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512震后四周年汉羌人民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旅游民俗论文 震后四川省北川羌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民俗论文 震后四川省北川羌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民俗结课论文震后四川省北川羌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四川省北川羌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摘要: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旅游资源丰富:有55个少数民族,以及14个世居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拥有丰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北川羌族其独特的地方风采、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氛和动人的民俗风情,为北川县民俗旅游提供了有利的优势资源。

但是,由于各种自然、经济等原因,其民俗旅游开发与发展比较滞后。

5·12地震更是深刻影响了北川的旅游发展。

本文将浅谈羌族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分析2008年5·12地震对北川开发羌族民俗旅游的影响,探讨北川民俗旅游今后的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四川北川羌族民俗旅游开发正文:一、北川县概况:北川羌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

县城距绵阳市区60公里,距成都160公里。

北川历史悠久,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正式建县,据史籍记载,北川是华夏人文始祖、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第一位奴隶制社会的皇帝——夏禹的出生地,称“神禹故里”,是羌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全县辖3镇17乡,总人口1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6万人,占总人口的84.5%。

全县皆为山区,山体巍峨,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

县域地势最高点内位于西部与茂县的交界处,海拔4769米,地势最低点位于东南香水渡,海拔540米,县内海拔相对高差达4229米。

北川羌族自治县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也较为显著。

总的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较长,云雾多。

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夏无酷暑,秋雨连绵,冬季干燥少雨。

二、羌族概况:羌族,自称尔玛,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区,现有人口约32万人左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北川县震后经济恢复现状研究

北川县震后经济恢复现状研究

北川县震后经济恢复现状研究【摘要】“5.12”特大地震让北川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羌族自治县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回顾震后至今的四年,在对口援建的政策支持下,北川县实现了跨越式重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大幅度向前推进。

本文以北川县目前的经济社会现状为调查对象,了解北川在完全自主情况下的经济重建情况,为北川自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北川震后经济现状研究一、北川县概况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绵阳市中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

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

辖6个镇、16个乡、1个民族乡(桃龙藏族)。

二、北川县自主重建现状调查(一)北川县自主重建现状概述地震发生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确定由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县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山东省通过三年时间完成了对北川县城的异地重建、受灾群众的安居重建、交通通信、能源的超前恢复重建,为北川的全方位自主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北川“自主造血式”的经济建设始终没有起色,不仅如此,受灾干部群众的精神重建工作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首先,与援建期间相比较,县城房价下滑了30%左右,新县城商铺倒闭20%,80%以上亏损缴不出租金;山东在北川的企业开工率只有60%;拟定到北川的投资项目也长时间落不到地。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大部分外来投资者有撤出北川的计划。

其次,市场疲软,无消费群体,第三产业的发展迟缓不能有效的疏导就业需求,缓解就业压力。

一来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后劲,阻碍了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对接与转移;二来,无法将失地农民和入迁到新县城的其他村民顺利改变成现代市民,也成为了北川当前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社会稳定形势也极其严峻。

主要表现为:困难群体大,近5万多人无固定收入处于在家待业状态;老县城物权归属一直没得到妥善解决,伤残群体大,失地农民无法实现市民的本质转变,社会管理差;民族矛盾突出;干部队伍士气低落,对北川的前景无信心、无希望。

5.12地震后北川旅游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5.12地震后北川旅游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4年5月173地,推动冀中南经济区和全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4.2 积聚知识产权优势,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权是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粘结剂和催化剂”。

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开发区、孵化园区、示范园区,实现产业的聚集,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集。

要强化科技园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走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特色、以产业特色促产业集群壮大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以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为例,产业聚集要发挥临港产业的带动作用和产业集群的龙头作用,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通过发展集中、集约、高效、生态的重化工及其相应服务业,整体提升支柱行业的科学发展水平,进而促进河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在知识产权与产业集群日益融合的背景下,要优化人才成长环境,集聚其他地区尤其是京津的高端人才,形成优质知识产权人才汇聚河北的良好局面。

4.3 创新知识产权激励和保障机制,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政府要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鼓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合作,着力研究解决中小企业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6]”比如,针对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地区新兴产业技术链不健全、重大装备生产能力低等问题,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参与,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方面有所突破,研发一批战略性产品和重大装备,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要加大技术和资金保障的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的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密切关联的新机制。

启动实施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训计划,加强5.12地震后北川旅游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委党校 黄泽霞摘 要:5.12地震使北川的旅游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灾后重建,百废待兴。

经过六年的恢复发展,而今北川旅游业已逐步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但是,北川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认为需要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改变旅游产品开发方式,进行旅游营销合作,才能促进北川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北川县震后汉族与羌族家庭房屋建筑和生活设施现状对比

北川县震后汉族与羌族家庭房屋建筑和生活设施现状对比

北川县震后汉族与羌族家庭房屋建筑和生活设施现状对比【摘要】目的:探讨北川羌族自治县汉族与羌族家庭生活现状对比,分析其差异性并提出解决方案。

方法:选择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包括吉娜羌寨)、香泉乡以及新北川,进行入户调查汉族与羌族生活现状对比情况。

结果:目前擂鼓镇和香泉乡房屋类型均以2层砖瓦房为主,羌族家庭的交通工具多使用摩托车,饮水来源依赖于井水的家庭数量比例大于汉族家庭。

结论:羌、汉两族高度杂居,当羌族房屋地点常依水而建,较汉族家庭略有偏远。

重建过程考虑到了建筑质量安全和抗震设防烈度问题。

震后房屋重建情况及类型、家电使用情况、生活能源类型在两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汉族;羌族;房屋建筑;生活现状;震后重建【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75-03北川县是“5·12”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县。

全县遇难人数多达15645人,失踪4402人。

经济损失及建筑毁坏也最为惨烈。

国家“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多项统计中,按照灾害程度范围划分为极重灾区、重灾区、轻灾区和影响区4种类型,而北川县均被列为极重灾区之首。

有着2 0 0 0 多年历史的”中国羌族第一寨”古羌族遗址—萝卜寨消失了;黄泥雕群的布瓦村没有了古色古香的阿尔村面目全非;北川文化馆5 名工作人员在地震中全部遇难;一名会吹羌笛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1]擂鼓镇同样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受灾18229人,受伤3809人,死亡650人,其中镇驻地死亡79人,失踪118人。

镇域千人死亡比例30人/千人,千人转移安置比例380人/千人。

北川羌族自治区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迅速成为热点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自2008年以来,关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灾后重建的研究报告大幅增加,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少有研究汉族与羌族杂居区的家庭震后生活现状的报告。

为此,我们在绵阳市北川县试点调查了汉族与羌族杂居区的家庭震后生活现状。

灾后重建实践报告

灾后重建实践报告

如今的北川物电2011级2班姓名:何潇学号:1109030227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已过去五年多了。

五年多来,无论是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还是只争朝夕的灾后重建,这片土地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伤痛,感受着力量,见证着速度。

昭示着奇迹。

回望逝去的日日夜夜,痛与坚强伴随着我们,爱与希望激励着我们。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从恐惧到远离恐惧,从惊慌失措到镇定面对,以一个古老民族的韧性,含泪弥合创伤,倔强开始新生。

灾难既然无法避免,故土岂能轻易抛却!余震声里,废墟之上传来的最强之音,无疑就是迎着苦难,快马加鞭,加快建设,继承历史,融入现实,面对未来的灾后美好新家园!这是灾区人民给自己的决心和承诺,更是向世人展示的重拾这片废墟,以及破碎山河的不屈气概。

灾后重建我们需要感谢的太多,感谢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挺进灾区救援;感谢勇敢无畏的人民解放军,总是你们出现在第一救援线;感谢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此刻我们流着同一滴血。

太多的感谢,让它化作灾后重建的动力和决心。

我相信灾区美好的明天和灾区人民重新绽放的笑容才是对十万逝去亡灵的最好告慰,才是对所有关心灾后重建的人的最好答复。

老北川地震遗址依然只能用废墟来形容。

虽然时过五年,除了道路,整个北川县城所遭受的巨大破坏,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幕,在这一刻,真实、震撼、栩栩如生……到处是断垣残壁,满目疮痍,无尽的悲伤不由得涌上心头。

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五年了,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生命仍然被掩埋在废墟中,就这样再也见不到阳光,永远是黑暗,泪水一下子盈满了眼眶。

上图为北川震后遗址。

“深切悼念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

地震之后,北川中学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北川的符号。

老北川中学校址的绝大部分,已经掩埋在巨石和泥土之下。

山体滑坡几乎与地震同时发生。

听说,当时除了正在上体育课的数十名师生侥幸得以生还之外,其余数百名师生员工都埋在废墟之下。

奔泻而至的巨石层层堆涌着,像是万马奔腾的场面戛然而止。

羌历新年在北川感受浴火重生

羌历新年在北川感受浴火重生

羌历新年在北川感受浴火重生New Year地震后五年,她又带给我们怎样的世界11月1-4日,本刊首席记者北寒应北川羌族自治区旅游局和北川羌城旅游区邀请,体验5·12特大地震后的北川旅游新感觉。

北川,这处羌族同胞聚集的生活区,经过了地震的灾难和痛苦之后,在山东人民援建下,已经焕然一新……B eichuan文 图\本刊记者北寒本页 1.药王谷,鲜花、红叶,古树参天,站在山顶可俯瞰山谷,遥望群山,欣赏云海,所以这里还是十分不错的旅游摄影目的地。

2.刚进入羌族同胞的院落,我们就受到了热情的欢迎,他们轮流对唱,同时鼓乐齐鸣,热闹非凡。

因为误机,我的行程由济南飞绵阳改为飞成都。

到达成都,晚上8点马不停蹄地赶往北川。

好在导航给力,一路成绵高速,经过3个小时的夜车抵达由潍坊寿光蔬菜集团投资的北川维斯特酒店已是11点。

匆匆地办理了入住,驱车来到北川新县城内。

在绕城两圈后,终于在马路边看到一处小的烧烤点。

人不多,但须排队等候,半小时后带着困意和收获,回到酒店,和亲戚一杯小酒话到凌晨2点。

在药王谷寻找孙思邈清晨,车子启动,一行人秉承着“不走回头路”的初衷,车子绕转江油前往百公里外的药王谷景区。

行进中,路况还好,除了一些地方正在翻修外,车子还不算颠簸。

药王谷地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与江油市接壤的药王山上,海拔近2000米,域内盛产中药材,山林遍生百年药树,相传中华医药始祖岐伯和药王孙思邈都曾长住此山采药治病,药王谷因此得名。

现在,山上居民一直有供奉药王菩萨的习俗。

药王谷生有大片的百年辛夷林,树龄最大的有五百余年历史,因辛夷花能治鼻疾而被历代山民称为神树。

每年清明前后,数千株高大的辛夷花树竞相怒放,漫山花开,依山成势,如诗如画,形成壮观的高山花海奇观。

这家景区是在地震后兴建,基础设施还在兴建中。

因此地有着大量的生态资源,并且在高耸的药王谷上,鲜花、红叶,古树参天,站在山顶可俯瞰山谷,遥望群山,欣赏云海,所以这里还是十分不错的旅游摄影目的地。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第一作者:杨寰指导老师:付强其他作者:刘金生,苏德芳,程伊,刘颖,杨磊,李俊乾摘要: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山东省始终坚持科学建设,务实援建,和谐援建,突出民生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农村、乡镇、新县城、产业园区援建和人力智力支持五大领域,实施“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措施,经过两年多的顽强拼搏,援建任务顺利完成,“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基本目标基本实现。

为巩固援建成果,实现由对口援建向交流合作转变,继续推动北川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山东省决定继续和北川加强对口合作与交流。

关键字: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山东四川地震一、北川县概况2009年2月6日,民政部以民函[2009]41号文批复,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并建立永昌镇,意欲永远繁荣昌盛。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永昌镇。

此次调整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面积增加215平方千米、人口增加7.8万余人。

人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共有44343户、161107人,其中男84333人,女76774人;非农业人口18500人,占总人口的 11.5%。

羌、藏、回、苗、壮、土家、满、黎、维吾尔、基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共有人口81370人,占总人口的50.5%,其中羌族人口772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9%北川县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

县境年均降水量28.7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2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5.6亿立方米,容水径流量18.08亿立方米,减去重复水流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96亿立方米。

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可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黄金(包括砂金和岩金)储量11.82吨,赤铁矿C级储量283万吨、D级储量339万吨;重晶厂37万吨、石灰石10亿吨、白云岩1亿吨、板岩1亿立方米、机砖页岩255万吨、硅石数千万吨,煤 C级储量81.7万吨、D 级储量83.3万吨、地质储量113.3万吨。

汶川地震羌族传统民居震损分析与保护措施

汶川地震羌族传统民居震损分析与保护措施

的, 又要 传承传统 民族 的特色。 关键词 : 羌族 民居 ; 震损分析 ; 保护措施
中图 分 类 号 :3 59 P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13 f0 0 O 13— 3 10 93 2 1 ) 1— 6 0
U 刖 再
架 承重 两小 类 ) 如 理 县桃 坪 羌 寨 , , 这类 民居 数 量较
重, 房屋 四周 用木 板 围护 , 汶 川县 羌 锋 村 , 类 数 如 这
量较 少 。墙 承 重与 梁柱 构架 承重 两小类 的主要 区别 为 : 承重 结 构为 : 层 用片 石或 黄泥 在 四方筑成 墙 墙 底 体 , 将抬 梁 ( 杉 木 为 多 ) 接 搁 在 墙 上 ( 起 承 再 以 直 墙
居 也造 成 了大 面 积破 坏 ,0 以上 的羌 族 传 统 民 居 8% 均 严重 损毁 或倒 塌 。理县 桃坪 羌寨 、 县黑 虎羌寨 、 茂 汶 川 萝 卜 寨 、 川 小寨 子沟 等均遭 受毁 灭性 破坏 。 羌 北
材料 与承重 结 构上对 其进 行分 类 。主要 分 为三大 种 五小 类 。第 一类 : 石修 砌 的民居 , 泥 房屋 四周 用泥 石 砌筑 ( 俗称 石 头 房 子 , 里 又 分 为 墙 承 重 与 梁 柱 构 这

要: 羌族传统 民居历史悠久 , 具有 很高的科 学研究 与文化旅 游价值 , 但其 自身也存在 抗震性 能弱 等缺点 。本文 分析 了羌
族传统 民居“ 1 ” 5・ 2 震损原 因, 提出了抢 救保护 措施 , 出了在羌 族传统 民居灾 后科 学重建 中, 指 如何 既要 达到抗 震设 防 的 目
筑 目前 尚保 存完好 的源头 遗迹 。 ”
重 作用 ) 在 抬 梁 上 铺 设 木 楼 板 。梁 柱 构 架 承 重 结 ,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政策需求王奋宇何光喜马缨邓大胜赵延东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政策需求王奋宇何光喜马缨邓大胜赵延东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政策需求∗王奋宇 何光喜 马缨 邓大胜 赵延东摘要:本文根据一项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两个月后进行的灾区居民需求快速调查,全面描述了汶川地震后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政策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是灾区居民最急迫的需求;失去房屋和土地的居民有较强的迁移意愿,但更倾向于就近搬迁;灾区居民心态普遍较稳定,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较高;居民在灾害中体现出的互助、互信、共建家园的精神和决心,将成为灾区重建中重要的“社会资本”。

关键词:灾区快速需求快速调查 汶川地震 生活状况 政策需求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

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损失之惨重,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历史之罕见。

汶川地震属于构造地震,震源浅,烈度大。

地震发生后,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震感,受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灾区涉及多个省市,其中,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受灾尤为严重。

灾后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也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加大了救援工作的难度,这些都使得此次地震灾害成为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发生的破坏程度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据统计,截止2008年9月8日,汶川地震中已确认遇难人数为69226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64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

地震发生后,政府和社会各界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

灾害发生当天,温家宝总理就亲临受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此后,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到灾区现场指挥部署救援重建工作。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把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这是我国第一次为普通公众设立哀悼日,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生命的尊重和重视。

以人为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也反映在政府的各项救援活动中。

大批解放军、警察和消防官兵被派往受灾地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灾群众。

震后灾区人民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

震后灾区人民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

震后灾区人民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5·12汶川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使灾区人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

总结了当前灾区人民的思想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标签:5·12地震;思想现状;对策5·12汶川8.0级大地震给灾区造成了严重损失,人员重大伤亡、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给当地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灾区的抗震救灾已进入农房重建阶段,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从地震到现在,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被打乱,使得他们的心理、思想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1灾后灾区人民的思想现状1.1災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笔者走访了当地的干部、群众,发现地震后,灾区人民为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所感动、震撼,很多人的内心得到洗礼。

激发出对生命、美好生活的热爱,但是这些基本上是自发的,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缺乏对人民思想变化进行全面的深层次地思考、总结,思想工作缺乏有针对性地指导。

各级政府、机关单位都忙于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敷衍了事。

大部分学校只是大力宣传了地震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一些紧急避险的措施,但是未能利用身边鲜活的题材对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部分学生甚至对灾区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一切已经模糊。

究其原因是因为:①由于地震后各个单位工作繁重,还有大量数据、资料需要上报,加之灾区有的在藏区。

还需要做维稳工作,就连学校也要抓紧时间补地震期间落下的课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暇顾及。

②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大多数在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间的风俗习惯、文化差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展开的原因之一。

③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教育、文化事业落后,群众的文化水平低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1.2受灾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待加强这次特大自然灾害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利他倾向,特别是灾民群体中的互助互救行为,经过震灾而存活下来的人,受到他人帮助的影响对集体有较大的信任感,对处于困境中的人能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和救助。

北川震后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

北川震后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

北川震后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作者:王莹邹洪伟谭颖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2期(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使绵阳市北川县羌族聚居地遭受到沉重打击。

如何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恢复居民正常生活,发展北川经济,就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

北川县的灾后重建规划把传承和开发羌文化列为重点,把发展(开发)乡村旅游作为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民居酒店和乡村旅游做一简要阐述,同时分析了把羌族民居这一羌族文化重要载体开发成民居酒店的可行性。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羌族文化;民居酒店;可行性“5•12”汶川大地震给震区旅游业带来重大损失。

羌族聚居地博物馆倒塌、大量文物被毁,碉楼、吊脚楼倾覆,“释比”身亡或失踪,古村落遍布瓦砾,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更是满目疮痰.传统民居建筑普遍倒塌。

北川县刚出台的灾后重建规划把传承和开发羌文化列为重点,把发展(开发)乡村旅游作为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而羌族民居,作为重要的羌族文化代表之一,其合理的开发与使用也成为人们尤为关注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和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理解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中的旅游活动总和,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及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众多的城市居民往往选择以乡村农户为主体投资经营的乡村民居酒店作为休整之所。

民居酒店是指居民将自己家庭多余的房间出租给游客,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的一种旅馆经营方式。

民居酒店的开设,不仅可以缓解旅游旺季时当地住宿接待设施的压力,为开办酒店的居民提供了一条经济来源,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调和了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灾后北川羌民居开发特色客栈(民居酒店)的可行性分析与国外或者是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北川的乡村旅游乃至民居酒店仍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尤其一些特色古建筑在地震中的损失较大,不少旅游资源被破坏。

对震灾后四川羌区农牧业恢复的调查与分析——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对震灾后四川羌区农牧业恢复的调查与分析——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黑龙江民族丛刊 ( 双月刊 )
20 09年第 2期 ( 总第 1复的调查与分析
— —
以北川 羌族 自治县为例
曾庆芬
( 西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 , 成都 6 04 ) 10 1

要 :5・ 2 地震对四川灾 区农牧业造成 了严重打击。通过对 四川省 ̄ J 羌族 自治县进 行实地调 “ 1” tI I
关 键 词: 地震灾害 ; 民族地 区; 农牧业 ; 灾后重建 中图分类号 :17 84 F2 .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0 442 (0 9 0 -0 40 10 -92 20 )2 6 - 0 5
“ 5・l” 川 特 大 地 震 之后 , 了切 实 帮 助 2汶 为
驻 地 曲山镇 , 县辖 3镇 1 全 7乡 28个村 。 ̄,I 7 vI J 县 农 牧业 总体特征 可 归纳为 四方面 : 先 , 首 北川 县农 牧业 占县域产业 结 构 比重较 高 。20 06年 , 北川 实
一 一

的基本情 况
年 从农业 劳 动 中解 放 出来 后纷 纷 打 工 。 以 2 0 07
( ) ti 一  ̄ J县农 牧业 总体特征 i
北川 是 四川 省绵 阳市 所辖 的一 个 自治县 , 也
年 曲 山 镇 人 均 劳 务 收 人 1 1万 元 计 算 打 工 收 . 入… , 该村农 户 来 自林 地 补 助 、 工 、 材 ( 打 药 比如 金 银花 、 合 、 莲等 ) 百 红 的全部 年 收入 上 2万 元并 不 难 。曲 山镇石 椅村位 于玉 皇山生态 观光农 业示

6 ・ 4
上。曲山镇白果村也属于退耕还林 区, 村民的药 材、 茶叶、 磨玉 、 雪菜等经济类作物和其他多样化 总 收入人 均 可达600 0 多元 , 灾前 正 准备 发展 乡村 休 闲游 。这些 村 的收 入 都远 高 于 20 0 7年 曲山 镇 人均收入29 1 , 高过 20 3元 更 07年;J 县农户平 Il t J 均收入水平。但: ; 擂鼓镇擂鼓 村人 均耕 地仅 Il gI o2 , . 亩 主要收入靠打工和在镇上开店做生意 , 震 前人 均年 收入 约280 。再 次 , 山特 色农 业 起 0元 高 步。20 06年底 ,lr ; ;县完成退耕还林 1 . l l : 17万亩, 林地 面积 占 幅员 面 积 的 8 % 。近 年 已经形 成 了 0

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以及相关政策分析.doc

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以及相关政策分析.doc

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以及相关政策分析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以及相关政策分析羌族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羌族人口总数了30.6万,98.2%分布在四川省,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西北部的茂县、理县、汶川、北川等地,其余散居在甘肃、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羌族聚居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影响了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威胁到了传统羌族文化的传承。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对保护羌族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些政策通常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缺乏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我们需要透过这些现象,从文化的视角对羌族文化的保护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地震对羌族文化的影响地震后的羌族人口锐减,受灾最严重的汶川、茂县、北川三县大约有 1.6万羌族同胞遇难,再加上理县、都江堰等地,估计至少有2万左右的羌族同胞在地震中遇难。

①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大量的人口损失有可能造成羌族文化断裂,许多通晓羌族语言、历史的羌族人在地震中不幸罹难,特别是羌族的民族乐器羌笛,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而大量的青少年的遇难也影响到了羌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地震巨大的破坏力将羌族地区的大量建筑夷为平地,许多羌寨损毁严重,理县的桃坪羌寨,汶川的萝卜羌寨,北川的小寨子沟等羌寨遭受了毁灭性破坏,大都不适合居住,大量羌族居民被迫离开了他们世代居住的大山,迁到政府设定的移民安置点。

与羌族历史、生活紧密相关的碉楼、水利系统、古墓葬群等文化遗产也遭受严重的破坏,茂县撮箕山石棺墓葬群部分山体滑坡,黑虎乡的碉楼有部分坍塌,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多处垮塌,城门开裂、变形。

历史遗迹中大禹的北川古迹,秦汉以来的古羌部落遗迹的恢复,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羌族文化依托的是山地自然环境,当传统的羌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羌族文化将何去何从,这是值得决策者深思的问题。

在移民安置工作中若不能充分保障羌族文化在一定范围内文化语境方面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控制权,培育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羌族文化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持续发展的条件。

2024年浅析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24年浅析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24年浅析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羌族,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羌族人民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羌族民俗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羌族民俗文化概述羌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四川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

羌族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包括语言、服饰、饮食、建筑、节庆、歌舞、手工艺等多个方面。

例如,羌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图案著称,体现了羌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羌族的节庆活动如“祭山会”、“火把节”等,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风情。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羌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文化保护现状与挑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得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羌族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的危险。

另一方面,羌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文化人才,使得文化保护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此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羌族民俗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传统节庆活动被商业化利用,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三、保护措施与实施路径针对羌族民俗文化面临的保护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实施路径。

首先,加强对羌族民俗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其次,建立健全文化保护机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文化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加大对羌族聚居地区的资金投入,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人才培养。

此外,推动羌族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途径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还需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北川地震灾后旅游环境恢复与重建策略分析

北川地震灾后旅游环境恢复与重建策略分析

北川地震灾后旅游环境恢复与重建策略分析一场巨大的灾难使北川县大部分被夷为平地,旅游业也因此遭受重创。

北川灾后旅游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是北川面临的重大课题。

标签:北川;灾后旅游环境;重建1 地震前北川旅游业发展概况北川县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羌族的聚居区,羌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0.8%,又是老革命根据地,1935年红四方面军途经北川曾在这里建立过苏维埃政权。

北川旅游资源富集。

有以雄、奇、险、幽、秀融为一体的湔江大峡谷为主线的禹穴沟风景区,千佛山风景区、小寨子沟风景区等。

其独特的高山峡谷气候形成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丽而又神秘的原始自然风光,是人们回归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以猿王洞风景区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高山溶洞幽邃深广,千姿百态,似梦幻般的宫殿;北川的小江南——香江湾风景区,清溪河和永庆竹海,空山鸟语、溪流淙淙、月明风清、万壑听松涛,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好去处;正在开发中的县城铁索桥头变色硫磺温泉,其治病疗养,旅游价值得天独厚。

2 地震后北川旅游环境的破坏情况2.1 旅游从业人员损失情况地震中,北川旅游从业人员人员伤亡极其惨重。

文化旅游局干部职工幸存33人,其中3人重伤,20余人轻伤,失踪及死亡14人;家属失踪及死亡15人;景区失踪及死亡员工40人,受伤110余人。

2.2 旅游建筑物的损毁程度及直接经济损失北川整个老县城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大部分被夷为平地,一片狼藉,被砸扁的汽车随处可见。

杨家街农贸市场被地震中平移过来的楼房彻底压在了断壁残垣之下,而它前后的几排楼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临近县城被当地人称为“三道拐”的地方,公路像被人扯住两头生生折断了,完全扭曲变形成了“麻花”,与原来水平位置高低错位四五米。

由此至县城方向,大大小小无数的滑坡塌方覆盖了整条公路,七八米高的巨石堆阻断了行进路线。

新城区方面,新县委背后山体滑坡,造成茅坝小学,北川县委,周围居民点,大规模被掩埋。

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

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

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北川灾后重建调查报告关于北川灾后重建效果调查报告法学与社会学院思政2班第一小组:谢素萍许文节程群邹燕谢静徐代珊一、调查时间:2015年6月4日二、调查地点:北川县擂鼓镇街道、楠竹村、茶坊村三、调查对象:当地街道居民、村民四、调查目的:了解现状,存在的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五、调查方法:实地走访六、调查现象及问题存在方面:根据走访的居民对灾后重建效果的描述,居民自身对目前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北川灾后重建政策的参考,分析北川灾后重建工作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北川灾后重建工作更加完善。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北川县城造成毁灭性破坏,县城被夷为平地,房屋基本损毁、人员大量伤亡、道路交通中断,水、电、气、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尽毁。

北川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县城的恢复重建因其对民族自治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定要把北川建设好”、“再造一个新北川”的指示,要求北川县城的重建要成为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标杆和象征,起到示范作用。

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确认北川县城无法原址恢复重建,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异地重建北川新县城。

北川新县城的规划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

把北川新县城建成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性工程,成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除了对心理造成的巨大伤痛,北川人民的生活方面也要随之改变,因为地震几乎毁掉了所有的房屋以及大部分的耕地,北川的灾后重建工作庞大而艰难。

按照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灾后重建,经过六年的拼搏努力,援建任务顺利完成,“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基本目标基本实现。

(一)街道居民对灾后重建效果及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为例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位于北川县境东南,震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重点镇,属北川县的南大门,距原县城(曲山镇驻地)8公里,距绵阳市区约60公里,安(县)北(川)公路穿境而过,是绵阳至北川老县城的必经之地,现在仍是关内交通要道。

地震灾后四川羌族建筑与村寨的保护和复原研究

地震灾后四川羌族建筑与村寨的保护和复原研究

地震灾后四川羌族建筑与村寨的保护和复原研究引言: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直到今日当时的种种还历历在目,这场空前巨大、令人震惊的八级大地震,在仅仅三分钟的时间里面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同时也让许许多多存活下来的同胞失去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家园。

而作为地震的重灾区,羌族所特有的碉房和碉楼建筑是在建筑史上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的,与此同时,它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这场大地震的破坏下,羌族碉房和碉楼建筑以及羌族特有的村寨系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严重的破坏。

因此,在灾后,我国一定要致力于对羌族剩余碉房和碉楼建筑进行保护,以及对已受灾害的碉房、村寨进行复原。

一、羌族建筑的特色与概况羌族的主要传统建筑大多是石砌碉房和碉楼,这些碉房和碉楼是羌族最主要的以及最具有羌族文化传统的建筑形式[1]。

然而由于羌族大部分坐落于四川的山区地区,因此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羌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因此,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羌族碉房建筑大多还是为一层半的建筑,然而,在现当代羌族的碉房碉楼建筑已逐渐发展为两层半或者三层半的建筑,门窗设计上也将传统为抵御风寒的斗式窗改为采用现当代的双开木窗或板窗,羌族的碉房建筑在布局上大多呈长方形或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局布局,这是由于受到了山区地势影响而呈现的不规则的布局。

也是由于羌族的主要聚集区是在四川山区,因此,这也形成了拥有独特的村寨建筑群,这些村寨大多依山而建,从视觉上形成了层叠而上,遍布满山的壮景奇观。

二、地震后的羌族建筑受灾情况地震震源是在四川汶川地区,然而羌族的主要聚集区就是在四川汶川、理县等地,这些地方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地震的灾害,但令人震惊的是四川的城市地区破坏较为严重,但在深山地区的羌族的碉楼建筑却极少发生整体性的坍塌,大部分都是只有碉楼上部侧向坍塌。

经调查发现,这大多都是由于地震所造成的左右摆动导致的,在这些碉楼建筑当中受损最为严重的主要是民居建筑,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由土木和石砌所构成的碉房,以木质梁架和石砌墙体构成的建筑受损更为严重,而以木制结构所构成的建筑受损相对较轻[2]。

航拍汶川地震后新老城对比映秀最美、北川宜居、汉旺冷清

航拍汶川地震后新老城对比映秀最美、北川宜居、汉旺冷清

航拍汶川地震后新老城对比映秀最美、北川宜居、汉旺冷清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撼了整个神州大地,10年后曾经的重灾区有的完成了从震区到景区的转变,有的高楼林立,有的没了活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将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的县城夷为平地,遇难人员逾两万。

如今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如今这里的居住人口达22万人之多。

如今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如今这里的居住人口达22万人之多。

如今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如今这里的居住人口达22万人之多。

映秀镇是5·12地震的震中,实际上这个地方并不偏远,离成都市区不过73公里,离都江堰市区26公里。

如今的映秀镇成为了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内鲜有的免费4A景区。

映秀镇是5·12地震的震中,实际上这个地方并不偏远,离成都市区不过73公里,离都江堰市区26公里。

如今的映秀镇成为了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内鲜有的免费4A景区。

映秀镇是5·12地震的震中,实际上这个地方并不偏远,离成都市区不过73公里,离都江堰市区26公里。

如今的映秀镇成为了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内鲜有的免费4A景区。

曾经的汉旺镇由于东方汽轮机厂的存在是个有活力的热闹的小镇,虽然人口不多,但是绝对热闹非凡。

1965年搬来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厂,是按照当年三线企业“靠山、隐蔽、进洞”的选址要求,沿靠龙门山脉,在汉旺镇的边上,建成了“十里东汽”。

但10年前的大地震,顷刻间摧毁了这个花了四十多年建设起来的工厂,摧毁了这个热闹的小镇。

地震发生后,8000余人在此遇难。

曾经的汉旺镇由于东方汽轮机厂的存在是个有活力的热闹的小镇,虽然人口不多,但是绝对热闹非凡。

1965年搬来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厂,是按照当年三线企业“靠山、隐蔽、进洞”的选址要求,沿靠龙门山脉,在汉旺镇的边上,建成了“十里东汽”。

大爱筑羌城-四川省“北川新县城5.12灾后重建”六周年纪实

大爱筑羌城-四川省“北川新县城5.12灾后重建”六周年纪实

□文/吴明生图/何纯全大爱筑羌城—四川省“北川新县城5.12灾后重建”六周年纪实北川,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自古就是羌族聚居地,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千百年来。

羌族儿女在这里世代生活,安居乐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08年5月12日,北川成为了悲痛的代名词……任何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2008年5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再造一个新北川”的英明决策。

从此,建设新北川成为城镇建设史上一次又一次见证奇迹的过程。

北川新县城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唯一一座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

将原安县黄土镇六个行政村划归北川作为县城新址,命名为“永昌镇”。

新县城距省会成都160公里,距离北川老县城曲山镇23公里。

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安置人口3.5万。

重建伊始,成立了由绵阳市委、市政府和北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的“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会同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中规院前线指挥部,探索出“三位一体”的规划建设管理主体。

确定由中规院作为规划设计技术总协调单位,建立了规划、建设案由“一个漏斗下”的工作机制,确保了规划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遵循“安全、宜居、特色、繁荣、文明、和谐”十二字针,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

营造优雅人居环境,塑造特色城市风貌。

s ke t c h 掠影15一万一千多户。

如今居民们不仅能安居乐业,更能享受现代文明。

北川中学、永昌中学、小学等教育设施满足了适龄儿童对基础教育的需求。

人民医院、中医院、敬老院、福利院等让市民享受到完善的现代医疗健康服务。

羌族特色商业街和产业园区等项目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方便了居民就业。

羊图腾、碉楼,融入羌族风韵与现代元素的特色建筑,成为传承和发展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民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抗震纪念园、体育中心等文化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展现出新北川的精神风貌。

安全、绿色、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的城市防灾体系,节能减排的市政设施建设融入低碳、集约、智能城市设计理念,让北川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生态的环境友好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川羌族自治县512震后四周年汉羌人民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了解北川羌族自治县512震后四周年汉羌人民生活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选取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汉羌聚居区的3个主要乡镇(新北川、香泉乡、擂鼓镇)中的30余个村进行调查。

结果与结论:北川羌族自治县512震后四周年汉羌人民生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住房问题未解决,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受到耕地流失、工作岗位有限以及地方经济正在起步的影响,情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512震后;生活现状;北川羌族自治县;对策【中图分类号】r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60-025.12特大地震前,北川是四川省绵阳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也是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总面积2867.83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县共有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万人,占总人口的87% 。

全县分布有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9.9% ,其中羌族人口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7%。

县政府驻地曲山镇,全县置3镇17乡278个村。

[1]汶川地震已造成北川县死亡约2万人,县城1/3因山体滑坡被埋掉,漩坪、禹里两个场镇全部被唐家山堰塞湖淹没,50% 的人口失去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全县经济损失约600亿元。

[2]距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四年有余,在国家、援建省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取得重大成就。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绝大多数农民陆续搬入新居,开始了震后新生活。

但是,灾后居民的生活是否已经步入正轨?本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下的三个乡镇(新北川、香泉乡、擂鼓镇)为例,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一手证据。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取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汉羌聚居区的3个主要乡镇(新北川、香泉乡、擂鼓镇)中的30余个村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本调查由川北医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共计27人)于2012年7月8日至7月14日完成。

调查员在调查前对问卷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就调查技巧进行统一培训后,以3人为一组,深入到户进行调查。

调查以访谈的形式进行,相关问卷信息由调查员记录。

1.3统计分析:整理问卷,将有效数据录入excel电子表格。

本研究关于两民族生活现状所涉及的对比均采用2检验,对于有20%的格子理论值小于5时,p值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2.5 汉族与羌族文化程度对比:调查发现,汉族与羌族文化程度都集中在初等(小+小在+小x+初+初x),分别为61.2%、60.4%。

(表5)两族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盲中羌族占的比例为56.2%,明显高于汉族;初等文化程度,羌族占的比例为51.5%,与汉族无较大差异;而汉族中等文化所占比例为54.5%,明显高于羌族;在高等文化程度上两民族没有明显差异。

这可能与民族间文化程度差异有关。

3 讨论08年5.12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四年有余,在国家、援建省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取得重大成就。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绝大多数农民陆续搬入新居,开始了震后新生活。

但是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现状仍然让人担忧。

3.1 重建住房给当地居民所带来的压力。

如果以农户修建砖瓦结构房为例,按照户均80 平方米的标准计算,每户约需资金6~8 万元。

扣除中央、对口援助省市、地方政府的补贴以及社会团体的捐赠和农民自筹外,还需要贷款约2~3 万。

虽然政府以及各界人士已经给予了受灾居民足够的帮助,但是由于灾害以及灾后重建导致当地以农业为主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了失地农民。

政府采取措施,为这一部分劳动力安排了诸如环卫工人等工作,但是仍然有部分失地农民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没有走出去。

调查可以看出,在2960个居民当中,有727人无工作,其中包括0—4岁的孩子133人,这一部分孩子需要人无时无刻的关怀,就导致部分劳动力不能抽出时间去进行工作,获得经济收入;读书人数334人,这一部分人无创造经济收入的能力,却是家庭经济支出的一个因素;务农人数为526人,这一部分人,由于灾害导致土地的流失,从土地当中获得的收益甚微;工作的人数为1373,这一部分人为当地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

从居住来看,常驻人口为2245(75.8%),外出人口为505(17.1%)(包括外出工作和外出读书),移居人口为210(7.1%)。

(表1)就以上而言,工作的人主要是选择在当地工作,或者是政府安排的工作,而外出打工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

由于灾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旅游、工业等各种经济产业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就地工作的人存在工资低等情况,而外出的这一部分居民,由于文化程度低,也就导致收入低的状况。

还有,调查当中仍然存在较多家庭集中住在安置房的情况,四年已经过去,但是居民住房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其中的问题值得深思。

是政府力度不够,还是居民无力承担,其中的原因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

所以,由于存在借贷情况,还有由于地震导致大到房屋,小到存款、牲畜、家电等财产严重损毁,许多农户在农房重建之后便再无多余的储蓄可言。

加之地震中伤亡导致家庭劳动力不足、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受教育支出、养老支出、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农户家庭收入入不敷出,灾区大部分农民的真实生活水平同震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且由于经济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导致当地居民生活压力越来越重。

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形式堪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体现现阶段灾区人民生活现状的一个指标。

但就拿我们所调查的地区而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并未达到报道中所说的97%,其原因有如下:1.宣传力度不够;2居民经济制约就灾区而言,医疗必不可少,由于灾害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如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仍旧不到位,这势必又在已经很严峻的生活现状前又置了一个不小的坎。

3.3 禹羌文化亟待保护。

就居民生活习惯分析,以及在调查走访中可以知道,由于在经济发展方面投入了较大的力度,而导致了禹羌文化保护的不到位,人们转向用打麻将等休想方式进行娱乐。

除了少数旅游景点以为,禹羌文化已经很少在乡村中发现。

3.4 经济仍然需要发展。

在调查的居民中,男性1547人(52.3%)(表1),然而吸烟人数为697(45.1%),其中存在有部分女性吸烟者;不饮酒的人数为2086(70.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可能存在经济问题,没有能力支出除基本生活外的财力,而导致一些曾经抽烟及喝酒者现在已经戒掉的情况。

而调查中女性抽烟的情况也存在,是不是因为地震灾害遗留下来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3.5 文化程度低,制约经济发展。

调查发现,当地居民文化程度偏低,以文盲(24.1%)以及初等文化程度(61%)为主。

(表1)分析调查所得的当地居民数据得知:0-4周岁的人数为133人,0-16周岁434人,0-18周岁539人,0-20周岁530人,5-16周岁300人,5-18周岁504人,6-20周岁477人。

然而现在在读的人数为334人。

如果从五岁开始入学,那么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初中在读人数为300人左右,而在读高中生只有34人左右。

这就是导致当地教育程度低的直观分析。

然而,羌族和汉族的文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大体不高。

这也许同当地在地震中导致教学设施的损毁,大量在读学生因灾害丧生有关。

可能也存在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

文化程度的普遍偏低,导致了当地居民在当地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没有能力外出打工,只能留在当地进行高体力投入,低回报的以劳动力换取低收入的工作。

这大大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到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当地居民生活现状的不乐观。

4 对策4.1 尽快解决安置房居民的住房问题。

只有解决了住房问题,居民才能有更多的经历参与到生产与建设当中。

4.2 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灾区居民收入。

许多灾后重建的农房都是外表光鲜亮丽,内部却空空如也。

所以,要真正改善灾区农民的物质生活,仅仅依靠政府补助是不够的,一定要调动灾区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其自立更生、自给自足。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地方政府提供一个有利的大环境,帮助灾区居民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积极发展本地优势产业,提供各项优惠措施,有选择性地吸引外来投资,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以期加快优势产业迅速发展。

二是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做好恢复闲置土地的农业生产工作;重视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本地特色农业,在不影响主体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实施灾区农民就业帮扶计划,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实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对口支援、定向招工、定向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3 加强新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普及,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

加大对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尽量普及到各个地方,对无力支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单身家庭或者五保户进行一定的政策补贴。

4.4 弘扬禹羌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文化的载体是人。

地震对羌族人民的打击是几乎摧毁了整整一代人。

在北川文化事业重建过程中,重中之重就是要基于文化长远发展,保护人,培养人。

在羌文化的保护和复兴工程中,“人”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都必须以服务于当地人为宗旨,一切工作都必须以保护和培养羌文化传承人为主。

因此,在此项工作中,必须贯彻“服务人、保护人、培养人”的原则。

以生产生活为载体,进行着重培养,大力宣扬的形式,对农村居民生活进行丰富,以解决禹羌文化出现的危机。

4.5 教育为本。

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推动一个地方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缺人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提高当地教育程度,需做到以下几点:1)完善教育硬件设备;2)增加教育软实力;3)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4)完善当地九年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1] 曾庆芬.北川羌族自治县震灾后农牧业生产调查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5):24—28.[2] 经大中.灾后产业重建与区域经济发展[ a ].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c ]. 西南民族大学,2008,(9).[3] 李沁霞等.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由农房重建窥探四川灾区农民新生活[j].中国商界,2010,(08):89—90.[4] 张培娟.2011年新农合覆盖97%农民[r].中国保险报,2010-0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