指导的科研课题实践,第3学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七、考核方式
1、硕士:第1学年需完成学位和专业课学习,修满32学分,第2学年第2学期需完成综合考核和开题报告,第3学年第2学期需完成学位论文。

2、博士:第1—2学年需完成5门学位和专业课学习,第2学年第2学期需
完成综合考核,第3学年第1学期需完成开题报告,第3学年第2学期需完成学位论文。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硕士:第2学年第2学期需完成开题报告,第3学年第2学期需完成学位论文,在读期间需在核心期刊发表第1作者论文1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获硕士学位。

2、博士:第2学年第1学期参加中期考核,第3学年第1学期需完成开题报告,第3学年第2学期需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前一个月需将学位论文上网公示并通过预答辩,在读期间需在SCI(含SCIE)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篇(影响因子1.0以上),或发表在SCI(含SCIE)第一作者论文若干篇(影响因子相加达1.0以上),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获博士学位。

九、质量监测
研究生发表论文必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同意方可发表,研究生在未经导师审阅同意的情况下,不得自行署上导师名字投稿,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