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1986年,举世闻名的四川三星堆祭祀坑被发掘,出土了将近千件物品,其中最为精美的是青铜器,下图中青铜面具的雕刻工艺明显具有中原青铜器面具多扉棱装饰的特点。

其他青铜礼器与殷商青铜礼器的形制也较为一致。

这反映了当时A.巴蜀地区处于商王内服之地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礼乐制度维护了宗法分封制D.巴蜀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四川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旨在考查考生在了解史料信息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巴蜀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史实,培养考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四川置换成巴蜀地区,即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青铜雕刻工艺、礼器形制有一致之处,据此可知当时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有较强的联系和交流,D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排除;题中并未出现“工官制”的信息,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中材料不存在对应关系,排除。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四川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旨在考查考生在了解史料信息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巴蜀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史实,培养考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四川置换成巴蜀地区,即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青铜雕刻工艺、礼器形制有一致之处,据此可知当时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有较强的联系和交流,D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排除;题中并未出现“工官制”的信息,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中材料不存在对应关系,排除。

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资料

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资料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商王太甲因失德被开国元勋伊尹囚禁;因周成王年幼周公旦“代王摄政”,统治期间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殷纣杀戮谏诤亲贵大臣,周厉王以死罪阻止权贵议政,导致国家衰亡。

对以上史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贵族政治是王权的有益补充B.商周王权都曾经历由衰而盛C.贵族政治可以直接制约王权D.宗法制主要发挥历史正能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商周贵族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试题要求对史实进行合理解释,考生需要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时空定位,然后对材料中的叙述进行辨析,形成客观的历史认识。

通过对比材料中提供的历史事件可知,贵族政治对王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王权的有益补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全面体现“商周王权都曾经历由衰而盛”,B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使得统治权力被限定在贵族阶层,这不利于人才流动和政治良性发展,D项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商周贵族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试题要求对史实进行合理解释,考生需要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时空定位,然后对材料中的叙述进行辨析,形成客观的历史认识。

通过对比材料中提供的历史事件可知,贵族政治对王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王权的有益补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全面体现“商周王权都曾经历由衰而盛”,B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使得统治权力被限定在贵族阶层,这不利于人才流动和政治良性发展,D项说法错误。

无2.有学者指出,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的两次大一统。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含解析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含解析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罗马法、启蒙思想、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列强侵华、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全球化、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演变、城市化问题、宗教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是份基础能力考查的好试卷。

第I卷(选择题140分)一.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区别最大的是A.中央机构的设置 B.地方制度C.皇帝权力D.根本目的【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地方制度【答案解析】B 解析:汉承秦制,中央机构、皇帝权力、根本目的都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地方上有所不同。

而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秦汉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14.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D.坊市格局明确,官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经济·商业发展【答案解析】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宋代”“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

B、C都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不符合宋代的情况,排除;D项“坊市格局明确”是唐代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排除。

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判断分析。

2021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模拟考试卷 历史(一)(解析版)

2021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模拟考试卷 历史(一)(解析版)

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齐国统一了今山东北部、河北西南部的诸夏族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今河北东北部的一些小国和令支、孤竹等少数民族为燕国所并,晋国兼并了赤狄、白狄和“伊洛之蛮”等少数民族。

这说明当时( ) A .分封制的实施扩大了周朝疆域 B .民族交融加剧了华夷之争 C .诸侯争霸战争推动了民族交融D .分裂割据引发了争霸战争2.近年出土的多地秦简显示,秦朝县下面的乡,有两百石的乡啬夫(统治乡民、收税等),还有乡佐、里典、里佐,也有乡司空(负责工程)、仓主、田官、田典等。

这些乡里的吏员设置表明当时秦朝( )A .官僚体系机构臃肿B .重视农业抑制工商C .基层管理严实具体D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3.汉朝廷利用天下要塞及“诸塞之河津”禁止官府或个人将关中黄金、铜及其制品带往关外,还严格限制诸侯王国买马关中,对从关中输出马匹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

这说明汉朝廷( ) A .注重维护中央集权 B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D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4.田澎在《明代内阁政治研究》中认为内阁有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这几种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即皇帝勤政、皇帝亲信并尊崇阁臣、阁臣与皇帝保持接触、阁臣A .沿袭了内阁是传统的秘书或参谋视角 B .认为明代内阁功能受制于皇权 C .认为阁臣对政治的影响处于稳定状态 D .坚持明代内阁实质是传统宰相5.18世纪末,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带来许多有意向中国显示英国科技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乾隆皇帝不仅没看出来,反而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天朝体例。

2021年最新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二)含答案(完整版)

2021年最新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二)含答案(完整版)

1.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 虚权保留的模式, 在彼此矛盾激化、 亲情疏远的情况下, 自然不再温情脉脉, 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2.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学术流派主张变法革新,受到秦国的推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这学术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明、革新和新技术的扩散 —— 它们紧密相连,但概念是不同的。发明是指一项机械、化学
或电学性质的专利创新,其本身并没有特别的经济意义。只有当它能被充分运用到经济发展当中,也
就是当它成为一项革新时,它才表现出经济意义。举例来说,在詹姆斯
·瓦特和马修 ·博尔顿于 1776 年
70 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装 ,
_______班 ______
, , , , ,
, 装 ,
,

,
,

,
, , ,
_____姓
, , ,
○ , ,
______
○ , ,
, ,
___
, ,
,

,
,

,


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商王太甲因失德被开国元勋伊尹囚禁;因周成王年幼周公旦“代王摄政”,统治期间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殷纣杀戮谏诤亲贵大臣,周厉王以死罪阻止权贵议政,导致国家衰亡。

对以上史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贵族政治是王权的有益补充B.商周王权都曾经历由衰而盛C.贵族政治可以直接制约王权D.宗法制主要发挥历史正能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商周贵族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试题要求对史实进行合理解释,考生需要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时空定位,然后对材料中的叙述进行辨析,形成客观的历史认识。

通过对比材料中提供的历史事件可知,贵族政治对王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王权的有益补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全面体现“商周王权都曾经历由衰而盛”,B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使得统治权力被限定在贵族阶层,这不利于人才流动和政治良性发展,D项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商周贵族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试题要求对史实进行合理解释,考生需要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时空定位,然后对材料中的叙述进行辨析,形成客观的历史认识。

通过对比材料中提供的历史事件可知,贵族政治对王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王权的有益补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全面体现“商周王权都曾经历由衰而盛”,B项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使得统治权力被限定在贵族阶层,这不利于人才流动和政治良性发展,D项说法错误。

无2.有学者指出,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的两次大一统。

西周大一统,靠的是血缘纽带和亲情关系;秦的大一统,靠的是法律制度。

2021届高考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含解析

2021届高考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含解析

2021届高考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二)(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5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不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B.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C.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D.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

其影响是( )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B.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D.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3.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

“四书”地位的提升( )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C.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D.削弱了“五经”在科考中的地位4.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

这一现象说明( )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C.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D.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5.1899年驻美公使伍廷芳在发表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演讲中指出:“作为一个市场,中国的一个省比整个非洲更有价值。

中国的政策对待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他们都真正享有最惠国待遇。

”其主要目的是( )A.竭力满足列强寻求市场的需要B.顺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C.利用国际均势来谋求民族利益D.站在国际视野上阐释外交政策6.1907年,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提醒“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黄金黑铁,断不足以兴国家”。

历史真题模拟练习卷一含解析

历史真题模拟练习卷一含解析

2021年高考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01(新课标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

25.(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D【解析】材料中“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其核心内容是学习汉文化,而儒学是汉文的核心,故选D项;“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描述中无法判断这两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差异,排除A项;“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与绘画技术无关,排除B项;“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无论在远期还是近期,这种大型佛像的建设没有政治干预是不可能成功的,排除C项。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模拟卷六(历史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模拟卷六(历史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模拟卷六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模拟卷六历史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边界建立关塞,“然禁防疏阔,多不遗兵设防”;战国时期,险要地区往往成为争夺的对象,各国除设关驻守外,还建设了亭、障等军事工程。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兵役制度改革B.礼制渐趋瓦解C.军事人力增加D.社会经济发展2.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史学界一般采用《史记》的说法,即“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然而,考古出土的秦简却记载:“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水雨,除兴(免除本次征发)。

”这说明()A.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发展不具有客观性B.历史事实的考辨应坚持孤证不立,需要考古学新进展的支持C.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D.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3.据载,唐初以分化事权方式推行三省六部制,设置中央官职;明中叶以后,皇帝派遣巡抚总揽地方行政、民政、财政、司法、军事等职权,取代地方三司管理。

这两种制度推行的共同政治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提高了行政效率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稳固4.唐诗及其以前的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宋代()A.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C.印刷术的应用提高了平民的审美要求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5.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

历史-高考模拟卷(课标全国卷)(解析版)_1

历史-高考模拟卷(课标全国卷)(解析版)_1

2021年高考OK打靶卷(课标全国卷)历史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朝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礼乐制度。

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

其根本目的是A.加强贵族阶层的文化内涵B.强化社会的道德修养C.培养贵族阶层的行为习惯D.维护周朝的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礼乐制度是周朝维护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六代舞》的实施,是要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通过乐舞促使人们完善内在修养,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安定。

周王室从小便加强贵族子弟这方面的教育,故选D项。

A、C的叙述只是一种表象,不是根本目的;周王室只是对贵族子弟进行培养,不涉及全社会,排除B项。

25.“节”从秦发展而来,持节,手持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临时授予特权的标志物,持节吏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大权。

如图为出土的汉代持节吏的画像砖。

由此可推断当时A.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变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地方的行政权力扩大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变化【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持节吏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大权,图为出土的汉代持节吏的画像砖,体现汉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项正确;持节吏具有地方行政大权,并不是监察,排除A;材料体现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地方的行政权力扩大,排除C;材料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与中枢行政机构无关,排除D。

26.宋元时期出现诸如美食店的“桥西贾家瓠羹”“曹婆肉饼”、“郑家油饼”、日用百货店的“傅官人刷牙铺”、“张古老胭脂铺”、“汪家金纸铺"等商业店铺,其产品颇受青睐。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试卷02本试卷共22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作为王室家族总管的周公,不仅要“勤劳于王家”,同时还要主管“王家内外”,即家族以外的朝政也要让他去过问。

这反映了西周A.官僚政治正逐步形成B.贵族享有广泛的特权C.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D.地方管理的逐渐强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仅要‘勤劳于王家’,同时还要主管‘王家内外’”等信息可知,周公既操劳王室又操劳朝廷政事,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即体现了这时期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全面推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西周时期官僚政治未建立,因此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官僚政治正逐步形成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周公既操劳王室又操劳朝廷政事,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没有体现西周时期贵族的特权,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西周时期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没有体现对地方的管理问题,无法得出地方管理逐渐强化的结论,D项错误。

2.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两汉皇帝在许多诏书中,上至国家内政外交,下至废立皇后与太子,都要引经据典,以表示法圣、合理、合经;官僚士大夫响应皇帝的号召,上疏言事和讨论政事时竞相引经据典。

这表明当时A.儒家经典成为政治认同的标准B.儒家学派逐渐执掌了朝政大权C.儒家思想直接影响了皇位继承D.皇权与相权之争日益得到缓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两汉皇帝在许多诏书中,上至国家内政外交,下至废立皇后与太子,都要引经据典,以表示法圣、合理、合经;官僚士大夫响应皇帝的号召,上疏言事和讨论政事时竞相引经据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和大臣在治国理政中引经据典,这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成为政治认同的标准,所以A正确;材料体现了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不能体现“儒家学派逐渐执掌了朝政大权”,所以B错误;根据材料“两汉皇帝在许多诏书中,上至国家内政外交,下至废立皇后与太子,都要引经据典,以表示法圣、合理、合经”可知,皇帝只是借助儒学来表明废立太子的合理性,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直接影响了皇位继承”,所以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权与相权之争”,所以D错误。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山东)统一考试历史模拟测试(含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山东)统一考试历史模拟测试(含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山东)统一考试历史模拟测试本试卷共19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西周,丝织品是重要的祭品。

孔子云,器是礼的物质载体。

《左传·成公二年》记录了楚国兵临鲁国,鲁国因惧而“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纴,皆百人”的信息。

这一记录信息表明A.丝帛所承载礼之意义丧失B.诸侯国对祭祀权的觊觎C.鲁国对楚国施用君臣之礼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破坏2.(战国)秦孝公:“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西汉元帝则下诏:“除光禄大夫以下至郎中保父母同产之令。

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这反映了A.统治者治国理念的差异B.汉代治国思想的包容性C.国家对基层自治的认可D.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3.下面显示的分别为(唐)敦煌莫高窟159窟的僧侣刷牙图和成都出土的唐代骨质牙刷柄图。

这类史料说明唐代社会已注意到A.文化政策对中西交流的贡献B.个人卫生保健的价值C.民众生存条件改善的必要性D.佛教对传统习俗的影响4.王安石说:“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可见,王安石主张A.分田地以化解财政压力B.兴儒学以强化社会教化C.平赋税以缓和社会矛盾D.倡变法以整顿基层吏治5.观察下图,其反映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沿海区域发展迅速B.区域长途贩运兴盛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物种交流渐入高潮6.1840年,定海城失陷后,民众“始终不肯从逆”,以各种方式将各种生活物资转移出城,并“迭次用药熬成浓汁,于井泉溪涧乘机遍投”。

2021年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21年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xx.3一、选择题24.《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一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与题干中“突出人的地位”“强调民的作用”相符合,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但是强调的是君主的地位,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出现的程朱理学侧重于对人性的思考,强化了伦理纲常对人性的束缚,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强调限制君权,但是这种思潮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故D项错误。

【答案】A2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考点】启蒙运动【解析】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只能体现出“撕开笼子”而不能体现出“把统治者关进笼子”,故A项错误;批判宗教神学同样属于“撕开笼子”,故B项错误;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蓝图,在批判封建专制的基础上又防止新的专制的出现,后者属于“把统治者关进笼子”,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人文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理性的盛行,它是通过人们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体现出来的,但是并不等于其本身,故D项错误。

【答案】C26.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

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八)历史-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八)历史-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B A C B 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D C B C A【解析】1.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从“墨家之要义,一变而为儒家之大经”“殆墨学之精入于儒”可知,儒家学派吸收了墨家思想的精华部分,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故B项正确;儒家学派与墨家学派不存在传承关系,故A项错误;“爱无差等”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故C项错误;“以刑辅德”属于儒家学派思想,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2.本题考察汉代的手工业发展。

根据表中铁官分布的数据可知,东汉时期,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主要分布在汉代的经济发达地区,由此可知经济发展影响手工业布局,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故A项错误;由材料的数据可知冶铁业的分布不均衡,故B项错误;东汉时期经济重心没有出现南移趋势,故C项错误。

3.本题考察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从材料可知,西晋的两位重臣都认为九品中正制度存在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说明这一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弊端凸显,违背了选拔优秀人才的设计初衷,故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维护魏晋门阀政治的工具,适应了魏晋的政治实际,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能体现有官员反对九品中正制,不能得出这一制度弱化了人才选拔功能,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4.本题考察唐代的书画艺术。

牛耕是古代重要的农业耕作技术,而唐朝著名文人画家韩滉以牛为题材进行创作,体现了对牛耕的关注,折射出了农耕时代重视耕作的社会特征,故A 项正确;这幅作品属于文人画,无法体现市井风情,故B项错误;这幅画作具有观赏价值,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但并没有实用价值,故C项错误;这一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唐朝开明的文化政策,故D项与材料无关。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08(解析版)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08(解析版)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试卷08本试卷共22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商周时期的各级贵族普遍生活于“族”组织之中,并由此构造了“王国一方国(诸侯)一大夫”这样一种由上而下的国家结构。

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商周时期A.地缘政治格局形成B.血缘关系的政治化C.等级尊卑秩序严格D.国家权力高度分散『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商周时期各级贵族生活在“族”组织中,并由此构成了一种国家结构,由此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说明血缘关系政治化,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血缘关系的政治化,和地缘政治格局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家国一体的特征,没有强调等级尊卑秩序严格,排除C;商周时期没有形成中央集权,但权力高度分散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

2.西汉成帝时,其母王政君的兄弟王凤、王商、王立、王根等四人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封侯者前后达九人,甚至出现了“政事大小皆自风出,天子曾不壹举手”的局面。

这种现象的出现A.说明官吏选拔制度不完善B.暴露了汉初分封诸侯的弊端C.本质上是君主专制的产物D.反映了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西汉成帝时期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这在本质上君主权力缺乏制约的结果,C 正确;材料与官员的选拔制度无关,A排除;汉武帝时期已经解决了王国问题,B排除;外戚与皇族并非是一家,D排除。

故选C。

3.军机处的印信收藏在皇宫,用时由军机处的副职章京亲到内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15(解析版)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15(解析版)

河南省2021年高考模拟试卷15本试卷共22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以前,地方民众多聚族而居,由族长进行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乡里民众逐渐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其管理者也由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所代替。

据此可知,当时A.郡县制度普遍推行B.宗法观念日益消亡C.行政管理日趋严密D.统一进程不断加快『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从“聚族而居”到“打破了血缘聚居的形式”,从“由族长进行管理”到“政府任命的乡长、里长及伍长”的变化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行政管理日趋严密,故选C项;材料只是在阐述地方乡里制度的变化,体现不出郡县制度普遍推行,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度受到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宗法观念的日益消亡,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统一进程的加快,排除D项。

2.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

汉承秦制,实行如下图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

据此可知汉初A.郡国并行有合理性B.民族融合异常艰难C.地区间发展不平衡D.血缘政治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以郡县治东方,以致二世而亡,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故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A 项正确。

材料体现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与民族融合的情况无关,排除B;图示没有存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比较,得不出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排除C;材料体现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与血缘政治无关,排除D;3.有人认为,宋代的成就,既不像以效法“道德”取胜的周朝,也不同于效法“功力”取胜的汉唐,而是“举一世之才而纳之于准绳规矩”,进而维持了统治的稳定。

全国I卷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

全国I卷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一(含答案)

(全国I卷)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考古发现,夏王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机构“三正”与“六卿”,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政务官员、宗教祭祀官员,农业经济官员、军事官员等。

到了商朝,”地方开始出现了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

这说明夏商时期()A.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 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官员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25.西汉初期,统治者以黄老之学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在经济恢复、国力增强和社会稳定的同时,汉也出现了地方"王国问题"和中央外戚专政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同时出现导致汉()A.文化上再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B.政治上具备了解决边患能力C.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发生改变 D.经济上要求强化经济管理力度26.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

过了不久,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

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

这种变化反映了()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 B.唐宋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弱化趋势C.政治体制变动的随意性太大 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增强27.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

雍正时期摊丁人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人去世后,实行聚族而葬的“族墓”制度。

“族墓”分“公墓”和“邦墓”。

“公墓”是国君与显赫贵族实行族葬的公共墓地,事先有一定的规划,按照宗法等级关系排定墓位;“邦墓”则是“国民族葬”的墓地。

这反映出西周
A.以礼乐制维护宗法制
B.墓位规划依据血缘
C.丧葬制度已非常完善
D.国君拥有绝对权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公墓”“邦墓”的描述得出礼乐制对宗法制的维护作用,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丧葬制度是礼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周代实行的“族墓”制度等级森严,即把贵族与平民的墓地严格分开,将不同等级的族人分开族葬,按照宗法等级关系排定墓位,这是对宗法社会等级秩序的维护,故选A项。

材料明确说明将本宗族的人按照贵族、平民的身份分别葬在“公墓”和“邦墓”,其依据是等级关系,故B项错
误;“族墓”制度只是丧葬制度的一部分,不能因此得出丧葬制度已非常完善,排除C项;材料信息体现出“公墓”与平民“邦墓”是按照等级划分的,并没有体现国君的绝对权威,排除D项。

【备注】历史选择题审题方法:第一,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尤其是设问的规定性,这是理解题意的关键。

第二,善于概括和提炼题干信息,从题干的中心句出发,求解正确项。

第三,对每一个选项都认真审读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公墓”“邦墓”的描述得出礼乐制对宗法制的维护作用,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丧葬制度是礼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周代实行的“族墓”制度
等级森严,即把贵族与平民的墓地严格分开,将不同等级的族人分开族葬,按照宗法等级关系排定墓位,这是对宗法社会等级秩序的维护,故选A项。

材料明确说明将本宗族的人按照贵族、平民的身份分别葬在“公墓”和“邦墓”,其依据是等级关系,故B项错误;“族墓”制度只是丧葬制度的一部分,不能因此得出丧葬制度已非常完善,排除C项;材料信息体现出“公墓”与平民“邦墓”是按照等级划分的,并没有体现国君的绝对权威,排除D项。

历史选择题审题方法:第一,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尤其是设问的规定性,这是理解题意的关键。

第二,善于概括和提炼题干信息,从题干的中心句出发,求解正确项。

第三,对每一个选
项都认真审读和分析。

2.云梦秦律《厩苑律》记载: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者,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饲牛者一次更役,赏赐牛长资劳三十天。

可见,秦
A.与六国经济水平相当
B.普遍使用牛耕
C.牛耕发挥了重要作用
D.重视推广牛耕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以史料秦律记载切入,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秦律对牛耕的记述得出秦国牛耕在当时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落地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由材料“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举行大考核”等并结合所学可知,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很好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

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

B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牛耕的推广,可排除D项。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以史料秦律记载切入,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秦律对牛耕的记述得出秦国牛耕在当时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落
地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由材料“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举行大考核”等并
结合所学可知,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很好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

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

B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牛耕的推广,
可排除D项。


3.察举制重在道德评判,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曹魏以后,察举制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在最初荐举职官时是由政府官员与民间
人士共同评定。

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评定标准客观性较强
B.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