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97 - 2003 文档 (2)
2017届文言文翻译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文档
文言文翻译复习设计【指导目标】能用准确运用文言文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语句。
【知识链接】文言文翻译当中有一条主线,即“什么词需要翻译,怎么翻译”。
如果沿着这条主线思考,分“五步”进行精细到位的翻译,就能突破文言文翻译这个难关。
第一步:左顾右盼,通句意。
准确翻译句中重要词语的前提是“通句意”。
“通句意”,即大体通晓要求翻译语句的意义;“左顾右盼”是“通句意”的具体方法,即根据“句不离段”的原则,将句子置于段中,根据语境把握句意,包括人物、事件、句内外的各种关系等。
如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言文阅读中的一段: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
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孙一人为吏。
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遂抉以去。
有考生将句中的“勿辱于县”,误译为“不要羞辱县里的人”,这是因为没有注意下文中的“遂抉以去”(于是带他一起离开了)。
根据上下文,这里的意思大概是:(州里来的人员仔细观察张祖后说)您是与我们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做小官)受委屈。
“勿辱于县”为倒装句,“辱”含被动意,解释为“受委屈”。
第二步:查找标志,识句式。
“识句式”,即认识古今不同的句式,并在翻译时进行恰当的转换。
“识句式”的重要方法是“查找标志”。
一是固定句式的标志词,如“奈……何”表示疑问,“……孰与……”表示比较,“何……为”表示反问等;二是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者,……也”表示判断,“……为……所”表示被动,“……唯……是”表宾语前置等。
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文言文阅读中的一段:群丐登堂醊,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赐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
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
”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
97-98文言文翻译解析
9.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 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 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018/10/12
1.陈宠字昭公,年轻时做过州郡吏,被司徒鲍 昱府征召。这时三府掾属专好交游,以不肯 做实际工作为清高,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 总是独自勤心于事务,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 最应办的事宜。鲍昱认为他的才能很高,因 此转任辞曹,掌管天下的狱讼案件。他所判 决的案件都很公平,没有不使众人的心感到 满足的。肃宗初年,他作了尚书。这时承继 的是永平年间的旧例,吏政崇尚严厉,尚书 们处理决断案件全都偏于苛重。陈宠认为皇 上刚刚即位,应该改变前代的苛刻政治,于 是给皇帝上书。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每到 处理事务时务必做到宽厚 …… 2018/10/12 1
2018/10/12 5
6.道同郁积不平之气,分条陈述朱亮祖的坏事 上奏朝廷。道同的奏章没到,朱亮祖揭发道 同讥讽傲慢无理的情况的奏章先到了。皇帝 不知其中的原因,于是派使臣诛杀道同。正 赶上道同的奏章也到了,皇帝才明白了,认 为道同的职位很低,却敢于指出大臣不法的 事,他这个人耿直可用,又派使臣宽恕道同。 两个使臣同一天到这番禺,后面的使臣刚到, 道同已经被杀了。
2018/10/12 4
5.张劭说,“象你们这两个人,只是我活着时 的朋友罢了,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所说 的生死与共的朋友。”一会儿张劭便死了。 范式忽然梦见张劭穿着黑祭服,帽子也没系 好,垂挂着帽带,拖着鞋子叫道:“巨卿, 我在某日死了,该在某日下葬,永远回到地 下去了,您如果没有忘记我(而前来奔丧),也 许还赶得上。”范式清清楚楚地醒过来,悲 痛地叹息着,禁不住哭泣起来,眼泪直往下 掉,于是他就穿上了给朋友服丧时穿的衣服, 按照张劭的安葬日期,赶马前去奔丧
【优质】中考文言文《愚公之谷》全文详细翻译-实用word文档 (2页)
【优质】中考文言文《愚公之谷》全文详细翻译-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考文言文《愚公之谷》全文详细翻译【原文】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①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②。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③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④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⑤再拜曰:“此夷吾⑥之愚也。
使⑦尧在上,咎繇为理⑧,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注释】①牸(zì):母牛。
②驹:小马。
③傍邻:附近的邻居。
④诚:确实。
⑤衿:同“襟”,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⑥夷吾:管仲之名。
⑦使:假如。
⑧咎繇(yáo):即皋陶,唐尧时任法官,主持审判。
理:法官。
【译文】齐桓公出外打猎,因追赶野鹿而跑进一个山谷时。
看见一老人,就问他说:“这叫做什么山谷?”回答说“叫做愚公山谷。
”桓公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回答说:“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
”桓公说:“今天我看你的仪。
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导语:曹刿论战是我们在学生时期都常朗诵的文言文诗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释](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
师,军队。
伐,兴兵攻打。
“伐”用于诸侯国之间,双方开战必须鸣钟鼓,以表示公开宣战,否则叫“袭”。
我,指鲁国,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史官,故文中称鲁国为“我”。
(3)公:指鲁庄公,姓姬名同。
《左传》称鲁国国君只用一个“公”字。
(4)曹刿(guì):鲁国一个没有权势的贵族。
《左传疏》说就是《史记·刺客列传》里的曹沫。
请见:请求谒见。
(5)乡人:同乡的人,指曹刿所在地的野的贵族。
乡,行政区域。
春秋时国都及其近郊设乡,不同于现在的“乡村”。
(6)肉食者:指作官的,即当权者。
春秋时公膳中位居大夫以上者才得食肉。
谋:谋画,考虑。
之:代词,指准备应战的事。
(7)又何间(jiàn)焉:(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焉,语气助词,表疑问。
(8)鄙(bǐ):鄙陋。
指目光短浅,缺少见识。
(9)乃入见:于是就入朝谒见(庄公)。
乃,副词,于是,于是就。
【最新推荐】《唐语林-苏世长讽谏》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实用word文档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唐语林|苏世长讽谏》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苏世长讽谏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
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
一人得之,万夫敛手。
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
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
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
若是陛下所造。
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当此时,亦以为足。
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选自《唐语林》)注: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
鹿台:纣王所修的台。
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附录:文言文译文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
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
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
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
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
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皇上您错过了许许多多的猎物,今天围猎,不过收获一百来只,不算十分快乐!”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颠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高祖回答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
高中语文文言文《滕王阁序》原文注释句解及翻译(2)
高中语文文言文《滕王阁序》原文注释句解及翻译(2)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好汉才俊。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西岳之金石。
”后用“东箭南金” 泛指各地的好汉才俊。
〔8〕都督阎公之雅望,戟遥临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
阎公:名未详,时任洪州都督。
戟:外有赤玄色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
这里代指仪仗。
〔9〕宇文新州之范,帷暂驻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
范:好模范。
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
〔10〕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胜友:才能出众的友人〔1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露》。
”又:“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孟学士:名未详。
学士是朝廷掌管着的官员。
词宗:文坛宗主。
也也许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
〔12〕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紫电清霜:《古今注》:“吴大天子(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
”《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
”《春秋露》亦记其事。
王将军:王姓的将军,名未详。
武库:兵器库。
也也许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
〔13〕家君作宰,路着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作宰:王勃之父接受交趾县的县令。
路着名区:(本身因看望父亲)途经这个著名的处所(指洪州)。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年幼蒙昧,(却有幸)介入这场隆重的宴会。
第二段〔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在。
又有一说此字为语气词,不译。
三秋:昔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1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潦水:雨后的积水。
〔16〕于上路,访风光于崇阿。
:“”通“严”,整齐的样子。
(新课改上译为使动,使…整齐):驾车的马匹。
【最新】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隆中对》-范文word版 (2页)
【最新】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隆中对》-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隆中对》《隆中对》译文全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于是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逃难出奔。
我没有估记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衡量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几个城池的人的数不胜数。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薄弱,但是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凭借薄弱的条件成为强者,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胜。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一带地方,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都很熟悉吧,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油翁》课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词句注释1、陈康肃公:即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本句一作“陈康肃公善射”。
2、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3、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4、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
而:表承接。
5、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6、去:离开。
7、发:射,射箭。
8、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不过。
颔之,就是“对之颔”。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
但,只,不过。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
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
12、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作动词用。
13、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14、覆:盖。
15、徐:慢慢地。
16、沥之:注入葫芦。
沥,注。
【优质文档】文言文神翻译-实用word文档 (1页)
【优质文档】文言文神翻译-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言文神翻译& nbsp ;原文:吾辈凡夫,生存在功利社会,终日忙忙碌碌,为柴米油盐所困,酒色财气所惑,既有追求,又有烦恼,若想做到从心所欲,难矣哉!乍一看,感觉好难,该从哪儿下手呢?有点找不着北的节奏。
& ldquo ;柴米油盐、& ldquo ;酒色财气这是要翻译出各自对等的事物么?那么该怎么翻译呢?给你两个译文版本,你来选择哪个更牛:译文一It is hardly possible , if not impossible , for common folks tofollow their mind while living in such a hectic , materialistic world where one struggles to meet subsistence needs while fighting off sensual temptations and deals with a perplexing mix of lofty aspirations and worldly distractions .译文二We ordinary people , living in a utilitarian - oriented society , rush about all day long , vexed by daily necessities like fuel ,rice , cooking oil and salt , and tempted by cardinal vices such as wine , women , avarice and pride . What an immense difficulty to follow our hearts & rsquo ; desire in the face of conflicts between pursuits and cares .专家点评:1. 该句第一眼看去似乎难以驾驭,但是如果抓到句子的核心信息,做到轻重有别就不难处理了。
文言文323篇译文
文言文323篇译文目录1、狼2、孙泰3、狂泉4、雏燕5、推敲6、盗牛7、二鸿8、雁冢9、小人10、报应11、蝙蝠12、砚眼13、擒贼14、搔痒15、疱夫16、黠猱17、义猴18、愚勇19、治驼20、遗产21、黠狼22、虎画23、王冕24、孝丐25、冻儿26、雁奴27、黠鼠28、观弈29、猿子30、稚犬31、疑鬼32、猴弈33、狮猫34、吹牛35、天仙配36、鳝救婢37、白毛女38、枭逢鸠39、鸟与人40、红毛毡41、荀巨伯42、鸡感恩43、画鬼易44、跛足虎45、娘子军46、蛇衔草47、哑孝子48、河阳猪49、虎与人50、马诉冤51、和氏璧52、于令仪53、一字师54、闵子骞55、健忘者56、愚人食盐57、鹦鹉灭火58、黄香温席59、陆绩怀橘60、犬救幼女61、智犬破案62、笼中鹦鹉63、水滴石穿64、王戎早慧65、邴原泣学66、小儿饲鹊67、刘氏善举68、鹿亦有知69、朝三暮四70、杀驼破瓮71、义士赵良72、黄耳传书73、南歧之人74、迂公修屋75、买猪千口76、若石之死77、狼子野心78、为者常成79、曹彬称病80、名落孙山81、越人养狗82、苏秦刺股83、蛙与牛斗84、莽汉断棘85、楚王射猎86、唐临为官87、陶母责子88、孟母三迁89、二犬情深90、赵某误子91、危如累卵92、守株待兔93、杨生之狗94、李勣煮粥95、得过且过96、王充读书97、邓攸保侄98、樊重种树99、乘风破浪100、天衣无缝101、李氏夫妇102、马啮盗髻103、多多益善104、歧路亡羊105、宋濂苦学106、狗亦有灵107、张祜好侠108、点石成金109、原谷收舆110、食粥心安111、卖瓜减字112、孟母断织113、鹬蚌相争114、画龙点晴115、李离自刑116、二鹊救友117、道士救虎118、越人溺鼠119、林逋养鹤120、外科医生121、割席分坐122、农夫杀牛123、天网恢恢124、吕某刺虎125、恨鼠坟屋126、武城旋风127、自相矛盾128、蝜蝂之死129、一举两得130、嗟来之食131、郑人买履132、南辕北辙133、钱货入瓶134、永泉夫妇135、商鞅治秦136、阿柴折箭137、李白嗜酒138、响遏行云139、狐假虎威140、空中楼阁141、群鷧啄鱼142、焦饭遗母143、垂帘听政144、张五悔猎145、老马识途146、刘备托孤147、王粲默记148、季札重诺149、拔苗助长150、粮车伏兵151、农夫耕田152、一幅鼠画153、十七字诗154、杨修解谜155、郗鉴爱幼156、卢仁与鹤157、顾荣施灸158、圯上老人159、指鹿为马160、苏武牧羊161、吝啬老人162、华隆之犬163、望梅止渴164、魏文侯猎165、次非斩蛟166、崔篆平反167、贾人背诺168、梁上君子169、鬼怕恶人170、曹冲称象171、田忌赛马172、七擒孟获173、范式守信174、叶公好龙175、饿死狙公176、纪昌学射177、周公安民178、农妇斥神179、齐人攫金180、塞翁失马181、斧柯烂尽182、一钱太守183、奈何姓万184、玄石戒酒185、空桑生李186、陆游家训187、伊犁凿井188、春风风人189、刻舟求剑190、纥干狐尾191、鲁侯养鸟192、专心致志193、井中捞月194、一叶障目195、易产息讼196、姜从树生197、荆人袭宋198、画蛇添足199、晏子善辩200、涸辙之鲋201、大公无私202、文徵明习字203、芒山盗临刑204、尔辈亦鹰犬205、熊与坎中人206、陈万年教子207、鲁恭治中牢208、艾子之邻人209、二叟登泰山210、人有亡斧者211、蛛与蚕问答212、酒徒遇啬鬼213、鹦鹉亦有情214、王羲之学书215、张元饲弃狗216、苛政猛于虎217、张佐治遇蛙218、孟母不欺子219、司马光勤学220、秀才读别字221、欧阳晔破案222、李存审诫子223、狮子王与豺224、一箧磨穴砚225、何梅谷之妻226、韩信钻裤裆227、铁杵磨成针228、牝鸡与乌鸦229、司马光救友230、三无赖落井231、牧竖巧逮狼232、陈元方答客233、华佗巧治病234、何易于挽纤235、约取而实得236、秦西巴纵麑237、张之万之马238、张齐贤明察239、黄仙裳济友240、钱若赓断案241、陈谏议教子242、子罕弗受玉243、陶侃不伤农244、李廷彦作诗245、子禽问墨子246、管仲破厚葬247、子贡论孔子248、王安石改诗249、宋太祖治军250、读书与作文251、宋定伯捉鬼252、鬼避姜三莽253、“的卢”救刘备254、王昭君出塞255、董宣不认罪256、农夫和名画257、偷鸡贼辩解258、晏子论”不祥”259、私交与公法260、郑武公伐胡261、酒酸与恶狗262、两小儿辩日263、关羽刮骨疗毒264、欧阳询观古碑265、公冶长与鹞鹰266、鲁人锯芊入城267、犬负米救主人268、责人当以其方269、郑韶大难不死270、明义法师之鸠271、承宫拾薪求学272、任末削荆为笔273、何岳两次还金274、车胤曩萤夜读275、苏东坡焚房契276、隋侯救蛇得珠277、玉不琢不成器278、刘庭式娶盲女279、拷打羊皮定案280、赵广誓死不屈281、墨子责耕柱子282、陈在衡不怕鬼283、张溥与”七录斋”284、晏子谏齐景公285、楚有献凤凰者286、张用良不杀蜂287、不肖子的”三变”288、挂牛头卖马肉289、宋太祖怕史官290、叶延珪与《海录》291、蒲松龄写《聊斋》292、匡衡凿壁借光293、只许州官放火294、王元章砍神像295、张商英写”草书”296、八哥与蝉对话297、口鼻眼眉之争298、齐人有好猎者299、赵括纸上谈兵300、巾帼不让须眉301、刘羽仲死读书302、项羽乌江自刎303、班超投笔从戎304、汉高祖封萧何305、孟子对滕文公306、重九登高避灾307、诸葛亮”空城计”308、项羽志大才疏309、齐景公”三不知”310、孙叔敖杀两头蛇311、欧阳修发愤苦学312、梁山伯与祝英台313、李林甫口蜜腹剑314、王安期不鞭书生315、王安石戏作谜语316、王羲之书六角扇317、钟弱翁好为人书318、王顾左右而言他319、颜真卿大义凛然320、郑板桥开仓济民321、巴延三毁”驴香馆”322、晋平公七十而学32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译文1、狼有一个屠夫卖肉回家,天已经晚了,突然间碰到了一只狼,它看上了担子上的肉,仿佛十分想吃,尾随屠夫走了好几里.屠夫害怕了,拿出刀给狼看,狼有些害怕了.屠夫一走动,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想狼要的只是肉,还不如把肉挂在树上,到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用钩子把肉钩住,掂着脚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的担子给狼看.狼不再跟着他了.屠夫便回家了.次日早晨,屠夫来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个巨大的东西,像上吊而死的人,屠夫十分害怕.徘徊着靠近,那是一只死狼.抬头仔细再看,屠夫看见狼的嘴里含着肉,钩子钩住了狼的上腭,像鱼吞食鱼饵.那时狼皮的价格十分昂贵,价值十多两银子,屠夫发了笔小财.2、孙泰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
文言文900个原文及翻译大全(2)
⽂⾔⽂900个原⽂及翻译⼤全(2)《说苑·介⼦推不受禄》原⽂及翻译《陈平之⽤》原⽂及翻译《⽥婴善剂》原⽂及翻译袁中道《听⾬堂记》原⽂及翻译《宋史·施师点传》原⽂及翻译《宋史·赵⼦潚传》原⽂及翻译《明史·胡濙传》原⽂及翻译《宋史·陈韡传》原⽂及翻译《隋书·元胄传》原⽂及翻译㣿洵《彭州圆觉禅院记》原⽂及翻译《后汉书·刘茂传》原⽂及翻译《宋史·罗点传》原⽂及翻译《宋史·刘述传》原⽂及翻译《宋史·太祖本纪》原⽂及翻译苏轼《万⽯君罗⽂传》原⽂及翻译《北史·源⼦邕传》原⽂及翻译韩愈《送浮屠⽂畅师序》原⽂及翻译《宋史·赵⼦崧传》原⽂及翻译《后汉书·耿恭传》原⽂及翻译《明史·张鹏传》原⽂及翻译《宋史·张阐传》原⽂及翻译《汉书·傅喜传》原⽂及翻译李渔《饭粥》原⽂及翻译《新唐书·侯君集传》原⽂及翻译《晋书·罗含传》原⽂及翻译《资治通鉴·永元⼗四年冬,⼗⽉》原⽂及翻译《新唐书·柳浑列传》原⽂及翻译宋濂《游琅琊⼭记》原⽂及翻译《后汉书·郭太传》原⽂及翻译《三国志·任峻传》原⽂及翻译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原⽂及翻译《宋书·谢晦传》原⽂及翻译《后汉书·黄琼传》原⽂及翻译《明史·邹元标传》原⽂及翻译《梁书·明⼭宾传》原⽂及翻译《隋书·⾖卢毓传》原⽂及翻译《北史·杨津传》原⽂及翻译《宋史·刘勔传》原⽂及翻译《宋史·包拯传》原⽂及翻译《明史·韩爌传》原⽂及翻译《明史·袁忠彻传》原⽂及翻译《魏书·张蒲传》原⽂及翻译《明史·罗喻义传》原⽂及翻译《宋史·徐处仁传》原⽂及翻译《清史稿·熊赐履传》原⽂及翻译《明史·黄宗载传》原⽂及翻译《清史稿·赵国祚传》原⽂及翻译《明史·程启充传》原⽂及翻译《隋书·循吏·樊叔略传》原⽂及翻译《江⽔⼜东,经黄⽜⼭下》原⽂及翻译《成王封伯禽于鲁》原⽂及翻译《宋史·汪澈传》原⽂及翻译《宋史·张庭坚传》原⽂及翻译《晋书·颐和转》原⽂及翻译《汉书·周勃传》原⽂及翻译《宋史·陈襄传》原⽂及翻译《宋书·刘⼤夏传》原⽂及翻译《后汉书·班彪传》原⽂及翻译《承天皇帝倓,始王建宁》原⽂及翻译《史记·义纵传》原⽂及翻译《宋史·彭乘传》原⽂及翻译《聊斋志异·郭⽣》原⽂及翻译《清史稿·骆秉章传》原⽂及翻译曾国藩《遵义黎君墓志铭》原⽂及翻译《宋史·段思恭传》原⽂及翻译《明史·周新传》原⽂及翻译《北史·李訢传》原⽂及翻译《周书·寇俊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崔⽇⽤传》原⽂及翻译《宋史·陈康伯传》原⽂及翻译《宋史·张美传》原⽂及翻译《晋书·王彪之传》原⽂及翻译《南村辍耕录·迈⾥古思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吴保安传》原⽂及翻译《晋书·朱序传》原⽂及翻译《宋史·许奕传》原⽂及翻译《明史·沈希仪传》原⽂及翻译《明史·谢迁传》原⽂及翻译《元史·吕思诚传》原⽂及翻译《宋史·卞衮传》原⽂及翻译《后汉书·谯⽞传》原⽂及翻译《旧唐书·萧俛传》原⽂及翻译《明史·张永明传》原⽂及翻译《旧五代史·后唐庄宗纪⼀》原⽂及翻译《明史·张家⽟传》原⽂及翻译《晋书·阳裕传》原⽂及翻译《南齐书·禇炫传》原⽂及翻译《明史·刘荣传》原⽂及翻译《元史·孔思晦传》原⽂及翻译《宋书·垣护之传》原⽂及翻译《宋史·苗授传》原⽂及翻译《宋史·何栗传》原⽂及翻译《汉书·杜钦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卢从愿传》原⽂及翻译《宋史·程公许传》原⽂及翻译《南史·萧⼦良传》原⽂及翻译《宋史·李兑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刘武周传》原⽂及翻译《宋史·张觷传》原⽂及翻译苏轼《南⽅多没⼈》原⽂及翻译《贞观⼆年,太宗谓侍⾂⽈》原⽂及翻译《汉书·武五⼦传》原⽂及翻译《明史·林聪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孙伏伽传》原⽂及翻译《宋史·范祖禹传》原⽂及翻译《旧唐书·第五琦传》原⽂及翻译归有光《封中宪⼤夫兴化府知府周公⾏状》原⽂及翻译《宋史·徐经孙传》原⽂及翻译《元史·董⽂⽤传》原⽂及翻译《宋史·孟宗政传》原⽂及翻译《清史稿·刘长佑传》原⽂及翻译《北史·乐运传》原⽂及翻译《宋书·何承天传》原⽂及翻译《新五代史·张敬达传》原⽂及翻译李鸿章《亡妹张夫⼈家传》原⽂及翻译《宋书·刘穆之传》原⽂及翻译《明史·魏源传》原⽂及翻译《新唐书·从谠传》原⽂及翻译《宋史·薛叔似传》原⽂及翻译《明史·吴时来传》原⽂及翻译《旧五代史·王晏球传》原⽂及翻译《宋史·尹继伦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娄师德传》原⽂及翻译《明史·童元镇传》原⽂及翻译《三房⼗四叔⾮不勤读》原⽂及翻译《后汉书·虞诩传》原⽂及翻译《元史·魏初传》原⽂及翻译《宋史·郭守⽂传》原⽂及翻译《宋史·黄震传》原⽂及翻译《梁书·谢举传》原⽂及翻译《新唐书·虞世南传》原⽂及翻译《明史·张宁传》原⽂及翻译《晋书·张闿传》原⽂及翻译《李彦仙传》原⽂及翻译《中⼤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原⽂及翻译《隋书·窦荣定传》原⽂及翻译《宋史·郭廷谓传》原⽂及翻译《新唐书·王潮传》原⽂及翻译《北史·段⽂振传》原⽂及翻译《说苑·政理》原⽂及翻译《汉书·⾼帝纪》原⽂及翻译孔融《论盛孝章书》原⽂及翻译《宋书·宗悫传》原⽂及翻译《宋书·何执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清史稿·李鸿章传》原⽂及翻译《宋史·程颢传》原⽂及翻译《秦观劝学》原⽂及翻译《陋室铭》原⽂及翻译《段太尉逸事状》原⽂及翻译《郎中令赵⾼恃恩专恣》原⽂及翻译《三国志·张温传》原⽂及翻译《宋史·乔执中传》原⽂及翻译朱鹤龄《西郊观桃花记》原⽂及翻译颜之推《名实篇》原⽂及翻译《宋史·范如圭传》原⽂及翻译《宋书·王诞传》原⽂及翻译《明史·徐阶传》原⽂及翻译《宋史·卢之翰传》原⽂及翻译姚鼐《登泰⼭记》原⽂及翻译《宋史·宇⽂昌龄传》原⽂及翻译归有光《先妣事略》原⽂及翻译书《孟德传》后原⽂及翻译《孟德传》原⽂及翻译《后⼗九⽇复上宰相书》原⽂及翻译《明史·陶琰传》原⽂及翻译《史记·张丞相列传》原⽂及翻译《宋史·王拱⾠传》原⽂及翻译《新唐书·严挺之传》原⽂及翻译《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原⽂及翻译《新唐书·孟浩然传》原⽂及翻译《明史·张罗彦传》原⽂及翻译《宋史·陈恕传》原⽂及翻译《⼦产为政》原⽂及翻译《宋史·余良肱传》原⽂及翻译李肖《萧毕顺传》原⽂及翻译《马先⽣钧,字德衡》原⽂及翻译《宋史·党进传》原⽂及翻译《宋史·陈从信传》原⽂及翻译《新唐书·魏谟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徐⽂远传》原⽂及翻译谢枋得《丞相留忠斋书》原⽂及翻译《明史·张淳传》原⽂及翻译《宋史·王应麟传》原⽂及翻译《宋史·丁谓传》原⽂及翻译《后汉书·周纡传》原⽂及翻译《于是秦王⼤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原⽂及翻译《明史·胡俨传》原⽂及翻译《北齐书·阳斐传》原⽂及翻译《去宥》原⽂及翻译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原⽂及翻译《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原⽂及翻译《三国志·霍峻等传》原⽂及翻译《宋史·陆诜传》原⽂及翻译《明史·廖庄传》原⽂及翻译《三国志·步骘传》原⽂及翻译《宋史·刘甲传》原⽂及翻译《元史·马亨传》原⽂及翻译《晋书·江统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张荐传》原⽂及翻译《新唐书·郑覃传》原⽂及翻译《郑成功传》原⽂及翻译《明史·李时勉传》原⽂及翻译《宋书·沈怀⽂传》原⽂及翻译《汉书·张良传》原⽂及翻译《晋书·陶侃列传》原⽂及翻译元好问《送秦中诸⼈引》原⽂及翻译《汉书·苏武传》原⽂及翻译(⼆)《史记·信陵君离赵救魏》原⽂及翻译《后汉书·钟离意传》原⽂及翻译《宋史·王凯传》原⽂及翻译《宋史·杨⼤异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屈突通传》原⽂及翻译《三国志·吴范传》原⽂及翻译《明史·张任学传》愿⽂及翻译《王安⽯待客》原⽂及翻译王若虚《门⼭县吏晓堂记》原⽂及翻译刘⼤魁《程易⽥诗序》原⽂及翻译《宋史·许骧传》原⽂及翻译《南史·沈炯传》原⽂及翻译《明史·温纯传》原⽂及翻译《汤义仍先⽣⽂集序》原⽂及翻译《宋史·张逊传》原⽂及翻译《梁史·褚翔传》原⽂及翻译戴名世《蓼庄图记》原⽂及翻译《宋史·林光朝传》原⽂及翻译《新唐书·长孙顺德传》原⽂及翻译《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原⽂及翻译《南唐书·周本传》原⽂及翻译《谏说之难》原⽂及翻译《万⽊图》序原⽂及翻译《旧唐书·冯⽴传》原⽂及翻译《宋史·傅伯成传》原⽂及翻译《宋史·吴奎传》原⽂及翻译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原⽂及翻译苏轼《司马温公⾏状》原⽂及翻译《北史·薛聪传》原⽂及翻译曾巩《张久中墓志铭》原⽂及翻译《元史·敬俨传》原⽂及翻译《北史·庾信传》原⽂及翻译《隋史·杨善会传》原⽂及翻译《魏书·阳固传》原⽂及翻译《旧唐书·陆贽传》原⽂及翻译《后汉书·黄⾹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卢简辞传》原⽂及翻译《明史·赵世卿传》原⽂及翻译《宋史·虞允⽂传》原⽂及翻译《明史·张肯堂传》原⽂及翻译汪琬《传是楼记》原⽂及翻译《明史·唐胄传》原⽂及翻译《宋史·卢秉传》原⽂及翻译《隋书·燕荣传》原⽂及翻译《旧唐书·薛嵩传》原⽂及翻译《隋书·万宝常传》原⽂及翻译王世贞《⽵⾥馆记》原⽂及翻译《光武帝纪》原⽂及翻译《北齐书·斛律羡传》原⽂及翻译《明史·安磐传》原⽂及翻译宋濂《阅江楼记》原⽂及翻译《登扫叶楼记》原⽂及翻译《刘备⼊益州》原⽂及翻译《三国志·费祎传》原⽂及翻译《晋书·胡威传》原⽂及翻译《旧唐书·柳公权传》原⽂及翻译《宋史·李及传》原⽂及翻译《后汉书·孟尝传》原⽂及翻译《明史·李充嗣传》原⽂及翻译《游龙鸣⼭记》原⽂及翻译《新五代史·孔谦传》原⽂及翻译布颜图《画树法》原⽂及翻译《明史·郑晓传》原⽂及翻译《宋史·梁克家传》原⽂及翻译叶适《留耕堂记》原⽂及翻译《元史·丘处机传》原⽂及翻译(⼆)《元史·丘处机传》原⽂及翻译资治通鉴之《春,⼆⽉,曹操攻黎阳》原⽂及翻译《宋书·孔觊传》原⽂及翻译《北齐书·卢潜传》原⽂及翻译《晋书·王沈传》原⽂及翻译《后汉书·梁慬传》原⽂及翻译《颜⽒家训·风操篇》原⽂及翻译《汉书·隽不疑传》原⽂及翻译《钱神论》原⽂及翻译《晋书·虞喜传》原⽂及翻译《商於⼦论治国》原⽂及翻译《宋史·郭逵传》原⽂及翻译汪⼠铎《记江乐峰⼤令事》原⽂及翻译《翱⾄零⼝北,有畜鸡⼆⼗⼆者》原⽂及翻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及翻译(三)《唐才⼦传·⽅⼲传》原⽂及翻译《周书·郑孝穆传》原⽂及翻译《南史·王规传》原⽂及翻译《美⼈赋》原⽂及翻译《明史·杨荣传》原⽂及翻译《元年,关中饥,⽶⽃直绢⼀匹》原⽂及翻译《晋书·刘弘传》原⽂及翻译《柳宗元》原⽂及翻译曾巩《⼴德湖记》原⽂及翻译《宋书·谢庄传》原⽂及翻译吴敏树《新修吕仙亭记》原⽂及翻译《凡⾳,⽣于⼈⼼者也》原⽂及翻译《宋书·谢弘微传》原⽂及翻译《宋史·蒋重珍传》原⽂及翻译《与致虚妹丈书》原⽂及翻译《周顗奔琅琊王睿》原⽂及翻译《⽵⼭》原⽂及翻译司马相如《⼦虚赋》原⽂及译⽂《初,魏⼈范睢从中⼤夫须贾使于齐》原⽂及翻译吕⼤防《合江亭记》原⽂及翻译陆陇其《崇明⽼⼈记》原⽂及翻译《明史·陈幼学传》原⽂及翻译王鏊《王⽂恪公笔记》原⽂及翻译《陈书·张种传》原⽂及翻译《霍丘知县阳湖左君》原⽂及翻译《楚襄王为太⼦之时》原⽂及翻译《宋史·苏缄传》原⽂及翻译《明史·杨信民传》原⽂及翻译《黄花岗七⼗⼆烈⼠事略序》原⽂及翻译袁枚《江宁两校官传》原⽂及翻译《宋史·席旦传》原⽂及翻译《旧唐书·王维传》原⽂及翻译杨⼠奇《翠筠楼记》原⽂及翻译《敬之识才》原⽂及翻译《⼦昂碎琴》原⽂及翻译《新唐书·马怀素传》原⽂及翻译《三国志·程昱传》原⽂及翻译顾炎武《⽉⾷》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王沿传》原⽂及翻译《明史·⾦国凤传》原⽂及翻译《宋史·邹浩传》原⽂及翻译《明史·廖永安传》原⽂及翻译《晋书·谢安传》原⽂及翻译《汉书·霍去病传》原⽂及翻译《明史·张⽂锦传》原⽂及翻译王慎中《海上平寇记》原⽂及翻译《晋书·安平献王孚》原⽂及翻译《旧唐书·杜亚传》原⽂及翻译《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原⽂及翻译《新唐书·马燧传》原⽂及翻译《⾼帝求贤诏》原⽂及翻译《三国志·刘放传》原⽂及翻译《宋史·吕蒙正传》原⽂及翻译《晋书·傅咸传》原⽂及翻译《明史·崔铣传》原⽂及翻译《秦废封建》原⽂及翻译王充《论衡·⾃纪篇》原⽂及翻译《列⼦·说符》原⽂及翻译《明史·邹应龙传》原⽂及翻译王引之《汪容甫先⽣⾏状》原⽂及翻译《后汉书·赵憙传》原⽂及翻译《陈书·谢贞传》原⽂及翻译《新唐书·王⽅翼传》原⽂及翻译程晋芳《⽂⽊先⽣传》原⽂及翻译《裴琰之传》原⽂及翻译《辽史·萧韩家奴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徽传》原⽂及翻译《李世民畏魏征》原⽂及翻译杨循吉《况侯抑中官》原⽂及翻译《新轩乐府引》原⽂及翻译《南齐书·垣崇祖传》原⽂及翻译《宋史·喻樗传》原⽂及翻译《周书·颜之仪传》原⽂及翻译王安⽯《⽥公墓志铭》原⽂及翻译《宋史·张景宪传》原⽂及翻译《宋学⼠⽂集·李疑传》原⽂及翻译《郁离⼦》序原⽂及翻译《宋史·种放传》原⽂及翻译《宋史·张邵传》原⽂及翻译《宋史·赵湘传》原⽂及翻译李渔《闲情偶记·卷五》阅读练习及答案欧阳修《养鱼记》原⽂及翻译《齐⼈说靖郭君》原⽂及翻译《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原⽂及翻译《明史·崔恭传》原⽂及翻译《宋史·王罕传》原⽂及翻译《宋史·赵晁传》原⽂及翻译宋濓《宣慰曾侯嘉政记》原⽂及翻译《魏书·张济传》原⽂及翻译《宋史·邵伯温传》原⽂及翻译《宋史·王觌传》原⽂及翻译《宋史·种谔传》原⽂及翻译《宋史·袁甫传》原⽂及翻译《韩雄传》原⽂及翻译《元史·王都中传》原⽂及翻译《新唐书·源乾曜传》原⽂及翻译姚鼐《答翁学⼠书》原⽂及翻译童轩《治溷⽣传》原⽂及翻译《宋史·赵禼传》原⽂及翻译《晋书·⽯鉴列传》原⽂及翻译《汉书·张骞传》原⽂及翻译《南史·张⾏信传》原⽂及翻译王⼠祯《登燕⼦矶》原⽂及翻译《宋史·⽂天祥传》原⽂及翻译(⼆)⽂天祥《游⽂⼭观⼤⽔记》原⽂及翻译《宋史·黄洽传》原⽂及翻译欧阳修《与⾼司谏书》原⽂及翻译《资治通鉴·公孙度传》原⽂及翻译《晋书·王导传》原⽂及翻译《赵简⼦传》原⽂及翻译《宋史·刘颖传》原⽂及翻译《元史·梁曾传》原⽂及翻译《明史·李汝华传》原⽂及翻译⽂同《屯⽥郎中⽯君墓志铭》原⽂及翻译《明史·仇钺传》原⽂及翻译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原⽂及翻译《元史·姜彧传》原⽂及翻译《新唐书·王沛传》原⽂及翻译《宋史·吕公绰传》原⽂及翻译《北史·达奚长儒传》原⽂及翻译《宋史·司马池传》原⽂及翻译《史记·晁错传》原⽂及翻译《宋史·韩通传》原⽂及翻译《三国志·韦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晋书·王舒传》原⽂及翻译《史记·陈豨传》原⽂及翻译《新唐书·元澹传》原⽂及翻译《元史·谢让传》原⽂及翻译《南齐书·张融传》原⽂及翻译《周书·泉企传》原⽂及翻译《元史·安童传》原⽂及翻译《尉缭⼦·治本》原⽂及翻译《宋史·符彦卿》原⽂及翻译《旧唐书·郑善果传》原⽂及翻译《新唐书·陆⽻传》原⽂及翻译《明史·叶旺传》原⽂及翻译《宋史·丰稷传》原⽂及翻译《宋史·萧注传》原⽂及翻译《旧唐书·刘⿊闼传》原⽂及翻译李渔《⾼低抑扬》原⽂及翻译《明史·胡⼴传》原⽂及翻译《⾦史·张⾏信传》原⽂及翻译《辽史·耶律安抟传》原⽂及翻译《宋史·李⼤性传》原⽂及翻译《宋史·吴芾传》原⽂及翻译《元史·赵世延》原⽂及翻译《宋史·王刚中传》原⽂及翻译《明史·李东阳传》原⽂及翻译《宋史·曾⼏传》原⽂及翻译。
语文文言文翻译-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①,多逋负②。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
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
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大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郑亦云,悲夫!(节选自《史记·郑庄传》,有删改)【注】①僦人:指承揽运输的人。
②逋负:拖欠款项。
郑当时,字庄,是陈县人。
他的祖先郑君曾经做过项籍的将军;项籍死后,不久就归附了汉朝。
郑庄以行侠仗义而颇为自得,曾经解救张羽于危难之中,名声在梁楚地区广为传扬。
孝景帝时,郑庄为太子舍人。
每五天休假一次,常常在长安城郊设置驿马,问候朋友,迎送宾客,夜以继日,直到天亮,还总是担心不周到。
郑庄喜好黄老学说,仰慕忠厚长者有如唯恐见不到似的。
自考《古代汉语》全译文(2)
自考《古代汉语》全译文(2)自考《古代汉语》全译文(2)2007-1-5 【大中小】7、《祭十二郎文》——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妆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彊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彊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彊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十年1997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十年(1997-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曾良策编辑整理一、1997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权善才,高宗在位的时候担任将军。
中郎将范怀义率卫队在昭陵(太宗之墓)值宿警卫(值宿,整天整夜地值班),有一个侍卫军军士犯了法,权善才依法查办了他。
这个侍卫军军就多次请拜见高宗,他先情不自根本法地痛哭流泪(胜,经得起)说权善才等人砍伐了昭陵的柏树,这是十分不恭敬的事。
高宗也情不自禁地悲伤地痛哭不止,命令杀掉权善才。
理丞狄仁杰判权善才的罪,仅仅是免掉了官职。
高宗大发脾气,命令迅速执行死刑。
狄仁杰说:“法律是陛下制订的法律,我只是遵守它。
为什么因为砍伐了几棵小柏树而杀掉大臣,请求让我不接受陛下的命令。
高宗流着泪说:”“善才砍伐了我父亲陵墓上的柏树,我作为儿子是不孝,以至因为这几棵柏树要杀掉权善才。
我知道你是一个好法官,但善才等人最终必须判死罪。
”狄仁杰坚持谏争,侍中张文瓘(guàn)挥动笏(hù大臣上朝用的手板)板叫狄仁杰出去。
狄仁杰就举出张释之处理高庙一案以及辛毗(pí)处理牵裾(jǖ衣服的后襟)一案的案例说:“我听说触犯皇上,违背帝五,自古以来是件难事。
但我认为不难。
如果处在桀纣的时代就难,如果处在尧舜的时代就不难。
我瑞有幸遇上了尧舜时代,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到杀害。
陛下不接受我的劝告,我死去之后,在九泉之下见了释之,辛紫还会感到羞愧。
”高宗说“善才犯法在情理上不可宽容,按法律虽然不能判死罪但我恨得很深啊,必须超越法律的界限把他杀掉,狄仁杰说:”陛下制订法律,把它张贴在宫门口,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难道有犯罪不能判死刑,但特意命令要他去死的吧法律既然没有久的宏大定的标准,国家的各个部门凭什么来支配自己的行动陛下如果一定要改变法律,请求以今天作为开始。
高宗的主意这才取消。
说:你能遵守法律,我有个认真执法的官。
”命令把狄仁杰的事编入史册。
十年(1997-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十年(1997-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2009年2月10日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曾良策编辑整理一、1997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二、1998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三、1999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四、2000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五、2001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六、2002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七、2003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八、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15套)1.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用) 译文2.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Ⅱ(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区用) 译文3.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Ⅲ(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用) 译文4.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Ⅳ(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用) 译文5.2004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译文6.2004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译文7.2004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译文8.2004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译文9.2004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试题译文10.2004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译文11.2004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译文12.200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译文13.2004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译文14.200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译文15.2004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译文九、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16套)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河北、河南、安徽、山西)译文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黑、吉、桂)译文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四川、陕西、云南)译文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译文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译文6.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译文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译文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译文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译文10.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译文1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译文1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江西卷)1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山东卷)1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广东卷)1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译文16.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重庆卷)十、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7套试卷文言文译文0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02.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0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04.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05.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06.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07.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08.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09.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10.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1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12.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1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14.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15.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16.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17.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一、1997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权善才,高宗在位的时候担任将军。
97-98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1.陈宠字昭公,年轻时做过州郡吏,被司徒鲍昱府征召。
这时三府掾属专好交游,以不肯做实际工作为清高,陈宠常常批评这种做法,总是独自勤心于事务,多次为鲍昱陈说当时最应办的事宜。
鲍昱认为他的才能很高,因此转任辞曹,掌管天下的狱讼案件。
他所判决的案件都很公平,没有不使众人的心感到满足的。
肃宗初年,他作了尚书。
这时承继的是永平年间的旧例,吏政崇尚严厉,尚书们处理决断案件全都偏于苛重。
陈宠认为皇上刚刚即位,应该改变前代的苛刻政治,于是给皇帝上书。
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每到处理事务时务必做到宽厚。
2.太史公说:《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
”这是说的李将军啊。
我见到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他死的时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
他那忠实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谚语说:“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
”这话虽小,却可以喻大啊!3.不久,永嘉侯朱亮祖到了,他多次用权势想左右道同,道同没有被动摇。
有钱有势的几十个恶霸压低价格购买集市上的珍宝物品,他们稍不如意,总是用各种罪名诬陷人。
道同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给他们加上脚镣和手铐,各个恶霸的家人争着贿赂朱亮祖求他给免罪脱身。
亮祖设酒席召来道同,语气和缓地说这件事情。
道同声音严厉地说:“您是大臣,怎么受小人的役使呢!”亮祖不能使他屈服。
4.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顺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
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岂能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面向南方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
5.张劭说,“象你们这两个人,只是我活着时的朋友罢了,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所说的生死与共的朋友。
【参考文档】中考文言文《七月》全文详细翻译-实用word文档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考文言文《七月》全文详细翻译七月选自《诗经·豳风》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
十一月份风呼呼响,十二月份寒风刺骨。
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衫,怎么挨到年底!一月份修理农具,二月份下田耕地。
和我的妻子儿女一起劳动,忙得把饭带到田间地头,农官看到满心欢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
春天开始转暖,有了呜叫的黄莺。
女子提着大筐,沿着那小路走,寻找嫩桑叶。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苍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天日长长,采摘白蒿忙。
女子心中正忧伤,害怕碰上贵族家儿子同行。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八月份割芦苇。
开始养蚕的月份修剪桑树,取出斧头,用来砍掉高处的长枝,摘下它上边的嫩桑叶。
七月份开始有呜叫的伯劳鸟,八月份开始纺线,有的染黑色有的染黄色。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折,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贝鸟jue),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我染的大红色最鲜艳,给那公子哥儿做衣裳。
四月份远志开花,五月份蝉呜叫。
八月份收获,十月份落下枝叶。
十一月份捕貉子,取出狐狸皮,给公子做皮衣。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十二月份聚集起来,继续打猎。
自己留下小野猪,把大野猪献给公堂。
五月份蝗虫切股鸣,六月份纺织娘振动翅膀叫。
七月份在野外,八月份到房檐下,九月份进到屋里,十月份蛐蛐儿钻到我的床下。
把所有的洞塞住用烟熏老鼠,堵塞北窗缝泥住门边洞。
可怜我的妻子儿女,说是为了过冬,进到这破屋居住。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三国志文言文翻译(通用9篇)
三国志文言文翻译三国志文言文翻译(通用9篇)《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国志文言文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志文言文翻译篇1【原文】孙权字仲谋。
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
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
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1〕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注解】〔1〕禄(lù)祚(zuò):亦作"禄胙",福禄。
【译文】孙权字仲谋。
长兄孙策平定江东诸郡时,他年仅十五岁,试用为阳羡县县长。
曾被郡里举荐为孝廉,州里推举为茂才,奉义校尉。
汉朝因为孙策远在江东还依然尽臣子的职责,交纳贡物,就派遣使者刘琬赐给他爵位和官服。
刘琬对人说:"我看孙家兄弟都才华出众,深明事理,但都寿命不长,只有老二孙权,体态魁伟,相貌不凡,不同于凡人,有大贵的表相,寿命又是最长的,你们可以记住我说的这些话"。
【原文】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
勋破,进讨黄祖于沙羡。
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
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
况今奸宄〔1〕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2〕盗,未可以为仁也"。
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辅事焉。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
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文言文翻译2003
魏文侯与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约定时间去打猎。
这天,喝着洒十分快乐,天又下雨。
魏文侯将出去,左右的人规劝说:"今天饮洒兴致正高兴,天又下雨,您将去哪儿?”魏文侯说:"我与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约定去打猎,现在虽然快乐,难道能不遵守约定碰头的时间吗?”才冒雨前往,亲自宣布停止这次打猎。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
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
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
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
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
”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
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
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
老友说:“好啊。
”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
”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
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
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杨万里,字廷秀,是吉州吉水人。
绍兴二十四中进士,做了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当时张浚被贬谪在永州,正比们辞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访都不能见到,写信尽力请求才被召见。
张浚用使心意正直诚恳的学问(即儒家中庸之学)教导勉励她。
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诸葛亮带领军队到了南方的中部,凡打仗的都胜利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淡薄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成就学业。
放纵怠慢,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的及呢?
狼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