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 群落的结构(共34张PPT)
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问题一、生物的种间关系——捕食关系曲线中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1.根据一般情况下的数量关系看起点。
起点高,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分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不同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一般与生物的个体数量呈正相关,所以从曲线上看,如果哪一条曲线所代表的生物个体数量多,那么它就是被捕食者,也就是处于低营养级的生物。
2.根据升降顺序,先升先降者为被捕食者,后升后降者为捕食者。
3.根据峰谷时间,先出现波峰的是捕食者,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
或找两条曲线的最高点来看,当捕食者数量最多时,被捕食者数量降的最快,当被捕食者数量最多时,捕食者数量升的最快。
问题二、生态位〔niche〕是指某一物种在相应的生物群落中所处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与其他相关物种〔如食物和天敌等〕之间的关系。
生物在某一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布,如以图表示,常呈正态曲线〔图5-5〕。
这种曲线可以称为资源利用曲线,它表示物种具有的喜好位置〔如喜食昆虫的大小〕及其散布在喜好位置周围的变异度。
例如〔a〕图各物种的生态位狭,相互重叠少,d>w,表示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小,〔b〕图各物种的生态位宽,相互重叠多,d<w,表示种间竞争大。
比较两个或多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就能分析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情形,探讨竞争与进化的关系。
如果两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完全分开,那么就有某些未利用资源。
扩充利用X围的物种将在进化过程中获得好处;同时,生态位狭的物种,如〔a〕图,其激烈的种内竞争更将促使其扩展资源利用X围。
由于这两个原因,进化将导致两物种的生态位靠近,重叠增加,种间竞争加剧。
另一方面,生态位越接近,重叠越多,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按竞争排斥原理,将导致某一物种灭亡,或者通过生态位分化而得以共存。
后一种情形是导致两共存物种的生态位分离。
总之,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的生态位接近,种间竞争又促使两竞争物种生态位分开,这是两个相反的进化方向。
高中生物必修3讲义: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含解析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知识点一 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知识梳理1.群落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01生物种群的集合。
(2)举例①一个池塘里全部鲤鱼。
(□02×) ②一个池塘里全部鱼。
(□03×) ③一个池塘里所有生物。
(□04√) (3)与种群的关系同种生物个体――→全部□05种群――→所有种群□06群落2.群落水平上的研究问题 (1)研究的问题(2)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12种群。
3.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不同群落的□13物种数目有差别,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1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15丰富度,即群落中□16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17越丰富。
海拔越高,群落丰富度□18越低。
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①土壤动物具有□19趋暗、□20趋湿、□21避高温的习性。
②调查方法:常用□22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③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
④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23种类和数量。
⑤丰富度统计方法:一是□24记名计算法,二是□25目测估计法。
(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32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33越多,群落结构也□34越复杂。
(4)用具分析①诱虫器诱虫器中的□35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它利用土壤动物具有□36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热源。
②吸虫器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37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5)注意事项①取样时应注意□38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结果偏差较大。
②用体积分数为□3970%的酒精杀死并保存标本,若要保存活体通常用含有湿棉花的试管收集。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共34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联前系后]
巧用单、双箭头判断相关成分或结构间的相互关系
(2)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关系: 垂体与其他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之间为双向箭头,其 他腺体与下丘脑以及下丘脑与垂体之间为单箭头,故图 2 中 1 是下丘脑,2 是垂体,3 是其他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4、循环过程:
CO2
无机环境
光合组作成用生、物化体能的合元成素作用
生物群落
呼吸反作复用循、环分解作用、化
石燃料燃烧
练习巩固1:
判断正误
(1) (2014·江苏)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三、温室效应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4.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低能 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 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 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 急剧增加
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 作用
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 物的分解作用
必修③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默写: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__态__系_统__组___成__成_分_, _营_养__结__构_。 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哪些?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__食__物_链___和_食__物__网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 系统的_能_量__流__动__ 和_物__质_循__环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种间关系(共18张PPT)
2.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 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 营养。这种关系在生物上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2018/5/20
3.狼狗常把排尿点作为与同种其它个体交流情报 的“气味标记站”。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
A.种内斗争 C.种间斗争 B.种内互助 D.种间互助
6:白蚁消化道内有一种叫多鞭毛虫的原生动物。多鞭 毛虫能分泌水解纤维素的酶来消化白蚁的食物-木材, 若把白蚁体内的多鞭毛虫杀死,白蚁很快也就饿死, 而多鞭毛虫离开白蚁的消化道也不能生活这两种生物 之间的关系是( )
2018/5/20
A.共生
B.寄生
C.腐生
D.竞争
7:噬菌体与其侵染的细菌之间关系( ) A.互利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8:森林中生物防治松毛虫的常用方法有招引灰 喜鹊和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 与松毛虫的关系分别为( ) A.竞争和共生 B.捕食和共生 C.捕食和寄生 D.寄生和捕食
2018/5/20
真题演练:
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且乳 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这些现象在生态学 上可解释为( ) 【答案】A A种内互助、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B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C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D种间斗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解析】考查生物因素中的种内和种间关系。乳酸菌产生乳酸抑制 异种微生物生长首先取决于乳酸菌之间种内互助,这是一个隐含因 素。乳酸菌与异种微生物之间是种间斗争;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 抑制本身繁殖是属于同种生物之间的种内斗争。
2018/5/20
9:在金合欢树①的大而中空的刺中,栖息着一种 专以金合欢幼叶或蜜汁为食的蚂蚁②,它们经 常成群结队在金合欢树上 “巡逻”,随时向以 金合欢为食的来犯动物③发起进攻,它们能咬 断缠绕在金合欢上的其他植物④,以保证金合 欢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致被排挤或死亡。请回 互利共生 竞争 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教案
群落的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解释群落的概念2.识别群落类型,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2.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群落的涵义2.群落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三、学情分析“群落的结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
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
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进而导入新课;在学生理解群落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并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通过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图片以及课本上的资料,讲解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最后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群落的结构预计用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引导学生讨论: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学生:看图,完成讨论题。
人教版教学课件洪泽外国语中学生物必修3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公开课课件
14
根瘤内有大量 根瘤菌 豆类植物的 根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根瘤菌
豆类植物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15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藻类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生物B
时间
思考:
关系类型 物种 A B
种间关系
关系一般特征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个体A得利 个体B有害 实例
20
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 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 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
4、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 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竞争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关系,猫头 鹰和蛇之间既是 捕食 关系,又是 竞争 关 系。
21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 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 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 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 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 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互利共生
2、有益菌群与人体是什么关系?
18
谈一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19
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空间结构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一题多变】 (1)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2)若上述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
答案 (1)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平衡 (2)②④
知识点二 群落的空间结构(P74-75) 梳理教材新知
②一定________。
③各种________的集合。
(3)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六个问题: ①群落的________组成,丰富度。 ②________关系。 ③群落的________结构。 ④群落的________。 ⑤各种群占据的位置。
⑥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4)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________。
3.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 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 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 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 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 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②竞争
b.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③寄生
c.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④互利共生 d.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答案】 1.(1)①× ②× (2)①地点 ②区域 ③生物种群 (3)①物种 ②种间 ③空间 ④演替 (4)种群
2.(1)不同群落 (2)丰富度 物种数目 (3)丰富 3.①—c ②—b ③—d ④—a
掌握核心内容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及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
1.全面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 (1) 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如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 林等一定范围内。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
当堂检测
1、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 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D)
A. 有效避免竞争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D. 以上都正确
2、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C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光照 强度
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 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 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 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 的苔鲜和昆虫。
?动物分层现象的原因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水平结构
原因:地形、光照、湿度、人和动物等因素的影响
复习: 种群: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的总和。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植食性鱼、浮游动物、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肉 食性鱼大量减少,池 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 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植食性鱼、浮游动物、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肉 食性鱼大量减少,池 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 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一、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捕食
1、特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新教材)必修1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第2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3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第4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第2节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酶一酶的本质和作用二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第3节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捕获光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引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2节自然选择和适应的形成第3节种族基因组成的变化和物种的形成一种族基因组成的变化二自然环境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选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第2章神经调节第1节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法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第5节人脑的高级功能第3章体液调节第1节激素和内分泌系统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4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2节特异性免疫第3节免疫失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第2节其他植物激素第3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第4节环境因素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选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第3节群落的演替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第3节生态工程一生态工程的原理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选修3第1章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二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一动物细胞培养二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第3节胚胎工程一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二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第3章基因工程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第四节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及应用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第2节关注生殖性克隆人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活动过程 ①土壤中稍大型的小动物用 包着纱布的镊子 取出,微小动 物用细孔尼龙纱布 筛出,装入有固定液的瓶中,贴上标签。 ②将固定后的标本倒入培养皿中。 ③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进行分类,将数量和种类记录在 表中。
(3)分析讨论 ①土样中的动物是否能全部找出来?为什么? ②根据不同地点相同深度土样中小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的 不同,分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
17
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 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 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 合理的解释是( D )
提示:①不能;有些更微小的动物会“漏网”。 ②土壤是土壤中小动物居住和觅食的场所。土壤中小动物 的组成及其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 程度,如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温度、湿度、各种有毒化 学物质的含量等都会影响小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
解析: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对象是土壤 样本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小动物,调查的指标是小动物种类(丰富 度)。
2.群落结构的形成及意义 (1)形成: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 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1)光照不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 的唯一因素,温度、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影响因素。
(2)水域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布的不是温度,虽然随着深度的 增加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但主要因素还是光照,在 200 米以下 水域中几乎是没有光的,所以缺乏绿色植物。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课件7 新人教版必修3
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 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森林 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 昆虫。
⒉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 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 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
地球表面因降雨量、温度大小等生态因子从赤道 到北极依次有 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苔原等 不同类型的群落.
++ +- -- +-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个 体 数
捕食
B A 1 时间 A
个 体 数
2
竞争
A
B 时间
B
个 体 数 3
B
共生 时间
个 体 数 4
寄生 时间
A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水平结构:
⒈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 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C. 寄生
D. 捕食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 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 称( A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广东200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 (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C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2.提示: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 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 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 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高中生物概念图全套(150张PPT)
专题3 胚胎工程
桑椹胚
桑椹胚
椹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
伦理性
专题5 生态工程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护生物多样性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1 基因工程
专题2 细胞工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激素调节——促胰液素的发现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
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特征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必修2 遗传与变异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选学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高中生物概念图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变异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6张PPT)
37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 原因之一?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 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 频繁发生。
38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 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 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 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 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6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2:41:49 P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
一、群落的概念及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错误!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3.研究群落的基础:研究种群。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错误!1.意义: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三、种间关系[连线]错误!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错误!1.土壤生物的特点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3.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共研探究]1.如图,池塘中的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着多种生物,请分析以下问题:(1)列举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
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的数量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减少。
(3)群落的概念:由(2)可知,生活在该池塘的各个种群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它们构成的这个有机体就是群落,其含义为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4)群落概念的4个关键点①随着时间的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
②群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内的各种生物聚集在一起才能发生关系。
③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④不是简单随机聚集,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
2(1)由上表可看出:不同群落的物种种类和数目有差别。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来衡量。
(3)由表中信息可推测: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
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高中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和自身的生命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目录编排合理,知识体系清晰,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介绍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让我们了解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阐述了细胞中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详细讲解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介绍了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讲述了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说明了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功能和结构特点。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详细讲解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阐述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现象。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讲述了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详细讲解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及特点。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介绍了酶的作用和本质,以及酶的特性。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讲解了 ATP 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详细阐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过程和影响因素。
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讲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介绍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讲解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件
优势种、_______关系、群落的 _______、空 物种组成 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位 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
丰富度 物种
3.物种组成:群落的______________是区别
[思考探讨]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海水深 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怎样变化? 2.池塘中的生物群落是由所有的动物、植物 构成的吗?为什么? 提示: 1.物种丰富度都减少。 2.不是,应该是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 微生物等。
[思考探讨] 3.由于过度密植,小麦植株相 互争夺养料和空间等,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 种内斗争。
1.种群与群落的比较
种群 群落
一定自然区域内 各种生物个体 的集合
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 概念 个体的总和
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主要特征:垂直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结构的分层现 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影响 象和水平结构 种群密度,决定种群的 的不同种群的 发展趋势 分布差异
群落的空间结构
不同的空间 1.概念: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
___________。
2.空间结构类型
栖息空间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面上,大多数群落具
光照强度 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植物分层的主要因
素是光,森林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和食物条件。
镶嵌
[思考探讨] 4.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 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 5.影响高山植物和水生生物空间结构的主要 因素分别是什么? 提示: 4.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 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 为种群而非群落,不是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 象。 5.温度和光照。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共34张)
御环境变化能力增强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二、演替的类型: 1.例: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6)森林阶段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二、演替的类型: 1.例: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 (3)苔藓阶段 (4)草本植物阶段 (5)灌木阶段 : 更高的灌木在竞争中占优
势;各种鸟类迁入;群落结构较稳定, 抵
(御6)环森境林变阶化段能:力高增大强的乔木在竞争中占优
势;群落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相对稳定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二、演替的类型:
1.例: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光照强度)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自学指导 ➢根据教材P82, 完成要点分析中的四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 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 水土流失,江 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 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 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 20日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后,调节气候 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大大增强。
(1)裸岩阶段 : 无生物群落
(2)地衣阶段 : 地衣首先定居在裸岩;并 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3)苔藓阶段 : 苔藓与地衣竞争阳光处于 优势;进一步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土 壤微生物丰富度增加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4.3群落的结构(共36张PPT)
4、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的分布不包括( D )
A、光照强度 B、湿度 C、温度大小 D、生物种群的特征
练习
(1)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 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
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A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2)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
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
生物学上称(A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C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知识储备
1.种群数量的增长有“ ”型和“ ”型两种类型。下图
为微山湖中鲤鱼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该图属于“ ”型。
J型曲线的公式是 “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 点。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 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 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 点 所代表的水平上。
4.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 。若在此点鲤鱼的种群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
“同一时间”→随着时间的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 数量会发生改变。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共37张PPT)
三、种间关系 -----竞争(你死我活)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 争关系,则可表示为: A C 生 生 B 物 物 生物 B 生物B
数 量
生物A
时间
数 量
生物A
时间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 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
三、种间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三、种间关系 资料1 高斯实验
两种草履虫单 独培养和混合培养 时种群个体数量发 生动态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
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 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 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 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 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 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 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 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 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竞争。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一)垂直结构 ——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 林的上层活动,吃高 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 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 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 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 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思考讨论
光照强度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种间关系
群落演替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苔 原
针叶林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这些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 重要特征。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 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依 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上池塘生物群落,可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
同种
个体
全部
各种
种群 种群
相互联系
群落
种群数量变化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 演替
1.下列叙述中,属于群落的是( D )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类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昆虫 D.浅海中的鱼类、节肢动物、海藻等生活在一 起的全部生物
因及意义分别是?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 主要原因是?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
1、垂直结构 光照 强度
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 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 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 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 的苔鲜和昆虫。
2.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 c
B. 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 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
C. 种群和群落没有任何关系 D. 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 密切相关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9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 我这国些南群方落的不同是靠什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么来区别的呢?
1.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 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
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D )
A.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
2.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不正确的是( C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 有差异
群 落 小 结
A.垂直结构互和之水间平具结有构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 B.群物落种组成种和生数垂物量直种比结群例构的:总不和同。种群在垂直方 C.对群落结产构生重水大平向影结上响构的的:分优不层势同现种种象群。在水平方
D.彼此间有直接或向间上接的的分营区养现关象系。
4、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
?动物分层现象的原因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 湿度的高低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 地段的现象,表现为镶嵌分布。
任何群落都同时具备垂直和 水平两种结构。
思考: 如果你有一个面积固定的鱼塘,现在有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鱼苗供你选择投放,你将 如何选择使鱼塘获得最大的收益?(提示:鲢 鱼栖息在池塘的上层;鳙鱼栖息在池塘的中上 层;草鱼栖息在池塘的中下层;青鱼栖息在池 塘的底层。)你还能举出农业生产上运用群落 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例子吗?
生
物
数
被捕食者
量
捕食者
时间
竞争
个 体 数
时间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捕食
个
B
体
A
数
1 时间
个
竞争
体
A
数
B
2 时间
A
个
B
体
数
共生
3 时间
B
个
体
数
A
寄生
4 时间
21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P74-75)
1.什么是群落的空间结构? 2.群落空间结构分为哪几类? 3.垂直结构中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学习目标
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 能正确判断种间关系 4. 关注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意义在生产 实践上的应用。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植食性鱼
肉食性鱼
1.上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你能说出 这个池塘中生活着多少个种群吗?
生 物 数 量
资料1
生生物物BA
生物B 生物A
时间
寄生
病毒与人? 蚊子与人?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生
B 寄生虫
物
数
量
A 宿主
时间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地衣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藻类
生 物
生物A
数 量
生物B
时间
思考:在池塘生物群落中,存不存在垂直结构?
荷花、芦苇等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 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
鲢鱼在水体浅层;草鱼在中层;青鱼、虾、蚌 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四、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小动物存在的意义? 2.采集、调查方法? 思考:不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的原因?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4.实施计划的步骤? 自主学习:课本P75-76
1、如何解释下列实验结果?
2、从图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 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资料分析;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
讨论:
1. 单独培养: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 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 习性,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 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最终大草履虫失去 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
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
系
A
A.共生
B.竞争
C5.、寄采生蜜的蜜蜂D回.捕巢食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
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
生物学上称( )
A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32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
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竞争
热带雨林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 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
多少称为丰富度
常绿阔何叶表林示呢?
3、变小
苔原
落叶阔叶林
我国从南方到北方群落 的丰富度如何变北化方?
针叶林
自主学习(P72-73)
1、种间关系主要包括哪些?正确判断以下种间
关系。
• (1)“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 间的关系 D
• (2)狼和羊的关系 A • (3)冬虫夏草 C • (4)羊瘤胃中的微生物和羊的关系是 B • A .捕食 B.互利共生 C.寄生 D.竞争
2.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 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 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由于植 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 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 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资料1: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 势,最终灭亡。
资料2: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3.种在一个发育概良念好:的在森一林定里空,间从和树时冠间到内地同面种划生分
为下群与生透乔木光层度种不、群灌同物木的特地层征个、方体草,的种 性植本总群 别层物和密 比和种。度 例类地、 、被也年 出层有龄 生,所组率同区成与时别死,,亡林这率
表物明群落有一概定念的:(生A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