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_万依依

合集下载

北川震后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

北川震后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
设 备 上浪 涌 过压 幅 值 ( 电压 保护 ) 过 。这 三
目前 , 虽然 防雷经验和技术越 来越 成 熟 、 善, 还是不 能完 全控制和 杜绝 强 完 但
雷 电对 工 程 设 施 的 破 坏 。 首 先 , 技 术 上 从 进 一 步 优 化 、 善 防 雷 系 统 。 次 , 好 职 完 其 做 工 防 雷 知 识及 设备 运 用 的培 训 , 强 自动 加 化 设 备 的 防 雷 安全 。最 后 , 管 理 上 下 功 从 夫 , 强 雷 电 发 生 时 , 量 切 断 暂 时 不 用 在 尽 的供 电 设备 电源 和 通 讯 端 口 , 免 引 入 雷 避 电 。在 强 雷 电过 后 , 及 时检 查 、 复 、 要 恢 更 换 防 雷 设 备 。对 防 雷 系 统 应 设 有 专 人 管 理, 以确 保 系 统 运 行 正 常 。
来重大损失 。羌族聚居地 博物馆倒塌、 大
量 文物 被 毁 , 楼 、 脚楼 倾 覆 ,释 比 ” 碉 吊 “ 身 亡 或 失 踪 , 村 落 遍 布 瓦砾 , 国 乃 至 世 古 中 界 唯 一 的羌 族 自治县 北 川 更 是 满 目疮 痰 . I 传 统 民居 建 筑普 遍 倒 塌 。 北 川 县 刚 出 台 的 灾 后 重 建 规 划 把 传 承 和 开 发羌 文化 列 为 重 点 , 发 展 ( 发) 把 开
生活 , 发展北川经济, 就成为 灾后 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北川县 的灾后重建规划把传承和 开发 羌文化列为重点, 把发展 ( 开发 ) 乡村旅
游 作 为展 现 羌族 文 化 的 重要 手 段 本 文 对 民居 酒 店 和 乡村 旅 游做 一 简要 阐 述 , 时分 析 了把 羌族 民居 这 一 羌族 文 化 重要 载 体 开 发 成 同

川西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及其设计应用

川西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及其设计应用

川西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及其设计应用作者:王名舸张歆悦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第14期摘要:指出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传统的羌族民居的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习惯,同样在舒适度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

以水磨镇“水磨坊”项目为例。

从用地环境、人口变化、产业变化、功能变化4个方面,对川西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融入传统羌族民居的思考。

关键词:川西羌族民居;空间形态;汶川“水磨坊”中图分类号:TU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4-0228-031川西羌族传统民居环境特征1.1自然环境特征1.1.1地质环境自然灾害在川西高原是时常存在的,高烈度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威胁着羌族民居的安全性,也考验着羌族工匠的智慧。

为了应对常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在平面布局方面,相对简洁的对称式平面是羌族民居较多的选择;在外观形态方面,多是呈现上大下小稳定的梯形,加上木头外挑的小阁楼,丰富建筑立面。

1.1.2地理环境川西境内峰峦叠嶂,河川纵横,羌区属于四川盆地外围山体向西部高山高原过渡的地带,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不同寨落分布在高山、半山和河谷地区,落差极大。

由于特殊地形的影响,建筑修建于高差极大的山体上,在空间布局上,羌族民居都是相对独立分散的存在,为了满足日常活动空间的需要,就出现了退台式的布局形式,将居民的活动区域从地面抬升至二三层平面上,由于山地交通的不便,以及川西羌族聚集区的山体属于岩石山体,建筑外表面基本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岩石砌筑而成。

1.1.3气候环境川西羌族聚居区位处于高海拔地区,山地气候特征明显,早中晚温差较大,冬季气温寒冷,寒冷的西北风影响建筑的保暖,由于山地的地形原因,容易产生极端的风场,风可能来自不同时间、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吹向建筑,建筑的防风措施也需要做到位。

所以羌族民居尽量减少开窗面积,但在南向建筑面设置了较大窗洞,使用可根据气候调节的木窗,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具有室内采光、保温隔热的效果。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策略研究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策略研究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策略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特征及价值•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策略理论•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实践探索•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策略影响因素及分析•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策略实施保障措施•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国家文化自信和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独特价值羌族民居建筑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对于弘扬羌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历史、艺术、人文等多个角度,对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进行研究,探索在现代社会中重构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策略与方法。

研究内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梳理、实地考察、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羌族民居建筑文化进行深入探究。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从多维度视角研究羌族民居建筑文化,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路,丰富了民族建筑文化的研究内容。

同时,本文结合现代社会背景,探索重构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策略与方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不足本文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未能对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同时对于一些具体实践案例的分析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此外,对于现代社会中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的策略与方法的探讨也还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创新点研究创新点与不足VS02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特征及价值精神文化羌族民居建筑文化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羌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物质文化羌族民居建筑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包括房屋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等方面,体现了羌族人民的生存智慧和创造能力。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内涵民族性羌族民居建筑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体现了羌族人民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信仰表达。

羌寨建筑色彩特色浅析

羌寨建筑色彩特色浅析

羌寨建筑色彩特色浅析摘要:5.12汶川地震后的三年灾后重建工作中,羌寨建筑的修复及重建也在积极的进行,怎样对羌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以及对羌寨的文化重构,是个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现存的羌寨的建筑色彩调研,分析并总结原有羌族聚居地的建筑色彩特点及其成因,再通过对重建羌寨进行色彩调研,对新旧建筑的地域色彩及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希望在将来建设羌寨特色建筑时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羌寨;色彩;建筑色彩;特色Analysis of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Qiang- Before and after the 5.12 earthquake architecture, for example QiangLan hai ruiWu weiAbstract: three years after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work, Qiang building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is also actively carried out, how the protection of the Qiang culture and heritage, as well as reconstruction of the Qiang culture, is a very thought-provoking and explore the issue. Based on the existing building color Qiang research,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building settlements Qiang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olor, and then re-Qiang by the color of the research, the color of old and new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area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hope in the future wh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Qiang characteristics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Keywords: Qiang; color; architectural color; features一、背景与命题“5.12”汶川地震,夺去了众多的生命和不少灾区同胞的家园。

北川新县城羌族文化景观的选择与建构

北川新县城羌族文化景观的选择与建构

北川新县城羌族文化景观的选择与建构作者:郭依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2期摘要:地震后重建的北川县城融入了许多“典型”的羌族式景观,如对禹的崇拜及羌族民族服装的展示,他们经过被选择和建构在北川新县城中作为传统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向外界展示,这种选择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这个不断构建其形态的过程则不断的为其意义呈现提供动态说明。

关键词:北川羌族;景观展示;建构传统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在2008年的地震之后,北川被异地重建于距离原址20余公里处的安县安昌镇东南2公里的板凳桥。

新的北川县城在建造中突出了很多景观,如“巴拿恰”商业街、羌居式的建筑、禹王桥等。

有人说新的北川是“羌味十足,一羌到底”,认为北川俨然已成为一个代表羌族文化、展示羌族传统的场域。

一切都像人们展示了一个有着鲜明特征和悠远流传的传统的民族——羌族。

而在现在北川新县城中所突出的景观中,有一些是从别处将文化符号移植过来或是吸收各种元素整合而成的新的景观。

在本文意在探讨北川新县城中是为何选择以及如何建构景观以突出其羌族特色的。

一.大禹崇拜的景观展示在新建的北川县城内有着禹王桥和禹王广场等标志性的建筑,他们都将大禹作为符号来加强“禹是羌人的始祖,大禹精神是羌族的精神”这样的观念,同时以此来证明北川县与大禹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地方,是大禹出身地的正宗。

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说,新的北川县城是异地重建于板凳桥,这个地方原来是否与大禹有关尚不可考,而据现有资料表明,真正与大禹的传说相关的另有其地。

在北川自治县虾辖有一个叫做禹里的地方,这里是原来的北川县城所在之处,在这里原修有大禹纪念馆和塑像,据当地人讲述,此乃大禹出生的地方,有关此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孟子》中的“禹生于石纽,西夷人也”,这就为这种说法提供了官方的文本资料。

北川境内也确有石纽山,说北川是大禹的降生之地似也不是空穴来风。

虽然北川羌人自称是禹的后代,但对于大禹的祭祀,他们却并不是最先便有体现的。

北川震后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

北川震后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

北川震后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作者:王莹邹洪伟谭颖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2期(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使绵阳市北川县羌族聚居地遭受到沉重打击。

如何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恢复居民正常生活,发展北川经济,就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

北川县的灾后重建规划把传承和开发羌文化列为重点,把发展(开发)乡村旅游作为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民居酒店和乡村旅游做一简要阐述,同时分析了把羌族民居这一羌族文化重要载体开发成民居酒店的可行性。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羌族文化;民居酒店;可行性“5•12”汶川大地震给震区旅游业带来重大损失。

羌族聚居地博物馆倒塌、大量文物被毁,碉楼、吊脚楼倾覆,“释比”身亡或失踪,古村落遍布瓦砾,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更是满目疮痰.传统民居建筑普遍倒塌。

北川县刚出台的灾后重建规划把传承和开发羌文化列为重点,把发展(开发)乡村旅游作为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而羌族民居,作为重要的羌族文化代表之一,其合理的开发与使用也成为人们尤为关注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和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理解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中的旅游活动总和,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及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众多的城市居民往往选择以乡村农户为主体投资经营的乡村民居酒店作为休整之所。

民居酒店是指居民将自己家庭多余的房间出租给游客,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的一种旅馆经营方式。

民居酒店的开设,不仅可以缓解旅游旺季时当地住宿接待设施的压力,为开办酒店的居民提供了一条经济来源,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调和了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灾后北川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与国外或者是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北川的乡村旅游乃至民居酒店仍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尤其一些特色古建筑在地震中的损失较大,不少旅游资源被破坏。

灾后北川房屋建设情况调查

灾后北川房屋建设情况调查

灾后北川房屋建设情况调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国人皆惊。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所到之处房屋基本尽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而各个受灾区都必须面临重建的仸务,家园的恢复迫在眉睫。

不过,急功近利的工程大家也是不允许的。

毕竟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已经无法弥补,不能再因为重建的豆腐渣而使受到二次伤害。

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居住着中国绝大部分的羌族人民。

或许,地震前只是属于绵阳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至少川外很少有人会听到北川然后马上反应出来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甚至不少川内的人也只是在听到羌族自治县的时候会顺口说出,其他,并没有多少了解。

当然,这是地震之前的事。

5.12地震,使得这个原本平静的羌族聚居地成为了全国皆知的地方,不过,这个也并不值得高兴欢呼,毕竟,这个出名的代价实在太高了,纵然我们并不能控制。

地震造成北川老县城基本上完全损毁,道路交通全部中断,房屋建筑系数倒塌,还有山体垮塌,泥石流等此生灾害。

可以说,在地理课本中介绍的地质灾害什么的在5.12地震中的北川都像是约好的一样出来赶了场集,一场浩劫生命财产的集。

地震灾害的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后,县城一片废墟不再适宜无关人员进出,加上余震不断,北川县城随时可能再次发生滑坡、泥石流、滚石等险情,人员频繁进出可能发生新的伤亡事件,并且经专家初步鉴定,北川县城基本不具备恢复重建的条件。

于是有专家提出了在县城旧址建立“北川地震博物馆”的思路,为确保地震灾后的县城原貌不被破坏,亦需要对县城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

而这一方案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于是,一个崭新的北川于地震过后重生,幸运活下来的人带着对不幸逝去的人的思念坚强地建设新北川,只为,一个震后简单的如以往的平静的生活。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北川重建规划保护利用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北川重建规划保护利用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与北川重建规划保护利用【摘要】羌族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民居建筑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简单的阐述了羌族民居文化传承,及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这种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从建筑风貌,到建筑组群布局。

作为唯一羌族聚居地,北川县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破环严重,如何保护羌族传统民居建筑,如何传承建筑文化,使得羌族传统民居焕发新的生机,本文进行了探索式的阐释。

【关键字】羌族民居,文化,风貌,北川,布局1 羌族民居分布1.1 羌族民居概况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汉羌族自治县境内, 有一部分居住在汉川、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

羌族传统民居建筑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历经5000 多年的传承发展至今,目前现存的羌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选址、村寨布局以及空间形式等方面,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古风遗韵,是古建筑研究的活化石。

1.2 汶川地震中的羌族民居在“5.12”大地震中,羌族传统民居地处龙门山断裂带,本次地震释放能量大烈度高,致使羌族传统民居不能承受经如此大的冲击破坏。

羌族传统民居地地处龙门山构造带,主要有三条断裂带穿越该地区,很多珍贵的建筑在地震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 羌族民居建筑文化2.1 羌族聚落历史文化羌人在石器时代已经在青康藏高原繁衍,发展出当时较先进的畜牧业和农业,并逐渐向中原地区迁徙。

秦汉时期的政治迁徙,导致部分羌人沿着岷江流域的西南民族走廊南迁。

岷江上游的羌族保留下来延续至今,并仍沿袭着许多相当古老的原始羌民族传统。

交通的不便使外界对他们的迁徙、演变、生活缺乏完整的了解。

2.2 羌族建筑风貌羌民在岷江上游河谷地区建造石砌房屋,特别是防御性的高大碉楼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而这种建筑形式在近二千年中一直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

由于缺乏规范的集权管理,羌族文化,也包括民居建筑保持着原始、纯正的古朴面貌和随意性,成为研究汉族、藏族和其他众多与其有关的民族建筑的宝贵依据。

新北川城市建筑风貌探讨-(中规院...

新北川城市建筑风貌探讨-(中规院...
羌人说:“做人要像碉楼一样,有脊梁。”
羌族的历史
羌——古族名。最早见于甲骨卜辞。“羌”族
群的出现更早,可追溯到传说中的炎黄部落时代之
前,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羌族历史在我国民
族史上占有极为重要地位,据说是汉族的前身——
“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她的若干分支 逐渐演变成藏缅语族的各民族。因此,研究藏、彝、
隋唐以来,羌人处于中原汉 族和青藏高原吐蕃人之间,成为 两者之间的纽带。中原的物资、 商品与边区的特产相互交易发展。 这种亲密关系,促使羌人要求 “入籍”成为唐朝管辖之地。其 中一部分则处在吐蕃政权制约之 中,此就是长期定居岷江上游的 羌人。这部分羌人以自己勤劳、 勇敢、善良的秉性与当地土著民 族和睦相处,渐自融合而成今日 之羌民族。
永昌镇城市建筑风貌探讨
前言
“无情的天灾和战乱,失去了美丽的家园。 羌人集众往西走,去寻找幸福的源泉。”
“羌人九弟兄率九支人,魔兵冲散各逃生。 战火滚滚染血腥,各自奔波找前程。
阿爸白构是大哥,率众奔向补尕(gǎ)山。”
“白衣女神立云间,三块白石抛下山。 三方魔兵面前倒,白石变成大雪山。 三座大雪山,矗(chù)立云中间, 挡住了魔兵前进路,羌人脱险得安全。”
“羌”字甲骨文三种写法
白、哈尼、纳西、傈(lì)傈、拉祜、景颇、土家等
族的历史,都必须探索其与羌族的关系。
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羌人就十分活跃,他 们活动在西北和中原地区。包括黄河上游、湟 (huáng)水、洮(táo)水地区及岷江上游一代, 主要以河湟地区为中心。自秦献公时始,部分羌人 开始向西南及西北大迁徙,有的到达四川西北部岷 江上游及大渡河、安宁河流域,有的则去向青藏高 原。
――选自羌族史诗《羌戈大战》

探讨羌藏乡村地区绿色抗震住宅新形式

探讨羌藏乡村地区绿色抗震住宅新形式

的搭建 , 更是利用天然的树枝茅草 , 择有 利的地形方位 , 选 以在 自然环境 中保存 的长久一些 ; 到后来 , 随着 建筑艺术 和建筑 技 术 的不断成熟 , 人们 能更 主动 的利用 自然的某些 特点 , 以使建
( 上接 第 2 1页)
己的掘墓人 。
提高 , 建筑 的规模 越来越大 , 自然界 的平衡破 坏也就越来 越 对 大, 其新平衡建立 的难度也就不断增加 。由于人类 对 自然认 识
的局 限性 , 新平衡 对人类发展 的利 弊也就很 难预料 , 而往 往是

筑 思
利弊同时存在的。 有时预计利 大 , 而实际产生的弊大 ; 有时认为 对 自然环境没什么影 响 , 却造成很多弊端 。 如大型水 坝的修建 , 在影 响库 区 自然平衡 的同时 ,可 以为防洪灌溉等发挥作用 , 但 也可能引起地 质结 构的变化 , 从而诱发地震 。由于诱 发地震是


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0 1年第 3期( 1 8期 ) 总 7
从微 观环境上而 言 , 人们 居住在建筑 物 内, 就是 为了营造

筑物最大限度 的与 自然协调一致 。 这些观点无论是从我 国古老
个 更好的人工 自然——人造 气候环境 , 在这个环境 中 , 利用
的经典——《 易》 周 中的“ 天人合一 ”还是 民间的风水 理论 , , 都
季排水 , 可免水涝之灾。可见这些全是建筑与 自然环境要协调

致 的具体要求。 如 , 国的园林建筑 , 再 我 是融居住环境于人造 自然环境 中的典型代表 , 它使位于繁华区域的人们 能继续领 略
每一项建筑 的建造都是一次人工 自然 的变 化 , 这种变化就 会打破原有 的平衡 , 重新建立一个 自然界的新平衡 。 并 人工 自然扩大所引起的 自然平衡 的改变往往具有 两重性 , 即往往是利弊交织的。这里所谓 的利弊 , 是以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 的好坏为标准的。 自从有 了人类 以来 , 各种建 筑就不 断的出现 , 既是人类 这 适应 自然的举动 , 但又对 自然 产生 了反影 响 , 二者是一 对相互 依存相互发展的矛盾。 在原始社会 , 由于生产力水平 很低 , 其建

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研究羌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建筑风格。

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是对羌族传统文化和建筑特点的研究,旨在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提升羌族民居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羌族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环境需求。

首先,室内设计要将自然光线充分利用,提供充足的采光。

羌族民居通常建在高处,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大面积的窗户和天窗,让阳光直射进入室内。

其次,室内设计要注重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可以设计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增加通风口,使空气畅通。

此外,室内装饰要以自然材料为主,如木质家具、竹编品等,营造出温馨自然的氛围。

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还要体现羌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羌族民居通常以院落式建筑为主,内部多为木结构,屋顶多为陶瓦。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运用羌族传统的图案和色彩,如羌绣、羌画等,进行装饰。

同时,可以在室内设置一些展示羌族文化的摆设,如羌族传统服饰、工艺品等,让居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室内环境设计的舒适度也是考虑的重点。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羌族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可以设置舒适的家具和床具,提供舒适的坐卧体验。

同时,要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如厨房、卧室、客厅等,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总之,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是对羌族传统文化和建筑特点的研究,旨在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提升羌族民居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在设计中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体现羌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宜居的羌族民居室内环境,为羌族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文旅融合视域下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宿品牌形象塑造与建设

文旅融合视域下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宿品牌形象塑造与建设

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文旅融合视域下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宿品牌形象塑造与建设庞智慧 李 程(绵阳城市学院,四川绵阳 622650)摘 要:散客时代的到来促进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宿产业快速发展,但存在同质化现象,要想打破困局,实现新发展,需要树立品牌意识。

本文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刻剖析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品牌形象塑造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民宿品牌一体化建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民宿求同存异发展及民宿品牌推广渠道拓展等方面提出塑造和建设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宿品牌形象的有效措施,旨在促进羌族传统民宿向精品民宿转变,加快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羌族文化的更广泛传播。

关键词:文旅融合;民宿;品牌形象;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一、文旅融合概述文旅融合成为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剂”,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对2021—2025年文化和旅游发展谋篇布局,提出优化住宿供给,支持特色民宿、主题酒店等创新发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的高速发展带动民宿产业兴起,绵阳也在努力发掘民宿发展新方向。

2023年3月,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发布《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培塑文旅优质品牌,始终把品牌效益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民宿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一部分,需要围绕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持续争创品牌,坚持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1-3]。

二、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宿产业发展现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北川羌族自治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该县提供了发展民宿产业的良机,促使大量民宿应运而生,如北川烟雨溪民宿、己舍云泊民宿、不语书院民宿、竹海民宿、西羌神木寨、绵阳瑞丰竹庐民宿、望山民宿、绵阳九皇山云雾山民宿、九皇山未见山民宿、喜山民宿、九皇山羌家民宿、九皇山云上星空露营民宿、翠域木竹坞民宿等。

羌族传统民居传承与发展研究

羌族传统民居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3年12月 第40卷 第6期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c. 2023Vol. 40 No. 6羌族传统民居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布瓦村传统夯土民居室内光环境改造为例王小童 刘 靓 费 飞(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摘要】因室内物理环境的劣势,羌族传统夯土民居难以得到当地年轻村民的喜爱,而逐渐被遗弃。

为了改善其室内物理环境,以帮助这些珍贵民居的保护与传承,选取布瓦村保存完好、一家五口三代人居住的“王家宅院”夯土民居室内光环境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该民居各主要功能房间的光环境实测,发现其室内光环境距离国家采光标准相差甚远。

室内光舒适差,也是在实地调研中羌民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

为了提高民居的宜居性,从而达到活态传承的目的,针对室内光环境改造提出了两条改善措施:一是在室内墙面添加浅色木板来提高反射比;二是采用导光管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应尽量利用自然光照,减少人工照明,提高自然资源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光舒适;宜居性;活态传承【中图分类号】D5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3)06-0059-08收稿日期:2022-11-18 修返日期:2023-01-28作者简介:王小童(1980-),女,汉族,湖南娄底人,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人居环境。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羌族是仅仅约30万人口的民族,却享有华夏文明“活化石”的称号。

羌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羌族的历史文化主要依靠其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和当地的“口承文化”得以延续。

“口承文化”是指依靠羌族群众世代口头传授,在民间传播的神话、传说、史诗、谚语、歌谣等民间文学。

羌族的民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许多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

比如,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造人类》,有叙述羌族祖先从西北迁居岷江上游历史的史诗《羌戈大战》等。

羌族村寨色彩浅析

羌族村寨色彩浅析

羌族村寨色彩浅析
杜欢;符宗荣
【期刊名称】《重庆建筑》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羌族村寨作为羌族的文化遗产,除了建筑的独特外形和建造技术,其色彩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整个羌寨色彩质朴单纯,与羌族色彩丰富的服饰形成强烈的反差.本文通过对桃坪羌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指出促使羌寨色彩面貌形成的原因,为汶川大地震后,还原和保护羌寨的文化艺术提供一些帮助.
【总页数】3页(P6-8)
【作者】杜欢;符宗荣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5
【相关文献】
1.基于蒙赛尔色彩体系的四川新农村建筑色彩规划研究——兼论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 [J], 万萱
2.羌族增头下寨形成分析——震后受灾羌族村寨重建程序探讨 [J], 李路
3.色彩与认知——以羌族的色彩词汇为例 [J], 张曦
4.羌族特色村寨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J], 王春林
5.羌族村寨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对羌族文化重构的影响分析 [J], 喇明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羌族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研究

羌族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研究

羌族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研究
张弘
【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以岷江上游的茂县黑虎羌碉为例,运用人类学和建筑学理论从分析羌族碉楼的分布、建造、功能、类别、规模人手,揭示了碉楼所蕴涵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探讨羌族碉楼的价值与保护.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张弘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25
【相关文献】
1.川西羌族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J], 吴麒麟
2.基于蒙赛尔色彩体系的四川新农村建筑色彩规划研究——兼论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 [J], 万萱
3.羌族古民居建筑的再生设计——以黑虎寨王乙宅为例 [J], 陈依婷;李瑞君
4.论天水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殖崇拜"意识——天水传统民居心态文化研究之二 [J], 南喜涛
5.川西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及其设计应用——以汶川县水磨镇“水磨坊”项目为例 [J], 王名舸; 张歆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羌寨遗址建筑群布局与建筑特征探究

古羌寨遗址建筑群布局与建筑特征探究

第32卷 第6期2006年12月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 i chuan Bu il d i ng Sc ience收稿日期:2005 11 10作者简介:袁 犁(1959-),男,重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小城镇环境设计等。

E -m a i :l yu anli _919@163.co m古羌寨遗址建筑群布局与建筑特征探究袁 犁(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 要: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大山深处,掩藏着一座明代羌族古大寨建筑群废墟遗址。

考察研究表明,这些遗留于半坡的碉楼群依山而建,布局合理,集生活防御于一体;在建筑形式与结构上,反映了古羌人高超的建筑水平,至今仍为山区城镇和村落民居建设所应用。

它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城镇建设中建筑选址及强化灾害预防的思考。

关键词:羌寨;石碉;建筑特征;研究中图分类号:TU 0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06)06-0205-05Research of buil di ngs distri bution and buil di ng characteristic about a rui ns of ancient vill ageYUAN L i(Schoo l of C i v il and Buil d Eng ineer i ng ,South w est Un i v ers it 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M i anyang 621000,Ch i na)Abstrac t :In t he mounta i n o f Be ichuan county in S i chuan prov i nce ,an anc ient buil d i ng i n a c l uster ru i ns of t he Q iang race v ill age in M i ng D ynasty we re d i scoverd .R esearch i ng these bu il d i ngs ,buil d up a know l edge tha t the pill box bu ildi ng w as bu ild and set up on a ha lf slope of m ounta i n to su it l o ca l conditi ons ,and set up reasonab l e and lived and defend i n its entirety .A supe rb buil ding leve lw as re fl ected to an anc i ent Q i ang person i n constructi ng for m and structure ,wh i ch they prov i des a benefit by exce llent i nte lli gence to the m ounta i n area to w n and v illage for li ves bu ildi ng .H ow ev er som e t h i nks w ere l e ft a l so to us that the bu ildi ng locati on to choose and enhances a disaster prevention i n to w n constructi on .K ey word s :Q iang race v illag e ;stone p illbox bu ildi ng ;building charac teristi c ;research i ng1 概 述在人们的印象中,羌族是一个与雪山为邻,生活在云端的民族。

中国北川羌族自治县农家书屋的建置及使用功能分析

中国北川羌族自治县农家书屋的建置及使用功能分析

中国北川羌族自治县农家书屋的建置及使用功能分析李苓;陈昌文;张婧【摘要】一、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有效化使用,是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农家书屋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常态生存模式,也应该在非正常自然灾害时期,发挥为受灾人群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的积极作用。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县。

【期刊名称】《中国出版》【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国农村;书屋;农家;建置;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公共文化【作者】李苓;陈昌文;张婧【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2.1一、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有效化使用,是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农家书屋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常态生存模式,也应该在非正常自然灾害时期,发挥为受灾人群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的积极作用。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县。

本文以该县作为调研样本县,客观分析其农家书屋的建置与使用情况,无疑将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受自然灾害破坏地区如何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与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采用入户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社区座谈会等方法收集相关原始资料,设定总样本数170份,其中问卷调查样本155份,访谈调查样本15份。

同时,以环境社会学的方法与视角,对被调查区域进行城镇、河谷农区、半坡农区三种社区形态的划分,并在确保样本的信度和效度基础上完成以下四类空间分层抽样。

“社会形态”分层指标“城镇形态”一般应具有:是当地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紧邻国家级道路,交通便利;通讯与传媒信道畅通;人口密聚;其综合影响力对周边地区有较强辐射作用等特征。

基于文脉视野下羌族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的开题报告

基于文脉视野下羌族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的开题报告

基于文脉视野下羌族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羌族是少数民族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建筑中融合了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反映了羌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背景。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羌族民居建筑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从而导致了其逐渐衰落和消失,这对保护和传承羌族民居建筑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羌族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羌族民居建筑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其特点和文化意义,提出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为推动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羌族民居建筑概述:介绍羌族民居建筑的概况、特点和历史背景等;2. 羌族民居建筑类型划分:对羌族民居建筑进行类型划分和分类,探讨其建筑风格和区域特色;3. 文脉视野下的羌族民居建筑探究:分析羌族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阐述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4. 羌族民居建筑的保护措施:提出羌族民居建筑保护的现状、困境和需求,探讨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方法;5. 羌族民居建筑的传承措施:分析羌族民居建筑传承的现状和难点,提出增强传承意识和技术手段、提升文化旅游等方式推进传承工作;6. 羌族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利用:探讨如何将羌族民居建筑融入当代的社会生产生活和文化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利用。

本研究采用文物调查、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索羌族民居建筑文化背景和保护传承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预期结果通过对羌族民居建筑的全面研究和分析,本研究预期能够得出以下几个结果:1. 对羌族民居建筑的规律和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准确了解其各种建筑类型和区域分布;2. 深入探究羌族民居建筑的文脉视野,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3. 提出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推动羌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4. 推进羌族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利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社会价值和文化推广的方式和方法。

我国色彩规划研究评述——兼论新时期色彩规划研究创新

我国色彩规划研究评述——兼论新时期色彩规划研究创新

我国色彩规划研究评述——兼论新时期色彩规划研究创新魏薇;胡明杰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2(030)004
【摘要】文章对我国近20年发表的色彩规划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梳理,综述了我国色彩规划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进展;指出色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目前急需重视色彩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完善技术研究体系、加强制度体系的建设和探索等几个方面,为今后色彩规划研究辩明了方向.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魏薇;胡明杰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工学院 310058;浙江大学建工学院 3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5
【相关文献】
1.我国城市色彩规划实效性研究 [J], 苟爱萍
2.我国色彩规划研究评述——兼论新时期色彩规划研究创新 [J], 魏薇;胡明杰
3.基于蒙赛尔色彩体系的四川新农村建筑色彩规划研究——兼论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 [J], 万萱
4.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研究评述r——兼论我国沿海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风险 [J], 岑敏华;张伟;金山
5.元谋人时代研究评述——兼论我国早更新世古人类时代问题 [J], 姚海涛;邓成龙;朱日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的建设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到民居建筑的色彩规划师力图通过色彩来呈现羌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仅从这些民居建筑的色彩来看,缺乏“2个统一”,即缺乏民居建筑的色彩与文脉统一和民居建筑的性质与色彩功能的统一,没有充分地反映出羌族的文化特色。

本文力图用羌族的代表色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上进行应用以体现民族文化,达到“2个统一”;从而增加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的识别功能与美感功能,传承和弘扬羌族的传统文化,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设提供色彩规划的理论参考。

羌族代表色的本源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代表颜色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因此羌族的代表颜色和自然现象、生存条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渊源等方面不无关联。

1.羌族代表色之一 —— 白色
源于羌族对白石崇拜的信仰习俗,从而也就崇尚白色。

对白石的崇拜主要来源于《羌戈大战》中描述:在西北的大草原上羌族的祖先原本在哪里生活,后来被异族入侵后被迫西迁;当打败到无路可退的时候,天神“木姐珠”从天空扔出三块白石,它突然变成了岷山上的三座雪山阻挡了追兵;羌人来到四川松潘境内为了报答天神的恩惠,在房顶正中供上白石。

后来羌人在四川松潘境内遭到 “戈基人”的侵犯,在战斗中多次失败后求助于天神,神又授予白石,使他们打败了“戈基人”终于在岷江上游定居下来。

由此他们建立了对白族的崇拜,这就是羌族崇尚白色根本原因。

2.羌族代表色之二 —— 红色
羌族的代表色——红色是缘于崇尚火神与信仰。

根据《燃比娃取火》中记载:天神中有一个管火的神叫蒙格西,他偷偷来到人间上看中了羌族女首领——美丽的阿乌巴吉;在这个时候又看见恶神“嚇都”下的魔咒迫使羌族人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就从怀里拿出一个红色的果子给阿乌巴吉吃,阿乌巴吉吃完后感到腹中饱满、心旷神怡。

分别时蒙格西对她说:“姑娘啊!我是火神蒙格西,等孩子出生长大后叫他来找我,把火拿回人间,人间太冷了!” 阿乌巴吉生了一个浑身长着长毛还有尾巴的男孩,像猴子的长相,取名为燃比娃。

燃比娃长大后非常聪明和勇敢,此时阿乌巴吉想起了蒙格西的话,就让燃比娃到天上找寻父亲求火。

燃比娃听从母亲的吩咐,翻山越岭朝着太阳的方向走去,在喜鹊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火神阿爸。

火神用油竹做成火把的形式点燃后交给了儿子,却被恶神“嚇都”发现,“嚇都”就掀狂风、施魔法,火烧光了燃比娃全身的长毛,此次取火失败。

第二次上天取火时火神把火炭装在瓦盆里,“嚇都”又施法下了倾盆大雨火
种被扑灭。

第三次取火,火神把火藏在白石里对燃比娃说:“我把火藏在石头里面了,你回去用两块白石相互碰击就会有神火出现,再用干草和树枝点就会燃起熊熊大火”。

燃比娃历尽艰辛万苦最终把火种带回了人间。

羌族人通过对火的崇尚,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如在羌族的服饰中为崇尚火神与信仰常采用红色和火纹进行表现,以此来传承本民族的信仰和文化。

3.羌族代表色之四 —— 黑色
在《氐羌源流史》里描写道:“允姓之戎即黑姓的羌戎,衣服尚黑,以后的析支、塞种也都以黑为贵” ,“青衣羌又省称青羌或青氐,诸葛亮《出师表》有賨叟、青羌,不是他们自呼如此,只是汉人
因其用牦牛毛绩织的本色褐布为衣,而呼作青衣”。

由此可见羌族崇尚黑色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羌族以黑为贵和喜用黑色的悠久历史。

4.羌族代表色之三 —— 蓝色
羌族崇尚蓝色是源于对自然的崇拜。

古时的羌族人数不多,以牧羊为生,生活在高山之巅,与蓝天为伴,与白云共舞。

因此羌族先民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给蓝色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

总之,通过对羌族历史的溯源,可以看出羌族有“白、红、兰、黑”四种代表色。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现状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几乎全部是地震后重建或修复的,建筑的色彩基本上都是同类色,色调基本为黄色调与灰色调,虽然色彩调和,但色彩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并且中明度与中纯度的黄色调与灰色调的使用,给人心理造成较为压抑的情绪;同时其民居建筑的色彩也缺乏民居建筑色彩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民居建筑的性质与色彩功能的统一,没有较好地反映出羌族的文化,地域特色也凸显不够。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规划
1.色彩的定位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定位首先应从尊重当地民族的对色彩喜好、心理和文化的特点为规划的切入点,再对民居建筑色彩进行定位,以指导民居建筑的色彩规划。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的定位为:民居建筑的色彩要与文脉统一,民居建筑的性质要与色彩的功能统一。

在民居建筑色彩与文脉的统一方面,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用羌族的代表色把文脉体现出来,并将其应用于民居建筑上,使之具有特定的语境与地方情调,从而使民居建筑的色彩与文脉统一。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
文/万依依
201
大地艺术介入生态环境改造方法探索
文/杨 诚
本文归纳了大地艺术相关理论经验,对基于大地艺术的生态景观模式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以大地艺术为手段的废弃垃圾场修复再生的实现途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美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废弃垃圾场,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产物,严重威等)作为创作元素,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大地艺术萌芽于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