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实验探究第2课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期末复习教案 粤教版

合集下载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制取氧气学案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制取氧气学案

3.2 制取氧气题训练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药品:高锰酸钾(颜色、状态)(2)如上图实验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条件下制气体)通常所需仪有: 、、、、、等。

(3)为什么试管口放一团棉花?(4)为什么先要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5)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6)为什么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易过长?(7)为什么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排出时才能收集气体?(8)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怎样记忆制取氧气七步骤?答:可以用要点记忆法,每项只记一个字。

即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药品)、定(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加热)、收(等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收集气体)、移(实验完毕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查、装、定、点、收、移、熄,这话听起来像“茶庄定点收利息”,用谐音记忆法,比较容易记住。

第四步交流展示,精讲点拨——释疑解难(群学——班级大展示)★课件展示本课重点内容第五步达标测评,反馈矫正——反思提升(独学——同桌互查)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2.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③④⑤(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将导管、橡皮塞和大试管连接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如果装置不漏气,则导管口就有。

(3)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4)反应完毕后试管内的残留固体是。

【课后反思】。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实验课教案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实验课教案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九年级科学粤教版上学期第三章第二节【主题】《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课【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2)练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并能检验氧气的产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

(2)通过制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知氧气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初步体会运用化学方法制备物质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原理,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三、教学准备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相关仪器药品,电子白板,平板电脑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如下:课前学生查阅资料,进入人人通空间学习1.创设情境,温故导新【播放】《说天下》中一个报道:《美国忠犬为女童背氧气瓶助其维持生命》,大家回顾氧气有什么性质呢?竟然氧气具有这么大的用途,大家想不想知道如何制取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取氧气中的一种方法《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

2.自主学习,活动探究【自学】下面请大家自主学习教材P75~77,【视频】观看pad中微课视频“高锰酸钾制氧气” ,写出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基本步骤,之后进行组装装置(不装药品),【展示】拍摄学生的错误操作,展示在电子白板上。

【讨论】学生讨论错误原因,教师适当引导,得出实验中仪器操作的注意事项。

【追问】实验中这些仪器的错误操作会带来的后果大家想知道吗?【展示】班班通中的动画素材“制氧气时错误操作的后果”。

【讲解】大家可能对不放棉花团和移离导管与熄灭酒精灯的顺序不太理解,老师制作了一个下面的装置帮助大家理解,3.仿真实验,知识抢答【讲述】大家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是不是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现在测验一下大家掌握到什么程度,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啊?学生回答有【演示】选派一名代表,在电子白板上演示仿真实验,大家一起评价演示过程是否正确每进行一步,我都会提出一些实验操作的问题,学生抢答,疑难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回答,评出星级小组。

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粤教版

3.2 制取氧气教学目的了解催化剂的概念。

直到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性质和制备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和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所起催化作用的理解。

教学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量筒、带导管的橡皮塞、带铁夹的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3%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火柴、小木条、棉花。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加热二氧化锰加热 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性质和制备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分解反应。

教学用具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带铁夹的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高锰酸钾。

火柴、小木条、棉花。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过氧化氢在什么条件下能产生氧气?2.如何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3.什么物质叫催化剂?[引入新课]实验室还常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注意事项及其原因等问题。

[探究活动]【实验3-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 K 2MnO 4 MnO 2 O 2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KClO 3 KCl O 2(1)装置: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型[讲 解]实验操作过程及各步注意问题b.取适量高锰酸钾,平铺在试管底部c.固定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伸入试管的导气管不应过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d.用排水法收集:将集气瓶装满水至瓶口液面呈凸起状,用玻璃片沿瓶口平推,不要有气泡,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e.用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f.待水中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氧气的制取教案2(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氧气的制取教案2(新版)粤教版
4.实验操作步骤排序:
- a.在试管中加入氯酸钾
- b.加热试管
- c.将导管伸入集气瓶
-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 e.将酒精灯火焰移至试管底部加热
正确顺序为:a, b, c, e, d
5.实验现象解释: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时,产生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作业布置与反馈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制取氧气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仪器与试剂、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果与讨论、注意事项等。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在实验过程中对反应条件的控制不够熟练,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有限,以及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忽视安全细节,如防护措施不到位、误操作等。此外,部分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实验室、实验器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试管、酒精灯、集气瓶等)、安全防护用品(护目镜、手套等)。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氧气的应用实例,如深海潜水、医疗急救,引出制取氧气的重要性。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包括过氧化氢分解、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等。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制取氧气,观察不同方法的特点。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要点。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实验室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实际操作中体会和掌握实验技能。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制取氧气的不同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制氧方法。
-研究报告: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氧气相关的主题,如氧气的环境保护作用、氧气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等,撰写研究报告,提高研究和表达能力。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2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2
3.各小组分享实验方案,组间互相评价、交流,优化实验方案。
4.学生根据优化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验证假设。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关键步骤。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及分析。
3.请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以“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为主题,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注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生活品质。
4.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以下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空气成分、呼吸作用原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计算题: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空气质量报告,引发学生对空气成分的关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利用生活实例,如运动后呼吸急促,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成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空气成分的基本知识。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法和数据处理。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学科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具备初步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空气的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充满好奇,但可能对空气中各成分的具体作用及实验探究方法尚不明确。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对空气中成分的认识较为模糊,难以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2.1空气的成分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教学设计

5.3二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5.3二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二氧化碳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二氧化碳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二氧化碳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操作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放入试管中。
(2)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4)收集气体,检验其纯度。
注意事项:控制反应物比例,避免反应过快;确保导管连接正确,防止气体泄漏。
4.综合应用题:
(1)实验设计:取一定量的碳酸钙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搅拌使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酸的生成、碳酸的不稳定性、碳酸的酸碱性等。
2.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植物光合作用、灭火、饮料工业等。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利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4.二氧化碳的收集和检验:利用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进行收集,利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7.安全须知:准备实验安全须知,包括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8.教学反馈表:准备教学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9.教学评估工具:准备教学评估工具,包括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的评价标准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1)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碳酸(H2CO3)。

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案(新版)粤教

九年级化学上册3.2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案(新版)粤教

3.2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用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检验不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以及收集氧气的两种方法。

3、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学会规范操作并树立安全意识。

【重点】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学会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分解反应。

【难点】学会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

【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1)回忆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写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2、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76页—77页内容,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3、应知应会:1)加热高锰酸钾的文字表达式。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用酒精灯的加热。

3)认识下列装置,并思考回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可选(填序号,下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可选;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因为,或选,因为。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边观察实验,边思考完成教材76-77页表格中所列举的问题,表达交流后填写在相应空白处。

2.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

探究二:分解反应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然后分析、归纳出这些反应的特征,进而总结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跟踪练习】1、见教材79页3.2习题第2.4.5题2、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氧气,哪一种方法比较好?说明原因?(从操作、节能、环保等角度进行说明)【达标检测】1、下面A、B两图都能用来制取氧气,但原理不相同,其中A图所示发生装置是型,写出用A图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B图所示收集装置是型,写出B图装置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及符号表达式:。

AB2、用A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物是液体③制得的气体不溶于水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反应需要加热⑥反应需要点燃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⑥【化学用语天天练】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与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钾制氧气 、 ,氯酸钾制氧气 、 ,过氧化氢制氧气 、 。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认识氧气 教案2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认识氧气 教案2

简介:本节内容出自科学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在与学生一起学习这节课时,我主要是采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自主实验、交流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练习提升形成能力、课后拓展开阔视野。

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也与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在学习中力求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生活经验和科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会化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乐趣。

授课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主题3.1认识氧气任课教师课型综合解决课课时1授课日期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的第一节,本节是使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的用途,了解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

本节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实验研究活动也能做。

在实验中要求学生操作规范,要对学生放手。

相信他们能够学好做好。

设计理念组织学生回忆空气中各成分----引申提问-----组织自学----实验引导-----组织汇报-----教师引导、讲解-----学生训练;复习回顾再引入新课使学生对于新内容的学习不感突然,引申提问使学生带着所问题进行有目的阅读,从而做到先学后导,实验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组织汇报使学生对本节能做一个完整的认识,讲解引导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力争做到不疑不讲,魅力讲解,发放训练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得以巩固从而形成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用途,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了解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氧气性质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逐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粤广东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学案1【推荐】.doc

粤广东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学案1【推荐】.doc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分析装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方法和原则。

【新知预习】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1)反应物的状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发生的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定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1)二氧化碳的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 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 ________________。

4.【思考】(1)现提供如下装置,你会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仪器中:哪些可以代替长颈斗? ; A B C D E F哪些可以代替锥形瓶? 。

5.【结论】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请你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6.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1)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满法: 。

7.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选择反应原理;(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气体的制取精品 精品学案(新版)粤教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气体的制取精品 精品学案(新版)粤教

气体的制取【学习目标】1.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装置、操作、收集、检验。

2.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重点】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装置、操作、收集、检验。

【难点】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装置、操作、收集、检验。

【自主探究】O2、CO2的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实验步骤及相关问题。

为什么不能用B.固—液不加热型【达标检测】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小明同学准备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填字母,下同)选用该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 ;收集装置是 , 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2)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_________倾斜,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

(6)收集满的集气瓶应______放在桌面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如下: A给试管加热;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 熄灭酒精灯; D装高锰酸钾于试管中; E将导管移出水面;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G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于水槽中。

正确的顺序应是:。

(8)小华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代替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氧气(不考虑水蒸气),她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 ,选用该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 _ ;收集装置选,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学案2【推荐】.doc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学案2【推荐】.doc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分析,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药品和性质的比较,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旧知回顾】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2.收集氧气可选用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1.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装置:a长颈漏斗下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锥形瓶中的导管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集气瓶中的导管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收集CO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验满CO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检验CO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制取CO2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检测】1.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收集气体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④向漏斗里注入酸液⑤将固体药品加入到锥形瓶中。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③②⑤④①B.③②④⑤①C.②③⑤④①D.③⑤④②①2.回顾制取O2、CO2等气体的实验,我们整理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若要制取某种气体,①首先研究生成气体的。

【精编】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参考教案.doc

【精编】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参考教案.doc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制取CO2,了解实验室内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

3.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4.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制法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集气瓶、玻璃片。

石灰石、稀盐酸。

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听写化学方程式[讲述]碳燃烧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但是这种方法所制得的二氧化碳既不纯净又难收集,所以,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实验5-8]对比氧气的制取装置,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学生提出设想,填入p138表格中,展示学生结果,根据学生设想结果,选择实验仪器,并组装,装置好仪器,在左边锥形瓶中放入适量大理石碎块,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导管收集到右边的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好。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1[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能否用浓盐酸?[讲解]都不能。

CaCO3 + H2SO4 === CaSO4 + H2O + CO2↑ ,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而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板书]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同氢气)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装固体,长颈漏斗加酸液,双孔橡皮塞,导气管3.操作:检——装——收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玻璃片5.检验: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验证)b.燃着的木条(验满)[板书]二、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上册期末复习实验探究第2课时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复习)》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复习化学基础实验为主旨,重点重温了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注意事项,归纳出了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有以下几点:
1、注重启发学生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启发教学的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落实学习情感,实践探究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通过上黑板写方程式,学生完成装置的拼图,回答三种气体制备时药品、条件、气体密度、溶解性校验、验满及注意事项,还有几个练习题的讨论解答,使学生的参与率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也大大提升。

2、恰当运用图片、表格、flash等,突出学习兴趣的培养,从开始的拼图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到表格中的制法验满和校验的动画演示,延续了兴趣,增强视觉冲击,使学生印象深刻,再到新颖的练习题中思考、讨论、解答,让学生收获丰富。

最后的工业制法图片又拓展了视野。

尤其是一个先“熄”后“移”的错误操作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实验中细节的重要。

3、大量充足的准备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充实,突出实验技能熟练度的提升。

本节为复习课,容量大,提问多,各层面的问题适合各层次的学生,使得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会回答”的问题,对于重要的操作人人动手“模拟实验”,联系了实验技能。

4、注重诱导强化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均采用和谐诱导、启发思考的方式,集培养学习方法、激发兴趣和情感教育于一体,环环相扣,节奏紧凑,是一节强度较大的复习课。

本节课的反思与困惑:
1、困惑:在复习课中,容量特别大,每个知识点均是很重要的,需要多次反复强调,但由于学生学习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分层,有些内容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已是老生常谈、耳熟能详,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仍算新鲜知识,未知其详,所以给复习课增加了难度。

虽然在提问中设置了面对各层次学生的问题,兼顾了多数学生,但仍觉得略有不足。

2、反思:课堂中的四个练习固然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经典,但由于本节所复习均是重点知识,容量本身很大,由于时间关系,练习量还是稍嫌不足,练习面也无法面面俱到,颇有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